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

校友视角下大学创业教育的反思

[摘 要] 面对严峻的创业环境,音乐教育培训市场洗牌重组淘汰率快,新兴的电子媒体教学新事物的出现给传统的培训机构带来巨大压力。以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校友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毕业生创业发展的现状,探析影响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原因,试图以“音乐教育实践家”教育实践平台为例从校友视角下分析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新模式。

[关 键 词] 校友资源;创业教育;就业指导

[

信息化时代发展,“互联网+音乐”培训APP等新兴电子媒体开始挤压传统音乐实体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音乐培训机构每年都在不停地重组和洗牌,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笔者利用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校友库,以音乐学院2008到2018十年时间近100名校友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编制《音乐专业校友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借助新媒体渠道开展大學生自主创业发展现状调研活动。

一、校友创业者近十年的创业现状

(一)校友创业者大学期间对创业形势认知情况

调研发现57%校友创业者在大学期间不了解国家创业政策,35%的校友创业者对当年国家创业政策有一点了解,只有8%的校友创业者在毕业主动咨询政策,并享受过政策扶持。在校友创业者起初创业过程中启动资金来源调研中,85%的校友创业者资金来源父母支持,15%的校友创业者来自同学之间合伙创业自筹资金。在对音乐校友创业行业调查中显现,95%的校友创业者选择音乐行业或相近的婚庆行业作为创业领域。对行业的熟悉和对自身专业的认可,对创业的可行性有把握,因此在校期间萌动创业念想。调研中67%的校友创业者中创业初期因为不懂经营管理面临困境。

结果显示棘手问题主要是缺乏就业工作经验、社会关系不足,自身创业能力欠缺。

(二)大学创业教育与校友资源利用的现状

调研过程中发现37%的校友毕业生在当年创业过程中接受过校友帮助,63%没有接受过校友帮助。说明校友资源在音乐学院近十年的创业过程中使用率低,发挥的作用较小。在校大学生接受校友资源信息主要来自新生入学教育、考研经验分享会、创业校友个人经验分享会等讲座中。知识零散,不具有系统化和长期性。

二、校友创业者的创业现状原因分析及创业教育反思

(一)影响校友创业发展状况的首因是学生综合能力缺失

音乐生重专业轻文化,在创业过程中明显感到自身的综合素养不能满足创业发展的市场需求。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需要“一专多能”,仅靠自身的音乐专业技术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人才结构需求。

(二)学校对校友资源不够重视,校友资源使用率低

高校在引导校友关系中没有发挥作用,就业指导和服务仅限于在校期间,对毕业后的校友职业发展没有起助推作用,没有能很好地整合校友资源,更谈不上校友资源共享机制的运用,校友资源使用率较低。

(三)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单一,实际操作性教弱

国内很多高校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对创业教育缺乏正确认知。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即使拥有完整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仍缺乏系统深入的教育。授课教师仅限于理论知识引导,实践经验匮乏。

(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校对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主动收集意识不强。校友在母校学习多年,对母校办学特色、专业机构、学生特点有详细的了解,校友在创业实践中对用人的需求素养可以及时反馈给母校,进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三、构建以“音乐教育实践家”校友资源平台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就创业工作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以参加创业大赛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推手,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下提高创业技能。而以校友视角丰富高校创新教育的新模式,优化高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弥补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教师的实践缺失。

(一)利用校友名人效应,营造创业典范环境

“音乐教育实践家”创始人是校友无锡志远艺术培训教育集团田法利,邀请典型校友回校召开研讨会,讨论校企合作形势下如何开展校友式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二)将校友资源纳入创业教育专家库,定期组织培训和讲座

高校应打破学历的限制和要求,将校友纳入资源库,充实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师资力量,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定期邀请成功创业校友开设创业讲座、论坛、报告或直接走进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知识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提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校友和在校生之间无障碍密切联系

通过“音乐教育实践家”平台,将校友形成网络化,校友之间的音乐培训机构可以流动性发展。对企业而言可以解决生存发展的命脉如师资、生源和资金等困难;对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友专场校园招聘会进入“音乐教育实践”家教师资源库,确保职业的稳定性。

(四)利用校友资源完成创业孵化和实战环节

“音乐教育实践家”定期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和普通实习单位不同,对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岗位。寒暑假机会邀请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走进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提高这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这类大学生毕业后成功创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针对困难家庭的创业学生给予资金支持。校友企业50%资金投入+应届大学生创业40%技术和经营入股模式,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开设教育培训机构,这样的孵化模式相比学校创业大赛更具有可操性。

充分发挥校友资源是丰富高校创新教育的新模式,优化高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弥补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教师的实践缺失。

参考文献:

[1]张金林,周峰,王言.依托校友资源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效性: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8(4).

[2]胡燕蛾.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浅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5).

[3]王欢.基于校友资源“再开发”的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4]欧阳秀敏.创新创业教育中校友资源利用新途径[J].三明学院学报,2017(3).

[5]张美凤,吴晨.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6]欧阳晓.浅谈高校创业教育[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7]卢福财,宁亮.促进就业视角的高校创业教育[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

[8]石德旺.学生公司“短命”现象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成功(教育),2007(11).

[9]张翔.实施高校创业教育 以创业带动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8(14).

[10]刘立军,张蔷,左建明,等.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就业问题的研究[J].中国就业,2008(11).

[11]徐愛玲.高校创业教育应树立的基本理念:以连云港高校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

[12]胡金波.创业教育在江苏:在“2009江苏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

[13]刘潇潇.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及思考[J].管理观察,2009(17).

[14]文正建.加强创业教育,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出困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11).

[15]吴学飞,李玉俊.对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16]周素芬,周国林,况姗芸.论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盟组织模式的优化与对策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

[17]周素芬.论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产学研联盟组织模式与金融创新[J].南方金融,2011(12).

[18]谢作渺,庄才钱.科技型小企业的成长理论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3(5).

编辑 赵瑞峰

作者:嵇娟娟

第2篇: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途径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校友是高校重要而宝贵的资源,校友资源在助力大学生就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开展校友工作以推动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也成为了当今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校友工作;大学生就业;毕业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業。当前,虽然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旧复杂和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头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试以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为样本,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并结合校友资源特点,探索校友工作的新渠道、新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一、某高校2017年度就业情况样本

(一)就业方式

截至2017年12月20日,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通过签订就业协议方式就业的占50.09%,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占16.79%,非派遣省外签约的占3.16%,灵活方式就业的占1.87%,升学的占25.54%,自主创业的占0.3%,应征入伍的占0.21%,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占2.04%。落实工作单位的占到了71.91%,另外升学、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也成为了大学生的重要去向。2017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31人,主要涉及互联网、文化教育、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仍然有2.04%的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

(二)就业区域

某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在该高校所属山东省就业人数占73.49%,在山东省内签约的毕业生中在该高校驻地青岛市就业的占51.35%。

(三)就业行业

如上图所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领域与该学校工科优势突出的特色较为吻合。毕业生在第一、二、三产业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0.19%、40.78%和59.0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制造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

(四)单位性质

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3.55%,其他企业就业的占52.68%,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部分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党政机关以及其他单位工作。同时,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继续攻读学位。

二、就业状况所体现出的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准备缺乏充分

从就业情况来看,以劳动合同就业和灵活方式就业等相对短期的、临时性的就业方式占到了全部毕业生的18.66%,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占到了2.04%。累计有20.7%的毕业生对就业采取了临时性或延迟性处理,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就业的准备,在毕业季来临后,因为各种情况导致就业预期与就业现状不符的时候,出现了就业的延滞状态。

(二)自主创业成功率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创业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代表着新兴的年轻高级知识人群的大学生的时代任务。然而,在2017届毕业生中只有31个人,仅仅占0.3%的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阻碍。大学生具有自主创业先天的优势,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掌握着一定的科学技术,但却经常因为市场经验不足、管理经验缺乏、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创业失败。

(三)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虽然从总体上来看较为广泛,但是也有着相对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在毕业生仍然会选择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就业首选。粗略计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接纳了8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而在山东省内,青岛市和济南市则成为了毕业生流向的主要城市。毋庸置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对更为充分,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是,就业的相对集中也会造成竞争的集中,对较好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要素的追求也必然会面临进一步的就业竞争压力,也对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就业信息难以满足

2017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广、行业领域多,也与毕业生数量多、学科专业门类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该高校2017届毕业生分布于19个博士研究生专业,11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77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学科,就业服务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往往容易受到就业单位的关注,所获得的就业信息、就业机会也会比较多,而一些相对偏文或者偏理论的专业学科却面临着就业信息稀缺的困境,只能以升学和考取公务员作为自己为数不多的相对优质的出路进行选择。

三、校友助力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随着一所高校的发展和延续,校友的数量将远远超过在校学生的数量。校友是高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重要而宝贵的优质资源。由于校友的分布地域广阔、行业覆盖众多、层次跨度全面、资源掌握丰富等优势,其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意义重大。

(一)学缘基因优势

校友情是在同一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熏陶感染之下因为共同的学习、生活经历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感情。建立在这种学缘基础之上,校友往往易将自己对母校的感恩和思念,融入对校友、对在校生的关心和帮助之中。同时,这种关心和帮助是相互的,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必将达成共赢的效果。因此,校友具有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情感动力。

(二)就业品牌优势

校友是学校的名片,也是形象代言人,他们的工作业绩、社会成就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校友所获得的成就越高,母校的社会知名度也会越高;校友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和素质品质越有影响力,母校所培养的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强烈。因此,校友经过自身努力所积累的高校就业品牌力量和广告效应也必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宣传作用。

