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武陵春

武陵山的回声

巍巍武陵,山高谷深,纵横鄂湘黔渝四省区,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山外青山还是山,只见石头不见田”“住的是岩洞洞,睡的是草窝窝”曾是武陵山区人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198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将武陵山区定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片区之一,予以重点扶持。

1986年,国家农业部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担负起了帮助武陵山区核心贫困区恩施、湘西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并许下“农民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的铿锵承诺。

30年来,农业部调动全系统力量,对定点扶贫地区进行倾斜帮扶。一笔笔资金、一个个项目让这里的农村基础设施逐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观,摆脱贫困的步伐逐渐加快。

30年来,农业部派出336名干部挂职恩施、湘西,他们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入山村、进企业、到基地,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30年来,在农业部的帮助下,恩施、湘西两州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969元、6648元,均为2001年的5倍多。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苍茫武陵、悠悠酉水见证了这片大地的沧桑巨变,更记录了农业部始终不渝的坚定帮扶。三十年的定点扶贫,提升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造就了全新的发展理念。

夯基础、做实事、暖民心,树立以人为本发展观,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张蓝图绘长远

农业部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看待,制订总体帮扶方案和年度帮扶计划,一张蓝图绘长远,一茬接着一茬干,扶贫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做示范,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每到春天,武陵山区野樱花随处可见,吊檐垛脊的吊脚楼在青山碧水间忽隐忽现,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黄柏村党支部书记杨长胜家的吊脚楼就是其中的一座。“全村有47辆私家车,家家有存款,没有贫困户。今年过年村里道路还堵了车呢!”站在山头上,看着村里的1200亩藤茶基地,老杨说这在十几年前想都不敢想。“藤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农业部挂职干部帮扶村民发展起来的,没有农业部的支持,不会发展这么好。”杨长胜说,以前藤茶种植都是零零散散的,收入很低,村里困难户占到一大半,温饱都成问题。

当年,农业部扶贫联络工作组在调研时发现,藤茶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保健茶,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发展藤茶产业,可以助力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在扶贫联络工作组的协助下,藤茶基地成立,起初只有400亩。

“现在,种苗一到,老百姓都抢着要。”恩施州农业局副局长曾生说。

农业部历届党组对定点扶贫工作都高度重视,投入极大热情,多次到武陵山区调研、指导扶贫工作。扶贫联络工作组真挂实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把改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导性工作。先后实施了一批植物保护工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旱作节水灌溉、农技推广综合服务、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直通车等基础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与服务条件,夯实了两州农业发展的基础。30年来,两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500万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时强调,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农业部挂职干部将总书记的要求牢牢记在了心里,落实到了行动中。

做实事,就是要带领贫困地区老百姓做他们会干能干的事。湘西永顺县松柏镇花桥村土地贫瘠稀少,发展乏力,困难户多。扶贫联络工作组因地制宜帮助村里发展猕猴桃产业,三年就见了效益。“老百姓知道猕猴桃一斤可以卖到8元,兴奋得不得了。”镇农技站站长欧道凡回忆说,当年那些贫困户早已脱贫。

如今,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已达到8.3万亩,亩产也从300斤发展到1000斤。当地为了感谢农业部的帮扶,将一条通往猕猴桃产业基地的路称为粮援路,也叫致富路。“老百姓说,农业部的扶贫实打实!”湘西农委主任田科虎说。

在湘西龙山县石羔镇中南村,农业部2002年兴建的龙山县农科所生态示范园如今仍承担着每年40到50个农业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任务,还通过“树下经济”养殖高品质黑鸡、通过黑猪野猪杂交养殖新型黑猪,探索新型种养殖模式。“项目是当时的农业部挂职副县长李波发起的,占地200亩,最多时年试验新品种108个。”时任县农科所所长的彭顺湘回忆说,“示范项目让当地人第一次在冬天吃到了哈密瓜,示范园开创的许多模式至今仍是龙山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

湘西农民历来喜欢养黑猪,扶贫联络工作组因势利导,从2006年起实施“湘西黑猪原种场建设项目”,将其从传统农业项目发展成为有市场潜力的富民产业。“养殖基地的贫困农户家庭,年养殖300头湘西黑猪,纯收入达6万元以上,还能带动周边困难户脱贫。”湘西州农委副主任谷玉仙说。

三十年来,农业部在恩施、湘西两州援建实施了茶叶、马铃薯、猕猴桃、山羊、生猪、鱼苗鱼种、草种基地、天然草场保护与改良、动物防疫体系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茶叶、烟叶、蔬菜、生猪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板块效益显现,特色农业已经开花结果,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这些挂职干部懂政策又接地气,带来了新观点、新思维、新作风,好比一根根接收党的政策的天线,为武陵山区打通了一条条通道,为武陵山区脱贫奔小康作出了重大贡献。”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这样比喻。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农业部送政策、送理念,给项目、扶产业,重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提升定点扶贫地区产业发展素质和品牌意识。

恩施、湘西州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两州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这里盛产烟、果、茶、桑、麻类等多种经济作物。其中,烟叶、茶叶是两州优势作物。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要用好用活这张生态绿色牌,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发展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把绿色打造成最亮的名片。”湘西州州长郭建群说。“推进产业扶贫不是搞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绿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产业。”作为农业部第11批扶贫联络工作组组长,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唐泓这样表示。

