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大学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大学

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

[摘要]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大学;大学教育;大学教师;大学逻辑;大学治理;张维迎

[

从政府层面的“211工程”、“985工程”到社会公众对于种种名目的大学排名及其排行榜的过分关注,昭示了一个强大的、和平崛起的中国迫切需要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建设高水平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使中国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日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诸多利益在博弈中的难以平衡,更由于改革对于现实利益格局的巨大冲击、传统习惯势力和利益既得者的种种阻挠,任何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缩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差距的改革尝试都变得极其艰难。如今北大的改革,之所以令人深受鼓舞,因为改革者提出了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不仅仅是北大师生的北大的口号,并着手进行了指引北大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快速迈进的制度变革,如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推行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等。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尽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种种非议,但张维迎不仅有着对于大学理想的憧憬,而且坚定不移地推进了北大的改革。《大学的逻辑》一书,则记载了他参与推进北大改革、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这里,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所阐述的大学逻辑与大学治理的关系,不仅切中时弊,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如‘近亲繁殖’、‘家族式组织’,‘武大郎开店’和‘官本位’及其所导致的学术评价不公等问题),而且坚持现代大学制度变革的学术趋向,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里,大学的逻辑,用他的话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果说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很好的治理结构,其中,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是最重要的方面。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标准、教授在学校中的权力等,都具有内生性。在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下,大学变成了‘家族组织’。不废除大学的‘近亲繁殖’,不实行教师岗位的分级淘汰,不引进外部竞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行政本位,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文化。”[1]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内在联系。

1关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

探讨大学究竟是什么,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可以说是常谈常新。因为大学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于大学的期待也会因时而变,加上各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故人们对于大学是什么的追问,无论就本然状态下的现实际遇而言,还是就应然状态下的理论解读而言,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尽管如此,所有这些讨论还是有一个逻辑上的预设前提的,即大学是社会所需要的、用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文化组织或机构。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构成了大学逻辑的起点。为了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更好地促进大学教育由应然逻辑向实然历史的转化,就有了一个大学的治理问题。

大学的理念是关于大学性质、目标(使命)和功能的一般性认识。从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官员的行会组织,到以英国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作为“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践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从哈佛特许状中明确规定大学的使命在于“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所有现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进”,到德国洪堡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2],以及发端于美国的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大学理念经历了由中世纪行会组织向传统的社会知识中心、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向进一步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不断演变。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学作为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的性质却没有丝毫变化。大学在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不断满足社会对于学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拓展自身功能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其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而且固守创造知识、传授知识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了批判、反思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大学的治理是为了实现大学的理念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应该保证始终不移地不偏离大学的核心理念,不偏离基本目标[2]。这里,大学的治理实际上是对于大学教育的治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的控制权究竟应该掌握在谁手里?是校长、教师、学生、抑或政府?也即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中谁应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大学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如何规范和约束大学的掌控者,使其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即维护社会在知识生产、传播方面的公共利益?三是如何选拔最适合的人作为大学教师?也就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的问题;四是如何激励大学教师?如果能够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就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北大为例,在变革大学制度、改善大学治理的过程中,他们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眼学术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将创造对其他方面改革的强烈需求,推动行政和后勤体制、学术评价体系、博士生培养体制、科研资金分配体制、大学决策体制和干部任命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北大的改革及其制度设计,体现了大学的逻辑,因而对于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典型意义。它提醒每一个大学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鼓励的(如进行规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什么样的行为是必须的(如在匿名评审的一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更重要的是,它会明白无误地告诉每一个大学教师,不那样做会得到什么惩罚(如up or out等)。这样,无疑会大大促进包括学术市场规范在内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大学治理结构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2关于大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

由大学究竟是什么的探讨,必然引出大学能够为社会提供什么,也即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的事业的问题。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大学教育是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即“一方面,我们招来的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一种人才,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又取决于大学教育”[2]。他进一步从知识传授这个角度探讨了大学教育是怎样把客户变成产品、使大学拥有忠诚的客户和自己的品牌的,并对大学教育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科学概括。事实上,大学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知识中心和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而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它所从事的大学教育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其他活动,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功能。无论是张维迎所强调的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还是通常所讲的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大学教育都离不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且必须将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加以实现。这是因为,大学教育中所传授的不是一般性、常识性知识,而是变革思维方式、能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或获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高深知识。在大学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这些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则分别是由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性活动加以完成的。以往大学教育中对教学强调的多一些是应该的,毕竟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但要传授高深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光靠教学传授已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以便尽可能地将所掌握的高深知识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创新。为此,就必须加强所属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以知识运用和获取社会资源为手段、以实际问题解决或重大理论创新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只有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传授的是高深知识,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知识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区别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而具有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独特功能。

