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

2023-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

园林树木学参考文献

[绪论]

1、清.陈淏子. 《花镜》.

2、陈植. 《观赏树木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3、潘会堂.花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1):80-86

4、邓解悟. 观赏植物资源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1996,4

5、朱红霞.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2

[总论]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分类

1、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写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科学出版社,1998

2、匡可任. 中国高等植物图说. 科学出版社,1955

3、郑万钧.中国树木志(1-4).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4、http://nhjy.hzau.edu.cn/kech/yyzpx/flash/fenl.asp

5、http://

第二章 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

1、程兆熊. 论中国庭院设计. 台北:明文书局,1984

2、黄岳渊、黄德邻. 花经. 上海新纪元出版社,1949年

3、陈俊愉. 程绪珂中国花经. 上海文化出版社 , 1990

4、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

5、任步钧. 北方园林观赏植物图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1、李嘉乐. 园林生态学拟议. 中国园林, 1997

2、徐永荣.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 广东园林, 1997

3、云南大学生物系编著. 植物生态与植物群落基本知识.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76

4、冷平生, 苏淑钗编著. 园林生态学. 气象出版社, 2001

5、陈自新等.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中国园林,1998,14(5):57-59

第四章 植物群落知识与人工栽培群落的建设

1、云南大学生物系编著. 植物生态与植物群落基本知识.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76

2、林鹏. 植物群落.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3、冷平生, 苏淑钗编著. 园林生态学. 气象出版社, 2001

4、刘常富, 陈玮主编. 园林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2003

5、王伯荪编. 植物群落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第五章 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

1、苏雪痕. 植物造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闫秀英,付雪松.城市道路行道树树种规划的探讨. 吉林林业科技, 1999

3、吴中伦. 国外树种引种概论.科学出版社,1983

4、王九龄. 选择树种.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5、张启翔.关于北京生态建设中树种规划的探讨.中国花卉园艺, 2001,18

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配植

1、苏雪痕. 《植物造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瞿辉.论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中国园林, 1997

3、牛晓成.中国园林植物造景刍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4、李淑凤.北京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中国园林, 1995

5、徐德嘉. 古曲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各论]

1、张天麟编.园林树木1000种.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2、郑万钧. 中国树木志.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3、汪劲武. 种子植物分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科学出版社,1975

5、http://61.184.198.154/home/home/biobox/

第2篇:中药鉴定学参考文献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Ⅰ~Ⅳ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

9、198

2、199

3、199

4、1998年。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注释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注释选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7. 高等植物图鉴,(第

一、

二、

三、

四、五册,补编),科学技术出版社。 8.徐国钧等,中国药材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 9.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10.徐国钧,生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995年。

11. 张贵君,常用中药鉴定大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12.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药材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 13. 周荣汉,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14.任仁安,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15.李家实,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6.朱圣和, 中国药材商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1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中药鉴别手册(第

一、

二、三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8. 罗集鹏,生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高万山等,中药材理化鉴别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吴淑荣等,实用中药材鉴别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20.吕侠卿等,中药鉴别真传,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21.毛文山等,中药真伪鉴别,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2.徐国钧等,常用中草药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一册),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23.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协作组(第一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年。

24.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中、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

6、1980年。 25.湖北省卫生局,湖北中草药志(

一、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

8、1982年。 26.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84年。 27.卫生部药政局检定所,现代实用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28.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29.中国药物大全编委会,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30.崔树德,中药大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31.阎文玫,中药材真伪鉴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 32.钱信忠,中国本草彩色图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

3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4. 赵达文,常用中药材组织粉末图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35.陈俊华等,中药粉末微鉴别手册(第二卷),四川中药研究所,1985年。

36.王玉玺,中药组织鉴别彩色图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年。 37.孙长荣等,中药材理化鉴别,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38.《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

8、1990年。 39.楼之岑等,叶类生药鉴定图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40.阴健等,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2),北京,学苑出版社、中国古籍出版社,1995年。 4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现代研究,北京,协和医大出版社,1995年。 42.刘训红等,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年。

43.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

一、

二、三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990,1991年。 44.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1994年。 45.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1987年。

46.浙江药用植物编写组,浙江药用植物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47.陈冀胜等,中国有毒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48.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49.薛慕光等,湖北省常用动物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50.邓明鲁等,中国动物药,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51.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

