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1人教版课件

2023-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生寓言1人教版课件

人生寓言(节选) 教案2@人教版

人生寓言

课文分析:《人生寓言(节选)》选了两则,一则是《白兔和月亮》,一则是《落难的王子》,说的是人生应该怎样对待财富;对待厄运,把概念再提升一级,是人生应该怎样对待好事与坏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两则寓言都是依据辩证逻辑构想而成的。《白免和月亮》意在一则戒贪。白兔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明白了,拥有月亮不如没有。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恼;那就不如没有。《落难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惧厄运。王子那样脆弱的人都挺过来了,谁又不能呢,厄运可以使人坚强。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寓意,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2,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知识与能力目标)

二、教学重点:

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精美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

1,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2,了解寓言的特点

四、教学方式: 朗读、讨论

五、课时分配: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找两位同学回答)

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肖伯纳这句名言真有问题?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他的《人生寓言》。 (板书课题:人生寓言)

(二)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三)调动积累,了解寓言特点 1,什么叫寓言?

明确: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素材多起源于民

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3,说起寓言,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狐假虎威、丑女效颦)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看来平时积累很重要。

(三)研读讨论《白兔和月亮》 1,生速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刚才这位同学的复述你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明确:复述语言较概括,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而且忠实于原文。 3,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 拟人:

4,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明确: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5,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明确:用原句回答。

6,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明确:因为白兔拥有青草,天空拥有月亮都不是非分之财,而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会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拥有非分之财,必然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才能表现寓意。 7,《白兔和月亮》在情节上有两次转折,你能找出来吗?

明确:这一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板书)

白兔和月亮

周国平

↗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

白兔和月亮 转折1:诸神赏赐

(得失之患)↘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转折2:请求撤销 8,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明确: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9,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10,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明确:说“必然”,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

关键: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11,难道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自在吗?

明确: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的拥有。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这则寓言也使我们明白,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金銮殿龙座上的皇帝威风是威风,其实,他惟恐风吹草动,他是紧张不安的。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没有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 12,这一则寓言最后一段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1)找出文中原句 明确:“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2)“慧心”什么意思?

明确: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现在泛指智慧。 3)此句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就是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13,为什么月亮在归属于白兔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会“一扫而光”?请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

明确:“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14,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语言也很精练、用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

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的心态。 15,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写书后字词

2,预习《落难的王子》

(五)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周国平 ↗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

白兔和月亮 转折1:诸神赏赐

(得失之患)↘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转折2:请求撤销

(六)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寓言的含义

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3,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二、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含义,学习精美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含义

四、课前准备:

根据学习第一首寓言的方法,自学第二首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兔和月亮》,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二)研读《落难的王子》 自学分组讨论,出示问题: 1,这篇寓言讲的什么故事? 明确:略

2,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3,请在文中划出本文的主旨句

明确: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4“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

明确: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似乎寓言里描述的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某人的亲身见闻。使读者自然产生联想,“假如明天我也遭遇厄运该怎么办„„”

5,“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明确: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6,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7,“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这样写加强了寓言的真实性,又让人意识到类似的故事在现实中不断重演,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8,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明确: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9,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明确: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10,作者为什么把主人公的身份设定为王子并极写他的脆弱,还把他遭遇的厄运编造得如此凶险?

明确: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这一主题。

一方面,贵为王子,养尊处优,受到种种呵护,按常理是不会遇到什么挫折,更不会大难临头的,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也极度脆弱,“多愁善感”,经常“流着泪叹息”。灾难也是巨大的,国破家亡,沦为努力,变成残废,行乞度日,王子的这一变化,由“天堂”掉进了“地狱”。最后,王子面对“我”的叹息,竟然能“正色”而言,讲出厄运能使人坚强的道理。王子命运大起大落给读者以强烈的反差,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突现了主旨:一是人不能侥幸躲过一切灾难(即使贵为王子,也可能会大难临头);二是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去正视和迎战灾难(你看,脆弱的弯子也挺过来了呵)

(三)比较阅读:比较《白兔和月亮》与《落难的王子》

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明确: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四)布置作业: 1,编写一则寓言 2,语言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具审美的慧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4)__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不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家。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具风韵。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8)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适的心情。

(10)_____________乌云蔽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象迭生。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未泯。

(五)板书设计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前:流泪叹息 脆弱

王子遭遇厄运 后:正式相告 坚强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六)教后感:

第2篇:《人生寓言》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

案设计)

《人生寓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新的字词、成语。

2、准确把握寓言的含义。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的解释。

2、理解并掌握寓言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新的字词、成语(通过例句、造句的形式)

