第3节太阳和月球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3节太阳和月球

人教2012年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够对问题提出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能设计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能搜集数据和证据,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4)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方法.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5)研究与自行车相关的摩擦问题,能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3教具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砝码、毛巾、轴承、螺旋弹簧、小车、茶叶桶等.

4教学过程

4.1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

问:如果老师要参加100 m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去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

学生观察并发表意见.(总结鞋子中还有有关摩擦的大学问呢!)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看一看:有趣的摩擦 (播放画面1——汽车在冰面和泥地里打滑)图中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怎样解决?(安装防滑链、垫上草垫等)

有趣的摩擦 (播放画面2——搬油桶,“移”重如泰山,“滚”易如反掌 )

做一做:你能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制造出一种摩擦吗?能交流一下在摩擦实验过程中你的感受吗?

想一想:你们想研究摩擦力的哪些秘密呢?(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

4.2新课学习

4.2.1摩擦力概念的引入

做一做:(1)水平桌面放置一个重物,提问物体受到了几个力?(重力与支持力)

(2)用螺旋弹簧水平拉重物,观察到弹簧拉长了,重物没有移动.为什么?(分析:弹簧伸长了,证明了我们对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物体却并没有移动,说明在重物与桌面间有一些“隐身的力”在与我“拔河”,不让我拉着重物走,这些调皮的“隐身的力”就是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物体想要运动但又没有运动的时候产生的,这种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3)继续用弹簧拉着物体在桌子上运动,这时也有摩擦力吗?这种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总结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4.2.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学生提出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可能与质量有关;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平时的路面上行走困难,猜想摩擦力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赛车的轮胎很宽,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有关;车轮都是圆的,猜想滚动比滑动容易;汽车速度大不容易刹住,猜想速度大摩擦大……

做一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教师示范并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小组讨论: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些因素的关系?

小组交流:(1)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2)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比一比:看谁的实验做得好.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议一议: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各组实验数据表格实物投影.想想如何分析实验数据表?分析实验数据看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想一想:在探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

辩一辩:摩擦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学生自由辨论,两分钟时间,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发言: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对于有益摩擦,要想方设法增大它,对于有害摩擦,要想方设法减少它.)

谈一谈: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师: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请大家说说摩擦力的有益之处.(学生回答)

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我们拿起一个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缝纫机的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那是皮带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

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我们应该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大家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学生举例并分析)(多媒体演示.)

大家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在这里被有效激活)

教师: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大家想想,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

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

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减小有害摩擦,应该使物体表面更光滑.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还不能使摩擦力减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试一试: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现在,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在木块和木板之间放一排圆铅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学生操作)

由实验可知: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这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安上轮子的道理.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很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展示轴承),这样,转动时的滚动摩擦非常小.(多媒体演示.)

找一找: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实例?以自行车为例说明.(可以找一辆自行车,对着自行车,学生讨论热烈)还有一种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动,减小了摩擦.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气垫轴承、气垫船就是利用气垫来减小摩擦的.(多媒体演示.)

练一练:上网搜索一下“摩擦”,看看摩擦在各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关的课件和文章.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方式、怎么走,一直是困扰课堂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多年的艰苦探索研究和有效实践,郧县找到了一条以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路,形成了郧县特色的“三维互动,五步导学”绿色课堂模式.本教学设计,在此思想基础之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力争在“放”与“不放”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采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引导补充,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解放教学“生产力”,即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执行力,同时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作者:张永伟

第2篇: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3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

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利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借助三球仪、自绘图或挂图,并结合实际来综合分析、说明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三球仪、投影仪、图1.9、1.

