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教学案例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平行线教学案例

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摘要:电子白板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技术手段,它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电子白板的分析,结合中学数学学科,给出了《平行线的判定》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如何利用电子白板创新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电子白板;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电子白板结合了传统教学与当前信息技术优势,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电子白板的使用,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 传统课堂教学与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粉笔+黑板”或是单纯的PPT 形式来进行教学,这种课堂传授形式单一并且枯燥,学生缺乏与教师的互动,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利用电子白板作为构建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平台,可以应用于各个班级、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来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同时,在软件程序的支持下,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营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从总体上看,电子白板继承了传统黑板的优势,同时整合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充分吸收两种教学手段精华的基础上,拓展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的广度和深度。

● 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优势

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更强的教学互动性,教学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点上,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在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中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教师和学生

电子白板为师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协作的互动平台和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形成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电子白板为中间媒介的学习共同体。

2.教学目标

电子白板下的课堂,能够有力地支持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实现。首先,能够提供抽象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其次,电子白板使教师回归课堂,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再次,电子白板能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协作、共享、体验等过程,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安排与选择,应该仅仅围绕良好的信息呈现与有效的教学互动为中心,进而组织教学资源。同时,网络与电子白板能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4.教学策略

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可以有效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知识,突破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设置“交互点”能促进教学互动和生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5.教学评价

电子白板具有自动录制、数据保存、学习路径记录等功能,能够将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记录并保存下来。便于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评价,对教学作出全方位的评价。

有效学习的发生需要适合的教学媒体和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支持。电子白板为课堂教学各个层面的交互提供了丰富的、更直接的功能,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间以更接近真实环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课堂交互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手段,也是电子白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设计目标。

● 电子白板环境下《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的重点,学习它能为后面的学习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节学习将加深对“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方法

本节课利用电子白板,通过自学、指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师生互动,共同探索。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堂课围绕“情境问题—学生体验—合作交流”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既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探索欲望,又排除了学生学习几何方法的缺乏和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电子白板的使用,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获得。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行线判定的必要性。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并会正确识别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直线平行条件的讨论,敢于表达观点,并从中受益。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难点: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过程。

5.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

自主预习任务一: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问题:如果只有a、b两条直线,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平行?能否由平行线的画法找到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演示已知直线a外一点p画a的平行线b。

◇进行观察比较,得出初步结论,由刚才的演示法得出“平行线的判断公理”。

◇练习:如图1,∠1=150°,∠2=150°,a//b吗?

自主预习任务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阅读课本35页的交流与发现。

◇练习:如图2,若A=3,则

∥,若2=E,则∥,若+= 180°,则∥。

设计意图: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对知识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带着自学时的疑惑再进行课堂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师生的课堂互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第二部分:课中实施

◇任务驱动。

教师在电子白板中布置任务,学生分小组完成。小组讨论交流后,完成任务方案,每组派一名同学在电子白板上演示本组的方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在学习平行线判定的公理之前,学生先对平行线有个大体的了解,为引出公理打下基础。电子白板的运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成果,既培养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生生、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

◇展示交流。

a.展示交流公理:

情景1:学生动手:①先画一条直线c;②将直尺一边靠在直线c上;③用三角板画平行线a、b。

思考:①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保持了哪两个角不变?并将这两个角分别用∠1、∠2表示。②教师提出问题:如果∠1≠∠2,这两条直线能平行吗?教师利用三角板演示。③通过大家的画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1=∠2,那么a∥b;如果∠1≠∠2,直线a与b不平行)。

情景2:在电子白板上画出两根竹针a、b与第三根竹针c相交,竹针b固定不动,将竹针a绕着点M顺时针旋转,学生观察∠1的变化,同时观察竹针a与竹针b所在直线是否相交,当∠1<∠2或∠1>∠2时,直线a与b相交,当∠1=∠2时,直线a与b平行。

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深刻体会、理解同位角相等与两条直线平行的关系。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动脑,初步感受新知,挖掘每位学生潜能,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在电子白板上随意画出需要的图形,电子白板中的工具栏可提供各种教学工具以供使用。

b.展示交流判定2、3:

首先以简单的实例表明需要,引出新问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如图3,如何判断这块玻璃板的上、下两边平行?添加出截线后(如图4),比照判定公理图,发现无法定出∠1的同位角,再结合图5,让学生思考、试答。至发现内错角相等的条件后,让学生说明道理,而后师生共同修改。以实际需要引出新问题(“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如何判断如图6所示的玻璃板的上下两边平行?至发现“同旁内角互补”的条件后,让学生结合图7说明道理,最后,让学生仿照“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说理,写出完整的过程,并让学生相互交流,然后总结结论。

