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读书报告课件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做好读书报告课件》,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如何做好读书报告课件

浅论语文教师如何做好“读书的种子”

【摘要】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读书为要”。要抓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那就是——语文教师自己先要喜欢读书,把读书当作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的种子”。语文教师成为“读书的种子”,是适应部颁统编教材的根本需要;语文教师只有做“读书的种子”,才能成就每个人精彩的教育生命。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书的种子”语文教师近日,我再次阅读了部颁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如敏先生的《老师不读书,怎么可能教好语文?》一文,感触颇深。温先生在文章中着重指出,语文教学真正实现“读书为要”,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那就是——语文教师自己先要喜欢读书,把读书当作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的种子”。

一、语文教师成为“读书的种子”,是适应部颁统编教材的根本需要

从2016年秋季,我们拿到了部颁新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本。作为一个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二十五年的我,拿到部颁统编语文教材的那一刻,就对她一见钟情,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因为这套教材从编写理念,教学内容编排,教学结构安排,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一线教师的可操作性等诸方面,与原教材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从教学内容的变化上,语文教师必须要读书,做“读书的种子”。统编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利用语文学科善于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对选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整,所选文本人文性更强。语文课人文性很强,对语文教师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语文教师学养和人格素养的塑造,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读书学习。学养,既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精神成长的需要。所以,无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教学生活多么繁忙,我们应该留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读书空间。

2.从统编教材编排结构和教学目标的变化上看,语文教师也要努力读书,成为“读书的种子”。新编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在删减部分课内阅读篇目的同时,延伸阅读的量大增。努力让语文课向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解决他们不读书、少读书问题;利于解决当前学生只读教材和教辅,很少读课外书,语文素养无从谈起的“老大难”问题。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堂阅读教学的体系,课外阅读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课外,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应该有所作为;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大力推行“1+X”的教学方式,必须成为一线教师语文教学所遵从的圭臬。

同时,统编语文教材加大了课型的区分,原来教材的基本结构是“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统编本教材的基本结构是“教读——自读——整本书阅读”。这样一种结构上的变化,究竟要传达一个怎样的信息?精读、略读主要还是专注于阅读的内容,精读就是要把文本读深、读透、读通,略读就是择其主要,观其大概。而“教读、自读”更多关注的是读书的方法的使用、阅读的策略的选择。所以,部编本新教材传递给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教学生学会读书,喜欢读书,教学生读一定数量的经典书。从这些教学目标的转变上看,我们语文老师就会明白,如果我们不会读书,不喜欢读书,我们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成熟的阅读方法,我们就不能适应新编教材的角色转变要求,就不能成为适应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合格的语文老师。

3.从语文学习的方式和语文教学的规律上看,语文教师必须多读书,做“读书的种子”。

语文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操练,另一条是习得。语文教学,靠“操练”,根本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必须靠“习得”才能完成。

所谓习得,就是通过大量阅读、涵养、积淀,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文学素养和审美追求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文学素养、审美情趣、鉴赏水平,那是无法用直接的训练获得提升的。它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的语文实践,内化而成。因此,那种通过大量习题训练,搞题海战术的语文教学,是教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的。所以,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只有努力读书,多读书,真正成为“读书的种子”,我们才能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语文教学的原野上,把读书的习惯和方法,播种在学生的心灵中,最终收获沉甸甸的语文的果实。

二、语文教师做“读书的种子”,成就每个人精彩的教育生命

我们都知道,要想教好语文,语文教师必须要多读书。但是,当下有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以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为由,根本不去读书;很多语文老师也读书,但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上课用得着了,就赶紧找有关材料来读,赶紧上网页上查;很多老师一年到头除了读几本备课用的书,其他很少读,或者只读点畅销报刊、杂志,大部分时间都是网上、微信上的“碎片化阅读”。

1.语文教师做“读书的种子”,就是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肚子里没有一点书撑着是不行的。“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读书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读书开阔人的视野;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读书不仅是能力,读书也是一种涵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更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2.语文教师做“读书的种子”,就是会读书,让读书更好服务语文教学,成就我们精彩的教育生命。

(1)读书要有定力。读书不同于看电视,玩游戏,观视频,更没有打扑克、喝酒的热闹。读书需要静,更需要定力。读书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力;对于书籍要有“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般的柔情;读书要有“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定力;读书还要有“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的细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坐得住,读得下,钻得深。

(2)读书还要有计划。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應该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让读书有些系统;书目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我认为有语文教师三种书必读。一种书是通识的部分,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阅读的目的,是接触中外文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是一部分,量不一定很多;第二种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语文老师读书的面应当比其他学科更宽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触类旁通,活跃思维;第三种书是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书目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发言权的那些专业的书。比如《中国教育报》向广大语文教师推荐的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夏承焘《唐宋词欣赏》、王力《诗词格律概要》、李长之《孔子的故事》《鲁迅批判》、朱光潜《谈美书简》、朱自清《经典常谈》《论雅俗共赏》等。

当然,除了这三种书目之外,还可以是一些消遣的、娱乐的,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

(3)读书还要会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能够帮忙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

三、总结

读书,犹如春日扁舟里的放歌;读书,好像夏季田地中的间苗;读书,也似秋阳田野里的收获;读书,就是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做读书的种子”,是语文教师塑造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更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燃放精彩生命之花的需要。盼望每个语文老师都愉快地拿起书本来,在语文教学这条幸福的大路上,走得更坚实,走得更激情,走得更幸福。

作者:崔洪国

第2篇:部分学生读书报告交流课件(1)

默认分类 2009-03-31 16:16:41 阅读10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部分学生读书报告交流课件(1) 06金属材料工程班 陈柱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

中科院院士白春礼院士认为,“真正意义的纳米时代还没有到来,我们正在充满信心地迎接纳米时代的到来。”白春礼说,“人类进入纳米科技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纳米器件的研制水平和应用程度。”纳米科技发展到今天,距离纳米时代的到来还有多远呢,白春礼说,“纳米研究目前还有许多基础研究在进行中,在纳米尺度上还有大量原理性问题尚待研究,纳米科技现在的发展水平大概相当于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水平,人类最终进入纳米时代还需要30到50年的时间,50年后纳米科技有可能像今天计算机技

术一样普及。” 什么是纳米?

