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设施农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使得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加快中国农业融入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获取全球农业资源控制能力的关键。自2006年确立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初步形成了投资区域和领域多样化发展的格局。2006-2015年间,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2006年的8.17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14.80亿美元,增长逾13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农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中国境外农业投资区域过度集中于周边地区,尽管符合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原则,但也容易因个别国家制度和市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剧中国农业海外投资风险。基于此,研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行为及特征,全面分析和准确评估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科学评估和合理选择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重点区域及国家,不仅会丰富“走出去”战略的相关理论,而且对于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战略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归纳和述评,发现现有研究多基于制造业、服务业或整体产业角度进行探讨,对具有区域专业化生产、农产品生产特殊性的农业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还较少,而关于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更是欠缺,也没有学者对农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决策过程、机理和方法进行探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与合理区位选择的决策过程、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总体情况从企业数量、投资布局及投资领域、投资规模和主要国家(地区)投资情况四个方面展开,得出2006-2015年间中国在境外开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呈现出先缓慢增长后快速攀升的发展态势;亚洲、非洲和北美洲是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虽然不断增长,但规模仍然偏小。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规模、投资水平、企业来源、投资形式以及地理方向五个方面对中国境外农业投资主体进行分析,得出规模偏小、投资水平较低、投资形式多样、区域化发展的投资格局和投资领域集中等五个特征。第二,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成因。国际大环境是影响投资活动最为基础的方面;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投资国因素包括政策因素、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等;东道国因素则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劳动力数量及质量、基础设施等;稳定的经济合作关系是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之一;社会文化“距离”也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投资动机、竞争优势、规模及境外投资经验等都会直接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产业选择和进入方式均与区位选择决策密切关联,也对中国企业境外农业投资区位选择的最终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第三,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结合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地理分布情况,将“一带一路”版图沿线国家、已与中国签订且仍然有效的农业合作协议(备忘录)、双边投资协定的国家纳入候选区位集,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对其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得出: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国家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是综合水平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耕地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非洲、拉丁美洲、中亚、东欧以及东盟国家是基于资源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欧美发达国家、俄罗斯、巴西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与中国临近的亚洲、大洋洲国家是基于市场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以及一些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是基于政策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且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以及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是基于效率导向的农业投资重点区域。第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促进措施。从完善农业“走出去”战略及实施策略,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好农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完善境外农业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优化税收优惠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现有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政府间多双边交流,积极利用外交资源促进农业“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国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符合世界潮流和国家战略

1.2.2 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

1.2.3 保障中国农产品稳定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

1.2.4 推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必然要求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相关理论依据

2.1.1 区位理论

2.1.2 资源禀赋理论

2.1.3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1.4 战略管理理论

2.1.5 垄断优势理论

2.1.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1.7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3章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及特征分析

3.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状况

3.1.1 企业数量

3.1.2 企业投资布局及投资领域

3.1.3 投资规模

3.1.4 主要国家(地区)投资情况

3.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特征分析

3.2.1 企业规模偏小

3.2.2 投资水平较低

3.2.3 投资形式多样

3.2.4 区域化发展的投资格局

3.2.5 投资领域集中

3.3 小结

第4章 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4.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

4.1.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约束条件

4.1.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假设—综合动因

4.2 国际大环境

4.2.1 国际政治环境

4.2.2 国际经济环境

4.2.3 全球自然环境

4.3 投资国因素

4.3.1 政策因素

4.3.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4.3.3 其他因素

4.4 东道国因素

4.4.1 农业自然资源

4.4.2 劳动力数量及质量

4.4.3 基础设施

4.4.4 市场规模及潜力

4.4.5 制度因素

4.4.6 集聚效应

4.4.7 地理距离

4.4.8 汇率水平

4.5 双边作用因素

4.5.1 经济合作关系

4.5.2 社会文化距离

4.6 企业自身因素

4.6.1 投资动机

4.6.2 竞争优势

4.6.3 规模及境外投资经验

4.7 关联因素

4.7.1 产业选择

4.7.2 进入方式

4.8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的选择

5.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方法及步骤

5.1.1 现实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及步骤

5.1.2 资源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及步骤

5.1.3 政策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的思路及步骤

5.1.4 不同视角下候选区位选择结果的合并运算

5.2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2.1 现实视角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2.2 资源视角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2.3 政策视角下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分析

5.3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候选区位选择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位的选择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6.1.2 指标选择及含义解释

6.1.3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 数据来源与评价对象确定

6.2.1 数据来源

6.2.2 评价对象确定

6.3 评价模型选择

6.3.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改进算法

6.3.2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模型的框架结构

6.4 评价模型构建

6.4.1 指标分级标准设置

6.4.2 样本数据获取

6.4.3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6.4.4 改进BP神经网络构建及验证

6.4.5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等级的临界值确定

6.5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环境评价结果及分析

6.5.1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6.5.2 各子系统评价结果及分析

6.6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

6.6.1 综合水平下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

6.6.2 不同导向的重点区域及国别选择

6.7 小结

第7章 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布局的政策建议

7.1 企业应主动制定和逐步完善自身农业“走出去”战略及实施策略

7.2 企业应全面认识和了解东道国特征,努力实现本土化经营

7.3 企业应协调处理好与中国企业、东道国政府和居民的关系

7.4 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构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国际战略联盟(集团)

7.5 充分发挥企业自身比较优势,适时修正和选择投资区域和国家

7.6 企业应做好农业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

7.7 企业应完善境外农业投资风险预警及防范机制

7.8 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优化税收优惠制度

7.9 构建部级联合金融支持体系,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对外投资的合力

7.10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农业对外投资融资难问题

7.11 强化现有资金支持政策的宣传及利用

7.12 加大现有资金扶持力度,争取在农业对外投资关键政策上实现突破

7.13 加强政府间多双边交流,积极利用外交资源促进农业“走出去”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取值范围已确定指标的分级标准

附录2 取值范围未确定指标的分级标准

致谢

上一篇:中专学生历史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数学解决问题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