2、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对于财富、灾难有个正确而且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白兔与月亮》

(一)导入

、播放一段《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的视频(1:4分钟)

2、请同学们谈谈以前听过些什么寓言故事?(2分钟)

3、请同学们谈谈“寓言”是什么?(3分钟)

参考: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采取虚构的情节和另有寄托的手法,表达含有深奥哲理的故事。一般是指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寓言四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虚构性,三是寄托性,四是哲理性。

(二)认识作者作品(1分钟)

(图)周国平,194年7月生于上海,作品选自《周国平文集》。

(三)认识生字词、解释(本P39读一读写一写)(分钟)

huì(

)心

xī(

)戏

风ùn(

)

āng(

)ǎi(

)

bǐng(

)告

(叫同学上去黑板上写,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

成语解释:(只需回答2个,其余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去好好查找成语的意思。)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一次次出现。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分钟)

提问1:《白兔与月亮》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白兔因为懂得赏月而被诸神之王赐予它月亮,但白兔拥有了月亮之后却失去了赏月的慧心,于是白兔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

(赏月

得月

守月

还月)

提问2: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提示1:为什么白兔会失去赏月的慧心呢?)

(提示2:为什么白兔要诸神之王撤销那个赏赐呢?)

(提示3:白兔拥有了月亮反而变得患得患失,没有月亮的时候反而活得更加洒脱,财富是不是会成为白兔的一种负累呢?)

-

参考:拥有财富有时候会成为一种负累,要想能够发现和欣赏事物的美,就不能抱着一种占有的态度,不该拥有的或者不属于自己的,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提问3:《白兔与月亮》有两处转折、两处对比,请分析。

两处转折:白兔得月、白兔还月,两次心态进行对比分析,拥有不该拥有的东西不见得是好事情。

两处对比:白兔慧心未泯VS人类慧心已泯,说明白兔尚且能领悟到对不该拥有的东西学会放弃,而大部分人踪认为拥有就是幸福,不肯放弃不该得到的利益,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如此对比,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

(五)主题拓展(分钟)

、拥有财富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2、讨论应如何看待人生的财富?

《落难的王子》

(一)导入(1分钟)

很多同学在军训日记中提到,军训的第一天就全身操练的酸痛、发麻了。与大家平时的生活相比是多么辛苦多么累,很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提到,认为自己可能坚持不下去了,但谁知道我们每个同学都坚持下来了,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现在你们回头想想,当初认为多么艰难的事,最后你们不都做到了吗?其实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到你真正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你就必然会变得坚强。好,我们接下来看看《人生寓言》的第二篇《落难的王子》。

(二)内容讲述:整体感知(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回答,检查学生前预习的情况并且掌握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记忆。)(1分钟)

提问1:《落难的王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而变得坚强的故事。

(怕厄运

遭厄运

抗厄运)

提问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题,人必须在遇到苦难后变得更加勇敢地面对苦难,然后战胜苦难。

提问3:寓言中反复出现了3次:“天哪,太可怕了!„„”,找出出现这句话的段落,分析一下分别出自谁之口?其用意是什么?

参考: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在“我”耳边响起,出自别人之口。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并有“我”的体验在其中,拉近寓言与读者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助于寓意的理解。来自不同的人口中,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提问4:结尾是一个未完的句子“天哪,太可怕了!„„”,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找出寓言的中心句)

参考:说明故事还会不断延续下去,而旁观者的叹息也会无限循环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体会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三)主题拓展(3分钟)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第3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之人生寓言大全

教学目标:

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

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白兔和月亮》

一、导入新课:

(一)看导语,默读课文。

(二)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审美风韵闲适窖得失之患泯厄运慧心皎洁心旷神怡归属禀告身世正色

二、朗读课文:

1.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课文。

三、寓言的基本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

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四、内容研讨: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2.第三段中“从前的闲适心情”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相照应?

