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2023-03-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仙桃市实验小学 罗仁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妻子、虱子、拜见、纪昌学射、相当到家、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本领的习得离不开好老师的指导,要学会尊敬老师,听老师的教导。

2、懂得本领的习得需要自己的刻苦训练。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

过渡语: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 引导倾听:

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箭能手。(大家知道什么叫“射箭能手”吗?)当时堪称天下第一的射箭能手是飞卫。纪昌决定和他比试一下箭法。纪昌先射中了空中一只鸟,飞卫大笑。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鱼。飞卫还是笑着摇头。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然而在飞卫眼里,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落下来,纪昌的心中一阵刺痛。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服了,于是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2、引出课题

讲到这里,就有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纪”这个字在表示姓氏时念三声jĭ,当然近几年也有一些人念四声jì,不过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这个字在表示姓氏时正确的读法是三声jĭ。

下面,请孩子们拿出你的右手,用手指跟着老师来写“昌” 字。这个“昌”字上面是个“日”要写小一些,下面是个扁扁的“日”,我们可以念yuē,要写大一些。

好,读读课题吧!(抽生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纪昌“练眼力”的?

2、自学反馈:①(课件出示):妻子 梭子(图片展示) 虱子 练眼力 开弓 放箭 聚精会神 百发百中

②利用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纪昌向__________请教,先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最后成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射箭能手。

③学生交流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纪昌“练眼力”的?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过渡语:自由朗读第

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两段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一)先请教老师(课件出示):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1、指名读、齐读

2、教师引导交流以下问题: 飞卫教纪昌学射,先练什么?(眼力)

练眼力的要求是什么?(一是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3、区别这两次练眼力的要求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

师:牢牢地盯,还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难度不小呀,读—— 师:难度一次比一次大呀,读——

4、归纳:飞卫是个怎样的老师?(严格)

(二)练习眼力

1.找出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的话并读一读。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指名一生读后齐读。)

2.创设情境,训练说话

作为纪昌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纪昌说。 预设: (劝阻型):

夫君,学射箭练眼力那么辛苦,你就休息一下吧! 夫君,你就别练箭了,你种田我织布,日子也能过呀! (鼓励型):

夫君,你再累也要坚持,家里的一切你都不用操心,有我呢!

夫君,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射箭能手,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不怕苦不怕累。 师:纪昌会怎么回答? 预设:

不行,不努力练习,我怎么能成为一名射箭能手呢?

夫人,大丈夫应该胸怀大志,干一番大事业,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射箭能手! 谢谢夫人,有你的关心,我就放心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让你失望! 谢谢夫人,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成为一名出色的射箭能手! (回答的过程中指名朗读)

3.交流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重点理解“睁大、注视”)

4、找出纪昌第二次练习眼力的话并读一读。体会一下,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抓住“聚精会神地盯”)

过渡语:来,纪昌们,让我们勤奋努力地练习吧——(齐读)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三)结果

1、纪昌勤奋、坚持不懈地练习,结果如何?(指名读)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2、怎么理解“相当到家”的?

师:本领强,本领高,本领好都是指本领练得──(相当到家),具体说明一下,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3、进一步理解纪昌看虱子的本领相当到家了。

师:你觉得纪昌看虱子的本领到不到家?谁能够具体解释一下?(学生读三段中的话——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4、教师引导理解含义:

师:虱子多少大?车轮呢?师:根据资料记载,纪昌整整聚精会神地盯了三年,一千多个日子,那只比芝麻还小的虱子──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过渡语:你觉得读这句话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夸张的,惊喜的,惊奇的,出乎意料的)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四、积累运用,感悟拓展

1、引读故事的结局

2、引导学生体悟“学射”和“练眼力”两者之间的联系。

3、回读“飞卫”一开始对“纪昌”告诫的话:“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感悟名师此话的确是至理名言。

4、(课件)小练笔: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飞卫”或者“纪昌”,当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后,相信你一定有话要说,你可以替“飞卫”赞扬一下学生“纪昌”,也可以替“纪昌”说说他的心得体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一写。

