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英语课件

2023-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教版七下英语课件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对比语言学及文化教学,选取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对高中英语教师及学生的教材使用情况,以及文化教学的现状和期待进行总结,从而为教材编写者及英语教师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教学 对比语言学 英语教材

1文化对比与英语教育

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社交礼仪、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比如,中国人往往以谦虚、谨慎为荣,对待别人的称赞常觉得不好意思,即便心里觉得很骄傲表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而西方人则喜欢表现自我,乐于赞扬别人,而且受到他人的赞扬后由衷的高兴;比如在汉语中“爱人” 一词是用来称呼自己的合法配偶,即丈夫或妻子,而英语中Lover—词则指情人(婚外的);old—词,在汉语中意味着成熟、智慧或经验,人们常称呼年长者为“李老、张老、老先生、老师傅”等以表示尊敬,而在西方old除了表示“老、旧”以外,常用来表示无用的,如果直呼old people会是对对方的不敬,所以,一般用senior citizen来称呼老年人比较妥当。这些日常交际中的文化现象都是英语教育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外语学习不可能是纯语言形式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文化冲突、迷惑、理解的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社会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的蓬勃发展,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英语作为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在英国殖民的道路上,与其他民族语言产生了融合,在语音、词汇、文化等方面都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种承载人文因素的特殊工具,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更承担着文化意识培养的任务。在中国,英语以第二语言的形式传递人文知识、价值观念和世界文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英语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经常把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导入混淆在一起,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而忽视本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美国的语言学家拉多强调不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会语言,还提出了对比语言学中的文化对比模式,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要注意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2文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文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能否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区别于枯燥的词汇和语法,在语言教育中进行文化教学,使教学活动丰富生动,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其次,文化教学有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早期的文化教学主要倡导文化导入,即强调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自出生到开始学习外语,一直深受母语习惯的影响,学习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包括历史、地理、习俗、节日、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优化知识结构。

3人教版提升教师教学的策略

(1)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

想要在英语教学中,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文化教学,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显得格外重要。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等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素质的再提高大多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方面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常常被忽略。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同样,很多英语表达中也包含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是形容一个人很幸运,但是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狗往往含有柩义的意思,再比如“I have to face the music.”是指要勇敢的面对困难,接收批评,源于100多年前,演员上台进行演出时,无论面对怎样的观众,都要把表演进行下去,如果不了解这种表达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很难弄清楚句子所表达的含义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运工,更不是中国文化的剪刀手,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熟识西方国家文化和世界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语言规则、生活交际、思维方式、语篇结构等方面的对比意义,养成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才能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不断的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文化素质。

(2)合理选用和优化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的使用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 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教师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也应该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和修订过程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依赖或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学会创造性的选用教材,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和进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扩展等。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编制好并投入使用的教材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需适当删减教材中不合适的内容(如内容陈旧、太难或太简单等),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进行替换和調整,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刘宝军提出,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寻找切入点,与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增加文化渗透的密度。

(3)正确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侧重于地道的语音、正确的语法、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对于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则很少教授给学生,培养了许多能说一口流利外语、高分通过四六级考试,却在交往过程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培养文化意识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除了给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基本常识、社交礼仪、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等进行了解,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学习过程,培养对于文化的理解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宝军.论新课程标准下外语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m.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77-380.

[2]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2-23.

作者:李刚

第2篇:初中英语人教版听说课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国际化,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频率渐渐升高,也成为优秀人才步入世界的必备技能。作为一门学科,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听说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能力目标,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口语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均具有关键影响。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英语的听说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如教学无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无法实现学生听说水平的提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

对于并非成长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生长环境中的初中生,受限于中文听说的模式,在学习英语听说方法时,存在一定的语言转换性困难,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在初中对学生的听说习惯进行干涉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初中生的自我控制意识初步成熟,可在学习中主动接受引导,并形成良好的英语听说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开展多样化的听说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一、初中英语课堂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作为工具类语言较为常用,但实际的听说要求并不高,如果学生或者其他社会人士从事相关工作,则需要有较高的听说能力,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只需要有比较好的阅读能力即可。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分析,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密不可分,如果单纯地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某些学习阶段,学生会出现学习瓶颈,一方面由于文字类的学习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动力受挫,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关。为此,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初中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只有在听说能力的支持下,学生方可学到更多、更有趣的英语语言知识,而此類知识也可进一步作用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从此角度分析,不难看出,英语学习习惯、听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并且密不可分,单纯地偏向于培养其中的一项能力有可能影响其他能力的培养效果,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英语能力培养的均衡性,这样方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促进听说能力的提升。

(二)为教师教学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但英语成绩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单纯地背单词或者练习阅读即可做到的。现阶段,初中英语课本或者课外阅读的内容并不多,难度中等,但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强,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无法对教师课堂中所讲内容形成清晰的认识,在课后补习或者练习时,也会出现一些方向性或者目标性的错误,而此类情况在教师身上也会出现。在明确了听说能力的教学要求之后,初中英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并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扩展课外阅读资源,将课本教学资源与课外阅读资源整合起来。在这之后,教师可利用合理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学习基础,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也会更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准备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资源或者其他相关材料,教师可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将听说能力的教学过程细节化、具象化,这样可促使英语教学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

