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单亲家庭孩子的良好习惯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交往频繁, 生活节奏加快, 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单亲子女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校园里, 这些单亲的孩子有的心理脆弱, 胆子小, 遇到一些小小的问题就哭鼻子;有的学生学习不认真, 行为习惯差, 经常与老师顶嘴, 闹别扭, 甚至逃学;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不理想……在这些现象中, 不好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云晓曾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可见, 养成好的习惯, 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家校配合, 共同教育孩子

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 单亲家庭的孩子承受了更多生活带给他们的不幸和磨难, 他们应该得到更多地关心与呵护。除了要充分发挥学校和老师在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之外, 我们更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这些孩子的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在双亲的抚育和教育下, 会更有安全感, 有利于童心的自然健康发展。然而, 家庭的缺损往往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损, 虽然每个单亲家庭对孩子抱有的愿望也是好的, 是高的, 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却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偏差。因此, 对这些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正确引导和指导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走入单亲学生家庭, 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和造成单亲的具体原因, 深入排查学生身上存在哪些不好的习惯以及形成的原因, 与家长一起制定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措施, 明确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 家校联手, 用爱心呵护孩子的成长。

2 心理疏导, 扫除交流障碍

学生对老师总是充满期待感, 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亲情的残缺, 使他们格外向往老师能给他们完整宽厚的爱。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既要把他们当作学生, 又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当作平等的朋友。多找机会和他们谈心, 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耐心和宽容。这些孩子大多有较强的戒备心理, 起初找他们谈话, 他们往往不想敞开心扉, 不愿意和你讲真话。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地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 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 寻找靠近他们生活的话题, 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 所谈的话题可以逐渐扩展, 内容也可随着不断深入。这样自然会出现许多走进他们心灵的契机, 老师可适时地进行正确的引导, 帮助这些孩子矫正不良的心理状态和不好的行为习惯, 重新找回往日的快乐。这时的学生视教师为亲人, 更容易倾听教师的话语, 更容易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此时教师的建议可能就是这些孩子改掉坏习惯的最佳“良药”。

3 及时表扬, 增强学生信心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多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加以肯定,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自卑心理, 但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长处、特点和兴趣。教师要多为他们组织适合他们的文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对于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要及时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发挥其特长, 实现自我价值, 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无形之中就会增强自信心。威廉姆·杰尔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更何况是单亲家庭学生呢?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表扬, 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特别是这些学生纠正一些不好的习惯时, 教师更要多加表扬, 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感觉到教师时时刻刻在关心他们, 激发他们形成好习惯的信心和勇气。

4 融入集体, 感受温暖快乐

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 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 不能在班上讽刺、挖苦他们。要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们, 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 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另外可经常寻找教育契机, 在班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如:“手拉手, 一帮一”活动, “我们都是一家人”、“同在一片蓝天下”主题班会……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的共同活动, 一起欢笑, 一起活动, 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为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

5 持之以恒, 巩固培养成果

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 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势。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持之以恒, 对单亲孩子习惯的培养更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由于社会、生活、工作的压力, 许多老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时松时紧, 甚至一曝十寒, 那是难以奏效的。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 我们说“十年养一习”, 为了孩子的前途, 我们没有理由以忙来逃避责任。不久前, 有位教师受魏书生写作文体的影响, 开始每天写自命题日记,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就觉得写作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一种精神需要。偶因外出没有写日记, 便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抽空也要补上, 还清昨日的欠账。我们要选准培养单亲孩子养成哪些行为习惯, 然后坚持经常性的督促指导, 在重复中激发孩子兴趣, 让他们学有所得, 越干越想干, 最后就会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 此时好的习惯自然形成。有些人坚持一辈子记日记, 完全是习惯使然。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面对那些已经失去完整家庭之爱的无辜的孩子们, 教师要做的工作是细碎和烦琐的。但是只要我们投入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真心去帮助他们, 关爱他们, 教育他们, 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这些孩子才会走出心灵的阴影, 在温暖自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

摘要: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 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孩子品行的同时也要多关注这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习惯决定命运, 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学习成绩,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立海.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特点、表现及其教育策略探究[Z].

[2] 郭阳, 木木, 饶敏.单亲妈妈教子方案[Z].

[3] 韩晓燕.中国离婚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需要[Z].

上一篇:52例Pilon骨折诊治效果分析下一篇: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