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大学物理

2022-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川大学大学物理

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

[摘要]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大学;大学教育;大学教师;大学逻辑;大学治理;张维迎

[

从政府层面的“211工程”、“985工程”到社会公众对于种种名目的大学排名及其排行榜的过分关注,昭示了一个强大的、和平崛起的中国迫切需要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建设高水平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使中国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日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诸多利益在博弈中的难以平衡,更由于改革对于现实利益格局的巨大冲击、传统习惯势力和利益既得者的种种阻挠,任何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缩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差距的改革尝试都变得极其艰难。如今北大的改革,之所以令人深受鼓舞,因为改革者提出了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不仅仅是北大师生的北大的口号,并着手进行了指引北大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快速迈进的制度变革,如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推行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等。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尽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种种非议,但张维迎不仅有着对于大学理想的憧憬,而且坚定不移地推进了北大的改革。《大学的逻辑》一书,则记载了他参与推进北大改革、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这里,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所阐述的大学逻辑与大学治理的关系,不仅切中时弊,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如‘近亲繁殖’、‘家族式组织’,‘武大郎开店’和‘官本位’及其所导致的学术评价不公等问题),而且坚持现代大学制度变革的学术趋向,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里,大学的逻辑,用他的话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果说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很好的治理结构,其中,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是最重要的方面。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标准、教授在学校中的权力等,都具有内生性。在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下,大学变成了‘家族组织’。不废除大学的‘近亲繁殖’,不实行教师岗位的分级淘汰,不引进外部竞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行政本位,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文化。”[1]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内在联系。

1关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

探讨大学究竟是什么,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可以说是常谈常新。因为大学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于大学的期待也会因时而变,加上各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故人们对于大学是什么的追问,无论就本然状态下的现实际遇而言,还是就应然状态下的理论解读而言,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尽管如此,所有这些讨论还是有一个逻辑上的预设前提的,即大学是社会所需要的、用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文化组织或机构。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构成了大学逻辑的起点。为了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更好地促进大学教育由应然逻辑向实然历史的转化,就有了一个大学的治理问题。

大学的理念是关于大学性质、目标(使命)和功能的一般性认识。从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官员的行会组织,到以英国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作为“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践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从哈佛特许状中明确规定大学的使命在于“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所有现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进”,到德国洪堡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2],以及发端于美国的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大学理念经历了由中世纪行会组织向传统的社会知识中心、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向进一步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不断演变。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学作为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的性质却没有丝毫变化。大学在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不断满足社会对于学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拓展自身功能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其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而且固守创造知识、传授知识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了批判、反思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大学的治理是为了实现大学的理念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应该保证始终不移地不偏离大学的核心理念,不偏离基本目标[2]。这里,大学的治理实际上是对于大学教育的治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的控制权究竟应该掌握在谁手里?是校长、教师、学生、抑或政府?也即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中谁应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大学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如何规范和约束大学的掌控者,使其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即维护社会在知识生产、传播方面的公共利益?三是如何选拔最适合的人作为大学教师?也就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的问题;四是如何激励大学教师?如果能够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就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北大为例,在变革大学制度、改善大学治理的过程中,他们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眼学术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将创造对其他方面改革的强烈需求,推动行政和后勤体制、学术评价体系、博士生培养体制、科研资金分配体制、大学决策体制和干部任命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北大的改革及其制度设计,体现了大学的逻辑,因而对于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典型意义。它提醒每一个大学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鼓励的(如进行规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什么样的行为是必须的(如在匿名评审的一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更重要的是,它会明白无误地告诉每一个大学教师,不那样做会得到什么惩罚(如up or out等)。这样,无疑会大大促进包括学术市场规范在内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大学治理结构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2关于大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

由大学究竟是什么的探讨,必然引出大学能够为社会提供什么,也即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的事业的问题。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大学教育是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即“一方面,我们招来的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一种人才,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又取决于大学教育”[2]。他进一步从知识传授这个角度探讨了大学教育是怎样把客户变成产品、使大学拥有忠诚的客户和自己的品牌的,并对大学教育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科学概括。事实上,大学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知识中心和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而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它所从事的大学教育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其他活动,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功能。无论是张维迎所强调的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还是通常所讲的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大学教育都离不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且必须将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加以实现。这是因为,大学教育中所传授的不是一般性、常识性知识,而是变革思维方式、能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或获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高深知识。在大学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这些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则分别是由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性活动加以完成的。以往大学教育中对教学强调的多一些是应该的,毕竟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但要传授高深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光靠教学传授已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以便尽可能地将所掌握的高深知识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创新。为此,就必须加强所属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以知识运用和获取社会资源为手段、以实际问题解决或重大理论创新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只有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传授的是高深知识,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知识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区别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而具有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独特功能。

大学教育具有把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促使大学基业常青的特点。历史上,大学因其所从事的事业对于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特贡献,享有着崇高的社会声誉和地位。那么,大学教育又是怎样做到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呢?研究发现,这是与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定性定位和大学教育准入制度特别是学术标准的确立分不开的。大学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把它与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区别开来,也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学术趋向。比如,在供给方面,大学教育始终坚持学术取向的准入标准,即按照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而不是根据谁出钱多就录取谁的市场经济原则或谁出身好、有家庭背景就录取谁的政治原则,来决定是否提供大学教育机会。在需求方面,大学所提供的大学教育能否吸引学生,不仅取决于大学教育的质量和价格,甚至主要的并不是取决于质量和价格,取决于还有谁在上这个大学,也就是取决于其他客户的质量。与此相类似,任何大学对教师的吸引力也取决于其他教师的质量[2]。就是说,大学教育是一个关联品,注重的是品牌价值。这种品牌不是短期内所能够塑造的,而是通过多年办学积淀特别是优秀校友资源的积累和无数往届毕业生的杰出表现打造起来的。正是大学对于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追求,与教师和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成就及其预期、政府促进社会知识生产和学术及文化发展的努力、捐赠者获得的社会声望和个人名声、社会公众包括当地居民得到的由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的种种好处,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将上述大学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并融入大学以增进人类知识和引领时代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共同体,为不断提升大学教育的品位和质量提供了持久动力,也吸引了优秀生源和高水平的师资。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做过一个统计,1520年之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现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15个是宗教团体[2]。这一点,足以说明大学教育具有强大凝聚力,不仅能够为大学积聚无与伦比的社会资源和品牌价值,而且也可以培养无限忠诚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产品和客户,从而把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延续了大学的生命,确保了大学基业常青。