3.第

一、三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

4.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白兔和月亮》,设问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7.《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引导学生学习。

8.这一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老师点拨:

1.每天夜里,她都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

2.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3.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4.略。

5.拥有财富并过分地看重财富,就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

6.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拥有非分之财,必然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忽视这一点,就不能准确理解寓意,就可能误解、误导。

7.“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8.意思是说:人类的慧心已泯。

学习内容:

学习《落难的王子》

一、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课文。

二、内容探讨:

1.请在文中空白写出汉字。

他自己也被敌人()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2.文中“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两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别出自()之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3.文中“至于此,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句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4.请在文中画出本文的主旨句。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老师点拨:

1.掳

2.王子、我、其他人;对比写出人世间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

3.略。

4.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炼,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三、总结:

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寓言,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第4篇: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学教案:《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2、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初读

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初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B、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第5篇:人生寓言 教师版

【万店镇中心学校“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人生寓言 周国平

【走进作家】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至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深入研究尼采及其哲学、美学理论,发表译著、专论多部;曾写若干哲理散文。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主要著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守望的距离》。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

周国平语录:

就像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仁者更仁,暴者更暴,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白昼不会消失,因为它藏在夜的心里。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写作背景】

《白兔和月亮》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距离说来解释美感,强调审美状态是一种游戏状态,审美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说法都蕴涵着无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中国的审美传统主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态度和闲适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落难的王子》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难点解析】

1、“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 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 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 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在文中反复出现,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主旨解说】 《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人世间没有不能忍受的苦难。 【写作特色】 【结构图解】

落难的王子

周国平

前:多愁善感、脆弱 磨难厄运使人坚强

后:坚强

【文本链接】

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给人以启示。“寓”有“寄托”的意思。

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一千零一夜》《拉封丹寓言》等。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基础知识训练】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心kuàng ( 旷)神怡阴qíng(晴 )圆缺心痛如gē(割 )险象dié( 迭 )生

得失之huàn( 患 )多愁善gǎn( 感 )天灾人huò( 祸 )慧心未mǐn( 泯

)

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独俱审美的慧心。 B 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C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叠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D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费,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3、 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⑴ 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得失之患) ⑵ 各种危险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险象迭生) ⑶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心旷神怡) ⑷ 形容认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伤感。(多愁善感) ⑸ 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举世无双)

4、 品味语言,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到横线上。

⑴ 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慷慨大方伟大)的决定。 ⑵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担心忧虑惟恐)宝藏丢失。 ⑶ 有一个王子,生性(生性品性性格)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⑷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堂堂不俗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得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B、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 C、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D、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 【创新能力应用】

(一) 阅读《人生寓言》,完成第7~16题

6、这两则寓言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明扼要地复述。

7、在文中找出描写白兔拥有月亮前后不同心情的句子,反复朗读,思考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句子略。原因一,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的慷慨赠与,但事实上白兔并不配拥有月亮,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得失之患。原因二,这样的拥有看似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他们被所拥有的东西奴役。

8、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么?有无得失之患的因你而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

说“必然”,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9、学习《白兔和月亮》,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人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有占有的态度;(2)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同分享;(3)拥有非分之财就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4)懂得适当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10、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者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的赏月。

11、赏析句子: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作者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白兔得到月亮后那种紧张不安的心理,描写逼真传神,比喻新鲜贴切。

12、王子落难的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前:多愁善感,脆弱;后:坚强起来;磨难、厄运使他发生了变化。

13、王子遭受了哪些厄运?

厄运: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自己当了奴隶、成了残废、靠行乞度日。

1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15、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么?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16、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寓言构思奇妙,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的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二)阅读《梦想比条件更重要》,完成第12~18题。

梦想比条件更重要

从我家厨房的窗户可以看到街对面的一所中学的篮球场。有一个女生特别吸引我注意。她总是和男生们一起打篮球。在那些高大的男生堆里,她显得那么弱小,惹人怜爱。但是,她丝毫也不比男生逊色,一会儿快速运球,一会儿长传,动作干净利落,作风泼辣顽强。 我还注意到,她每天在别的孩子离校后仍然会独自一人留在篮球场苦练,有时一直练到天黑。一次,我问她为什么要练得这么刻苦。她不假思索地说:“我想上大学。但爸爸说,他没有能力供我上大学,惟一的办法就是靠我自己争取获得奖学金。我喜欢打篮球。我要把篮球打好,如果有了这个特长,我就能申请到奖学金。”

这是一个勤奋而有毅力的女孩。从中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矫健的身影每日都会出现在球场上。我关注她,祝福她。

然而,有一天,我发现她双臂抱膝,把头埋在胸前坐在球场边的草地上。我走过去,关心地问她发生了什么。 “没什么,”她轻声地答道,“只是因为我的个子太矮了。”她的教练告诉她,任何一个大学篮球队都不会录用一个身高只有1.67米的人作为队员,这样她希望通过篮球特长获取奖学金的梦想很难实现。

我理解她心中的失望和痛苦,多年的梦想就因为身高条件而不能实现。我问她有没有和爸爸谈过这件事情。她抬起头,告诉我,爸爸认为教练不懂得梦想的能量,如果她真的想获得奖学金,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她,除非她自暴自弃,因为“梦想比条件更重要”。

