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技术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杨凌有机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了促进杨凌有机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发达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经验,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系统分析了杨凌有机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及原因,根据杨凌本地的生态需求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杨凌有机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杨凌是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唯一的以农业为特色的自由贸易片区,有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和独特区位优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具有雄厚科教示范推广优势、特色农业推广模式及强大的技术保障;杨凌农高会搭建起了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的国际交流平台,发展有机农业优势明显。2.杨凌现有12家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涉及果蔬种植、畜禽养殖和果蔬深加工等三大类35个品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企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低,有机生产过程管理执行不到位,生产环节操作技术不规范,追溯体系不健全,有机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足,产业链不健全,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规模偏小,经营效益差。同时杨凌行政区域较小,土地可开发利用耕地资源有限;土地流转费用逐年增长,用地成本较高,这些限制杨凌有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破解。3.通过以上问题分析,本文提出了杨凌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要充分发挥国家给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杨凌农业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充分发挥杨凌两所高校的科技推广技术优势,利用好农高会的国际展示平台;(2)加强企业有机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强化企业有机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完善监管网络和产品可追溯体系,建全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扩大生产规模,健全有机农产品生产销售产业链,创立有机农产品生产品牌;(4)宣传倡导有机消费理念,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有机农产品生产综合效益,从而促进杨凌有机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杨凌;有机农业;问题;对策

学科专业: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农业概念

1.2 有机农业发展简史

1.2.1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简史

1.2.2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

1.3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1.3.1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1.3.2 国内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1.3.3 陕西省有机农业发展优势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凌有机农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杨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1 杨凌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发展现状

2.1.2 杨凌有机产品有效认证企业现状

2.1.3 杨凌获证企业有机认证证书有效性分析

2.2 杨凌有机农业生产问卷调查分析

2.2.1 杨凌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基地分布情况分析

2.2.2 杨凌有机农业生产耕地成本调查分析

2.2.3 杨凌有机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调查分析

2.2.4 杨凌有机农业企业生产管理调查分析

2.2.5 杨凌有机农业企业销售、宣传调查分析

2.3 杨凌有机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 部分企业对有机产品生产过程管理执行不到位

2.3.2 有机生产中缺乏实用配套技术

2.3.3 有机农业宣传力度不足

2.3.4 综合技术服务机构、产业链不健全

2.3.5 规模经营效益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杨凌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3.1 杨凌现代农业概状

3.2 杨凌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3.2.1 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优势

3.2.2 区位优势

3.2.3 科教示范推广优势

3.2.4 农高会国际平台展示优势

3.3 杨凌发展有机农业的劣势

3.3.1 区域有限

3.3.2 土地成本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有机农业生产经验对杨凌启示

4.1 国外典型有机农业生产经验介绍

4.1.1 欧洲国家有机农业生产经验介绍

4.1.2 美国有机农业生产经验介绍

4.2 国内典型有机农业生产经验介绍

4.2.1 洋县有机农业生产的做法

4.2.2 金山区有机农业生产的做法

4.3 国内外有机农业生产经验启示

4.3.1 政府大力支持

4.3.2 有机农业协会组织较为成熟

4.3.3 有机品牌宣传

4.3.4 延伸有机产业链条

4.3.5 市场营销网络完善、消费者认可度较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凌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

5.1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优势,强化政府支持力度

5.2 加强生产技术培训,完善监管网络,建立可追溯体系

5.3 构建社会化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提升

5.4 健全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5.5 构建校区共建、企校合作

5.6 增强品牌信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5.7 倡导有机消费理念,扩大有机产品消费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风险投资项目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