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其也成了一个与特殊群体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文章将具体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篇1:

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有的农村留守儿童性格较为孤僻,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叛逆心理、严重的自卑心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应强化关爱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加强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管理评价机制,加强宣传和投入,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完善,发挥发挥政治保障作用,多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文章将探讨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問题受到了关注,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久而久之极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像厌学、自卑、调皮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有效的方式,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留守儿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进而实现高效化的教育活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改革。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引导,建立健全机制

(一)强化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学校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堂,教师应在课上鼓励儿童发言,使儿童能够畅所欲言,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得以精准及时的记录,为儿童心理健康建档立卡。另一方面,各科目的任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的融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在各门学科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有机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从而使心理健康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发力,作用于学生成长。

(二)教师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应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一方面,教师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应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只有自己对系统理论知识有着足够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实地调研能力,以便结合实际、恰到好处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的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及家庭状况,以便更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沟通。此外,教师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语言的艺术,真情交流,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打开心结。

(三)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管理和评价机制

首先,学校应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和留守儿童关爱机构。组织机构成员做好留守儿童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正确无误地掌握各班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并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其次,学校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每学期召开至少一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加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管理。最后,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办公室,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儿童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咨询自身的心理问题,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加强引导,教师尊重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

由于留守儿童学习能力比较弱,在学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无法兼顾学生整体学习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留守儿童本身就是特殊群体,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实施适合留守儿童学教学方式,以此使得留守儿童学习动机得以提升。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适当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降低留守儿童学习难度,逐步增强留守儿童学习自信心,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后,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师德师风,帮助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田。除此之外,教师要保护好留守儿童的自尊心理,在面对留守儿童犯错时,不应严厉苛责,而是应细心引导,使留守儿童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通过反复修改,优化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德育教学评估体系

首先,教师应制定心理健康测试调查问卷,定期考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留守儿童,应及时找到应对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其次,在德育教学之后,教师应对儿童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像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在教师点评过程中,应将儿童学习结果和儿童学习过程并重,通过鼓励的方式,增进儿童学习自信心。学生互评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借鉴,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进而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四、政府发挥作用,健全农村心理健康领域服务建设

一方面,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政府应发挥政策的保障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政策的执行力,更新学校老化的教学设备,重新布置教室,更换课桌椅黑板等教学物资,给儿童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大力推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例如组建志愿者团队,志愿活动可以围绕着“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中与他们谈心、给农村留守儿童写一封信、帮助农村留守用普及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从学校教育和乡镇政府教育入手。在学校方面,教师是留守儿童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注重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尊重留守儿童的差异化,设计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进而实现高效化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利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和干预手段,维护和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中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教育模式探索[J].才智,2013(12):156.

[2]徐观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山西教育(管理),2011(08):34-36.

作者:贺冰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篇2: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其也成了一个与特殊群体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文章将具体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问题;对策

前言:从整体.上来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十分良好。但分析部分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相应的教育活动在开展上也出现了-.些共性问题。新时期,.强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感不断提升,固有问题也需要得到更为及时和有效的解决。鉴于此,探寻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十分必要且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线上家教推文与线下教材相结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留守儿童的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家教理念普遍落后,注重物质补偿,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有的忙于工作,疏于教育孩子,亲子感情淡薄,而祖辈家教方法方式也比较落后,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要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首先要帮助家长成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线上家教推文是一种帮助留守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可以运用家校联系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新媒介向留守家长发推文,推文要抓住时间节点,有针对性。比如,刚开学时,可发这样的推文,如《开学后孩子怎样快速进入状态》;考试后,可发推文《家长应如何关注孩子的成绩》;放寒假时,可发推文《寒假孩子该怎样度过》,等等。线上推文要有较强的指导性,还可以引导家长一起互动交流,谈谈自己的经验或教训。但这些家教推文也有明显的不足,知识零碎不成系统,有时甚至相互抵触,缺乏全局观念。线下家教校本教材是有益的补充。线下编写一本系统的指导留守家长家教的教材,帮助家长普及家教知识更新家教理念。编写好教材,分发家长,组织家长自学。我校曾经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家教指南》,内容包括“家教咨询室”“青春期教育”“特殊家庭家教指导”“亲子沟通”“家教误区”“心理导航”“家校沟通”“家教艺术”等章节。教材内容丰富,精选大量典型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点面结合,线上线下融合,显著提高了留守家长的家教水平。

二、线上家長会与线下大走访相结合,合力解决成长难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大多到过年时才回家,要在线下把他们集中起来召开家长会,除非等寒假时召集,可是后疫情时代,学校不能开展大规模聚集活动,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学校可以推陈出新,创新形式,利用微信召开线上家长会。我校举行了线上家长会,把留守家长召集起来讨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长难题。学校召开了线上筹备会,然后组织专项培训,由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对各班班主任进行技术培训,并指导各班召开科任老师线上准备会议,政教处出台指导性文件,各班在指导文件的框架下规划会议议程,班主任负责线上会议的召集和主持工作。各班班主任就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如厌学、孤独、网络成瘾、学习习惯差、自制力弱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对留守家长进行针对性指导,并请家长语音发言,也可在线上进行文字交流。各班根据本班留守儿童的实际,确定议题组织交流。线上交流促进了家校沟通,使留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有针对性。线下大走访与线上家长会相结合,线上家长会面对的多是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各个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个性都不相同,另外,参加线上家长会的基本上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而平时在家监管留守儿童的又多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所以线下大走访十分必要。班主任和授课老师深入留守家庭,了解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成长史、在家表现、祖孙关系、伙伴关系等,针对其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指导祖辈科学施教。班主任还要询问祖辈家教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难问题,帮其“号脉”,并给予科学指导。线上家长会与线下大走访相结合,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及其祖父母提高家教水平,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好无缝衔接,合力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难题。