发展生态经济,绝不伤害青山绿水,已成为扶贫联络工作组和两州人民骨子里的内生要求和文化自觉。

茶叶是湘西州的传统绿色产业,也是农业部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产业,1986年全州只有3万亩茶园,如今已发展到近30万亩。

古丈县地处北纬38度世界绿茶黄金纬度带,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走入古丈县默戎镇毛坪村,所见之处皆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茶树,已发出嫩嫩的尖芽。以前,在外人眼中,毛坪村是一个每五户就有一条光棍的破落穷村。如今,在农业部扶贫联络工作组的扶持下,村民年收入早已过万,全部住上了新房子,全村没有一个光棍汉。村支书龙献文现场连线已返回农业部工作的第10批扶贫联络工作组组长贾广东,向他表示感谢。“贾州长挂职两年,来了村里25趟!苗寨群众谈起扶贫干部,就说‘玛汝(好)!扎扎汝(非常好)!’”

扶贫联络工作组为毛坪村确定了“产业兴村、旅游富民、文化活村、经济强村”发展战略,围绕着有机茶叶、生态养殖、苗寨旅游、苗族餐饮,全村上下大搞产业开发。目前,村里发展了万亩茶叶产业园、养殖基地、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先后成立了牛角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古丈夯吾苗寨旅游公司、牛角山村农家乐等村办企业。

恩施同样有近2000年的种茶、制茶史,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又有丰富独特的生态、民俗、特色产业旅游资源。扶贫联络工作组建议,茶产业提质增效应该在打好生态牌、富硒牌、土苗文化牌上做文章,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茶促旅、以旅带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采纳农业部扶贫联络工作组建议后,恩施州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开发一处景点,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良好效果,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现在,全州已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7个,省级观光农业园区达到2000余个。全州旅游产业每年直接承载10万农民就业,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带动全州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

“一乡一业”谋发展

农业部在定点扶贫地区扶典型、引龙头,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宜农则农、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放手调整种植结构。

良种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从武陵山区的实际出发,农业部扶贫联络工作组狠抓了优良种子、种苗、种畜、种禽、鱼种鱼苗等八大品种的良种化,帮助地方引进、培育、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

湘西龙山县南端的酉水河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耶镇比耳村。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一直种植柑橘,但因品种差,总是卖不上好价钱。“农业部扶贫联络工作组来我们这里调研后,帮着从美国引进最新脐橙品种,采用最新种植技术,使脐橙的产量、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村人都已经富起来了。”村支书石宗兵说,当年扶贫联络工作组的人坐在小板凳上劝村民多种脐橙,“当时老百姓想不通,不种粮食,难道饿了吃橘子?嘿嘿,现在真的‘吃’橘子了。有的农户种了上百亩脐橙,早就发了!”

2011年,“湘西富硒——里耶脐橙”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为打开销路,比耳村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入社的社员提供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脐橙远销北京、天津、沈阳、重庆、深圳等地。“25年来,这里的脐橙从未出现过滞销。”石宗兵说。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贫困地区更是如此。没有龙头就没有市场,没有价值链。武陵山区长期受大山封锁和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等影响,造成人们的商品意识淡薄,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农产品商品率与全国市场水平相比相对偏低。

恩施州拥有全球最大的独立硒矿床和富硒生物圈,“世界硒都”是独一无二的“名片”。为了推进硒产业发展,在农业部帮助下,州政府出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了恩施硒康牧业公司,搭建起了与中牧集团合作的平台。目前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突破1万家,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5548家、家庭农场1077家。仅2015年,全州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95.5亿元。

湘西黄牛是湘西的农业支柱产业,里耶镇农民以龙头企业圣山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适度规模家庭牧场。圣山牧业为农民提供牛崽和养殖技术、统一销售等全程服务,农户只需根据公司订单进行“定养”,养一头牛就可以获得5000元的收入。

没有“种不出来”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农业部扶贫联络工作组看问题抓实质,从抓优质产品种植入手,抓准市场需求,在做优、做精、做特上下功夫进行帮扶,确保产品适销对路。

保靖黄金茶是湘西的品牌产业,但由于地少产量低,靠传统的销售模式附加值低、农民收益不高。贾广东牵线搭桥引进企业成立了“保靖百泰黄金茶公司”,打造白云山黄金茶万亩示范基地。通过带动,当地农民以茶为核心,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相融合,实现增收50%以上,今年2000亩茶园大部分已被私人定制。

为了把恩施利川红茶推向市场,在扶贫联络工作组的协调下,隶属农业部的央视农业频道为此免费播放了9个月的广告。

“扶贫联络工作组就是我们的智囊,在‘恩施硒茶’这个公共品牌的打造上倾注了心血。”恩施州农业局局长黎华辉说,2014年5月,在扶贫联络工作组直接推动和操办下,来自州域公共品牌“恩施硒茶”旗下的46家茶企携500多个产品抱团亮相京城,参加“2014北京·恩施硒茶博览会”,签约金额达10.38亿元,捷报传回,茶农们无不欢欣鼓舞。

巍巍武陵迎巨变。336名干部30个春秋洒汗水、献智慧,将农业部对武陵片区定点扶贫的承诺,写在了致富产业上,写在了青山绿水间,写进了脱贫户的心坎上,也写入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史册中。