大学教育具有把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促使大学基业常青的特点。历史上,大学因其所从事的事业对于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特贡献,享有着崇高的社会声誉和地位。那么,大学教育又是怎样做到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呢?研究发现,这是与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定性定位和大学教育准入制度特别是学术标准的确立分不开的。大学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把它与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区别开来,也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学术趋向。比如,在供给方面,大学教育始终坚持学术取向的准入标准,即按照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而不是根据谁出钱多就录取谁的市场经济原则或谁出身好、有家庭背景就录取谁的政治原则,来决定是否提供大学教育机会。在需求方面,大学所提供的大学教育能否吸引学生,不仅取决于大学教育的质量和价格,甚至主要的并不是取决于质量和价格,取决于还有谁在上这个大学,也就是取决于其他客户的质量。与此相类似,任何大学对教师的吸引力也取决于其他教师的质量[2]。就是说,大学教育是一个关联品,注重的是品牌价值。这种品牌不是短期内所能够塑造的,而是通过多年办学积淀特别是优秀校友资源的积累和无数往届毕业生的杰出表现打造起来的。正是大学对于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追求,与教师和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成就及其预期、政府促进社会知识生产和学术及文化发展的努力、捐赠者获得的社会声望和个人名声、社会公众包括当地居民得到的由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的种种好处,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将上述大学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并融入大学以增进人类知识和引领时代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共同体,为不断提升大学教育的品位和质量提供了持久动力,也吸引了优秀生源和高水平的师资。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做过一个统计,1520年之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现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15个是宗教团体[2]。这一点,足以说明大学教育具有强大凝聚力,不仅能够为大学积聚无与伦比的社会资源和品牌价值,而且也可以培养无限忠诚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产品和客户,从而把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延续了大学的生命,确保了大学基业常青。

大学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作为大学逻辑的中介,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性活动,在不断塑造大学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过程中把大学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教师、学生、管理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校友、捐赠人、投资者、周边居民,等等)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大家作为利益相关方是可以从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中获取实际利益或其他好处的。但是,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源于大学为社会所作出的知识贡献、得益于往届毕业生的杰出成就或工作表现,最根本的是要靠大学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学术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搞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由于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内的大学教育都属于社会文化领域里的学术性活动(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为特征,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目的),区别于社会经济领域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竞争中的等价交换为特征,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也不同于社会政治领域中政府的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以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运用为特征,以争取社会公众支持为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术发展尤其是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上,把是否有利于学术发展作为推进大学改革、改善大学治理的根本标准,突显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和大学治理中的学术主导,从而将大学应然逻辑上的内在要求与大学实然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尽可能一致起来。