图6 图7

总结: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三部分:反思拓展(如图8)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完成性质与判定的综合。体会“由线定线”的逻辑思维过程。即已知两直线平行→(性质)角的关系→(判定)确定其他两直线平行。体会“由角定角”的逻辑思维过程。即已知角的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性质)确定其他角的关系。通过电子白板给出的拓展练习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第四部分:系统总结(电子白板展示)

总结知识、方法以及特例。

6.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笔者鼓励学生试着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综合学生的回答,将其呈现在电子白板上,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中,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学习和交流互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本课的教学遵循了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欣赏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罗允平.基于电子白板的自然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1(4). [2]李文光,荣芳.从教学适用性角度考察交互式电子白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6). [3]张敏霞,王陆.电子白板构建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平台——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专著基本思想论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 [4]鲍贤清.电子白板的教学策略设计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5).

作者:张艳杰 赵菁 谭贺 钟永江

第2篇:浅谈平行班英语教学

摘 要:英语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夯实平行班学生终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平行班;英语教学;学生发展;激发兴趣

魏书生老师有一句话让人感触很深:“我们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在空间上、时间上进行选择,但我们能选择一个乐观进取的自我。”当教师接受一个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意味着需要接受这个班里所有学生的优与缺点。既然班级没有选择,班级的学生没法选择,但教学的态度是可以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可以改变的。

一、注重英语语言的艺术

有人说:“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最起码的条件;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不亚于戏剧、影视中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主要是指一种专业的口头语言,这要求教师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必须做到准确、清晰,如果语言不准确,会使学生茫然无解,无从回答。其次,要做到简洁、生动、有启发性,语言越简洁,越生动,学生就易于接受。反之,重复罗嗦则会使学生心情烦躁,精神懈怠。最后,要有适当的幽默感。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常常要使用名言、警句、比喻、夸张、歇后语等,使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幽默感是教学语言中的调料,一个小小的调侃,引来课堂的笑声,学生会学得兴趣盎然,一些优秀的教师一节课中话不多,总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而在适当的时候,自然地诙谐一下,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充满欢快与生机。

二、因材施教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類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减少学生流失,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的差异更为明显。传统班级授课活动中,在大班的组织形式下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

三、把竞争引入教学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与竞争。在教新单词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准,读得好,记得牢;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流利,谁领会得深刻;听写时谁写得最好,谁总是满分。比赛的形式可以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

1.一对一竞争。笔者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帮学生指定彼此的竞争对手,结成一对一的竞争对子,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竞争对手。一对一竞争,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手之间随时随处都可以进行竞赛,而不需要局限于课上。课下的时候,彼此之间可以比一比,看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谁的单词记忆得快;课上的时候也可以比赛问题的抢答,看谁回答得快、谁回答得对。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巩固了平时所学的知识。

2.分组竞争。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划分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每组4~6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基础较好又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为组长,其他学生分别担任记录者、发言者、计时者等。组内成员各司其职,但应注意各个职务应轮流担任,避免出现总是会的学生负责发言的情况,因为长此以往,其他学生的英语能力只会越来越差。分组竞争可以开展短剧表演、短文背诵、课堂抢答等活动。这样小组成员之间齐心协力、相互合作,看哪个小组短剧表演得好,哪个小组短文背诵得快、错误率低,在竞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的教学符合自己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能为学生喜欢、接受,并能起到促使进步的结果,这样的教学就是好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作者:许丽丽

第3篇:基于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的汉英翻译教学研究

摘 要:平行语料库是翻译研究中的热点关注话题。 基于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的汉英翻译教学可有效强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效果:通过双语对应例句选择最佳的汉译英搭配形式,提升译文的准确性和地道度;学习优秀译文的句段长度、修辞运用和篇章处理的翻译技巧;在现实语料数据中实践翻译项目加深对翻译行为的认识。 恰当应用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数据有助于创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

关键词: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翻译教学

语料库应用到教学领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语料库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海量的真实的语言实例,[1]在翻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料库作为翻译资源,可以提高学生译者的“注意力”、“反思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他们的翻译行为更接近职业译者的行为。[2]平行语料库既有源语又有译文,在翻译教学中利用平行语料库和检索工具能丰富学生的翻译感受、提高学生在词语、句段结构等方面的翻译能力。[3]目前探讨的双语平行库在翻译教学中应用的语料大多是文学文本和少量专业文本,涉及旅游文化专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甚少,本文将探索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在旅游文本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将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应用到旅游文本信息的汉英翻译教学中有助于创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 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源语表达方式,认知翻译行为,习得翻译技巧和策略。