她爸爸的话得到了印证。第二年,在“加利福尼亚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由于她场上的出色表现,一所大学的篮球队教练看中了她。她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奖学金,成了一名大学生。 可是,在她上大学不久,爸爸就患了癌症,不幸去世。她又面临新的困难。一方面,她家更穷困了,4个弟妹还未长大成人,最小的弟弟才出生几个月,她要帮母亲挑起家庭的担子;另一方面,由于花了很多时间在打球上,她的功课也耽误了不少。那些年,她要打球,要学习,要照顾家庭,困难重重。然而,她咬着牙,要实现她新的梦想,那就是获得学位。她时刻记着爸爸的话:“梦想比条件更重要。”

她的确做到了!她获得了学位,尽管这用了她6年的时间,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现在,每当太阳西落,我还会看到她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投篮,顽强自信,充满活力。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依然是——“梦想比条件更重要”。

17.摘出最能够体现出本文主旨的一句话,工整地写出来

梦想比条件更重要

18.女孩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你概括的写出来

个子矮,打篮球的梦想几乎破灭;上大学不久,爸爸就患了癌症,不幸去世;一方面,她家更穷困了,4个弟妹还未长大成人,最小的弟弟才出生几个月,她要帮母亲挑起家庭的担子;另一方面,由于花了很多时间在打球上,她的功课也耽误了不少。

19、你觉得文中的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勤奋、有毅力,顽强自信、充满活力,有梦想并坚持不懈的追求梦想的人。 20.你觉得文中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善于鼓励孩子,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懂得梦想的价值的人。

21、读过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 示例:一个人,如果怀揣梦想,并坚持不懈地为梦想努力,遇到挫折、困难也不退缩、不放弃,那么梦想一定会成真。 【三新精英园】

22.下面对联出自哪一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 ⑴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西游记》 ⑵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三国演义》 ⑶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红楼梦》

23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1)书名: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3)自己的阅读感受:

【课后反思】

第6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研究

摘要:寓言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寓言选文是学生提升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因此,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选文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为研究对象,对其篇目、来源、内容、课后练习、改动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具有合理安排篇目、广泛选取素材、科学删减内容、充分发挥作用、巧妙改编选文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为小学语文教师运用该版本教材进行寓言教学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

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等)和视听教材”。教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为广义上的教材,狭义上的教材指教科书。教科书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中小学教科书一般强调规范、标准和统一。本文中“教材”采用其狭义的概念,即教科书。

寓言作为一种古老的文体,同时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寓言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凝练,想象力丰富,故事性和哲理性强,往往寄托着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这既可以满足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又可以让小学生在享受阅读愉悦的同时,领会生活的道理,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寓言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被广泛使用的教材。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进行分析,有助于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寓言教学中渗透文体意识,更好地进行教材处理,采用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分析

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部分(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进行梳理、分析,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合理安排篇目

统计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部分共有13篇寓言。其中,第一学段6篇,第二学段7篇,具体如下:第二册《乌鸦喝水》,第三册《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骆驼和羊》,第四册《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第五册《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第六册《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第七册《小青石》,第八册《扁鹊治病》、《纪昌学射》。

第一学段寓言选文占该学段所有课文的3.6%;第二学段寓言选文稍有减少,占该学段所有课文的3.1%;第三学段寓言选文减为0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板块,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的要求。寓言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语言浅显、故事生动等特点,利于低年段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也满足学生兴趣。第二学段所选寓言在内容的深度上和语言的表达上较低年段寓言选文有所提升,这是在第一学段选文基础上的衔接,并进一步深化。第三学段没有编入寓言,较多的是散文、小说、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这是关注儿童思维发展的表现。

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的编写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做到新课标提出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要求。

2.广泛选取素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注重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及开放性,选文题材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寓言经典篇目:《乌鸦喝水》、《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坐井观天》选自《庄子?外篇?秋水》,《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亡羊补牢》选自《战国策?楚策》,《南辕北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扁鹊治病》选自《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纪昌学射》选自《列子?汤问第五》;刘仲元的《我要的是葫芦》,黄瑞云的《陶罐和铁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教材应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求。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教材所体现的思想、文化不尽相同,多样的文化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拓宽视野。透过每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及所体现的文化,学生能够对课文分析得更透彻,进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体悟,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寓言选文,帮助学生提高人文内涵和多元文化意识。

3.科学删减内容

与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发现,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删除了《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会摇尾巴的狼》等篇目。其中,《狼和小羊》和《狐狸和乌鸦》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被誉为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以来,人们为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所折服,广为流传,历传不衰。然而,《伊索寓言》并不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寓言集,在《伊索寓言》中有很多不适宜儿童阅读的内容。

