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二

2023-0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平行线的性质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行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来看,这场论战在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情依据、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形成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基本范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学术研究范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在这场论战中,“新思潮派”成员、“中国农村派”成员、张闻天、吕振羽、何干之、翦伯赞、邓拓等马克思主义者与“新生命派”、“托陈取消派”、“动力派”、国民党“改组派”、“中国经济派”等围绕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展开了论战。论战的结果,使马克思主义者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论成为主导,并为当时的进步思想界、理论界所认同。目前,许多学者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史学史、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诸领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看,这场论战在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情依据、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形成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基本范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深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期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中国向何处去”的客观情势、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与社会危机的正反对比、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争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运动的兴起以及五四运动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与宣传等诸多因素,为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政治与实践契机。论战各方,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非马克思主义者、反马克思主义者,都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解中国历史和现实,争取论战的话语权。

译介和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是中国人民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工作。从1927年到1937年,共出版各类马克思主义著作100多种,仅一些左翼社会科学工作者翻译的马恩列斯著作达113种之多。从1929年到1935年,被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以“共产党刊”为罪名查禁和查扣的书刊近500种,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及其生平事业的书籍数十种,从中可以窥见当时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盛况。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译介和出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针对性地新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相关著作,以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方面的著作为主。如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论文选译》等;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德国农民战争》、《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宗教·哲学·社会主义》等;普列汉诺夫的《战斗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近代唯物论史》等;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布哈林的《唯物史观》等。何兹全先生回忆说:“当时,上海出现很多小书店,争着出版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书。我是这些书的贪婪的读者。”这些著作的输入和出版为论战提供了必备的理论条件。二是出版的著作以单行本为主,较少在报刊上连载。除一些节译本、摘译本外,全译本开始增多,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首次出现全译本;有的著作有重译本,如《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的著作同时出现许多版本,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有四个版本。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逐步向列宁、斯大林的著作过渡,由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向介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转变。在1928年到1930年出版的十本“马克思研究丛书”中,仅有2本是马克思的原著,其余8本是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四是输人马克思主义的渠道以苏联为主,日本、欧洲渠道退居次位。苏联马克思主义著作,如西洛柯夫、爱森堡等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的《新哲学大纲》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德波林的《辩证法的唯物论入门》等六部著作都被译成中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等、永田广志的《现代唯物论》等及德国狄慈根的《辩证法的唯物论》等著作也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五是翻译质量较五四时期有所提高,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但受翻译水平的限制,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的质量仍很粗糙。侯外庐在回忆译读《资本论》时说:“我们的译本既是不成熟的,又是未完成的,在它问世的年代,仅仅聊胜于无。”李一氓也说,他当时的译本“意义不清,文句不顺”,“今天连自己也念不下去”。

论战期间,介绍、研究、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系统和全面。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成为时尚,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此前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偏误。论战各方不同程度地将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别人是非马克思主义者或假马克思主义者。有鉴于此,王礼锡曾将这场论战看做是“以中国实际为对象,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的唯物论内部之争”。参加论战的王宜昌也说:“在一九二七年以来,人们都利用着历史的唯物论研究所得的结论作为根本的指导原理,而将中国史实嵌进去。……各种杂志如《新生命》、《思想》、《新思潮》等中,多是依据历史的唯物论这根本的指导原理来的。”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也广为知晓。经过20世纪20年代瞿秋白、李达的努力,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逐渐为思想界和理论界所注意,论战期间“风靡了全国”。同时,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被广为引用和争鸣。郭沫若首次将其用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提出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五阶段论”,为中国社会史论战树立了标杆。

二、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情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马克思主义能否中国化,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看,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论战各方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与现实进行研究和分析,但结论不同,甚至相反。从根本上看,这是由论战各方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属性所决定的。“新生命派”等反马克思主义者、非马克思主义者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和阶级利益出发,夸大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以此否认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否认中国革命的必要性。胡秋原后来说,这场论战是“反对封建社会论”、“与第三国际和中共对立”,目的在于“非共和反共”。对此,“新思潮派”等马克思主义者从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原则出发,注意从主观与客观、理论和材料、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上把握中西经

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共同趋向,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内在契合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情依据。