(三)资源信息优势

校友们经过多年的历练和奋斗不断成长为社会上不同工作岗位的佼佼者和代表者。他们在生产、科技、教育、文化、商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精英,同时也掌握了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和信息资源网,而这些资源和信息往往能够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经验指导优势

校友是就业和创业的经历者,校友深深地了解了校园和社会的差异,对于就业创业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经过在社会上多年不断的成长和历练,校友们不仅积累了经验,收获了成绩,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恰恰是毕业生所缺乏并且对其成长、就业有着巨大指导意义的无形财富。

四、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一)构建就业教育引导平台

1.设立校友榜样师范教育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校友、成功案例、校友在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对在校大学生影响更为深刻,而建立在相同的学缘基因之上,大学生往往也会对校友的成功事迹更为信服,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要努力树立校友的榜样力量,定期通过校友报告、校友讲座、校友座谈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校友的示范和传授,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工作,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规划自己職业生涯规划的导航,不断磨炼就业能力,提升就业信心,从而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校友社会接触面广,讯息相对更为灵通,有着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的职场经历和阅历,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但是却对其就业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因此,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制,将不同学科专业、行业领域、工作性质的校友聘请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与具有相应就业创业需求的大学生结成相对固定的就业创业帮扶队伍,从而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环节、不同时间给予重要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二)搭建就业信息传递平台

校友无论在地域上还是行业上的分布都较为广泛,他们对所在地、所在行业及单位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渠道能够有着更为实时、直接、快捷地掌握。同时,因为有着共同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学校的学科设置、专业特色等情况以及相应的就业去向较为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院系毕业生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因此,高校应搭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便捷校友和大学生直接的沟通和联系,高效的将校友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传递给在校大学生,从而能够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招聘信息,充实就业选择,满足就业需要,大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三)搭建就业实践磨炼平台

据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实践能力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实际工作缺乏有效了解,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从而导致大学生工作后经常需要先接受培训和学习才能走上岗位,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实践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所高校的校友中,汇聚着众多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者在企业担任重要职务的管理者,而很多企业也有着吸纳实习从而物色员工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资源,给予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认识就业岗位、了解工作环境、提升就业能力。

(四)搭建就业双向选择平台

因为有着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在共同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熏陶下,骨子里种下了坚实的学缘基因,校友往往对具有相似意识品质和理想观念的学弟、学妹有着独特的感情,而很多校友企业也乐于接纳同学缘的学生,并因为这种特有的情感优势,将其作为新生力量进行重点培养。因此,校友工作推动大学生就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举办校友企业招聘会,通过建立一个校友与在校生面对面交流的互动平台,一方面为校友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就业选择。

(五)搭建校友资助帮扶平台

1.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目前,各高校都对困难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奖助金制度,帮助其完成学业。然而,对于就业来说,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因此建立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从就业角度解决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其在校期间能够充分的投入学习中去,提升自我,实现理想,从而更好的去报答母校和校友的培养和帮助。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制度有两种模式:(1)校友企业对优秀的困难学生从大一即开始提供经济支持,学生学成毕业后到校友企业工作。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困难学生上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前预定好了优秀人才,并以感恩的心态更好的投入企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2)校友在毕业季为困难学生提供求职资助,从而解决大学生在求职工程中的简历投递、面试复试等环节产生的经济成本问题,为大学生顺利求职就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对母校和校友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

2.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制。大学生是创业的主力军和潜力股,但是却往往因为创业经验的不足和资金的欠缺导致无法实现创业理想。因此,高校应吸引校友资金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建立校友资金蓄水池,实现对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的帮扶。高校定期组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审核,邀请投资校友参加评审,对好的创业项目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注资助其实现创业。同时,校友也可以对所投资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指导和经验传授,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社会经验、市场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助力其早日实现创业梦想。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大学生就业尤其需要校友工作的助力和推动。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形势,努力建立校友和大学生就业的联动机制,丰富内容,提升实效,通过校友的帮助支持,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谢晓青.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0,(02):27-30.

[2]柳丽平.校友资源开发与高校就业工作共建机制探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01):106-108.

[3]欧阳秀敏.创新创业教育中校友资源利用新途径[J].三明学院学报,2017,34(03):91-95.

[4]谢献谋,刘光明.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武汉大学工科生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1):50-54.

作者:李冬 刘瑞雪

第3篇:中美大学校友会发展的比较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校友会发展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早在20世纪初我国大学就有校友会出现,但是其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大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与高等教育发达程度、高等教育体制、国家社会经济条件、教育与法律环境以及传统文化有关。

关键词:中美大学;校友会;比较研究

程化琴(1969-),女,安徽来安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政策与学生工作研究。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校友会发展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友会在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开发校友资源方面做出了符合自己校情的探索和创新,有的高校的校友工作甚至做得非常出色。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学校友会的发展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拟通过中美两国大学校友会发展的比较,为我国大学校友会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美国大学校友会发展的特点

在美国,校友会的建立是一种应然的状态,他们意识到校友工作势在必行,是大学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做好的一项工作。校友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母校与校友建立互利互惠的双赢关系。可以这样说,在美国,每一个大学的校友会都代表着所在大学独一无二的历史,是该大学与其校友关系多年磨合的产物。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美国大学对校友的重视从建校伊始就有,所以校友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几乎与校史一样长。整个19世纪,基本上美国所有的大学都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校友会,到19世纪末,各个大学的校友会开始组织有各自特色的校友团体,如校友俱乐部等。

2.职责明确,制度完善,效果极佳

美国大学校友会的工作职责明确定位于“为母校和校友全方位服务”。美国大学校友会除了校长亲自参与校友工作,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完善的制度。

(1)组织机构完善

美国大学校友会组织机构完善,分工明确。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友会为例,校友会除设有执行主任、执行副主任及执行助理外,还下设人力资源和志愿者管理部、发展部、校友关系和校友会活动办公室、财务部、市场部、校友野营部、旅游项目部、校友月刊编辑部、学生服务部、特殊项目部等机构。

(2)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美国大学校友会一般有3种不同的组织机构形式。第一种是独立的组织(Independent),与大学自身没有正式的官方联系,办公经费、财务和资产是与大学分离的,有自己的校友基金会,可以在社会上开展募捐活动以及其他依法运作的经济活动。第二种是非独立的组织,这类校友会是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在大学行政当局指导下集中力量推动校友对学校做贡献,是学校开展公共关系的手段。第三种是独立的与非独立的校友会联合体。这种校友会独立于学校的行政组织之外,但由于它所开展的工作与学校的校友事务部门的工作在很多领域是交叉的,于是与学校的相关行政部门产生了很多合作关系。

(3)校友工作内容丰富,工作人员众多

美国大学校友工作内容呈现出程序化、科学化、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宣传母校及校友几个方面。丰富的校友工作是以大量的人员储备为基础的。美国大学校友会一般都会配备几十人到上百人的校友工作团队。例如,伯克利分校校友会共有工作人员87人,其中全日制工作人员为51人;部分时间工作人员(Part-time)为24人;临时雇员(Temporary Employee)为9人,承包人(Contractor)为3人。

二、我国大学校友会存在的问题

我国校友会的历史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是分不开的。19世纪末期,伴随着高校的建立与发展,高校校友会也相继成立并得以发展。20世纪初校友会大多分布在名校、老校,尚不成规模,处于萌芽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全国性的院系调整,一批新的高等院校应运而生,校友会依托母校的发展而恢复或重建。后来到文革结束前,国家对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实行集权计划经济,并且基本上消除了一切民间社会团体组织。大学校友会基本上中断了活动,校友会工作被搁置。

20世纪80年代初,高校纷纷建立校友会。但因种种原因,校友工作很难排上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推出社团管理办法的法规后,民政部批准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的校友会注册登记,高校校友工作逐渐走向规范。

进入21世纪,校友会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但总体来说,我国校友会工作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尚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人员配备不足

石慧霞调研的40所大学的校友会平均工作人员为2.9人,兼职人员1.2人。多数高校校友会工作办公室专职从事校友工作的人员由于受编制的影响严重不足,不仅与美国大学校友会大量的工作人员无法相提并论,而且与大学动辄几万到十几万的校友数量无法匹配,而且限制了我国大学校友会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2.经费缺乏,来源单一

我国大多数大学校友会主要依靠学校拨款,而学校拨款力度又不够。在大多数高校每年的预算中,校友工作经费在校方预算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对登记在册的103个会员做的调查也显示,有20多所高校没有为校友工作单列经费,其经费开支需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临时向上级申请,这就意味将校友工作视为一种短期、即时性的工作,而不属于学校发展规划中的战略性任务。

3.目标单一,流于形式

当前大学校友会的运作基本上为适应大学的要求。校友会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大学,而不是其主体—校友。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工都没有意识到校友工作的重要性,即使搞一些校友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工作体制,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很多工作具有急救性质,有些校友“只有在校庆时才听说校友会活动”。

三、中美大学校友会发展差距的原因

通过对美国校友会与我国校友会的比较,不难发现,我国大学校友会从理念到制度建设都与美国大学校友会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和中美两国大学所处的国家的经济条件、教育和法律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等有关。

1.高等教育制度背景及发达程度不同

美国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体制。尤其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造就了美国高校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为美国校友会的成熟运作打下了很好的感情基础和群众基础。此外,美国高校以私立学校居多,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也多是私立高校。这些学校历史悠久,而且私立学校需要外部支持的特点,使这些高校从一开始就形成校友捐助和扶持母校的传统,开展校友工作的理念长期深入人心。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兴起是在19世纪末。从第一所大学建立后的几十年里,高等院校一直处在中国社会的动荡与不平中。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全国性的院系调整,一批新的高等院校应运而生,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反复,真正的发展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教育财政体制不同