3关于大学教师的选拔与激励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都还只是制度设计的范畴。要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促进和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还必须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必要的大学治理结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作为大学的教师?如何选拔和激励教师队伍?[2]说选拔和激励大学教师非常重要,是因为大学教育的功能主要都是通过大学教师完成的,大学教师队伍在大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校的其他所有机构都是衍生工具,是派生出来的而非原始需求。在张维迎看来,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只有当教师队伍是由最具有学术兴趣、最具有创造力的人组成的时候,大学才会有真正的学术自由,才会追求卓越,才会注重自己的名声。试用期基础上的终身教职制度是保证大学教师质量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是能否实现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教育体系及其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由于大学的品牌价值和学术声誉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水平,大学教育的水平取决于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而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质量,故选拔最优秀的学者做大学教师、并且激励他们去努力奋斗是大学治理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大学实现核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大学创造并传授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对此,张维忠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不是一个给人提供铁饭碗的地方,而是提供给那些最具有思想、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去创造的地方。大学教师的选拔,目的是选一个优秀的学者,讲师、副教授都只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试用阶段[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实际上是一个选择、试用、最终确定优秀学者人选的过程,涉及包括学术评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决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制度安排问题。为了能够将最为适合的人选拔出来,除了设置准入条件、任职资格、选拔程序之外,还必须确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实施规范而又公正的学术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问题。一般而言,学术评价只能由同行来做,不可能靠外行。因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只有和他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才能说得清。但是,同行评价需要解决好“武大郎开店”(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和“近亲繁殖”(把自己培养的学生留在身边)这两个制约学术发展的前提性问题。为此,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确立学科末尾淘汰制度、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就成为目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此外,学术评价本身还必须有一个同行认可的专业(学术)标准。一个教授有没有成就,学术界都有杂志,有学术会议,大家都是看得见的。学术成果信息的这种透明化为公开招聘、到学术市场上去选人提供了可能性。问题在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中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是“外行评内行”,尤其是内部评价体系中学术评价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做出而非由相关领域的学术同行做出,直接导致学术评价的标准因过于注重易操作性而片面强调学术成果数量、忽视了质量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大学外部的学术市场,制定一个同行认可度较高的专业标准,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就显得日益重要。事实上,学术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可以观察(甚至不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学术贡献,通过学术市场上的在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的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等市场评价手段,变得可以证实,从而形成对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实上,Tenure track制度恰恰发挥了学术市场的上述功能,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向每一位申请人明确地发出信号:有望成功的申请人必须首先通过在同行公认的权威匿名评审期刊公开发表文章等方式,向同行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实力;另一方面,则在于使包括学术委员会成员在内的所有同行形成相同的预期:在众多的申请人中,具备哪些条件的申请人才可能授予终身教职。上述制度可以使无论同行,还是申请者本人都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形成客观评价,而最终使每一位真正有实力的申请人“确定地”获得终身教职,因而是目前比较好的选人制度。

大学教师的激励是大学的治理能否促进学术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激励大学教师,主要靠大学之间自由、充分的竞争,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鼓励公平竞争、形成学术争鸣的学术环境。当前,对于学术发展最大的伤害是官本位及其行政主导下缺乏学术上的公平、自由竞争。学校的官本位,除了激励制度扭曲外,还与学术规范和学者水平有关。如果没有好的学术规范,学术成就不能有效比较,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只能寻求学术之外的标准。毕竟,官本位还有一个序列。一般来说,学术水平越低的人,官本位思想越严重,因为低水平的学者在学术上竞争不过别人,就会拼命找一些其他的关系来压制别人,如靠行政级别来提高知名度。如果大家水平都低,社会上就只能根据职位来推定学术水平,大家就会拼命去争当“官”,这样更没有人热心搞学问了。事实上,一个组织越是水平低的人多,就越是着迷于内部权力斗争。与此相反,高水平的学者通常很自信,更喜欢以自己的创造和学术上的成就来衡量自己的地位,对当官反而不太容易看得上。可见,高校的官本位不利于学术发展,只会把大家的精力引向内部权力斗争及其所关注的分配问题,而不是激励大家创造价值。只有自由、充分的学术竞争,加上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也就是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使优秀的人才获得公正的评价和充分的学术自由,使其忙着去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知识贡献,从而确保越优秀的学者就越能得到好的待遇和高的职位。一句话,学术上的自由、充分竞争,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创造知识的激励,而且会引起人才流动,进一步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术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学理念的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抑或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都充分说明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组织是为真理而生的,它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保存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知识,并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以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大学的价值在于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和保存文明。而大学价值的实现,则离不开热心大学教育、从事知识创造和传播等学术活动的学者,这需要有一个能够选拔一流学者充任大学教师、并激励和保证他们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的大学治理结构。毕竟,大学不同于企业,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或价值取向,而是以学术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始终以大学理念即社会所赋予大学的社会知识中心地位和社会文化组织特性作为学术发展的逻辑起点,以大学教育即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作为学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大学教师即热心大学教育、能够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学者作为学术发展的依靠力量。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大学治理,主要是以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价值中立作为大学治理的根本原则,以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作为大学治理的制度保证,以培育大学文化尤其是学者个人的学术声誉、事业心、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大学治理的最高境界。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功能,但它们都不可能自动实现,而是通过大学治理结构、最终由大学教师加以实现的。因此,大学必须以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作为立身之本,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大学教师必须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作为终生追求,这便是大学的逻辑。概言之,大学的逻辑是学术的逻辑,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促进大学能够始终维护社会在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保存文明等方面公共利益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3,6,8,10,5,48,31.

