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危房改造的优化对策

摘 要: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的步伐,真真切切为人民办实事,让农村困难户“住有所居”,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農村的必然需要。虽然近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如鉴定不准确、审核不透明等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危房改造的水平。

关键词:农村 危房改造 优化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进一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通过科学规划,有效解决农村贫困者的居住安全问题,以改善农村贫困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重要意义

1.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今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其中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为了更好的进行农村村容建设,必须做好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特别要注重环境保护以及长远发展,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国家的稳定独立和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农业作为坚实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作为支撑;只有农业不断的充实和发展才会有农村的富裕和繁荣,才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实施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农村危改项目工程,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人民政府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的具体行动,它帮助了广大农民走向小康,走向和谐美好生活。

二、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这一政策能有效改善了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居住条件、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深得民心,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与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

1.对农村危房鉴定不准确。解决农村贫困农民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是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根本目标,因此,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的对象应界定于现有社会资源可供应的范围内:一是经济生活上最困难的贫困户,如低保、五保户;二是居住在最危险房屋里的农户。部分地区和部门对“最困难、最危险”这一条件界定不准,把农村危房改造政策针对特殊人群变成了实施中的“普惠制”。此外,乡镇政府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业务繁忙,造成很多负责危房改造工作开展困难,特别是对于房屋是否属于危房及属于哪类危房难以准确地鉴定。

2.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没有充分体现帮扶程度,也未能充分体现对困难群众的特别照顾的要求。部分地区发放农村危改补助资金甚至简单的采用平均发放方式发放,并没有没有根据农村危房改造户具体的贫困程度、经济状况、筹资能力等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实际效益的补助方案。工作人员往往为了减少工作量和不愿做具体的宣传和分类补助做解释而选择改造资金平均发放。这种“平均”和“一刀切”的状况严重损害了真正需要帮扶群众的利益。

3.政府对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重视不足。部分地区和部门在思想、行动上没有真正落实到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认识不足,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危房改造政策实施效果,造成资金管理不善。仍然有乡镇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只是简单机械地执行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存在应付现象。实施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跟踪指导和在实际的监督管理,在日常管理能力和部门之间在合作方面不够重视,再加上实际工作中不重视联系群众,没有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就开展计划和实施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使资金补助存在效率低,标准设定和发放不合理的现象。

4.农村危房改造宣传力度不足,透明度有待提高。部分地方没有对危房改造进行深入群众宣传,相关信息公开不到位,部分乡镇基层单位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工作仅停留在通过地方新闻报道和村干部会议的召开等方式。在村干部自身把握政策能力有限、缺乏主动向农户传达政策的意识、许多农户因为不识字等原因对政策并不了解,这为部分干部或基层单位曲解政策、不按规定执行政策提供了可能。相当一部分村委会未按规定的程序确定危房补助对象,这些村确定危房改造的对象并没有通过开村民会议投票决定,而是由村里干部开会后就直接决定。

三、农村危房改造的优化对策

1.严控危房改造资金,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改项目资金补助政策,体现为人民群众服务和解决最贫困人民的居住安全问题,深入完善项目资金相关的管理使用规定,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强对政府补助资金的整合管理,将资金补助给最贫困的人民,提高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制定符合实际的补助比例,落实相关人任务。加强对危房改造项目的资金计划重视,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和完整的发放,对没有认真落实补助政策的地方,可通过扣减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的办法强制落实。三是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和管理。对改造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对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行有效的监控,危房改造申请由部门审核后,统一以一卡通的方式发放给农户,杜绝存在重复发放和遗漏等现象的发生。

2.促进农村危房改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之一,所以科学的计划实施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针对危房改造部分与新农村建设相脱节的,细化有关政策要求,完善农村整体建设和有效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针对出现农村危房改造既没有经过技术人员逐一核查入户,也没有逐一建立记录档案资料的问题,主管部分组织开展一次农村危房普查和摸底工作,按危房的实际面积、级次、户主、户主身份性质以及户主的家庭情况造册立档(包括照片),同时将列入危房改造户的名单在村里张榜公布,最后由村到乡镇、乡到县、县到区逐层上报,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供政府决策参考。