大学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作为大学逻辑的中介,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性活动,在不断塑造大学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过程中把大学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教师、学生、管理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校友、捐赠人、投资者、周边居民,等等)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大家作为利益相关方是可以从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中获取实际利益或其他好处的。但是,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源于大学为社会所作出的知识贡献、得益于往届毕业生的杰出成就或工作表现,最根本的是要靠大学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学术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搞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由于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内的大学教育都属于社会文化领域里的学术性活动(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为特征,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目的),区别于社会经济领域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竞争中的等价交换为特征,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也不同于社会政治领域中政府的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以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运用为特征,以争取社会公众支持为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术发展尤其是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上,把是否有利于学术发展作为推进大学改革、改善大学治理的根本标准,突显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和大学治理中的学术主导,从而将大学应然逻辑上的内在要求与大学实然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尽可能一致起来。

3关于大学教师的选拔与激励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都还只是制度设计的范畴。要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促进和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还必须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必要的大学治理结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作为大学的教师?如何选拔和激励教师队伍?[2]说选拔和激励大学教师非常重要,是因为大学教育的功能主要都是通过大学教师完成的,大学教师队伍在大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校的其他所有机构都是衍生工具,是派生出来的而非原始需求。在张维迎看来,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只有当教师队伍是由最具有学术兴趣、最具有创造力的人组成的时候,大学才会有真正的学术自由,才会追求卓越,才会注重自己的名声。试用期基础上的终身教职制度是保证大学教师质量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是能否实现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教育体系及其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由于大学的品牌价值和学术声誉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水平,大学教育的水平取决于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而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质量,故选拔最优秀的学者做大学教师、并且激励他们去努力奋斗是大学治理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大学实现核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大学创造并传授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对此,张维忠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不是一个给人提供铁饭碗的地方,而是提供给那些最具有思想、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去创造的地方。大学教师的选拔,目的是选一个优秀的学者,讲师、副教授都只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试用阶段[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实际上是一个选择、试用、最终确定优秀学者人选的过程,涉及包括学术评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决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制度安排问题。为了能够将最为适合的人选拔出来,除了设置准入条件、任职资格、选拔程序之外,还必须确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实施规范而又公正的学术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问题。一般而言,学术评价只能由同行来做,不可能靠外行。因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只有和他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才能说得清。但是,同行评价需要解决好“武大郎开店”(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和“近亲繁殖”(把自己培养的学生留在身边)这两个制约学术发展的前提性问题。为此,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确立学科末尾淘汰制度、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就成为目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此外,学术评价本身还必须有一个同行认可的专业(学术)标准。一个教授有没有成就,学术界都有杂志,有学术会议,大家都是看得见的。学术成果信息的这种透明化为公开招聘、到学术市场上去选人提供了可能性。问题在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中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是“外行评内行”,尤其是内部评价体系中学术评价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做出而非由相关领域的学术同行做出,直接导致学术评价的标准因过于注重易操作性而片面强调学术成果数量、忽视了质量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大学外部的学术市场,制定一个同行认可度较高的专业标准,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就显得日益重要。事实上,学术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可以观察(甚至不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学术贡献,通过学术市场上的在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的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等市场评价手段,变得可以证实,从而形成对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实上,Tenure track制度恰恰发挥了学术市场的上述功能,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向每一位申请人明确地发出信号:有望成功的申请人必须首先通过在同行公认的权威匿名评审期刊公开发表文章等方式,向同行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实力;另一方面,则在于使包括学术委员会成员在内的所有同行形成相同的预期:在众多的申请人中,具备哪些条件的申请人才可能授予终身教职。上述制度可以使无论同行,还是申请者本人都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形成客观评价,而最终使每一位真正有实力的申请人“确定地”获得终身教职,因而是目前比较好的选人制度。

大学教师的激励是大学的治理能否促进学术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激励大学教师,主要靠大学之间自由、充分的竞争,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鼓励公平竞争、形成学术争鸣的学术环境。当前,对于学术发展最大的伤害是官本位及其行政主导下缺乏学术上的公平、自由竞争。学校的官本位,除了激励制度扭曲外,还与学术规范和学者水平有关。如果没有好的学术规范,学术成就不能有效比较,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只能寻求学术之外的标准。毕竟,官本位还有一个序列。一般来说,学术水平越低的人,官本位思想越严重,因为低水平的学者在学术上竞争不过别人,就会拼命找一些其他的关系来压制别人,如靠行政级别来提高知名度。如果大家水平都低,社会上就只能根据职位来推定学术水平,大家就会拼命去争当“官”,这样更没有人热心搞学问了。事实上,一个组织越是水平低的人多,就越是着迷于内部权力斗争。与此相反,高水平的学者通常很自信,更喜欢以自己的创造和学术上的成就来衡量自己的地位,对当官反而不太容易看得上。可见,高校的官本位不利于学术发展,只会把大家的精力引向内部权力斗争及其所关注的分配问题,而不是激励大家创造价值。只有自由、充分的学术竞争,加上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也就是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使优秀的人才获得公正的评价和充分的学术自由,使其忙着去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知识贡献,从而确保越优秀的学者就越能得到好的待遇和高的职位。一句话,学术上的自由、充分竞争,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创造知识的激励,而且会引起人才流动,进一步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术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学理念的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抑或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都充分说明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组织是为真理而生的,它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保存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知识,并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以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大学的价值在于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和保存文明。而大学价值的实现,则离不开热心大学教育、从事知识创造和传播等学术活动的学者,这需要有一个能够选拔一流学者充任大学教师、并激励和保证他们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的大学治理结构。毕竟,大学不同于企业,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或价值取向,而是以学术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始终以大学理念即社会所赋予大学的社会知识中心地位和社会文化组织特性作为学术发展的逻辑起点,以大学教育即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作为学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大学教师即热心大学教育、能够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学者作为学术发展的依靠力量。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大学治理,主要是以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价值中立作为大学治理的根本原则,以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作为大学治理的制度保证,以培育大学文化尤其是学者个人的学术声誉、事业心、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大学治理的最高境界。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功能,但它们都不可能自动实现,而是通过大学治理结构、最终由大学教师加以实现的。因此,大学必须以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作为立身之本,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大学教师必须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作为终生追求,这便是大学的逻辑。概言之,大学的逻辑是学术的逻辑,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促进大学能够始终维护社会在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保存文明等方面公共利益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3,6,8,10,5,48,31.