(一)营造语言环境,提高听说水平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教学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英语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会话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采用全英文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熟悉的内容出发,从根本上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欲望。例如,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询问衣服价格,学会计划用钱,让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消费。在上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商品的照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Suppose it's your friend's birthday in two days, and you're going to the store to pick presents for the students. These goods have different prices. You need to choose a few gifts according to your friends' preferences. How can you ask the price of these goods?”学生需要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回答。这一话题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他们对此也会产生较强的表达欲望,课堂氛围也会因此变得十分活跃,学生的听说能力将会因此得到有效提升。

(二)开展听说训练,养成听说习惯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只有坚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听说水平。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都需要留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围绕着不同主题进行演讲,借此机会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其他聆听演讲的学生,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聆听情况。在演讲时,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材,既可以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是社会见闻、兴趣爱好等。例如,在学习单词“friend”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这一单词撰写演讲稿,运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朋友。每个人都有朋友,并且与朋友相关的话题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在上课前,学生都已做好充足准备,教师需要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进行演讲。在学生完成演讲后,教师需要围绕其演讲稿的内容提出问题, 如“What's his friend's name? What is the character of his friend?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have happened between them? What is his impression of his friend?”等。学生只有认真聆听了,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听说训练效果。此外,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演讲、聆听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积极学习他人的长处,全面提高听说训练的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并且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构建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成长

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在开展听说训练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同时还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首先,教师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还需要开展学生直接的互评。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同伴的评价可以消除学生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心理。教师既需要重视学生最终学习成绩的评价,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纵向、横向的角度进行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选择合适的听说能力培养方式。期间,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无论是使用课本内容,还是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扩展课外听说能力的教学内容,均需要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鑫. 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D].延边大学,2019.

[2]张平怡. 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杜娟.“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探析[J].英语教师,2017,17(22):128-129+132.

作者:马欢

第3篇:人教版新课标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摘 要: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设计要遵循三个步骤:发现结构、实战演练和总结提升。这样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才会到实处。

关键词:发现结构;实战演练;总结提升

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形

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法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技能。因此语法教学第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各个语法项目的语法规则;第 二是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训练和应用掌握各项语法。

今年我教高一英语,令我头疼的事情是不知道如何设计语法教学才能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听懂并会运用。豁然开朗的是我发现人教版必修教材告诉了我答案。每个单元的语法项目叫做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它摒弃了传统的演绎教学法,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归纳教学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一、发现结构

必修二中的第二、三、四单元的语法教学涉及被动语态,我记得学生初中学过的,所以讲课时我把被动语态的全部用法,先介绍给大家,然后借助范例进一步对这些规则进行说明,接下来就让学生做题,结果效果极差。学生根本没几个会的。后来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演绎法只适合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省时间,但对于我的这群学生并不适合!第二天我重新设计了教学活动。

1.让学生朗读板书中含有将来时被动语态的几个句子。

2.然后模仿造句,或朗读小诗。

3.让学生找出有用的结构:will be done。

结果,效果出来了,学生们首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次学生们会做题,最重要的是他们会举一反三,持久不忘。这次成功使我坚定了这种语法教学模式。

例如在传授“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知识时,它涉及的内容多而杂,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全部让学生融会贯通,“填满”为止。在第一节课时,教师只需讲定语从句的概念、结构,以及关系代词which/that/who/whom;关系副词where/when/why。至于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具体用法和特殊用法,可在下几节课中去讲解。所以在讲授定语从句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这样的句子:

1.She is the girl. She met me yesterday.

She is the girl who met me yesterday.

2.She is the girl. I met her yesterday.

She is the girl whom I met yesterday.

3.This is the book. I bought it yesterday.

This is the book which I bought yesterday.

然后让学生观察结构,模仿例句用who/whom /which连接句

子。事前我在多媒体课件上准备几组句子。学生很会模仿造句。几乎全班学生都做对了。我表扬大家之后,让学生说说通过做题他们总结到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次教学我觉得先让学生对定语从句有一个感知,再慢慢渗透每项语法规则,效果同样很好。

这种通过听读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语法使用规则,学生更容易建立语法规则与语言情境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让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于是学生对这一语法现象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归纳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教材教学特点,归纳法使教师不得不思考怎样教好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如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就需要教师大大增加自己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备课。

二、实战演练

学生发现结构之后,教师还必须认真设计巩固操练和實际运用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运用中学习掌握语言形式。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除了教材上的还要有额外的配套练习。在练习和运用中去学习语法。做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达到对语法知识点的反复,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精讲多练,反复运用。还要在语法练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英语课堂上,鼓励全班学生参与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避免学生恐惧、焦虑、紧张。让成绩好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学困生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各种语法形式都是为实际表达服务的,在教一个语法项目