纳米是英文namometer的译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相当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通俗一点说,相当于万分之一头发丝粗细。就象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制备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磁性材料也是如此,象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们

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一、 国际动态和发展战略 1999年7月8日《自然》(400卷)发布重要消息 题为“美国政府计划加大投资支持纳米技术的兴 起”。在这篇文章里,报道了美国政府在3年内对纳米技术研究经费投入加倍,从2.5亿美元增加到5亿美元。克林顿总统明年2月将向国会提交支持纳米技术研究的议案请国会批准。为了加速美国纳米材料和技术的研究,白宫采取了临时紧急措施,把原1.97亿美元的资助强度提高到2.5亿美元。《美国商业周刊》8月19日报道,美国政府决定把纳米技术研究列人21世纪前10年前11个关键领域之一,《美国商业周刊》在掌握21世纪可能取得重要突破的3个领域中就包括了纳米技术领域(其它两个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从外星球获得能源)。美国白宫之所以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关键时刻突然对纳米材料和技术如此重视,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德科学技术部1996年对2010年纳米技术的市场做了预测,估计能达到14400亿美元,美国试图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美国基础研究的负责人威廉姆斯说:纳米技术本来的应用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美国白宫战略规划办公室还认为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的报道中还特别提到美国已在纳米结构组装体系和高比表面纳米颗粒制备与合成方面领导世界的潮流,在纳米功能涂层设计改性及纳米材料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与欧共体并列世界第一,纳米尺寸度的元器件和纳米固体也要与日本分庭抗礼。1999年7月,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洛杉矾分校与惠普公司合作研制成功100urn芯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于1998年制备成功量子磁盘,这种磁盘是由磁性纳米棒组成的纳米阵列体系,10bit/s尺寸的密度已达109bit/s,美国商家已组织有关人员迅速转化,预计2005年市场为400亿美元。1988年法国人首先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到1997年巨磁电阻为原理的纳米结构器件已在美国问世,在磁存储、磁记忆和计算机读写磁头将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最近美国柯达公司研究部成功地研究了一种即具有颜料又具有分子染料功能的新型纳米粉体,预计将给彩色印橡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纳米粉体材料在橡胶、颜料、陶瓷制品的改性等方面很可能给传统产业和产品注入新的高科技含量,在未来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份额。纳米材料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也使人瞩目,正是这些研究使美国白宫认识到纳米材料和技术将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原因之二是纳米材料和技术领域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新的规律新原理的发现和新理论的建立给基础科学提供了新的机遇,美国计划在这个领域的基础研究独占“老大”的地位。

二、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始于80年代末,“八五”期间,“纳米材料科学”列入国家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分别组织了8项重大、重点项目,组织相关的科技人员分别在纳米材料各个分支领域开展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资助了20多项课题,国家“863”新材料主题也对纳米材料有关高科技创新的课题进行立项研究。1996年以后,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出现了可喜的苗头,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家的介入,使我国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的新局面。目前,我国有60多个研究小组,有600多人从事纳米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其中,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和纳米材料研究工作开展比较早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还有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化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物理研究所、感光化学研究所等也相继开展了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我国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在过去1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研究成果。已采用了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金属与合金(晶态、非晶态及纳米微晶)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化合物纳米粉体,建立了相应的设备,做到纳米微粒的尺寸可控,并制成了纳米薄膜和块材。在纳米材料的表征、团聚体的起因和消除、表面吸附和脱附、纳米复合微粒和粉体的制取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成功地研制出致密度高、形状复杂、性能优越的纳米陶瓷;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纳米氧化铝晶粒在拉伸疲劳中应力集中区出现超塑性形变;在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磁光效应和自旋波共振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纳米类钙钛矿化合物微粒的磁嫡变超过金属gd;设计和制备了纳米复合氧化物新体系,它们的中红外波段吸收率可达 92%,在红外保暖纤维得到了应用;发展了非晶完全晶化制备纳米合金的新方法;发现全致密纳米合金中的反常效应。近年来,我国在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一是大面积定向碳管阵列合成:利用化学气相法高效制备纯净碳纳米管技术,用这种技术合成的纳米管,孔径基本一致,约20urn,长度约100pm,纳米管阵列面积达到 3×3mm其定向排列程度高,碳纳米管之间间距为100pm。这种大面积定向纳米碳管阵列,在平板显示的场发射阴极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前景。这方面的文章发表在1996年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二是超长纳米碳管制备:首次大批量地制备出长度为2至3mm的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这种超长碳纳米管比现有碳纳米管的长度提高1到2个数量级。该项成果已发表于1998年8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英国《金融时报》以“碳纳米管进入长的阶段”为题介绍了有关长纳米管的工作。三是氮化嫁纳米棒制备:首次利用碳纳米管作模板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40urn、长度达微米量级的发蓝光氮化像一维纳米棒,并提出了碳纳米管限制反应的概念。该项成果被评为199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四是硅衬底上碳纳米管阵列研制成功,推进碳纳米管在场发射平面和纳米器件方面的应用。五是制备成功一维纳米丝和纳米电缆,该成果研究论文在瑞典召开的1998年第四届国际纳米会议宣读后,许多外国科学家给予高度评价。六是用苯热法制备纳米氮化像微晶;发现了非水溶剂热合成技术,首次在300℃左右制成粒度达30urn的氮化锌微晶。还用苯合成制备氮化铬、磷化钴和硫化锑纳米微晶,论文发表在1997年的《科学》杂志上。七是用催化热解法制成纳米金刚石;在高压釜中用中温催化热解法使四氯化碳和钠反应制备出金刚石纳米粉,论文发表在1998年的《科学》杂志上。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还发表题为“稻草变黄金---从四氯化碳(cc14)制成金刚石”一文,予以高度评价。 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究已有10年的工作基础和工作积累,在“八五”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几个纳米材料研究基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京大学、中科院固体物理所、中科院金属所、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化学所等已形成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基础研究的重要单位。无论从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基础性,还是成果的学术水平和适用性来分析,都为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促进我国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纳米材料研究人才做出了贡献。在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加快成果转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这些单位仍然是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的中坚力量。在过去10年,我国已建立了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研制了气体蒸发、磁控溅射、激光诱导cvd、等离子加热气相合成等10多台制备纳米材料的装置,发展了化学共沉淀、溶胶一凝胶、微乳液水热、非水溶剂合成和超临界液相合成制备包括金属、合金、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离子晶体和半导体等多种纳米材料的方法,研制了性能优良的多种纳米复合材料。近年来,根据国际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建立和发展了制备纳米结构(如纳米有序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mcm-41等)组装体系的多种方法,特别是自组装与分子自组装、模板合成、碳热还原、液滴外延生长、介孔内延生长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功地制备出多种准一维纳米材料和纳米组装体系。这些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纳米结构和准一纳米材料的物性,推进它们在纳米结构器件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评价手段基本齐全,达到了国际9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八五”期间我国在纳米材料研究上获得了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应用开发研究也出现了新局面,为我国纳米材料研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10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论文2400多篇,在国际上排名第五位,其中纳米碳管和纳米团簇在1998年度欧洲文献情报交流会上德国马普学会固体所一篇研究报告中报道中国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已超过德国,在国际排名第三位,在国际历次召开的有关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国际会议上,我国纳米材料科技工作者共做邀请报告24次。到目前为止,纳米材料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院部级自然科学

