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2023-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课时2)导学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第2课时 人口东多西少(导学案)

【课题导入】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目前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能说出我国的人口的基本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与展示】

1.

第2篇: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学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验通过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2.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 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手电筒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级、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究竟是地球在动,还是太阳在动呢?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们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坐地日行八万里” 请大家解一下原因。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转的规律

(看多媒体)观察:地球的自转有什么特征?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绕着什么在旋转? 2. 地球自转是什么方向?

3. 地球自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呢?

4. 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5.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演示:多媒体展示昼夜交替现象。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为什么? 讲述: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提问:我们的地球时时刻刻都在太阳的照射下,想想阳光照射下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

(二)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

学生读图:昼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围。提醒学生注意昼、夜半球的界限,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点。

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地表上昼与夜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

(三)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的交替

演示: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教师课前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取几个(北京、纽约)点 (1)当照射北京时,哪些国家是白天?哪些国家是晚上?

(2)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观察,北京和纽约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同一纬度上的东西两地如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见到日出,谁先送走落日。

教师小结:可见,地球每24小时就自西向东转一周,东边的地点先看到太阳,自转中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看多媒体)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 总结:由于地球的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 [板书]

2、不同经度的地区的时间不同

同学们想象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意义呢? [板书]

3、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

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活动: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

2、3。 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教学中要贴近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尽量降低问题难度,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3篇: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

必修1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

(3)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教学难点】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投影】实验室安全规则

1. 进入实验室,不准私自大声说话、吵闹。

2. 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请不要私自动实验台上的仪器、药品。

3. 在实验过程中按规范操作,认真观察现象,思考本质。务必要清楚你的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4. 没做过的实验要向老师请教或查清资料后再做,不要贸然实验。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5. 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

6. 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必修1第一章教案

7. 不要将火柴棍、滤纸的倒入水槽。实验完毕应清洗好仪器和整理桌面。得到老师允许方可离开实验室。 【过渡】熟悉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还不能完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并正确操作。

【板书】

2、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投影】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2) 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后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3)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4)按用量取药品,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5)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

(1)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硬质玻璃管、蒸发皿、坩埚等。 ①试管加热时应使用铁架台的铁夹或试管夹。 ②硬质玻璃管可用于给固体物质加热。 ③蒸发皿主要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④坩埚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通常把坩埚放在三脚架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2)必须隔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 ①烧杯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溶解,盛放滤液等。

②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用于有液体参加,要加热且有气体生成并要导出收集的反应。 ③锥形瓶用于中和滴定和作为加热反应容器。 (3)试管使用主要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 ③加热后试管不能骤然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若给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应向上倾斜。 (4)关于酒精灯的主要事项

①在使用前,要检查酒精灯里有无酒精。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②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一只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必修1第一章教案

③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④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应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讨论1】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2】在实验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些事情呢?

情景1:一位同学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结果肉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 情景2:一位同学在稀释浓硫酸是,将水一下子倒入浓硫酸中,结果浓硫酸迸溅到皮肤上。 情景3:一位同学在搅拌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小心将氢氧化钠迸溅到眼中。

3、了解安全措施

【总结】安全措施主要有: (1)被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

(2)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宜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3)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在涂上硼酸溶液。 (4)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5)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在实施救火。

【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第4篇: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 湖南省面试特点分析

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环节,面试弥补了笔试的不足,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多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或冒名顶替者,为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湖南省公务员面试试题数量以3道题为主,思考时间为5分钟。考生回答时间则由当地人事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5-20分钟。具体来说,与公务员笔试及其他省市公考面试相比,湖南省公务员面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考查方式灵活、题型全

近几年,湖南省公务员面试基本上都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地方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方式。结构化面试又称结构化面谈或标准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考生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考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湖南省公务员面试涉及的题型主要有计划组织类、沟通协调类、综合分析类等,从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从2010年面试真题分析,自我认识与岗位匹配类没有明确涉及。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由一组考生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作出决策。讨论过程中不指定领导者也不指定受测者位置,让考生自行安排组织,由评价者来观测考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否达到拟任