作者:王泽农 简承渊

第2篇:武陵片区富硒茶叶出口研究

摘要:茶叶产业一直是恩施州的传统支柱产业,富硒这一特性,更让恩施富硒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茶叶市场获得优势。恩施富硒茶享恩施富硒之地利,赢富硒之优势,富硒价值就是其核心竞争优势所在。然而中国茶叶市场“百茶齐放”、竞争激烈,因而探索恩施富硒茶的出口之路,发展国际茶叶市场就显得必要了。本文从恩施茶叶产业的现状出发,通过数据整理研究了恩施富硒茶的产业规模、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发展的客观条件,探索了恩施富硒茶出口的问题和阻碍,从而得出了关于恩施富硒茶发展出口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武陵;富硒茶;出口

一、恩施富硒茶出口现状

(一)富硒茶的产业发展

1.产业规模

在恩施茶叶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恩施的茶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鉴(2015年)

2.技术进步

宣恩县新制定“伍家台贡茶”标准,鹤峰县新修订“鹤峰茶”省级地方标准。完成《恩施州百万亩茶叶产业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恩施市、鹤峰县分别启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有机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宣恩县有2.12万亩茶园获得有机认证,茶叶出口备案基地达到4万亩,通过国家质监总局《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考核验收。建始炜丰公司在官店的2000亩乌龙茶基地及官店茶厂获国家有机食品生产转换证书,在高坪的1000亩乌龙茶基地获欧盟有机食品生产转换证书。

3.出口贸易发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鉴载国际市场由欧盟、日本拓展至中东、非洲等市场,茶叶直接出口、供货出口突破3000万美元。鹤峰鑫农茶业公司在非洲设立海外办事处。恩施州商务局公布,湖北恩施州3家茶叶企业赴非洲投资建厂,现已成功投产。这是湖北茶叶首次投资非洲。这三家茶投资地均在摩洛哥,湖北金利茶叶有限公司投资500万美元独资建加工廠,宣恩宣桃茶叶有限公司投资300万美元与当地企业合资办厂,鹤峰青翠源茶叶公司投资100万美元建加工厂。

(二)恩施富硒茶的产业价值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杂志和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成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價值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对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进行持续跟踪和系统量化研究,其发布的“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2009一2013年恩施富硒茶公用区域品牌价值分别为0.12亿元、0.21亿元、1.22亿元、4.45亿元和6.01亿元,4年年均增长率为49.6%,富硒价值可见一斑。

二、恩施富硒茶出口贸易可能遇到的阻碍和问题

(一)小农意识的阻碍

恩施州当地茶商缺乏富硒茶出口意识,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成为根植在种茶农户心理固有的思想。由于缺乏长远目光,茶农们分散经营,并没有形成统一联合的茶叶生产标准,使得采茶,种植,包装,销售都难以实现标准化。另外由于恩施各茶叶企业分散经营,恩施富硒茶销售生产的进入门槛也相应比较低,导致恩施富硒茶叶市场良莠不齐难以管理。这使得富硒茶的外贸出口在原材料的统一上就遇到了阻碍。

(二)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趋势也在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民族产业的发展,纷纷实行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颁布严苛的法规,限制别国产品的输入,贸易壁垒的展开以西方等发达国家表现的尤为显著。最典型的就是对中国茶叶实行的农残标准。而恩施地区由于缺乏意识、茶叶生产未能实现标准化,对农残的检验条件也欠佳,因而难以达到发达国家严苛的标准,这又为恩施富硒茶进入国际市场增加了难题。

(三)产品定位模糊

恩施富硒茶叶的生产在技术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标准,富硒尚是一个概念,没有实现富硒数字化,即每一批次的硒含量的具体数值范围。因为缺乏富硒茶叶硒含量的具体数值范围,使得恩施富硒茶的定位较为模糊。由此导致恩施富硒茶的销售缺乏具体的目标市场,恩施富硒茶的富硒价值也就难以体现,空有富硒宝山却不得其门而入。

三、具体对策

(一)提高准入门槛,规范茶叶市场

小型茶叶企业众多,经营分散,在技术力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层次不齐,恩施茶叶市场良莠不齐,难以管理规范,使得茶品质量无从保证。政府应当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模范带头效应;整合中小型企业,提高中小型企业面对市场的竞争力,规范产品质量形成统一的标准,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提高准入门槛,让中小型企业依据行业标准来进驻市场,打造恩施富硒茶的良好口碑。

(二)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绿色有机茶园

大力推广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高茶叶生产管理水平,从而促使茶叶出口实现“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的先进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要将农残控制作为基地创建的核心工作,不断提高安全质量意识,抓好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监管。同时,还需在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过程中,对茶园管理、田间操作、植物保护、茶叶加工过程、包装、运输、储藏、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科学要求,对生态条件好的茶园,应该积极发展有机茶园,以达到欧盟、日本等国际市场的要求。欧盟认证对于恩施富硒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严苛的要求无疑增加了成本与难度,但本身欧盟认证带来的说服力却成为了拥有巨大价值的广告。

(三)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主打“硒”有价值

恩施富硒茶在2012年获得了“中国十大富硒品牌”称号。恩施作为“世界硒都”,拥有其独特的生态价值。精准定位“硒”有价值,将硒作为恩施茶叶的独有的消费主张。恩施富硒茶作为恩施的特色产品其“富硒”特点就是恩施富硒茶的核心价值所在,恩施富硒茶要充分利用其核心价值,加大宣传力度。研发应用新的检测技术,每批富硒茶叶标注硒含量数值范围,让消费者真正有“硒”可查。努力打造有“硒”、富硒品牌,使其在众多茶产品中脱颖而出。

四、结语

尽管恩施茶叶出口在近些年得到了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恩施富硒茶的优品优质还没有受到市场广泛的认可,仍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起步阶段。在发展国内市场良好态势的同时,恩施的茶叶企业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发挥恩施富硒茶的“硒”有价值,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来摆脱在国内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难以脱颖而出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姜含春,赵红鹰,葛伟.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03):23-28.