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各方由现实返溯历史、由城市转入农村,探讨了民族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新生命派”、“动力派”等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绝对地破坏了封建主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中国资产阶级在中国取得了统治地位。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体发展阶段、程度及其表现形式方面,他们又有所不同,“新生命派”中有“商业资本主义社会”、“先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上的衰落时期的封建社会”的观点,国民党“改组派”有“为封建思想所支配的初期资本主义”的看法,“托陈取消派”则是封建主义“残余”社会观。在他们看来,既然中国已经是一个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生产尚不发达的国家,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在中国没有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具有任何的合法性基础,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各根据地、苏区实行军事“围剿”也就名正言顺了。

面对众多反对者的挞伐,“新思潮派”等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了中共“六大”提出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正确决议和斯大林多数派的观点,结合中国历史和现实以及农村革命斗争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形态有序演进理论来剖析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批驳了“新生命派”等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的机械论认识。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中国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封建社会,更不是非资本主义非封建主义的“五鬼社会”,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的民权主义革命”,反封建主义残余和反帝国主义是“革命当前的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及土地革命是革命当前的两大任务”。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趋势,郭沫若、吕振羽指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与欧洲社会历史发展并无绝对不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后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而成为半封建经济,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而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中国农村中,大量存在的是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和以封建势力为社会基础的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因此,中国革命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论证了中华苏维埃工农政权的合法性,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策略提供了依据。

三、建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这场论战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五四时期,李大钊就提出了变革思维方式,破除唯心史观,确立唯物史观的任务,“创造一种世界的平民的新历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是通过这场论战而建立起来的。

首先,形成了一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得以成立的主体条件。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邓拓、吴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中国社会史研究为学术背景,出版了一些标志性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在1930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最早尝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用唯物史观来指导历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真正建立”。由于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论述还存在“公式化”、“片面化”的缺点,以致该书刚出版时,“附和他的人极少,而反对他的人却极多”。尽管如此,也并不影响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上的开创性地位。李麦麦称之为“近几年来中国出版界中最时髦、最出风头的一本著作”。事实上,论战中的许多学者大都在批评郭沫若的古史研究中形成自己的古史观。在史学上地位仅次于郭沫若的吕振羽撰写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等著作,形成了独特的古史发展观。还有翦伯赞的《殷代奴隶社会研究之批判》、《关于“亚细亚的生产方法”问题》、《“商业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之清算》等文章,邓拓的《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停滞的考察》、《论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奴隶制问题》、《中国封建制停滞的历史根源》等文章,吴泽的《殷代经济研究》、《奴隶制社会论战总批判》等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打破了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在史学研究领域的垄断局面。

其次,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这是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是以郭沫若、吕振羽等人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为基础的。郭沫若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提出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五阶段论”,开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相结合的先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范式。董作宾先生指出,郭沫若“把《诗》、《书》、《易》里面的纸上史料,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冶于一炉,制造出来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吕振羽稍后于郭沫若也提出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五阶段论”,在具体的阶段划分上与郭沫若有所区别,但更有说服力,尤其是他的史前期研究在当时别具一格。林甘泉先生指出,吕振羽“把文献记载的神话传说与新出土的考古文物结合起来,把历史学和民族学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整理出一个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中国原始社会史的体系来”。在研究对象上,重点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及其历史分期,也有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史、中国通史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历史哲学研究、经济史等分支领域。

再次,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一门学科之所以成立,研究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论战首先确立了以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历史研究的根本方法,即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等客观物质条件出发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国历史发展基本脉络。吕振羽指出,离开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的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实际状况,将会“陷入迷途”和出现“十分无力的窘状”,“只有从社会自身之本质的最基础的东西方面去把握,则建筑于其上层的种种东西及一切现象,才能正确的被我们认识,因为一切上层建筑,对于其本身都是不能说明的”。后人因此称之为“唯物史观学派”,以与实证主义史学派、相对主义史学派相区别。其次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材料、一般与特殊相统一的方法。研究历史,需要研究者与对研究材料的收集、选取、占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综合。与考据学派史学家偏重材料的做法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主张将科学理论与历史材料进行“视界融合”,打破狭隘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限制。郭沫若说,“我们所要的是材料,不要别人已经穿旧了的衣裳”,因