一、二册),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79,1983年。 52.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常用中药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 53.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 54.余传隆等,中药辞海(第一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55.广东省药材公司等,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年。 56.刘中申等,中药材真伪鉴别,哈尔滨,黑龙江中医学院出版社,1985年。 5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进口药材质量分析研究,1988年。 58.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 59.于加宾等,黑龙江省地产药,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60.詹亚华,中国神农架中药资源,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61.王其新,名贵中药材真伪鉴别,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 62.黄进等,安徽常用中药材易混品种鉴定,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3年。 63.小城忠一等,汉药制剂分析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64.李向高,药材加工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年。

65.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卫生部等,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66. 67. 68.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9年。 69. 70.徐国钧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第一册),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7年。 71.魏江春,中国药用地名,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72.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73.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论丛,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 74.纪俊元,真伪易混中药鉴定,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7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 76.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等,药材资料汇编(上、下集),上海,科学卫生出版社,1959年。 77.李鸿超,中国矿物药,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年。

78.潘纲,易混淆的中药材鉴别,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年。

79.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中国民族药志(第一卷,第二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

4、1992年。 80.刘波,中国药用真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 81.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武汉分会,湖北中药鉴别手册,武汉,1984年。 82.张洁,中药材红外线光鉴定图谱

(一),吉林科技出版社,1990年。 83.广东药检所,中药材薄层原色图谱,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84.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药材资料汇编(上下集),科学卫生出版社,1959年。 85.沙世炎、徐礼桑,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86.韩立,汉拉英中草药名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87.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编,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 88.康廷国,中药鉴定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89.张贵君,中药鉴定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90.张贵君,中药商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湖北中医学院 版权所有 ©2003 本页面内容由教务处提供 最新修订时间 10/31/2003 11:24:22

第3篇:关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生物技术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人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环境和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开展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绍了以现代微生物选育及培养技术和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为基础的环境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填埋、工农业污染源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还讨论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填埋;废水;应用前景;MBR技术;环境保护

前言:

①【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的生理活动 ,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产工艺 ,或能够高效地净化被污染的环境以及将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人工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是从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起始, 通过应用现代微生物选育和培养技术和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 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包括水污染在内的“三废”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通常,日常生活中较普遍的污染源就是“三废”。“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三大污染源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将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三废”问题的治理 ,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原理将污染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 ,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

②【环境生物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 ,】其理论和实用技术在此一百多年来不断发展和进步 ,并得到广泛应用 ,对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环境污染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环境污染现状也依然严峻 ,并有加剧的趋势,近年来 ,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对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 ,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形成的。它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是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科学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解决复杂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 ,是当代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③【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少部分利用植物作为环境污染控制的生物。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方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大大强化了上述环境生物处理过程,使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1.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④【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无论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经过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 其最终归趋大多数是水体, 因此, 水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我国的水污染十分严重,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难题。污水中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应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符合人们需要的微生物高效菌以及具有降解多种污染物功能的超级菌 可以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加快降解速度,以增强净化污水的效力。如微生物高效菌能够将氰化物 (氰化钾、氰氢酸、氰化亚铜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利用专门分解硫化物的微生物可以从废水中回收硫磺;利用能够降解石油烃的超级菌以清除油对水质的污染等。还可以将大量的微生物高效菌凝聚在泥粒上形成活性污泥,用来分解和吸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污水净化后沉积的污泥中存在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目前应用到废水治理中的生物技术主要有:(1)生物强化技术; (2)生物反应技术; (3)生物发酵技术。

2.大气污染的生物处理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被排出,严重污染环境。微生物对污染物能较快地适应,并可使废物、废气得到降解和转化。同传统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如活性炭吸附、湿法洗涤和燃烧等相比,微生物法以其处理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等优点,逐渐应用于空气污染控制中。

3.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⑤【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4.生物监测

⑥【传统的环境监测以化学分析,即用成熟的仪器和生物分析 (如鱼的毒性测试)为主,当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有望增加相关的新手段,如通过测定微生物的酶和细胞基团等来监测环境的变化。目前研究较多的有生物发光菌 (Bioluminescent bacterium)、氰菌 (Cya2nobacteria)、卤素呼吸菌 (Halorespiringbacterium)、苯乙烯降解菌和兰贻贝 (Blue mussels)等,主要监测水体中的有害物和海水藻类的爆发。ManBockGu和 Ge2unCheelGil应用生物发光细菌开发出了两阶段多频道毒性连续监测系统。每个频道含有一个两阶段生物反应系统,其中含有特定的生物发光菌株。使用该系统可连续监测同一样品和分别确定不同类型毒性。通过分析,从每个频道获得的资料,可得到总体毒性和各类单项毒性的数据。