3.完善危房改造考核体系,增加考核透明度。要进行有效的危房改造考核,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立合理的评估目标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将公平和回应性纳入到危房改造评估中,并提高其所占比重,避免将目标简单化为经济效率;其次,落实公民参与机制,真正实现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公民参与意味着公民可以对政府提出要求,促使地方政府以公民为中心,让政府的考评随时受到公众的监督,尤其要吸收公民参与,充分发挥公民在危房改造评估中的主体作用和监督作用,更好地体现地方政府为民服务的公共性。

4.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监督和指导。利用新闻、宣讲、海报等工具进行政策宣传,让群众了解政策,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熟悉政策和运用政策,以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群众参与农村危房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工作局面,严格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进行民主评议,以解决公开公示走形式的问题,使政策落实和政府补助资金分配更富效率;要加强对基层主管单位和有关业务干部的培训指导,提高基层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政策业务水平、不断提升部门执行能力。各级纪检监察、住建、财政、乡政等部门要对相关人员开展项目的情况及其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跟踪监督和专项检查,及时的发现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曹小琳 向小玉.农村危房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8-29.

[2]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61-66.

[3]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39-254.

[4]章卫良.从“经济刺激”到“社会救助”——关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分析与建议[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3):32-34.

[5]侯志山 侯志光.行政监督与制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6-69.

作者简介:庄国宝(1991—)男。广西贺州。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庄国宝

第2篇:我国力争2019年基本完成农村重点危房改造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争到2019年基本完成、2020年做好扫尾工作。根据通知,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时住房应满足以下基本质量要求:选址安全、地基坚实;基础牢靠、结构稳定、强度满足要求;抗震构造措施齐全、符合规定;围护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建筑材料质量合格。同时,通知指出,改造后的农房应具备卫生厕所,满足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这是农村危房改造的底线要求。北方地区要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积极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和清洁供暖。要根据村庄规划實施风貌管控,开展院落整治,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决策探索》)

第3篇: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保护的经验与成就

摘 要:农村危房改造和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保护是一对耦合命题,改造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民居的保护,要注重体现地域特点,突出乡村特色,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建筑风貌。通过总结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保护的主要措施,分析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保护的经验与成就,以期为提升传统民居保护水平,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危房改造;传统民居;建筑艺术

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江西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昌盛的省份,距今为止,还留存下来许多原生态保护极好与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大多损坏相对较小、保存保护相对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都位于比较偏远、贫困、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衰落、消失现象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以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为扶贫工作重点,通过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使传统民居建筑得到一定保护。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主要概念

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解决农村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08年,中央支持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并在在部分县(市、区)选择10800户农户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2009年在全国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为辅。具体每户的补助标准,由各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依据改造方式等情况,具体测算确定,按照个人申请、村级评议、乡镇审查、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审核、获批对象函告、建房、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电话回访、档案管理的程序开展工作。農村危房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民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德政工程,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保护的主要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是继新农村建设战略后着眼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保护传统民居就是落实这个重大战略部署的题中要义。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雨的侵袭,许多古民居有的损毁严重,亟待修复保护,近年来江西省在传统民居保护和利用方面作出了不少有益探索。对形态保存较好、有人文保护价值的古代、近代民居建筑进行鉴定,局部破损的组织专家编制修缮加固技术方案,安排由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既加固到位,又“修旧如旧”,维护建筑原有风貌。通过完全保护、活化利用、易地迁建等各种模式,让传统民居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完全保护模式。对一些拥有极高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科学研究价值的古民居建筑,积极申报为各级政府文物保护项目,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列入法律保护的范围,实施就地完全保护措施,原状保存在所属区域环境中。对濒临倒塌、损毁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民居建筑及时开展抢救保护工作,在资金安排上予以保障和倾斜。修缮遵守“修旧如旧”原则,注重维护传统民居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保存、延续文物的历史信息和价值。

