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计划

2022-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征程之中,一项工作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工作的开始,而只有好的计划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工作中找准方向,那么什么才算一份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民阅读计划》,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全民阅读计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目标:

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广大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措施:

——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城镇职工在职培训达到2.5亿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00万人,农民工培训2亿人。使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

——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

——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

——各级机关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其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各级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

——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各级政府网站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栏目和节目。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及题库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四、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措施: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重视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编写和音像类教材的开发制作。

——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增强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任务: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际市场,改变目前科普作品“单向引进”的局面。

——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全国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

——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借鉴国际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任务:

——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

——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

——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措施:

——鼓励、支持“科技博览”、“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车”等电视科技栏目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

——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重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工作。

——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显著增长。

——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市(地)和县(市、区)可建设科技馆等专门科普场馆;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流动科技馆”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措施:

——突出社会公益性,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条件和机会。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300余座增加至500座,省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1000余座增加至2000座,定期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

——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细则。

——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

——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中央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国务院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成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和完善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机制。《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二)监测评估。

——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成果,围绕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和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国家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委托有关监测评估机构对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篇: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效果研究

摘 要:基于因子分析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按职业划分,行政机关人员体育认知水平最高,农民认知度最低;按地区划分,苏南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最高,苏北次之,苏中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最低;公众体育技能认知严重不足。据此,笔者提出提升体育认知度、促进全民健身战略高效落实的建议。

关键词:全民健身;因子分析法;体育认知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就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作出部署。了解并掌握公众的体育认知情况,在其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将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高效落实。

本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体育知识教学、社会体育知识普及、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提出建议。

一、文献综述

认知一词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环境、自我意识或自我行为的了解,可看做是调节动机和运动行为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Kelly研究发现,个人行为的参与和表现与认知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认知程度越高,参与的程度类别就越多[1]。根据发展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认知学习理论》中的轮廓、适应、平衡、同化、调节五种基本观点,个体为了保持平衡会产生适应行为,而同化和调节是适应的两种方式。根据以上观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可视为个体对于环境刺激的同化或调剂作用,目的在于满足某些身心需求,通过反复的刺激反应,个人即对所接触或所参与的体育活动形成自我认知[2]。

据此,笔者将体育认知定义为个体获得外部体育的有关信息,并把外部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体育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就是体育认知度。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共发放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594份,有效率达90.0%。

2.数据处理。问卷内容分为受访人人口学特征和体育认知度两个部分:(1)人口学特征包括受访人所在地、年龄、职业等方面;(2)针对体育认知度水平调查,笔者选取13个测量指标,以单选题或李科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共设计25道问题。五级量表题中,每个问题分别按照“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设五个选项,其对应得分为1,2,3,4,5分[3];单选题中,答对记为1分,答错记为0分。为使每个指标更具有可比性,以单选题设计的指標分别包含5个问题。

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性别比例上,男士占55%,女士占45%;年龄结构上,25岁以下的受访者占14%,26~40岁的受访者占34%,41~55岁的受访者占40%,56岁以上的受访者占12%;职业构成上,行政机关人员占比30%,企事业单位人员占比25%,农民占20%,自由职业者占15%,学生占10%;地域结构上,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受访人员各占1/3。受访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较完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探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不易被直接观察到的、对可观测变量的变化起到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4]。通过降维的方法,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本文使用 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

2.指标选取。以体育认知的定义、内涵为始源,根据相关文献综述,结合研究目的,笔者选取体育赛事知识、赛事举办与城市发展、运动项目、运动价值、体育榜样、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运动饮食营养、运动分类、自我健康认识、体育知识讲座13个指标进行分析,将这些指标分别标记为X1,X2,X3,X4……X13。

3.因子分析过程

(1)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首先对13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指标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P值均小于0.1,原始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强,指标适宜做因子分析。再将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其中KMO值大于0.8,Sig.值小于0.05,同样说明指标适宜做因子分析。

(2)公因子提取。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公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 3 个公因子特征值大于1 ,累计方差贡献率近60%,包含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把 13个评价指标划分为 3类进行研究。