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对高校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只是提供一些信息咨询、宏观指导以及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向高校提供财政支持。两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在美国高校(主要是私立高校)经常性收入来源构成中比例一般为20%左右。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大学发展所需要的经费90%多靠国家拨款,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给大学提供办学自主权,也渐渐结束大学完全靠拨款过日子的历史。虽然国家鼓励高校多渠道筹集经费,但高校融资渠道有限,由于校友及社会捐赠收入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较小,使得学校始终不能把校友工作提到战略层面上来。

3.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美国大学完全处于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模式下,即使在政府减少对大学投资的情形下,也容易形成美国公众对高等教育是私人产品而非公共产品的概念,从而促使大学和自然人(以校友为主)形成正确而健康的外部经济关系。此外,美国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普及化,广大校友有理由成为高校巨大的物质资源,辐射出巨大的力量。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社会上已经出现拥有大量财富的富裕阶层,但是我国居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包括支持母校的力量与美国比起来还有很大距离。

4.传统文化存在差异

美国著名高校之所以在校友捐款方面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与其成熟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由社会人士自发捐资兴建的被称为“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开始,美国人民捐资办大学所体现的“哈佛精神”一直发扬到现在,校友回馈母校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

我国高校发展历史较短,高等教育尚未普及,受高等教育的人在社会人群中比例很小。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比例只有5%,与日本23%,美国35%差距明显。校友意识及校友捐助意识没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另外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不强也是导致校友参与度低的原因。在我国大多数大学领导者的观念里,捐助还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从古至今基本上是“学在官府”有关。

5.大学内部的支持力度不同

美国大学从领导层到普通师生都很重视校友工作。校长将校友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之一来对待,把校友作为学校发展工作的最重要资源。大学的校长们常常用大量时间直接指挥和参与校友活动。作为整个学校支持的成果,美国大学校友会已表现出了对学校、对校友各方面的巨大回报。

在我国,大学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友工作的传统。虽然高校领导层开始重视校友力量,但由于理念层面的差距,认识观念上的偏差,学校没有为校友会提供足够的制度保证,没有在全校师生及教职工范围内树立起校友意识,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缺乏对校友会工作规律、运行机制的了解,即使是校友会工作人员本身也缺乏对国外大学校友会先进运作方式的学习和了解,对国外大学校友会比较了解的占9%,略知的占85%,不了解的占6%,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校友会工作效率不高,为学校的贡献不显著,因此,校友会工作在学校内的认可度较低。

四、美国大学校友会对我们的启示

如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大学校友会的发展与美国大学校友会比起来尚有较大差距,要使其发挥预想的作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使中国大学把校友工作提到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上来,并发展到成熟和规范的程度,还需要长时期观念上的改变和制度上的保证。

1.校友会要发挥整合大学与校友多方面需求的功能,需要学校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行政支持

从更深层面上来说,需要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在校生即为校友”的共识,配套完善的学生服务机制,善待在校生,保护和尊重学生权益,尤其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更要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因为只有善待在校生和毕业校友,才能使校友心存感激,才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回馈母校,这样的支持才是最有力度的。当完成这样一轮理念更新之后,学校的凝聚力无疑会增强,校友更愿意支持母校,校友会工作开展更为顺畅,学校自然也会加强对校友会的支持,学校、校友会、校友之间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校善待校友、校友会服务校友、校友回报母校。

2.学校要从制度层面上(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经费提供)保证校友工作的长期开展

校友工作具有长效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学校长期的支持与关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如果把校友工作所需资金投入比做投资的话,其高回报率是学校其他任何投资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HAA2004-2005Report[R].

[2]吴蔚芬.美国大学收入多元化策略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5(5).

[3]周自强.美国三所大学校友会访问纪实[J].北京校友通讯,2003(5).

[4]石慧霞.需求与回应:处于母校和校友之间的大学校友会[J].复旦教育论坛,2004(4).

[5]石慧霞.我国大学校友会现状及出路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5(4).

[6]孙健.浅谈我国高校校友工作[J].新余高专学报,2004(1).

[7]贺文英.试析高校校友工作机构的组织模式[C]∥第十一次高校校友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04(12).

[8]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它[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9]张旺.试析美国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05-27.

[12]王卓君,赵顺龙,陈同扬,等.中国大学外部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李培林.重新崛起的日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闫长生〕

作者:和霄雯 程化琴

第4篇:四川大学知名校友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四川大学知名校友与社会名人(部分):

☆目录:

1.文坛巨匠与教育家 2.民族丰碑

3.科技界与医学界精英 4.教育界名师 5.政坛名人 6.军界雄才 7.史坛名家 8.法学名人 9.商界英才

10.综艺·传媒界英才 11.体坛冠军

12.其他知名校友(作家、诗人、文化学者、学生领袖等) 13.附

1.☆文坛巨匠与教育家:

郭沫若(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古文字学家、诗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金(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朱光潜(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任鸿隽(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四川大学校长)

冯友兰(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被编入中学教材)

李劼人(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庸(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四川大学名誉教授)

周太玄(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和诗人,被誉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通才)

召(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副主席,被称为中国“近代数论的创始人”)

刘承钊(著名动物学家,教育家,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繁殖生物学与性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雄性线”。多年担任教育领导工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宓(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魏时珍(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数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学教育工作,中国青年党党员) 张

铨(著名皮革专家,教育家,新中国皮革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 杜道生(著名文字学家、语言学家、音韵学家和古文学大家,中文系) 2.☆民族丰碑:

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杨尚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江竹筠(即江姐,革命烈士,人民英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农学院)

澜(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原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原四川大学校长)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吴玉章(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原四川大学校长)

毛英才(革命烈士,民国38年6月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在狱中敌人对她严刑拷打,但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49年12月7日晚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成都,年仅24岁。)

恽代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王右木(四川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四川党、团组织最早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3.☆科技界与医学界精英:

谢和平(著名力学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任四川大学校长)

宋永华(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同时兼任英国皇家工程院、英国核电公司、西门子公司讲座教授,200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留英中国学者。同年,宋永华荣任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也是在英国直接进入大学高层管理的第一位华人副校长,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吴大猷(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钟南山(侨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四川大学名誉教授)

童第周(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

方文培(植物分类学家,教育家。在槭树科、杜鹃花科的分类研究上有重要建树,为调查中国植物资源、积累标本资料作出了贡献,发现新种100多个,撰写了《峨眉山植物图志》、《四川植物志》及《中国植物志》的有关类群等专著。培养了大批植物学专业人才。)

陈志潜(公共卫生学家。他提倡公医制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社区保健和公共卫生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镛(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原二机部九局九所第四研究室主任【专门研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部件】,物理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王家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东方红三号副总设计师、中星20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某型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天链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无线电系) 张廷新(嫦娥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无线电系)

周志成(航天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多个卫星平台的总设计师,杰出的航天专家,工程力学系) 孙传礼(空间物理学家,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人造卫星多普勒跟踪测轨系统,物理系) 李赤泉(中国科协科技咨询中心总工程师,中国科协技术创新培训项目总负责人) 陈春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关村(创业)第一人” ,物理系) 王

勇(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环境与分子科学部首席科学家,美国绿色化学总统奖得主化工系) 郑德超(国际著名数学家,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基础数学)

赵宇亮(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化学系)

何大明(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球著名的环境科学研究大奖扎耶德全球环境领导奖获得者,云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亚洲国际河流中心主任)

禧(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家,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油田化学》期刊主编,是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李荫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固体理论物理学和理论磁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物理系)

陈荣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化学系) 彭坤墀(中国科学院院士,山西大学原校长,物理系) 陈永川(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南开大学副校长,软件) 沈德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物理系) 张兴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物理系) 荣廷昭(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农学院) 刘森林(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物理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邓李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著名天文学专家,物理系) 熊文愈(国际著名的森林生态学家和竹类专家,南京林学院教授、原林学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

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农学院森林系)

陶军华(国际知名的绿色化学专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美国Bio Verdant, Inc.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及首席科技官,代表欧洲最高绿色化学奖的绿色化学和工程奖获得者,物理化学硕士)

文(国际知名学者,低维半导体和纳米器件物理研究领域专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及工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物理系) 李

标(美国LUJUN研究中心研究奖、夫朗霍夫特殊研究发展奖、波士顿大学技术发展奖、洪堡研究会奖获得者,美国Redshift Systems公司技术主管,物理系)

涛(IEEE会员,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中央研究所主任,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纳米器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管,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宗秋刚(欧洲空间局“杰出科学家”奖中国首位获得者,长江学者,物理系) 田

野(2007年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晨兴数学奖银奖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数学系) 明平兵(首批“陈景润未来之星”入选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最年轻研究员,数学系) 黄微波(中国“聚脲之父”,青岛理工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 贾金生(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大坝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任超世(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检测研究室主任,物理系) 杨

晓(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发育与疾病遗传研究室主任,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生物系) 方明渊(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巨著《中国植物志》编纂者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生物系)

李良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入选者,物理学)

孔梅影(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物理系)

皓(2007年度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特等奖获得者,牛津大学数学系博士,牛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常务副主席,吴玉章学院)

刘博伦(2007年度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特等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统计系博,吴玉章学院)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郝秉中、吴继林夫妇(著名橡胶研究专家,世界橡胶研究最高奖项国际橡胶金奖获得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学)

4.☆教育界名师:

王一燕(悉尼大学中文系系主任,英语系)

邹培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核兹共振中心生化实验室主任,生物系)