[2]曹秋菊,戴娇.湖南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02).

[3]杨江帆.茶叶管理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4]陆羽.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01.

[5]茶文化与茶道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作者:卢德琴 刘慧

第3篇:发掘武陵魅力瑰宝 孕育共生和谐名城

[提 要] 贵州省江口县在城镇建设中立足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带动城镇“三化”发展。通过实地考察江口县旅游景区景点,对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及运行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分析江口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和原因,并探索解决旅游景区建设的突破口。

[关键词] 景区建设;共生文化;旅游

[作者简介]张 旭?穴1984—?雪,女,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史专业在读博士。(贵州铜仁 554300)

本文为铜仁市委组织部“百名博士硕士下基层调研活动”之——江口县旅游景点建设调研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熏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以培育。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之必需。文化旅游产业已是举世公认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化旅游业已成为一些省市的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在区域经济尤其是西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提出,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把贵州省建设成旅游大省。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行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但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县域经济,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地方就业问题;同时,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江口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全县国土总面积1870平方公里,辖7乡2镇,81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近年来,江口县立足资源优势,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两圈两带”战略中打造梵净山旅游经济圈等历史机遇,切实加快“一业带三化”(即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镇园林化)发展战略。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江口县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中重要的战略选择。就工业来讲,江口县是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受到诸多限制;就农业来讲,江口县耕地面积少,在规模上不能与其他县区相比;就城镇化来讲,江口县人口较少,城镇面积不大,竞争力不强。江口县最强的资源优势就是文化旅游资源,且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带来其他方面的高附加值。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既符合中央和省、市的战略定位,又符合江口县的发展实际。

2012年7月,根据铜仁市“博士硕士下基层”活动安排,笔者对江口县域内旅游景点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实地考察了江口黑湾河旅游度假区、龙泉寺、佛教文化苑、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寨沙侗寨、亚木沟景区、省溪司遗址、鱼良溪村等旅游景区景点。通过与旅游局、三特索道公司等旅游建设相关部门及企业集中座谈,通过对游客、农户、经营者进行访问,对江口县环梵净山沿线的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及运行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一、县域内旅游资源特点

江口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在景点的建设上,主要基于四大特点进行统一规划。一是生态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5%,其中梵净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每平方米负氧离子达12万个以上,境内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是全国著名而宏大的“自然基因库”。二是景点多,除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梵净山外,境内还有太平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及急需开发的黄牯山、大溪沟大峡谷等景点。三是佛教文化深厚,梵净山素有“天下众名岳之宗”的美誉,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弥勒道场;世界最大的金玉弥勒圣像供奉于大金佛寺。四是民族民俗文化各异,全县有汉、土家、侗、苗、羌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4.9%,各民族风情各异,土家的拦门礼、敬酒歌、金钱杆以及婚俗表演,羌寨的莎朗舞蹈等都别有风味。土家金钱杆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傩文化在80年代受邀东渡日本表演时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二、景点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自江口县确定旅游为发展战略以来,各届领导都对打造景区建设表示出极大的关心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云舍、攀岩基地等都是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创建的优秀项目,但随着其他项目的实施和旅游整体建设的开发,为什么这些项目不但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还因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自身难保且对整体规划造成消极影响。如:土家第一村云舍作为早期开发的乡村旅游现组织不了表演队,农家乐经营者内外矛盾重重等;攀岩基地自组织两届国际比赛后现已无人问津。而近年来新开发的项目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如作为世界第一的金佛敬拜的人寥寥无几,外界对梵净山的宣传使人心施神往,但来往游客的反应却心灰意冷。究其原因,在表象上暴露出以下几点:1.基础设施不完善,留不住游客。2.梵净山内外景点多杂散,江口与其他地方景点之间交通不便,孑影形之。3.景点当地氛围差,难以感染游客。4.当地村民“等、靠、要”,投资企业各自为政。在调研中,云舍村村支书在介绍本村情况时这样说道:“自东太集团退出后,现由本村维护,效果达不到游客的要求。”在座谈中劲嘉集团的负责人说:“你们这里没有遗址造什么文化,不要造了,这里根本没什么文化,云贵川差不多的。”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瓶颈在哪里,让地方主人翁们产生这些思想的根源又在哪里?文化底蕴。没有历史文化底蕴这根定海神针,政府在旅游规划中就没有目标可循,投资者在打造景区项目中就只能“拼、借、凑”,失地村民在新的历史机遇中诚惶诚恐不知如何求生存。

