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2022-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家庭教育中以音乐教育培养孩子情商的探讨

摘要:情商是人在情绪、意志和耐受挫折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是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培育学生情商的主阵地,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提升情绪控制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愈发注重家庭教育的参与,谋求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势,共同去培养学生的情商。针对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家庭教育中以音乐教育培养孩子情商的要点与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音乐教育;情商

学生情商的培育有着复杂性与长期性的特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培育情商是更为重要的。音乐课程充满着艺术性和智慧,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最大限度的升华,且促进情商的有效发展。从情商的这一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去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共感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中,有效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1]。基于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情商中的显著优势,教师不应该将音乐教育局限于课堂上,而是考虑将家庭教育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使用多元化的策略来增强音乐教育在培育学生情商中的效能。

1.家庭教育中以音乐教育培养孩子情商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情商的过程中,单纯依靠校内的音乐教育势必无法取得最佳的效果,必须努力将家庭教育的作用与优势发挥出来。可以说,在家庭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是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有着浓浓的亲子情,学生更愿意接受来自自己父母的说教,且可以始终处于一个身心舒适的状态。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唱歌、跳舞、弹琴、音乐游戏,这可以让他们更加的快乐,在音乐学习中感知到更多的乐趣,对培育情商有一定的裨益。

其次,在家庭中开展音乐教育时,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与表扬,且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让孩子处于舒适状态,情感、听觉、语言想象力、记忆、自信心均可以得到培养。比如音乐教育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特殊性的情怀教育手段,来帮助学生培育情感。

最后,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身心发展,更加喜欢音乐和爱上音乐,可以对音乐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在家庭这样的适宜环境中,学生的音乐天性可以得到很好地释放,一些有关于情商培育的强能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发,真正爱上音乐。

2.家庭教育中以音乐教育培养孩子情商的要点

在家庭教育中开展英语教育时,会有不小的难度,首先有很多的家长对音乐的知识不甚了解,无法与孩子更好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势必影响到孩子情商培育的质量。针对于此,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不断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增强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确保家长可以全面了解到孩子的音乐天赋和热爱程度,以此向孩子进行针对性的音乐教育,与孩子参与到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中。另外,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多向孩子展现有关于情商的知识,也可以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情商的重要性,吸引孩子乐于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来,一步步培育孩子的情商。除此之外,在家庭中开展音乐教育时,家长要始终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子氛围,让孩子始终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激活音乐思维,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培育情商[2]。

3.家庭教育中以音乐教育培养孩子情商的途径

3.1 让音乐融入到家庭生活中

在家庭中开展音乐教育时,家长应该让音乐全方位融入到家庭生活中,以此确保音乐可以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比如在外出散步游玩和家中亲子互动中,家长可以让音乐始终充斥其中。另外,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听听音乐和观看音乐节目,遇到一些动感的音乐时,家长可以与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摆摆身体[3]。

3.2 将孩子的特长融入到亲子互动中

一些学生有着较高的音乐天赋,但是没有被很好的发现和挖掘,一些音乐方面的特长无法被有效的培育,最终影响到情商培育的效果。为此,在家庭中开展音乐教育时,家长应注重孩子音乐特长的挖掘,并为孩子音乐特长的表现与培育提供良好环境。亲子互动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均处于身心舒适的状态,孩子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加的开心,愿意向父母展露自己的音乐特长。除此之外,家长在亲子互动中可以多给孩子一些建议和表扬,与孩子共同成长和发展,陪伴孩子,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爱上音乐。可以说,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的音乐情感与情商均可以得到很好的培育,这是毋庸置疑的。

4.结语

在音乐教育中培育孩子的情商是十分有利的,教师与家长均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家庭中开展音乐教育时,家长要注重方式方法,多与孩子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让孩子情商的培育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何巧凤.多元策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21(29):200.

[2]冯星.初中音乐教育对乐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7):149-150.

[3]朱汉清.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2020(10):207.