此,只有占有详尽的材料,同时加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才能跳出‘国学’的范围,然后才能认清所谓国学的真相”。最后是运用世界眼光,将中国社会史研究放在整个人类历史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立体的把握。这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四、探索了中国革命新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适合中国革命特点和需要的新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理论旨趣。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运动中的实践探索相比,论战主要是从理论上探索和论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从而推动了苏区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工农红军的发展。

第一,明确中国革命的重心在农村。中国共产党按照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经验、指示、要求去开展革命运动,必然地以城市为重心,并由此向农村扩展。这种做法脱离了中国实际,缺乏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实际状况的分析,最终导致党内出现右倾和“左”倾错误。论战中,张闻天、钱俊瑞、薛暮桥等分析了农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农村中大量存在的是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和以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关系,它们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和起支配作用,中国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依存的最后、最坚固的堡垒。因此,中国革命的重心只能是农村而非城市。陈翰笙在广东等地农村调查后指出:“凡是研究过中国情况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几乎都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是只有极少数学者没有忽视中国的政治经济中那种复杂的殖民地性质,这种殖民地性质实际上比其他任何因素更加有助于加强目前封建关系的韧性,甚至强度——中国农民不但在受封建主义之害,而且也在受资本主义之害,不但正在受中国生产不足之害,也在受国外生产过剩之害。”通过这场论战,从理论上回答了“城市中心沦”者的诘难,也批判了反对在中国农村开展革命运动的观点。

第二,佐证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结论的科学性。“中国经济派”否认中国农村中存在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对无地少地的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否认中国农村中存在地主和农民阶级对立,认为“中国在1927年以后,农村已经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已经占优势。所以农村的核心问题已经不是土地所有形态、地权、租佃关系等问题,而是资本制的农业生产过程分析”。对此,“中国农村派”认为,农村中依然大量存在封建土地租佃关系,农民依然没有脱却封建的农奴性,地主和农民的阶级对立是农村中最基本的阶级关系,农村破产不是生产不发达,而是根源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陈翰笙、薛暮桥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实证主义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认为中国农村中普遍存在占有大量土地的少数地主与大量无地少地的“饥饿佃农”,资本主义的矛盾没有成为中国农村中一切矛盾的支配形态,榨取剩余生产物的基础主要还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绝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束缚,既不能成为像“飞鸟一样自由”的无产阶级,又无充分土地可以保障自己的独立生活。陈翰笙根据土地关系和雇佣关系,将农村居民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五类,与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阶级关系的划分方式基本一致。“中国农村派”的调查和学术研究与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等的调查研究如出一辙,反映了农村中土地占有两极分化的严重性,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斗争相呼应。

第三,肯定暴力革命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方式。中国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中国问题的解决方式只能是暴力革命而非改良,即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李培林先生指出,这场论战对中国农村出路的探讨实际上是从改良和革命两大视角,沿着四条路径提出来的。从改良的视角有生产要素路径和传统文化路径,从革命的视角有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路径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工业相结合的路径。因而,“中国农村派”等马克思主义者既要批判“定县主义”和“村治派”的改良路线,也要反对“中国经济派”忽视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的主张。尤其是后者,他们深受“托派”的影响,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资本分配问题才是重要的,土地分配问题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以后便过去了”,只要“推翻外国资本的支配并把土地加以彻底的改造,然后民族的生产力就可蓬勃地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者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只有革命的手段和武装斗争的方式,才是改变农村土地关系,打破农村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的最佳途径。“中国农业改造或农民运动的任务主要地是在铲除封建的秩序;同时因为这种封建残余是被帝国主义所维持,所以反对封建主义跟反对帝国主义变成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不可分离的任务。”

五、形成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基本范式

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基本范式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研究。它最初萌发于李大钊提倡以唯物史观改造旧史学之时,通过这场论战及其前后的中国哲学史沧战、新启蒙运动、“学术中国化”运动得到强有力地推进,应用范围由史学领域逐步拓展到哲学、经济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乃至自然科学领域。

