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农业科技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云南省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和对策研究 ——以三江农业科技公司为例

摘要: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特色所在,也是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更是带动社会就业、提高社会平均收入和稳定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云南省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和解决对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检索法、随机抽样法等分析方法,对云南云南省整体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分析,再通过对云南省新三板上市企业进行随机抽样,随机选取云南省三江并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具体研究案例,对其内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治理结构、财务状况、人力状况、股权结构、创新能力等,找出其产生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突出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并以三江农业科技公司为例,从内部和外部提出化解融资困境的对策。从外部来说,以要加快构建云南省区域性资本市场;二要加快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三要加快知识产权质押体系建设;四要加快云南省重点产业基金建设;从企业自身来说,一加强肉牛养殖核心技术的研发;二要强化公司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三要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实现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四要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五要充分运用农业保险以降低肉牛养殖风险;六要适当引入国有资本,优化股权结构;七要创新融资式,拓宽资金来源。希望云南省民营小农业科技企业可以在总结案例企业融资困境成因的基础上,借鉴本文提出的化解融资困境的对策,以助力自身打破融资困境、保持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对策研究;云南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框架及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融资基本理论

2.1 融资的定义

2.2 资本结构理论

2.3 权衡理论

2.4 优序融资理论

第3章 云南省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问题

3.1 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界定

3.1.1 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界定

3.1.2 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特征

3.1.3 云南省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3.2 云南省社会融资环境分析

3.2.1 云南省社会融资增量以间接融资为主要来源

3.2.2 云南省创业投资基金在投项目少,规模小

3.2.3 云南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增速放缓

3.2.4 银行业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速下降

3.2.5 银行业是主要放款渠道

3.2.6 资本市场难以提供有效融资

3.3 云南省民营中小农业科技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3.3.1 外部原因

3.3.1.1 区域性资本市场不健全

3.3.1.2 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不成熟

3.3.1.3 知识产权难以实现质押

3.3.1.4 政府产业基金发展缓慢

3.3.2 内部原因

3.3.2.1 资本性质受到信贷歧视

3.3.2.2 企业自身特性与银行“安全性原则”相冲突

3.3.2.3 信息不透明

3.3.2.4 有效抵质押物不足与银行信贷条件产生矛盾

3.3.2.5 经营管理模式不科学

3.4 小结

第4章 三江农业科技公司案例分析

4.1 三江农业科技公司基本情况

4.2 三江农业科技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4.2.1 融资渠道单一

4.2.2 银行信贷期限短

4.2.3 难以在“新三板”市场和债券市场实现融资

4.2.4 信贷融资需借助第三方进行担保

4.3 三江农业科技公司内部分析

4.3.1 财务指标分析

4.3.2 公司治理分析

4.3.3 人力资源分析

4.3.4 股权结构分析

4.3.5 创新能力分析

4.4 三江农业科技公司融资困境成因

4.4.1 肉牛养殖核心技术不足,难以吸引外部投资者

4.4.2 人力资源优势缺乏,研发团队薄弱

4.4.3 肉牛养殖风险突出

4.4.4 家族式管理模式,关联关系严重

4.4.5 公司治理存在不足,有待健全和完善

4.4.6 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呈现下滑趋势

4.4.7 融资方式缺乏创新

4.4.8 缺乏股东支持

4.5 小结

第5章 化解和改善三江农业科技公司融资困境的对策

5.1 基于三江农业科技公司外部的解决融资困境的对策

5.1.1 加快构建云南省区域性资本市场

5.1.2 加快云南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5.1.3 加快知识产权质押体系建设

5.1.4 加快云南省重点产业基金建设

5.2 基于三江农业科技公司自身的解决融资困境的对策

5.2.1 加强肉牛养殖核心技术的研发

5.2.2 强化公司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5.2.3 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实现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5.2.4 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2.5 充分运用农业保险以降低肉牛养殖风险

5.2.6 适当引入国有资本,优化股权结构

5.2.7 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来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纺织企业产品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