作者:张凌云

第2篇:如何通过编排《论语》课本剧培养学生的情商

【摘要】《论语》对于为人处世、自我修行多有论述,均与情商相关。编排《论语》的课本剧,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舞台表演也会对学生的情商起到有益的训练作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课本剧;情商训练

情商主要包含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勵、了解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五个领域。《论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的篇目,对于为人处世,自我修行多有论述,与情商息息相关。《论语》的内容多为语录,但都辞约而义富。要想透过简约的文字挖掘其深邃内涵,课本剧是很好的辅助工具。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舞台表演会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的情商起到有益的训练作用,现简述如下。

一、思想情感方面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言行的权威著作,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典型的儒家思想。孔子“治平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的思想,礼乐文化的践行,价值是非的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今天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通过课本剧学习儒家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中学生走向社会以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恰当为人处世、积极自我调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他们通过严于律己、勤于“修己”提升情商,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利于社会的人。

《论语》还成功刻画了一众孔门弟子的形象。如率直豁达的子路、温雅贤良的颜回、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的曾皙等。学生在分饰不同角色,品读角色内心,体悟人物思想感情,尝试扮演不同人物的代入过程中,体察他人情绪和想法,换位思考的能力也可得到锻炼。

二、行为仪表方面

《论语·乡党》写道:“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钱穆先生说“恂恂”一词意指“谦卑逊顺,不欲以己之贤知先人。乡党乃父兄宗族之所在,孔子居乡党,其容貌辞气如此”。这说明孔子的“君子风度”往往表现在言行上,在乡党中说话,谦卑逊顺;在朝堂上讲话,闲雅谨慎;与下大夫讲话,和乐融洽;与上大夫讲话,“中正有诤貌”;与君主讲话,恭敬有礼。讲话反映出人的修养,折射出人的情商,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表演《论语》课本剧,可以让学生练习如何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面前采取恰到好处且合乎礼节的言行。

孔子对着装也有很高的要求,《论语·乡党》上写道:“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衣着应该搭配和谐。合适的衣着会对人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反之则会加强不良情绪的影响。高中生正值青春期,有的打扮时尚新潮,有的衣着灰暗低调,有的举止出格张扬,有的言行怯弱畏缩,这都是其内心矛盾的外在表现。如自卑的学生,往往具有仪表保守、说话吞吞吐吐、态度摇摆、行动不前等特点。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从改变服饰、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鼓励学生通过整洁大方的打扮及积极的言行营造良好心态。

三、诵读吟咏方面

舞台表演时必吟诵古文,这就要求“因声求气”。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详细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对于《论语》的表演,就要求演员在朗读前先想象古人当时的神态和心态,然后调节自己的情绪,尽力到达与之类似的状态,再大声朗诵、推敲音节和拿捏感觉。逐步练习在人前展示自己并恰当地表达观点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其言谈举止也会逐渐向儒家“君子”的方向靠拢,从而实现自我调控、自我激励。

四、教学管理方面

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可以在课本剧编排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关注、引导学生。如表扬缺乏自信的学生,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展示机会;让过分张扬不顾他人感受的学生扮演谦恭的角色,使其学会自省。以前者为例,教师平时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听说读写、翻译背诵等方面的长处和优势,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他们扬长避短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既不显得刻意,也有助于维护学生自尊。语文教师要发挥在语言运用上的职业优势,在课堂表演之后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肯定性评价,课后布置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供学生抄写背诵,加深印象。自信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可以通过为自卑学生建立表演档案,为其设计阶梯形发展计划等方式,将每一次哪怕是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让自卑的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生活在成功的体验之中。然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完成阶梯目标。在一次次的表演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个人专长,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完成自我激励。

参考文献

[1]钱穆.从中国历史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2]钱穆 .论语文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编辑:张驰)