一、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1.旅游翻译教学的现状

旅游翻译是英语专业旅游方向的一门限选课,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发现英汉旅游文本的各自特点和风格,并掌握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目前国内的旅游翻译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模式陈旧。开设旅游翻译教学课程的院校,大多采用讲授——练习——讲评的模式,教师运用PPT或粉笔介绍与旅游翻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引用实例进行验证,学生课后进行练习,然后教师进行点评。此翻译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陈旧,课堂容量小,节奏慢,学习者参与的自主性较低。第二,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中心,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基本源于已编的旅游翻译教材,一方面远离旅游生活实际,另一方面无法全面生动地展现各地的旅游特色和历史文化。另外,学生多、课时少,无法逐个进行反馈,同时学生的水平参次不齐,教学互动困难。

改变传统旅游翻译教学的现状,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输入量, 以学生为中心在现实语料数据中实践翻译项目能加深学习者对翻译行为的认识,快速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4]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无疑能为学习者提供海量的真实的旅游翻译实例, 学习者可通过自主分析探索双语例句,学习优秀译文观察源语文本,习得翻译策略,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2.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结合是翻译教学领域的一次革新。 描写翻译研究为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5]平行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国外学者对平行语料库在译员培训和翻译教学中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平行语料库能提高学员的文本理解能力和流畅译文的产出能力。[1,2,6,7] Bowker 对两个小组的翻译质量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发现在主题理解、术语选择、惯用语表达等方面,采用专门用途单语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學的小组学员优于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翻译教学的小组学员。[8]

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趋深入,主要探讨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的作用和平行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依据、原则、方法、效果等。研究表明,平行语料库应根据翻译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及相应教学步骤,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型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平行语料库需要进行语料标注(如词性、修辞)及对齐进行拓宽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平行语料库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式学习有积极的作用。[3,9,10,11,12,13]

二、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在旅游文本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1.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

本研究基于笔者所构建的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 of Tourism Text,简称“PCTT”),共计150,830字/词,主要收录了各景区景点介绍、景区标识语、宣传手册及各个景区的官网双语资料,重点收集了部分景区官网、政府官网、部分旅行社网页有关旅游文本的双语介绍性文本。PCTT又根据所收集旅游文本涉及的主题分为不同的子库,如经典山水、红色文化及民俗风情(如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旅游指南、旅游服务等不同主题。同时笔者还构建了旅游文本英文母语语料库(来自国外旅游网站和旅游手册)。为后期的旅游翻译与教学研究提供大量的实证数据, 该语料库对搜集到的旅游文化语料进行文本整理、标注及句子对齐处理。

2.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在汉英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旅游翻译属于实用翻译,是英语专业旅游方向的一门选修课。这门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如何把旅游景区、宣传手册、酒店文宣等翻译成地道的英文。笔者尝试采用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进行翻译教学。上课前教师并非向传统的翻译课程一样首先向学生介绍旅游文本的语言、文本特点和旅游文本翻译常采用的翻译技巧,而是把学生分成3至5人一组,然后分发给每一组相同的汉译英翻译项目。下列是鄱阳湖湿地公园官网的部分中文文本: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的东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保护最科学、湿地文化最厚重、湿地利用最合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在这里既可以感受“中国最大草洲”的开阔无际、碧野无垠、风吹草低的绝世风韵,又可以欣赏“遮天蔽日、引颈清啼、闲庭信步”的鸟乐世界!既可以体会鄱阳县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感触历史名人在鄱阳湖边把酒临风、宠辱偕忘的豁达情怀,又可以领略鄱阳湖风华绝代的无限风光,欣赏圣洁无暇的白鹤、天鹅等翩翩起舞、振翅翱翔的美丽倩影。

亲爱的朋友们,诚致邀请您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来,来美尝鄱湖鲜、悠游鄱湖画、乐享鄱湖水、淘购鄱湖珍!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您来!

教师要求学生通读原文,借助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思考以下问题:

1)在通读汉语原文后,你认为哪些词汇是难译或者没有把握的?