岗位的要求。

二、考查范围广

上述几类结构化面试题型,既涵盖了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如以地沟油的使用、建设廉租房等作为切入点所出的实际问题,也有对行政领导的某些作为谈谈自己看法之类的问题。考查范围广的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务员面试的综合性很强,即淡化了考生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只要报考相同职位的考生,都要面对相同的考场环境和相同的试题,在考场的强刺激环境下,根据自身的积累现场作答,避免了面试过程中因专业倾向导致的潜在不公平因素。

三、重视客观性

在公务员面试过程中,由于面试考官的评价标准往往受到个人主观印象及知识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考官对同一位考生的评价结果迥然不同。同时由于面试试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所以考生的回答也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湖南省公务员面试比较重视根据既定测评要素、测评标准进行标准化打分,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个人主观色彩导致的有失公允的情况发生。

四、体现公正性

湖南省公务员面试非常注重公正性,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试准备上。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公务员面试的公正性,湖南省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在面试期间,面试评委、考生、考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纪律,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确保面试工作公正进行。成立面试纪律监督检查组,负责面试的监督工作。监督检查组发现违纪问题可及时宣布终止面试或取消违纪考生的面试资格,严重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考生的成绩如有争议,由评委会在主考官主持下通过录音(录像)记录,对答辩情况进行复核后协商解决。如仍有争议,提交人事行政部门裁定。

第5篇:概论第一章第二节讲稿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稿周晓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导入】:《毛泽东传》走近毛泽东1893.12 .26 —1976 .9 .9

毛泽东生平简介(图片展示)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

(1)二十八岁. 21年创党时期 (2)三十二岁. 国共合作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 (3)三十八岁. 31年任中央苏区书记、军事委员会主席 (4)四十二岁. 35年遵义会议.重新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

(1)四十四岁. 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2)四十九岁. 1942年任中央书记处主席(3)五十二岁. 1945年中共七大任中共中央主席 (4)五十六岁. 1949年任中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第一届政协名誉主席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

(1)五十七岁. 1950年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条约(2)六十三岁. 1956年中共八大(3)六十四岁. 1957年“三面红旗”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

(1)六十六岁. 1959年庐山会议(2)七十七岁.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3)七十九岁. 1972年(4)八十一岁. 1974年

•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

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

1959)。

毛泽东档案:

• 姓名:毛泽东

• 小名:石

三、三伢子

• 别名:润之、李得胜

• 出生地点: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 生日:1893年12月26日

• 生肖:蛇

• 身高:186厘米

• 逝世时间:1976年9月9日

• 评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 个性:“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 最早的志愿:当老师

• 毛泽东最喜欢的一张个人照:斯诺于1936年拍摄 最爱吃的食物:辣椒、红烧肉、武昌鱼 最爱喝的饮料:龙井茶 最喜欢的室内活动:读书、看京剧 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游泳、爬山 最喜欢的大自然风物:雪 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载《新青年》,第3卷,第2号,1917-04-01) 最有影响的著作:《毛泽东选集》 最有名的诗词作品:《沁园春·雪》(1936年2月)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概念比较: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有着明确的含义。

第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周恩来的《论统一战线》、

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分别从党建、统一战线、解放区、

武装斗争等方面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共同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的完备的科学体系。它既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又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特殊国情和特殊革命

2、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

3、理论基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5、个人条件——毛泽东本人所具有的特殊品质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921~1927)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个时期被毛泽东称之为“党的幼 年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1927~1935.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而且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一道路可能性、必要性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3、毛 泽 东 思 想 的 成 熟(1935.1~1945.6)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以后,中国革命才出现了历史性

2的重大转折。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5.6~1978)

毛泽东思想的“五个第一”