三、开发旅游与县域历史密不可分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环梵区域多样的生态和民族,江口县提出打造“营养健康+休闲度假”首选目的地,那么就要明确规划目标。一、先从生态说起,梵净山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保存最完好的一块绿洲,拥有全球濒危的“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娃娃鱼、“长胡子的青蛙”角怪、千年紫薇、珙桐等珍稀动植物,有“自然基因库”和“植物王国”、“动物乐园”的美誉。除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外,江口的森林覆盖率达65%,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梵净山既可拥有鸽子花,就要想到鸽子花的生物链,梵净山被打上标签的这些珍稀动植物就说明了这样的好山好水出产的便是“山珍”。为防止因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必须对游客倡导“生态旅游”的概念。首先,生态旅游是旅游的高级阶段,相对于传统旅游来说,我们不仅仅是招揽游客来度假,更是使繁忙都市中的人净化得像梵净山的一草一木,自觉纳入环境保护生物圈。这样,游客自不会因为看不见传说中的金丝猴、鸽子花而失望懊恼,还会享受珍惜圈内不知名的生物物种。其次,在“吃”上让游客感受“梵净山珍、生态净味(进胃)”的独特魅力,很多人认为梵净山的吃住条件差,那就改善提高当地农家乐的宣传、服务、卫生等条件,但对绿色生态食物的灵魂地位不能动摇,还要发扬。二、再说民族文化,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云贵川都属民族地区,那么贵州的民族文化比其他民族地区有何区别有何特点。如果设法突出文化特色形成区间文化特质,文化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去支配经济活动,创新旅游发展。江口县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凝重,风景奇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据现阶段前沿的民族研究提出,“明王朝之所以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省,与一条驿道关系极为密切。这条驿道从湖南省境内常德沿水路两路溯沅江而上,进入贵州东部,然后改行陆路,东西横跨贵州省中线的凯里、贵阳、安顺、盘县等后入云南省,经马龙、沾益、曲靖等抵昆明。”贵州省建省的目的就是保护“苗疆走廊”,苗疆走廊是什么?就是汉民族为进入民族地区开辟的继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后的一条便利的驿道。这条驿道的源头是哪里?就是黔东,明清时代各地汉族移民的大量移入和汉文化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渗透,除了在驿道沿线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积淀外,在汉文化这一坐标系上,各个非汉族群因所受影响不同,也形成了具有显著的地方或族群特色的文化个性。梵净山各村寨的民族特点是什么?就是大杂居小聚居。受苗疆走廊的辐射和影响,环梵净山区域内的民族看点是什么?就是社会与自然生态间的关系,各族群/民族文化间的共生及相互影响。在梵净山门外各村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是流光溢彩、和谐共生(整体的地域空间下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以及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地域共性和族群文化多样性特征)。在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你可以看见贵州民族文化的缩影,即在前近代时期,由“王化”和“教化”所象征的中华的双重“华夷体系”结构下的政治及文化边界等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江口县既生活着众多的操氐羌语、苗瑶语以及壮侗语的非汉族群,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基于汉文化所代表的主流话语权的确立。三、且说佛教胜地,很多人质疑梵净山的佛教,是因为梵净山是目前为止最后也是近年来才被确定为佛教名山的。其实梵净山的在佛教界的地位毋庸置疑,“梵净”即“佛教净界”的意思,历史渊源也多方论述。但是,梵净山有多尊神庙,那一尊才是真的,是最灵的。梵净山的佛应本是一个统一体,不分你我。在重现梵净山佛教文化辉煌时应注意三点:1.梵净山的佛身有时间差别所以历史久远,但都香火鼎盛,正是由于香客们络绎不绝的朝拜,才使梵净山的寺庙不断得以再建重修,山脚下的金佛便是多年来香客们功德的体现,在山脚、腰、顶建寺庙也是为了满足各类游客朝圣的愿望,体现了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2.梵净山属弥勒道场,是西方弥勒原身转化为大肚弥勒化身的功德之地,从山下到山上不同佛像造型就说明了弥勒就是在此山修行得道的演化过程,变成了中国特色的释迦摩尼,这正印证了江口作为地域(地处黔东,华夷驿道临界点)以及梵净山作为天命的不可替代的转折点的灵气。3.梵净山的任何一所寺庙,包括大金佛寺,都建议普纳众生,不设门票,收入盈利可转化为其他方式,只有香火延续才能不减灵气;梵净山的佛要凸显自身的特点,西藏密宗佛教的文化元素是否应该拿来展现,是否有什么渊源或说法要斟酌思考。只要着力把握生态、民族、佛灵三个大方向,何愁梵净山不是一座名山。