根据分析结果的因子载荷,公因子1主要与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体育知识讲座、自我健康认识、运动目的、运动饮食营养、运动分类相关,结合这几个指标特点,命名为运动健康认知;公因子2主要与运动项目、体育赛事、运动价值、赛事举办与城市发展、体育榜样相关,命名为项目赛事认知度;公因子3主要与体育技能指标相关,命名为体育技能认知。

(3)因子得分。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公众地体育认知水平,需要计算因子得分。根据SPSS分析出的因子得分矩阵,可得因子得分表达式:F1=0.072X1+0.055X2+0.099X3+0.0 86X4+0.087X5+0.129X6+0.166X7+0.189X8+0.148X9+0.136X10 +0.179X11+0.184X12+0.188X13,同理可得F2,F3的表达式。式中X1,X2,X3……X13为原始问卷数据标准化后的均值,结果为:运动健康认知度F1=1.33,项目赛事认知度F2=0.46,体育技能认知度F3=0.0004。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215%,18.344%,7.888%),得出公众体育认知度[5]:F=0.53F1+0.32F2+0.14F3,由此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度为0.86。

(4)各地区、各职业公众认知度比较。按照上述方法,将数据根据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分别进行处理[6]。可得,苏南,苏中,苏北的运动健康认知度分别为1.37,1.29,1.34;项目赛事认知度分别为0.52,0.35,0.50;体育技能认知度分别为0.007,-0.03,0.02。综合可得,苏南地区公众认知度最高为0.90,苏中地区认知度最低为0.80,苏北地区为0.88。

将数据按照职业进行划分处理。可得,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自由职业者,学生的运动健康认知度分别为1.37,1.31,1.28,1.33,1.38;项目赛事认知度分别为0.56,0.52,0.32,0.40,0.34;体育技能认知度分别为-0.03,-0.002,-0.02,0.04,0.09。综合可得,江苏省行政机关单位人员体育认知度最高为0.91,企事业单位人员、自由职业者、学生认知度相仿,农民体育认知度最低,为0.79。

四、结论与建议

1.公众体育技能严重缺失。根据上述分析,江苏省公众体育技能认知度接近于0,约为0.0004,体育技能传授刻不容缓。

(1)学校运动兴趣培养是基础。社会人的体育技能大多是在学生阶段养成,江苏省大部分学校已配备较完善的体育设施、专业的体育教职员,但学生能否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关键在于兴趣驱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主要受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影响。对于体育教职工来说,应重视运动技术教学,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客观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指出其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学习规划及需要纠正的动作点,在不断尝试中掌握运动技能,享受运动乐趣[7]。

(2)社会体育指导服务是保障。社会体育指导服务人员除了可以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提高锻炼效果。[8]《江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要从30人增多至35人。提升社会体育服务水平在发展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同时,要保障体育服务质量。由此,需要发挥体育院校的输送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渠道作用,体育院不论是软件设施还是硬件配套都能满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需求。应加强对体育院校学生的特长培训和文化知识培养,拓宽职业技能;加大体育院校与企业单位、社区、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站等的体育活动合作,丰富院线学生的体育指导实践经验,为以后进行社会体育指导服务工作奠定基础[9]。

2.农民体育认知水平低下。根据调查结果,农民的体育认知水平严重不足,这反映了农村体育服务欠缺、体育设施投入不足、体育活动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目前农村绝大部分健身活动以家庭性、小群体性和自发性为主,很少形成规模性的健身群体。为此需要各级政府将促进农村居民健身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备专兼职体育健身工作者,具体负责农民体育工作。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将群众性体育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对一些缺少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的偏远贫困乡村予以重点帮扶。

3.苏中地区认知水平较低。相较于苏南和苏北,苏中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稍显不足,苏中地区体育建设有待加强。对此,省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彩票公益金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当地依托特色资源,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城市,如支持扬州建设体育旅游城市,支持南通建设生态体育城市。同时,鼓励并支持苏南发达地区围绕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先试先行,率先建成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民健身科学发展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国家战略、指引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较高的国民体育认知度应该成为推进这一战略落实的重要“内驱力”。综合看来,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度还待提高,政府、社会、学校应共同发力,引导国民逐渐形成正面、积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体育观念,提升体育认知度,促进全民健身战略高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George Kelly,Powell McClennan .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 brief meta-analitic view of randomise controlled trials[J].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ve,1999(7),115-119.