《狼和小羊》描写的是狼和小羊碰巧同时到一条小溪边喝水,狼找各种借口想要吃小羊的故事。该故事刻画了一只蛮横无理的狼的形象,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穷凶极恶和狰狞面貌,反映了古希腊奴隶社会中贵族对平民的疯狂迫害。新课标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显然,《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已经不符合当今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再者,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儿童还处于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还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念,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不注意行为的动机,或者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因此,儿童在学习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后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模仿课文中狼的形象,造成攻击行为。

《狐狸和乌鸦》存在超出“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的教育本意的不良暗示。《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的意图大致有两个:一是告诉人们,所有阿谀奉承的人都靠他所吹捧的人生活,所以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嘴脸;二是花一块奶酪(小学课文把“奶酪”改成了“肉”)学一个教训,也算值得。这两个意图都是从乌鸦身上去考虑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不应该读这样的寓言故事,他指出,当他们有机会把所学的寓言拿来应用时,他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同寓言作者的意图完全相反;对于你想纠正或防止的缺点,他们不仅满不在乎,而且还偏偏喜欢为非作恶,以便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好处。学完这则寓言后,他们会一面嘲笑乌鸦,而另一面却非常喜欢狐狸。年幼儿童未能把握公正观念,喜欢狐狸的儿童肯定会对狐狸的行为方式进行模仿,这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不利。

《会摇尾巴的狼》讲一只掉进陷阱的狼,企图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但是,老山羊从它暴露的尖牙齿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而没有受骗。这篇课文同样刻画了一只凶恶的狼的形象,暗指坏人。课文告诫学生坏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要受其蒙骗,这可能会让学生对人失去信任,造成善良的本心被磨灭,甚至道德发生倾斜。这有碍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删减教材中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篇目,做到新课标提出的“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

4.充分发挥作用

参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就一项具体的语文能力目标而言,从能力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来解析,可以细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不同的水平等级。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进行归纳整理,制成双向细目表,对其进行分析。

如表1所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涉及记忆、理解、分析、创造等多方面,做到新课标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的目标设计要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有效地将阅读与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进行结合,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而是以教材选文为媒介,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力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从表中可以看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设计存在一些不足,在应用和评价方面存在遗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其进行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课后练习部分注意区分各学段的学习要求,针对不同的年段设计不同的课后练习。例如,识字与写字方面,《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乌鸦喝水》和《我要的是葫芦》四篇课文以田字格及描红的形式安排了认字和写字的课后练习,这四篇课文为低年段选文。到中年段后,仅列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不再有描红。第一学段对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而第二学段对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低年段的书写训练为以后的书写打下基础,低年段的写字训练让学生进行描红,规范学生的书写;中年段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书写,可以通过观察进行书写。这体现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思想。

综上,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5.巧妙改编选文

寓言最大特点是具有一个固定的结构模式:简短故事+寓意。即采用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通过一个简单直白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通常在寓言的结尾会揭示其寓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则去掉了结尾的“卒章显志”,只保留了前面部分的故事。文本中留有空白点,使得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填补空白,获得独特、本真的阅读体验。这样的改编符合儿童喜欢阅读故事的心理特点,同时,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及生活经验领悟寓意,并进行想象,对故事进行续写。这适合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如《坐井观天》一文,课文末尾设置了“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的气泡图;再如《乌鸦喝水》,课文提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的疑问。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保护了儿童的想象力,学生不再被单一的寓意所束缚,可以就此故事尽情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这样巧妙改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能有不同的感悟。例如,《纪昌学射》,从飞卫的角度我们领悟到名师出高徒;从纪昌的角度我们领悟到学习要扎实;纵览全文,我们领悟到做事要循序渐进,要有恒心、毅力。

综上,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去掉结尾的“卒章显志”,正是对新课标所提出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践行。

二、总结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从以上的分析看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多方面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思想。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作为阅读选文,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精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等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总的来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符合学生学习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紧跟新课标要求。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上,不能“教教材”,而应对教材进行挖掘并补充,基于自身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进行再加工,使教材的功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1652.

[2]郑雪.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4.

[3]关红岩.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阅读,2013(11):203.

[4][5][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32,32,32.

[8]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36-337.

[9]范远波.慎防教材编写的不良暗示――百年小学课文《狐狸和乌鸦》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53-56.

[10][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28-132.

[11][12][13][14][15][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7,10,22,2.

项目名称: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下师范生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改革实践。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