作者:毛锦茹 张博文

第2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人才培养特色

●实施完全学分制

●实施学生学业导师制

●部分专业实行全英语教学

●部分专业第一年实施专业群培养

●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组织更多学生参与海外学习与实习项目

特色专业与试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工程、机械工程

●上海市特色专业:物流管理、机械工程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机械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网络工程、信用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7年上海普通本科批次专业组设置

●专业组1(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环境工程、环保设备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教育试点班)、工业工程

●专业组2(不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英语、日语、公共关系学、物流管理、信用管理(金融风险控制)、财务管理、投资学、税收学、国际商务、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工业设计

2017年上海秋季本科招生计划850人

(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计划为准)

●普通类本科计划754人、艺术类本科计划96人

●2017年上海秋季高职(专科)招生計划44人

第3篇: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大学已走过百年历史,培养了无数人才,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不少高校竞相升级达标。有些高校为争夺生源、人才和科研项目盲目扩招和扩大办学规模等,学校建立实体企业,大搞经济建设。不少高校自觉不自觉偏离了办学方向,更注重学校经济收入,高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不少教师放弃了把教育和学术作为毕生事业的追求。高校的学术氛围大大减弱,甚至不自觉的向学生灌输为挣钱而读书的观念。一些名校搞校友富豪排行榜,比毕业生中富豪人数,而不是比科研成果,比社会贡献。高等学校似乎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教授们热衷于行政,对教学工作不热心;热衷于做科研项目,不热心学问。还有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也热衷于做行政。大学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突出,对科研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粗制乱造,甚至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还有些大学校长在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对学生灌输媚俗的价值观。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甚至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高校人际关系也不尽人意,圈子主义盛行。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待遇偏低,同时应该看到不纯粹是经济问题,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削弱密切相关。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大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肩负塑造人的重任,处于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引领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弄清什么是大学精神,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世俗化。今天的大学不再是一个象牙塔,不少大学走上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有自己的企业。为提高教师待遇,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服务社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学校适当的搞经济建设也是必要的,但是经济建设毕竟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过于偏重于经济建设,就会偏离办学目标。大学精神和文化研究,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大学的功能就是传承和创新文化[1],培养合格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提供社会服务。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服务这些功能的。毋庸置疑,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和创造者,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职业地位观,保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成为一名“大学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良好大学制度和风气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大学精神和文化滋润着莘莘学子,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翻阅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文献,发现对于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并少见,但是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仅仅研究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形成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理论。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1传道精神

培养合格公民,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是大学肩负的使命。我国古籍《四书》中对大学定义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任务就是发扬道德,教化民众,使人心向善。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给大学正确的定位。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的传道功能。我国历史上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学说后,历代的学者都以传播儒学为己任,建立书院,讲述儒学,到宋代理学发展到极盛。近代的中国的大学,都开设了社会政治理论,宣传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学,把传播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作为首要的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要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的传道作用,在他们创立的学园中都要讲伦理学,政治学等为人治国之道[2]。中世纪的大学,不管是专门的神学院,还是设立的神学系,教授神学,其实神学不过是披着神秘外衣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国古代的佛寺和道观,主持方丈和道长也讲学传道,培养弟子门生!

2创新精神

大学所传之道,要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学者要研究学问,研究就意味着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和新的发展。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的意义。所以任何一种研究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就是创新。如今,学者们把目光投向社会,针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创造新的理论。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时代的发展,除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之外,还需要迫切的政治社会理论创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多挑战,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占据知识前沿的大学,对于各种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决,方可引领社会前进。事实上,大学在知识创新领域越来越重要,做出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也是大学肩负的使命[3]。大学的创新是有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创新。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3民主精神

所谓民主,可以理解为多数人的管理。把民主理解为自治也是可以的。就西方大学而言,大学的管理,很多学校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有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决定大学的重要事务。大学各种制度的设立,应由管理委员会来决定[4]。