四、巧借外力与行政联合事半功倍

诚然,打造旅游胜地并非一朝一夕,更不是一己之力。要保证江口在建设过程中“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借助多方的资源与力量,互利共赢。第一,加强招商引资,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吸引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开发经营。而当地的主管部门,也要统一思想、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协调解决不同部门请进来的客商,不要因为市里面、省里面请进来的,县级部门怕解决不好问题而不作为、慢作为。特别是对于发现的潜在问题,应防患于未然,本地人对本土文化和习惯的掌握都优于客商,会不会有问题,能不能解决问题,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东道主们应提供优化的机制建言献策。梵净山管理委员会即将成立,在此应发挥积极作用,协调新老客商之间、建设与保护之间等的矛盾问题。第二,争取项目投资,梵净山的整体完工,需要成百上千个项目的支撑,不仅需要支持硬件发展的建设项目的投入,更需要文化发掘项目软环境的支撑;不仅要求各行政职能部门申请项目,也要欢迎各大校、企项目的加入。怎么个欢迎法,可在梵管会设立一个联络站,为各项目主持人提供基础资料的方便并统计各大小项目的实施,收获软课题结题成果,收集的资源多了,解决问题的点子自然也就多了。第三,优化工作机制,为把旅游发展作为江口县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在2008年就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这体现了领导做好旅游工作的决心。但县旅游局因长期不接触发展动态而发生了职能退化,只承担收发文书和旅游培训等工作。现旅游局即将被合并为文广局,功能进一步缩小,怎么承担旅游发展的历史使命呢。文化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成员均由各单位抽调,不全是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专业人士,承担了旅游发展项目的主要工作,任务艰巨,工资却在原单位领取,而旅游局招考的能人贤士又没有到工作小组发挥光和热。是不是可以使旅游局与旅游工作小组联合,调动旅游专门人才的积极性,使工作有的放矢,值得进一步探讨。打造梵净山的民族村寨成为各具特色的名寨,指日可待。

五、旅游业与三化发展相生相惜

“一业带三化”是江口县现阶段的工作目标。1.利用资源优势,实施工业新型化战略。江口县是有独特魅力的地方,如何利用资源成为坚持产业围绕旅游业发展的风向标。在旅游开发过程当中,出现了开发与农民失地之间的矛盾,很多农民被打破了传统的生计方式无所适从,甚至很多农民不知道如何用赔偿的钱而去赌。农民找开发商闹事要求找工作或强行与开发商对立,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等。当地劳动资源社会保障局应重视这一人群,积极开展实施完成SYB培训任务,有针对性的帮助农民开展适合的生计技能。如优先在原社区旅游区开展合理的商业活动,变民间生活技能为商业技能,展示织布工艺、食物制作等并卖产品。总之,要探索工业新型化发展的路子,就是要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产业,如果我们的工业发展能像农民探索新生计一样,我想是能找到好项目好出路的。2.夯实基础问题,带动城镇园林化发展。江口县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广场、道路的建设问题,更应该是群众的文化自觉问题。很多群众不知道我们守着一块宝地,却还在望洋兴叹。很多群众或许还有一些干部对政府的旅游发展方针没有认同感,原因是认识还不到位,他们对本县城没有自豪感。这样一来,很多建设项目因为失去广大群众的维护或曲解或贻笑大方而丧失生命力。所以加强思想建设势在必行,尽快启动文明城镇建设和卫生城镇建设,使人人都作为梵净山水养育的儿女而自豪,为拥有梵净山的江口而自豪。宣传部门可制作小册子,使“精神文化进社区、精神文化进课堂”,江口作为旅游城镇,人人都是服务员,人人都当解说员。这样才能保住“山水园林”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3.围绕果蔬基地,助推农业产业化服务。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是成功的果蔬基地,这种模式应大力推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学习,并围绕这个基础扩展成为“从田间到餐桌”,享受体验旅游。总之,我们在发展江口县的道路上,应坚定的跟着“一业带三化”的发展口号,只要把旅游业的中心问题解决好,“三化”的同步发展便水到渠成,至于如何发展,尚留待进一步讨论。那么,何惧江口县不能成为一介名城。

江口县在发展中的旅游景点建设问题,其实主要就是要解决自身的“造血”功能问题,也就是江口县本身的内涵建设和元素孕育。只要解决了这个中心问题,有据可依,政府、开发商、群众就可以按照旅游城市发展的有效模式,在创建中各施其职,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杨志强,赵旭东,曹端波.重构“古苗疆走廊”——西南地域、民族研究及文化产业发展新视域[].参照网页http://gia.gzu.edu.cn/s/167/t/330/68/57/info26711.

htm,2012-08-01.[2]杨志强,张旭.前近代时期的族群边界与认同——对清代“苗疆”社会中“非苗化”现象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2011,(5).

[责任编辑:欧阳小芹]

作者:张旭

第4篇:武陵春

《武陵春》教案

王汉平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放松一下,猜个谜语。请看这副对联:“上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猜一人名。“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感受她的芬芳。 作者介绍: 二:初读愁词 1. 教师范读

2. 请大家带着对这首词的初步体会,吟诵这首诗,体会作者情感。

3. 二生读,a告诉我你的朗读是想传达出一种什么情感?b.你从诗词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

4. 大家一定很好奇作者为何有如此愁怨呢?这和作者当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屏显:写作背景

5.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请你再次动情朗读读这首词。 三:品悟愁情

这几位同学动情的朗读,一下拉近了我们和李清照的距离,仿佛悲伤感怀,愁怨深重的词人就在我们面前。

1. 请你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词。【恼人的风雨总算停歇了,枝头上美丽的花朵也凋零尽了,只有沾花的泥土还散发着缕缕花的余香。太阳虽然升的很高、很高了,可我仍无心梳妆打扮。春去了,明年还会回来,花谢了,明年春天还会盛开,惟独那牵挂的人、伤心的事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开口说话,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洒落。听人说,双溪那个地方的春色还不错,我计划着到那里去划划船、泛一泛舟,以排遣心中无尽的忧愁!可是,我真担心那双溪上的舴猛舟般的小船太小了,恐怕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啊!”】