2)搜索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查找对应词汇在湿地公园译文中的译法,同时检索旅游文本英文语料库,归纳这些词汇使用的语境和搭配。

3)考察汉语语料库、译文语料库及英文母语语料库,总结湿地公园介绍文本英、汉语在词汇、句子结构、修辞手段及篇章结构的中的异同。

4)结合翻译理论分析湿地公园介绍文本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采用的翻译方法。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 然后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并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课堂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译文,教师进行点评并归纳湿地公园类汉、英文本的特点,翻译难点及翻译的方法。

(1)平行语料库在旅游文本词汇翻译中的应用

讨论发现,部分学生对 “湿地公园”译成 “wetland park” 还是 “wetland garden” 没有把握,搜索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中得到诸如以下一些例子:

1)原文:香港湿地公园提供机会辟设以湿地功能及价值为主题的教育及消闲场地,供本地居民及海外游客使用。

译文:Hong Kong Wetland Park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to provide an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venue with a theme on th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wetlands for use by local residents and overseas visitors。

2)原文: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首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译文: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is China’s first and only national wetland park, which combines urban wetland, farming wetland and cultural wetland。

3)原文: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和“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的美誉。

译文:Mingcui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enjoys a reputation as“one of six China’s most beautiful Wetland Park”。

在平行语料库中“湿地公园”均被译成 “wetland park”,然而学生在英语母语语料库中搜 “wetland park” 只搜到以下一例:

4)St. Lucia Wetland Park is situated on the east coast of KwaZulu-Natal, South Africa, about 275 kilometers north of Durban。

“wetland park”在英语母语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仅占了0.001%,未搜索到 “wetland garden”。国外的“湿地公园”是如何用语言描述呢?学生在英语母语语料库中湿地公园景点类的文本发现诸如以下例子:

5)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protects an unparalleled landscape that provides important habitat for numerous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like the manatee, American crocodile, and the elusive Florida panther。(福羅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6)The Okavango Delta is formed when the Okavango River flows into the Kalahari Desert from the Angolan Highlands forming a unique wetland, a huge oasis setting the regions rhythm with its annual pulses。(非洲奥卡万戈湿地公园)

7)The Pantanal is the world’s largest wetland of any kind, lying mostly in Western Brazil but extending into Bolivia and Paraguay as well. Famous for its wildlife, it is one of Brazil’s major tourist draw。(巴西潘塔纳尔湿地国家公园)

至于为什么原语文本中“湿地公园”较少使用 “wetland park”,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索英语母语料库及COCA在线语料库中使用KWIC及Collocates方法查询 “wetland”及“park”的搭配及语境。词语搭配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关系,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搭配方式,英语搭配形式和汉语的搭配模式不尽相同。在翻译中,译者绝不能靠直觉或按源语搭配逐字进行翻译,使用地道的词语搭配是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与 “wetland” 搭配频率较高的词是habitat、area、plants等,这些词都是谈论湿地的具体内容比如生物的栖息地,湿地面积及湿地植物。与“park” 搭配频率较高的是national、central、state等,表示公园的级别。英语中的湿地公园多用 “地名+national park/delta”,较少使用“wetland park”,因为在英语语言中 “wetland” 是概括性的词,包含所有湿地类型比如marsh、swamp、bog、delta、everglade等。文中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可以参照语料库翻译为 “Poyang Lake National Park”。利用语料库,学习者可以检索到大量真实的语料,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直觉,同时也可加深对某词汇或短语的认识。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可以为某一旅游词汇或短语提供多样的双语对应例文,可使译者的译文更地道。除此之外,通过查看平行语料库,学生还发现在中文湿地景点类介绍文本中,形容词特别是四字形容词使用的比例非常高,让湿地这一类旅游景点带上了文学色彩, 给潜在的中国游客以想象的空间,勾起他们潜在的旅游意愿。 相比之下,英语母语文本的形容词大多比较直接、具体和朴实。

(2)平行语料库在语句结构及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旅游文本不同于文学文本和其它专门类文本,它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同时由于英汉语言及旅游文化差异,英汉旅游文本在句子、语篇结构及修辞上都不尽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考察平行语料库中中文湿地景点类文本的句型、语篇结构及修辞的使用情况。 以修辞为例,学生发现中文湿地景点类文中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排比和拟人等,搜索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中得到以下的一些例子(修辞手法用下划线表示):

8)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拟人、排比)

9)溱湖孕育了湖幽水静、林奇兽异、乡情浓郁的自然风光。(拟人、排比)

10)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的东南边缘,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的碧江区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呈片带状走向。(暗喻、夸张)

学生通过观察“8”到“10”的例文发现,中文修辞手法渗透到湿地景点介绍的方方面面,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景点介绍、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但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占所有修辞的50%以上。使用排比手法将湿地公园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细腻、形象生动,进而吸引了潜在的中国游客。