作者:赵明

第3篇: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摘 要: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自我自律和自我内生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一个人的全面认知和领悟力。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管理者需要正确且科学的方法、耐心的指导和深入的实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又相对简单,再加上独生子女的骄纵问题,造成近些年一年级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习惯、理解、能力等参差不齐,只有借助自我管理推动小学生的自我学习,提升其学习能力。因此,学校适当干预并加以方法上的引导迫在眉睫。对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教是为了不教。”其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看,在教育管理中要将学生作为自主管理的主人,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继而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少自我管理能力,这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一年级小学生因为刚进入小学阶段,小学的一切对他们来讲都是陌生的,他们内心既会新奇又会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做。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习惯、理解、能力等参差不齐,只有借助自我管理推动学生的自我学习,提升其学习能力。接下来,本文就对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展开具体分析。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初入校园的一年级孩子大多丢三落四,不能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书包,一定程度影响了自己走入小学第一步的自信心,甚至带来了挫败感。有的家长会关注到这个问题并教一些方法,但是不够优化;有的家长会认为这是一件不用教就会的事情,时间长了就慢慢会了,结果经常状况百出;有的家长干脆自己承包了孩子在家的书包整理任务,结果到了学校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家长感到很无奈[1]。所以一年级孩子拥有良好的书包整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深化其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演讲会“我是小小主人翁”等活动,注重自我管理意识的渗透,以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此外,教师要与家长强化交流,让家长监督学生独立整理书包,家校合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包整理习惯[2]。一年级学生在听课姿势、写字姿势、读书姿势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某种意义上导致了青少年视力下降,儿童近视比例上升的情况,教师要向家长通过分享培养孩子“三姿”的指导方法,通过家长、学校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灌输给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有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在相互监督中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

儿童教育大师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3]。所以怎样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落地生根,并且让孩子主动且兴趣盎然地执行这些习惯,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程了。而针对每项习惯并分时间段和孩子一起制作习惯惯例表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拥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的孩子,在课堂上就更容易成为主人,不能进行连贯倾听的孩子,就会成为课堂的游离者,逐步成为班级的后进者,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为了让小学生真正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让其认识了解自我,形成集体观念、分工协作关系,这离不开小学生的班级自我管理[4]。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的是责任、合作,学校可以科学设计“我的周成长”活动,对学生的自我成长进行记录评价,制定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机制。通过设置不同的表彰标准,评选“自我管理之星”,以此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让其“从自律走向自觉”[5]。

三、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管理自己与班级的主人翁。班主任是小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班队活动,形成极具特色的班级管理特点。这可以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6]。此外,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增强其集体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通过不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升其自主组织、自主调节、自主认识、自主评价等能力[7]。要注重对小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所肩负的岗位任务责任,提升其自我评价能力,要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中,并学会在老师的主导下开展班级工作,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合作、创造、组织能力,继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在岗位责任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推行岗位责任制,以此提升小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按照学生的具体认知特点,科学设置岗位责任,将具体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可以设置“课前备品监督员”“书桌堂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等岗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中,更好为同学服务,继而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小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做好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制定开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使管理工作常态化发展。班级开展岗位责任制,可以让班级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比如学生课前备品的摆放、班级垃圾桶的清理等[8]。在班級内形成“人人有事做”的自我管理机制,有效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此外,班主任还要注重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教会其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及时跟踪指导。比如,在值日完成后,要指导卫生员检查班级卫生情况,看哪些地方仍需加强。如果卫生管理员发现不了问题,班主任就要及时进行指导,培养其管理评价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掌握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应用跟踪指导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从侧面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9]。

五、借助家庭教育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素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肩负着重要的监督职责。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意识,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小学生不断走向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创造、求知意识。要想提升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家长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复习、完成作业的能力。另外,家长要发挥监督作用,注重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10]。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单纯应用说理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抽象的道理与生动形象的社会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生活自理习惯。

目前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动手能力比较差,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但是,现实生活的竞争十分激烈,孩子离开父母的庇护后难以生存,严重的话甚至会被社会淘汰。鉴于此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是家长的重要职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学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充分应用家庭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向家长建议给其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比如刷碗、扫地、整理书柜等,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为家庭分担家务。与此同时,借助家庭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渗透,幫助家长开展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学习,开阔其教育视野,推动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继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比较系统的工程。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而且刚刚迈进小学的校门。所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教育契机,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越性,借助培训、指导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教师还要注重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教会其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及时跟踪指导。要想提升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家长必须坚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复习、完成作业的能力。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充分应用家庭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就要向家长建议给其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参考文献:

[1]李仁强.教学模式建构与课堂智慧开发:农村县域学校人本走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7(13):70-71.

[2]高杏,綦聪.打造农村学校数学智慧课堂:衡山县岭坡乡数学教研联组风采[J].湖南教育C,2017(10):29-31.

[3]程俊东,陈本茂.内外合力修炼心灵:谈如何培养三年级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J].语文课内外,2020(1):357.