一、二等奖3项,发明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申请专利 79项,其中发明专利占50%,已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6项,已实现成果转化的发明专利6项。 最近几年,我国纳米科技工作者在国际上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称赞。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有关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制备方面的论文6篇,影响因子在6以上的学术论文近20篇,影响因子在3以上的31篇,被《自然》和《科学》杂志收录的文章占整个发表论文的 59%。 1998年 6月在瑞典斯特哥尔摩召开的国际第四届纳米材料会议上,对中国纳米材料研究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这几年来中国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取得了激动人心的成果,在大会总结中选择了8个纳米材料研究式作取得了比较好的国家在闭幕式上进行介绍,中国是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之后进行了大会发言。

三、纳米新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是应用在飞机,坦克等表面来降低其被探测和摧毁的概率,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吸波复合材料是一类功能复合材料,它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使电磁波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_1]。吸波复合材料是由功能体(吸收剂)和基体组成。当吸波复合材料中的功能体为纳米量级时,吸波复合材料将产生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吸波性能。在已公开报道的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中,性能比较突出的是美国研制的“超黑粉”纳米吸波复合材料_2J,它实质上就是以纳米石墨为功能体的石墨一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纳米吸波复合材料之所以具有不同寻常的吸波性能是因为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引起的口]。一方面,纳米微粒尺寸为1~100 nm,远小于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对电磁波的透过率大大高于常规材料,这就大大降低了电磁波的反射率;另一方面,纳米微粒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常规微粒大3~4个数量级,对电磁波和红外光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规材料高得多。此外,随着颗粒的细化,颗粒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变得突出,颗粒的界面极化和多重散射成为重要的吸波机制,量子尺寸效应使纳米颗粒的电子能级发生分裂,其间隔正处于微波能量范围(10 ~10 0eV从而形成新的吸波通道。吸波复合材料按其应用形式可分为涂敷型吸波复合材料和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1 涂敷型吸波复合材料纳米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铁氧体吸波复合材料是既有一定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又有一定磁导率和磁损耗的双复介质。它除有电子共振损耗外,还具有铁氧体特有的畴壁共振损耗、磁矩自然共振损耗和粒子共振损耗等特性。其作用机理可概括为铁氧体对电磁波的磁损

耗和介电损耗。

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在充满生机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对材料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的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诱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是未来10年对社会发展、经济振兴、国力增强最有影响力的战略研究领域,纳米材料将是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材料之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材料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接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例如,存储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400g的磁性纳米棒阵列的量子磁盘,成本低廉、发光频段可调的高效纳米阵列激光器,价格低廉高能量转化的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和热电转化元件,用作轨道炮道轨的耐烧蚀高强高韧纳米复合材料等的问世,充分显示了它在国民经济新型支柱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正像美国科学家估计的“这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微小的物质很可能给予各个领域带来一场革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应用将对如何调整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布局、设计新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及改造传统产业注入高科技含量提供新的机遇。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开辟了人们认识自然的新层次,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由于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度(1~100urn)与物质中的许多特征长度,如电子的德布洛意波长、超导相干长度、隧穿势垒厚度、铁磁性临界尺寸相当,从而导致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特性既不同于微观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体,从而把人们探索自然、创造知识的能力延伸到介于宏观和微观物体之间的中间领域。在纳米领域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论,为构筑纳米材料科学体系新框架奠定基础,也将极大丰富纳米物理和纳米化学等新领域的研究内涵。世纪之交高韧性纳米陶瓷、超强纳米金属等仍然是纳米材料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纳米结构设计,异质、异相和不同性质的纳米基元(零维纳米微粒、一维纳米管、纳米棒和纳米丝)的组合。纳米尺度基元的表面修饰改性等形成了当今纳米材料研究新热点,人们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按自己的意愿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利用新物性、新原理、新方法设计纳米结构原理性器件以及纳米复合传统材料改性正破。