10、1.11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大家知道,太阳、月球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两个天体,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这两个天体有关,如昼夜的形成与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海水涨潮落潮等。太阳对地球更重要,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也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那么,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讲授新课]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教师引导、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很高,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就是太阳辐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课文,思考:

(1)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如何产生的? (2)太阳辐射(能)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解释)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具体来说,是由4个氢原子核转变为1个氦原子核的核聚变过程中转化成的,可表示为:4H→He。到达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它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具体表现在: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学们在初中就学习过,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为什么要划分五带呢?因为地球表面各个地方的纬度不同,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热量是不一样的。如

热带一年中太阳可以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寒带太阳高度很低,并且有长时间的极夜,所以获得的热量最少。对于整个地表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我们将在第

二、三单元做详细介绍,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工业上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太阳能转化来的,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引导学生读图1.5,简要给学生解释、说明,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青藏高原南部与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为何前者属丰富区而后者为贫乏区呢? (学生活动) (教师问)我国西藏的省会拉萨有一别称,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答)号称“日光城”。 (教师问)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呢?

(学生答)因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天空中云量少,所以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称为“日光城”。

(教师评价、再提问)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看来初中地理学的很扎实。同学们知道新的直辖市吗?它也有个别称,知道叫什么吗?

(学生答)重庆市,有我国的“雾都”之称。 (教师问)为什么这个地方一年中多雾呢?

(学生答)这个地方海拔较低,并且距海较近,再加上处于四川盆地中,周围地势较高,所以一年中阴雨天多,天空中经常阴云密布,所以光照少,太阳辐射能贫乏。

(教师归纳)好!分析的很透彻。四川盆地虽然与青藏高原处于同一纬度地带,但因海拔高低不同,造成很大的气候差异,导致近地面的光照条件相差悬殊。可见,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是否丰富,不但与所处的纬度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也有关系。

(承转、过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创造了光明,给人类送来了温暖,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烦恼。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引导)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它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部分。科学家长期观察发现,太阳大气经常在变化,有时甚至是非常剧烈的。天文学上就把太阳大气的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它的类型很多,但最主要表现为两种:

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黑子、耀斑?黑子为什么“黑”?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 (学生活动) (教师问)黑子、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呢?

(学生答)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 (教师问)黑子为什么“黑”呢?

(学生答)是温度的差异造成的。由于黑子本身的温度比较低,而太阳表面其他地方的温度较高,所以就显得暗一些,看起来较“黑”。

(教师问)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

(学生答)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黑子和耀斑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通常,黑

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爆发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

(教师问)我们怎样来观测太阳黑子和耀斑呢?

(学生答)因为太阳的光线很强,不能用眼睛直接去观测,需要用深色的太阳镜或制作墨镜片连续定时观测,至少一周时间。

(教师归纳)同学们平时的课外知识掌握的还不少,需要发扬下去,持之以恒。

(过渡、承转)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上看天,下看地,天地之间有联系”。太阳虽然离我们较远,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

(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9投影片或挂图) (1)年降水量的变化

(教师分析、讲解)该组图上中下三部分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太阳黑子的相关性。每部分图中的两条曲线,红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年降水量的分布,蓝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图下问题先自己分析、思考,或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每个地区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如12测站两者全部为正相关(两条线基本重合、一致),22测站两者全部为负相关(两条线呈分离状态),36测站的若干时段内是负相关,若干时段内是正相关。仔细分析可看出,两者的变化周期大体为11年,即与太阳黑子、耀斑出现的周期是基本上一致的。

(引导、过渡)太阳活动不仅对地球气候有影响,而且对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地球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课文来了解(教师板书)。

(2)干扰电离层 (3)扰动磁场 [课堂小结]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做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课后作业]

1.下列物体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一闪即逝的流星

B.拖着长尾的彗星 C.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D.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尘埃 答案:D 2.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恒星 答案:B 3.与银河系级别等同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星系

D.总星系 答案:C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有固体表面 C.有自然卫星

D.有生命物质 答案:D 5.有关太阳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是由氢和氧为主的气体组成

B.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的表面温度为6000 K 答案:C

6.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的雷达受到了奇怪的干扰,这种干扰只出现在白天且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一致,埃及随即受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并失去西奈半岛。埃及雷达受到的干扰来自(

) A.雷达本身的故障

B.以色列的秘密武器 C.太阳紫外线增多的影响

D.太阳活动 答案:D ●板书设计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3篇:第三节 太阳和月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大小、形状和环形山。

2、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3、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地理部分的内容很感兴趣,相对于前面的物理内容要简单有趣一些,,上课回答问题和讨论都很积极,这节课可以充分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概括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球表面概况和环形山的形成。

难点:利用月球的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教学过程]: 导入:

月球特别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由一首描述月球的诗句,引入新课。 [新课展开]

谈谈你印象中的月球?