活化利用模式。对不是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又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民居,发挥政府政策激励主导作用,积极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多业态发展,参与古民居的活化利用。进行既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延续建筑文脉和功能作用,围绕文化产业方面“做文章”。通过引人入宅,让古民居真正“活”了起来,努力实现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易地迁建模式。对于零散在各区域,无法适合原地保护的极少数传统民居通过异地整体迁建加以集中保护。通过拆解重装的方式,严格按原样另选它处复原。异地复建尽管比其在原地自然损毁好一些,但也仅是权宜之策,不宜提倡更不能鼓励。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土壤,再怎么“原真性”地复原,也失去了它本身蕴含的文化韵味,难以体现风土人情对民居建筑的作用机制,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得不偿失。国家应出台措施,最大限度地对传统古民居进行地域性保护。

三、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保护的经验与成就

江西传统民居从建筑特点看,主要有客家围屋、徽派建筑、赣派建筑三种。客家围屋多为方形,四角建有外突的碉楼,主要在赣南地区分布;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壁最具特色,呈现出和谐流畅的轻盈之美,主要分布在婺源、浮梁地区;赣派建筑以高峻马头墙,青砖黛瓦为特色,建筑显露出青砖本身的材质,追求古朴、敦厚、优雅、含蓄之美。主要分布南昌、宜春、抚州、吉安等地区。对现存传统民居进行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精心谋划部署传统民居保护,把其作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的重要举措。截至2017年底,江西共有17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排名位居全国第八。此外,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达248个。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完成改造任务86万户,惠及340万农民。

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归其根本得益于国家危房改造的政策措施;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农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得益于传统建筑保护机构和修复工匠的辛劳和智慧。经验与成就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合力攻坚,构筑形成立体工作格局。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危房改造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高度重视。建立目标责任制度,组织实施年度省级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并与下一年度任务资金的安排相挂钩。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与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传统民居保护合力。各级政府层面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辖区内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精准施策,强化措施实施全面保护。专门出台《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2017-2020年)》等文件,明确了传统民居保护措施、组织保障和责任分工。从坚持依法保护、认真做好调查认定、建立完整技术档案、切实执行保护规划、尽量实施原址保护、严格规范修缮要求、精心做好迁建工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正确处理改造和保护关系9个方面对农村危房改造中传统民居保护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资金补助标准方面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其他风貌管控重点区域的危房维修户,补助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提高。

第三,创新机制,坚持保护开发并重原则。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传统民居保护和开发,着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尽最大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精心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公布实施《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挖掘、研究工作,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民居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深入开展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民居保护申报及调查工作,加快推进传统民居档案建立和管理,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双赢”。

参考文献:

[1]吴晓萍,康红梅.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研究-以贵州省为例[M].人民出版社,2015.

[2]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江西省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S].2017.

[3]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S].2017.

[4]康勇卫,周宏伟.江西传统民居研究进展—兼谈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纲要[J].建筑学报,2017.

[5]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政府办公厅.江西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2017-2010)[S].2017.

作者简介:

邱波,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教学与研究。

作者:邱波 陈丽霞

第4篇:申请农村危房改造报告

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我叫

,现居住

组,全家

口人,因房屋现已倾斜,裂缝、倒塌,无法生活居住,家庭困难,无经济来源,只能原地重建

m2平房屋,请上级领导救助支持解决,为谢!

申请人: 年

第5篇:改造农村危房申请报告

尊敬的政府领导:

我叫xiexiebang,现年38岁,家住官渡镇观音塘村石碑组,我家现在所居住的房屋是七十年代用泥巴筑建而成的,其结构比土砖屋更差。房屋坐落于西坑山脚下,曾几次遭受泥石流冲击,加上房屋历经时间长达几十年之久,摇摇欲坠,早已成为危房,生命和财产安全时刻受到威胁。

本人早就想进行危房改造,无奈母亲年岁已高,病痛缠身,多次治院,医药费、治院费花费几万元;继父吃低保,无能为力;新婚妻子没有工作,拖儿带女,生活极其困难,急需政府补贴。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造委员会、财政部颁布的《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属于补助对象。为此,特向政府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敬希领导批准,本人将感激不尽。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第6篇: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县把改造农村危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抓到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非常切合县情实际。但随农村危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危改”的难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影响农村危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勇于探索,迈出了农村“危改”的坚实一步