四、国际研究现状和趋势 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中所产生的纳米技术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带动纳米产业的发展。世纪之交世界先进国家都从未来发展战略高度重新布局纳米材料研究,在千年交替的关键时刻,迎接新的挑战,抓紧纳米材料和柏米结构的立项,迅速组织科技人员围绕国家制定的目标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纳米材料诞生州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一直引人注目。进入90年代,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领域逐渐拓宽。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十分紧密,实验室成果的转化速度之快出乎人们预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美国已成功地制备了晶粒为50urn的纳米cu材料,硬度比粗晶cu提高5倍;晶粒为7urn的pd,屈服应力比粗晶pd高5倍;具有高强度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增塑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晶粒的纳米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根据纳米材料发展趋势以及它在对世纪高技术发展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部署本来10~15年有关纳米科技研究规划。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nsf)1998年把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加工和应用作为重要基础研究项目向全国科技界招标;美国darpa(国家先进技术研究部)的几个计划里也把纳米科技作为重要研究对象;日本近年来制定了各种计划用于纳米科技的研究,例如 ogala计划、erato计划和量子功能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器件利用的研究计划,1997年,纳米科技投资1.28亿美元;德国科研技术部帮助联邦政府制定了1995年到2010年15年发展纳米科技的计划;英国政府出巨资资助纳米科技的研究;1997年西欧投资1.2亿美元。据1999年7月8日《自然》最新报道,纳米材料应用潜力引起美国白宫的注意;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过问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决定加大投资,今后3年经费资助从2.5亿美元增 加至5亿美元。这说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究热潮在下一世纪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纳米技术前景无穷,需要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去不断的探索,开发。我们应积极去了解纳米相关知识,将来为我国的纳米高科技领域做出贡献!

06金属材料 2006500115 陈柱

纳米材料 PPT课件(已转换为JPG图片)

第3篇: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读书工作

家长其实可以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如何才能在山村这些边远的地方仍然能使孩子受到相当优秀的教育?关键在于家长如何看孩子教育这个问题。

家长其实每天的除了工作外,还是要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孩子身上的,因为孩子除了在学校受到有限的教育外,在家长的指引下,还是可以受到一些额外的教育的,而且这一部分的教育在学校无法完成。这是需要家校联合进行教育的,这就是塑造孩子的人格教育。

一个健全人格的孩子,除了必要的学校文化理论教育外,更有很大的一部分需要家长指引孩子去进行实践,让他们从实践中明白“书上得来终觉浅,”这句话的含义。

那么,家长可以配合进行的那部分教育如何有效地进行呢?需要家长做什么工作呢?

一、相信孩子成功。

这是要决,这是关键。在任何外人面前,要善于赞扬自己的孩子的优点。永远不要提他的缺点。

二、为孩子树立榜样。

既要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要时时以身作则。

三、要勤奋务实。

时时把勤奋二字当头。

四、勤于管理。

孩子的性格需要长时间的牵引才能完成。

五、切忌灰心失意。

要看清,人都有错的时候,是人都会错。在他犯小错的时候,我们要马上指出纠正。别等大错已定的时候再去,那不是不可能,是要花和小错成比例的时间为代价。有些大错是注定回不了头的!

六、善于与城市的家长对比。

为什么孩子的见识没人家的丰富?为什么学习成绩与人家相去甚远?要想法子了解城市的家长是如何管教孩子的。他们是付出了时间成本的!

七、培养孩子固定的习惯。

第4篇:《向世界做好的医院学管理》读书报告

主题:感悟梅奥精神,提升服务能力 题目:加强文化管理,追求卓越服务

——读《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有感

一、书名:《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

二、著者:(美)利奥纳多 L. 贝瑞(Leonard L. Berry)

(美)肯特 D. 塞尔曼 (Kent D. Seltman)

译者:张国萍

三、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四、页数:248

五、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之一利奥纳多 L. 贝瑞是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前主席、世界权威服务专家,在服务营销和服务质量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导水平。他同时身兼医学院医学人文关怀教授,并与2001——2002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梅奥诊所做医疗护理服务方面的研究。

另一位作者肯特 D. 塞尔曼是梅奥诊所市场部的前任董事,在梅奥工作长达16年。在医疗护理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有过多次著名演讲并著有多部作品。现任美国营销学会季刊《健康服务营销》的编辑。

承担本书翻译工作的张国萍是管理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公司治理、系统评价、高管激励、认知神经与行为决策、神经经济学。

六、引言

任何一个服务性组织或机构,其生存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必然是获得享受服务者的认可从而体现出组织的服务价值所在。收获或者创造这一价值的必要条件是拥有卓越的服务能力。梅奥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医学技术,更在于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即梅奥精神,并通过有效的文化强化管理方式使这一精神在每一位“梅奥人”的意识中得到内化,从而形成贯穿整个梅奥发展历程的“梅奥文化”。但目前绝大多数服务性的机构、组织仍然采用传统的制度管理方式,并由此带来诸多弊端,因而,通过感悟梅奥精神、学习梅奥的文化管理方式将有助于提升服务的能力,改善服务形象,并由此创造出非凡的服务价值。

本书的作者在编写此书时的目的是希望将自己在梅奥诊所所学到的以及所感受到的服务管理经验通过此书向梅奥的每一位患者、员工以及其他有意了解梅奥的人传递梅奥诊所这一医疗服务组织的成功经验和启示。本书在中国初版之时,适逢中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而改革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使得医疗系统的组织与服务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的译者张国萍女士本人表示翻译次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医疗治理与管理的推动,呼唤一种创新的医疗模式和组织运营方式”(引自本书【译者序】),最终建立起合理的国家医疗体制和服务体系,为中国百姓带来实惠。

七、概述

本书一共分为10个章节,作者通过记录诸多梅奥患者以及梅奥工作者的亲身经历,通过此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19世纪晚期由美国中西部的小社区起家的诊所是如何成长为世界性的医疗护理品牌的。并为读者呈现了九项重要的管理启示,包括“传承‘患者至上’的价值瑰宝”、“倡导的团队医学”、“实施目的地治疗”、“领导层的合作”、“为价值观和才能而招聘”、“精心安排质量线索”、“品牌的创立、拓展和维护”、“投资未来”以及“发挥人的潜力”几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框架的处理上,作者的处理方式如同梅奥的管理方式一样显得独特而清晰。作者在第一个章节中首先介绍了百年梅奥创始与发展的故事,探讨了梅奥诊所敬酒不衰的卓越服务背后的原因。而在本书的每一个章节,作者都采取了“管理者课程”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不同的主题,环环相扣,最后一个章节则带领我们总结与反思了我们从前几章的“课程”中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框架安排使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观点和发现清晰明了,环环相扣的主题使我们如置身一次独特的管理学习旅程。