作者:毛锦茹 张博文

第2篇: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大学已走过百年历史,培养了无数人才,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不少高校竞相升级达标。有些高校为争夺生源、人才和科研项目盲目扩招和扩大办学规模等,学校建立实体企业,大搞经济建设。不少高校自觉不自觉偏离了办学方向,更注重学校经济收入,高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不少教师放弃了把教育和学术作为毕生事业的追求。高校的学术氛围大大减弱,甚至不自觉的向学生灌输为挣钱而读书的观念。一些名校搞校友富豪排行榜,比毕业生中富豪人数,而不是比科研成果,比社会贡献。高等学校似乎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教授们热衷于行政,对教学工作不热心;热衷于做科研项目,不热心学问。还有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也热衷于做行政。大学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突出,对科研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粗制乱造,甚至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还有些大学校长在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对学生灌输媚俗的价值观。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甚至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高校人际关系也不尽人意,圈子主义盛行。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待遇偏低,同时应该看到不纯粹是经济问题,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削弱密切相关。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大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肩负塑造人的重任,处于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引领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弄清什么是大学精神,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世俗化。今天的大学不再是一个象牙塔,不少大学走上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有自己的企业。为提高教师待遇,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服务社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学校适当的搞经济建设也是必要的,但是经济建设毕竟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过于偏重于经济建设,就会偏离办学目标。大学精神和文化研究,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大学的功能就是传承和创新文化[1],培养合格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提供社会服务。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服务这些功能的。毋庸置疑,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和创造者,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职业地位观,保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成为一名“大学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良好大学制度和风气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大学精神和文化滋润着莘莘学子,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翻阅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文献,发现对于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并少见,但是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仅仅研究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形成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理论。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1传道精神

培养合格公民,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是大学肩负的使命。我国古籍《四书》中对大学定义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任务就是发扬道德,教化民众,使人心向善。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给大学正确的定位。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的传道功能。我国历史上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学说后,历代的学者都以传播儒学为己任,建立书院,讲述儒学,到宋代理学发展到极盛。近代的中国的大学,都开设了社会政治理论,宣传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学,把传播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作为首要的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要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的传道作用,在他们创立的学园中都要讲伦理学,政治学等为人治国之道[2]。中世纪的大学,不管是专门的神学院,还是设立的神学系,教授神学,其实神学不过是披着神秘外衣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国古代的佛寺和道观,主持方丈和道长也讲学传道,培养弟子门生!

2创新精神

大学所传之道,要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学者要研究学问,研究就意味着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和新的发展。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的意义。所以任何一种研究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就是创新。如今,学者们把目光投向社会,针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创造新的理论。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时代的发展,除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之外,还需要迫切的政治社会理论创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多挑战,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占据知识前沿的大学,对于各种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决,方可引领社会前进。事实上,大学在知识创新领域越来越重要,做出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也是大学肩负的使命[3]。大学的创新是有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创新。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3民主精神

所谓民主,可以理解为多数人的管理。把民主理解为自治也是可以的。就西方大学而言,大学的管理,很多学校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有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决定大学的重要事务。大学各种制度的设立,应由管理委员会来决定[4]。

由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提交管理委员会决定。虽然,管理委员会对于整个大学而言,仍然是少数,但是在委员的产生方面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学术问题上,也体现民主精神,以理服人。大学是对话的地方,不是一言堂,不能打棍子。学术上可以广泛争论,不能由哪个权威人物说了算,研究政治社会问题没有禁区。在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方面,要公平公正,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4独立精神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物,尽管政府可以扶持大学,支付办学经费,甚至可以监督大学,但是大学还是有其独立的地位[5]。最早的大学都不是政府办的,古代的人才也不是政府培养的,往往是私塾和私立书院培养的,一开始就独立于政府。招什么学生,讲什么课程,费用收取,教师任用都由大学自己决定。孔夫子的私塾,没有政府的扶持,据说学徒三千,培养有名门徒七十二人。大学办学不是政府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大学没有义务接受政府的支配。政府也不宜给大学指定开什么课。

5批判精神

大学是精英的聚集地,是创新知识的机构。对社会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学者的任务和使命。学者不能唯政府是从,做政府的代言人或者傀儡。坚持真理是学者的最基本的品格。对于学者的言论,不给予政治上的评价,不用政府的权势来压制。如果该言论不对,自然会有其他的学者站出来反驳。在论争中谬误和真理自然会显现出来,谬误得以纠正,真理得以传播。

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不能压制的[6]。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也会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的。如果教师不敢批评社会,一味媚俗,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态度,成为一名不负责任的公民。可以说,批判精神是一种书生意气。所谓书生意气就是崇尚理想,坚持真理,以天下为己任。一所大学培养不出书生气,那是很失败的大学。

6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生命和人格的品质[7]。在人类的历史上,因为战争和债务产生了奴隶,作为同类的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沦落到动物的境地,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非人道制度被淘汰,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进步,这就是人文精神。人类的发展,向着尊重生命和尊严的方向,也就是文明的方向发展。

各大学中都把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尊重美德,弘扬真善美,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促进公平,消除贫困,维护和平,促进和谐,发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使是军校,也讲人文精神的,培养学员不虐待俘虏,不伤害贫民,不使用使受伤者十分痛苦的武器等品德。

7理性和科学精神

大学从创立之初,就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知识就是理性的经验。没有理性的知识,是迷信,不登大学之堂。伦理道德是理性的东西,神学也是具有理性的知识。在大学中,几乎很少有什么神秘的教条,一切知识都会受到质疑,受到理性的检阅。从《道德经》到儒家经典,到《佛经》,再到《圣经》都渗透着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学院中,很早就开始讲几何、逻辑等课程,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数学理性和实证主义逐渐发展起来,渗透到大学的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们讲课或者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性,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工作[8]。

8自由精神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兼容并包,容纳不同的学派同时存在,不搞清一色。表现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毕竟不是政治机构,不能用政治手段来管理大学。因为大学本身的创新,大学经常是思想革命的地方,但是不是政治革命的地方。不过历史上的北大,却独具特色,从五四运动开始,涌现出很多爱国大学生,参与了很多爱国活动。爱国和革命是北大的光荣传统。但是不能由此把北大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大学可以容纳不同的学科,人文、科学和宗教的都可以讲授研究。大学生可以换专业,也可以选修第二学位,也是大学自由精神的表现。当然还包括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受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9]。