一是下决心“拔穷根”,研究小屯撤并。2006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建设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工作思路,引导偏、小、穷30户以下的小屯向中心村和小城镇撤并,采取政府出资,农民出工出劳的方式,在凤山镇青山中心村新建了11栋22户924平方米的新型移民小区,对自然条件恶劣的下青山屯实施了整体搬迁,将其彻底“拔穷根”。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2007年,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 2008年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是面向城镇化,引导农民“上楼”。按照城镇化方向,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采取每户农户奖励5000元,免费设计,免收各种规费和建安税的政策,首先在浓河镇富强村引导和扶持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建设了1栋50户、3750平方米农民集资楼。通过引导,又先后启动3个村4栋200余户农民集资楼建设,从上楼农户中整理出耕地、养殖用地6.5万亩。

四是统筹兼顾,配套改造农村环境。在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的同时,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几年来,先后实施农村改路368.4公里,全县已有80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通村通畅率达到93.9%,82个行政村中有59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行政村总数的74.3%;改水62个村屯;改厕1918户;改灶3268户;建水泥排水明沟89.7公里;亮化14个村,安装路灯610盏;建村内公园5处,绿化村屯69个,栽植绿化树340万株。通过泥草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使农村貌焕然一新。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二、调查研究,正视农村“危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二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形成农民在农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和认识上的不同。例如,贫困户因受统建或帮建等政策惠顾,对节能材料是由被动接受到实践认可这样一个过程。而东部祥顺、创业等区域却因收入高、建房标准要求高,反而习惯于传统的红砖建房,对新型节能材料很少认同和接受,甚至对免烧砖也很少尝试。

三是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农民还存在等帮建、靠政府、要支持的“等靠要”思想。

四是农村“危改”政策还存在些不足,需要调整和完善,特别是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上,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五是新型节能稻草板房的质量、技术指标、建筑工艺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农民意愿和需要。

三、深入实践,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改”的想法

**县是省级贫困县,也是省、市偏远落后县份的缩影,由于财力弱,在推动农房改造上势单力薄;泥草房改造量大、面广,是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目前,全县还有7100户农村泥草房有待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进一步坚定农村“危改”的信心和决心,力争三至五年切实抓出头、抓出成效。**县在“危改”上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省市的关注和认可,并把这一县级实践行为上升为省、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出台了意见、制定了规划,启动了改造攻坚战。国家建设部也先后两次派人员和专家来通调研,**县已被列为国家“扩大危改”示试点县。我们的实践和在新型节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示范,已赢得了绝佳的争取项目、资金的政策机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更应坚定信心和决心,一方面从扩大危改、新型节能材料推广等不同角度多争取项目,在扶贫开发、民政和残疾救助、建设的安居工程等多渠道争取资金,争取扶持;另一方面科学操作,加大力度,合力推进,力争用三至五年切实把农村“危改”工作抓出头、抓出成效。

二是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扶持和财政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研究在农行、发行、信用等金融部门建立农房改造建设专项扶持贷款资金,搭建农民建房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改”政策,对非贫困户的中低收入农民的危房改造,可研究实行按建红砖房、苯板和免烧砖类节能房、新型节能稻草板房等不同类型区别予以差额或全额贷款贴息,以此扩大扶助面,调动积极性,推进“危改”速度;在面上整体推进中适

当提高对使用免烧砖、稻草板建房的奖励标准,以此推动新型节能材料应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向节能房发展。加大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度,坚持“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发展思路,实行集约建设和规模发展,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村转移,腾挪原村庄占地用于复垦,通过二次开发推动扩大耕地面。

四是进一步完善节能稻草板房的设计工艺、技术标准和质量,使其更人性化更适用。针对贫、富不同群体或老龄化独居、三口之家、三代同堂居住等不同群体的实际,研究20-42平方米的连体统建房,及60-80平方米的分散统建或自建房,在外在户型和室内格局设计上更为人性化、更为宜居、更为适用;在防潮、防寒上提高技术标准和建设质量。同时加强稻草板节能材料的技术质量、标准的认证,让老百姓认可、放心使用。

五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借助“千名干部下农家,服务农村促发展”活动和全县帮扶帮建工程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改”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农民对“危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增强广大农民对应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认可度。通过政策的引导效应,不断激发农民参与“危改”的主体作用,从而加快全县“危改”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第7篇: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申请报告