[2] Jean Piaget. Cognitive Studying Theory[M]. US:Greenwood Publish Group,1986.

[3] 李旭.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开封市菊展游客满意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5):166.

[4]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480-481.

[5] 林峰.基于因子分析的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一个个案研究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9(7):53-58.

[6] 蒋志华,顾振海.西部12省经济发展状况对比研究——基于聚类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7(5):138-141.

[7] 徐昶楠,施丹萍.影响高校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1(14):393.

[8] 吴云红.浅析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2011(4):33.

[9] 周超群,舒鹏,王海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江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研究[J].江西科学,2015(5):776.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卞国成

第3篇:全民健身计划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件大事,必将引起体育事业的重大改革,也对体育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为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应引入与之适应的教学思想。本文拟在初步分析全民健身计划基本特点和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体育系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任务,以及体育专业教学应如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等问题。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1.全民健身计划基本特点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明确2010年全民健身工作的奋斗目标与任务,确定了实施对象、措施和步骤。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1大众性

全民健身,顾名思义,就是全体人员的健身活动。政府制定计划实施全民健身,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下一个世纪的到来。

1.2重点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儿童是重点,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把学校体育真正作为全民的基础来抓。

1.3科学性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体育科研队伍的作用,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建立健身理论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挖掘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为群众提供大量的健身方法。

1.4法规性

全民健身计划是政府颁发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行为都不能与之违背。如:侵占场地设施或挪作它用;各种国有体育场所都要面向社会开放等,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的等级制度。

2.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娱乐,其群众性、社会性较突出,且个人参与的自由度较大。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众所周知,一个人从6—24岁之间接受的学校教育,对于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体育以促进青少儿身心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带有了强制性。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目前,我国有普通中、小学86万6千多所,在校中、小学生1亿6千多万,因此,要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就要把学校体育摆在战略重点的位置。这是因为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创造劳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运动文化成为将来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使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初步实施中起骨干作用。

3.体育教育专业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任务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很多新问题,也提供了大的发展机遇。

3.1为全民健身培养优秀的体育师资

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教学机构,在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學校体育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必须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以此带动全民健身活动。而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直接与体育教师的素质相联系。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

3.2为全民健身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从现在的社会体育实践看,在全民健身活动中,需要大量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才。体育教育可以从学历教育培养专门的人才。现阶段可在体育专业内设与社会体育有关的辅修方向或专业方向,进一步过渡到设置社会体育专业,如:健美操教员、体育舞蹈指导员;也可以与社会的有关健身部门联合举办各种形式、项目的培训班。

3.3为全民健身培养体质监测员

在全民健身运动工程中,具体倡导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每所学校保证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借此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能力,使之逐步成为体质监测人员。

3.4对全民健身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

体育教育专业,有较好的人才资源,可充分发挥这种资源优势。对全民健身基本理论、健身方法、健身用品等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如创编不同职业的健美操和开发健身器械等,使之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

3.5开放经营体育场馆

体育系各教研室可将专项场馆承包,在保证教学、训练、科研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增加第二课堂以及提供教育实践的机会。

4.体育教学改革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相适应

4.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独立终身体育观

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就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

现行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式"的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证,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3转变教学观念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

4.4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小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通知.国发[1995]14号.

[2]张子沙主编.面向21世纪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3]笙万涛.21世纪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形势、状况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38页.