第2篇:《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妻”“昌”“刺”“绑”四个生字,会认“虱”。

2、读懂故事,领悟寓意。

3、能有序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读懂故事,领悟寓意,能有序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出示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图片猜题目

师:同学们玩过看图片猜故事的游戏吗?(玩过)看看这4幅图谁来说一说?(生说)说的真好,这几个都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呀?(寓言故事)寓言有什么特点呢?(小故事大道理)看看图你从中明白了什么?(生说)

2、板书课题

师: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寓言故事《纪昌学射》。跟着老师一起写,昌是由两个扁的日组成,上面的日写得小一些,下面的日写得大一些。师范写“昌”

3、 齐读课题

全班齐读课题,“纪”是个多音字,当作为人的姓氏时读作第三声“jǐ”,所以这个主人公的名字应读作——“纪jǐ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师: 同学们都预习了这篇课文了吗?(预习了)老师要考考你们,谁来读读第一排,(生读)强调轻声;谁来读读第二排。再全班齐读。

2、初读课文

师:解决了这些生字,请同学们看到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3、再读课文

师:读的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4、完成学习单,梳理学习方法

师:读好了就完成学习单,做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生说)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品“练眼力”悟寓意。

1、师:我们再来看课题。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纪昌学射箭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是写纪昌学习怎样开弓、怎样放箭的事吗?(不是)那他首先学的是什么?(生说)板书:练眼力。

2、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呢?(第

2、3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第一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请同学们看着课文,纪昌第一次练眼力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

(1)看织布机、梭子图 师:同学们,这是织布机,梭子它中间粗,两头尖,形状像枣核。人们在织布的时候,便由它牵引着织线来回地、不停地穿过来穿过去。

(2)理解“注视”

“注视”是什么意思?(看得很认真、很专注)

师:用飞卫的话来说就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让自己注视着什么来练眼力?(穿梭着的梭子)

(3)你体会到什么?

师:我们盯着一个目标看久了眼睛就会很痛, 纪昌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也是很辛苦的。由此你体会到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很认真、刻苦、勤奋)

(4)指导朗读习

师: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刻苦、勤奋或者眼酸、眼涩(师范读,生在读)

师:虽然练得很辛苦,但他却坚持了两年,两年以后——

第二句: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1)从“两年”“相当到家”体会到什么?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专注认真、坚持不懈、)

(2)指导朗读

师:练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了不起、坚持不懈。

4、交流学习方法

师:读的真好,我们在学习纪昌第一次练眼力时找重点句子,然后抓关键词,最后谈体会

5、学习第3自然段

(1) 出示学习要求自学

师:练到这种程度,纪昌自己很满意,就去找飞卫,可是,飞卫并不满意,又让他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同学们,用上刚才的方法(找重点那句子,抓关键词,谈体会)自学第3自然段

第一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那一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每天”“聚精会神”“盯着”等词语汇报,聚精会神地盯着是怎样地盯着?)(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屏息凝神)体会到(坚持不懈) 第二句: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预设:“竟然”出乎意料之外 (2)指导朗读

师:读出纪昌的坚持不懈、高兴。

师:此时的纪昌,不但( ),还能( )。于是又跑到飞卫那里,飞卫这才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最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百发百中”是什么意思?(每一次都能射中)板书;百发百中

师:学到这里,老师想问一问,飞卫教纪昌怎样开弓,怎样放箭只用了一句话写的很略,而让他练眼力却写得很详,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练好基本功)板书:练好基本功

四、讲述故事

1、出示4幅图

过渡:为了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付出了很多很多,看着这4幅图让我们来说说这个故事,

(1)师生互讲

(2)学生讲(学生表演)

五、拓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纪昌之所以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是因为他练好基本功,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任何本领都要自己肯下苦功夫,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要先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行。 学游泳的时候,我们要先练好憋气,这就是() 学钢琴的时候,我们要练好指法,这就是() 学自行车的时候,我们要练好平衡,这就是()

六、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力求生动。

2、推荐阅读《中国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七、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苦练眼力 练好基本功

百发百中

第3篇: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沂龙湾

田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明白做事先练好基本功并且要坚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方法:读悟结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利用谈话引导学生,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为融洽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解决三个问题 1:纪昌为什么学射? 2:跟谁学? 3:学的结果怎么样?