首先,以唯物史观作为学术研究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唯物史观“像怒潮一样奔腾而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反马克思主义者、非马克思主义者,均“将生产方式看作是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利刃”,“以唯物史观的观点对于中国过去的文化加以清算”。陶希圣在《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中也提出了观察中国社会的历史的观点、社会的观点、唯物的观点三个原则。吕振羽则认为“史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解剖人类社会的唯一武器”。唯物史观之所以被看作是“唯一”或“科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在论战者看来,因为它指出了一个科学的真理,即人类社会以经济基础为根本的发展规律,它重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和社会形态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从而有助于求取全部的历史真实。

其次,重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路。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也是这场论战的一个重要特征。多数论战者从生产关系及其总和的经济基础出发去判别社会发展的规律、特点、过程。郭湛波指出,当时的论战者认识到,“解答中国社会问题,非先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不可;要想明了中国社会史,非先得明了中国经济史不可”。正因为唯物史观从经济领域探求社会历史变迁,使得论战各方注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中的经济史料进行收集、应用和解释。如郭沫若、吕振羽、陶希圣等引用《诗经》、《尚书》和二十四史等史学著作中的大量经济性史料文献进行分析,张闻天、任曙、严灵峰等多次使用海关册、轮船、钱庄、丝厂的经济性数据资料。在中国社会史论战进入尾声之际,陶希圣创办了《食货》杂志,研究中国经济史,毋宁说他不受唯物史观的经济演进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意义的观点的影响。

再次,阶级分析方法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成为考量学术研究党性的基本依据。论战各方均依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使用阶级分析方法进行论证和批判,是这场论战的重要特征。李振宏先生指出:“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用阶级斗争理论来考察阶级社会的历史,毫无疑问仍然是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事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原则。”用阶级分析方法来研究历史是如此,研究其他学科也是如此。论战发生在阶级矛盾尖锐、阶级斗争激烈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使得论战各方必然分属一定的阶级阵营,学术研究中包含和体现阶级话语也同样不可避免。李泽厚先生认为,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背景下开展的这场论战,其无情的批判音调比起科玄论战中朋友间温情脉脉的讨论而言简直换了人间,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搏斗。这场学术论争具有尖锐的政治性质和政治内容,显示着极其强烈的党性。学术讨论(科学)的现实目的性(意识形态和政治)异常明确。因而这种收获不仅是学术的,而且同时是意识形态性的。即是说,这场论战无法远离阶级斗争的场景,阶级分析方法成为梳理论战迷乱阵势的中心线索。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无论是中国共产党内部,还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都在为自己所属的阶级阵营寻找社会的、历史的根据。

总之,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是在政治、革命背景下进行的一场学术论辩,它既在世界视野和阶级话语下建构起宏大叙事,又在唯物史观路径下寻求一种“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性质的判定;它既深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黄修卓

第2篇:小蝌蚪游走在五条平行线上的律动

通过对中小学五线谱教学处境的分析,对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诠释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举例和示范,凭多年来的五线谱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中小学的五线谱教学是任重而道远的。专业化的音乐教育教学方式,违背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普遍发展规律,脱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实际,也遏制了美育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作用。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小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专业化”音乐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是有好处的,尤其在五线谱学习方面,这对课改后的音乐教育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五线谱 五线谱教材 学习方法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迅速发展,音乐教育在我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呈现出许多弊病和不利的因素,过于专业化的音乐教学,严重地抑制了中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着非常大的距离,这已经不适应我们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音乐教育在今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而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自身建设,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责任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专业化的教学模式,违背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普遍发展规律,过于专业化,脱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实际,也遏制了美育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教学中,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学习一些必要的“专业化”音乐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有好处的,为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就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而言,和西方发达国家音乐教育的发展相比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我们的音乐教学设施还需要更大的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基础设置的完善有待充实与提高。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做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旧有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在新形式下的音乐教育发展,仍须改革才能更有利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壮大。现在我们所认识的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技能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新课程改革是极为重要的,知识和实践的相互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更为广阔。

一、我国中小学五线谱教学的现状分析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被广泛采用的国际通用的一种记谱法,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的记谱方法,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五线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从幼教就开始了五线谱的学习和运用,例如学习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用五线谱来记录乐谱。我国音乐教育的起步较晚,简谱教学的简易性在我国特定时期的教育模式下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五线谱教学方面仅仅局限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应用。就现在来看中小学音乐课本仍是以“简谱化”为居多,虽然有配套的五线谱教材,但都是不为所用的,用之甚少,五线谱教学举步维艰,可以发挥的空间少之更少。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五线谱教学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如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教学设施陈旧、音乐教育教学理念退化,等等。