[4]郭宏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甘肃教育,2019(21):47.

[5]周云仙.浅谈一年级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7):31-32.

[6]田雪琴.中职一年级学生自我管理小议[J].文教资料,2019(2):158-159.

[7]徐梦懿.从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师的视角反观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6(7):10-11.

[8]张玲.一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5(26):44.

[9]黄旭璟.最美的声音:培养一年级学生场合意识主题班会分析[J].家长(下半月),2018(8):40.

[10]曾秀英,叶成香.培养低年级住宿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7(2):10.

作者简介:苏书明(1979.03—)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本科,中小学高级语文教师。

编辑 冯志强

作者:苏书明

第4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感商数简称情商也称为EQ,它包括主动性、同理心、心理调运能力、适应性协调付应变能力等。情面过个词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书籍以提出来的。戈尔曼教授认为人的成功,智商指数只占20%,最重要的”其它因素”占到80%。面这“其它因素”即包括在情商里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比智而更重要。

家庭教育是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家任培养儿童的情尚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主动性的培养

所谓主动性,是自发自愿地参与是人内心的一种积极因素是与被动、惰性相反的。现在.多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方设法保护他们什么都代劳了帮助孩子解决一切困难,排除一切于扰.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性强、能力差,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他们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动手能力差。假如我们试图不把孩子当做父母的“私有则产”.而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家中的大小事都让他们主动参与让他们积极发挥.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给他们下放应有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正在长大,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不再依赖家长;开始试图独立思考亲自操作并试图从家长的约束下解放出来。我们的家长切不可认为这是孩子们不听话相反,这正是孩子可喜的进步。应该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放手让他们去想、去做、去体验失败,去感受成功。在孩于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中,家长要引导得当及时调控,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教育他,和孩子同步成长。

二、同理心的培养

所谓同理心,也就是设身处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懂得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被人们认为“善解人意”。在人际交往中,同理心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通过让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比如: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将自己的“压岁钱”、零用钱”捐给需要的同龄人,关心身边的小伙伴.尽自己的能力,从行为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送温暖;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劳动,开展“手拉手”活动等等。孩子们通过具体活动在感情上从同情他人到关心他人和理解他人,这给孩子们带来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三、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受。”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快乐而有的人则认为不快乐.要想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感受事物,去处理事物,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就是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调适的过程对孩子来讲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它有赖于家庭教育的同步有赖于家长紧质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培养方法的体现。例如:一名老教授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不仅学业一直名列前茅其它方面也非常优秀,然而立了重点大学后在众多的尖子生中难再独占鳖头他输了,但没有输得起、就因为考试分低学校要他留级,他就离校出走了。究其根源这与他没有得到父母亲的正确教育有关。在孩子心理出现障碍时家长应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和孩子谈谈心,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表现出对他的信任.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在苦恼中解脱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也有利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孩子从此会从个人名利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胸襟会更加开阔目标也会更远大这种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适应性的培养

家长应是培养和锻炼孩子生存能力的启蒙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其创设生存难题。如对孩子不包办一切,不有求必应让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生活中减少享受刻意锻炼吃苦精神,在小朋友游戏中让他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经常把孩子放在强手云集的大环境中(如参加各种过赛)去锻炼。这样既可克服骄傲心理.催其奋进,又让其在早期体验挫折,增强心理免疫力;父母亲结伴外出让孩子当一天家自理生活、学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而言)等等。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和知识经验的增加及各种能力的提高成正比例的所以家长应有意识地拓展此类知识如逆境一成长的事例和经验切实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告诉孩子世上是没有什么事情能把人难到的,井且帮助孩子用合理的方法疏泄消极情绪保持孩子积极快乐的心境激起他们独自战胜困难的勇气并教结合适的方注。这样的家庭教育在孩子们心灵上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在受教育中不单是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体验到在父母亲身边的温暖体验到天伦之乐而巨更是对信心意志、毅力、勇敢等倩感因素方面的培养。