其中第一个问题由老师讲解解决,配合课件,让学生明白学射是我国古代的教学内容,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由学生通过读书自己来完成,难度不大,学生的回答应该很完整。

过度: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学?这个问题看来有难度,让我们再读课文解决。

三:品读课文解决两个问题 1:纪昌怎么样学射的? 2: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解决问题一: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共分层次指导:

1:解决文句中标点的问题,指导学生什么样的标点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2:指导学生轻声的朗读,让孩子们明白子这个字加在名词的后面如果没有实际意义都要读轻声。

3:指导学生破折号的朗读要稍微的停顿,并且最后一个句子一定要读出夸张的语气。

总结:纪昌先练习眼力,本段的内容主要是写了他牢牢的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

指导学生朗读第三段,同样分层指导

1:解决长句子如何朗读的问题,中间停顿一下,慢慢读不要着急,读书就需要慢慢读。

2:解决另外一个生字虱子的读法。此处可以领读。

3:解决最后一个句子的读法,仍然是夸张句一定要读出夸张的语气。可以和学生一起读。

总结:这是纪昌第二次练眼力,这次是把一个小的物体看的很大。 解决问题二:再度课文,这次是由老师选出其中的句子来读, 1:回到家后,当妻子织布的时候,他就躺在织布机地下,注视着梭子来回的穿梭。

通过这句话的朗读,读出注视的意义,并且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体会,让孩子明白其中的意义并写在课文中。 2:他把一个小虱子吊在窗户前,聚精会神的盯着看,直到把它看的如同车轮一样大。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样的句子,体会聚精会神的含义,同样要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想象纪昌会遇见那些不一样的干扰,并且写下自己的体会,然后让学生整合自己的体会用一句话把它说出来。这就是本文的寓意。

同时解决本文中的基本功的问题和学习中老师的作用。然后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最后总结出来具体的寓意。这项内容可以有孩子自己到黑板上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

1:由姬昌的坚持我们想到了很多的名言。包括功到自然成、功夫不怕有心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姬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如何应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孩子们经过学习课文后应该可以总结出来。

2:补充说明列子汤问这部书,并且补充其中的小故事,包括《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最后再补充类似的神话故事书《世说新语》。

第4篇:《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时间:2016年3月15日

执教者:张祥俊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相关词句品味纪昌认真刻苦、坚持不懈、有毅力等品质。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喜欢故事吧?喜欢寓言故事吗?大家以前都学习过哪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道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纪昌学射》

2、板书课题

3、通过课题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汇报,识字写字

指名读“妻子、虱子、梭子、百发百中” 齐读生词

老师指导范写“妻”,生练写,展示、评价。

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过渡:这篇课文讲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写怎样开弓、怎样放箭没有?主要讲了什么?练眼力(师板书)。

2、指名读课文的

2、3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飞卫要求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纪昌练习的句子。

3、检查汇报,朗读感悟。

出示飞卫的话:(1)“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2)“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把极小的东西看成极大的东西的时候,你再来找我吧!”

(师)第一个要求我们可以概括为:定目标不眨眼。第二个要求我们可以概括为:把极小的东西看大。飞卫把意思说的清楚明白,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名读,师评价) (师)明白了飞卫的第一个要求以后,纪昌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描写纪昌练习的句子“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

梭。”

(师)“纪昌听从老师的吩咐。一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你感受到纪昌的学习态度怎样?(认真)

(师)找出描写纪昌练习的动词,重点品析“注视”,什么是“注视”(一动不动的看)这是梭子的图片(出示梭子),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假如这就是织布的梭子,我们来体会一下当时纪昌的感受。

(生)累、晕。

(师)我们这才注视了几秒钟的时间,纪昌注视了多久?(两年)纪昌不累吗?头不晕吗?他放弃了没有?