作者:孙建立 李 勋

第4篇:全民阅读立法已经 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全民阅读立法已经

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05日12 版)

据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璩静、王帅)记者4日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

专家认为,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立国家级的全民阅读条例以规范和保障各类阅读活动非常必要,其法律化意义重大。今年3月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成立了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草拟了条例初稿。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将通过征求部委意见、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地方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继续修改完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阅读工作中需要立法推动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的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全民阅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

第5篇:全民阅读讲话稿

各位同志们,

在这个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山广场,隆重举行以“书香荆楚,文化”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书香荆楚,文化”全民阅读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书籍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人类前行的路标和观察社会、远望未来的窗口。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城市如果形成了读书的风尚,这个城市就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表明,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阅读的力量与智慧的支撑。当前,我县正处于跨越赶超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姜书记在县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县”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靠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科学执政能力的领导班子;要靠富有创新精神、掌

握先进技术的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要靠勤劳智慧、积极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就是要通过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文明、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即将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活动,在此,我衷心希望全民阅读活动各牵头单位能够切实负起责任来,把握科学性、广泛性和创新性,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覆盖社会各阶层的读书活动,使阅读活动真正实现全民化,让广大市民积极主动参与;真正实现常态化,让读书成为城乡居民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成果化,让市民素质和文明城市在知识积累中得到升华。

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执行《2012年全民阅读活动实施方案》(全阅办[2012]1号),落实全阅办[2012]1号文件责任分工,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加强对读书活动的指导和督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全民阅读活动推荐书目分配表,使读书活动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要以《关于开展“书香荆楚〃文化”全民阅读活动具体安排》(全阅[2012]3号)为依据,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把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设计

好、实施好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各项工作,务求取得实效。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不断创新全民阅读活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阅读热情,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全民阅读,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同志们,古训有云:“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让我们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在全县掀起新一轮读书热潮,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风尚,为创建省文明城市,建设科学、和谐、精彩的新贡献更多的聪明才智。

谢谢大家!

第6篇:全民阅读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传承文明的纽带,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书是千里眼、顺风耳、望远镜、显微镜;书是科学的总结、智慧的源泉、生活的指南,给人以开启百科知识的万能钥匙。读书,对个人来说是摆脱庸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每一个真正想提升自身素质的人都应该认真读书。对社会来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在此,我们倡议:

一、以崇尚读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据统计,中国每人每年的阅读量只有几本书,与美国、欧洲、日本的几十本相比相去甚远。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中国,文化上岂能落后。 “读好书、好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书中有真理的召唤,有智慧的闪光,有热情的勉励,有真诚的提醒,引人深思,催人奋进„„阅读,就是在接近真理;阅读,就是在汲取智慧;阅读,就是在陶冶情操。制定好读书计划,每天坚持,或半小时,或一小时;每月坚持,或读一本,或读两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日积月累,凝聚力量,提升境界。“不取文盲女、不嫁无知郎”,每一位市民行动起来,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时尚。

二、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生活。电视、网络的日臻发展对传统阅读产生极大的冲击,年轻人不停地在网上“游荡”,不停地点击、跳跃、转换、用“网络”替代读书,对纸质媒体越来越陌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网络被专家称为“浅阅读”,即难以进行深入学习思考的阅读。电视、网络代替不了纸质书籍报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读书有独道见解,如今也要让读书成为一种风气。再穷也要买书,时间再紧也要读书,地方再窄也要藏书,话题再少也要谈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大家一起来体验读书的喜悦,丰富心灵的世界吧!

三、读书成就梦想、智慧创造未来。追求完美梦想是美好明天的昭示,读书是进取人生的驿站。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民族的未来,好的书籍可以让人有非凡的梦想,让人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果孩子们每天长时间沉湎于良莠不齐的动画、鱼龙混杂的游戏,那么他们是孤独的,还可能变坏。每一位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多点读书声,少点麻将声,多点书卷气,少点烟酒味;每一所学校应该制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供充足的经典文集,创建快乐书吧,保证

阅读时间,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奠定学生人生根基。不求阅读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但求潜移默化中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情感,成就孩子“人生出彩”的成才梦、事业梦、家庭梦,从而为“中国梦”凝聚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与智者的交流,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持久性,规律性的生活方式,让书籍作为阳光、空气、水分之后的又一生命元素。读书能让人摆脱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桎梏。“穷人为衣食所累,富人又怀不足之心”, 唯有读书是精神世界的一方乐土。朋友们,世界因阅读而和谐,文化因阅读而交融,生活因阅读而充实,生命因阅读而精彩!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自信,更加健康,让我们一起手捧书香,享受生活吧!篇二:某市2015年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精选) 某市2015年全民阅读活