五、应变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应变能力强的人做事倍成功率高,受人欢迎.让人们折服然而应变能力不是天就有的它必须要经过多方面的培养才能不断形成的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就耍时小孩子从小渗透应变能力的培养;父母上班去了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家.突然有人来访,怎么办?孩子跟老人同住一屋,有一天老人突然病重孩子应该如何处理?等等。孩子对英发事件的处理,能极大地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临危不乱.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前些日子在一则报刊上报道了一个只有五岁大的外国小女孩,在一个大雪纷飞井且完全与外界失去通讯联络的晚上成功地帮助母亲分娩的新闻。看完这则新闻真使我惊讶,使我沉思:假如小女孩对意外情况只会哭、只会怕,后果将不可想象,所以培养应变能力刻不容缓。

有了这种应变能力遭到任何紧急情况都会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因,争取到最好的结果。所以说孩子应变能力的培养不单是能力,更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总而言之,良好的家庭教育中里藏着巨大的情商因素的培养。如果我们的家长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塑造孩子的心灵为本.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日常行为规范上教育孩子,让孩子从高层次的家庭教育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一个个和谐、快乐、安宁的高素质家庭就会象雨后春笋般地涌出现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将不再遥远。

你也许想了解以下主题:情商的培养,幼儿情商的培养,如何培养情商,怎样培养自己的情商,怎样培养情商,小学生情商培养,孩子情商,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如何培养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怎样培养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培养孩子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培养孩子的爱心,怎样培养孩子的毅力,培养孩子的兴趣。

第5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指非智力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他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成就。情商应从小培养。

一、 培养忍耐力

有这样一个实验,选一些智商超常的幼儿,给他们一块糖,说:现在吃就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跟踪调查的结果是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怎样培养忍耐力呢?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培养适应能力。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孩子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新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二、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

三、 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玩一下遥控器,拉开关时,家长不要制止他,应引导他:“你看,妈妈怎么开电视的。”不要老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的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四、 家长以身作则

别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心理的成长,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的任性,做出良好的高情商表率。

第6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

冰姿舞私语: 孩子是家长的寄托和希望,每当节假日,看到有些家长为孩子忙碌不停,操劳得很。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有的孩子确实比平时上学还要辛苦无奈。到头来,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孩子逆反心里俱增 ,身心疲惫失去了学习兴趣。从种种教育现状和社会风气看,每位家长都疼爱关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学习。关键问题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为孩子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是每个家长值得考虑和学习的,我特意拿来下面这篇文章,给有困惑的家长参考,可能对您有些帮助。最后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身心全面的发展,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

内容:

【一】培养孩子的情商与智商?【二】育儿的三种境界【三】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

【一】智商和情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两者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承,不分伯仲的。

一个人成功的起步阶段,情商起很大的作用,因为这涉及到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而发展到后期,也就是到拔高的阶段后,就要依靠智商了,也就是要有一双慧眼,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找到突破口。这也就是说,情商和智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发挥,应是智商和情商的互补及和谐发展的结果。当一个人智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时候,应该用自己的情商优势去补充,“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如果一个人智力不低,但他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注重自我激励,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那么他最终也是一事无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商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决定于个人实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情绪控制、正确看待失败与成功的自我认知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人们在相互之间进行竞争的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要学会合作,而合作又会带来怎样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问题。

再一个方面,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有专而广的知识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要终身不断地接受各种教育,而后才能胜任更多的工作。和七八十年代相比,社会变化速度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因此这也意味着需要人们自己更加善于学习,善于自我评价,不断调整、丰富和增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注重自我激励。可以说,在未来时代里,智商和情商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情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时期抓起。作为家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要整天忙于让孩子上这个爱好班,上那个兴趣班,以为这样才能保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早期重视对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生活习惯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将有更重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早期的“情商”呢?必须要从实践中学习,从小事中做起,在日常行为中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的素养。情商的提高就在每个孩子一次次的具体行动中,一次次的自我考验、自我超越之中。

首先培养忍耐力。怎样培养忍耐力呢?那就是当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就好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刚开始起步时,总是免不了会摔跤,做家长的只需要在旁边告诉孩子:没有关系,自己站起来。经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孩子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培养适应能力。孩子尽早有一天会融入这个社会的,在进入社会前,孩子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不能适应外面的天气,外面的人,外面的环境。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主动出门了,遇见陌生人会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作为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性,当他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想试试热水甁是不是真的那么烫,想摸摸电源插孔是不是带电,想看看为什么飞机会在天上飞。如果家长在孩子好奇心萌芽时,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犯错误,什么都不让孩子动,那将来等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时,他也懒得动了。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时,就让他拿吧,虽然明知会弄得满地饭粒。当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值得大人称许的一件事时,作为父母,应该适时地给孩子给鼓励,哪怕一个赞许的微笑。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大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都不懂怎样去融入团队,也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知道尊重人。我们就要告诉孩子,只要有两个人以上组成的团队,我们都应该考虑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以后在工作中就不会是孤军奋战了。