9殉道精神

在大学产生的思想,如何实施?这句需要大学师生有种殉道精神。孔夫子的学生毕业后,周游列国,把孔夫子的学说传到四方诸侯,为官辅政,实施孔子的主张。所谓学而优则仕,就包含了殉道精神。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拿北大来说吧,李大钊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很多北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或者三民主义,毕业后好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和正义,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云南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为民主献身。这些都是大学殉道精神的表现。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一项主要职能,大学以及师生都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坐而论道,要置身于社会活动。

二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培养,需经过大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搞好大学文化建设,是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大学文化:

1搞好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基本设施主要是教学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宿舍楼,办公楼,食堂,澡堂、超市和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

教学楼不要太高,像个商务大厦似的。以前的教学楼基本在五层左右,现在有的教学楼建得很高,上下要乘电梯。这就不利于学生下楼活动。高大的教学楼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隔离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不能太大,由于高校扩招,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大教室,能容纳120人以上,甚至达到200人左右。因为人多,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图书馆里的图书要体现学术性,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全套一定要有。这些书大都是西学经典著作,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是做人和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书籍。不能为了别的目的购进一些不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低质量、价格昂贵的书。那些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

食堂要卫生,质量要好,经济实惠。

学校大门不要搞得太豪华,培养师生的节俭意识;各种设施坏了要及时维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一草一木都要优美,环境绿化要赏心悦目,校园面积足够大,师生在校园中放松精神,陶冶情操,开阔思维。在校园散步时,就能产生灵感,启发思想和创新。校园周边最好不要有医院(医学院校除外)、工厂。学生宿舍要与外单位隔离,而且与居民区要有些距离。大学校园称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附属中小学也不要接近大学,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3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身正为师,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廉洁自律,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都受到腐败的影响,走到社会也很难廉洁。要坚决反对高校腐败。杜绝招生、工程承包和设备购买等领域的腐败。反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学术腐败。对于不具有学术性的著作,不论是什么层次的项目或者期刊,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只能当做一般著作。反对抄袭和粗制滥造,维护学术的纯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4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这与廉洁文化直接相关,腐败往往利用不诚信的作法来达到目的。学术作弊,既是学术腐败,也是违背诚信的。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多招生,往往虚报就业率;为通过评估,让学生反复地做评估应对演练。为吸引学生,开设就业率不高,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专业,华而不实,不关心学生前途命运。这样做都降低了大学声望和信誉。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和玩世不恭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些教师,平时根本没有搞科研,但是职称评审时拿出一大推科研成果,这就要考察一下是本人亲自做的,还是别人代笔。有些领导自己从来不搞科研或者写论文,都是别人做的,签自己的名字,职称照样过。这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做领导的职称比专任教师晋升的快。这直接败坏大学了风气。

5完善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是学术型单位,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机构,所以政府最好不要把退役军人安排进大学。军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用军校的那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普通大学。教师子弟最好不要进入本校,避免近亲繁殖,影响学校的公正。美国大学对此有严格规定。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要公正合理,客观的对待每一位教师,不能凭关系定等次。教师职级工资不要差别太大,否则一些教师就会为工资去不择手段地晋职称。

6加强大学的民主管理

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干部都来自行政部门委任,教师们没有选择权。这样一来,教师意愿和利益很难得到表达。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屈从政府,动摇大学的自主地位。为维护大学的独立,大学校长最好由大学教师推选后报政府任命。这样既能制约校长的权力,又能维护校长的权威。当然大学的管理还要成立管理委员会,和大学校党委一同管理学校。

7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为了防止学术垃圾,一定要在科研成果结项和晋升职称方面审查论著论文的创新程度,不具有实质创新的东西,坚决否定,杜绝学术腐败。形成下真功夫,作学问的文化氛围。

8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中有很多超越越时空的精华,伴随着华夏民族走了几千年,这份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不能丢失。实践证明,儒学文化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的让师生接受完整的儒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10]。应该把《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如果有中文系的话,把它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09.

[2]雷通群.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1,33-34

[3]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共产党员(下半月),2009(12):54.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167.

[5]温翠莲.浅论中国大学的自治精神[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67.[6]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2007(6):20-21.[7]解丽霞.近二十年人精神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人文版),2006(6):35.

[8]王丰.现代大学理性精神之反思与回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296.

[9]刘爽,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8(3),41.

[10]蔡文鹏.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的根[J].政工研究动态,2008(1).

作者:黄传钧

第3篇:大学语文与大学的人文教育

大学的存在一般有三个层次的形态:第一层次是物质形态,第二层次是人在物质空间中的活动形态,第三层次是超越物质形态和活动形态的人文形态。如果一所大学徒有亭台楼宇、运动场馆、花草树木等各种硬件设备,那么,再漂亮的高楼大厦等物质形态也不成其为大学,因为这仅仅是物质的,仅是基本的条件而已。她还必须有大学人与大学建筑空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的活动形态,大学建筑的文化意味才能得到活化,获得现实的意蕴。但这些还不够,如果仅止于此,则大学的存在依然是现实的、平面的、单维的。大学存在的根本样态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之人与物、当下与传统的交往互动,并且不断地将人与物活动的精神丝丝缕缕沉淀于其中,使得大学的人文意蕴不断增殖、拓展,滚雪球似地延伸,让每一个走进大学的人不仅能从大学人的直接活动中感受到大学存在的当下品格,感受到热情、活泼、无条件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意志,更能亲切地感受沉淀在大学人与物之中的那种大学历史深处的幽雅、博大、精深,以及无处不在的过往大学人求知问学的精神影像。大学不仅是当下的,更是历史的,大学不仅积极地传承与创造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思想传统,而且也不断传承和创造自身的文化生活传统,从而使自身成为历史的、人文的存在。作为学校中的个体虽是偶在性的、短暂的,但一批批、一代代的大学人薪火相传所营构出来的大学精神形态,却使偶在性、短时性、个体性的大学人在大学的人文样式中获得了精神的永恒。①

大学的最高样式是“人文形态”的,怎么才能实现大学的人文形态呢?方法固然很多,但就大学生的人文形态形成来说,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课程。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帮助修课同学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述、交流与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来说,是一时一刻也缺少不了的。哲人海德格尔有个重要的论断:语言是存在的家。在我们说话或写作的时候,无论说什么话写什么文,如何说话写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所拥有的话语资源决定的,话语资源越丰富,表情达意就越丰富。我们生活在语言筑就的“家”中,话语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话语资源,意味着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人生。尽管我们从小就在一笔一画、吐字发音、字词句篇的阅读、训练中接受积累语言资源,但是,上了大学,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语言资源仍然很贫乏,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准,与实际需要和社会的人才尺度相较,尚有较大的距离。基础教育并没有把这个“家”营造好,需要继续营造,从而充实自己的人生。所以,大学语文的语言资源积累价值继续存在,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日益凸显。