2. 通过现代散文的描述,我们更了解了这首词。如果让你提炼一个关键字,你会提炼哪个字?这个字就是——愁。请细读该词,哪些词句细致传达出旷世才女如泣如诉的愁情。 3. 这些句子中觉得写得最生动最富有特色的词句是?(比喻手法,将无形的无法触摸的愁绪写成有形有重量的东西,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让读者读了不为之担心。突出了愁的深重。)【读】 4.回头再看整首词,词人的情感是否一直处于愁闷低沉状态,有过一丝变化没有?从哪里看出来?。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

小结: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 ,直接抒情,细节传愁,比喻摩愁等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心中愁云笼罩,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5 .我们仔细品读这首词后,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我相信你们在朗读上会处理得比刚才更好,请各位同学深深沉浸在一代才女的文字中,用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朗读。用你们认为可行的组合,和最能渲染愁情的方式演绎《武陵春》。可以用齐读的方法加重愁的浓度;也可以借鉴音乐上双声部的唱法,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如:~~当然充满智慧的同学也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展示。 四:闲话愁思

李清照是写愁的大家,用比喻的手法,把无形的写成有形的,写出了愁的重量。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经典的写愁的名句。你能说出几句吗? 1. 用了比喻手法的名句: 愁是 ,诗云: 愁是 ,诗云: 1. 我的比喻句:

五:剖析愁怀

李清照一生写了大量的愁词,留下了很多经典名句。她就如一眼愁泉,愁思愁语愁绪汩汩向外冒。难道她天生就是愁种吗?我这里有李清照早期的诗词三首。 屏显: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一生读。从这两首词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子?

2.是什么原因让活泼热爱生活的李清照成为了“满纸愁怨语,行行辛酸泪”的这样一位妇人?【小贴士:可以从词人的经历,社会环境等方面去思考】 3.师总结: ”

是啊,作为一个文人她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多舛的命运,世人的冷眼嘲讽。注定了她的一生将忍受着这份旷世的孤独。满腹愁怨。

不由让我们想起江河的诗歌中的: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我不希望你们成为李清照似的得旷世才女,而更希望我们每个同学每个人能远离痛苦哀愁,快乐幸福一生。

推荐篇目:《一剪梅》,《声声慢》........

第5篇:《武陵春》教案

《武陵春》

一、 导入新课

1、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学习她的作品《武陵春》。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二、 朗诵文本,体会情感

1、 录音范读 (很优美吧!)

2、 学生跟读:我们再听一遍录音,请大家跟着录音轻声读,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

4、 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5、明确了情感,我们来齐读一遍,争取读出情感。

三、 品味语言

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情感,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一下词的上片。

1、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上片中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2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2、请问大家,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

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找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问:相似点在哪里? 【彭湘敏】

[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

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

3、 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我们再一次齐读上阙,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

4、 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往下阙关照,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

5、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

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 把下片齐读一遍。

5、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

4 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①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我们再读全词,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齐读]

六、 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愁苦的情感,领略了她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还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朗诵、品词、对比以及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词。接下来,请大家大声朗诵《武陵春》,下课前我们在作业本上默写。

第6篇:武陵春教案

清江中学 胡琴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感受婉约词的节奏韵律。

2、品味语言,理解李清照的情愁。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对联猜谜

上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下联: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猜一人名——(谜底:李清照)

2、作者简介(多媒体补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3、词的知识

4、字词检测 二:初读感知

1. 请大家自由吟诵这首词,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2. 教师配乐学生再读,思考: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三:再读品悟

1、《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武陵春》的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日晚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通过对比阅读来体会作者心态,更易于把握。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等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理,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抓住三个关键词,反复品读,并引导结合作者当时的环境背景来理解

3、《武陵春》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 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对于这两种抒情方式可以结合展示交流的第一题来讲解,在学生获得大量实例的基础上理解,会更透彻。 四:展示交流

1.能否调动你的积累,谈谈你对愁情的理解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词改写成一则优美的散文。 五:布置作业

搜集李清照作品。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学生学的饶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有许多意外的生成出现,给了我很多惊喜。比如学生在分小组讨论展示的时候,思维相当活跃,有的联想到李白笔下的明月、美酒、白发,有的想到李煜的梧桐和春水,有的想到白居易的“吴山点点愁”,吟诵声此起彼伏,而后我顺势引导他们理解表达情绪的两种方式: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更有一个同学说在读完这首词后,马上让她想起了作者曾经那些愉快的无忧无虑的作品,她提到了《如梦令》,并说自己是采用这种对比联想的方式来体会作者现在的情感的。这个同学的发言应该说是变换了思维角度,充实了我们对一篇作品的分析和理解的方式,在肯定她的看法后,我也鼓励学生要多阅读,广视角,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领读、齐读、互动读,学生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诠

释着他们对文本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更有把自己改写的优美散文配上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确实让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

阐释学中“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的概念,就是倡导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施行师生平等的对话。教学是一种语言行为,更准确地说,教学是一种话语交往行为,没有对话就没有解读。我觉得本课的教学中第一营造了一个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同时得到鼓励、鼓舞、感化和指导,在此基础上去引导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会有更多惊喜诞生;第二,利用多媒体适当补充相关资料,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事实证明,确实开启了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第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充分肯定他们独特而丰富的见解,让阅读时刻闪耀创造性的火花!