动倡议书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战略部署,汉中市2015年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向全市城乡居民和有关部门提出倡议:

一、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作为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已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全民阅读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倡议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全民阅读工作,不断巩固和提高全民阅读质量,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措施,落实人力物力,努力推动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创新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做到县县有安排、有关单位家家有活动,使我市的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更多群众参与,让更多群众受益。

二、创造更多更好的读书条件,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战略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和推动。倡议各县区、各行业、各团体围绕2015年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题,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读书活动,搭建更多的阅读平台;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组织开展各类助读活动,积极为广大群众读书学习提供方便;市内图书发行单位要售好书、荐好书、精品文档推荐

评好书,主动让利售书、捐书赠书;各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刊,扩大全民阅读公益性活动宣传。通过全社会和各行业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读书的机会、读书的场所、读书的便利、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获取知识经验,在阅读中历练人格修养,在阅读中增强本领技能,在阅读中提高学习能力。

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知识是成长的阶梯,让阅读助推梦想。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读书能给人以精神的满足、灵魂的洗礼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倡议每一个家庭营造起自觉阅读、乐于阅读、享受阅读的家庭氛围;每一位社会成员行动起来,把升学求职的读书与提升综合素质的读书有机结合起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用阅读来匡正理想、指引方向、实现梦想,用书香润泽心灵、涵养素质、丰富人生,让阅读的力量不断积蓄和持续迸发。 丝路新起点,阅读助腾飞。阅读净化您的灵魂,阅读提升您的智慧,阅读创造您的财富。朋友们,让我们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多读书、读好书、常读书,在共同创造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美好愿望!

精品文档推荐篇三:全民阅读倡议书

全民阅读倡议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古至今,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1995年,又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读书,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一个城市如果形成了读书的风尚,这个城市就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今天,海阳正步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读书不仅是每一个海阳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海阳文化软实力,增强海阳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营造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氛围。我们向全社会倡议:

一、每一位市民都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使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在读书中积累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性情、感悟人生、提升精神。

二、让每一个家庭都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家长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每天和孩子共享一小时阅读好时光。家庭成员积极向亲人推荐和赠予好书,多与亲人一起品评好书,让书香充溢每一个家庭,让家庭成员在读书中分享精神和愉悦和心灵的享受。

三、积极宣传、文化、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通过举办读书论坛、读书讲座、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开展阅读进企业、阅读进学校、阅读进军营、阅读进社区、阅读进农村活动。

四、新闻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开设读书专题专栏,及时发布机关报书信息,大力宣传推介各类好书,报道各地读书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读书活动先进典型。积极刊播读书公益广告,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让读书学习、追求知识成为海阳的新时尚。

“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好书为伴,为人生增色;品书香盛宴,建文化海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篇四:全民阅读倡议书

全民阅读倡议书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就会受益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行动,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使读书更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读书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以读书增长知识,以读书凝聚力量,以读书推进科学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自古以来,孝感的读书典范,络绎不绝,“程朱理学”创始人程颐曾经就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当前,我县正处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读书不仅是每一个××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推动我县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必由之路!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我们将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现向全县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每一位市民都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制订科学的读书计划,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使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让我们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

二、每一个家庭都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家长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每天和孩子共享一小时阅读好时光。家庭成员积极向亲人推荐和赠与好书,多与亲人一起品评好书,让醉人的书香飘溢在每一个家庭,让家庭成员在读书中分享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享受。

三、每一个机关、每一个企业都行动起来,大力组织读书活动!宣传、文化、教育、共青团等部门要通过举办读书讲座、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各项活动中来,让我们与好书为伴,让书香溢满文明县城,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科学发展凝聚力量,为××跨越发展添彩争光,让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一起走向明天的辉煌!篇五:全民阅读进家庭倡议书1 “全民阅读进家庭”活动倡议书