想象说话,当他累了的时候他想到了__ ?当他头非常晕的时候他想到__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纪昌?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重读“躺、睁大、注视”等词语)

(生)指名读 (师)引读。

当纪昌眼睛非常累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当纪昌头非常晕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当纪昌腰酸背疼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纪昌经过两年辛苦的练习,结果怎么样呢?“相当到家”是什么意思?(本领已经非常高了)有没有举出实例?这是什么修辞

手法?谁能读出夸张的语气?

(生)个别读,齐读。

(师)过渡:纪昌自以为自己的本领已经练得相当到家了,就去找飞卫,谁知飞卫还是说他眼里练得还不够,让他把极小的东西看成极大,飞卫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读“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的盯着它”

(师)“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一点也不分心,他这样看看了多长时间?“每天”(据说纪昌练习这样本领又练习了三年的时间)让我们想象当时的情景:

当夏天的时候,烈日炎炎,你看到了——

当冬天的时候,北风呼呼,寒风凛冽,你看到了—— 纪昌没有放弃,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纪昌? 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引读。

当夏天的时候,烈日炎炎。读“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的盯着它”

当冬天的时候,北风呼呼,寒风凛冽。读“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的盯着它”

(师)最后的结果怎样?读出夸张的语气。

(生)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的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练习之后,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相当到家了,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最后,纪昌也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师板书:百发百中)

4、出示“纪昌贯虱”的故事,感受纪昌的本领。

四、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飞卫为什么要纪昌花这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练眼里呢?出示射箭图让学生了解练眼力和射箭的关系。

练眼力是射箭的基础(板书:基础)

2、其实纪昌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之外还应该和一个人物有关,假设他跟一般的人学习射箭,就不一定会成功了。

3、揭示寓意。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拓展延伸。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一项本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出示课件“我要学习__,首先应该__”。

5、最后我还给同学们带来了这些无形的老师,(出示名言名句)齐读。

五、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练眼力 基础 百发百中

教学反思: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并没有把笔墨用在纪昌是如何学习射术,而是详细的讲述了纪昌两次练眼力的过程,说明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恒心、有毅力,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显。在处理教材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看图猜寓言,故事激情,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初,用看图片猜寓言导入寓言故事——《纪昌学射》,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课题质疑,探究,最后通过教师讲解纪昌向飞卫学射的课前小故事导入,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质疑、理解,演绎为探究,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读通文本,体会纪昌的品质。就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二、 直奔重点,以读为主,深入文本。

两次练眼力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眼力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品读句子。一读,让孩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的字面意思。二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与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三读,通过想象,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层层深入的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

三、渗透学习方法,并贯穿课堂始终

首先,初读课文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目的是渗透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运用。“首先、接着、

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把语言组织的更有条理。学完全文后,我再次提供句式进行训练时,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语言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渗进联系生活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兴趣盎然,对词语的理解和对纪昌的学习品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用激发想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力求把联想和想象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

马会茹老师评课:

第一,紧扣关键词,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张老师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一读,让孩子理解“注视”的字面意思。二读,让孩子通过设想亲身体验,老师说:“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纪昌看着这来回穿梭的梭子,有什么感觉?”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三读,通过想象,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层深入的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第二,立足文本,拓展故事。老师又加入了《纪晶贯虱》的故事作为拓展阅读。作用有两个,一是让孩子们深入体会打好基本功后的重要性;二是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拓展注重积累,深化主题。由于本课容量比较小,所以在学完本课后,王老师十分注重积累,出示了一些可以揭示其他体现练习基本功重要性这一中心的名言警句: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学

生读一读,也可以在小练笔中积累运用。这样学生在四十分钟里能收获更多。

孙娟老师评课:

1.读得还不够,形式还可更丰富。(除了齐读、个别读之外,还可以有示范读、小组读、角色读等,丰富读的形式,为学生悟得更透更深服务。)2.作为课堂上平等中的首席,老师掌控课堂的时间还是略微多了些.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做学习的主人。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合作着去探究和理解。

陈燕老师评课:

阅读教学特别强调“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升华。在简短的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张老师同样把“读”与“悟”、“读”与“品”完美结合,实现了情感的升华。老师抓住“每天”一词,巧妙的创设了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反复品读纪昌坚持练习的句子,深入体会纪昌的恒心。同时老师又补白原文和译文,既读厚了文本,又让学生为纪昌的成绩而惊叹,让纪昌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更鲜活、更立体。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只有具有惊人毅力的人,有恒心的人,才能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最后,学生带着对纪昌成绩的惊叹,对纪昌精神的佩服再读全文,学生完全陶醉其中,被纪昌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此时,惟有读,才能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结尾处可以进一步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可以拓展同主题的寓言故事,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第5篇:《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一、 谈话激趣 ,引入

同学们,你最擅长什么啊?(唱歌,跳舞„„)听说过射箭能手吗?你觉得能称得上射箭能手的是怎样的人?(百发百中、百步穿杨„„)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两位射箭能手。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手。当时天下最好的射手是飞卫。纪昌决定和他比试一下箭法。纪昌先射中了空中一只鸟,飞卫大笑。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鱼。飞卫还是笑着摇头。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然而在飞卫眼里,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落下来,纪昌的心中一阵刺痛。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服了,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这就有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板书课题)“纪”当作姓氏时读作ji(三声),昌,上面的日写得小一些,下面的日写得大些。好,一齐读题目。

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三、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是“朿”不是“束”。

四.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师:飞卫师傅没有一开始就教开弓射箭,而是先让他练眼力。文中写了纪昌几次练眼力?(两次)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内容。把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师: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一读,说说你的感觉。

生:“两年以后„„眨一下。”我感觉到纪昌非常神奇,我太佩服他了。

师:能抓住关键句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纪昌能练到如此程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神奇,同时也从心底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那么他是如何练习的呢?找到相应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学生读,第二段)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平时有没有注视过什么? (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曾经很认真的注视过、玩游戏的时候我认真的注视过屏幕、魔术师变魔术的时候我认真注视过) 师:那你觉得和纪昌的注视有何不同?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们的注视时间很短,而纪昌一注视就是两年,我感受到了他的坚持不懈。

师:古代女子几乎天天织布,而纪昌也几乎天天这样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两年,想象一下两年时间都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生:1.妻子看到他练的很辛苦,可能劝过他。2.他可能练到很累的时候想到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

师:刚才我们通过展开想象猜测出两年之内纪昌可能遇到了各种情况,可一个坚定的信念使他坚持了下来。 正因为纪昌这种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地练习,所以本领练的怎么样了? (生:相当到家 )

师:什么叫“相当到家”? (生:本领练得挺高了。) 分析句子: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同学们也要学习纪昌的这种恒心和毅力。)

师:可是纪昌的师傅还是没有教纪昌射箭,而是怎样啊?(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 师:刚才我们在学习纪昌第一次练眼力时,抓住了关键词句谈了自己的理解,根据生活实际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还能展开想象,更加感受到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纪昌第二次练眼力。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最后两句。

师:同学们看见过虱子吗?它比芝麻还要小呢!车轮有多大?比划比划。古代的车轮可比现在轿车的车轮大多了,再来比划比划。神奇吗?佩服吗?

师: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纪昌有什么优秀品质?你是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板书:聚精会神的盯)

师:回顾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此时的纪昌不仅能 ,还能 。

师:你知道飞卫师傅为什么非让他先练这些吗?这和射箭有关吗? (生: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生:师傅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

师:看来飞卫真是一个出色的老师。后来纪昌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百发百中。)

师:看来,练好眼力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能不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比如要想学好 本领,必须先练好 基本功。

生: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憋气。 生: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掌握好平衡。 生: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练好运球。 五.小结

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同时也预祝大家将来能够成功。

最后,老师希望大家能把我们今天学习的《纪昌学射》这个小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第6篇:《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福清市城关小学 陈玮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刺眼皮、绑住、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寓言,揭题质疑

1.老师出示几幅图,你们认真看这些图里头都藏了些什么故事,然后快速地报出故事名。看看谁的反应快。准备好了吗?(逐幅出示)孩子们真是厉害!你们发现了吗?这些都是——(寓言故事)

2.还记得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寓言常常是小故事藏着大道理。)这节课,让我们再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看看会有什么新的收获。