一.月球大小

阅读课本P129有关月球一些数据,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这些数据,对于月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2、月球比太阳小得多,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却大小相似呢?

二.月球的表面概况

观察太空拍摄的月球照片,并讨论分析。

阅读课本指出月陆和月海非别代表什么地形,讨论环形山的形成。 小结:月球表面概况 亮区:高原和山脉(月陆)

暗区:平原和盆地等低陷地带(月海)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环形山(月坑) 三.月球表面景观和地球的不同

阅读四副漫画,讨论后请同学说出它们的含义

总结出月球表面景观和地球的不同,得出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生命而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

阅读一篇日记(课件),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看到这篇日记,你能指出他的幻想哪些目前不能实现吗? 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

思考:如果要设计登月宇航员的宇航服,你认为应该考虑在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些问题? 四.人类探月的足迹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了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思考:我国有没有必要发展登月技术? 中国的探月足迹: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软着陆月球 总结:如果你是月球,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作业:作业本A

第4篇:《太阳和月球》教学设计

太阳和月球 一.教材内容

浙江省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太阳和月球(第一课时) 二.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的资料、5支铅笔、每人一张白纸、多媒体辅助课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太阳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 (2)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与所学后新旧知识的对撞檫出思维的火花,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 (2)学会对图表的分析及得出结论和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渗透STS教育。 四.设计意图

本节教材侧重介绍太阳的基本情况,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画:原来认识的太阳和学过后的太阳结构图,在对照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新知识并加强巩固;让学生亲手绘图更加深了感性经验突破重点。通过一些相关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大量信息中如何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获得规律的能力和利用规律作图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以及自身生活的影响实际,突出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诗句引入,层层深入

师:今天很高兴能与你们班的学生一起学习,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伸出你们的手,热烈欢迎一下吧! 生:学生读后鼓掌

师:你们鼓掌时消耗了什么? 生:体内的能量

师:那么这么能量来自哪里呢? 生:来自食物等(学生讨论回答)

师:这些能量间接来自太阳能(提醒同学六年级所学知识后分析归纳)你们想了解太阳的作用吗?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观看录象。 教师播放录象,拓宽学生知识面 生:围绕问题:“太阳对地球以及人类有什么关系?”观看 师:请同学们结合问题,分析、归纳。 生: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决定者。

二、新、旧知识对撞,构建太阳结构 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好‘青草、红花地’,这时教师在草地上画一人儿,请一位学生上来把这个小人当成自己画抬头看到太阳的形状。 生:画了一个红红圆圆的太阳(学生原有经验) 师:展示平常看到的太阳和太阳航天站上拍摄 的太阳照片。提问有什么不同? 生:太阳是一个炽热气体球。

师:通过拟人法介绍:太阳公公很爱美,要想进入他的核心必须穿越三层,外面戴着帽子:日冕层,穿着粉红色的衣服:色球层,脱了衣服里面是:光球层。

教师介绍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穿上特殊材料的服装,可以近距离的去探索太阳描述一下你要穿过太阳哪些结构才到达太阳的中心呢?(可以将它画出来) 生:每人一张白纸画太阳结构图。

两位同学上黑板画,并与第一位画的太阳图进行对照。 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胜组有意想不到的奖品。 师:鼓励他们说不定将来你们能成为画家。 生:鼓掌