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能源部加州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终身科学家,加州大学亚裔学者联合会副主席,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杰出研究成效奖获得者,物理系)

丁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分子束外延及光电研究组及光子学创新中心研究科学家,物理系)

任文伟(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项目主任、复旦-女王大学中加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心合作主任,复旦大学首届“世纪之星”青年骨干教师奖、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冠深生命科学学者奖”获得者,生物系) 郑友律(美国蒙大拿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图像化技术研究室及数据通讯网络实验室主任 ,物理系)

陈学文(美国堪萨斯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IEEE高级会员,IEEE生物信息学技术委员会主席,2007年荣获著名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事业奖)

孟卫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敦分校计算机技术中心副主任和数据库实验室主任,IEEE ICTAI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美国元搜索引擎公司Webscalers的创始人之一,数学系)

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中心主任)

童增祥(美国俄亥俄州奥特本大学终身教授,世界网络象棋促进会(IXPA)主席)

唐凯琳(美国西华盛顿州立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美籍苏学专家,中文系)

周炼红(美国金赛研究所图书馆馆长兼档案馆馆长,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华人图书馆协会前会长,2007年美国华人协会杰出贡献奖,哲学系)

冉云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系主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客座研究员,国际知名学者,历史系)

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南洋商学院亚洲商业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系)

毅(泰国亚洲理工学院水产系系主任,水产养殖研究领域国际著名学者,亚洲水产学会原主席,生物系)

孙守恭(台湾中兴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第二届主任,当代著名农业家,植物病理学家,台湾中华植物病理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晶(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梵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系)

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国际政治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主编,哲学系)

周自强(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主任,历史系)

郦家驹(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辽金元史研究室原主任,历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历史系)

王仁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著名考古学家,历史系)

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对外经济贸易系)

刘溶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系)

吴恩远(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历史系)

谢鸿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副主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法学院)

禾(中国社科院法制国情调研室主任,法学研究所法治蓝皮书执行主编,法律系)

王翰灵(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海洋法与海洋事务研究中心主任,法律系)

彭钦军(中科院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学院)

蒙大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所所长,表面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化学系)

张立新(中科院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秘书长,生物系)

刘慎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原研究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贡献奖获得者,数学系)

谭华荣(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微生物学报》主编,生物系)

廖显伯(中科院半导体所原表面物理国家室副主任,美国Toledo大学物理天文系教授,物理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杨玉社(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IBC中国药物发现年度奖获得者,成功研制出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化学系)

陈绪林(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复制与抗病毒药物学科组组长,我国新生传染性疾病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微生物学)

卓(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汤姆森路透卓越研究奖”获得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洪堡学者,应用化学系)

王邦维(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季羡林的首位博士,历史系)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中文系)

王岳川(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中文系)

朱庆之(北京大学中文系元培学院院长,中文系)

刘春立(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副主任、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化学系)

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经济系)

刘海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叶安培(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博导,创建并主持纳米生物光子学实验室,原子分子物理)

邓志东(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IEEE与ASM学会会员)

周光权(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法律系)

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文系)

石(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中文系)

王叔文(清华大学法律系原主任,著名宪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法律系)

田宏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事法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法学院)

法(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长江特聘教授,中文系)

王道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原副所长,著名历史学家,中文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王思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原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历史学家,历史系)

林清泉(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金融系副主任)

陈学彬(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经济对策论研究会副理事长,经济系)

熙(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上海商学院名誉院长,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全国中美关系史学会原副会长,经济系)

郭坤宇(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兼数学系系主任,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学系)

肖体俊(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博导,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协十大杰出青年”,美国著名刊物《数学评论》评论员,数学系)

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

邵春林(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放射生物学部主任,日本京都大学COE原研究员、日本国立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STA特别研究员,)

强(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知名教授,高分子材料)

杨大春(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著名学者,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系)

张涌泉(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杰出的古文字学家,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中文系)

梁万珍(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朱近康(中国科技大学个人通信与扩频实验室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个人通信专家组组长,无线电系)

曹珍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得者,数学系数论)

唐克轩(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复旦-交大-诺丁汉植物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长江学者,生物系)

谢代前(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美国Duke大学客座教授,化学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武秀成(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古籍整理名家,《新唐书》校订工作的主持人,中文系)陈芬儿(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导,中国药学发展奖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化学)

安(南京大学物理系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主任,著名物理学家,物理系)

罗勤慧(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导,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化学系)

赵由才(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环境工程科学研究著名专家,化学系)

毛宗万(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化学系)

兵(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孙中山研究所所长,长江特聘教授(史学界第一个),历史系)

超(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导,哈佛MPA教育模式引入中国的探索与实践者)

李国山(南开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哲学系)

蒋殿春(南开大学金融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数学系)

关信平(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哲学系)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比较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师基金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文学系)

游志胜(“亿万富翁教授”,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大学国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并担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物理系) 龙宗旨(原西南政法大学校长,现任四川大学985工程法学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法学研究所所长。曾任大军区检察院大校副检察长,系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兴(武汉大学原国际事务系主任,现北师大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历史系)

汤在新(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农业经济系)

晖(武汉大学环境工程系副主任,武汉大学高级氧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曹泽星(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化学系)

周长军(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法律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郭大钧(山东大学数学系原系主任,著名数学家,《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美国《抽象和应用分析》编委,数学系)

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原上海市作协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中文)

王小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生物系)

张和平(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数学系)

李祖枢(重庆大学人工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大奖获得者,物理系)

李加纳(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西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生物系)

张自力(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原教授, KSEM’07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MMM’2010大会主席,《中国公共安全》杂志英文版主编,重庆市侨联副主席,计算机科学系)

文正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法理学家,《外国法学研究》主编)

种明钊(西南政法大学原校长)

诚静容(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国际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药用植物学家,中国药用植物学主要奠基人,原北京医学院教授、植物教研室主任,生物系)

苇(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

张久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物理系)

隆克平(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国际光互联网(COIN)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无线电系)

倪邦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中文系)

宏(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自动化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运筹学与控制论)

陈维嘉(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书记,经济系)

王永锡(西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政治经济学)

戴继勋(中国海洋大学国家一级学科水产养殖学科遗传育种的学术带头人,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技进步奖获得者,生物系)

曹进德(东南大学博导, “汤姆森路透卓越研究奖”获得者, IEEE高级会员)

廖晓峰(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IEEE会员,数学系)

张卫国(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经济数学)

董志翘(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著名训诂学专家,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汉语史研究所,中文系)

杨继瑞(重庆工商大学校长,西南财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经济系) 5.☆政坛名人:

戴秉国(国务委员,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中共中央国安办主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外交部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国外交总司令”,外语系)

韩天石(中央纪委原书记,曾参与组织领导了北京大学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数理系)

严昭柱(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长,现太湖文化论坛执行主席,中文系) 高

屹(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历史学) 何静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秘书长,中央文献出版社原总编辑,学院) 熊华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原主任,历史系) 王澜明(中共中央编制办原副主任,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历史系) 阳向东(团中央组织部长,原团中央宣传部长,历史系)

倪邦文(团中央组织部原部长,现团中央常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中文系) 陈昌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经济系) 陈

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副局长,传播学)

宋直元(国务院邮电部原副部长,现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主任,电机工程系) 丁孝浓(国务院机械工业部原副部长,物资部原副部长,经济系)

黄丹华(国资委副主任、纪委书记,经济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余昌祥(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原报刊司司长,现综合业务司司长,中文系) 吴洪芹(国务院侨办国外司原司长,现福建省漳州市市长,哲学系)

王爱文(国务院劳动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原司长,现黑龙江伊春市委书记,经济系) 陈

伟(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唐

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

崔爱民(国务院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中国驻驻纽约总领事馆原副总领事,外语系)

孙若风(国务院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挂职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国文化报原总编辑,中文系) 陈永杰(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原副司长,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经济系学士) 陈维嘉(国务院教育部直属高校司司长,经济系) 罗美富(国务院国家审计署外事司原司长,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外语系) 陈琪林(国务院文化部民族文化司原司长、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原司长,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长,中文系) 雷朝滋(国务院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生物系) 黄真理(国务院三峡办水库管理司副司长,水利系)

鹰(国务院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中国水利报社原社长,中文系) 邓寿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局长,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理事长) 刘显华(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中文系) 王守兴(国务院应急办常务副主任,中文系) 李滨生(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经济系) 李

量(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副主任,经济系) 杨春茂(国务院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中文系) 宁望鲁(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局长,经济系) 王渝次(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历史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经济系) 王鸿举(重庆市原市长,数学系)

杨新宗(四川省原省长、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中文系) 陈文清(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管理学) 龚普光(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历史系) 黄小祥(四川省副省长,经济系)

黄新初(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中共成都市委书记,经济系) 王东洲(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文系) 张

彤(四川省团委书记,行政管理)

张晓兰(甘肃省副省长兼庆阳市委书记,团中央书记处原书记,物理系) 陈文光(四川省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原副省长,四川大学) 韩邦彦(四川省原副省长,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华艺术家联盟名誉主席,电机工程系) 康乃尔(四川省原副省长,四川大学原校长,历史系) 何端奇(云南省副省长,哲学系) 王恒丰(四川省原副省长,经济系) 陈荣悌(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化学系)

窦瑞华(重庆市原副市长,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数学系) 曾

华(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光电系) 陈贵云(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数学系) 李

明(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化学系) 陈

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数学系) 曾平江(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学系)

健(首任驻古巴大使,驻印度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特工“后三杰”之一,经济系) 张传兵(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副总领事,外语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攻(中国驻意大利原大使) 宋德亨(中国驻孟买原总领事)