享受阅读乐趣,共创和谐家庭

全市广大妇女暨家庭成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的源泉。阅读是获取知识、修养品性、加强交流的高效方式。古往今来,人生因阅读而美丽,民族因阅读而兴旺,国家因阅读而富强。为提高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家庭文明程度,营造家庭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恩施市妇联特向全市广大妇女暨家庭倡议:

爱好阅读,确立正确的读书理念。母亲是儿女人生路上第一个老师,母亲的读书行为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好的基础。广大妇女都树立并引导家庭成员树立“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生活”的读书理念,确立尊重知识、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让阅读成为自己和家庭成员成长与发展的自觉行动,成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成为家庭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家庭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坚持阅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读书半小时,使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感悟人生、提升境界。 交流阅读,实现家庭社会读书互动。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都积极参加到“读书进家庭”、“相亲相伴,和谐家庭”等活动中来。广大妇女争当阅读的中心,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学习型组织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组织。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区各类学习型组织之间要互赠好书、互评好书、互相启发、互相激励,推进互动读书,让阅读充满兴趣,成为自觉。 实践阅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阅读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更在于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增强竞争实力和才干,为推动我市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读书有利,利国、利民、利天下。全市广大妇女暨家庭成员们,让我们挤出时间,远离那些无意义甚至错误的消磨时间的方式,手捧书香,汲取知识、塑造心灵。多读书,读好书,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进家庭”活动中来,在浓浓墨香中,体验读书的喜悦,丰富心灵的世界。

第7篇: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讲话

在全区推荐好书读好书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奋力推进×××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区推荐好书读好书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这季度这样的节点上隆重举行。这是构建和谐××城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此,我代

表区委、区政府向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启动全区推荐好书读好书全民阅读活动,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一个实际步骤。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只是高楼大厦堆砌的钢筋水泥森林;一个不爱读书的城市,注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城市。近年来,我区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区各级各部门形成了比、赶、超的浓厚氛围。前期我们刚刚召开了工作汇报会,会上,10分钟视频镜头、23个单位畅谈,亮点频现,可圈可点,催人奋进。但面对各地激烈的竞争态势,××区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从书籍中汲取精神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推荐好书读好书”活动,等一下,区委常委班子集体向各党工委赠送《学习参阅资料》和《推荐书目》,以此来推动干部群众的读书学习,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打造书香××城区。

没有书籍,就如同生活没有阳光。回顾历史,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自治区×××书记对全区党员干部也道出了“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的新春寄语。今天,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读书不仅成为一个人修养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人们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目前,××区正按照市委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部署安排,积极推进:在认识上,将“学有所成”作为确保实现跨越发展目标的战略任务;在工作中,以“学法创新”作为提高党员尤其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努力方向;在效果上,把“学以致用”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成果的检验标准。放眼当前,虽然读书已远远不限于纸质出版物,但仍然不可否认,在那浩淼的书卷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汇聚,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灿烂的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读书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和谐海城的巨大动力。发展机遇千载难逢,跨越发展面对诸多挑战,形势迫切需要我们通过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增强城市文化的软实力,也从而提高××区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今天,我们启动全区推荐好书读好书全民阅读活动,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全民读书的氛围,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大家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促进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让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冷静理性地面对形势,深刻思考××区的未来。启动仪式后,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掀起××区2013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新高潮,让×区处处洋溢着馥郁书香,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跨越发展的能力。

最后,预祝全民阅读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第8篇:茅坪小学全民阅读活动 总结

茅坪小学组织开展“9.28孔子诞辰日”

全民阅读活动周总结

为了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按照张湾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我校开展了以“同声诵经典共迎十九大”为主题的全民阅读周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张湾区教育局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导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园内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根据学校德育处制定的具体方案,我们在国旗下讲话时开展了读书活动的动员工作。并利用电子显示屏、主题班会、黑板报、读书角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营造了人人阅读的氛围,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阅读周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