正如作者在第一章中所叙述的,梅奥的管理始终践行一条真理,而且这条真理使用与所有的管理者。即“组织能力的桌月绝对不仅仅只与科学相关,它同时还与‘艺术’相关——人文关怀、教导、协作、慷慨的行为、个人的勇气和引导人们做出决定并付出额外努力的核心价值观”(引自本书第1章【百年品牌】第2页)。梅奥的整个成长过程都与这种“艺术”息息相关,梅奥诊所的创始人之一威廉·梅奥医生将其称之为“梅奥精神”,而梅奥诊所正是在梅奥精神的引领之下才在百年的发展中取得成功。梅奥精神如下:(引自本书第1章【百年品牌】第9页)

1. 始终追求服务和非盈利的理想。

2. 始终坚持患者需求至上,对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幸福给予诚挚和独特的关注。

3. 始终致力于团队成员中每位成员职业素质的共同提升。 4. 善于适时而变。 5. 持续努力,追求卓越。 6. 恪守诚实与正直的道德规范。

其中,第二条与第三条是贯穿梅奥整个发展历程,也是每一位“梅奥人”所珍视的核心价值观。接下来我将详细阐释梅奥诊所是如何将这两条梅奥精神内化为一种梅奥服务文化,并通过文化管理的方式来追求卓越服务的。

第一,“始终坚持患者需求至上”是梅奥诊所始终如一坚持践行的最高准则并的到历代梅奥继承人的传承与诠释。这来源于梅奥所关注的始终是服务的发展,而非品牌建设。梅奥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超越期待,赢得忠诚”,达到这一目标所依靠的是精湛的临床护理技术、高效的组织结构以及卓越的人际服务,而实践这三个条件的首要原则就是“患者需求至上”。这不仅仅作为梅奥的一种服务态度,梅奥的每一位员工都在身体力行这一价值观。梅奥的一切战略规则的制定、执行战略的过程、运营的策略以及诀窍都充分体现着“患者需求至上”。“患者需求至上”是一项人性化(或者说人情味儿更适合些)的价值观,她虽然要求梅奥的每一项决定、每一位员工都要全方位的为患者考虑。包括患者生理上的需求(疾病治疗与护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包括患者的宗教信仰、家属、经济负担、爱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但从未逼迫任何一位梅奥的员工去旅行这一观念。通常的情况是员工自愿为这一价值奉献自我。我相信这是任何一个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组织机构都梦想达到的生存发展目标之一,为什么梅奥的员工能够做到这般?这一价值观又是如何传达给梅奥的每一位员工并使之内化为他们的基本意识呢?

要做到以上两点,管理者首先必须明白“服务即表演”(引自本书第6章【为价值观和才能招聘】第127页),因而服务行业的组织或机构在招聘人才时必须慎之又慎,并且始终坚持价值观第一的招聘原则。这样,通过测试的人就已经基本具备了“患者需求至上”的思想,管理者需要做的是通过示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等辅助手段来强化这种思想,最终使这种思想渗透进员工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继而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维持。当然,实施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最难把握的就是人的思想。我姑且大胆将梅奥在此的做法成为“价值引导”,具体是通过对员工授权,“权”在此既是权力也是一种道德权威。梅奥的每一位员工,只要他(她)是确实为了患者需求考虑,可以不经过汇报批准去履行职责。这帮助梅奥的员工塑造与强化“患者需求至上”这一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并得到行使宗旨后的成就感以及对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满足感。显然,梅奥关注了员工个人价值的提升,单着恰恰确实最重要的,员工在获得这些美好的感觉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愿为这一宗旨奉献的精神,并认识到自己在梅奥的价值无可代替,从而产生“主人翁意识”。通常在这个时候,员工已经做到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身体一部分,而组织的独特文化业自此形成。

当“患者需求至上”成为梅奥的独特文化之后,梅奥又是如何对“患者需求至上”的身体力行,进行管理的呢?我相信这将是很多组织或者企业都无法想象的。在梅奥,每个人除了做自己职责之内的工作,只要是为了患者考虑,还会做很多职责之外的事情,比如帮患者照顾小狗、帮患者停车、帮患者过生日、举办婚(葬)礼等细节处的小事。梅奥甚至包括建筑设计,室内环境也都是为了患者考虑而改建得舒适美好。

梅奥的做法无疑是一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之举,当梅奥全心全意为患者的需求考虑之时,梅奥也在渐渐地收获患者的回报——品牌与声誉。当梅奥在位员工考虑提升他们的个人价值,帮助他们实现社会价值以及事业理想之时,员工也给予梅奥丰厚的回报——忠诚。

第二,“始终致力于团队成员中每位成员职业素质的共同提升”是梅奥精神之一,也是梅奥始终处于临床护理世界尖端地位的保障。这与梅奥精神中的第一条“始终追求服务与非营利性的理想”和梅奥的另一核心价值观“团队医学合作”有关联。梅奥的声誉不仅在于其卓越的服务,也在于其卓著的学术性与专业性,而这则依靠其从未中断的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以及由梅奥兄弟开创的,通过医学研究改进诊断工具、诊疗技术以及治疗方法的经营理念。“非营利性”的理想使梅奥的创始人与历代继承人都具有“慷慨精神”。本书在第一章提到梅奥兄弟曾将各自薪金的一半作为一笔“神圣资金”来投放到医学教育与医学研究之中,以便使后代从中受益。因为“他们觉得在医疗护理中赚来的钱应当通过更好的医疗护理回馈给大众”(引自第5章【领导层的合作】第121页),创造社会利益。进入梅奥工作是许多学医之人的人生目标,因为梅奥始终致力于投资未来与发挥人的潜力。梅奥给予每一位员工充分的信任,坚信每一位员工都有潜在的价值,并且始终坚持团队医学合作,使每一位员工坚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每一位员工也由此肩负起了提升自身职业素质,提高医护服务质量的责任,而梅奥所做的是尽最大力量来帮助与促进员工完成这一任务。包括重视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理想,并努力为其提供机会、保证医学研究与医学教育的投资(包括员工学习交流资金)、储备卓越的后备力量、倡导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高额的薪金等。