5.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传统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固积、埯埋、焚烧 ,这些方法会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技术的介入可将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 ,资源化 ,减量化 ”处理 ,处理过程达到了真正的清洁有效 ,还可优化生态循环;若把处理后的产物作为有机肥料投入农业 ,又可为人们提供高品质、高产量的绿色食品 ,构成食物链意义上的又一良性循环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研究人员就开始进行有关高效、快速堆肥方法的研究。至今 ,欧美各国及日本已开发了 10多种机械快速堆肥工艺 ,其中最著名的是达诺式回转圆筒型发酵仓工艺。国外还发展用蚯蚓床处理有机垃圾和粪便。大型化的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技术可靠 ,处理效率有保证 ,适合环境要求。目前 ,生物反应器式填埋场已在美国获得广泛的重视 。

6. 环境生物技术在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⑦【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控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城市生活垃圾的人日均产生量 ,因地而异 ,但必须按日运出城市作适当处理。处理的目的是使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当前发达国家中城市生活垃圾中作为资源再利用的分率高达40 %,其余的部分 ,最通用的方法是卫生填埋法 ,堆肥法和焚化法。然而将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可以改善垃圾填埋生态环境,实现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美化垃圾场自然景,减少垃圾场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加速垃圾分解,使垃填埋场地可以重新被利用,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常适合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其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将垃圾填埋场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利用植物改善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利用垃圾填埋场地和垃圾腐熟土种植草坪。

⑧【城市生活垃圾的最新处理技术是生物反应器式 持;日覆盖层设置;沉降以及稳定期的结束。生物反应器式填埋场的操作要点包括:垃圾的分拣及预处理;水分控制;LC回流;微生物活性的保持;日覆盖层设置;沉降以及稳定期的结束。生物反应器式填埋场已在美国获得广泛的重视。美国 EPA于2000 年 4 月发出征求意见的声明中说“: BL 已被承认可能是对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一个革新。 结论: 现代生物技术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强有力手段 ,它是一种能产生巨大效益的高新技术 ,与物理、化学技术相比,生物技术具有显著的高效廉价的特点。目前国际上有许多环境生物技术成果已进人商品化、产业化发展。另外,由于我国是一个污染严重的国家,因此建立一个有利于现代生物技术在环保中应用的良好环境规划、法规和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鼓励和资助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我们也应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 ,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 ,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重点地加强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参考文献

1、 环境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评《现代环境生物技术》 作者 柳萍,女,清华大学出版社理工—编室,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工;

2、 《江西化工》2003年第三期“环境生物技术”在“三废”治理中的应用 刘小兵 蒋柏泉 王伟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3、 程丽巍,许海,陈铭达,刘兆普,陈巍 环境保护科学 2007年01期

4、 石登容,尤建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5、 黄文钰,杨桂山,许朋柱;湖泊科学;2002年01期

6、 祝云龙,滩塘水体营养盐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和鱼生长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宗雷,湖区生态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山东农业大学

8、 冯孝杰;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西南大学;2005年

9、 张宏艳;发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

10、何忠伟;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1、孙伟,陈雯;基于生态——经济重要性的滨湖城市土地开发适应性研究;湖泊科学;2007年02期

12、李彬,吕锡武,宁平,张承芳;自回流生物转盘与植物滤床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究讨论文集;2007年

13、乔致奇;中国的环境管理;技术,管理和趋势——中欧环境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

14、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5、陈和午;农户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16、胡瑞法;农业科研投资的总量分析;中国软科学;1998年07期

17、黄雪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18、贾丽娟,刘连环;美国农业政策及其启示;商业研究;2003年16期

19、翟文侠,黄贤金;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运行效果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3期

20、李华;主要生物因子与稻田氮、磷转化及流失的关系;浙江大学;2007年

1、ilson R S, Franklin C E. Testing the beneficial acclimation hypothesis [J].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02, 17: 66~70.

2、chmidt-Nielsen K. Animal Physiology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ren S R, Williams T M. Body size and skeletal muscle myoglobin of cetaceans: adaptation for maximizing dive duration [J].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00, 126A: 181~191.

4、illmer P, Stone G, Johnston I. Environment Physiology of Animals. Synergy: Blackwell Science, 2000.

5、i Q F, Sun R Y, Huang C X, et al. Cold adaptive thermogenesis in small mammal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zones of China [J].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01, 129A: 949~96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