3.板书课题,提醒:“纪”在这儿作为姓要读“jǐ”。“昌”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曰”组成,下面的“曰”要比上面的“日”写得宽些。

4.读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P139页,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词语。老师想检查你们几个词,有信心吗? (出示生字词课件:妻子 梭子 虱子 ) 生:第一排都有一个子。都念轻声。 师:齐读第一行。

师:谁有信心挑战第二行。(出示生字词课件:刺眼 请教 绑住 百发百中 )

学生齐读第二行词语。

师:这里有两个生字,老师把它请出来,同学们看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妻”字上半部中的竖不要透下来,

生:刺眼的“刺”,刺字的左半部不要写成了“束”字

师:要想写好字,观察第一步。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妻字,上部紧收下要放,中竖笔直不透底,最后长横牢托上。刺字,左窄右宽互谦让,左边小点好处多,最后一笔应稍长。

(师板书范写,学生写。 ) 3.概括主要内容。

师:下面老师还要考考大家,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语句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出示:纪昌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先( )。一是练( ),二是练( )。后来,纪昌成了( )的射箭能手。

小结:以后我们可以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能够使表达更有条理也更清楚。

4.咱们也来练练眼力,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2、3段,看看这两段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分别出示第

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

这两段都是先写(飞卫的要求),再写(纪昌学的过程),最后写(纪昌学的结果)

小结:大家真有眼力,发现了课文的秘密。这两个自然段虽然要求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是情节相似,所以运用上了这种相同的结构来写的。在日常的习作中,大家也可以学以致用。

三、明要求

咱们先来看看飞卫就练眼力,向纪昌提出了哪些要求?请大家自由读读

2、3自然段中写飞卫老师说的话的句子,想想:飞卫老师到底想要提醒纪昌注意什么,怎样才能读好飞卫老师的话?(课件出示)

师:现在你们就是飞卫老师,我呢,就是纪昌。老师快点来教教我吧!

师:请你读飞卫老师第一次说的话。飞卫老师,您是不是想提醒我要“牢牢地”“盯”“不能”眨一眨?你真是善于点拨的好老师!那纪昌受教啦!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飞卫老师第二次说的话。

师:在飞卫老师的要求中有一组对比强烈的词,找到了吗?(极小、很大)

师:是啊,“极小”和“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明白了,这也是飞卫老师想要强调的。 师:飞卫老师,如果能加上动作,学生纪昌印象就会更深。你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吗?

四、悟过程

1.学习第一次“练眼力”

⑴ 纪昌听了飞卫老师的要求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现在请大家读一读写纪昌第一次练眼力的句子,句子中有哪个词最先跳入你的眼中?让你体会到什么?

课件出示: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同学们看见过梭子吗?教师介绍:梭子是织布用的工具。形状像小船,中间是空心的。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决心、毅力、恒心)从哪些词体会到?动词(板书:抓关键词)

⑵ 现在请左边的同学当纪昌,右边的同学当织布机,拿出你的笔,来回摆动当笔(注意左边的同学也要像纪昌那样睁大眼睛,眨都不眨地注视一分钟),我来计时。(指名谈感受)

采访:长时间的注视让你觉得自己的眼睛怎样? 生:我觉得眼睛周围很痛,想流泪。

生:我的眼睛也是很痛,好像有东西刺到一样。

生:我的眼睛里好像长了毛,痒痒的。

生:眼睛有点花,看不清东西了。 ⑶播放视频。

师:你读到了怎样的纪昌?

师:刚才我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的理解,体会到了纪昌这种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板书:联系生活)同学们能不能带上这份坚持与努力,这份决心来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

⑷ 想象纪昌在两年的练习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古代女子几乎天天织布,而纪昌也几乎天天这样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两年,想象一下两年时间都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指名)

生:妻子看到他练得很辛苦,可能劝过他。

生:他可能练到很累的时候想到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生:别人看他这样练习可能嘲笑过他

师:你们能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这就是会读书。刚才我们通过展开想象猜测出两年之内纪昌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板书:展开想象)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老师知道了是坚定的信念使纪昌坚持了下来。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这里的“到家”?是“回到家”的意思吗?谁能给它换种说法? 师:我们还能想到很多词,他的本领很高了,已经练到了——