二、五线谱教材的选用和学习内容的安排

1.教材的选用

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对中小学五线谱教学的顺利进行、展开,有着促进作用。选用一些简易的五线谱教材作为入门学习,对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一些,能够视唱简单的五线谱,这已经实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对中小学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会使五线谱教学险于专业化的程度,反而使学生厌烦学习五线谱,所以学习五线谱要把握一个度,要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我们可以选用由屠咸若主编的、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怎样读五线谱》一书,或由刘景春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怎样识五线谱》一书兼可作为入门学习教材,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五线谱学习,对五线谱教材可适当地作些删减;对较低年级学生学习五线谱还可以自主创编一些卡通图片、音乐游戏等系列的学习道具,与此教材结合着用效果会较好。

2.内容的安排

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着眼于从整体出发、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五线谱的学习过程中不单是学习五线谱的读法与运用,还需加入一些简单的基本乐理知识,这样可以在学习中做到有理可寻、有据可依,学习内容的深浅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智力的了解和对五线谱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在中小学学习阶段,主张学习基本的五线谱知识,但是不宜过深、过繁、过杂,应处处考虑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内容的教授,加强其五线谱内容学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学习五线谱的积极性和益用性。

其一,对于高年级学生根据智力的变化和接受能力应当由浅而渐深地安排学习的内容,从七年级学习到八年级结束,学习进程控制在一个升降号以内、以自然大小调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旋律为主。

其二,对于低年级学生根据其智力的演变与发展需要制定由浅而深的学习内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之间应当以无升降号、以简单的自然大小调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旋律为主。其三,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个体情况来合理安排五线谱学习内容,给学生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可以留出10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学习和回顾五线谱知识,鼓励学生在同学们和老师面前自信地表现自己,树立起学生学习五线谱的自信心,同时还应设计一些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如对于简短的4小节或8小节的乐谱,应发挥钢琴的音效作用,让学生对着五线谱聆听旋律的发展,在聆听音乐中来学习五线谱;这既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加强了学生对五线谱学习的感受和理解,又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自主学习性和兴趣。

三、学习方法

五线谱的学习方法是多方面的,而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所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知识性等独特的形式来表现出音乐的韵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首先要为学生学习音乐积极地创造好条件,通过各种好的学习方式方法来科学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五线谱的过程中同时去感受、欣赏、理解音乐的美感,启迪学生学习音乐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五线谱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五线谱教学中构建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充分发挥起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的音乐能力。

在五线谱教学中所使用的符号比简谱少,比简谱形象直观且容易认识、记忆,因此中小学的五线谱教学不需要像音乐专业化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更加简便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学习,使学生学习起来有趣味性,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使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

1.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全权”下放,教师“袖手旁观”,需要教师作合理适当的安排,利用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五线谱的自主性和趣味性。

(1)游戏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五线谱教学的自主学习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在游戏中,他们能快乐地进行学习且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卡通游戏是小学生的爱好,参与游戏玩卡通,把五线谱音符转化为卡通画面,利用卡通的形象性,在做游戏中进行五线谱学习,认识五线谱上各种样式、名称及用途,这是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学生对感性事物的认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个人学习爱好,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五线谱的兴趣。这样形象而直观的互动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还给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感性刺激,这有利于创设学习情景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获取,也营造出快乐的学习环境。

(2)简线对比法、即兴视谱法等适合中学生的学习。简线对比法,是指中学生在学习简谱的基础上和五线谱作对比,针对中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提倡学习探索,引导和鼓励学生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中学生形成探索音乐奥秘和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不管在音乐教育中运用什么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正确地去认识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知识,可以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才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使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互助与合作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五线谱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互助与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来学习五线谱,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出身的许多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五线谱之外的各项音乐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互助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能力与实践

学生的具体能力是有差异性的,所表现出来的实践愿望各有不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个体差异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忽视学生的具体能力差异,这对五线谱学习与视唱的实践是不利。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和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些个别学生可能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教师要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不能搞“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个别化性质,学生掌握五线谱后在实践中体现的能力不一,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当相应地不同。实践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需要教师做出不同的指导和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来选择五线谱学习内容的深浅。因此,教师在教授五线谱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作不同的肯定和激励,有利于增强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一些的学生来讲,既能免除学生在课堂中怕出错的心理障碍,又能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中建立起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中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小小的成绩,也要充分去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学习,这样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五线谱,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势必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任意翱翔,展翅高飞,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传播快乐的音符。

参考文献:

[1]屠咸若.怎样读五线谱.上海音乐出版社.