要想让学生爱读书,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我校教师就带头读书。学校总务处本学期会给每位教师发三个笔记本,一个是摘抄业务学习笔记,一个是政治学习笔记,还有一个就是用来做教师的阅读笔记。每月都会定期举办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每次活动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推荐1至2名本学科老师参加发言。

发言老师选择近期阅读的一本书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这一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阅读交流,激发了老师们的阅读热情,也为我们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四、建立保障机制

1、固定阅读时段,学校专门设定每天早上(除周一升旗)预备前20分钟为朝读经典时间。旨在引导学生能大声诵读国学经典;除此以外还每周拿出两节专门设为朝读经典,语文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领会经典内涵。

2、努力给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保障。学校积极充实学生读物,规范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积极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阅览)室每周两次课外活动向学生、教师开放;各班级建立小小图书角,学生互相交流个人图书,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老师向学生推荐优秀书、报、刊,鼓励学生积极购书读书;语文老师通过动员学生词佳句摘抄,鼓励学生阅读。

五、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1、开展以“同声诵经典共迎十九大”为主题的诵读比赛。学校于10月11日下午开展了诵读活动,共计23个诵读节目,全体学生均参与了此项活动,有的是以集体赛形式,有的是团体小组形式,有的则是一人上台展现。

2、班级开展“好书推荐”活动。

德育处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展一次“好书推荐”活动。该活动师生共同参与,由一人上台分享近期阅读书籍,并向大家说出推荐理由。最后由推荐人定下次好书推荐的人选,以此类推。

此项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角,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寻找“最美诵读者”活动。

老师通过手机或相机抓拍最认真最勤奋最个性的读诵读者,活动结束后,由全体师生评选出“最美诵读者”,以示鼓励。

总之,我校从习惯抓起,以阅读周为契机,促进全体师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了本次活动主题。

茅坪小学 2017年10月11日

第9篇:全民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

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更离不开阅读。为了寻找我们的历史,寻找我们的自身,我们需要共读我们的神话和历史,通过共读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炎帝和黄帝的战争与结盟,我们将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然后再通过阅读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通过阅读美洲发现的历史,通过阅读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的历史,我们了解了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传说,整个人类的文明才能在更大的生活圈里融为一体。这些都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没有其他的路径可走。

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最大益处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世界很多国家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尽各种办法推动全民阅读。

亚洲四小龙中最具危机意识的新加坡,提出Thinking Schools,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口号。从2001年11月开始,新加坡婴儿出生时,医院的护士叮嘱产妇的事项中,竟然有“如何读书给婴儿听”一项。小娃娃一出生,除了喝奶睡觉,还有资格办借书证,政府鼓励婴儿与母亲亲情联系的方式,是以读简单的故事、唱儿歌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新加坡政府提出的“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Born to Read,Read to Bond)。

在美国,不管是克林顿时代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读书。1997年末美国政府掀起了一场“阅读挑战行动”,当时克林顿总统亲自作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在《为美国的教育,行动起来!》的演说中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和应遵循的十大原则,其中的十大原则之一是开展阅读运动。布什政府在2001年初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议案,其中指出,美国存在两个民族:一个能阅读,另一个不能。该法案中关于阅读改革的力度之大令全球瞩目,仅仅2001年就为“阅读领先”行动投资了9亿美元。

在世界上有“最爱阅读的国家”美誉的俄罗斯,1.4亿俄罗斯人的私人藏书多达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即使如此,俄罗斯政府仍痛感国民阅读量下降,2012年,俄罗斯政府在国家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制定《民族阅读大纲》,保证俄罗斯读书人数量的快速增长。这一大纲调动俄联邦政府各个部门、地区行政机构、社会团体、出版业、传媒、作家协会等各方力量,并以国家法律作为保障。

重视阅读,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正越来越多。

“国家战略”一词的使用,最早出自美国。中国学术界对此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认为,它是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我国先后提出过知识产权国家战略、能源问题国家战略等,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最近几年,我国在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倡导下,全民阅读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不下4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我国国民读书的现状令人担忧。

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加大力度推广全民阅读活动:

第一,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

为了推进全国性的“全民阅读活动”,应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该领导机构建议由国家领导人担任主任,办公室可设在中央宣传部或国家新闻办出版广电总局之下,其基本职能是定期推荐“全民阅读活动”书目,可根据不同年龄和群体分类分层推荐,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制定和适时调整或完善“全民阅读”政策,以期使“全民读书活动”稳步、健康、持续和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策划全国性的读书活动;定期发布全国读书指数;开展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与评选活动等。各城市与乡镇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从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全民读书活动”领导网络。

第二,设立国家阅读节。

建议将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设定为国家阅读节。9月28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孔子作为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中国人,目前没有专门的纪念节日是不可思议的。将孔子诞辰日设立为阅读节,既有纪念意义,能够得到广泛认同,也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与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同时,每年九月份,正是大、中、小学生秋季开学不久,是教育新循环周期的开端,此时以阅读节倡导读书,是非常好的时机。另外,九月下旬这一时间段距离“十一”黄金周以及传统佳节中秋节很近,这也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尽管我们已有多种形式的地方性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但是这些区域性、零星的,由于时间、标准不统

一、造成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较弱。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最大可能地使全社会和个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央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国家阅读指导大纲》《阅读社会指标体系》,加大对阅读的投入力度,同时直接负责、指导、组织、参与国家阅读节或其他相关阅读活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倡导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的风尚。

第三,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亲自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

最近两年,全民阅读的风气渐浓。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有密切关系。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到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今年3月1日,习近平再次在中央党校发出号召,希望领导干部做读书学习的表率。建议国家领导人和各省、市、县等各级主要领导每届任期内至少一次到校园与学生一起读书,以推动全民阅读。时间选择上,在国家阅读节设立前,可以选择在世界读书日;在国家阅读节设立后,则选择在国家阅读节。

第四,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建设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工程,没有布局合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难想象会有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为此,建议制定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的图书馆建设标准,对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环境设施、图书数量、服务质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同时,倡导和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文化部门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扶持和帮助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建设图书馆、图书室等公共读书场所。目前,很多县的图书馆新书很少,利用率极低。国家应该实行图书馆达标制度,对是否达标,由独立的评审机构确定。

第五,认真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

图书推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知识工程,国家要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尽快组织力量研制适合各领域人群的基础阅读推荐书目,最终形成中国人的基础阅读书目。通过这些书目让全体国民尽快了解优秀图书的出版信息。注意推介工作的多样性(运用多种媒体)、层次性(不同读者群)、艺术性(吸引读者眼球),从而激发读者阅读的愿望与激情。要推进独立书评人制度,在全国主要媒体开设阅读的频道与栏目,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向全社会推荐优秀书目。

第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以阅读节的影响力、号召力为起点,以阅读日常化、生活化为目标,将节日的庆典狂欢延伸至每个角落,可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或读书征文、图书漂流、中华经典阅读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

评比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力杠杆,通过评比促进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市的建设。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评选“全国阅读十佳”城市。在同一个城市可以评选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等,也可评选某个城市的“读书十佳”等。设立国家级的读书奖,此奖的评审,也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出。此读书奖,并不一定限制在读书上,还可以是“论文竞赛”。在法国的历史上,这样的论文竞赛,成就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如卢梭等,同时使读书成为热潮。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根据我国城市经济较农村发达、市民文化素质较农村居民高、读书意识较农村居民强等特点,推进“全民读书活动”应采取“由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首先在全国城市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由城市向农村辐射。

同时可由学校带动家庭与社区。学校是学习的中心,为了使学校成为学习型校园,学校应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提倡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学生的父母)的读书活动,通过建立学校与社区的经常性联系带动社区的读书活动,形成书香家庭与书香社区。

当我们真正审视全民阅读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竞争力上的重要意义,必将重新发现全民阅读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又持久的重大价值。若能将其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全力以赴地推行,受益的不仅是当下国人,更能濡染子孙后代,复兴并强壮中华文明。

上一篇:关于自信成功的故事下一篇:酒店开业前期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