诗琳通公主(泰国公主,四川大学名誉教授)

6.☆军界雄才:

王兆海(中将,海军副政委,中文系)

李汛山(开国少将,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兼教育长,英语)

沂(开国少将,“文化将军”,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工学院)

王家胜(少将,总装备部政治部主任,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基地政委,无线电系)

李德义(少将,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哲学系)

龚勋宗(少将,西藏军区原副政委,中文系)

金毅明(少将,西藏军区副司令,政史系)

叶万勇(少将,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军区政委,管理科学与工程)

蒋崇安(少将,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州省军区政委)

张建春(少将,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总工程师,材料学)

明(少将,四川省军区副政委,四川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画家,中文系)

朱安文(中国空军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7.☆史坛名家:

蒙文通(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经史大师,其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中造诣很深,成就甚高,在学界影响巨大)

穆(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曾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钺(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家,在学界影响巨大,著有《缪钺全集》) 徐中舒(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在学界影响巨大)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顾颉刚(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熊传薪(著名考古学家,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长沙马王堆发掘者,考古) 霍大同(“中国第一个精神分析家”,中欧精神分析互动联合会副主席,历史系) 朱瑞熙(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庐山白鹿洞书院院长,《中国通史》宋辽夏金部分主要执笔者,历史系)

隗瀛涛(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城市史的领军人物,中国地方史和城市史学科主要奠基人,历史) 李绍明(著名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历史系) 侯

灿(国际知名学者,著名考古学家,楼兰学研究专家,历史系)

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嘉宾、主持,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四川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之一。)

8.☆法学名人:

邓又天(著名刑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创始人之一)

伍柳村(著名刑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开创者之一,法律系)

朱华荣(著名法学家,被指定为江青的辩护律师,华东政法学院教授,法律系) 王怀安(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功勋天平奖”获得者,法学院) 苏泽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鲜铁可(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副厅长,法律系) 黄

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法律系)

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办原副主任,现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法律系)

侯亚辉(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挂职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法律系) 邓

川(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文系)

覃文萍(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法律系) 张国轩(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学院)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戴红兵(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哲学系)

诚(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共三亚市委原副书记)

9.☆商界英才:

李锂、李坦夫妇(中国内地新首富,深圳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 李正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无线电) 陈

斌(大陆希望集团总裁,对外经济贸易系) 许志华(匹克集团CEO,电子信息学院) 张邦鑫(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纽交所上市)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生命科学学院) 张杰贤(中华英才网创始人,风尚紫页资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外语系) 余

刚(香港财华社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总裁,数学系) 李雪刚(香港招商局富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外语系) 汤小明(中国财商第一人,“中国富爸爸”,北京财商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董事长,数学系) 卓朝阳(英国EDWARD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安琪儿医疗(中国)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王渝佳(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2011年度职业榜样获奖者,外语系) 李赛时(美国Spectrum-Prime Solutions公司总裁,数学系) 赵元军(中国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国影基金管理公司合伙人) 蒋

涛(CSDN创始人、总裁,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 丁邦清(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创意总监,哲学系) 赵永庄(中国第一位国际注册资产管理师,北京永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文系) 冯

刚(中航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原总经理,现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物理系) 曾

琦(华尔街阿卡迪亚资产管理公司(Acadian Asset Management)高级副总裁、投资组合经理,数学系)

诚(全球最大的防伪制版中心,深圳市泛彩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物理系) 戴

峰(深圳创道地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哲学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晨(魏德米勒大中华区总裁,化工系) 诸蜀宁(渣打银行(中国)新资本协议总监,数学系)

洪(美国明州基丰国际公司亚洲事务副总裁兼中国部门执行长) 王

伟(伊顿国际(幼儿园)教育集团董事长,数学系) 青

松(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朱召法(东蓝数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总裁,电力工程系)

巫晓曦(E-link太平网联广州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总经理)

隽(“国际领先的船舶及海工建造企业”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

冉(搜房控股运营原副总裁、搜房资讯集团华南区总经理,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轻资产地产概念股)总裁助理兼大客户总监,物理系) 卿建华(“国际野生生物管理联盟——世界自然保护信托基金会”副总裁,生物系) 吕才红(北京商旅科技有限公司CEO,网络联展创新模式-U88的发起人及推广者,经济管理) 聂

磊(“西北川菜王”,陕西川渝人家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图书情报系) 蔡

明(深圳民森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2008-2009年度“最佳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数学) 梅

健(“中国创业投资杰出项目经理人”,“优秀风险投资经理人”,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生物化学专业) 陈智勇(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山东科达半导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物理系) 杨

刚(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成都金桨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分子材料专业)

钱正洪(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美国NVE公司原高级工程师、首席研究员,美国AMS公司原首席工程师、研发技术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磁电子芯片中心主任,东方微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裁) 陈

扬(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胡

务(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专业汽车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数值分析) 10.☆综艺·传媒界英才: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韩三平(著名导演,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影界“大佬”,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代表作品有《建国大业》、《荆轲刺秦王》、《毛泽东的故事》、《张思德》、《不见不散》、《孔繁森》、《汉武大帝》、《传奇皇帝朱元璋》、《江山风雨情》、《新红楼梦》等)

张靓颖(内地著名女歌星,“海豚公主”,蝉联六届中歌榜和三届东方风云榜最佳女歌手,代表作有《如果那就是爱情》、《我相信》、《旗开得胜》等,外国语学院) 王小丫(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主持《金土地》、《开心词典》等节目,是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之一,经济系)

刘仪伟(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原央视《天天饮食》主持人,后入主上海东方卫视《东方夜谭》,身兼多职,如:主持人、导演、并参演多部电影、电视剧,代表作如《铁齿铜牙纪晓岚4》等)

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主持人,广播电视新闻)

赵九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评论员,知名DJ,早间节目部副主任,新闻系) 罗

琴(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中文系) 王文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副总监,历史系) 张凯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制片人,新闻系)

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所长,中国广电蓝皮书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新闻学) 毕

蜂(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编导,新闻系)

远(2008年金鹰奖得主、5-12“最美主播”,四川卫视原著名主持人,现湖南卫视主持人,新闻系) 文

康(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江苏卫视合作的名牌节目《职来职往》(“职场版《非诚勿扰》”)创始人、主编,湖南卫视原《超级女声》导演,中央电视台《非常6+1》原导演,广播电视编导)

赫英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知名策划人、制作人,中国传媒体大学名师,“网络上最火的新闻史老师” ,新闻系)

蔡尚伟(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中国“2009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学界唯一),第三届“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之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政策与法律研究所顾问,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研究基地负责人之一,代表作如:《巴蜀四帅》等)

丹(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誓言无声》主要创作人之

一、编剧,并且获得了“飞天奖”等一系列全国性的专业奖励,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

唐亚平(著名诗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女导演俱乐部副秘书长,贵州电视台制片人,哲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飞(著名时评人、影评人,娱乐圈“小诸葛”,中文系)

戴思杰(著名导演,著名作家,代表作如:《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等,历史系)

章家瑞(著名导演,哲学系,代表作如:《婼玛的十七岁》《红河》等)

舫(著名乐评人、作家,乐视网原创节目总制片人,原星空卫视和Channel[V]高管、热波传媒副总裁,哲学系)

苏晓虹(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提名的国产动画片(《梦回金沙城》)制作人,中文系) 陈为军(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中国首位获得者,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新闻系)

吴雨珊(两次被评为“中国金融新闻年度人物”,21世纪经济报道最年轻的高级记者,金融版主任,北京新闻中心副主任,新闻)

李虎军(著名环境科技记者,麻省理工学院Knight科学新闻访问学者,SEE·TNC生态奖环境报道奖获奖者,财新传媒环境科技新闻部原主任,《财经天下》周刊副主编)

嘉(著名军事记者,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军事组组长,中文系)

平(著名传媒人,时评家,南方周末原新闻部主任,南都周刊副总编辑,中文系) 谢

荣(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外文系) 马建国(新华社驻伦敦记者,外文系)

张凤国(新华社高级记者,原新华社驻联合国分社记者,摄影部发稿中心副主任,新闻) 陈

燮(新华社高级记者、四川分社摄影部主任,向世界发出第一张汶川大地震照片,新闻系) 杨继斌(“南方报业2010年度记者”,南方周末著名记者,哲学系) 潘晓凌(“南方报业2010年度记者”,南方周末著名记者,新闻)

张松林(海南广播电视台台长,新闻)

石劲磊(八界网董事长兼CEO,化学系) 杨

涛(天极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

牛中奇(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副总台长,中文系) 罗

勇(《当代文坛》杂志社主编,中文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立(新华社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党委副书记,中国传媒史上第一个跨地域、跨传媒形态的“超级媒体”新疆大晨报股份公司总编辑,历史系)

郭蓝冰(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地理节目部主任,大型文献记录电影《长安街》执行总导演,中文系)

华(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官,新闻)

斌(麦子扶贫基金、麦子(香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知名教育杂志《校长》总编辑,商界传媒集团原副总编辑,哲学系)

奇(新浪网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新闻系) 李

鹏(华西都市报社总编辑、总经理,文新学院) 叶文林(成都晚报总编辑,中文系)

岚(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总编辑,天府早报总编辑,新闻系) 刘裕国(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副社长,新闻学) 张

帆(人民日报社西藏分社社长,新闻学) 金振蓉(光明日报社科技部主任,中文系)

查迎新(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合作经济》总编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主任、声像中心主任,中文系)