[2]刘景春.怎样识五线谱.人民音乐出版社.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4]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接第161页)中被认同特别看重,而中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他们乐于在同辈群体中寻找朋友和伙伴,而朋友之间的兴趣爱好往往互相影响,同时青少年的攀比心理也对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的心理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所以,同辈群体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也会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产生影响。

4.体育教师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体育教师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教导者和组织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其作用和影响也是很大的,根据调查,有不少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师有关,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原本不喜爱体育活动的中学生。

5.父母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在现在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父母在体育方面给孩子的教育,以及他们自己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影响较为直接。经过调查发现,在那些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中学生中,大部分的中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都得到父母的赞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形式,是掌握与提高运动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它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课外体育活动比体育课有更大的自由度,且内容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中学生往往抱怨体育课却又热衷于课外体育活动。

3.长期以来,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一直被一种不变的模式被传承着,存在着重视不足,措施不力,实效不强,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缺乏引导,疏于管理等问题。

4.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态度、运动技能掌握水平、家庭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认识程度等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二)建议

1.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它当作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来抓,全面提高中学生的体质水平,真正体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2.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量减少对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升学的压力,学校的教育体系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要追求片面的升学率,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师生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

3.学校在组织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应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和开展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排入课程表内。

4.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特别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成为学生的教导者,也要在课外成为学生体育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利用自身的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对学校体育资金的投入,加快对体育场地的扩大和对体育器材的更新与补充。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广泛的发动社会力量,开发、研制各种有利于中学生健身,娱乐的体育器材,尽量避免学生因为场地、器材原因而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龙亚军.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35-137.

[2]郑良忠.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宁德师专学报,2002(1):82-83.

[3]赵月香.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1996(6):101-103.

作者:陈婵

第3篇:平行线的性质(二)教学设计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3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问题。 (2)逐渐理解几何推理的要领,分清推理中“因为”、“ 所以”表达的意义,从而初步学会简单的几何推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讨论,推理、归纳等活动,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夯实基础

问题1: 平行线的性质有哪几条?

问题2: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有哪几个?你现在一共有几个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 问题3:在应用二者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二环节:层层递进,推理论证

活动内容:

问题1:如图2.3—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2.3-1 (1)当∠1=∠2时,你能结合图形用推理的方式来说明a∥b吗? (2)若∠2+∠3=180°呢? 问题2: 如图2.3—2 :

(1)若 ∠1 = ∠2,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 (2)若∠2 = ∠M,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

2.3—2 (3)若 ∠2 +∠3 =180° ,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 什么?

问题3:如图2.3—3, AB∥CD,如果 ∠1 =∠2,那么 EF 与 AB 平行吗?说说 你的理由.

2.3—3

第三环节:独立探究,步骤规范

活动内容:

问题1:如图2.3—4,已知直线 a∥b,直线 c∥d,∠1 = 107°,求 ∠2, ∠3 的度数.

问题2:如图2.3—5,AE∥CD,若 ∠ 1 = 37° , ∠D = 54° ,求 ∠2 和∠BAE 的度数.

2.3—4

2.3—5 第四环节:及时巩固,深化提高

活动内容:

问题1:如图2.3—6,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 (1) 因为AB//CD 所以∠1=∠2( ) (2) 因为 ∠3=∠1 所以 // 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因为∠1+ ∠ =180

所以AB// CD( )

问题2:如图2.3—7,∠1=∠3,那么,∠1和∠2的大小有何关系?

∠1和∠4的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2.3—6 第五环节: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一、 教学设计反思:

2.3—7

第4篇: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二)教案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627 更新时间:2005-7-3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是相反的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

3.通过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4.通过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采用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发现,认真研究.

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

(一)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平行线性质定理的推导.

(二)难点

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及推导过程.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积极思维,解决重点.