1、张如心第一个为毛泽东理论命名

2、王稼祥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

3、邓拓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4、刘少奇第一次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

5、党的七大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四)关于政策和策略

(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六)关于党的建设

贯穿于上述六方面的活的灵魂是

实事求是(精髓)

群众路线(方法)

独立自主(立足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的卓著功勋

一)、缔造了一个新中国。

二)、开辟了两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1、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斗争道路。

2、有中国特色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道路。

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至少是两大奇迹。

1、遵义会议后的长征。

2、解放战争时期的转战陕北。

四)、铸造了光耀世界的三度辉煌业绩。

1、抗日战争时期的辉煌。

2、解放战争时期的辉煌。

3、新中国成立后头八年的辉煌。

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

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摸索 3 中

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

主要错误是:

对外封闭;

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

制定的政策超越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等。

外国政要对毛泽东的评价

• 尼克松:中国革命没有毛泽东,就决不会燃起火来。毛的著作已经推动了国家,也

改变了世界。

• 西哈努克:在我面前的是人类中一个伟人。

• 基辛格:毛泽东为中国共产主义之父,毛泽东的存在本身就是意志力的巨大作用的

见证。

• 特里尔:毛泽东是二十世纪魅力超群的政治家。

• 中山敏雄: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

• 斯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领导。毛泽东的生平是整整一代人的横断面。

• 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

资料补充

• 湘潭读书少年形象特征变化开国领袖有痣之人发型独特体形比例 一代伟人(凡人) 衡量标准:他为他领导的人们带来了什么? 政治主导经济主导娱乐主导 农民造反者?带领群氓推翻地主以弱胜强 军事统帅?战争时胃口最好 诗人?不吟诗壮志就难以结束一场战斗 帝王?教会中国三代人蔑视禁条和权威,然而自己也感到绝望,旧世界老是附在新

世界上再生。

• 老百姓用来辟邪:四分之三的亲人为革命牺牲,而他安全无伤

• 有十个孩子降生,三位妻子。资料补充

• 六位亲人牺牲

• 毛泽民(大弟,1942年被杀,年仅47岁)

• 毛泽覃(小弟,1934年牺牲)

• 杨开慧(第一位妻子,1927年被杀)

• 毛岸英(长子,1950年死于朝鲜战场,年仅28岁)

• 毛泽建(妹妹,1928年被杀,24岁)

• 毛楚雄(毛泽覃的儿子,1946年被杀,19岁)

十个子女

• 毛岸英死于朝鲜

• 毛岸青毛新宇的父亲

• 毛岸龙失踪

• 1929年第一个女儿出生,寄养后未找到

• 第五个叫毛毛,男孩毛岸红 ,下落不明

• 第六个早产儿,夭折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稿周晓欢

• 第七个无法寻找

• 第八个李敏毛姣姣

• 第九个,男孩客死苏联,10个月夭折

• 第十个,李纳。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湖南

中国的普鲁士人

• 宽前额,深眼窝,红面颊。长沙

• 哥老会水浒传土匪 英雄

• 三国演义, 三英雄进京闯荡

• 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

• 读英雄传记

• 潇湘会馆男子公寓八人合买一件大衣渡寒冬在北京

• 杨昌济老师 朋友岳父伯乐与千里马贵人相助和个人努力及资质 • 二十八画生李德胜

•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意志与天斗与地斗 与人斗 其乐无穷

• 游学湖南五个县六星期了解湖南给地主乡绅写巧妙的对联

• 到街边看书一顿饭 院子里睡觉成就英雄的小径

• 人品胆识 口才 文章

【理论联系实际大家谈】

【练练习题长远想】课件做题,出自历年考研真题

【总结并提出下节内容勾念想】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 导入:走近毛泽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科学体系

2、活的灵魂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科学评价毛泽东

作业: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

【轻松一刻快乐坊】: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再见 !