梅奥员工从梅奥感受到的来自集体的关爱和力量,而员工也因此而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不断寻求提升能力的机会,使梅奥拥有一支自觉要求进步的工作团队,从而形成另一种追求进步的文化氛围。这显然也是许多服务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从以上两条梅奥精神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文关怀,这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力量,当这种人文关怀实践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文化。文化的影响远比制度的影响更深入人心,梅奥将每一位患者和员工都当做独立的人而非时钟上的齿轮来看待,使得这种文化能够促使员工为了神圣的宗旨而奉献自己,为践行他们所信仰的价值观而追求卓越的服务,以此提升服务能力,也使梅奥收获了珍贵的财产——品牌与声誉,实现其社会服务价值。

当然,梅奥的服务管理并非完美无暇,也有稍许不足之处。比如本书第4章【实施目的地医疗】中就提到梅奥在预约制度上的缺陷: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成功预约,因为梅奥诊所包括梅奥之下的合作社区医院对患者的预约都是要经过系统筛选的。那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梅奥诊所在临床医学上的无上成就以及低死亡率的良好口碑中会不会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对患者的筛选?此外,作者在本书中岁多次提到对梅奥满意度调查的情况,数据现实并非所有人都是满意的,作者只分析了患者或者家属满意的原因而并未分析不满意的因素在于何处,这么做显然不利于管理者或者服务者从中得到更多的经验、启发与教训。

八、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医学护理服务以及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体会到人文关怀对服务的重要性。梅奥精神也将一直启示着我以及所有试图从梅奥的发展之中学习服务与管理经验的人,在任何国度,任何一个组织或者企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在其生存发展布标中,都必须具备核心的价值观,并且需要通过不断尝试找到使其转化为一种组织文化,从而形成“文化一统”的管理方式。而我们个人也能够从梅奥谨慎里学到服务的精髓在于换位思考,读欧威别人考虑,转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的能力,从而改善服务形象,追求卓越服务。

第5篇:钟楼读书课件

《钟楼读书》一课,作者通过写自己在钟楼读书的经历,与读者分享读书的乐趣,告诉读者读书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钟楼读书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

3、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点切入点: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阅读点:“我”在钟楼读书的乐趣。

课时安排:

2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我”在钟楼读书,享受到了那些乐趣?

四、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2、教师相机教学下列句子:

①“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

师:能不能把这句改成“小刺猬、小白兔、小青蛙都坐在幼儿园的椅子上了……”?

指导学生比较、体会作者对书中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后感情朗读。

②“……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从澳洲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坐一条独木舟来了……”

师:熊猫生活在哪卫?看见从澳洲和非洲来的小动物,生活在中国的小动物心情会怎样?作者的感情呢?

③指导朗读该句,读出作者的喜悦。

“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小弟弟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场。”

师指导学生休会动物们之间的默契,感受幼儿园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3、说说作者从这个故事中享受到哪些乐趣。

相机指导学生从下列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心情。

“我赶紧把书翻下去。”

“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

感情朗读。

4、小结:在钟楼里读书,作者认识了好多可爱的动物,被小动物们的快乐情绪感染着,这就是作者读了这本书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16—17自然段

1、默读第16—门门然段,说说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2、结合前文说说,为{卜么作者想到奥登赛去看看,为什么还想到爱斯基摩人的渔村去看看?

3、师述:读书: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家乡的大海和兴化湾;读书,使作者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使作者拥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梦想……坐在钟楼里,看着周围那么多的书籍,对这座钟楼的喜爱之情怎能不喷薄而出?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4、齐读文章第17自然段。

5、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读书的乐趣。

从全文来看,先介绍学校、学校阅览室;再写自己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最后写我的理想。

6、读写三本书乐趣的语段,说说它们在段落组合上有哪些特点。

仿照“有一天,我看到—本书,里面有……我好像……”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读书给你带来了那些快乐?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我好像……

第6篇:热爱读书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其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收集的资料。

2、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关于读书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林海音爱读书,因而她有窃读的乐趣;与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更觉读书有益处;作家的经历,让我们领悟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更坚定了与书为伴、以书为侣的信念。的确,书籍是智慧的工具。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使人开卷时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读书的乐趣吧!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简要回顾,和教师的激情导入,再一次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二、分组准备

1、读读课本上的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提示小组讨论内容:

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想告诉大家;你采访过身边的哪些人,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你赞成看‘闲书’吗?为什么?

3、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话题交流,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

三、谈一谈

1、你爱读书吗?爱读什么书?

2、在你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难忘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讲之前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听后组织学生评说)

3、这段时间大家采访了不少人,了解了他们读书的一些情况,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

【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的畅所欲言的说和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课堂引向精彩,课堂定会呈现出许多的精彩亮点。】

4、关于读书的方法,你们有些什么见解吗?

⑴ 边读边思考。

⑵ 抓住重点内容。

⑶ 学会精读和略读。

⑷ 学会做读书笔记。

【谈读书体会,获得读书方法,受益终生。】

5、你们知道怎么做读书笔记吗?

⑴ 摘录式。

⑵ 体会式。

⑶ 提纲式。

⑷ 批注式。

⑸ 书签式。

四、讲一讲

在本单元的实践活动中,大家搜集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现在你们就把自己觉得最有趣、最有价值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讲完后,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讲故事能手)

五、辩一辩

1、明确辩题:

看“闲书”是否有益?