由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提交管理委员会决定。虽然,管理委员会对于整个大学而言,仍然是少数,但是在委员的产生方面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学术问题上,也体现民主精神,以理服人。大学是对话的地方,不是一言堂,不能打棍子。学术上可以广泛争论,不能由哪个权威人物说了算,研究政治社会问题没有禁区。在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方面,要公平公正,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4独立精神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物,尽管政府可以扶持大学,支付办学经费,甚至可以监督大学,但是大学还是有其独立的地位[5]。最早的大学都不是政府办的,古代的人才也不是政府培养的,往往是私塾和私立书院培养的,一开始就独立于政府。招什么学生,讲什么课程,费用收取,教师任用都由大学自己决定。孔夫子的私塾,没有政府的扶持,据说学徒三千,培养有名门徒七十二人。大学办学不是政府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大学没有义务接受政府的支配。政府也不宜给大学指定开什么课。

5批判精神

大学是精英的聚集地,是创新知识的机构。对社会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学者的任务和使命。学者不能唯政府是从,做政府的代言人或者傀儡。坚持真理是学者的最基本的品格。对于学者的言论,不给予政治上的评价,不用政府的权势来压制。如果该言论不对,自然会有其他的学者站出来反驳。在论争中谬误和真理自然会显现出来,谬误得以纠正,真理得以传播。

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不能压制的[6]。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也会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的。如果教师不敢批评社会,一味媚俗,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态度,成为一名不负责任的公民。可以说,批判精神是一种书生意气。所谓书生意气就是崇尚理想,坚持真理,以天下为己任。一所大学培养不出书生气,那是很失败的大学。

6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生命和人格的品质[7]。在人类的历史上,因为战争和债务产生了奴隶,作为同类的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沦落到动物的境地,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非人道制度被淘汰,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进步,这就是人文精神。人类的发展,向着尊重生命和尊严的方向,也就是文明的方向发展。

各大学中都把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尊重美德,弘扬真善美,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促进公平,消除贫困,维护和平,促进和谐,发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使是军校,也讲人文精神的,培养学员不虐待俘虏,不伤害贫民,不使用使受伤者十分痛苦的武器等品德。

7理性和科学精神

大学从创立之初,就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知识就是理性的经验。没有理性的知识,是迷信,不登大学之堂。伦理道德是理性的东西,神学也是具有理性的知识。在大学中,几乎很少有什么神秘的教条,一切知识都会受到质疑,受到理性的检阅。从《道德经》到儒家经典,到《佛经》,再到《圣经》都渗透着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学院中,很早就开始讲几何、逻辑等课程,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数学理性和实证主义逐渐发展起来,渗透到大学的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们讲课或者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性,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工作[8]。

8自由精神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兼容并包,容纳不同的学派同时存在,不搞清一色。表现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毕竟不是政治机构,不能用政治手段来管理大学。因为大学本身的创新,大学经常是思想革命的地方,但是不是政治革命的地方。不过历史上的北大,却独具特色,从五四运动开始,涌现出很多爱国大学生,参与了很多爱国活动。爱国和革命是北大的光荣传统。但是不能由此把北大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大学可以容纳不同的学科,人文、科学和宗教的都可以讲授研究。大学生可以换专业,也可以选修第二学位,也是大学自由精神的表现。当然还包括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受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9]。

9殉道精神

在大学产生的思想,如何实施?这句需要大学师生有种殉道精神。孔夫子的学生毕业后,周游列国,把孔夫子的学说传到四方诸侯,为官辅政,实施孔子的主张。所谓学而优则仕,就包含了殉道精神。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拿北大来说吧,李大钊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很多北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或者三民主义,毕业后好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和正义,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云南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为民主献身。这些都是大学殉道精神的表现。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一项主要职能,大学以及师生都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坐而论道,要置身于社会活动。

二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培养,需经过大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搞好大学文化建设,是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大学文化:

1搞好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基本设施主要是教学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宿舍楼,办公楼,食堂,澡堂、超市和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

教学楼不要太高,像个商务大厦似的。以前的教学楼基本在五层左右,现在有的教学楼建得很高,上下要乘电梯。这就不利于学生下楼活动。高大的教学楼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隔离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不能太大,由于高校扩招,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大教室,能容纳120人以上,甚至达到200人左右。因为人多,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图书馆里的图书要体现学术性,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全套一定要有。这些书大都是西学经典著作,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是做人和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书籍。不能为了别的目的购进一些不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低质量、价格昂贵的书。那些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