邵龙宝说:“造成目前大学素质教育中健全人格教育的相对缺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实用功利,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道德教育体系中成了稀缺资源。这既表现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又表现为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②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特点的界定,它适应基础语文教育,同样也对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指导作用。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应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她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她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为此,他建议大学要加强人文学问的传授,要求学生“除主修像化学、经济学或天文学等一个专业外,还要跨越不同的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学到数学逻辑,从自然科学到人文,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研究广泛涉猎”。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世界文明各具特色,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孕育了各自优秀灿烂的文化,凝结了各民族具有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哺育了无数优秀的人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其中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人格教育备受重视,然而,人格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由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来承担。虽然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着许多人格教育的因素,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课程着眼于政治理论的内容多,针对于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少,在诸如属于人格范畴方面的兴趣、性格、能力、情感、意志、自我调节等方面的教育相对不足,这中间主要缺少的是必要的人文教育课程。

其实,关于健全人格教育方面的资源相当丰富,世界文明不说,就说我国,除了提到的政治理论书籍以外,还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它们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中国的古代教育就十分注意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来对教育对象进行人格教育。周代的教育课程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书”、“数”是实用的技艺教育,而“礼”、“乐”则是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人文精神教育。孔子办教育,更是把学生的人格培养放在首位,他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注在“诗”、“书”、“礼”、“乐”的教育过程之中,因材施教,培养出了许多既有渊博历史文化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此后,历代教育开设的课程虽有不同,但以人文精神为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却始终是核心内容。中国近代的新式学校教育,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前身。在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教育中,有各种培养专门人才的学堂,如军事学堂、实业学堂、商务学堂、铁路学堂、外国语学堂等等。这些学堂,除开设有专业课程之外,以传统人文精神为内容的汉文、经学也一直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如张之洞就一再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在《劝学篇》中指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④将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视为一切学问的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变法需要,开设了许多新学堂,在这些学堂的教育中,人格教育也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如梁启超就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时,就亲自制定了一个《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规定学纲十条:立志、养志、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以达到“共矢宏愿”的教学目的。而他们开设的课程,便有传载中国人文精神的诸子学、经学等。

当然,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与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那个时代的教育思想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但是,他们以传统文化来传导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点却是值得充分借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思想情感的精髓,是我们对于自然与人类社会认识的结晶。它虽然是适应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模式和那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发展的,其中有着许多糟粕,但也不乏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只要我们“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⑤,对于当前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还是有非常积极的教育意义的。例如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而且许多方面体现出非常积极的人文精神。在志向方面,儒家要求人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主张以仁爱待人,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个人情操上,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将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称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在立身方面,孔子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在诚信方面,孔子一再对学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论语·卫灵公》)面对困难曲折,孟子告诫人们:“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这些人文精神,培养了古代一大批知识阶层人才高尚的节操,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不仅限于儒家经典,在其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那里也有许多。如道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否定贵贱高下的等级区分。墨家主张“兼相爱”,强调人生在世要“以行为本”,意志坚强,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屡受打击却至死不渝,在“漫漫其修远”的人生征途上,“上下而求索”;在污泥之中而不染,情愿“伏清白以死直”,而不改变自己的情操。还有匡衡凿壁偷光读书,李白蔑视权贵,范式一诺千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勾践卧薪尝胆,苏武北海牧羊保持汉节,苏轼在人生遭受挫折时对于自我的调节,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友情和爱情的追求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当今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极好资源。

利用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编写大学人文教材,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系列

现代社会的功利取向使得人们只重视看得见的东西,表现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上,过分强调政治、外语和专业,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认为,大学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行,人文课程的设置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其实,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人文教育和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大学开设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古代人格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就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和《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有很好影响的教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传统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而受批判,结果,在大学的教育中,除了中文和历史专业的有关课程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外,工科、理科和其他的文科专业都与其处于“绝缘”的状态。因而,要利用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首先应编写一套能够充分反映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人文读本,将其纳入教育课程,在大学普遍开设。⑥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和理科的大学生,由于很少接触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不高,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不强,加之人们阅读兴趣的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板着面孔进行枯燥说教的形式已很难为学生所接受。我们应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确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提升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质量,以图全面解决大学生的价值困惑问题。而优秀人文精神课程的教学也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课堂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堂外进行阅读。如果教材内容枯燥,形式呆板,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排斥教材的课外阅读,这样,优秀传统人文精神课程教学的目的就会落空。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而是另辟一条新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中国语言文学概貌有个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因而,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教材不仅内容要生动、有趣,而且文字也应生动,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

(三)加强大学教师自身修养,重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播

德高望重才能为师,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大学教师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最大的绊脚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教我们堂堂正正做一个人。人才的培养,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要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大学教师应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本民族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关系,了解传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懂得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做出什么贡献。如果我们不知道中国文化是怎样来的,它有什么优点和缺失及发展趋势,不知道它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不把中国文化当作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中国文化就会失去其创造的活力与对话的权利。

(四)结合各项活动,将人文精神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人格的教育不可能像有些知识课程的教育那样,只要教育对象用功,便能收到好的效果。由于人格表现在动机、兴趣、态度、能力、性格、气质、认识、情感、意志、价值观、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等各个方面,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关涉到人格,因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也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它可以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全方位进行。我们可以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利用大学语文等课程进行传授,也可将人文精神注入其他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它贯穿在学校和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比如,诗歌、散文的写作和古代优秀诗歌的阅读朗诵比赛,就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某些内容进行辩论等等,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汉语文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及国家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学语文”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一是通过文学及文章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它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程度不同地包含上述所有内容,并突出对“好文章”的引导性、示范性解读。

我们要什么样的大学语文?专家认为,这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门强化母语运用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学生懂得大学生和中学生比,并不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本质上的跨越。中学是无心看风景,大学则是要培养个人的审美情怀。首先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从此以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认为,现在一般大学生的基本文字能力不尽如人意,不光是理科专业,甚至是文科的学生也很缺乏,而这种基本的能力是为各个学科能力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就像数理化是很多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一样。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就与其他的课程不太一样,人文精神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来形成非常重要。但大学生现在的艺术和文学素养光靠大学开两三门课是学不好的,要将课扩大到各门课的课上课下。总的来说,大学语文这门课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我们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我们国家优秀传统的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对于我们国家包括整个人类,是一个单纯的英语的世界,还是一个保持多元文化生命的世界?从这些方面来讲,大学语文课程,它在超越了中学语文课程之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专家们认为,不仅是大学语文,还有中小学语文,从国家整体普通话战略建设上,它涉及到保卫汉语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面子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⑦高等教育要塑造合格人才,就必须打破急功近利的狭隘功利主义,回归大学的本体育人功能。大学要不负众望,就应不断去追求、探索,从而使自己不仅成为传播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殿堂,而且成为实践美德、追求高尚的精神乐园。

注释:

①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邵龙宝.人文素质教育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1日第3版.

