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信息化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促进有效利用财务管理,以降低财务数据的共享和成本系统,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是网络的信息化水平和改善公司财务管理的整体管理的作用,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企业信息化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业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1:

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企业:资源整合

1 农业信息化及其意义

1.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加速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实现农业企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业管理决策信息化。

1.2 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首先,农业信息化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外农业政策及其变化的信息对农业生产者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其次。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手段。过去农民开展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由于信息闭塞造成销售难的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网络的出现,不少精明的农民纷纷利用农业信息化资源生产和销售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学会利用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再次,农业信息化可以减少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有了及时准确真实的交易信息作基础,能够减少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大大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最后,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农业就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业信息化的载体。大大提高当代农民的素质。信息技术的引用,带来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业就业结构,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越来越少,而从事信息技术劳动智力知识劳动的人越来越多。有效地转移了一部分劳动力。

由此可见,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的重要手段。

2 农业企业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农业企业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对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所以重点研究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有助于农业信息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国农业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过于分散和产品雷同的经济格局,致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分散化、小型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难以形成。而且由于农业企业多为传统的工厂制企业,真正实行股份制运作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农业企业数量很少,从而制约了信息化体系建设进程。

2.2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

由于农业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基础研究能力差,装备水平落后,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从而导致对信息化要求不高,影响了企业建立信息化体系的积极性。

2.3 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队伍

农业企业家许多是农民出身,在艰难的环境中,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搏出来,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战略家的眼光、经营家的精细和系统的理论知识。面对农业信息化的新形势显得无所适从,难以改变传统观念。因此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难以有创新思想,无法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2.4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很多农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明显的不足。一般的企业只有几台电脑用于处理企业的日常工作,只是简单地代替手工劳动。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发展。

2.5 农业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农业企业的员工多来自于县乡村,很多农业企业的员工素质偏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又很少接受过信息化方面的培养,导致农业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有资料显示,在全国近9亿的农村人口中,专、兼职农村信息管理员仅有22万人。员工素质的低下造成了信息化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开展。

3 农业企业发展信息化的策略

3.1 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推进信息化建设

企业的经营体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已经有太多的例子证明过了,所以建立一个好的经营管理体制会在宏观上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提高领导者素质,增强创新观念和意识

企业的领导者对整个企业的发展作用巨大,领导者的决策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农业企业的领导者多出身于农民,自身素质决定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经验办事,缺乏创新意识,对信息化这个既“新”又“老”的词不甚了解,所以对自己的企业如何来开展也是摸不着头脑。鉴于领导者对企业的作用,企业的领导着应该参加相应的培训,增强其信息化意识,使其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坚定其开展信息化的信心,企业的领导者支持了,工作开展就会顺利些。

3.3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即使企业领导者有开展信息化的意愿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应从底层保证信息化开展,企业要实现基本的局域网网络设施,各部门电脑应该联入此局域网。同时,能共享的硬件和软件要最大限度地共享以节约开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留出部分资金。

3.4 培养一部分信息化人才

任何一个企业要开展信息化建设,没有相关的人才是绝对行不通的,即使可以把信息化建设外包给某个供应商,但是实际上外包供应商不能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所以企业应该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培养若干信息化方面的人才,这些人对企业未来实施信息化的作用非常大。虽然外包商提供软件设计,但是最终还是要由企业的员工来使用。他们对软件的掌握程度决定了相关的效率。

3.5 建立企业核心网站及数据库

在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上。网站建设应该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为各种农产品提供最新的生产技术信息和知识的系统;二是覆盖国内、国际市场的各种农产品市场信息。特别是价格信息的系统。一个系统解决农民怎么利用信息的问题,另一个解决农民怎么卖产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基本上覆盖了服务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全国有17000多个农业信息网站,真正能提供普遍服务的很少。

3.6 整合企业信息化资源

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产生很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制约了信息化的开展,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指出,企业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集成即整合阶段,所以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应该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包括软件系统集成和数据库集成等几个方面,为今后企业信息化向更高程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农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整个农业信息化的影响巨大,联系到国家对“三农”问题和和谐社会的政策。我们应该重视农业企业的信息化开展。本文提出的若干策略能对开展信息化的农业企业起到指导作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对待,相信在企业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企业相关信息人才定能为企业信息化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信息处理角度为企业带来帮助。

作者:王世波

农业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2:

推动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全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6年,山东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省委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三个亮点”战略部署,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

(一)中小企业稳步发展。全省中小企业个数达55.5万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达31016个,比去年增加4436个,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628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66.7%;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交税金755亿元,同比增长29.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缴税金的45%。

(二)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增长。全省个体私营经济户数达到213万户,增加1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36万户,增加5.4万户;从业人员达到894万人,增加85万人;注册资金5658亿元,增长26%;实交税金275亿元,增长30%。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6%,其中,规模以上私营工业达16845个,完成增加值2668亿元,同比增长40.1%l实现营业收入94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实现利润总额604亿元,同比增长44.9%。

(三)非公经济贡献比重不断扩大。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52%,全省非公经济上缴税金占全省税金总额的58%。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达27774个,实现营业收入25903亿元,增长35.9%;实现利润总额1573亿元,同比增长33.9%。

(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000多家,近2000家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省级和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分别达到162家和14家。2006年全省民营企业技改投入达到3200多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10项,高新技术项目700项。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9个、中国驰名商标42件,分别占全省的47.6%和5 1.2%;山东名牌产品768个、山东著名商标775件,分别占全省的65%和61%。

(五)产业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中,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业、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新的产业亮点。工业结构中,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值比重不断提高。比较优势突出、集聚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专业乡镇。到2006年底,全省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镇发展到219处,年销售收入3485亿元,实现利税345亿元。全省有95个乡镇跨入全国千强镇行列,入围增量居全国首位。

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也是山东省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起步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十一五”规划精神,省办把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作为“十一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推进活动,在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了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意识逐步增强,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解决中小企业系统政府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中小企业一把手的重视程度问题。2006年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就是通过召开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开展山东省万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益培训等一系列大型社会活动,努力在全省营造政府推动、IT企业拉动、金融机构联动、新闻媒体鼓动、中小企业行动的信息化推进之势,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收到了明显成效。如2006年山东省万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益培训活动,山东网通公司、山东电信公司全力支持,信息化推进联盟单位积极参与,得到所在县(市、区)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6年8月18日至11月6日,先后在91个县(市、区)举办91场信息化专题培训,参训企业和人数分别达到了13787家和19648人,每场培训都由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到会主持或做重要讲话,收到了明显成效。据初步了解,2006年全省有10多个地级市先后以党委政府名义召开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成为中小企业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目标逐步明确,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对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而言,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政策配套,措施有力。根据“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省政府关于实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精神,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把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列入(《山东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并与省信息产业厅、财政厅、统计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开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成长的意见》,明确了“十一五”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项建设目标”、“四项工作重点”和“五项政策措施”。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先后发布《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网市县分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为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网市县分网建设和中小企业网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配套文件,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的具体工作做出全面安排。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按20%的比例支持中小企业网市县分网建设。各市、县(市、区)也结合当地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政策措施,明确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目标和政策体系,全省初步形成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行业繁杂。必须整合社会IT资源,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构建中小企信息化服务体系,2006年,我办重点建设两大平台,开展一个战略合作。一是由省中小企业

法,建立会员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市县分网的考核管理。二是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认真研究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解决企业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开发完善省网的服务模块,从根本上增强中小企业信息网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尽快落实第二批市县分网建设计划,确保今年建成开通的市县分网达到100家,初步形成从国家总网和省网到市县分网的网络架构体系。三是充分发挥信息化推进联盟人才技术优势,建立基层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依托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和中国中小企业山东网市县分网,在已经开通网站的部分县市区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務工作站,实现企业需求与联盟技术的近距离对接。四是进一步深化与山东网通公司的战略合作,使网上租赁、网下服务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择优扶持,培育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带动力量。一是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按照企业自愿、主管部门推荐的原则,从成长型中小企业中选择部分企业,组织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成员从办公自动化管理应用、财务管理软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进销存管理软件应用和销售业务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与服务,对达到培育目标的授予“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称号,并在对外宣传和专项资金申请等面优先安排。二是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示范县培育工作。对信息化基础环境好,推进政策配套,工作措施有力,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显著,中小企业信息网运营良好的县(市、区),授予“山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示范县”。通过示范企业、示范县的培育,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率先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一是开展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领导和市县分网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及网站管理知识的培训,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网信息员队伍,提高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二是继续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知识的普及性培训,各市、县市区根据当地企业情况自行安排培训时间,省办协调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和省网通公司提供师资支持。三是在重点行业开展实用管理软件的推广性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四是制定有效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保持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作者:尹静雯