学生在检索湿地公园英语母语语料后发现,英文文本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对较少,英汉语湿地类文本中都倾向于使用排比。但是在湿地类英文文本中也会使用有拟人、暗喻和头韵等修辞手法,如下列的例子:

11)The Kerala backwaters are a chain of lagoons and lakes lying parallel to the Arabian Sea coast in the Kerala state in southern India。(拟人)

12)The Okavango delta is famous for its wide variety of wildlife. Species include elephant, hippopotamus, giraffe, crocodile, lion, cheetah, rhinoceros and zebra。(头韵、排比)

13)You can take a short walk on the Anhinga Trail to spot abundant wildlife—turtles, herons and alligators! Climb atop Shark Valley’s 65-foot observation tower for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glades. Glide over Florida Bay by tour boat or kayak for a chance to glimpse a crocodile, manatee, or dolphin。(排比)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英语湿地类旅游文体尽管会使用修辞手法,但大多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而不复杂(这是它不同于科技、公文等其它应用文体的地方),行文用字简洁明了,表达直观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忌啰嗦堆砌。在很多情况下,景物描写往往用客观的罗列来传达,力求忠实再现自然,让读者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汉语湿地类旅游文本显得“文采浓郁”一些,大多仰仗辞藻的渲染而不是物象的明晰展示。由于历来深受汉语古典山水诗词及山水游记散文一类作品的影响,汉语湿地类景介的语言表达常常伴有大量的四字词和平行句,以求行文工整,文意对比,达到音形意皆美、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学生通过语料库进行检索、观察并互相讨论,能加深对中英文湿地类文本的语词汇搭配、文辞特点,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構的认识,使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有的放矢,把教师所给的翻译项目译成符合英文语言习惯的文本,进而习得翻译策略。以下是其中一组学生讨论后得出的译文: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鄱阳湖的东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保护最科学、湿地文化最厚重、湿地利用最合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在这里既可以感受“中国最大草洲”的开阔无际、碧野无垠、风吹草低的绝世风韵,又可以欣赏“遮天蔽日、引颈清啼、闲庭信步”的鸟乐世界!既可以体会鄱阳县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感触历史名人在鄱阳湖边把酒临风、宠辱皆忘的豁达情怀,又可以领略鄱阳湖风华绝代的无限风光,欣赏圣洁无暇的白鹤、天鹅等翩翩起舞、振翅翱翔的美丽倩影。

亲爱的朋友们,诚致邀请您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来,来美尝鄱湖鲜、悠游鄱湖画、乐享鄱湖水、淘购鄱湖珍!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您来!

Poyang Lake National Park, the heart of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lies in the north of Poyang Lake, which is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As a National wetland Park, it boasts the vast wetland, abundant wildlife, splendid wetland landscapes, scientific wetland preservation, rich wetland culture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etland. Here, you can enjoy the view of boundless grassland and a large number of rare birds. Most of time, you will not move your eyes away from the gracefully flying and dancing cranes and swans. When indulging yourself in the rich culture of Poyang County with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history, you are easy to imagine how the ancient poe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elebrities) drank their wine against the wind and disregarded their own favors and humiliations。

Welcome to visit Poyang Lake National Park to enjoy special local fishes and shrimps, fantastic scenery, exquisite handicrafts and unique culture. Come and enjoy it by yourself !

通读学生译文,发现该组学生在词汇方面省略甚至删除了原文里啰嗦堆砌的四字词如“碧野无垠、风吹草低、绝世风韵、引颈清啼、闲庭信步、遮天蔽日”,使用了相对准确更地道的词汇搭配如“湿地保护”译成 “wetland preservation”、“深厚文化”译成 “rich culture”。在句子结构方面,该组学生对部分句序进行了调整,如 “又可以领略鄱阳湖风华绝代的无限风光,欣赏圣洁无暇的白鹤、天鹅等翩翩起舞、振翅翱翔的美丽倩影”该句在译文里放在了“you can enjoy the view of boundless grassland and a large number of rare birds”中,使译文连贯性更自然。在修辞手法上,译文并未译出原文夸张处如“……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保护最科学、湿地文化最厚重……”之中的“最”,部分排比手法因为形容词的堆砌也未译。在语篇上,汉语在语篇衔接上比较松散,译文在句与句之间添加连接词如“as、here、most of time、when”更符合英语旅游文本语篇特点。虽然译文对原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都进行了改动,吸引力相对减弱,但通篇译文在词语搭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及语篇结构上更接近湿地类英文文本客观简约的语言特点,将原文的内容准确通顺地表达出来,更符合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更能激起目标语潜在游客的兴趣。