辛鹏俊(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产业报》总编辑、社长,无线电系) 罗钦文(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副社长,中新社原泰国分社第一任社长,新闻系) 张

农(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社长,经济系) 俞

乔(中国金融学杂志主编,经济系) 姚中利(中国财经报总编辑,经济系) 梁长春(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中文系)

沈晓昭(中国文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历史系) 张邦凯(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文系) 孙

伶(中国证券报副总编辑)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廖运建(《新疆日报》总编辑)

吴茂林(《IT经理世界》执行总编辑,图书情报)

马文锋(宁夏首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中文系) 路海江(《党史博览》杂志社社长,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历史系)

欣(“全国专业报、行业报品牌十强”《人力资源报》创始人,总编辑、总经理,新闻0 川

沙(加拿大海龙出版社(CanadaPoseidonPublishingHouse)总编辑,《北美周末》周刊主编,加拿大华语诗人协会会长) 谭宏凯(中国惟一的全国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助理,原评论部主任,哲学系) 李

超(《高尔夫》杂志原总编辑,现《高尔夫旅行》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新闻系) 周志宏(长江商报常务副总编,新闻系)

涛(中华书局古籍学术中心主任,中文系) 赵剑波(中华工商时报社副总经理,新闻系)

郭永忠(国际互联网云南新闻中心主任,云网总经理,历史系) 赵国鸿(中国妇女报社副社长,经济系)

谢明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新闻出版署音像管理司原司长,中文系) 赖宗贤(台湾中华大道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台湾中华道统出版社发行人,宗教学)

李红菲(中国唯一一份设计艺术类国家级刊物(亚洲发行量最大)《艺术与设计》副总编辑,中文系) 段文桂(巴蜀书社创建人,原社长,历史系)

邹志峰(成都全搜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每日经济新闻》原副总编辑,古籍所) 王

伟(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总编辑,经济系)

张晓梅(《中国美容时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美媒大使”,MBA) 漆志恒(《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社长兼总编辑,中文系) 陈歆耕(上海《文学报》社长兼总编辑,原解放军报著名记者,中文系) 郭

彦(大型女性时尚杂志《优雅》社长兼总编辑,中文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锐(《山花》原主编,使《山花》成为中国文学期刊“四小名旦”之一,中文系)

张永权(云南《边疆文学》原主编,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文系)

11.☆体坛冠军:

洁(澳网冠军,中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共取得4个WTA巡回赛单打冠军,14个双打冠军。2004年她成为中国第一位杀入大满贯16强的运动员,2006年她和晏紫搭档成为中国第一对获得大满贯女双冠军的组合,也是中国女子双打第一对进入年终总决赛的组合,而2008年她更成为中国第一位闯进大满贯女单四强的运动员。)

子(澳网冠军2006年她和郑洁搭档成为中国第一对获得大满贯女双冠军的组合,也是中国女子双打第一对进入年终总决赛的组合)

山(奥运冠军) 朱

玲(奥运冠军)

12.☆其他知名校友:

流沙河(著名诗人、作家,代表作如:《锯齿啮痕录》《独唱》《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随笔》《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等,农业化学系)

珂(国际知名学者,著名神话学家,中国神话学会原主席)

许廷星(著名财政学家、教育学家,国家分配论创立者,经济系)

横川健(著名翻译家,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政治经济系)

横川伸(著名翻译家,东洋大学教授,日本日中对照研究会理事长,中文系) 沈伯俊(著名学者,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外文系)

赵振铎(音韵、训诂学大师,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中文系)

丘锡彬(全国学联副主席(副部级),四川省学联主席,四川大学研究生会主席)

郭鑫楠(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辅导员,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孙丹平(著名环保人士,第六届地球奖获得者,北京青年报资深记者,经济系)

野(著名诗人,“第三代人”诗歌运动发起者,外语系)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桦(著名诗人,“当代最出色的抒情诗人之一” ,中文系)

郭良惠(台湾著名小说家,“最美丽的女作家”,外文系)

歌(著名作家,80后十大实力作家之一,比较文学)

程婧波(著名科幻作家,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科幻短篇奖获得者,传播学)

增(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系)

罗伯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考古)

力(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

张晓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学位委员会主席,物理系)

张和民(“大熊猫之父”,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生物系)

健(我国法医DNA事业的创始人,**部物证鉴定中心DNA检验试剂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生物)

毕结礼(我国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文系)

徐碧辉(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哲学系)

13.☆附录:

1. 四川大学排行

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9位,西部第一。

2011年URAP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全球第196位,亚洲第28位,中国大陆第9位。

2011年中国大学科研排名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全国十强。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排名大陆第八名。

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10位。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8位。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在全国高校研究院排名中名列第10位。

2. 资料来源:

百度文库、百度百科、望江楼贴吧等,如有信息不正确处,还望多多见谅!如果名单不全,欢迎补充! 3.排序说明:

所有人名、校名采取主观性排序,不带有任何引导排名倾向,特此声明!

第5篇:安徽财经大学知名校友

01.张士平:山东魏桥纺织集团董事长(中国最大棉纺织生产商)。2011年,其家族以711.2亿元的财富成为山东首富。

02.贺学初:香港国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2010年以身价120亿元人民币位居“福布斯2010中国富豪榜”第48位。83届会计

03.陈登坤: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首席财务官

04.陈喜东:七匹狼集团财务总监,94届会计

05.方德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06.马 刚:上海正煊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安财校友会秘书长,79级校友。

07.刘 瀚: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服务高级代表,89级校友。

08.何福龙:厦门国贸集团总裁,2010年荣获中国企业届最高奖项“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09.朱从玖:浙江省副省长,曾任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兼发行监管部主任,85届金融

10.王 敏:江淮汽车集团董事会秘书、证券部部长(新财富50金牌董秘)

11.栗 明:中粮集团总裁助理、中粮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

12.黄小虎: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任安徽中烟工业副总经理

13.王康田: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会计师

14.夏令和:华润集团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现任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生化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15.蔡 咏: 国元证券总裁

16.程博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7.姜利军: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18.徐从才: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19.王家新:南京审计学院校长

20.施建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21.陈忠卫: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2.王永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3.刘志彪: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24.张敦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5.张志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87届会计

26.姜付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02届会计

27.徐经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MPAcc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会计网校主讲老师,87届会计本科、92届会计硕士

28.伍中信: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财会界产权学派的奠基人和重要代表人物。88届会计

29.王绪瑾: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亚太地区风险与保险学会常务理事等多项社会兼职。

30.夏 林: 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经济参考报证券主编,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

31.陈明新:安徽税务协会会长,海螺集团独立董事,历任合肥审计局局长、安徽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32.陆岷峰: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与牛根生、海信周厚健等一同获2005年中国企业最具影响力的职业CEO

33.叶显平:中央商务部科长

34.余焰炉: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

35.沈卫国: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安徽省发改委主任

36、陈树隆: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

37.洛 奇:英国皇家协会会员(全球仅5位华裔由此殊荣),82级校友

38.陈 勇:北京市中创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校友联谊会筹委会副主任,金融88级校友

39.陈元生: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财经77级校友

40.陈文宝: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原商业部教育司司长、校友联谊会筹委会名誉主任

41.赵敬盈:中国造币总公司原总经理,财经59级校友,

42.查迎新:中华合作时报副社长

43.韦生贵:南宁澳华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商经83级校友

44.朱成林: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45.徐加爱:浙江省金华市市长,原商务部财务司司长

46.王秀明:国家审计署驻深办特派员

47.谢 楠:2005年安徽卫视“猫人超级魅力主持秀“冠军,光线传媒《娱乐现场》、《最佳现场》、《影视风云榜》当家主持,黑龙江卫视《快活武林》、深圳卫视《大牌生日会》、辽宁卫视《谁是主角》、安徽卫视《剧风行动》主持人。

48.桂建平:历任安徽省审计厅厅长、党组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现任安徽省政府参事

49.钱啸森:国家审计署医药卫生审计局局长,政治经济学77级校友

50.晋胜国:上海博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中国卓越项目管理者

51.赵馨群: 中共安徽省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80级校友

52.李金国: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副部级)

53.戴 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

54.沈太基:安徽工贸学院院长,曾任安徽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13]

55.孙翊刚: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我国著名财政史专家

56.何清波: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我国著名财政、税收学者

57.张树平: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曾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67届财政

58.戴根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原主任、高级经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

59.杨其广:《金融时报》总编

60.李力军: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税务学会会长,曾任福建省国税局局长,63届财政

61.李荣杰:安徽丰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经管专业

62.马东兵:合肥天安集团总经理,商业经济89届校友

63.冯德连:铜陵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全国优秀教师

64.蒋玉珉:安徽绿海商务学院院长、副董事长,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79届政经

65.程庆新: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秘书长,商经92研

第6篇:伦敦大学学院知名校友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建校于1826年,位于英国伦敦,是一所誉满全球的世界顶尖名校。它是伦敦大学联盟(University of London,简称UOL)的创校学院,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G5超级精英大学”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师生质量以及经济实力。

时至今日,曾就读、曾任职或现任职于UCL的校友中,共有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此外还不乏政治、科学、文化以及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名人。其中包括“光纤之父” 高锟,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泰戈尔, 圣雄甘地以及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和小泉纯一郎等。

360教育集团介绍说,UCL主校区邻近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国王十字车站、牛津街、摄政街和摄政公园,坐落于伦敦市中心,因此使其成为了世界最昂贵的大学。201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大学学院与牛津大学并列世界第5位,全英并列第三。2014年12月18日,英国唯一由官方每7年发布一次的REF英国大学科研实力(原RAE)排名中,伦敦大学学院高居全英第二位,仅次于牛津大学。