时,要尽可能讲到它的实际应用,尽可能将其放在语境中教学。在作业和测验的设计上,学生掌握什么,就让他们做这方面的作业;学生会什么,就测验什么。这很容易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他们会对这种语法现象充满自信,从而为以后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提升

发现结构和实战演练之后的教师总结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对所学的语法项目进行梳理、对比、归纳,指出一般性和特殊性,让学生做好笔记。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不进行总结,学生对这个语法的整体概念理解不系统,容易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达到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必须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解决“耗时多而效率低”、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等一些问题。这样高中语法教学才会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第一中学)

作者:张莹

第4篇:人教版七下英语作文

U12My last weekend was kind of busy. I washed my clothes on Saturday morning.On Saturday afternoon, I went to the library. I read a book there. I cooked dinner in the evening. On Sunday morning, I used the computer. On Sunday afternoon, I played ping-pong. On Sunday evening, I did my homework.U11Last week, my school went to a farm. The school trip

U10Welcome to Xinyue Fast Restaurant. Would you like soup? We have beef and carrot soup for only six yuan a medium bowl. We have mutton and tomato soup for seven yuan a medium bowl. Our tomato egg noodles are eight yuan a large bowl. You can try our dumplings. They’re ten yuan for twenty. The tomato and egg rice is really delicious.

U9My best friend is Li Xiaomeng. She’s beautiful. She always wears a white T-shirt and jeans. She usually wears a pair of sports shoes. She is tall and thin. She has short curly hair. She has big eyes and a small mouth. I like her because she is cute and fun.

U8I live in a noisy neighborhood.My house is between a library and a post office. There is a bank across from my house. My favorite place is the Children’s Palace because I can play sports and learn English there. To get there, I have to go along the Center Street, then 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then walk along North Street. The Children’s Palace is just on the right.

U7We are on a vacation in Beijing. We’re on the Great Wall right now. It’s cloudy and cool today. It’s just right for walking. Look! My mother is taking a walk. My father is taking photos of the mountains. My sister is drawing a picture. I’m talking with some students from the US in English. My vacation is great

U6It’s ten o’clock in the morning .I’m doing my homework. My mother is washing the clothes. My father is cleaning the car. My grandma is reading a newspaper. My grandpa is playing chess with his friend.U5This is Beibei. She’s from China. She is five years old. She is black and white. Isn’t she cute? I like Beibei very much because she’s kind of shy. She lives in Beijing Zoo

U4Dear Dr. Know,

Can you help me? I’m not happy because there’re too many rules in my life. I must get up before 6:30 and practice English every morning. I can’t go out on school nights. I can’t meet friends on school days. I must do my homework first after school. I can’t watch TV before I practice the piano.

I have to wear the school uniform at school. I have to keep my hair short. I can’t be noisy or eat in class. What can I do?

Li Yan

U3Dear Tom,

How are you? Thank you for your last e-mail.I know how you get to school. Now let me tell you how I get to school. I usually leave home at half past seven. First, I walk to the subway station. Then I take the subway to school. My school is about ten kilometers from my home. It usually takes me about half an hour to get to school. I usually meets many friends. So my trip is interesting , too.

Peter

U2I have a healthy life. I usually get up at seven. I exercise from a quarter past seven to half past seven. Then I have breakfast and brush my teeth. I go to school at eight o’clock. I have lunch at twelve o’clock. I get home from school at half past four and do my homework. I have dinner at six then I watch TV. I go to bed at nine thirty.

U1P.E. Teacher wanted for the School Sports Club

Do you like sports? Are you good with children? We need help with sports in the sports club in our school. Can you swim? Can you play volleyball or tennis?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or soccer? Then you can be a P.E. teacher in our school. Call Mr. Wu at 337-6013

第5篇:七下政治考卷{人教版}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人民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得分:

一、选择题,请你认真阅读题目,结合我们本学期我学的政治知识,选择最佳答案填入后面

的答题卡内,(每题2分,共40分)

1、玩是我们的一项权利,但我们只有适当地行使玩的权利,才能玩得有益。怎么才算有益?

某校七年级三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错误的观点是

A、玩耍时,选择安全的玩伴,以免动不动就发生不友好的争执,打闹甚至其他攻击性行为

B、玩耍不要赶时髦,不攀比挥霍,争取花较少的时间和金钱而获得较多的满足

C、过年时,我挣了不少压岁钱,有了这些钱,我可以到网吧泡它几个通宵,把钱用完了再

来到家来要钱

D、在玩的时候,我们的活动既不要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又不要给他人、社会以及正常的

学习带来危害

2、玩是我们一种权利,但有了个权利,我们不要对他进行滥用,我们在玩的时候应当遵循

的原则是

①无害原则 ②适度原则 ③安全原则 ④开心原则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健康的玩不仅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而且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培养多方面的

素质。但下列玩法中,你认为不应该提倡的有

A、打球,因为它能增强我们的运动能力和合作意识

B、玩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因为它让人感到刺激,忘掉生活学习中的一切烦恼

C、与伙伴们一起玩耍,使我们懂得了“游戏规则”懂得了交流与合作

D、做剪纸、万花筒、纸飞机,能发挥我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假造力

4、乐乐面对本班学风不正、纪律涣散的现状,整天闷闷不乐,情绪十分低落。你认为他应

该怎样面对现实?

