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 其德商和情商都很高。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理论, 重在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不同的生活中体验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帮助幼儿, 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1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1.1 利用日常生活活动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收到实际效果的一个途径。在组织引导孩子日常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最容易观察到孩子对周围事物、对同伴、对劳动的态度从而能针对性的进行随机教育, 如组织孩子进餐, 除了使他们能在整洁、安静、愉快的环境中吃饱、吃好, 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爱惜粮食、讲究卫生等好习惯。

1.2 让好习惯在游戏中练习巩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它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离教于乐, 孩子易于理解和接受,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通过数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 自制, 克己, 诚实, 理性地服从, 这种种美德的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 来得切实”。幼儿是生活在游戏中的, 为了满足幼儿模仿现实生活的愿望, 根据幼儿实际情况, 充分创造角色游戏的条件, 使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 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游戏中, 幼儿情绪高涨, 行动积极, 能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3 巧用故事、儿歌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充分发挥故事、儿歌的引导作用, 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孩子介绍遵循好习惯的典型事例, 启发孩子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 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喜欢听有趣的故事, 而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故事这一载体, 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如为培养孩子珍惜粮食, 我就可以借助 (大公鸡和漏嘴巴) 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为培养孩子学会克制, 不影响他人, 我就给他们讲《轻轻的我》等等。例如, 幼儿学习自己穿衣服, 首先要让幼儿分清衣服的正反, 扣纽扣时注意上下对齐, 学习自己整理衣服。在给幼儿以正确的讲解示范后, 可教幼儿边穿衣服边念儿歌《穿衣歌》:抓领子, 盖房子, 小老鼠出洞子, 吱溜吱溜上房子。幼儿在练习穿衣服的过程中眼、手、口、耳并用,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穿衣服的要领。

2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2.1 创设环境, 提供机会

目前, 我国是独生子女孩子占多数, 因此家庭的溺爱就导致了孩子与别人相处难的现状。针对这一点,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让孩子在交往中做到以下几点:共同交流思想与感情;同伴间相互关心;团结朋友, 玩具共享;礼貌待人等等。为了达到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习惯的目的, 我特别设计了《有朋友真好》、《我跟你说“请”》、《我给朋友写封信》等主题活动, 积极为孩子创设仿社会交往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了在游戏时共享玩具不抢夺, 不小心碰倒别人时要赶紧把他 (她) 扶起来, 并说声对不起, 而自己被撞时要知道原谅别人, 相互交往时要习惯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以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交往心态和交往习惯, 从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

2.2 把握细节, 让行为成为自觉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老师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 善于把握细节, 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 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孩子尽快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2.3 树立榜样, 积极鼓励

幼儿具有思维形象具体、好模仿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 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的闪光思想, 及时发现, 及时提出,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师始终用一颗爱心, 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间即逝的教育契机, 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 对幼儿积极接受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4 家园配合, 协调一致

而家长从总体上说, 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但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后就看着孩子成长, 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得多, 并且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这又是许多教师所欠缺的。因此, 在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 家长和教师应该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幼儿园要使家长了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帮助家长正确组织幼儿在家的行为, 使幼儿把幼儿园内受到的教育, 在家庭中巩固下来;同时鼓励家长向教师及时反映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家庭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中的困难或优良的经验,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 只要坚持不懈共同努力, 就能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 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材, 切莫错过这个教育的黄金时期!

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做起, 要有意识的创设良好环境, 提供参与机会, 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习得良好的习惯。在进行训练时要注意方法得当, 难易有序。要坚持正面的引导教育, 要给予具体的指导。教育者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关键词:习惯培养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云晓, 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2] 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浅析完善我国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的原则下一篇:牙冠延长术改善前牙露龈笑美学效果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