2.通过学生自己推理及教师指导,解决难点.

3.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小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引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讨论,完成课堂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和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导入新课,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回忆所学内容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片1).

1.如图1,

(1)∵

(已知),∴

( ).

(2)∵ (已知),∴ ( ).

(3)∵

2.如图2,(1)已知

(2)已知 ,则

(已知),∴

,则 与

( ).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图2

图3

3.如图3,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第二次拐的角 是多少度?

是 ,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

1、2题.

师:第3题是一个实际问题,要给出质.板书课题:

[板书]2.6 平行线的性质

【教法说明】通过第1题,对上节所学判定定理进行复习,第2题为性质定理的推导做好铺垫,通过第3题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习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师:我们都知道平行线的画法,请同学们画出直线

的平行线

,结合画图

的度数,就需要我们研究与判定相反的问题,即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平行线的性过程思考画出的平行线,找一对同位角看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并思考.

学生画图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见图4),当同学们思考时,教师有意识地重复演示过程.

【教法说明】让同学们动手、动脑、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得出规律的习惯.

学生活动:学生能够在完成作图后,迅速地答出:这对同位角相等.

提出问题:是不是每一对同位角都相等呢?请同学们任画一条直线平行线 与 ,得同位角

,利用量角器量一下;

,使它截 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画出图形,并进行度量,回答出不论怎样画截线,所得的同位角都相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肯定结论.

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我们把平行线的这个性质作为公理.

[板书]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法说明】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条件下,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进行度量,在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动脑分析总结出结论,不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图5的图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是相等的,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会很容易地答出内错角相等,同分内角互补.

师:教师继续提问,你能论述为什么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吗?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们思考,并相互讨论后,有的同学举手回答.

【教法说明】在前面复习引入的第2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此时学生已能够进行推理,在这里教师不必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或指正的同时板书.

[板书]∵

∵ (已知),∴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 (对项角相等),∴

师:由此我们又得到了平行线有怎样的性质呢?

学生活动: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板书]两条平行经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西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师:下面清同学们自己推导同分内角是互补的,并归纳总结出平行线的第三条性质.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生共同订正推导过程和第三条性质,形成正确板书.

[板书]∵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邻补角定义),

∴ (等量代换).

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在今后我们经常要用到它们去解决、论述一些问题,所需要知道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它们的符号语言分别为:∵相等).∵知),∴上.) (已知),∴

(已知见图6),∴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已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板书在三条性质对应位置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我们知道了平行线的性质,看复习引入的第3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活动:学生给出答案,并很快地说出理由.练习(出示投影片2):

如图7,已知平行线

被直线

所截:

图7

(1)从道 ,可以知道 是多少度?为什么?(2)从

,可以知道

,可以知 是多少度?为什么?(3)从 是多少度,为什么?

【教法说明】练习目的是巩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完成练习(出示投影片3).

如图8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知量得角各是多少度?

, ,梯形另外两个

图8

学生活动:在教师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可以相互之间讨论并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解题过程.

【教法说明】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梯形的两底平行就已熟知,所以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互补来找

的大小.这里学生能够自己解题,教师避免包办代替,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生板演教师指正,在几何里我们每一步结论的得出都要有理有据,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修改学生的板演过程,可形成下面的板书.

[板书]解:∵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梯形定义),∴ , (两

.∴ .

变式练习(出示投影片4)

1.如图9,已知直线

(1)

(2)

(3)

经过点 ,

.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各等于多少度?

2.如图10, 、 、 、 在一条直线上, .

(1) 时, 、 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2) 时, 、 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把理由写成推理格式.

【教学说明】题目中的为什么,可以用语言叙述,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用推理格式说明.另外第2题在求得一个角后,另一个角的解法不惟一.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解法给予肯定,若学生未想到用邻补角求解,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总结、扩展

(出示投影片1第1题和投影片5)完成并比较.

如图11,

(1)∵ (已知),

∴ (

).

(2)∵ (已知),

∴ (

).

(3)∵ (已知),

∴ (

).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题目的同时,进行观察比较.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出示投影6)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并能够说出前面是平行线的判定,后面是平行线的性质,由角的关系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是平行线的判定,反过来,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教法说明】通过有形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在有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片7)

1.如图12,已知 .(1) 是 和

上的一点, 是 上的一点, , ,

平行吗?为什么?