A、要求父母换一所学校B、感叹人生,随波逐流

C、学会调节情绪并积极配合老师扭转局面

D、快乐的情绪对人的生活和工作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也应该与大家一起同流合污

5、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诱惑很多,对下面的几种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好同学请我帮她做作业,看在她用钱请我的面子上,我答应她的要求

B、有些同学在抽烟,让你也抽一支,我也没有拒绝,就与他们一起抽

C、好朋友被加别人欺负了,拉我去帮帮他“报仇”。我说,真对起,这件事我爱莫能助

D、当有人邀请我们去玩网络游戏时,因为是他人请客,我当然豪不犹豫地同意了

6、“80年代我们喝的是味道;九十年代我们喝的是品质;今天我们还要喝健康。”这一段广

告词主要说的是

A、不同时代的人,生活质量的变化B、不同时代的人,购物方式的变化

C、不同时代的人,购物内容的变化D、不同时代的人,购物场所的变化

7、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北京残奥会将随

后在9月6日举行;2008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在2

008年发射,届时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祖国的日新月异②未来将是更美好的生活③我国是发达国家,中国已超过了美国

④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我们所说的“小康”是指

A.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温饱状态

B.就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C.只要生活下去就行了[来源:学科网]D.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社会

9、下列的说法属于小康标准的是

①小康社会就是人人有钱的社会②小康社会就是吃的讲究、穿的的高档、住的舒适③

小康社会就是人人有学上、道德水平高 ④小康社会就是环境好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

10、1996年,我国进一步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科技和教育受到前所未有

的重视,因此,科教兴国,必须先兴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基础在:

A、科技B、教育C、经济D、人口众多

11、 在古代人们送信的方法也只有两个;一是人骑着汗血宝马,快马加鞭地送到指定地点;

二是飞鸽传书。自从贝尔发明了电话后,传递信息方便多了!只需打一个电话即可。后来人

们又发明了传真机,这使生活更加方便了。这说明

A.古代没有科学技术发明B.科学技术只是改变了通讯

C.我们的任何生活都有科技含量D.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2、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闵恩泽、吴征镒两位科学家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闵恩泽是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他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他还扩展至开发化

纤单体己内酰胺的制造技术,正开发新的工艺,己取得长足进展。吴征镒院士60多年来专

心从事以中国植物为中心的东亚植被和区系研究, 潜心研究生物多样性,编著了大量宝贵

文献.他们被称为“明星”是因为

A.他们身后有成千上万的“追星族”B.他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在打造着我们美妙的生活

C.他们获得了500万奖励D.他们拿国家的薪水,是国家捧他们成为“明星”

13、莱特兄弟为人类插上了翅膀,于是我们可以在天空翱翔,可是可以用飞机发动战争,人

类发现了煤炭,于是大地被挖开了伤口;人类发现了石油,于是海水被无情的污染;人类发

现了原子能,我们还得自己面对核威胁。以上材料说明

A科学技术虽一把双刃剑,但对于科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必忧心忡忡

B科技只可以造福人类,没有什么危害

C科学技术只是对人类有害 没有什么好处

D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要把握好这把双刃剑,将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14、对于“善于倾听的人,别人欢迎,自己长智”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专心倾听别人讲话,是我们给予别人的赞美和尊 敬

B、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智慧

C、只有善于倾听的人,才是最受欢迎、最有智慧的人

D、别人将以热情和感激回报你的真诚

15、 听、说、读、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四种基本技能,下图说明了

A、我们花费在听上的时间最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B、学会倾听是做人的真谛

C、读写是每一个人的弱点

D、说在生活中也很重要

16、 进入七年级以来,万小冲同学的耳旁经 常响起父母、老师和长辈的“唠叨”。你认为

他的下列的想法正确的是

A、他们说的都是废话,我不必放在心上

B、唠叨体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好意

C、我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办,用不着他们瞎操心

D、他们在利用这种“唠叨”宣泄自己的情绪

17、 对“生命的林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人和林中的树木一样在竞争中成长,社会在竞争中前进,国家在竞争中强大

B、林中的树林和人一样都具有生命

C、树林有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怕风吹雨打

D、有了生命就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林子

18、 下列对竞争的作用理解与认识,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A、能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B、可以催人奋进,能提高每个人的志向水平 [来源:

C、竞争可以让我们失败,让人失去信心和动力

D、能促进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健康发展

19、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真诚待人②礼貌大方③志趣相投④拉帮结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朋友是另一个“我”,朋友是我们可以依靠的人。在与朋友交往中,他们会给我们很多,

让我们心怀感激,对于朋友的认识,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结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益友

B、交友需要彼此尊重C、交友要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出发

D、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答题卡:

二、回答题,请你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正确回答好下面的题目,(共30分)

21、故事:有两个人同样面对半杯美酒,甲欣喜地说:“还有一半呢!”乙却不满地说:“只

剩一半了!”。(共10分)

(1)你认为,以上两人哪一位是悲观主义者?哪一位是乐观主义者?(4分)

答:

(2)据此,怎样才能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情绪,走出情绪的低谷。其关键是在于我们要学

会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请你说说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6分)

22、科学技术成就对我们的生活的改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正是科技的发展,便我们生话

更加的美好,我们的生活中就充满了沉甸甸的科技含量,

(1)请你看看我们的生活,举出五个充满科技含量的例子。(5分)

答: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才能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5分)

答:

23、2008年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一年,祖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

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过春节有人为了取乐,向人群扔鞭炮(雷王)炸伤他人;有些学校由

于个别学生下晚自习时,在楼梯间戏闹发生踩踏事件,造成多人伤亡等现象,令人悲切。(1)

你认为这些表达兴奋的方式可取吗?我们在玩时,要把握好玩的这一项权利,请你说说怎样

把握或遵循玩的什么原则?(5分)

答:

(2)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玩出了自己的“名堂”,你认为玩对我们有那些好处?(5分)

答:

三.分析题(10分)

24、 在小康社会的总评价指标体系中,几乎所有的指标都是以人均度量的,都与人口总量

有关。在人口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是考虑在社会物质生产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要

求与之相适应的自然增长率,以保证全社会的人口生活质量平稳提高。

请你说说人口问 题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系.(5分)

答:

25、某省每万人口受教育程度人数情况表单位:人/每万人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 可以看出这个省的教育有什么特点?(5分)

答:

四、探研与实践(共20分)

26、“科技活动周”是中国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 根据国

务院批复,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会同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

和单位组成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同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科技活动周已成功举办了很多

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了全国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群众性科

技活动。2010年5月的第三周,是我国的“科技活动周”。你所在的学校,为了配合全国性

的“科技活动周”,决定举办“科技活动节”活动。

(1)请你为学校的“科技活动节”提几条有关活动内容的建议,说一说我们应该从哪些方

面去搞好这项活动?(10分)

答:

(2)假如我们班级准备召开一场以“科学家的事迹”为主题的故事会。你打算讲那位科学

家的故事?(请简述其事迹)(10分)

第6篇:人教版七下诗文名著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默写(初三)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现在却经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6.,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7.旦辞黄河去,,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8、《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两句诗是:,。

9、,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0、,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2、,寒光照铁衣。(《木兰诗》)雄兔脚扑朔,。(《木兰诗》)

13.策勋十二转,。(《木兰诗》)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14《口技》在展示口技艺人描摹失火救火场面后,表现“宾客”异常激动、惊惧的语句是“”。

一、直接默写

1.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 2.,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5.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8.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9.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州西涧》) 10.,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1.,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2.,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3.荷笠带斜阳,。(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4.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15.有约不来过半夜,。(赵师秀《约客》)

16.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17.,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二、理解默写

1.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诗句 1

是:,。

2.《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是:,。

3.李白《峨眉山月歌》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4.《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参差《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7.《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8.韦应物《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诗句是:,。

9.《滁州西涧》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

10.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

11.刘长卿《送灵澈散人》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诗句是:,。

12.赵师秀《约客》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诗句是:,。

13.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诗句是:,。

14.《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三、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啊”。

4、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7、六朝山水诗在大谢、小谢手中时,大多还是繁缛之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诗,已经很有唐人五绝的风味。就境界而言,写出了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请写出这首诗园林与中国古典文学相互影响的的著名例子极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许多描写自己 “辋川别业”的诗歌,都兼在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两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

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10、“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1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一、《童年》

《》是以高尔基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列宁称他为“”。《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昆虫记》

1.(2012·黑龙江黑河)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他的《》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2012·湖北襄阳)名著阅读。

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同学们爱读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为这部名著被誉为“”,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3.(2012·浙江湖州)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么有力的“掌”重重地打击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上段选自名著《》,他为我们展现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 (2013 湖南长沙卷)

同样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作家写的《童年》是通过阿廖沙眼中痛苦与丑恶的家庭生活,再现了l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的成长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2分)

(2013 湖南湘潭卷)

5.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___________》的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____。(2分)

2013 辽宁沈阳卷)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作品。(1分)

①雅乎夫舅舅的萨沙②慈善的工匠格里戈里

③主人公私自染了桌布,遭到暴打

④母亲去世后,主人公不得不出外谋生

作品:《》

(2013 四川乐山卷)

23.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4分)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①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_》中,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

②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______ 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____的特点。

(2013 四川凉山卷)

八、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4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他用所有的财富换来了一所坐落于小镇上的旧民宅。他给这个居所取了一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他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整日辛勤种植。终于,百花争妍,灌木成丛,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从此,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不知疲倦地从事着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硕果累累。

材料中的“他”是,国人,代表作品是。

答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将军百战死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于是宾客