三、结束语

基于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的旅游文化汉译英教学能促进该领域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形式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归纳式学习,通过双语对应例句选择最佳的搭配形式,提升译文的准确性和地道度;学习优秀译文的词性分布、句段长度、修辞手法和篇章处理方式习得翻译技巧。教学内容从单一依赖教材转为基于语料的真实多样的翻译项目,在现实语料数据中实践翻译项目能加深对翻译行为的认识。基于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的汉英翻译教学可以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效果,学生在检索语料库过程中独立思考,然后将自己总结的内容在同组、同班及老师之间进行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恰当应用旅游文化平行语料库数据有助于创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Johns, T. Should You Be Persuaded: Two Examples of Data Driven Learning Materials[J].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 2010 (4): 1-16.

[2]Pearson, J. Using parallel texts in the translator training environment [A]. In F. Zanettin, S. Bernardini & D. Stcwart(eds.).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C].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3: 15-24.

[3]王克非.雙语对应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用途[J].外语电话教学,2004(6):27 -32.

[4]蔡永贵.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词汇翻译教学[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103-107.

[5]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1.

[6]Bernardini, S. Corpus-aided language pedagogy for translator education[A]. In K. Malmj?覸r (ed.). Translation in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me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97-112.

[7]Awal, N., I. Ho-Abdullah & I. Zainudin. Parallel corpus as a tool in teaching translation: Translating English phrasal verbs into Malay[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s, 2014 (112): 882-887.

[8]Bowker, L. Using specialized monolingual native-language corpora as a translation resource: A pilot study[J]. Meta, 1998 (1): 31—51.

[9]巩雪先.基于在线英汉平行语料库的DDL翻译教学—以英语被动句翻译教学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07-112.

[10]王克非,秦洪武.论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5):763-773.

[11]熊兵.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界,2015(4):1-10.

[12]余军,王朝晖.基于比较翻译教学法的教学型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翻译,2010(5):57-62.

[13]朱纯深,慕媛媛.以文本解释力为导向的语料库翻译教学—香港城大翻译与双语写作在线教学/自学平台的设计与试用分析[J].中国翻译,2013(2):56 -62.

(编辑:王晓明)

作者:王宗英

第4篇:平行线的性质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

3.通过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采用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发现,认真研究。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

(二)难点

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及推导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回忆所学内容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片1)。

1.如图1,

(1)∵

(2)∵

(3)∵

2.如图2,(1)已知

(2)已知 ,则(已知),∴ (已知),∴ (已知),∴ ,则 与 与 ( ).( ).(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图2图

33.如图3

,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第二次拐的角

是多少度?

的度数,就需要我们研究与判定相反的问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

1、2题。师:第3题是一个实际问题,要给出质。板书课题:

[板书]2。6平行线的性质

【教法说明】通过第1题,对上节所学判定定理进行复习,第2题为性质定理的推导做好铺垫,通过第3题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习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我们都知道平行线的画法,请同学们画出直线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并思考。

学生画图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见图4),当同学们思考时,教师有意识地重复演示过程。

的平行线

,结合画图

过程思考画出的平行线,找一对同位角看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题,即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平行线的性

【教法说明】让同学们动手、动脑、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得出规律的习惯。

学生活动:学生能够在完成作图后,迅速地答出:这对同位角相等。提出问题:是不是每一对同位角都相等呢?请同学们任画一条直线平行线

,得同位角

,利用量角器量一下;

,使它截 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画出图形,并进行度量,回答出不论怎样画截线,所得的同位角都相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肯定结论。

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我们把平行线的这个性质作为公理。

[板书]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法说明】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条件下,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进行度量,在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动脑分析总结出结论,不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图5的图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是相等的,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会很容易地答出内错角相等,同分内角互补。师:教师继续提问,你能论述为什么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吗?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们思考,并相互讨论后,有的同学举手回答。

【教法说明】在前面复习引入的第2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此时学生已能够进行推理,在这里教师不必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或指正的同时板书。[板书]∵∵

(已知),∴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

(对项角相等),∴

师:由此我们又得到了平行线有怎样的性质呢?学生活动: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板书]两条平行经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推导同分内角是互补的,并归纳总结出平行线的第三条性质。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师生共同订正推导过程和第三条性质,形成正确板书。[板书]∵∵∴

(已知),∴ (邻补角定义),(等量代换).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在今后我们经常要用到它们去解决、论述一些问题,所需要知道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它们的符号语言分别为:∵

(已知见图6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

等).∵∴

(已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板书在三条性质对应位置上.)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看复习引入的第3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活动:学生给出答案,并很快地说出理由.练习(出示投影片2):如图7,已知平行线

被直线

所截:

图7

(

1)从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为什么?(

2)从

,可以知道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为什么?(3)从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完成练习(出示投影片3)。

是多少度,为什么?