食堂要卫生,质量要好,经济实惠。

学校大门不要搞得太豪华,培养师生的节俭意识;各种设施坏了要及时维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一草一木都要优美,环境绿化要赏心悦目,校园面积足够大,师生在校园中放松精神,陶冶情操,开阔思维。在校园散步时,就能产生灵感,启发思想和创新。校园周边最好不要有医院(医学院校除外)、工厂。学生宿舍要与外单位隔离,而且与居民区要有些距离。大学校园称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附属中小学也不要接近大学,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3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身正为师,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廉洁自律,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都受到腐败的影响,走到社会也很难廉洁。要坚决反对高校腐败。杜绝招生、工程承包和设备购买等领域的腐败。反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学术腐败。对于不具有学术性的著作,不论是什么层次的项目或者期刊,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只能当做一般著作。反对抄袭和粗制滥造,维护学术的纯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4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这与廉洁文化直接相关,腐败往往利用不诚信的作法来达到目的。学术作弊,既是学术腐败,也是违背诚信的。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多招生,往往虚报就业率;为通过评估,让学生反复地做评估应对演练。为吸引学生,开设就业率不高,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专业,华而不实,不关心学生前途命运。这样做都降低了大学声望和信誉。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和玩世不恭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些教师,平时根本没有搞科研,但是职称评审时拿出一大推科研成果,这就要考察一下是本人亲自做的,还是别人代笔。有些领导自己从来不搞科研或者写论文,都是别人做的,签自己的名字,职称照样过。这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做领导的职称比专任教师晋升的快。这直接败坏大学了风气。

5完善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是学术型单位,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机构,所以政府最好不要把退役军人安排进大学。军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用军校的那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普通大学。教师子弟最好不要进入本校,避免近亲繁殖,影响学校的公正。美国大学对此有严格规定。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要公正合理,客观的对待每一位教师,不能凭关系定等次。教师职级工资不要差别太大,否则一些教师就会为工资去不择手段地晋职称。

6加强大学的民主管理

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干部都来自行政部门委任,教师们没有选择权。这样一来,教师意愿和利益很难得到表达。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屈从政府,动摇大学的自主地位。为维护大学的独立,大学校长最好由大学教师推选后报政府任命。这样既能制约校长的权力,又能维护校长的权威。当然大学的管理还要成立管理委员会,和大学校党委一同管理学校。

7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为了防止学术垃圾,一定要在科研成果结项和晋升职称方面审查论著论文的创新程度,不具有实质创新的东西,坚决否定,杜绝学术腐败。形成下真功夫,作学问的文化氛围。

8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中有很多超越越时空的精华,伴随着华夏民族走了几千年,这份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不能丢失。实践证明,儒学文化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的让师生接受完整的儒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10]。应该把《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如果有中文系的话,把它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09.

[2]雷通群.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1,33-34

[3]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共产党员(下半月),2009(12):54.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167.

[5]温翠莲.浅论中国大学的自治精神[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67.[6]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2007(6):20-21.[7]解丽霞.近二十年人精神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人文版),2006(6):35.

[8]王丰.现代大学理性精神之反思与回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296.

[9]刘爽,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8(3),41.

[10]蔡文鹏.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的根[J].政工研究动态,2008(1).

作者:黄传钧

第4篇:【上海科技大学专业】上海科技大学招生网站-上海科技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上海科技大学专业】上海科技大学招生网站-上海科技大学分数线

一、学校全称 上海科技大学

二、就读校址 校本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 岳阳路校区: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

三、层次 本科

四、办学类型 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等学校

五、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 分专业招生人数及其要求详见各省(市、自治区)高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

六、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 预留计划数为2014年我校招生计划总数的1%,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不平衡。

七、专业培养对入学外语考试语种的要求 高考外语语种不限,入学后外语教学为英语。

八、招收男女生比例

男女生录取比例不限

九、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为准。

十、录取规则

1、为探索“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多元选择”的选拔招录模式,学校将坚持正确导向、公正公开、科学有效的原则,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详见《上海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方案》及各省(市、自治区)招生简章),考生可自愿选择参加我校“校园开放日”活动。