5 5

第6篇: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了解遗传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其普遍性。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1.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生物的遗传”一节中,教材花了相当的篇幅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为什么会遗传,决定遗传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所以,学生初步了解了核酸(DNA)、基因以及染色体在性状遗传中所起的作用。遗传物质不仅与遗传有关,同样是生物变异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应在本节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到。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连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实际例证向学生介绍环境因素对遗传物质变化的影响,为以后《生物的进化》和《生物与环境》两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是本小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接触选种、育种工作,所以,对这方面的知识不易理解。教材介绍了有关选育种的三种途径,人工选种、杂交育种以及辐射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建议授课教师多举例,特别是可能涉及到学生身边生活的例证,从感性知识开始,去理解有关的育种选种知识和意义,并且了解不同育种、选种方法的特点。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新品种已经应用于农业育种工作,学生可能从各种媒体的介绍中接受过这方面的信息,但不一定能够理解。若有时间,教师也可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做些介绍,引起学生对科学新技术的兴趣。

3.关于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的两个实例。遗传的变异的选用的例子是色盲遗传。色盲遗传为伴性遗传,教材中未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学生也不易理解。所以,我以为以人的上眼睑单双眼皮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合适。 课时安排

本节参考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

关于变异种类牛的挂图,和变异现象有关的课件,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 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二、课题: 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 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提出问题:是否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若环境影响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这样产生的变异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使遗传物质改变而制造出能遗传的变异为人类所用。 所以,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提出问题:变异对生物个体、对生物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变异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还是不利?这要看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看两个例子。 小麦要获得高产,人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浇水。肥多水多,小麦的茎秆会长高,茎秆高,小麦成熟时容易倒伏,又会造成粮食减产。在这种小麦中,出现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但不会影响小麦在肥多水多的情况下长大穗。 一些玉米植株发生变异会出现没有叶绿素的白化苗。绿色植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白化苗就无法生存下去。

提问: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这都是变异,他们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前者有利于生存,后者不利于生存。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两类: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四)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变异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地球上环境复杂多样,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变异对进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下一章将继续学习。

(五)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远古时就开始注意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遗传变异的现象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中。如春秋时代的《楚辞》中记载“马母驴父,生子曰赢”,意思就是马和驴的后代——骡子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1)在农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的品种,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杂交的方法,将不同生物个体的性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性状组合的新品种。如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产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麦杂交,让两种小麦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产生变异,可以培养出高产同时抗倒伏的新的小麦品种。 (3)为培养新的品种,也可以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遗传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并对变异进行选择,培育出新品种。如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植物的种子,种子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选出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应用以上方法,人类曾经培育出许多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生物的基因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创造新的生物。如将决定人的生长激素的基因、决定人的胰岛素的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植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让大肠杆菌发生变异,合成人所需要的生长激素或者胰岛素,造福于人类。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什么是变异,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生物产生的变异选育适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科学的发展可以造福于人类,但若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也会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创造新的生物品种和物种时必须慎重。 小资料

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选育新品种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1)选择育种法:以自然变异为基础,根据个体的表现型选择符合人类需要的基因型,经过长期积累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2)杂交育种法:用不同品种杂交获得杂种后,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这种方法是广泛应用而且有效的育种方法。 (3)诱灭育种法:是指人为地利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来诱导生物发生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的目标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4)单倍体育种法:常用于植物育种。一般指利用组织和细胞离体培养技术将植物的花药(花粉)、未受精的子房、胚珠进行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进行育种的方法。这种育种的方法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的方法结合,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5)多倍体育种法: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植物。利用这种育种方法可以使种间不同物种杂交成功而获得多倍体新物种。

(6)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指按照预先设计的生物施工蓝图对基因进行操纵,以达到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的目的。具体来说,是使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把人们所需要的甲种生物的基因(目的基因)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入乙种生物的细胞中,让引入的基因在乙种生物的细胞中能够自我复制并正确的表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的生物品种。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