师:对照两次画的不同太阳想一想:我们平常看到的是太阳的哪一层? 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介绍外面二层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能看得见。)

创设轻松环境,有意识引导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质疑和探究,学生趣味盎然。 让学生联系小学所学知识不,初中与小学知识进行衔接。

通过播放录象,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设置悬念,激活思维,主动学习。学生了解更多的太阳的作用,同时也教育学生关注科技、关注社会与生活。

通过一位学生上来把这个小人当成自己画抬头看到太阳的形状。带着童趣回顾原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拟人法介绍和原有知识经验的对照得出太阳的结构图。并且学生亲手绘图更加深了感性经验,双管齐下,突破重点。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积极主动投入,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在经历错误后印象会更深刻,会很主动地学习其他知识点,而不再是自以为是。

三、问题激疑、展示幻灯,介绍太阳活动类型及发生位置 师:太阳稳定吗?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

1、展示太阳黑子照片

让学生思考:黑子如何形成呢?发生在哪一层上? 2展示耀斑照片

让学生思考:耀斑发生在哪一层上? 3展示日珥照片

让学生思考:日珥发生在哪一层上? 生:依次回答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的太阳结构图上画出太阳活动发生位置,其他学生在自己刚才画得图上画。(在回答日珥发生位置时学生肯定会答日冕层,这时教师要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在这个环节教师必须介绍日珥产生的原因来纠正学生的前知识。) 师:那么日冕层会发生什么?

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师:提问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展示幻灯) 生:分析回答: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四、资源共享,联系实际、图表分析应用

师:我国的科学家们也不闲着,把每年的太阳黑子数进行统计。(展示1960——2000年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分析、归纳!! 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太阳活动的周期)

师:提问

2、你能把上图中1990年到2000年的黑子相对数目图补充完整吗?

生:在书本上作图(教师巡视并对如何作图进行指导)师:介绍:.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从1998年开始为第23周。那么今年是第几周? 生:学生回答(对结论应用)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让你们查阅资料,拿出你们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共享吧。 生:小组派代表讲太阳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师:补充介绍太阳火暴的脾气同时通过练习进行思想教育

训练场: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觉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 生: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候研究部门

五、情景性概括归纳,总结回味

师:如果你是太阳,将如何来介绍自己? 生:情景话回答问题后教师归纳

1.太阳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是离地球最近恒星 2. 太阳的结构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1)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光球层; (2)耀斑和日珥

耀斑——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色球层 耀斑爆发,说明太阳活动激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色球层 (3)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六、新课延伸

关于太阳,你还想了解什么?

(教师表扬: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你就可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点层层深入。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较深的体验,同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进一步巩固新知。 层层递进,拓展学生思维

初步学会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获得规律的能力。 利用规律作图,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性作图。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进行环境保护、安全意识等教育

情景性概括归纳,提高学生兴趣和知识小结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很想知道为什么的情况下,教师应稍做解释,同时也告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深入,也可以提倡兴趣浓厚的学生课后查资料或和教师一起探讨。

六.课后反思(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新颖、创新,通过教师的拟人法介绍和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学后新知识对照得出正确的太阳结构图。让学生亲手绘图更加深了感性经验,双管齐下,突破重点。有的内容采用背景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一切从学生出发,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习惯。 这一节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内的知识,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他们缺乏一定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第一次用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获得规律。教师通过问题形式逐步深入直到学生独立完成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体验怎样才能抓住现象的本质,同时利用规律作图,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性作图。这样做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将焦点放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上,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

七、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上新课之前,可以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和这部分知识有个接触,布置学生查阅‘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的资料,为新课学习作一个好的铺垫。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交流分享结果,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仅作为一个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与太阳有关的图片、动画和影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印象。

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课后可以观测太阳。但要讲解注意事项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把课上得生动和精彩。同时由于自己是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只是停于表面,对于学生在课上和课后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解答,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积累,引导性的问题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

第5篇:

上一篇:碧桂园畅想未来习作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