当然,父母在注意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了智力的开发,有谁见过低智商而高情商的人取得过巨大的成功呢?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呢?

在开发孩子早期智力时,父母要多与孩子交谈,走到哪说到哪,看到什么说什么,同时还要启发孩子去说去表达,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要利用书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允许孩子玩泥沙玩水,因为这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对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培养,要融于生活,寓教于乐,挖掘身边可利用的因素,家长要有心教,但并不强求孩子用心去学,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从孩子发展出发,从孩子实际出发,让孩子学得自然,学出兴趣。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情商与智商是从小开始养成的,绝非一蹴而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与高智商是任重而道远。孩子能在其中一个方面有非凡的发展,做父母的就已经是欣喜万分了,但然,如果二者兼俱,那将是孩子之大幸,只要能抓住机遇,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因此我们在继续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学业好不好的同时,对于孩子的一些正常情感,比如责任感、合作意识、担当、社交等能力也要投入极大的关注,使之齐头并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育儿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

这个圈子中,有些家长很自信,因为他们熟练的象个“八级工”,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吃喝拉撒照顾的得心应手,书桌上摆着育儿条例一二三,身后还站着头戴各种专家高帽的人士担当后盾,以至于自信得四处传播自己的育儿“条例”,自信到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告,直到孩子被判定有情绪行为问题、缺乏创造力、交往困难,甚至智力发育迟缓或存在各种健康问题时才大梦初醒。

还有的家长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腹狐疑,因为自己潜心学来的招数在宝宝那里总是碰壁,明明书上写着向东,可宝宝偏偏就要向西,而且那么多的现象都跟宝宝有“毛病”似的,于是难免有病乱投医,东家的膏药西家的汤、南家的法宝北家的秘方,一股脑灌到孩子身上,结果只见东边日出西边雨,问题去了还复来。

整天埋头育儿之事的家长是个“育儿工”,发达了四肢简单了头脑。这本也无可厚非,带孩子就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嘛,可怕的是假如他们的“专家顾问”也是个“育儿大工”,不管张三李四青红皂白,就是甲乙丙丁那么一套方子。结果受牵连的只能是孩子——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

第二种境界——长于育儿之术

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宝宝原来不是个机器,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于是认真学习各种育儿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圈子中,有自信的家长,但这时自信不再盲目,他们知道随机应变,懂得举一反三,只是容易陶醉于眼前的成绩,而可能忘记经常抬头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有些时候家长也会丧失自信,因为宝宝变的太快了,昨天还很灵验的妙方可能突然间毫无功效了,但问题还必须解决,于是挖空心思变招儿,这一变也许就成了,也许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真正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是个“育儿匠”,追求雕琢出精妙的作品,他们也有这个本事,于是不小心就会被戴上漂亮的荣誉桂冠成为别人的榜样,对于家长来说得了荣誉只要不沾沾自喜,仍然知道进取的话也不是坏事,但若一门心思维护名誉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落在家长而是落在专家头上,即便称得上“育儿大匠”,因为太怕有辱英明而追求立竿见影,相对考虑孩子长远发展就少,这样就难免落入误人子弟的泥潭。

第三种境界——精于育儿之道

精于育儿之道的家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后天合力发展的成果。他们育儿不仅动手、用眼看,更会用头脑思考,更懂得用心感悟。他们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宝宝的需求,懂得引导的办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对这些称得上“育儿师”的家长来说,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为了这件事情本身,他们的每件工作既顾及到昨天,适应于今天,又服务于明天,因为他们更懂得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的目标去看待和对待孩子的发展,对待现实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求完美又懂得取舍。

育儿师领悟了育儿的真谛,再游刃于育儿的技巧,周到于育儿的事物,就成为“育儿大师”,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专家成为家长育儿的指路明灯。