正方观点:看“闲书”有益。

反方观点:看“闲书”没有益处。

2、选择辩题,确定辩论方:

(每方由三名辩手组成。)

3、进行辩论:

教师提出要求:

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要尊重对方同学。

4、总结辩论情况:

指出本次辩论的成功之处,提出今后辩论要注意的地方。

【在明辨中澄清事实,在争论中发展语言,点燃学生思维之火,是学生思维变单一为发散,变平面为立体,便一元为多元。】

六、总结评价(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渠道,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热爱读书课件

2内容简说:

本节课尝试“群读类学 自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教学内容包括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钟楼读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及人教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第一册“倾听不同的声音”“领略大师智慧”“读书伴我成长”三个模块的文章。这些课文围绕同一个主题“读书”组成“群”。教学拟采用“1+x+y”的模式,即教师引领精读一篇《钟楼读书》,小组合作略读三篇《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个人自主泛读一个模块的文章。《钟楼读书》介绍了作者在钟楼读书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爱读书、乐读书的情感。《窃读记》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通过“群读类学”的形式,将鄂教版课文与人教版有关文章有机整合,体现由单篇课文到多篇文章的拓展阅读,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向外开放,无限延展。让孩子们有足够的阅读量的支撑,以此彰显少做练习多读书的思想,强化师生的课程资源意识。

通过这一群文的学习,继续引导学生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总结提炼读书的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力争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成长的需要。

学情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悉心培养,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堂中的倾听、朗读、表达、合作、互动、记笔记等方面均训练有素,具备了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班级读书氛围浓厚,学生阅读面较广,并且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这为本节课计划用60分钟完成“1+3+6”的阅读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加之,本次群读的主题是“读书”,正是学生喜欢的话题。我班又为电子书包试点班级,为群读材料提供了载体,具备了实施这种全新课型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设计理念:

1.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有利于集中精力突破重点,整合以后,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的整合,打破时空界限,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简化教学环节。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真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摈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字斟句酌的讲解,腾出时间海量阅读,力求实现由量变到质变,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学习语言运用。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抓住每课的不同表达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积累方法,习得语感,运用语言。 学习目标: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爱读书、乐读书的情感。

3.领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尝试运用。

4.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自觉运用到实践中,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学习资源,进行筛选。

2、学生自读课文和阅读材料,完成课前先学任务。

3、教师制作课件。 流程预设:

课前诵读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让“群读类学”从课前开始,一线串珠,围绕“读书”的主题进行相关积累,与随后的阅读、练笔等实践活动,形成整体效应,扩大学习成果。)

一、 引出群读主题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莫过于读书的声音。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莫过于——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美国作家狄金森的这首小诗《神奇的书》。师生合作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读书的一群文章。(屏幕出示几篇课文题目)。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课前先学,你都和哪些高尚的人对话了?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什么?(酷爱读书)

二、 领悟表达方法

相同的情感,不同的内容,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我们一一地来看个究竟。先看教材中的第5课《钟楼读书》—— 精读《钟楼读书》——以例悟法

(一)本文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作者的读书之乐? 浏览课文,看看本文写法上有何独特之处?发现作者的写作密码。

1、文中有一句话多次出现,反复手法,喜爱之情不断强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读一本书,作者就情不自禁地表达对

阅览室的喜爱之情)读的书越来越多,作者的喜爱之情也越来越深。这种写法叫反复,能使作者表达的感情不断得到强化。我们来读一读这四句话,体会一下反复的妙处。

2、除了发现作者用反复的手法不断抒发喜爱之情,你还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写法?(每写一本书都是采用“事实+想象”的写法,即先写书里看到的内容,再写作者的想象。以第一本书为例,出示

4、5段,指名分读。还有哪几段也是这样先写书里的内容,再写作者的想象?同桌2人任选一处读一读,一人读事实,一人读想象。体会作者的读书之乐。)

3、小练笔(语言训练):如果让你写第四本书,你知道怎样写了吗? 略读《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举一反三

(二)刚才我们抓住课文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体会作者的钟楼读书之乐。接下来,每个大组选择一篇文章,继续去发现,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达了爱书之情、读书之乐?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结构顺序等方面去谈。 《窃读记》:林海音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窃读之乐呢?

先从文中找出一句话,“窃读”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文章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种快乐和惧怕的复杂滋味。

1.感悟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1)找出“惧怕”的句子,领悟热爱阅读的情感。

比如:“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知趣地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2)找出“快乐”的句子,感受表面与内心的对比。体会窃读的快乐。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内心与表面的对比将快乐与惧怕的复杂心理描写得细腻传神。让读者感同身受,觉得特别亲切。

2.动作描写的生动

(1)抓住段落中的一些动词来体会。比如课文中“急匆匆”“暗喜”“踮起”“挤进”“急忙打开”“急切地寻找”??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4、之所以偷偷摸摸地读、忍饥挨饿地读、如饥似渴地读,是因为他的国文老师说过:“你们是——”(齐读老师的话)

《走遍天下书为侣》:英国作家尤安、艾肯又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他对读书的喜爱之情呢?

1.假设的情境。

比如文章的开头就做了一种假设,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很有趣味性,吸引读者。

2、多处运用反问、比喻的写法。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里把书比喻成朋友、家。正如“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从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书的喜爱。

(2)把书比喻成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又把书比喻成自己的伴侣。

(3)小结: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表达了作者爱书之情,读书之法。 《我的“长生果”》:作家叶文玲又是怎样写出自己的读书之乐的呢?

《我的“长生果”》这一课也充分地运用了比喻的写法。我们来找一找,体会写法的好处。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贴切。”思考,为什么这样比喻?好在哪里?