生: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登峰造极、挥洒自如、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师: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积累的词语真多!课文用夸张的描写具体说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一起读读破折号后面的句子。(读出夸张、惊叹的语气。)

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2.学习第二次“练眼力”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呢?对,抓关键词、展开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练眼力”部分。

⑴(出示图片)这是纪昌看虱子的画面。有资料记载,这项要求纪昌他又练了整整三年。

如果让你一整天只盯着一只虱子看,你的心情如何?(指名说) 纪昌做这枯燥乏味的事做了整整三年,三年哪!一千多个日子——

⑵ 春暖花开,人们郊外踏青,而纪昌却呆在家里-------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夏日炎炎,人们树下乘凉,而纪昌仍呆在家里-------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秋风习习,人们登高望远,而纪昌却呆在家里-------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寒冬腊月,人们围炉畅饮,而纪昌仍呆在家里-------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⑶ 同学们,比划比划一下,虱子多少大?车轮呢?(虱子比芝麻还小,古代的车轮比我们现代轿车的车轮大得多)你有什么感想?(惊喜的,惊奇的,出乎意料的)

再次指名读。(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齐读。(让我们一块儿来感受一下如车轮般大小的虱子吧!) ⑷ 师:如果看别的东西,那又会出现怎样的效果和变化呢?

《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段话:旬日之间,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聪明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⑸ 师:如果我们也用夸张的手法来写一写,纪昌的本领相当到家了,后边该怎么写呢?

出示仿写练习:

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生:就像很小的蚊子也变得像飞机那么大了。 师:如果那时候有飞机的话,蚊子就变成飞机了。 生:就像一个小小的杯子就像山丘一样大小。 师:杯子都像山丘了。

生:连一滴水都看成了一片湖那么大小了。 师:水变成湖了。

生:一个老鼠洞都变得像山洞那么大了。 师:老鼠洞变山洞,老鼠变大象是不是? 看来大家对纪昌的本领是相当的佩服。

⑹ 花了两年的时间练不眨眼,用三年的时间看虱子,前后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来练眼力,你看到了怎样的纪昌?(板书:坚持不懈)

由于勤奋练习,纪昌的眼力总算达到了飞卫老师的要求,这时,他才开始练习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板书:百发百中)

根据资料记载,后来纪昌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牛毛却没断。这就是民间流传的“纪昌贯虱”的故事。可见他射箭本领有多么高强。

五、明道理 1.说一说。

可是我心头一直有个疑问,飞卫他为什么不让纪昌直接学开弓放箭,而是让他先练眼力呢?

生: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 生:这样能增大他射中的机率 。

生:师傅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师:可见练眼力是学会射箭的第一步,是射箭的基础。 2.将下面技能与其基本功搭配连线。

射箭 唱歌 书法 武术

练基本招式 练腕力 练丹田之气 练眼力

师:看来练好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难怪课文把“练眼力”这一内容写得那么详细。

3.悟一悟。

学到这,孩子们!你们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交流。

生: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具有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 生:坚持不懈的毅力,可以让一个人成才。

生:一个人要成才,除了自身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好老师的指导。 4. 夸一夸。

让我们夸一夸射箭能手纪昌吧!也可以选用大屏幕上的句子。

⑴ 成功来自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 ⑵ 万丈高楼平地起。

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⑷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小结: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不论学习哪一项本领都要先从基本功入手,而且学习的过程必须要坚持不懈,当然好老师的指导也至关重要。孩子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打好基本功,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六、推荐阅读

《纪昌学射》这则故事选自二千多年前的一本书,这本书叫《列子》。 《列子》简介:《列子》,道家著作。相传为战国时的郑国人(注:郑国,即今天河南郑州,盛产红枣的地方)列御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对今人仍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希望同学们有机会找来读一读,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七、布置作业 1.把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2.找课外书读一读其它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练眼力 抓关键词

(基本功)

纪昌学射——————— 百发百中 联系生活

坚持不懈

展开想象

上一篇:单位司机工作总结模板下一篇:社区员工辞职报告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