尽管前述的三种境界有高下之分,但却不能完全割裂,因为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事,又有术,更有道。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育儿之道不能等,宝宝天天都在成长,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培养孩子决无可能返工重来,家长必须闻鸡起舞,提前学习育儿的知识和技巧。同样,育儿之术也不能仅仅专攻,无论是家长还是指导家长育儿的专家,必须全面关注宝宝的体格、智力和心理的发展,不可失之偏颇。吃喝拉撒、游戏交流、健康保护、情绪行为……必须面面俱到,全都管起来。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欲利其器,必先谙其道。多年来尽管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尽管我们也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尽管我们通过跟踪指导10000多个家庭科学育儿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敢冒然自称育儿大师,而只是家长在育儿大师路上取经得道的铺路石。 育儿责任之重,学问之深,事业之大,需有千百万专家学者和热心家长共同支撑,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希望——让小宝宝更健康、更聪明、更幸福的成长;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追求——为这个利国利民的朝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

你知道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吗?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距离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时,父母与其至少保持一定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而在我国,不少家庭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往往“靠边站”。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

但愿我们能从这12法则中受到启迪,走出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长。

按:很多中国家庭也是无奈,在拼爹的时代,唯有考试还可以給普通百姓以虽然已有残缺、尚且大体公平的机会。上面讲的素质,好虽则好,但谁能给出正确的公证的评价呢,所以美国虽好,我们去不了也只能望太平洋兴叹而已。现在的教育,不比过去的八股教育好,但舍此中国的普通百姓敢问路在何方呢?

第7篇:读《培养孩子的情商》有感

徐启瑞家长 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

如今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智力的开发,总以孩子的学业为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没有合作精神,不能坦然面对挫折,容易急躁等。我的孩子有时也会无缘无故的烦躁和发脾气,这让我感到很困惑。读了这篇文章后令我茅塞顿开,让我明白了培养孩子不能只注重智力方面,而忽略了情商的培养,无视情商的重要性。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方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从文中可感受到培养的情商太重要了。情商是个人成长与成功道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当下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往往重视智力的投资和开发。却忽视了情商对孩子的影响,我们要在研究孩子情商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孩子情商的培养和发展。要通过文章的帮助来纠正对孩子情商认识的偏差,并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孩子的情商呢?文中指出通过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会孩子合理宣泄情绪等这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情商。我觉得作为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情感的细微变化,了解孩子的需求,如果是合理的,家长应该给予满足,不合理的,则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让孩子理解,不能训斥、打骂,压抑孩子情感的流露。作为家长更应多为孩子创造各种社会条件,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我们应该多指导孩子,而不是严格控制,并允许孩子有主见,欣赏孩子的独立性,同时应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多鼓励多赞赏,应严爱结合,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对孩子有约束,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有"可以"和"不可以"之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应懂得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把消极的情绪带给孩子,同时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让孩子变得阳光、快乐、积极向上和自信。

综上所诉,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样样好,需要家长逐步地,耐心地培养,孩子们具备了基本的生活素质,也就有了良好的情商。

第8篇:情商,孩子成才的重要培养对象

一个情商高的人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都会占尽优势。不管是恋爱、婚姻、工作、人际关系,还是精神的享受等各个方面,其成功的机会和幸福感都会比别人多。很多事例证明:情商决定人生成败。在许多领域有成就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也没有较高的学历,但他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情商,最后也获得了成功。

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调查》节目中,曾经报道过湖南省华容县名噪一时的“神童”魏永康的故事。从小到大,母亲对魏永康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学习。魏永康在母亲“疯狂”的督促和智力训练下,6岁就已经完成了小学课程,13岁考上了湘潭大学,17岁成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童”,情商却极其低下。魏永康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亲包办。他不懂得怎样跟周围的人交往。读研期间,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也不能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因而被学校劝退。

在魏永康的母亲看来,除了学习之外的很多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有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从初中到大学,母亲一直陪读。上大学期间,母亲从来没有让魏永康洗过衣服,甚至洗头、洗脸、洗澡都是母亲帮忙。