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竹中窥落日 2.独坐幽篁里 3.明月来相照4.影入平羌江水流 5.散入春风满洛6.何人不起故园情 7.故园东望路漫漫8.凭君传语报平安9.上有黄鹂深树鸣10.春潮带雨晚来急 11.岐王宅里寻常见 12.苍苍竹林寺13.青山独归远 14.青草池塘处处蛙

15.闲敲棋子落灯花 16.至今已觉不新鲜17.各领风骚数百年

答案: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语境型默写(或化用型默写)

1、 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答案:《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阿廖沙 答案:法布尔《昆虫记》答案:昆虫的史诗 生命

答案:《昆虫记》(《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

2)高尔基保尔•柯察金5.(1)自私冷酷(2)童年(3)阿廖沙(答对一空计1分,答对两空即可计2分)23.(4分)①《昆虫记》;《绿色蝈蝈》。(每空1分)②准备捕食蝗虫时;机警从容。(每空1分)

24.法布尔法国《昆虫记》

第7篇:人教版七下教学反思范文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戴和军2012.6.16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在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我来说,无论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形成与接受,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的丰富和拓展,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反思才能进步,温故方可知新——现将本学期的工作的得失情况具体而详细的加以总结。

一、根据计划,我认真抓了课堂内的效率,增强课堂内的容量,提高课堂内的训练效率;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依托中间兼顾两头,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即使是布置同量的作业,也是分不同的要求。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倡自学,依据教师教的方法,以个人完成任务为主,团结协作为辅,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积累并逐渐形成习惯。促使他们积极归类知识,在多看多说中掌握。针对新题型,在老师的带领下,作一些典型训练。

三、在古诗词的积累方面,狠抓背诵。除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外,重要的是督促检查他们灵活运用方法去巧记,注重实效,抓重点,突破难点,对诗词作适当的归类,对一些名句则多角度地训练和思考,在实际的语言中灵活运用。

四、在阅读训练方面。从课堂内开始严格训练,依据课改新理念,利用现在有的各种参考书、材料、工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运用浏览、略读、细研等方法,在多读中整体感悟,快速理解课文。在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后,深入重难点,细细体味,在团结互助协作中多方研讨,尽量让文本成为他们提高语文水平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他们一定得记住的死知识。课外注重培养大语文观,多阅读欣赏各类文章,增长见识,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学生掌握的情况看,古诗文的课外阅读和现代文的课外阅读得分率较低,阅读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是今后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五、在写作方面。书写仍然影响其得高分的一个直接原因,书写差的学生总与高分无缘。虽然我也狠抓了这部分学生的书写,但都坚持不了多久,在老师督促检查下也改观不了多少,小学时形成的书写的不良习惯,一直难以纠正。因此,书写依然是严峻的问题。其次是仍然需要练笔,每周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一至二篇练笔,在多写多练中增长能力。再次,注重总结和归纳,在老师的归纳总结性的习作评讲中得到提高。最后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 1

顺势引导,在相互模仿中得到提高。

六、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七、重视朗读、培养语感。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以提高他们的语感。选择美文,让学生感悟理解。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八、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培养,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通过朗诵名家名作的方式,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和美学教育和一定写作训练。另外,我还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都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平时补充一些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习题,让同学们在说笑中受到了知识的灌输和美的熏陶。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是在教学实践这一过程中,我得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材料积累,为以后的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第8篇:人教版七下说教材演讲稿

我的研说教材—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

高然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研习课标、说教材,其目的局势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课程标准下的具体目标分为五个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而新课标对本学段课标的要求是三级目标。语言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用法并根据所给话题进行语言自由交际;语言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 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 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描述一件事情,;情感态度方面要求学生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习策略方面能参与活动,交换信息,能尝试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文化意识方面要求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二.说教材 1.教材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学习程序。特点一:以话题为中心,以功能为支撑,以结构为平台,以任务为载体。特点二,选材原汁原味、贴近学生生活,特点三,话题训练富有梯度,教材内容设计从易到难,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词汇量大,实用性强。教师教学易于操作,学生乐于学习。特点四:透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材A部分以一篇展示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

图画开篇。该图引出了学生在操练新语言时需要用到的重点词汇。学生不需要解释或翻译就能理解。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人物头上的气泡中,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操练新语言。接下来是几个循序渐进的操练活动,都围绕着目标语言,以一种简单而容易理解的方式展开。每单元第二页的下端呈现的是一个语法聚焦框。该表格清晰呈现了对本单元语法点使用的总结。第三页以一个互动活动(游戏或其他全班活动方式)结束。学生在互相合作使用目标语言中完成本部分的学习。B部分再循环A部分所呈现的语言同时引出新的词汇。这一循环强化了前面的语言学习,同时为新学语言提供了更多的操练机会。自我检测部分,让学生复习了所有重点词汇以及新学的语法项目。每单元以一组卡通画结束,卡通画以有趣而出人意料的方式巧妙运用了本课的目标语言。