农业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3:

略论我国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摘 要]从世界范围看,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对信息化管理在国际社会中应用与发展状况进行了透视,基于我国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现状,对国内企业实行信息化系统管理及实施路径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信息 技术 企业管理

新经济时代,信息化的概念已渐入人心。信息化按层次划分,分为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按经济行为主体划分,分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可见,无论是怎样划分,企业信息化在其中的地位是不容质疑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的主体,是当前信息化的工作重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信息技术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其间,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不仅将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一、信息化管理在国际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

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来看,企业是工业化的主体,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原因之一是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具体体现

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迅速普及。众多的企业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其竞争优势得到加强,竞争力明显提高,如通用电气、福特公司等产业巨头,通过网上的原材料采购和销售,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达20%~30%。

加入WTO为中国企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全球化的竞争。企业将更多地融人世界经济,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全球资源与市场共享的重要条件。

二、我国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如此重要,但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令人担忧。当前中国企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是经营观念陈旧,管理基础、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国民的信息化意识不强,相当数量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利用网络开发商务活动的企业甚少;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高;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较在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等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实现上网的企业只占到所有企业的20%~30%,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就更少。在实现上网的企业中,多数所做的工作也仅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有的企业網站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成为名副其实的“空站”。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企业已有近7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在欧洲企业也有近50%的业务行为在网上完成。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300家重点企业中,有70%的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其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投资只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占总资产8%的水平差距甚远。

此外,300家企业中也只有70%的企业接通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尚未普遍开展起来,与电子商务配套的信息系统严重缺乏。而电子商务是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因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深度以及广度均有限。

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的意识上也存在问题,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还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还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此外,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及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极不平衡。

三、我国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路径

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带动中国企业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信息化定义本身就是应用信息技术于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等行业都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使传统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信息化并不是说大家都要来生产计算机、都来建设网络,而是指如何把这些技术用好。企业亦然。

电子商务是企业通过网络实现交易,是企业简化物流、资金流的最佳方式。在企业信息化的诸多领域中,网络化以及电子商务已被认为是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或最高水平。无疑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应用中关键的关键。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仍处尝试阶段。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的企业只占20%左右,从事网上采购的企业和网上销售的企业则更少,定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进行,能够上网的中小企业普遍对网络的应用方式过于单一,目前85%的企业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仅局限在信息查询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与推广。而目前发达国家已基本进人全面电子商务阶段。

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是由于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相关制度保障,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对信息建设的理解很肤浅,如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宣传产品,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只有少数企业认为可以降低生产、销售、运营成本。

四、开展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化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能否与企业各项工作相融合,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成败。推进企业信息化,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为根本目的,搞好三个“结合”:一是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二是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三是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领导是关键。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企业组织框架的重组、流程的再造,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企业信息化应着重在四个方面展开,即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工作还包括:与IT厂商联手进行信息化技术推广,开展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讲座、论坛和培训,选择重点企业进行信息化典型案例的合作开发,举行有关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软、硬件技术的展览,开展信息化的国际技术交流,参加制定企业信息化的专项规划等。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主体更是企业,因而,企业信息化关键也在企业的努力。如果没有传统企业的参与,发展电子商务就只能是停留在概念上,因此,企业要对信息化的概念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企业应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数字化,管理流程数据化、标准化。把企业生产管理過程信息化,将资金流、物流用信息流来控制,实行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资源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才能提高企业长远竞争力。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投入。由于信息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行,才能逐渐显示出它的效果。中国企业转向全面信息化必须走一条以电子商务为目标,用电子商务跨越企业的边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

同时,信息化建设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循序渐进。企业还应通过实时更新网站内容,展示企业动态新闻以及企业文化、管理、产品等方面信息,以加深企业自身与外界的沟通。企业信息化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必须积极响应、有效配合。

改变我国企业信息化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支持,努力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服务与协调工作。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部门要善于从宏观的高度,加强政策的力度,积极倡导并有效地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消费者也要提高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知识及使用能力,积极进行网上购物。

总之,企业信息化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包括各级政府、企业自身、IT厂商以及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等的积极参与,只有如此,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李艺.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章吉林.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4

作者:杨永疆

上一篇: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