③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A].北京大学高教所编.大学校长论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之洞.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⑥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新华文摘,2005,(20).

⑦徐中玉 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杨传凯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杨传凯

第4篇:985大学--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0余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1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3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3年年底,有专任教师488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37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杰出教授”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含“青年项目”14人,“外专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1人和讲座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原A类),“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21人(22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含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47人。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1篇。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4项。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0.15亿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第7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包括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50余家。近年来,学校与江苏、四川、西藏、新疆等50多个省(自治区)、市和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近百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学校接受了全国上千家企业委托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1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卫生部直属附属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1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港澳台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21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的4所大学合作共建了4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中英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日立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西部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新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631万册,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5.4万余套(8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4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5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等,主办有49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展望未来,四川大学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第5篇:大学大学精神理解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高职)学校。纽曼曾说:大学乃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与发现,实验与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而洪堡则认为大学应当相对独立,研究学术,发展科学为科学是重布鲁贝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解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哪里就会有大学

雅斯贝尔斯:大学士研究与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于其他任务,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照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 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今天。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教育的传递者——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大学教育通过确立教育内容,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对人类文化进行整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

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现在大学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标志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如果把大学为社会培养的创造性人才称为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么,大学的科研成果则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又一直接贡献,二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生产力与生命力的标志。“斯坦福精神” 之所以被世人称道,关键在于她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另一方面,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

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

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可以这样说,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史就是科学史重要过程的展开史,是一个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扬弃过程。

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而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却将其作为应有的内容。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

批判精神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大学知识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科学决策是政府决策的关键,但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做到科学决策并不容易,所以要倾听专家意见,请专家参与决策成为决策机制中的一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职业所特有的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的批判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第6篇:大学何以为大学

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之大以成千上万的学生谓大;大学之大以大师谓大;大学之大以图书馆之大谓大,图书馆之大不是仅仅指图书馆的体积之大,主要是指图书馆的藏书量和藏书种类之广大;大学之大以实验室之大谓大,当然,实验室之大,并非仅仅是指实验室的规模大,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功能强大,所谓功能强大,是指实验室的设备先进、实验室设备的配置合理、和谐;大学之大以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谓大。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

大学大在它有包容天地万物的大胸襟,大学几乎研究一切可能成为问题的问题,大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全面平庸,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卓越。大学总是以宽厚的气度包容不同的学派和思想,包容各路学者的小缺点、小性格和小主张。在我国,当年蔡元培主政下的北京大学在我国开了此风气之先河,蔡元培认为大学教师“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不狭隘、能抛开世俗和偏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走自己的路,不随波逐流,冷静地思考什么该做、什么该舍,这让大学有资格称大。

大学大在它有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大学应该深切地关怀并爱着社会和人类,大学的所想和所为都是为实现人类幸福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的,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始终应该是大学的远大理想。正是抱着这一远大理想,大学自产生以来就在自己的征程上始终不断地开拓进取,勇往直前。为了为社会培养有教养的、有思想的、文明进步的子民,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开始了它不懈的传教布道,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而耕耘。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再也不甘心仅仅传教布道了,它要为人类的幸福去创新,为人类的文明开化去点燃火种,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去探索和呐喊。至此,大学除了是一个教育机构之外,还是一个研究机构。今天,大学还在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新职能,大学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正与日俱增,人们对大学引领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改良社会之作用的认识已经逐渐清晰了。大学在其职能扩张的过程中,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有力助动器,是人类幸福的忠实守望者,所以大学大在它始终胸怀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大理想。

大学大在它有鸟瞰全球的大视野,从来都不狭隘,大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和著述,各个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正在不断繁荣,这一切都造就了大学的大视野、大智慧。大学的大智慧体现在大学经常能以全面的、客观的、敏锐的、睿智的眼光鸟瞰世间万事万物,引领时代潮流。大学大的视野体现在它是开放的、具有国际眼光,总是能追逐最前沿的思想;大学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洞悉社会前沿,经常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更准确的见地对世界变化做出反应,而且大学一般都能秉持公正、客观和正义的原则。

大学之大体现在它是自由、民主、平等和和平的最有力倡导者;大学之大体现在它更具有平等精神,是世界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大学内,学者们能彻底实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大学之大体现在它是常新的,永远风劲帆直的,学者们总是在潮头和浪尖上创造世界,它具有怀疑一切的胆识和气魄,它从来就没有半点懈怠,总是以精神抖擞的智者的面目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7篇:大学物理《大学物理C》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C》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 :大学物理C;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C 课程编码: 学 分:8分

总 学 时:120学时 理论学时:84学时

实验学时:36学时 适应专业:非物理类理工科各专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执 笔 人:杨长铭 审 订 人:田永红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非物理类理工科专科各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大学物理》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 使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了解物理学基本理论在生产技术中的重要应用。

2. 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工程技术工作中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参加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3学时)

第一节 质点运动的描述

一、参考系

质点;

二、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

位移;

三、速度;

四、加速度。 第二节 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

一、加速度为恒矢量时质点的运动方程;

二、斜抛运动。 第三节 圆周运动

一、平面极坐标;

二、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三、圆周运动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角加速度;

四、匀速率圆周运动和匀变速率圆周运动。

第二章 牛顿定律

(2学时)

第一节

牛顿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二、牛顿第二定律;

三、牛顿第三定律。 第二节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力

一、万有引力;

二、弹性力;

三、摩擦力。 第三节

惯性参考系

力学相对性原理

一、惯性参考系;

二、力学相对性原理。 第四节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理

(5学时)

第一节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一、冲量;

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第二节

动量守恒定理 第三节

火箭飞行原理* 第四节

动能定理

一、功;

二、质点的动能定理。 第五节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势能

一、万有引力、重力、弹性力作功的特点;

二、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保守力作功的数学表达式;