2、学校根据考生申请材料及在“校园开放日”的整体表现,形成以等第制为基础的评估结果,在招生录取中给予相应的学校优惠加分资格。 (详见《上海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方案》及各省(市、自治区)招生简章)

3、所有报考我校考生须在所在省(市、自治区)提前批次本科填报我校。 考生文化成绩(含教育部、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政策规定加分)应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最低控制分数线。

4、各省级招办按规定向我校投档(投档比例按各省(市、自治区)规定)。

5、我校根据考生的最终成绩(含高考总分和我校“校园开放日”优惠加分),结合考生专业志愿及各专业(大类)招生名额依次进行录取,学校专业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分。 最终成绩相同的考生,则以我校“校园开放日”成绩顺序录取。

6、各省(市、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自治区)录取具体办法以各省招办公布内容为准。 十

一、收费标准

1、学费标准 各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沪价费(2000)120号;

2、住宿费标准 每生每学年1200元,沪价费[2003]56号、沪财预[2003]93号、(沪教委财 [2012]118号)。 十

二、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1、学校名称 上海科技大学

2、证书种类 修

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颁发上海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十

三、联系电话 400920939

3、021-54202237十

四、投诉监督电话 021-54201357十

五、网址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上海科技大学招生计划:

上海科技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5篇:大学大学精神理解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高职)学校。纽曼曾说:大学乃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与发现,实验与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而洪堡则认为大学应当相对独立,研究学术,发展科学为科学是重布鲁贝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解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哪里就会有大学

雅斯贝尔斯:大学士研究与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于其他任务,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照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 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今天。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教育的传递者——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大学教育通过确立教育内容,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对人类文化进行整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

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现在大学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标志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如果把大学为社会培养的创造性人才称为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么,大学的科研成果则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又一直接贡献,二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生产力与生命力的标志。“斯坦福精神” 之所以被世人称道,关键在于她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另一方面,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

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

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可以这样说,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史就是科学史重要过程的展开史,是一个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扬弃过程。

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而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却将其作为应有的内容。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

批判精神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大学知识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科学决策是政府决策的关键,但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做到科学决策并不容易,所以要倾听专家意见,请专家参与决策成为决策机制中的一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职业所特有的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的批判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第6篇:大学何以为大学

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之大以成千上万的学生谓大;大学之大以大师谓大;大学之大以图书馆之大谓大,图书馆之大不是仅仅指图书馆的体积之大,主要是指图书馆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之广大;大学之大以实验室之大谓大,当然,实验室之大,并非仅仅是指实验室的规模大,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功能强大,所谓功能强大,是指实验室的设备先进、实验室设备的配置合理、和谐;大学之大以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谓大。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

大学大在它有包容天地万物的大胸襟,大学几乎研究一切可能成为问题的问题,大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全面平庸,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卓越。大学总是以宽厚的气度包容不同的学派和思想,包容各路学者的小缺点、小性格和小主张。在我国,当年蔡元培主政下的北京大学在我国开了此风气之先河,蔡元培认为大学教师“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不狭隘、能抛开世俗和偏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走自己的路,不随波逐流,冷静地思考什么该做、什么该舍,这让大学有资格称大。

大学大在它有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大学应该深切地关怀并爱着社会和人类,大学的所想和所为都是为实现人类幸福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的,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始终应该是大学的远大理想。正是抱着这一远大理想,大学自产生以来就在自己的征程上始终不断地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为了为社会培养有教养的、有思想的、文明进步的子民,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开始了它不懈的传教布道,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而耕耘。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再也不甘心仅仅传教布道了,它要为人类的幸福去创新,为人类的文明开化去点燃火种,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去探索和呐喊。至此,大学除了是一个教育机构之外,还是一个研究机构。今天,大学还在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新职能,大学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正与日俱增,人们对大学引领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改良社会之作用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了。大学在其职能扩张的过程中,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有力助动器,是人类幸福的忠实守望者,所以大学大在它始终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

大学大在它有鸟瞰全球的大视野,从来都不狭隘,大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和著述,各个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正在不断繁荣,这一切都造就了大学的大视野、大智慧。大学的大智慧体现在大学经常能以全面的、客观的、敏锐的、睿智的眼光鸟瞰世间万事万物,引领时代潮流。大学大的视野体现在它是开放的、具有国际眼光,总是能追逐最前沿的思想;大学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洞悉社会前沿,经常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更准确的见地对世界变化做出反应,而且大学一般都能秉持公正、客观和正义的原则。