三、线上心理科普与线下心理讲座相结合,培养阳光心态

利用班班通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科普,让留守儿童学习青春期心理特点、逆反心理形成与疏导以及如何提高交际能力,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情,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早恋心理如何疏导,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悦纳自我,等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留守儿童学会化解成长烦恼,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可以从源头预防心理疾病。我校心理辅导室还在线下分年级举办心理讲座,就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初一年级会举办新生适应专题讲座,指导留守生调整心态,改进学习方法,养成新习惯,适应新生活,积极交友。初二年级会举办逆反心理疏导、提高自制力,战胜网瘾等专题讲座,指导留守儿童改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学会换位思考,以和解代替对抗,指导留守儿童学会提高自制力的策略,认识到网瘾的危害,掌握战胜网瘾的方法。祖辈精力有限,年老体衰,又容易糊弄,有不少留守儿童趁机玩网络游戏,有的偷钱买手机,有的用压岁钱买手机,有的把手机夹在书里,看祖父母在身边就装作看书,走后就偷着玩游戏。有的甚至趁晚上祖父母睡觉之后再玩,有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有不少留守儿童因为沉溺网游不想上学。初三举办中考冲刺阶段不良心理疏导、考前焦虑心理疏导专题讲座,帮助留守儿童疏导不良心理,冲刺中考,在中考前调整心态,考出满意的成绩。线上心理科普与线下心理讲座相结合,帮助留守儿童塑造阳光心态,及时化解成长困惑。

结语:总之,学校与教师需要给予新时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关注,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尝试。但值得注意的是,固有的问题在解决上具有一定难度,留守儿童心理上的缺陷在弥补上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情形下,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定期进行相应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审视、评价与发现,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途径,积累更为丰富的教育经验,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更好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通华,魏杰,刘平,张胜洪,郑勤妮,何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质与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02):285-292.

[2]廖传景,韩黎,杨惠琴,张进辅.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贫困与否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2):21-27.

作者:林晓静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篇3:

体育锻炼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当代社会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落后,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在此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革新教育思路,尝试将体育锻炼作为切入点,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开辟途径。基于此,以下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展开探究,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锻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城市转移,其中,很多已婚且育有子女的成年人也在外出务工的队伍中。未成年子女长时间和家长分隔两地,一般寄养在亲属家,留在本地生活、学习,这些就是我们口中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缺少倾诉的对象,他们变得自卑、内向,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对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来扫去留守儿童内心的阴霾,让他们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对留守儿童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具体如下。

一、基于心理状况,提出干预方案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在塑造留守儿童健康体魄的前提下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按照他们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借助体育锻炼舒缓消极情绪。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体育锻炼在情绪调节、压力缓解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强化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让他们的消极情绪得到转移、发泄,不再封闭自我,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如:焦虑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且有效的运动干预措施,这样即便是在课后,他们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的干预措施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心理[1]。其次,借助体育运动改善人际交往问题。留守儿童长年缺少家长的陪伴,慢慢变得孤僻、沉默寡言,很少参与集体活动,不愿意和他人说话。久而久之,他们的人际交往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集体活动,如足球赛、篮球赛等,邀请他们参与进来,在亲身参与中强化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改善彼此的关系,提升交际交往能力。最后,借助体育锻炼培养意志品质。众所周知,体育锻炼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奋勇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很多运动项目,如马拉松、游泳等,在意志品质的培养方面有着极为显著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上述项目入手,鼓励留守儿童将运动中提炼出的优秀品质、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2]。除此以外,在室内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呈现,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学习运动员永不放弃、不轻易言败的品质,这对于留守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二、组织多元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集体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身心发展非常有益,能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彰显学生的个人价值。但是,就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都不高,尤其是留守儿童,在这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积极思考怎样为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搭建平台。人际交往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内容,也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渠道。对此,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多元集体活动极其重要且必要[3]。值得注意的是,集体活动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因为过于简单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过于复杂则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适中即可。另外,尊重留守儿童的内心诉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如喜欢足球的可以进行足球比赛,喜欢篮球的可以组织篮球比赛,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还可以推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一举多得。

三、加大重视力度,开发体育项目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点也不例外。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则喜欢羽毛球,不同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不同的。但是,喜欢篮球的部分学生身材瘦小,喜欢跑步的部分学生却跑不快,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如此,很容易引发其畏惧情绪,渐渐丧失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就要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努力挖掘、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健全、完善体育教学体系。当然,在此过程中,有必要和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开发出符合留守儿童实际需要的项目,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助力。

四、普及体育锻炼,理解体育内涵

体育这门课程的开展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健康体魄,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有效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增强其心理素质,使其从小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为了让更多的學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园宣传栏、广播和学习网站等普及体育锻炼,加深学生对体育内涵的把握。不仅如此,还应当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育人观,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的主阵地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结束语: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人才培养息息相关,值得受到广泛的关注。小学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职责,要积极学习先进理念,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探寻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学融合起来,努力开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让留守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如发. 小学体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点滴[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9, 000(009):233-233.

[2]吴志强[1]. 浅谈小学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30):P.260-260.

[3]张利红.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 000(020):160-161.

作者:蒋旺成

上一篇:案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篇)下一篇:教师培训心得(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