【教法说明】练习目的是巩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如图8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知量得各是多少度?

, ,梯形另外两个角

图8

学生活动:在教师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可以相互之间讨论并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解题过程。

【教法说明】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梯形的两底平行就已熟知,所以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来找

的大小.这里学生能够自己解题,教师避免包

办代替,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生板演教师

指正,在几何里我们每一步结论的得出都要有理有据,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修改学生的板演过程,可形成下面的板书。[板书]解:∵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变式练习(出示投影片4)1.如图9,已知直线(1)(2)(3)

经过点 ,

.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各等于多少度?

.∴

.

(梯形定义),∴

(两直

2.如图10, 、 、 、(1)(2)

时, 时,

、 、

在一条直线上,

.

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把理由写成推理格式。

【教学说明】题目中的为什么,可以用语言叙述,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用推理格式说明.另外第2题在求得一个角后,另一个角的解法不惟一.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解法给予肯定,若学生未想到用邻补角求解,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总结、扩展

(出示投影片1第1题和投影片5)完成并比较。如图11,

(1)∵

(已知),

∴(2)∵∴(3)∵∴

().(已知),().(已知),

().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题目的同时,进行观察比较。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出示投影6)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并能够说出前面是平行线的判定,后面是平行线的性质,由角的关系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是平行线的判定,反过来,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教法说明】通过有形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在有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不同。巩固练习(出示投影片7)1.如图12,已知 是

.(1)

上的一点, 是

上的一点,

平行吗?为什么?

图1

2(2)

是多少度?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口答.

【教法说明】这个题目是为了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的掌握.知道什么条件时用判定,什么条件时用性质、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

6

第5篇:《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案例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在我校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版本为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每人发一张条格纸,然后请每位同学利用手中的条格纸,任意选取其中的两条线作l

1、l2,再随意画一条直线l3与l

1、l2相交,用数字标出 8 个角。(图略)

问:图中那些角是同位角?那些角是内错角?那些角是同旁内角?

【生】思考回答

(二)进行新课

【师】

1、量出(图略)中的每对同位角的度数。

2、没有带量角器的学生将上图的8个角分别剪开比较每对同位角度量关系(鼓励他们在无需测量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方法探索找出图中角的度量关系)。

3、随后同桌同学交换,再次测量,情况又是如何?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实际操作,通过度量―填表―比较―猜想每对角具有相等的关系。

【师】:

1、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2、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师】问题:如图2,如果a//b,c与a、b相交,那么∠2与∠3,∠2与∠4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并说出理由.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探讨推导过程,并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评出叙述最好的两名同学板书说理过程,给予评析。

因为a ∥ b (已知)

所以∠ 1=∠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1=∠ 3(对顶角相等)

∠ 1+ ∠ 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 2=∠ 3(等量代换)

∠ 2+ ∠ 4=180°(等量代换)

【师】问题5:根据以上结论,你能说出平行线还有什么性质吗?

【生】答: 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师】平行线性质2:两条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例题示范:

例:如图3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o,∠B=115o,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师】析解…

【生】思考、尝试运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四)应用练习:

1、课本146页练习

1、2

2、题目: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 )

A、先右转80o,再左转100 o B、先左转80 o ,再右转80 o

C、先左转80 o ,再左转100 oD、先右转80 o,再右转80 o

【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踊跃回答

【师】评价、强化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六)布置作业:课本146页练习

3、5

六、教学反思

俗话说:“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学会”,关键是使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本节平行线性质的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选用启导探索法来开展教学,通过教师、学生共同活动,采取分工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课堂上在与学生的对话和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通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人交流的合作性等多样评价目标的积极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表现不明显的学生予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自由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本节课我大部分让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有一点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讨论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每次讨论前我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意见思想,他也能注意倾听别人的见解。本节课的例题、练习题我都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探究来解决的,并且让学生来解答,遇到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再强化一下,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我更注意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亲身经历和体验。如:让学生通过用量角器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得到结论。现阶段的几何,不要求他严密的证明写法,只要他们感受几何、体会几何。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课堂改进永远是进行时态,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老师端正认识,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学习权,把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当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主动参与学生其中,点燃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的火花,把机会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学生的学习, 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顺水推舟,加以点拨、提升、延伸或展开阐述,从而使学生对问题探究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 充分体现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那么我们就会在学生自主互动的学习中实现更好的高效课堂。