农村危房改造申请

尊敬的领导:

本人张XX,是XX县XX镇XX村XX组居民。

我家住房是1980年修建,主体结构是土砖、木材,加部分青砖,当年就是我们夫妻两人主要修建,没考虑到也没想到基脚要深点。30多年的风雨,房子早已经是破旧不堪,每年春季大雨,一家老小都不敢在家里待着,生怕有意外发生。

为了家人安危,现在不得不要改建住房。恳请政府提供救助资金。

申请人:张XX

2013年1月

第8篇:长白县农村危房改造自查报告

——长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按时完工。根据省市要求,我们及时制定《长白县2010年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申请县政府拨放危房鉴定资金。2009年6月15日,举办了危房鉴定培训班,各乡镇乡建助理与新农办人员参加,2010年7月28日,召开2011年起国家危房改造建立档案动员会,确定了时间,改造对象和危房改造鉴定机构,9月21日,又召开了长白县危房改造推进调度会,2010年10月21日至22日,对各乡镇危房完成情况进行了自查自验。这期间住建局还不定期对各乡镇在危房改造中的难点问题、节能问题下发了技术导则和深入实地指导,对于完成今年危房改造任务打下了奠定了基础。切实抓在手上,落实到农村危房改造的具体工作中。

一、我县在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共涉及到7个乡镇66个村888户农户,均符合相关条件,经过村、乡(镇)县住建部逐级审核上报。符合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目前全部完工888户,(正在装修和节能保温处理墙面10户,这些户均在2010年11月20日前全部完工。)尚有水毁移地新建两个村,马鹿沟镇梨树沟村85户,全部完成基础平口,8户墙体完工;新房子镇景秀村,全村整体改造55户,

完成8户,目前4户墙体砌筑封顶,新村移地重建。将在2011年上半年全部完工。农户迁入新居。各乡镇2010年危房改造完成情况如下: 金华乡

1.今年危房改造

D级危房改造80户,(档案备齐) 2.建设部三年危房改造规划

D、C级共364户,其中D级190户、C级174户 3.节能保温房

金华乡今年开展节能房试点。由于开展时间晚,没有完成。 十四道沟镇 1.今年危房改造

D级危房改造98户,(档案备齐) 2.建设部三年危房改造规划

D、C级共562户,其中D级0户、C级562户 3.节能保温房

节能户:12户 八道沟镇

1.今年危房改造

D级危房改造299户,(档案备齐) 2.建设部三年危房改造规划

D、C级共871户,其中D级382户、C级489户 3.节能保温房

节能户:67户 新房子镇

1.今年危房改造

D级危房完成133户,(档案备齐) 2.建设部三年危房改造规划

D、C级共384户,其中D级113户、3.节能保温房

节能户:7户 宝泉山镇

1.今年危房改造

D级危房完成37户,(档案备齐) 2.建设部三年危房改造规划

D、C级共463户,其中D级105户、4.节能保温房

节能户:1户 十二道沟镇 1.今年危房改造

D级危房改造153户,(档案备齐) 2.建设部三年危房改造规划

D、C级共720户,其中D级234户、3

C级271户 C级358户 C级486户

3.节能保温房

13户(全是37户D级以外户) 马鹿沟镇

1.今年危房改造

D级危房改造88户,(档案备齐) 2.建设部三年危房改造规划

D、C级共671户,其中D级66户、C级605户 3.节能保温房

正在建设中,明年完成。

二、危房资金管理发放情况。

我县危房改造至今,危房改造资金有县财政统一发拨,划拨到个镇(乡)实行专人专户管理,并按照农户与镇(乡)政府签订的房屋新建和维护承诺要求,有村委会出具相关证明核准身份证后,由危房户本人签名,盖手印后领取。房屋节能户要经上级部门验收合格后发放。2010年,全县危房改造户共888户,730万元。其中(节能户100户20万元)全部到位。经整体验收后,由县财政发放到农户手中。

三、“千村示范、万户提升”规划编制情况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乡村规划设计工作,今年已完成八道沟镇南川村、十二道沟镇十二道沟村、宝泉山镇上二股流村、新房子镇新房子村、八道沟镇十一道沟村、十四道沟镇十四道沟村,其余金华乡金华村、马鹿沟镇十八道沟村等