2.编排意图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培养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途径;编排思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话题为主线,兼顾语言交际功能和知识结构。

3.教材内容结构

教材采用单元形式编写,每单元都有Section A, Section B和Self Check部分。Section A主要介绍和学习本单元的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法),进行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型的练习,并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初步运用基础语言知识的目的;Section B主要加强练习和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并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4.教材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本教材单元内部教材结构特点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单元之间以一个话题为线索相对独立而不孤立;整册教材线条清晰循序渐进,循环反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语音、词汇:语法:词类:句子结构,时态:横向整合七年级下册:纵向整合、功能、 话题。听力技能纵向整合听前阶段预测所听材料的主题;听中阶段捕捉信息、信号词并计算核实数字,听后检查。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建议:1. 采用形式多样的以小组合作为主体自主合作教学法方法。如:独学,对学,群学。2. 通过列举型任务、信息型任务、创造型任务来完成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3. 以情景交际教学法为主,尽量给学生以足够的听、说、读的机会。联系课文实际,创设情景,引入讨论主题,在交际中学英语。4. 用游戏,表演,对话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

个人教学建议:我认为,这套教材拥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但是面对一门语言知识,在没有语境的环境下,要让学生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却很难。所以,我会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1. 七年级时就教会学生自学,并且在教师指引下利用教材,把握教材,能从教材上获得应有的知识。背过应该掌握的单词,短语,段落,先自查,然后学生互查,最后老师抽查。做到基础知识落实到位。2. 关注个性发展,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 “兵教兵” 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也做到了培优补差,师优生更优,后进生进步更大。3. 课堂检测必不可少,课堂检测本来就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结束时,一定要留出十分钟进行检测。4.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读多说多写。每天额外训练一篇阅读或完型填空,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做题。每天进行一次小作文练习,每周必须写一篇作文。做到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课堂,课外的教学建议: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实现。 1.整合教材,高效利用;

①.按单元之间的顺序调整与整合。②.按本单元内部各个任务的顺序调整与整合。 二).评价建议

1.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内容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等;目的: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英语教学

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形成性评价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内容包括:口语检测、听力检测和当堂检测等;目的: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重要指标,终结性评价注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3.个人评价建议:我想,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主要针对:参与是否积极;是否有效参与,是否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是否注意合作;是否能用丰富的语言正确表达对某一个主题的观点与评价。是否围绕主题搜集信息;能否通过示范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三)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和学生资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

我在教学中尝试用生活资源,来实现生活化英语教学。 1. 凸显生活话题,激活学生认知; 2. 创设生活情景,搭建生活舞台。

3. 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英语教学生活化;

我追求的理想课堂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 叶澜教授早在1997年就发出的心灵呼唤,也是新课程本质要求下的人性回归。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点初浅认识,有不合理或不正确的地方,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第9篇:系列1教案-人教版七下:美国(第1课时)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第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会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3.在美国农业分布图上说出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并能综合分析每个农业带的成因。

4.通过对经济统计资料的分析,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5.知道美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已对全球造成严重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领土构成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探究,培养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美国,尊重移民国家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以及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重视高科技的态度。

2.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美国农业地区化特点。

2.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美国是世界资源消耗大国。

教学难点 1.美国领土包括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美国农业地区化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所学习的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学生议论:东半球),对,这些国家都是属于东半球的国家。那么西半球有哪些代表性国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温故:1.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往东至160°E的半球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的半球为西半球) 2.在西半球上分布的是哪两个大洲?以什么为界?(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设疑:你知道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是怎么划分的吗?

解惑: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明确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等的划分与差异。

1.鼠标点击出上图,让学生辨别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2.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出南、北美洲和巴拿马运河。 3.教师指出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美洲。

4.鼠标点击出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国界线,闪烁该国界线以北部分,指出这为北美地区;再闪烁该国界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指出这些国家由于通行拉丁语而统一称为拉丁美洲地区。

5.进一步让学生比较西半球的地区划分与南、北美洲划分的差别。强调地区划分以美国和墨西哥间的国界线为划分界线,而南、北美洲的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使学生明确西半球有两个地区,即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

过渡:在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分布着许多国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这样一个通过“购买”土地而扩张领土,使其国土面积成为世界第四位的国家。那种购买方式,就好比拿2分钱买了我们整个学校一样,(学生惊讶)的确,这是独一无二的创举。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呢?

观察:电脑展示美国的国旗图案。让学生看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有多少颗白色的星?(50颗)代表什么?(代表美国现在的50个州)星区外有多少红白相间的条?(13道)代表什么?(代表美国最初的13个州) 点拨:是的,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13个州,国旗的五角星与美国的州数一致。每当一个新的州加入美国,就在国旗上增加一颗星,至今美国国旗上已有了50颗星,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那么美国的领土是怎样由原来的13个州扩展成现在的50个州的呢?