第6篇:《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回顾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说出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把这三句话的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吗? 这样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针对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紧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我们学习的平行线的画法,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作出截线,找出其中的同位角,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验证同位角之间的关系,学生说出可以用度量的方法或剪切的方法来验证,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法进行验证,把验证的结论告诉大家,从而得出平行线的性质一,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增加了学习兴趣。再让学生用“∵”、“∴”的推理形式,也就是数学符号

语言的形式把性质一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感。

另外两个性质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再利用性质一来推导,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成功之处:

1、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平行线判断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通过创设一个疑问:能不能通过两直线平行,来得到同位角相等呢,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平行线性质的探索。

2、整个课最突出的环节是平行线性质的得到过程,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白纸,三角板,在上课时学生通过自主画图进行探索,得到猜想,再通过验证发现的。即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结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探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时,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交流与合作。

3、在教学中,设计了知识的拓展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平行性质的理解。

4、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从简到难,由简单的平行线性质的应用到平行线性质两步或三步运用,学生容易接受。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1、在上课过程中,担心学生由于基础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所以新课教学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短。

2、由于课堂练习时间短,所以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上还有欠缺,推理过程的书写格式还不够规范。

第7篇:《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成功之处:

1、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平行线判断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通过创设一个疑问:能不能通过两直线平行,来得到同位角相等呢,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平行线性质的探索。

2、整个课最突出的环节是平行线性质的得到过程,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白纸,三角板,在上课时学生通过自主画图进行探索,得到猜想,再通过验证发现的。即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结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探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时,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交流与合作。

3、在教学中,设计了知识的拓展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平行性质的理解。

4、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从简到难,由简单的平行线性质的应用到平行线性质两步或三步运用,学生容易接受。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1、在上课过程中,担心学生由于基础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所以新课教学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短。

2、由于课堂练习时间短,所以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上还有欠缺,推理过程的书写格式还不够规范。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本节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还有一次口误。这是今后要避免和改正的,加强教学语言的备课。还要多听课,取长补短。力争做到精讲精练。

2、讲解和展示练习的时间不够,讲评由老师代劳,没时间让学生纠错。今后在教学中关注时间的合理安排。

这节课整体来说效果还可以,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运用平行线的三个性质进行说理,但也发现一些问题:

1.归纳性质时,可建立图形与符号之间的联系。板书中只写了性质的文字表述以及符号语言的表示方法,而图形只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下,如果能够将三个性质在同一个图形中表达出来的话,学生对性质的记忆就更为方便。

2.在教学过程中,巡视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喜欢用小组长批改的形式,原以为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在课堂上发现,有的小组长在批改时,只知其然,而不知道该怎么讲解。

3.错过教学资源。有两个同学到前面板演时,都出现了缺少依据的情况。自以为简单,所以我当时的想法是学生忘记写了,因此在讲解的时候,我只是轻描淡写的让学生给补充上了,而没有讲为什么要写这条依据。

4.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在“复习旧知环节,原计划是让学生口述完成说理过程,可学生的反应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快,其实这时候我就应该放慢下来,让学生以手写的方式来代替,可是考虑到时间,我还是让学生口述完成的,这为后面的探索过程埋下了隐患。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我有如下改进措施:

1.备课充分。在备课时从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出发,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

2.抓好课堂时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侧重基础,勤动脑,多练习。巡视时侧重那些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那部分同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青林乡中心学校:赵世斌

2017年3月20日

第8篇: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1、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

①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注重学生的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②尽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

2、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有:

①自身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时缺乏灵活性;

②逻辑语言的表述有时还不够明确,引导学生时,语言不够到位; ③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默契程度还需加强;

第9篇:《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是在学了平行线后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及其简单运用。

1、教学流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出通过预习知道了哪几种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讨论判定1是怎么得到的?判定2和判定3又是怎么得到的?然后通过几组习题检查学生对这些方法的掌握情况。

2、通过让学生讲,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这从后面的填空与选择题的正确率上能看出来,效果不错。但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思考不够,这也是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层的思考,只满足于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的应用。因此本节课重点我把它落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来由进行梳理;二是知识的合理运用。从而让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能准确地对判定的运用进行口头表达,而部分同学对详细过程的书面表达就有点力不从心,有点畏惧,这是我们七年级数学老师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

4、通过这堂课我觉得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要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不能被学生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一定要让学生真正预习,真正在预习的时候去思考(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讲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知识的作用等)。

上一篇:工作压力研究综述下一篇:旅游电商建设运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