村的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2010年水毁重建和维修情况 1.金华乡水毁房建设

完成重建3户、水毁维修60户。 2.十四道沟镇水毁房建设

完成重建50户、水毁维修272户。 3.八道沟镇水毁房建设

重建24户、水毁维修363户。 4.新房子镇水毁房建设

景秀村水毁整体改造55户。 5.宝泉山镇水毁房建设 重建3户、水毁维修37户。 6.十二道沟镇水毁房建设

7.马鹿沟镇水毁房建设

梨树沟86户基础全部完成,13栋主体完工,小农场动工28户,基础完工2栋平口。

五、泥草房改造情况 金华乡

泥草房136户(D级危房80户,C级56户)

十四道沟镇

泥草房108户(D级危房98户,C级10户)

八道沟镇

泥草房376户(D级危房299户,C级77户)

新房子镇

泥草房145户(D级危房133户,C级12户)

宝泉山镇

泥草房99户(D级危房37户,C级62户)

十二道沟镇

泥草房251户(D级危房153户,C级98户) 马鹿沟镇

泥草房190户(D级危房88户,C级102户) 今年泥草房总计1305户,其中D级危房888户, 级417户。

C

第9篇:##县##乡农村危房改造验收报告

根据各乡镇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报送的《关于农村危房改造请示》,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成立了县建设、民政、国土、审计、消防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于2011年11月15日起对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的重点为工程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任务完成、工程质量、资金投入、档案管理等方面。

验收组采取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实地查看了##乡的561户危改户,听取了有关单位情况汇报,查阅了竣工验收资料,并严格按照《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暂行办法(试行)》和《毕节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工作细则》进行了验收,形成了竣工验收报告。

一、 工程概况

毕节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以文件形式下达了毕节地区计划任务,下达我乡的任务指标为561,其中:低保户一级危房194户,低保户二级危房28户,困难户一级危房35户,困难户二级危房159户,一般户一级危房94户,一般户二级危房51户。需政府补助补助资金 630.4万元。

二、工程完成情况

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任务已全部完成。共计完成561户(其中:低保户一级危房194_户,低保户二级危房28户,

1 困难户一级危房35户,困难户二级危房159户,一般户一级危房94户,一般户二级危房51户)。实际完成的数量与下达任务数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我乡的面积大,任务重,人员的不足及业务的不熟悉,在资料上导致一定的欠缺,但是经过县危改办工作人员及乡领导的指导,我乡的危改工作已在不段的完善,坚信我乡的危改工作绝不会托全县的后腿。

三、工程质量

##县##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度项目。新建的房屋选址合理,对工程的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和检查,工程质量达到了《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要求。

四、政策执行及资金管理

2011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对象确定、申报程序合符《毕节地区农村危房改造程工程工作细则》。##县##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项目实际完成投资630.4万元。经##县财务决算,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合理,资金使用符合有关规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效。

五、单项工程验收情况

##县##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项目,单幢危改房屋竣工后,由乡组织技术人员入户进行了工程质量初步验收,并由县农危改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组成验收组,以乡镇为单位,对已入户验收的房屋进行抽查,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及时处理,工程质量验收后,已拆除危旧房328幢,搬迁

2 入住561户。

六、 档案管理

##县##乡两级明确了专人负责危房改造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保管利用工作,确保工作所需经费,配备相应的档案室、档案柜等设备。危改分户档案及县、乡应归档的资料完整,电子信息系统录入及时准确,危改电子、纸质档案管理规范。

七、 工程效益

##县##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项目解决了0.3万人的住房安全问题,密切了当地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社会效益显著,加快了##县##乡农村经济的发展。

八、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由于我乡的面积大,任务重,人员的不足及业务的不熟悉,在资料上导致一定的欠缺,但是经过县危改办工作人员及乡领导的指导,我乡的危改工作已在不段的完善,坚信我乡的危改工作绝不会托全县的后腿。

九、 验收结论

##县##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1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施工质量良好,建房成本控制基本合理,资金管理规范,档案完善,验收合格。

##县##乡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上一篇:一个青年教师的坚守下一篇:监测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