大学之大体现在它是自由、民主、平等和和平的最有力倡导者;大学之大体现在它更具有平等精神,是世界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大学内,学者们能彻底实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大学之大体现在它是常新的,永远风劲帆直的,学者们总是在潮头和浪尖上创造世界,它具有怀疑一切的胆识和气魄,它从来就没有半点懈怠,总是以精神抖擞的智者的面目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7篇:大学介绍之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19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20世纪

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的MIT”。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出一批优势院系、学科,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工委和原六机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科研和国防人才培养,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特别是直属教育部领导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主要领导和师生代表,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20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

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张光斗、邹韬奋、黄炎培、邵力子、蔡锷、王安、陈敏章、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交大毕业生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学校现有21个学院/直属系(另有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959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173人,博士研究生4629人;有专任教师2978名,其中教授72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8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5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1名。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3个,覆盖理、工、医、管、法、经、农、文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2个,涵盖全部12个学科门类;49个国家重点学科点,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国家实验室(筹),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3个部门重点实验室,2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863”高技术网点开放实验室。2005年申请发明专利1049项,发表国际国内论文1338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69篇,EI收录论文2951篇;2006年科研经费达11.84亿元。2004~2006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5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9项。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的36个二级类;拥有工科物理、工科数学和电工电子等3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生命科学和集成电路等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上海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3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78门;2001年和2005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97项。2003~2006年,共有544人次的本科生获得国际级各类奖励48项、国家级各类奖励165项。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住宿费为人民币1,200元/人·年

当前学费:50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1、各学科学费情况:

①信息安全、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营养学、致远学院各专业:人民币6,500元/年。

②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继续实行按学分收费试点。平台培养阶段均按人民币130元/学分标准收费,每学年约50个学分左右;平台分流后按分流专业收费标准收费: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人民币6,500元/年;其它所属专业人民币5,000元/年。

③ 艺术类(艺术设计)、临床医学(法语班)专业:人民币10,000元/年。

④ 软件工程、微电子学专业:

一、二年级人民币6,500元/年;

三、四年级软件工程专业16,000元/年,微电子学专业12,000元/年。

⑤ 交大密西根学院所属专业:30,000元/年。

⑥工科试验班类(中外合作办学)所属专业:不高于45,000元/年(按上级最终核定批准数执行)。

⑦ 其他所有专业:人民币5,000元/年。

2、住宿费为人民币1,200元/年。

3、新生优秀奖学金

按《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新生奖学金实施办法》执行。符合新生奖学金条件的新生,应在报到后一个月内办理奖学金申领手续。

4、学校承诺: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第8篇:大学理想目标及大学规划理想目标及大学规划

大学理想目标及大学规划

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人生中最为灿烂和美好的。为了使自己在大学四年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我要定下我的人生目标:(学习好专业知识,考取研究生,毕业后寻求专业相关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决定为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全面的规划:

大一,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简要介绍自己如何学习)

大二,稳抓基础,做好基础课向专业课学习的过渡。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时间准备英语四级考试。

大三,明确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考研或者就业),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之奋斗。(打算考研应加大力度学习专业知识,扩大英语词汇量,做好考研前的准备;选择就业则应提高求职技能,搜索与自己专业相关公司的信息,多参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活动,与同学交流求职的心得体会,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大四,合理安排时间。(考研则要认真合理地进行复习,制定阶段学习计划,总结学习心得;就业则做好应聘准备,强化求职技巧,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积累工作经验)。

第9篇:985大学--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0余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1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3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3年年底,有专任教师488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37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杰出教授”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含“青年项目”14人,“外专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1人和讲座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原A类),“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21人(22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含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47人。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1篇。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4项。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0.15亿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第7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包括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50余家。近年来,学校与江苏、四川、西藏、新疆等50多个省(自治区)、市和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近百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学校接受了全国上千家企业委托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1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卫生部直属附属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1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港澳台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21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的4所大学合作共建了4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中英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日立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西部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新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631万册,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5.4万余套(8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4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5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等,主办有49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展望未来,四川大学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上一篇:教育行业软件下一篇:电子信息专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