2.我们再来看两个比喻句。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过山谷。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学生互相交流比喻句的妙处。)

教师小结:正是这四个比喻句,把那种少年读书时的愉悦感受,变得生动形象,让我们心里似乎也出现了这种美妙的感觉。 泛读多篇——反三归一

刚才我们从表达的角度学习了关于读书的一群文章。下面我们尝试着运用刚才的方法自由阅读,让我们进入阅读超市——这里有三个资料包。每个里面有6篇文章,都和读书有关。每个大组选一个资料包,按不同的任务快速浏览文章,一目十行,在平板电脑上圈点批画。保存 、提交。屏幕出示: 资料包一——《倾听不同的声音》

1、好词大礼包:画出优美的、新颖的词语,特别是四字词语。

2、名人启示录:画出名人关于读书的重要观点。 资料包二——《领略大师智慧》

1、好词大礼包:摘抄你喜欢的好词,尤其是四字词语。

2、读书方法库:从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简单填写要点。 顾炎武:

冰心: 杨大眼: 华罗庚: 秦牧:

徐特立: 资料包三——《读书伴我成长》

1、好词大礼包:摘抄你喜欢的好词,尤其是四字词语。

2、佳句大集结:画出描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的等你喜欢的好句子。

三、主题拓展实践

1、畅谈读书感受

通过今天的阅读,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读书的真谛,激发了我们“读好书,好读书”的决心。新学期,我班推荐了必读书5本和选读书80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结合自身读书的情况谈一谈你的感受。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读书的安排、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故事等都可以谈。

2、小结

只要我们热爱读书,走进书里去,去和书中高尚的人对话,你就会体会到读书带来的无限乐趣,就会体会到书的神奇。全班再读《神奇的书》。

3、自主布置作业

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自己设计作业。如阅读、练笔、背诵、摘抄或其它与读书有关的实践活动。

第7篇:王冕读书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冕;

2、掌握《王冕读书》中的主要文言词语;

3、理解《王冕读书》的大意;

4、掌握《王冕读书》的篇章结构;

5、了解《王冕读书》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家作品及相关资料

1、宋濂,(1310~1381)明初藏书家、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贞子、玄真道士、玄贞遁叟。金华(今属浙江)人,自幼好学,早年师从散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少负文名,后迁居浦江。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父老为由不赴任,归隐于东明山著书,历时10余年。朱元璋称帝后,任命他为文学顾问、官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洪武二年(1369)奉旨修《元史》,累至翰林学士、知制诰。以文著称,高丽、日本等曾愿以高价购买他的文集。晚年因涉案全家谪茂州,中途病死于夔州(今四川奉节)。正德时追谥文宪。明初,读书于青萝山中,聚书数万卷。史称“明初藏书家首推金华宋濂”。多聚善本、孤本。如《长庆集》,为北宋缕板,后经兵火战乱,复本已毁,唯独他藏有小宋版,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本。著有《龙门子》、《浦阳人物记》、《篇海类编》、《洪武圣政记》、《宋学士全集》等。

宋濂推崇宗经。认为只有孔子之文“才称之为文”,“六籍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文原》),对于违背“温柔敦厚”传统的文章一律采取否定态度。他擅长散文

创作,尤以传记文成就突出。代表作《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等文章人物形象生动

鲜活,宋濂善于抓住一些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并通过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刻划人物,艺术成就

较高。他的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且风格近似欧阳修,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

代表作有《桃花涧修禊诗序》、《环翠亭记》等。宋濂亲自经历了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故他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往往在生动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2、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作元肃),号竹斋、煮石山农、饭牛翁、梅花屋主等,元诸暨郝山下人。自幼嗜学,后来跟从会稽学者韩性学习,终成通儒。但屡应试不第,于是将全部文章付之一炬。行事异于常人,“时戴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或骑黄牛,持《汉书》诵读”,人们认为他是狂颠书生。著作郎李孝光想举荐他作府吏,他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游历名山大川。游大都,老友秘书卿泰不华想要保荐官职给他,他极力推辞,回到故乡。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于鉴湖泛舟,听其所止。又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听说他的名声,派人找到他,授以谘议参军,被他拒绝。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再次派人请他为官。他以出家为由相拒,并扩室为白云寺。不久卒于兰亭天章寺。

王冕的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如

《伤亭户》、《江南妇》、《对景吟》、《吴姬曲》、《墨梅》、《剑歌行次韵》等。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亦善画竹。求画者接踵而至。画梅学杨无咎,花密枝繁,行草健劲,生意盎然,尤善于用胭脂作没骨体,别具风格。对明代画梅高手如刘世儒、陈宪zhang、王牧之、盛行之等影响甚大。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二、初读课文、解决重点文言词语

1、牧牛陇上,陇,通“垄”,田埂;

2、窃入学舍,窃,偷偷地;

3、听已,已,停止,完;

4、辄默记,辄,就;

5、蹊田,蹊,践踏;

6、挞之,鞭打;

7、已而复如初,已而,过后;

8、儿痴如此,痴,迷恋;

9、曷不听其所为,曷,通“何”,怎么;听,任凭;

10、依僧寺以居,依,投靠;以,来;

11、夜潜出,潜,偷偷地;

1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执,拿着;策,通“册”,指书卷;映,照;

13、琅琅达旦,琅琅,清脆响亮的读书声;达,到;旦,天亮;

14、狞恶可怖,怖,可怕;

15、恬若不见,恬,安然。

三、细读课文、梳理文章

王冕,诸暨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校,听学生们大声读书,听完了,就能在心里记住。傍晚回家,忘了放的牛,有人牵着牛来责备(他的牛)践踏了田里的禾苗,父亲生气地鞭打他,过后王冕还是和以前一样。母亲说:“孩子痴迷(读书)到这种程度,怎么不任凭他去做呢?”王冕就离开了家,投靠寺庙居住。晚上偷偷地出来,坐到庙堂的佛像膝上,拿着书卷,用庙里的长明灯照着读书,响亮地读书一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偶像,面目狰狞可怕;王冕(虽然)是个小孩儿,(却神态)安然好象没看见一样。

四、主题解说

本文记叙了王冕小时侯读书的故事,表现了他读书的勤奋,赞美了他执着、专注的品质。

五、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曷不听其所为)写王冕听人读书忘了放牛,突出他的执着;

第二层(冕因去-恬若不见)写王冕伴长灯读书,突出他的专注。

六、写作特点

1、写法上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笔法简洁,加以适当的渲染和描写,使文章增添了

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2、恰当对比,突出中心。

(1)父亲的阻挠与王冕的执着形成对比;

(2)佛像的狰狞面目与王冕的安然神态形成对比。

3、选材精当,叙事简洁生动。

【板书】

王冕读书

十岁时 放牛读书

十三四岁 励志学画

十七八岁 日益成才

上一篇: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下一篇:放射工作个人剂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