三、势能. 第六节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二、质点系的功能定理;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宇宙速度*。 第七节

能量守恒定律

第八节

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限性 第四章

刚体的转动

(6学时)

第一节

刚体的定轴转动

一、刚体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二、匀变速转动公式;

三、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第二节 力矩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一、力矩;

二、转动定律;

三、转动惯量。 第三节 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一、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6学时) 第一节

气体的物态参量

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一、气体的物态参量;

二、P、V、T的单位;

三、平衡态;

四、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第二节

准静态过程

热量

一、准静态过程;

二、功;

三、热量。 第三节

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内能;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四节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等压过程

摩尔热容

一、等体过程

定体摩尔热容;

二、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三、比热容。 第五节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一、等温过程;

二、绝热过程;

三、绝热线和等温线。 第六节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

二、热机和致冷机;

三、卡诺循环。 第七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卡诺定理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二、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三、卡诺定理。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4学时)

第一节

物质的微观模型

统计规律性

一、分子的数密度和线度;

二、分子力;

三、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及统计规律性。 第二节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二、理想气体的公式。 第三节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第四节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内能

一、自由度;

二、能量均分定理;

三、理想气体的内能和摩尔热容。 第五节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一、麦克斯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定律;

二、三种统计速率。 第六节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第七章

静电场

(9学时)

第一节

电荷的量子化

电荷守恒定律

一、电荷的量子化;

二、电荷的守恒定律。 第二节

库仑定律 第三节

电场强度

一、静电场;

二、电场强度;

三、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四、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五、电偶极子的电场强度。

第四节

电场强度通量度

高斯定理

一、电场线;

二、电场强度通量;

三、高斯定理;

四、高斯定理应用举例。 第五节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能

一、静电场力所作的功;

二、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三、电势能。 第六节

电势

一、电势;

二、点电荷电场的电势;

三、电势的叠加原理。 第七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

一、等势面;

二、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 第八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4学时)

第一节

静电场中的导体

一、静电平衡条件;

二、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三、静电屏蔽。 第二节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一、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相对电容率;

二、电介质的极化*;

三、电极化强度*;

四、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

极化电荷与自由电荷的关系*。

第三节 电容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第四节 电容

电容器

一、孤立导体的电容;

二、电容器;

三、电容器的并联和串联。 第五节 静电场的能量

能量密度

一、电容器的电能;

二、静电场的能量

能量密度。 第九章

恒定电流

(1学时)

第一节

电流

电流密度

一、电流;

二、电流密度。

第二节 电阻率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一、电阻率;

二、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第三节

电动势

全电路欧姆定律

一、电动势;

二、全电路欧姆定律。 第十章

稳恒磁场

(6学时)

第一节

磁场

磁感强度 第二节

毕奥-萨伐尔定律

一、毕奥-萨伐尔定律;

二、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举例;

三、磁偶极矩。 第三节

磁通量

磁场的高斯定理

一、磁感线;

二、磁通量

磁场的高斯定理。 第四节

安培环路定理

一、安培环路定理;

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举例。 第五节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所受的力;

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举例;

三、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举例。

第六节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 第七节

磁场对载流线圈作用的力矩* 第十一章

磁场中的磁介质

(2学时)

第一节

磁介质

磁化强度

一、磁介质;

二、磁化强度。

第二节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磁场强度 第三节

铁磁质 第十二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6学时)

第一节

电磁感应定律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电磁感应定律;

三、楞次定律。 第二节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一、动生电动势;

二、感生电动势;

三、涡电流。 第三节

自感和互感

一、自感电动势

自感;

二、互感电动势

互感。 第四节

磁场的能量

磁场能量密度

第五节

位移电流

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

一、位移电流

全电流安培环路定理;

二、电磁场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的积分形式。 第十三章

振动

(4学时)

第一节

简谐运动

第二节

简谐运动中的振幅

周期

频率和相位

一、振幅;

二、周期;

三、相位;

四、常数A和的确定 第三节

旋转矢量 第四节

单摆

第五节

简谐运动的能量 第六节

简谐运动的合成

一、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二、多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三、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 第七节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第八节

电磁振荡*

一、振荡电路

无阻尼自由电磁振荡;

二、无阻尼电磁振荡的振荡方程。 第十四章

波动

(6学时)

第一节

机械波的几个概念

一、机械波的形成;

二、横波与纵波;

三、波长

波的周期和频率

波速;

四、波线

波面

波前

第二节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二、波函数的物理含义。 第三节 波的能量

一、波动能量的传播;

二、能流和能流密度。 第四节

惠更斯原理 第五节

波的干涉

一、波的叠加原理;

二、波的干涉。 第六节

驻波

一、驻波的产生;

二、驻波方程;

三、相位跃变;

四、驻波的能量。 第七节

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 第八节

多普勒效应* 第九节

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二、电磁波的特性;

三、电磁波谱。

第十五章

波动光学

(12学时)

第一节

相干光

第二节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双镜

劳埃德镜。

一、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二、劳埃德镜。 第三节

光程

薄膜干涉

一、光程;

二、透镜不引起附加的光程差;

三、薄膜干涉。 第四节

劈尖

牛顿环

一、劈尖;

二、牛顿环。 第五节

迈克耳孙干涉仪* 第六节

光的衍射

一、光的衍射现象;

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三、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第七节

单缝衍射

第八节

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第九节

衍射光栅

一、光栅;

二、光栅衍射条纹的形成;

三、衍射光谱。 第十节 X射线的衍射* 第十一节

全息照相简介* 第十二节

光的偏振性

马吕斯定律

一、自然光

偏振光;

二、偏振片

起偏与检偏;

三、马吕斯定律。 第十三节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 第十六章

狭义相对论

(3学时)

第一节

伽利略变换式

牛顿力学相对性原理遇到的困难

一、伽利略变换式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二、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三、光速依赖于惯性参考系的选取吗?