知名校友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Charles K. Kao高锟,光纤网之父, 发明光纤通讯。

1928年,Sir Owen Richardson 欧文·理查森爵士, 在热离子学发射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发现瑞查森定律。

1915年,Sir William Henry Bragg 威廉·亨利·布拉格爵士,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和分子结构。

二、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George Porter乔治·波特,研究快速化学反应的成果。

1959年,Jaroslav Heyrovsky,发现与使用极谱法,在电毛细现象中,用滴汞电极测量电压增加时通过溶液的电流绘出曲线,可以测定溶液中微量的物质。

1955年,Vincent du Vigneaud,发明了可应用到为妇女催生的人工合成催产素。

1947年,Sir Robert Robinson,对植物生物碱的研究。

1944年,Otto Hahn,发现核裂变现象。

1921年,Frederick Soddy,对放射性物质和同位素的研究。

1904年,Sir William Ramsay,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三、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14年,John O‘Keefe,发现了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2007年,Sir Martin John Evans,利用胚胎干细胞把特定基因改性引入实验鼠的原理。

1991年,Bert Sakmann,发明了应用膜片钳技术。

1988年,Sir James Whyte Black,发明的对抗药心得安,对治疗心绞痛起革命性的影响,并被认为是20世纪对药理学起最大贡献的药物之一。

1970年,Ulf Svante von Euler,发现了前列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特别是查明了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传递物质的功能。

1970年,Sir Bernard Katz,研究神经生物化学。

1963年,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研究神经的动作电位,神经突触。

1962年,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

1960年,Sir Peter Brian Medawar,在组织移植排斥方面所做的研究。

1944年,Herbert Spencer Gasser,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研究。

1938年,Corneille Jean Francois Heymans,发现了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调节呼吸的作用。

1936年,Sir Henry Hallett Dale,同Otto Loewi研究乙酰胆碱,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6年,Otto Loewi,同Sir Henry Hallett Dale一起研究乙酰胆碱,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29年,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发现了多种维生素。

1922年,Archibald Vivian Hill,阐明肌肉的做机械功和生热过程。

四、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Rabindranath Tagore泰戈尔。

五、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James Joseph Heckman,在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

六、菲尔兹奖

1998年,Timothy Gowers,巴拿赫空间中的对称结构。

1970年,Alan Baker,解决了数论中十几个历史悠久的困难问题,范围涉及超越数论、不定方程和代数数论等方面。

1955年,Klaus Friedrich Roth,发展了图埃-西格尔-罗特定理

沃罗杰·潘洛斯(Roger Penrose):数学学士

其他名人

杰里米·边沁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 - 1832),哲学家,由于在伦敦大学学院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公认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之父。 尽管他经常被记载如学校的创建工程,但事实上他本人并没有实际参与UCL的建设。

边沁本人是高等教育应广泛推广理论的强烈拥护者,并被与学校的早期宗旨“教育人人平等”联系起来。(当然,前提是有能力支付学费) 漠视一切性别,宗教信仰,政治主张上的差异。“国际化”(International)一词,就是由边沁本人创造出来的。另外一个使边沁的大名与伦敦大学学院紧密联系的事实就是,他的遗体正陈列于UCL主建筑的北部回廊,完全向公众开放。边沁在他的遗嘱中指明他希望他的遗体保存以作为永久的纪念,这项指示被毫无保留的贯彻执行。这尊仪容于是名声大噪。 但不幸的是,当进行头部处理时出现了悲剧性的失误导致头部被毁容。人们只得用一尊蜡像头部代替,但是长久以来真正的头颅一直被藏在他作像的脚下,真的头颅经常被盗,自然的成为五花八门的各种校园笑话的题材,当然,笑话的编造者都来自UCL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是竞争对手的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据说边沁的可怜的头颅有一次被发现在阿伯丁(Aberdeen)火车站的一个储物柜中,又有说经常被学生们在校园主楼大穹顶(The Quad)旁当球踢。其他有关边沁遗像的传言还有据说装载遗像的木制柜子底部有小轮,当学校高层举行会议时,遗像会被象征性的推进会议室,表示边沁本人列席,但对决定不作否决。当学校的地上餐厅2003年粉刷一新时被重新命名为;杰里米·边沁大厅(有时亦缩写为JBR),以表示对这位大人物无上的敬意。此后边沁的头一直保存在学校的地窖里。

科学领域

Alexander Graham Bell,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电话的发明者。

Francis Crick,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

John Ambrose Fleming,真空管发明者。

Jaroslav Heyrovsky,电解析化学之父。

Charles K. Kao高锟, 发明了光纤通讯。

Sir William Henry Bragg威廉·亨利·布拉格爵士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

勃朗宁,美国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师。

赫胥黎,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

政治领域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圣雄甘地,印度国父。

伊藤博文(日本国父), 日本近代政治家,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小泉纯一郎,前日本首相。

Chaim Herzog ,前以色列总统。

乔莫·肯雅塔,肯尼亚国父、第一任总统。

伍廷芳,中国近代外交家、首位取得外国律师资格的华人。

Sir Seewoosagur Ramgoolam,毛里求斯第一任总理。

Terry Davis,欧盟秘书长。

Sir Ellis Clarke,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首脑,前总统。

卢嘉锡,前中国科学院院长。

李福善,前香港最高法院上诉庭副庭长、首位华人高等法院按察司。

潘宗光, 前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卢杰,国际著名的“长征计划”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

Baroness Flather,英国政治人物,首名亚裔女性被册封贵族并晋身英国上议院。

Tan Boon Teik,前新加坡总检察长。

Chao Hick Tin,前新加坡总检察长。

夏鼐,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所所长,新中国考古事业的领导者与奠基人。

陈占祥,中国著名城市规划师、建筑师。

杨铁梁,前香港首席大法官及前香港行政会议成员 。

傅斯年,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张道藩,中华民国第四任第一届立法院院长。

商业领域

Edwin Waterhouse,埃德温·怀特豪斯知名审计与咨询服务公司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创始人之一。

Colin Chapman,英国莲花汽车公司(Lotus Cars)创始人。

Lord Digby Jones,英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长。

Nishpank Kankiwala,汉堡王国际餐饮(Burger King International)董事长。

John Kenny,JKX石油与天然气公司(JKX Oil and Gas)创始人。

Chief Bayo Kuku,尼日利亚股票交易所创始人。

Catherine Novelli,苹果公司(apple)全球事务副总裁。

王思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子,北京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董事。

文化领域

泰戈尔,英国人 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为首位亚裔诺贝尔奖得主。

夏目漱石, 日本“国民大作家”。

艺术领域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著名导演、编剧,主要作品《盗梦空间》,《记忆碎片》,《蝙蝠侠:开战时刻》《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徐子淇,香港著名模特儿,电影演员。

莫文蔚,香港艺人。

酷玩乐队(Coldplay),英国知名摇滚乐团。

第7篇:武汉理工大学-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学界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711研究所所长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Monash University)工学院副院长,国家首批“千人计划”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王田禾 英国HP技术陶瓷有限公司技术总裁,“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刘学峰 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

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金获得者

济南大

学校长

安娜大学终身教授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

长江大学党委书记

院副院长、党委常委

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洛阳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重庆交通大学纪委书记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

副书记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刘立斌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汽

车工程系主任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级人选

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矿业大学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所所长

高彦征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导,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青岛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同济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教授,

博导,洪堡学者

武汉纺织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陈丹平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江苏科技大学教授 ,研究生部部长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院副院长张 建 贵州省农科院党委书记薛 涛 贵州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

973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太阳能热利用与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

政界

中央委员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原贵州省省长,

青海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云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朱正昌原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长、郑州市市长

谢庆生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李任芷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翟久刚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青平河北海事局局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唐冠军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魏志刚 长江航道局副局长齐俊麟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

李国勇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副司司长张骥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费志荣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

李力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吴军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

朱正礼 海军局副局长

武汉市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仙桃市人民政府市长赵 堔河南省科技厅厅长江苏省国资委主任郑春白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徐佑林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常务副厅长

高法新、舒正荣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文雄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冯云乔 仙桃市人民政府市长段远明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主任

倪德斌 湖北省人大

城乡建设与环资委主任委员黄国雄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黔西南州丽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付京 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建材建工行业

、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国建材股份副总裁、南方水泥总裁李谊民中国建材集团常务副总裁常张利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司国晨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兰建文 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董事长郝振华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余明清、金乐永 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波 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副总经理于国波、张海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生立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裁唐靖炎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 连云港鹰游集团董事长易乔木 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蒋晓萌 尖峰集团董事长朱留欣、陈静 洛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徐培涛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副总工程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刘志付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石新勇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助理,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林楚荣 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院长胡显坤 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夏之云 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方芳 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军 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材国际南京公司总经理王红 西麦斯(Cemex)公司技术部主任

交通行业

中纪委委员

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蒋光建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经理杨赪石

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华雷机械电子集团总经理、七〇五研究所所长金东寒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研究所所长高学虎 天津新港船舶重工董事长兼总经理扬子江船业集团副董事长、新扬子船厂总经理马惠平 友联船厂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莫鉴辉 中国船级社副社长刁铁力

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总经理王志刚

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总经理张 凯 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湖 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事长黄力军天津港集团副总裁陈国荣 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玉峰 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振东、张子扬 连云港港口集团副总裁李宏午 漳州招商局码头公司总经理周健 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冯斌 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副总经理符敦鉴 上海振华港机公司副总经理