图12

(2) 是多少度?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口答.

【教法说明】这个题目是为了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的掌握.知道什么条件时用判定,什么条件时用性质、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解决问题.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

课本第99~100页A组第

11、12题.

(二)选做题

课本第101页B组第

2、3题.

作业答案

A组11.(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12.(1)∵

(已知),∴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组2.∵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上).又∵∵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

(同 .又

(已证),∴ (平角定义),∴

3.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它们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

第5篇: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一、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运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推导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生活中的电是通过两条互相平行的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输电线路在某处转了一个弯,已知转弯后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和原来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之间的夹角是130°,那么这条导线和原来的另一条导线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呢?学习了这节课后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的目的,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2、探索新知 (1)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一下同位角,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猜想同位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一。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推导出下面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讲解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推理验证所猜测的结论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帮助。 (4)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区别: 要强调“平行线的判定是知道了角的关系来得出平行,而平行线的性质是知道两直线平行得角的关系”

3、知识运用

(1)解决引入时提出的问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讲解例4和例5 (3)把一条直线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讲解例6。 (4)练习P174—175 第

1、

2、

3、4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性质的用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此处知识点更加熟悉。

4、回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这节课得到的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区分清楚吗?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将本节课学的知识与前一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整理。有利于学生加以区分和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5、作业设计 P175 第5题

【设计意图】:本题是让学生补充完整解答过程,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不但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同时也让学生了接逻辑推理的步骤,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例题: 练习: 性质2: 性质3:

2.平行线的性质与 判定的区别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既简洁明了,又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很容易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便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自我评价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各个环节自然衔接。在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合理猜想,解决问题体验并感悟平行线的性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农远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更加明了,更易使学生接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将进一步的得到加强

第6篇:平行线的性质(一)

教案背景

课题:5.3.1平行线的性质

(一)

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

第7篇:平行线的性质1

第六周七年级数学晨练(星期四)

一、填空

1.如图1,已知∠1 = 100°,AB∥CD,则∠2 =,∠3 =,∠4 =.

2.如图2,直线AB、CD被EF所截,若∠1 =∠2,则∠AEF +∠CFE =.F 1 BB ED DF B C A B D

图1 图2 图4 图3

3.如图3所示

(1)若EF∥AC,则∠A +∠= 180°,∠F + ∠= 180°().

(2)若∠2 =∠,则AE∥BF.

(3)若∠A +∠= 180°,则AE∥BF.

4.如图4,AB∥CD,∠2 = 2∠1,则∠2 =.

5.如图5,AB∥CD,EG⊥AB于G,∠1 = 50°,则∠E =.

E Cl1 AF 2 B F Gl2D F D C C A G

图7 图8 图6图5

6.如图6,直线l1∥l2,AB⊥l1于O,BC与l2交于E,∠1 = 43°,则∠2 =.

7.如图7,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8.如图8,AB∥EF∥CD,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共有个.

二、解答下列各题

9.如图9,已知∠ABE +∠DEB = 180°,∠1 =∠2,求证:∠F =∠G.

A

D

图9

10.如图10,DE∥BC,∠D∶∠DBC = 2∶1,∠1 =∠2,求∠DEB的度数.

C F E

B C

图10

第8篇:平行线的性质证明题

1、如图,如果AB∥CD平行,试说明1=4。

2、如图所示,已知DC∥AB,AC平分∠DAB,试说明∠1=∠2.4B

D

C

3、如图,已知:EF∥GH,∠1+∠3=180°,试说明∠2=∠3.

4、已知:如图AE⊥BC于点E,∠DCA=∠CAE,试说明CD⊥BC

E1AC

D

A

G

B

H

D

B

EC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104°-∠2,∠ABC=76°+∠2,BD⊥CD于D,EF⊥CD于F,能辨认∠1=∠2吗?试说明理由.

6、如图所示,∠1=72°,∠2=72°,∠3=60°,求∠4的度数.

7、已知,如图,CD⊥AB,GF⊥AB,∠B=∠ADE

试说明∠1=∠2

8、 4

b ADFBEGC

上一篇:幼儿园小学化报告下一篇:外贸业务员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