魏永康在湘潭大学物理系的班主任曾这样说:“在同学中,魏永康总是显得极不合群,他与人交往的方式仅仅是一句话——‘你好’,或者一个动作——握手。礼仪常识他知之甚少,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他很少主动和人打招呼。到我家来他从来不知道敲门,我去开门了,他一句话不说,直奔我摆电脑的房间。有一次,我们几个老师带他去拜访外系的一个教授,进门后他发现人家在看报纸,二话不说,就从人家手里拿过报纸,自顾自地看起来,我们在旁边都呆了。”

与人交往情商必不可少

与人交往是情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魏永康不仅不懂最基本的交往常识,还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思想。同时,他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已经是大学生了还不会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一个“神童”,就算有爱因斯坦一样聪明的头脑,终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正是由于他在情商方面极其匮乏,才造成了他这样一个“神童”被退学的后果。

魏永康的情商低下,与他母亲的教育方式有极大的关系。可见,如果家长不重视对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培养,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可能成为第二个魏永康,甚至可能比魏永康还令人担忧。

传统的教育方式及观念,造成现在很多青少年往往是高智商、高自尊、高敏感、高脆弱,一不小心成了“四高少年”。须知,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卓卷教育根据孩子目前所出现的状况,从美国引进一款国际化的增强孩子情商的课程,“超级心灵成长课”,通过科学、系统、全面、深入的心灵成长课程设置,让学员真正强大起来。

第9篇:《 五招教你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 第

一、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

一个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今天在学校有同学打我!

他父亲很有技巧地回答:还好吗?有同学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这个回答不但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还带来两个天大的好处。首先,孩子可以从中明了,接下来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那个对方。也就是说,现在真正该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对方理论,而是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困扰其实是自己的情绪反应,那么随后该努力的,就是如何调试情绪,做出合适反应。

其次,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次挨打,心理难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别人,别人也就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深刻的情绪体会,有助提升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所以从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会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

在协助孩子辨识情绪之后,接下来,爸爸妈妈就可以再问:你要不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个很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当父母学会发问及倾听,孩子就会愿意开口说话,培养良好的亲子沟通习惯,会让彼此的沟通畅行无阻。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

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对其自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平时只是批评而极少给予表扬,父母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建议父母亲可以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而在这想特别提醒家长的是,这些优点不该是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质。

比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等这些人格特质,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较之上的结果。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念书就会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三,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

在美国有些中小学,在课程中加入冥想的练习,让孩子坐下,闭上眼睛,意念集中**20分钟。而最近的实验发现,**冥想有助降低一个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像这些设计得当,适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学会,对他们未来的抗压能力就会有所帮助。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第四,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安排些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关注的焦点不会是孩子与他人的比较结果,

父母亲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与他人较量^.的惯性思维中,家长们不妨准备个小的笔记本,提醒自己观察的重点,并做记录。

此外,也应鼓励孩子学会分享,还要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提供协助,这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质。父母亲该多鼓励孩子观察别人的需求,而主动提供帮助。不妨常问孩子:^.你有注意到有谁特别需要帮忙吗?^.,^.你觉得你能够做些什么去帮助别人吗?^.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协助时,例如帮家人提东西,则该立刻给予及时的表扬,如此一来,孩子就能够培养出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日后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皆会大有助益。

第五,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要懂得对事情做正面的思考。有一个孩子,有次老师当众批评他的历史成绩。大多数孩子都会因此而觉得有失颜面而耿耿于怀。然而他做了心态上的调整,笑着跟妈妈说:^. 幸好老师批评的是我最烂的一门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门科目还被他批评,那我不就更惨了。^.有这样的正面思维能力,就是乐观特质的精彩展现。因为他知道怎么在任何环境中看到事情的优点面,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不当干扰,而找到激励自己的动力。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看到事情的优点面,父母亲应常常用正向发问的方式启发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同学,你觉得他有什么优点?^.

而在碰到挫折时,例如孩子上台演出不理想,爸妈不该说:^.你今天怎么回事,表现得一塌糊涂。^.而该用:^.这次可能让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来,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还是略有进步^.,或者是^.学到了重要的经验,下次上台该做更充分的准备。^.

正向思维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时多花点心思,父母亲就能帮助孩子培养出乐观的正向思考习惯。

上一篇:集团宣传解说词下一篇:装修公司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