第二节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洛伦兹变换式

一、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二、洛伦兹变换式。 第三节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一、同时的相对性;

二、长度的收缩;

三、时间的延缓;

四、关于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的实验证明。

第四节

相对论性动量和能量

一、动量与速度的关系;

二、狭义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

三、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四、质能公式在原子核裂变和聚变中的应用;

五、动量与能量的关系。

第十七章

量子物理

(5学时)

第一节

黑体辐射

普朗克能假设

一、黑体

黑体辐射;

二、斯特藩 – 玻耳兹曼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三、黑体辐射的瑞利 – 金斯公式

经典物理的困难;

四、普朗克假设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第二节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

二、光子

爱因斯坦方程;

三、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三节

康普顿效应

第四节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第五节

弗兰克 – 赫兹实验

第六节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第七节

不确定关系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一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3学时 实验二

用三线摆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3学时 实验三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3学时 实验四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3学时 实验五

用线式电势差计测电动势

3学时 实验六

示波器的使用

3学时 实验七

超声声速的测定

3学时 实验八

光电效应

3学时 实验九

等厚干涉—牛顿环

3学时 实验十

物体密度的测量

3学时 实验十一

油品粘度的测量

3学时 实验十二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

3学时

四、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录像、课堂演示、动画、多种媒体及课外参加演示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详细教学基本要求见教育部《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五、大纲说明

1、本课程为独立开设的学年课程,按上、下两个学期安排(二年级上学期和二年级下学期)。其中,上学期为60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18学时),计4学分;下学期为60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18学时),计4学分。

2、关于课堂教学:应切实保证本课程的系统性与基本内容的完整性,不应过分强调专业;本课程应着重讲授《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课堂讲授中应保证有适当数量的例题,并注意讲练结合。与中学重复的内容应以复习的形式讲授,对后续课有重复的内容只给出结论,不作推导。

3、关于练习:课外作业以活页习题的方式进行。每次课10道题:选择题5道,填空题3道,计算题、或证明题、或问答题2道。选择题与填空题以让学生巩固物理概念为主。力求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将全学期的习题分课次编印成册,学生课后用统一的练习答题纸顺次往下做。

4、关于*号内容:带*号内容不属于教学最低基本要求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授,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讲授。

5、专科大学物理的理论课与实验课作为一门课,分两学期开设,期末考试占70%,实验占20%,平时成绩占10%。

六、教学参考书

1、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改编,物理学(第五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赵近芳主编,大学物理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汪晓元、赵明等编,大学物理教程,北京邮电出版社,2005年。

4、杨长铭等编,大学物理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8篇:【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专业】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招生网站-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专业】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招生网站-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分数线

1、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德智体全面衡

量,择优录取。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重点专业: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全景地图: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历年分数线: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报考指南: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招生计划: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9篇:【四川师范大学专业】四川师范大学招生网站-四川师范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四川师范大学专业】四川师范大学招生网站-四川师范大学分数线

第十四条 学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实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并负责按照当年的招生录取政策处理与之相关的遗留问题。第十五条 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为1∶1.2,部分招生计划量偏大的省(市、自治区)也可依据其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适当小于此比例,但不低于1∶1。第十六条 学校对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获奖者及有文体特长的考生,在同等情况下予以优先录取。第十七条 学校严格执行各省(市、自治区)为鼓励考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制定的各项“加分投档”政策,并以投档成绩作为是否录取和专业安排的主要依据。第十八条 除招生计划中特别注明的专业外,我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的语种,但新生进校后非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原则上均以英语为公共必修课《大学外语》的教学语种。此外,我校英语、俄语、法语、日语和汉语国际教育5个本科专业在录取时有英语单科成绩要求。各专业英语单科的最低控制线由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视投档我校的第一志愿生源情况统一划定,并在学校招生与就业信息网上公布。第十九条 体育类、音乐舞蹈类、音乐剧表演类、舞蹈表演类、播音类专业(或专业方向)要求男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60米;服装表演类专业(或专业方向)要求男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8米、女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65米。采矿工程专业由于就业的特殊性,建议女生慎报。第二十条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其中,对因身体健康状况致使生活无法自理或无法完成正常学业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同时,对存在明显身体残疾或语言障碍的考生,原则上也不能录取到毕业后可能从事教师职业的相关专业。第二十一条 学校对报考我校的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第二十二条 普通类专业的选考科目与录取原则:1.关于选考科目:对于有选考科目的省(市、自治区),我校将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与考试科目的相关性确定考生应当参加的选考科目。同时,对于具有选考科目的省(市、自治区),除招生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外,原则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上以考生必考科目和我校确定的选考科目成绩的总和为录取依据。在具有我校选考科目成绩的线上考生不足时,经与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协商后,我校也可录取其它兼考科目的考生;2.关于专业志愿分数级差:我校在招生录取时对同属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的专业安排将遵循“

2、

2、

1、0”的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原则,即第一专业志愿、第二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为2分;第二专业志愿、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为2分;第三专业志愿、第四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为1分;第四专业志愿及其以后各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为0分。根据专业安排“从高分到低分”和我校的上述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原则,第二专业志愿考生在专业投档时的成绩与低于其2分的第一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等效。其余,以此类推……。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配,学校将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调配到尚未满额的其它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配,我校将作退档处理。3.对于仍未实行“大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关于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的录取原则:我校将优先录取院校志愿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院校志愿为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能否投档我校,将由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当年录取办法而定,我校严格执行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已投档我校的院校志愿为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按下述原则确定其专业:①与院校志愿为第一志愿的考生同步投档我校的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按分数级差为20分的原则安排其专业,即第二志愿考生在专业投档时的成绩与低于其20分的第一志愿考生成绩等效;②继院校志愿中的第一志愿投档之后,投档我校的包括征集志愿在内的非第一志愿考生,只能录取到投档时尚未满额、但又有考生专业志愿(或调配志愿)的其它专业;③如投档我校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的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考生本人又不服从专业调配,我校将作退档处理。第二十三条 体育与艺术类各专业类别的专业考试成绩与录取原则:1.我校体育与艺术类各专业类别的专业考试成绩:我校体育与艺术类各专业类别的专业考试成绩以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准。2.体育与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与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考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相关层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及体育与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达到相应批次合格分数线的情况下,我校严格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3.体育与艺术类考生综合成绩的计算办法:①我校体育类招生各专业考生综合成绩计算办法为:i.体育教育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ii.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综合成绩=文化考试成绩②我校艺术类招生各专业类别考生综合成绩计算办法为:i.美术类综合成绩=文化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ii.编导类综合成绩=文化考试成绩iii.美术类和编导类以外的其它各专业类别综合成绩=专业考试成绩第二十四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与文化(体育与艺术类考生还含专业)考试成绩在内的全面复查。经复查被确认为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分别依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四川师范大学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修订稿)》或《四川师范大学学年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修订稿)》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四川师范大学重点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全景地图:

四川师范大学历年分数线:

四川师范大学报考指南:

四川师范大学招生计划:

四川师范大学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上一篇:班主任安全教育心得下一篇: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