第7篇:武陵春(大全)

《武陵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对联导入,让学生猜猜讲的是什么人物。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2、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 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 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 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 (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 片或上阕和下阕。上、下片的句式有完全相同的,也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3、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

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

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赵明诚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已经53岁了,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二、教学新课

1、朗读

(1)听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2)跟读,注意读准词的节奏。

(3)自由朗读,体会词人在词中流淌的情。(愁) (4)请一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愁情。

(5)请学生以4人一小组用最能表现愁情的方式来演绎这首词。

2、品位词的意境和体会作者的感情

(1)提问: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学生回答:愁

(2)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学生回答:①“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己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的季节。这句交待季节特征——暮春时节。

②“日晚倦梳头”:此句是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的满怀愁绪。 ③“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3)提问: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这属于那种抒情方式? 学生回答:“梳洗罢”是“女为悦己者容”特定心情的反应,“日晚倦梳头”则是心灰意懒,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这两句是通过景物描写及细节描写来抒发愁绪的,属于间接抒情。

(4)提问:“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这两句又是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学生回答: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因此,这两句是词人再次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直抒胸臆,是直接抒情。

(5)提问:说不尽的美好,道不完的甜蜜,然而,这一切都不在了,只有山川依旧。请用晏殊的词句来表达这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觉? 学生回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提问:“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闻说”、“也拟”表达词人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回答: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7)提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仍然表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比喻。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

(8)提问:说说这三句是怎样把作者的心情写得一波三折的?

学生回答:“闻说”、“也拟”、“只恐”欲抑先扬,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3、小结: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4、拓展迁移

提问:我们古人写“愁”,可以说是穷形尽相,淋演尽致,感人肺腑。让我们总结一下,古人通常是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愁的?用诗词来证明。

学生回答:①用月亮来表现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招郎西”、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②用水来表现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③用酒来表现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④用头发来表现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小结:这样看来,只要诗人词人的心境是郁愁的,天地万物都会被感染上愁绪,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三、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这首词以夸张的比喻,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无尽的痛苦和愁绪,我们既要为作者晚年生活的凄楚和不幸感到同情,同时也要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第8篇:武陵春教案

一、 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

2、出示幻灯片,作者简介。

这首曲子的词作者就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才华横溢而有命运多舛的女子,一起走进她的《武陵春》,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二、 自主学习,感知作者情感

1、 教师范读 。

同学们从老师的朗读声中和乐曲的旋律中,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愁

朗读讲究抑扬顿挫,和语速。那这忧愁的情感适合用---低缓。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老师邀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老师期待你的加入。来吧,站起来吧!加入我们!

2、 学生跟读

从同学轻轻的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主人公那份悲愁了,让我一起想想你认为作者这样的忧愁的原因是什么呢?-----物是人非事事休。(出示背景)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

能直接解释问题的语句,我们一般选用顿挫的语调来读。顿挫的时候注意,词不可强硬分开。师范读,生跟读。

三、合作探究

1、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看不见的情感?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出来,作者的这份悲愁我们却能深刻的感受到,你从那些词句感受到作者这份愁? (1)借景言愁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春色终于了解了,如作者的人生一般,53岁的她,悲苦的如暮春的落花,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了,没有了生活的向往。

2、细节传愁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悲愁 呢?除了直接 抒愁,作者还用生活中的小细节来表达作者心中的哀愁,大家找出这样传愁的字词吗?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尽、倦、休。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重点词要重读) 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

(3)以泪代愁

“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百感交集,泪在语先,欲说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无限的悲愁。将满腹的辛酸表现的异常细腻深刻、鲜明。

同学们分析的好透彻,,让我一起想想,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也用欲语泪先流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悲愁”现在让我们把所有悲愁凝集在眉头,用悲凉颤音读出作者内心的这份伤痛。(师范读,生跟读) (4)比喻抒愁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①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 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2,反复诵读,谈收获。

(1)读书百变其义自现。你来概括这首词的主题。 (2)你是李清照的朋友你会对她说什么?我们既要为作者晚年生活的凄楚和不幸感到同情,同时也要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三、 拓展迁移

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文章知内容,敲语言体诗情,捉意象入情景)

1、 读“花间派鼻祖”之称诗人温庭筠的《望江南》 (1) 文中的主人公什么形象?概括文章的主题。

(2) 文中主人公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从词中找出理论依据(梳洗罢(欣喜

满怀希望)--------(

)------------(

)

(3) 赏析文中的意境美,语言美。 2/比较《武陵春》、《望江南》两首词在内容、写法、和表达情感的异同 古诗词,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典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

第9篇:望江南、武陵春

《词五首》之《望江南》、《武陵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两首词的内容。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检查预习:

三、 朗读

1、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两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

《望江南》

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朝诗人、词人。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3)了解背景]本词是一首闺怨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武陵春》

1、 朗读这首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动作描写写愁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神态描写些愁苦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欲抑先扬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比喻夸张写出愁苦的沉重

2、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 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4、 思考: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

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四、 总结:

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五、[诗中言情]

《武陵春》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己丈夫去世内心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六、[名句赏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

七、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八、 布置作业:

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上一篇:单位法务人员聘用合同下一篇:建筑垃圾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