陈刚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阮祥发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肖继生 中交二航局公司副总经理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长松 湖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包剑英 山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向军 湖北楚天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华 武汉地铁集团总经理原天津港务局副局长

向爱国 武汉港迪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作敏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宋海良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交通信息中心主任

所长肖丹 长江船舶设计院党委书记张页 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航运交易所董事长

汽车行业

东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湖北三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汽印度公司总经理袁智军 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显源 宗申动力董事、总经理李青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冬成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红卫 湖北三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时风集团总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辉 宇通客车副总经理

云清田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 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亚梅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裁陕西重汽副总经理

李长绿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和总工程师,首批"千人计划

"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理,东风猛士总设计师

陈军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希斌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主任陈耀华 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主任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松高 福田集团副总工程师、福田环保动力股份总经理王玉民 郑州日产技术中心主任,郑州日产电动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李孟良 中国汽车技术中心首席专家杨林 法士特齿轮研究所所长

夏洪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产品设计师、东风汽车技术中心设计部部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训 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平台总工程师魏文清 神龙公司商务副总经理兼东风雪铁龙商务部总经理姚利文 东风柳汽总经理助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阮廷勇 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副主任兼整车试验研究部部长张宗涛 深圳路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洪凌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天杰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张金涛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于江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理南 东风股份商品研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其他行业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原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张明达

原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中煤集团总会计师

限公司,武钢副总经理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佑兰 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 朗坤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熊铁虹 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赵家新

中国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潮 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总裁夏 颖 中南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武汉建筑设计院院长、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宋文学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院长杨德斌 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院长

全国劳动模范、水立方施工方总工程师贵州轮胎副总经理,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副总经理周和生 贵州省开发投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志禹 招商局集团

总裁助理、工业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王崔军 招商局工业集团总经理徐平佳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儒冠 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党委书记 、副所长王大鸣 贵阳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陈振宇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烈 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东方电气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8篇:中国人民大学福建校友会部分知名校友名单

于伟国(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周慕冰(重庆市副市长、原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 谭维克(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原中共福建省委副秘书长) 王永利(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原福建省分行行长) 冯声康(省政府秘书长)赵林如(省贸促会会长) 王海征(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曾晓民(省侨办主任) 彭照杉(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游劝荣(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刘群英(省妇联主席) 练知轩(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程远(福建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原省教育厅副厅长) 范仁善(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陆昌鼎(省交警总队总队长) 刘美珍(华南儿童优教所所长、福建华南女子学院创办者) 陈金洪(中国民生银行总行委员会主任)

吴钦霖(省人事厅副厅长)蒋达德(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陈武(省招标公司总经理)杨红(省地税局总经济师) 张丽冰(莆田市副市长)王知瑞(省建设厅副厅长) 施亚光、肖济通(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蒋云明(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翁泽生(省信访局副局长) 王锡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福建分公司总经理) 林明洙(省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陈飞鹏(省法制办副主任) 高胡(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宋 峻(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郑本灼(原省经委主任) 陈祖武(原省外经贸委主任)

林敬耀(原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 杨加清(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 吴宣恭(原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潘懋元(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瑞尧、方晓丘(原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苏玉泰(原福建师大党委书记)王镇辉(原省委政研室主任) 魏书松(原中国证监会福州特派办主任)孙 明(原香港华闽集团总经理)

余茂桂(原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厚生(原泉州市副市长) 黄耀梅(原省工商局副局长)潘伯庭(原省社科联副主席) 林俊德(原省委党校副校长)陈 琳(原省工程咨询总公司副总经理) 陈维德、江金和(原省计委副主任)单曙光、刘树勋(原省社科院副院长)

庄闽希、刘玉芳(原省档案局副局长)

颜振育(原福建日报副总编)张锦才(原省广电厅副厅长) 陈廉(原省电台台长)汤龙光(原龙岩、漳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林振坤(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李孙英(原福州市检察院检察长)

卓培荣、王炜中(原新华社福建分社副社长) 陶冀(原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纪委书记)

第9篇:知名校友

总揽:经过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千年弦歌的薪火传递,为国家近代当代输送了大批的可用之才,涌现出众多知名校友。“中兴将相”,这里走出了一大批举足轻重的近代洋务运动领袖,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各领风骚”,培养出一位位近代民主革命领袖、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土木三强”,执掌着百分之八十中南六省土木建筑中层以上干部席位;“财经黄埔”,涌现了一千多名大小行长,执掌着中国金融产业的三分之一的天下,鼎盛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17个省的分行行长全部出自这里,目前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两位董事长出自湖南大学,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和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校长现象”,在现任全国各大重点高校的一把手中有30余位是湖大骄子。

界别 姓名

黄兴 简介 近代军事家。组织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四川督军兼省长。 大元帅。中华民国陆军部部长、行政院院长。 政军界 蔡锷

方鼎英 黄埔军校代校长兼教育长。

熊希龄 北京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

范源濂 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程潜 国民政府陆军上将。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原北伐国民

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军委会参谋总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伟大领袖。 谢觉哉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中

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曹典球 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湖南大学校长,湘雅医院董事长。

甘泗淇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

章。

周良柱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慈云桂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计算机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银河”巨型计算

机总设计师。

熊清泉 原湖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周小舟 原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原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

令计划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

傅自应 原商务部副部长,现任江苏省副省长。

蒋超良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原湖北省副省长。

高锦屏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向东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李慎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田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李光强 武警水电指挥部主任。

蒋作斌 湖南省人大委员会副主任。

李薇薇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高峰

洪毅

张骥 云南省副省长,无党派人士。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正部级),原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广州市副市长。 彭祥松 辽宁省副省长,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学术界 杨树达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名

语言文字学家。

周凤九 著名公路工程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首任理事长,交通部公路局副局长。 周福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克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长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柳士英 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先驱,原湖南大学校长

刘敦桢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

陈耀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绍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希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慈云桂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荣悌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星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姚守拙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俞汝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振羽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代史学家。

刘筠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鱼类发育生物学家。

钟志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湖南大学校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科

协主席。

周绪红 兰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学部委员。 赵跃宇 湖南大学校长,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力

学学会常务理事兼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成会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

周小舟 中国科学院原中南分院副院长。

陈立东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

胡文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所博士生导师。

胡安荣 美国阿波罗探月飞船设计师。

陈同祥 神舟系列飞船主任设计师。

杨小凯 著名经济学家,华人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人。

王柯敏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原湖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彭国甫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原湘潭大学党委书记。

聂建国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工程结构工程与振动实验室主任。 吴建宏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数学理论家。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赵争鸣 清华大学教授,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何人可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

伍海华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青岛啤酒独立董事。

高敏 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国家级专家、教育系统全国劳动模范、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

张逢铿 登上南极的第一个中国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南纬77°44′、西经126°38′

处定名为“张氏峰”,获得美国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和奖状。

黄学东 微软总部产品研发部总经理,微软研究院语音技术组项目主持人。 李子青 微软亚洲研究院形象计算组项目负责人。

张一沂 原湖南大学法语系副主任。荣获法国国家一级荣誉勋章。

李元元 吉林大学校长。

陈春阳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周良柱 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孙逢春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王守法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樊行健 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

李达 原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

王善平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庾建设 广州大学校长。

张湘伟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

罗胜联 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

王耀中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建仁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

王汉青 湖南工业大学校长。

张昌凡 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谷正气 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孙培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

王麓荪 著名中文教育家,曾在湖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思想家王船山嫡孙)

商界 范旭东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肖钢

官庆 中国银行董事长,原中央人民银行副行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建筑股份

有限公司总裁,中国中建设计集团董事长

蒋超良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原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兼

行长,原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原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

许罗德 中国银联总裁。

易都佑 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理。

熊晓鸽 IDG亚洲区总裁,全球副总裁,创始合作伙伴。IDG资本副董事长。“赢在

中国”栏目策划人、北京网尚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任晓常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开国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副院长)。

倪正东 清科集团的创始人、CEO兼总裁。

向文波 三一重工总裁。

赵想章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

王伟 宇通集团·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朝华 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交第二公路勘测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欧阳洁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

荣秀丽 天宇朗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裁

黄智勇 阿科普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田劲

傅军 美国晨星公司亚太区总裁,晨星资讯亚太区总裁 新华联集团总裁 薛向东 东华集团总裁

马正武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董事长

李凡聪 裕鲁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野碧 博大国际有限公司(投资银行)董事会主席

潘向东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恒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CIO(首席信息官)

邓树兴 深圳市艾贝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献兵 常德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高凤有 现代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原金杯汽车贸易公司总经理 王振江 富春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石乐明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

张文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赵小刚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韩德宏 深圳市水务集团总经理

陈学荣 华欧国际董事长,湘财证券董事长、总裁

肖伟 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副总裁

周跃宏 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

袁定江 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龚云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吴敏文 原世纪证券总裁、党委书记,中国最年轻的券商CEO。北京盛世景投资管

理公司董事长

黄国宣 广东交通实业投资公司董事长

郭伟华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经理

李光辉 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思博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连海大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海事大学客座教授

汤世生 中国信达信托投资公司副总裁兼宏源信托(现宏源证券)董事长。原中国国际

金融公司筹备组负责人、副总裁,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黄勇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总裁

陈和生 原中国磨料磨具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新友 上海东江集团总裁,原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

会建材分会理事、上海市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

唐红

张钧

韦光

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湖南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生导师 业之峰装饰集团董事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 深圳市深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陈保民 湖南武陵源茶籽油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校地址

邮 编:410082

湖南大学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南校区地址:湖南·长沙·岳麓山

北校区地址:湖南·长沙·岳麓区·财院路

上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下一篇:初中作文题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