激趣:美国领土构成的变化和美国国旗上的横条及星星的变化是相应而一致的。在历史上,当美国脱离英国时,领土只限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密西西比河以东的英国统辖地并入美国版图。之后,不断夺取西班牙、法国、英国殖民地,无情地杀戮和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并兼并墨西哥土地,一直向西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组成本土的48个州。1867年由沙俄手中廉价(720万美元)购得阿拉斯加,1898年又吞并了夏威夷,这两个被称为“海外州”。二者原来都是美国的殖民地,1958~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和50个州。此外,还有一个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所在地,不属于任何州。 提问:1.你能在地图上查找出美国的领土组成吗?

2.看看美国陆上的邻国有哪些国家,它们位于美国的哪个方位? 3.确认美国的位置,它是西半球哪个地区的国家?

活动:电脑展示课本P82图9.4“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图9.5“美国的地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述问题。

1.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出美国的领土组成包括本土48个州和阿拉斯加、夏威夷州三部分。并指图描述两个海外州的位置——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西北角,濒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的北回归线附近,从大洲来说属于大洋洲。因而美国也是一个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国家。

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评价,指导学生在读美国图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美国领土的主体部分——美国本土48个州,也要注意到地图下方两个补充窗口所标注的地区——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使学生明确在查看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组成图时,要注意图中的补充框图所指示的海外领土。

2.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出美国的陆上邻国——美国本土的北边是加拿大,南边是墨西哥。

3.引导学生读图确认美国的位置,使学生明确美国是北美地区的一个国家。 2.领土组成——本土48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

承转:美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它不仅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而且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作为生产者的人类,那么美国的居民构成是怎样的状况呢?他们对美国各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观看:组织学生观看VCD“美国居民构成”。

质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

1、2自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讲解:根据学生的质疑情况,给学生补充或解释清楚以下等问题:

1.移民 所谓移民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

2.移民国家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主体人口(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能称为移民国家。

3.美国的土著居民 是指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美国本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即印第安人。

辨别:请学生辨别下列的情况是否属于移民:出国留学、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出国旅游考察、出国劳务、在国外工作生活且拿到绿卡。

分析: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对下面材料进行查阅、统计、分析不同人种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和美国的移民情况来判断美国是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过程和探究精神,重点培养学生查证事务时对资料的处理能力。

阅读材料1:美国的移民

1821~1850年: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移民246.2万人。 1851~1880年:资本主义发展、西部开发时,移民772.5万人。 1881~1900年:铁路大规模修建、工业发展时,移民893.5万人。 1901~193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移民1863.8万人。

1931~1960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移民407.8万人。 1961~1975年:移民受到一定限制后,迁往美国的有529.5万人。 阅读材料2:美国移民来源示意图

阅读材料3:美国的人种构成

分析以上材料回答:

1.在美国的总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是欧洲移入的白种人;其次是非洲移入的黑种人;再就是来自亚洲东部的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有160万人。

2.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0.8%,可见美国的主体人口为移民,因而美国称得上是一个移民国家。

3.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1阅读材料“华人对美国的贡献”,了解文中所提到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华人对美国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感化: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统计、交流一下华人在美国的哪些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等)不必要求学生记住这些科学家的姓名及其从事的研究工作,但要让学生总结出文中提到的华人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勤劳、勇敢、聪明、认真等)使学生明确我们中国人是具备优秀素质和品质的,增强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自豪的情感。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0阅读材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籍”,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种族的人在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学生意识到国际合作的价值,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模拟:可让比较了解这几位名人情况的同学进行模拟自我介绍演讲,张扬学生个性,加深学生印象,激励大家向这些名人学习、树立远大志向、为全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结:美国今天的成就不是由某一个单一民族或种族创造的,它是世界人民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种族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国——美国的人口、美国的民族、美国的文化、美国的经济、美国的成就。

扩展: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加入WTO的实际,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开放,广泛引进全球各国的技术、人才、文化等。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趋势。通过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提问:美国的人种构成复杂,这些居民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处境如何? 阅读:电脑展示下面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阅读材料1:2001年4月7日,白人警察里奇在街头射杀黑人青年托马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陷入动荡,上百人受伤,这是自1960年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以来最为严重的种族骚乱事件。托马斯是1995年以来辛辛那提市警方打死的第15名黑人嫌疑犯。在此期间,他们没有杀害过任何白人。

阅读材料2:美国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非洲裔、拉美裔和亚裔美国人等少数民族经常在公共场所遭到不公平待遇,超过33%的是黑人,曾因肤色在找工作时被拒绝或得不到升迁机会。20%的拉美裔和亚裔人曾在工作场所受到歧视。50%的黑人男子和25%的黑人女子,曾因黑人身份受到警察的歧视。

表演: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别代表黑人、华人、印第安人和白人,让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学根据课本P81活动2中的文字描述并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情况设置情景,表演不同人种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对有色人种在美国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平等待遇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此揭露美国虚伪的人权面纱,暴露其殖民统治的真实面目。说明美国当局对待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在人权方面执行双重标准,有色人种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美国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美国存在着严重的人权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削、压迫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的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板书设计

上一篇:公司后勤工作职责下一篇:诊断学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