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兴技术推动传媒业不断推陈出新。面对新挑战,中国新闻专业期刊主动拥抱新技术,向数字化立体出版物转型,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文章运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对2008年—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北大核心期刊刊载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研究技术驱动下我国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图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 篇1:

2012年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摘 要】新闻专业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媒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仍然是学界和业界炙手可热的词。本文对2012年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其研究局限,提出其研究展望。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研究综述

20世纪初的美国诞生了一种“公共服务”信念——新闻专业主义。其核心信念包括:客观新闻学、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挖掘事实,在不屈从于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基础上原生态地展现事实。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发展的新闻改革,学界和业界对新闻专业主义投以了热切关注,以期更好地践行这一职业理念和道德操守。

本文以2012年全年为时间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分别以“新闻专业主义”为题名与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相关文章180篇,现对这些文章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梳理。

一、研究现状

2012年全年针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论文概括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即把新闻专业主义作为研究对象、把新闻专业主义作为研究视角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与反思。

1、把新闻专业主义作为研究对象

把新闻专业主义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总体来说,一部分是对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回望,进而展现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从引入到发展的历史轨迹;另一部分是针对新闻专业主义概念本身所做的剖析,以期让读者在比较中外新闻专业主义基础上,更清楚地认知中国化的新闻专业主义。

重要新闻从业者和重要媒体是近代新闻事业历史回望的重点。其中,重要新闻从业者既有著名新闻记者也有报业经营者,主要包括张季鸾、范长江、史量才、邵飘萍、王克勤以及外国的李普曼、普利策、高尔德。重要媒体有民国报刊、建国以来的党报、南方都市报。这些研究从理念和新闻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分析,突出了“真实”、“独立”和“职业道德”几个关键词。首先,在“真实”方面,如“普利策视新闻的准确性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并指出“决不能让读者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或对报纸的信赖产生动摇”。其次,在独立方面,《从民国报刊看当代新闻专业主义实践》中提及《大公报》提出的“不党”和“不卖”方针,符合西方新闻媒体的独立理念。再次,是对职业道德的关注。如《客观真实、公共服务、社会责任论范长江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中提及范长江的观点有“应该坚决杜绝和防止新闻权力寻租、有偿新闻等有意损害新闻真实客观的行为。”

针对新闻专业主义概念本身所做的剖析,有关于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溯流,如《试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四大源流》、《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有对新闻专业主义重要性的阐释《浅析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浅析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有对新闻专业主义概念的阐述,如《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涵——读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专业主义》;也有对新闻专业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思考,如《从“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应扩展视野——基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几点认识》《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2、把新闻专业主义作为研究视角

媒体融合会将原来相对稳定的规则重新洗牌,在媒体发展与制度建设相对空白的转型期,许多问题会集中体现出来。“如果我们不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不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原有的传统媒体会加速衰退,而且新媒体的公信力建立不起来,也会适得其反,既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得不到经济效益的回报。”①因而,将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引入到新闻媒体及其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和伦理道德考量中,突出人文关怀,契合了媒体融合转型期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传媒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以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例》中,以2010年发生的“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实证调研对象,将弱势群体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放在较为宽泛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考量,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宜黄事件中的媒体表现进行审视,给出媒体合理的定位。《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新闻摄影图片研究》分析了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摄影图片的产生和影响上所起的作用,进而探讨媒介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怎样贯彻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以提高新闻摄影图片的传播效果。《新闻专业主义视阈下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建构》指出“新闻媒体是公共领域中公众达成共识所借助的主要工具,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真实、准确、客观、独立’原则的媒体,更能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真实无误的传播,并为创建公众进行公共讨论的论坛提供条件。”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下的广告发布乱象》则以反例论证了从新闻专业主义视角审视规范媒体的重要性。

3、新时代背景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与反思

飞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媒介的大规模融合,也产生了日益多元的价值观,学者们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轨道、方向发展以及新闻从业者如何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概括而言,主要是站在经济发展和媒介发展两个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的。

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指出“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的观念也渐渐影响到新闻传播领域,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潮——新闻消费主义,并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实践产生了冲击,制造了消费社会的氛围。因而,大众传媒中的消费主义倾向已引起媒体的媒介观、受众观、评判标准以后传播方式与功能作用的变化,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市场新闻业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从<世界新闻报>“窃听门”谈起》通过案例分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如何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提出途径,即“市场环境下公共媒体的文化坚守,需要秉持公共媒体的价值判断、维护公众利益的媒体表达,同时做到公信传媒的集体维护。”

站在媒介发展角度对新闻专业主义发展方向的展望涉及的关键词有:新媒体、网络、微博及自媒体时代,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的第一要务是什么?“人人都是记者”预示着记者职业会消亡吗?如何守卫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何防止新闻自由的滥用?新闻应该是本地的还是国际的?在理论探讨过程中,进一步进行了新媒体语境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反思,正如《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解构分析》所说的“新媒体语境正在召唤新闻专业主义重构与新一轮赋权,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新闻业集体转型、职业新闻人身份重构、新闻伦理与价值标准重建。”

二、研究局限

把新闻专业主义作为对象的研究中,近现代新闻事业史的回顾和分析,对构建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规范和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大多缺乏批判和反思,仅仅停留在印证层面。

2012年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视角的研究,在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中所占比例很少,且多就新闻专业主义中个别的特点展开分析,缺乏宏观的审视视角和整体的分析思路,因而,认为只有经由媒体制度的变革才能够实现新闻专业主义职业伦理或者希望通过职业教育、采写技能训练而达到新闻专业主义目标的相关论述就显得比较单薄和牵强。因为,专业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活生生的新闻实践活动。

三、研究展望

如今,中国需要的是紧密结合中国传媒实践的新闻专业主义,而并非完全西方化的新闻专业主义。因而,今后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应更多的关注中国特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立体分析,同时不排斥对外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成果,宏观地运用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分析问题,并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放在一个动态的维度中去考虑。

纵观一年来有关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成果,大多通过具体的现实事件来阐释新闻专业主义。但不得不承认,由于新闻专业主义诞生在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不太一样的社会氛围中,部分学者对在我国引进新闻专业主义的可行性提出较多质疑,这主要集中在如何实践新闻专业主义倡导的职业精神以及如何使其与我国现行的新闻管理制度有效契合。然而,正如《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中所说“在已经到来的自媒体时代和即将到来的融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仍然大有作为,空间广阔。”

参考文献

①范以锦、霍慧,《“转型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与道德底线把握》[J].《新闻与写作》,2011(4)

②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

③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④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

⑤陈文高,《论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本土化策略》[J],《求索》,2007(2)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责编:周蕾

作者:叶静

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 篇2:

新技术背景下中国新闻专业期刊发展图景(2008—2018)

摘 要 新兴技术推动传媒业不断推陈出新。面对新挑战,中国新闻专业期刊主动拥抱新技术,向数字化立体出版物转型,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文章运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对2008年—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北大核心期刊刊载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研究技术驱动下我国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图景。研究得出以下結论:1)向技术转向,“新媒体”成最热词;2)向数字化转型,创新与困境并存;3)期刊细分化特征模糊,内涵发展不够充分。

关键词 期刊发展;数字化转型;国际化

1 文献回顾

学界和业界对新闻专业期刊的探讨大部分集中在定性分析上,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只有五篇。其中三篇主要研究特定栏目的发展现状。例如暨南大学把媒介批评专栏中的291篇样本文章的议题按照文章数量分为“主要议题”“次要议题”和“涉及议题”三类,根据议题具体内容分析媒介批评实践的基本特点[1]。虽然有样本作为支撑,但仅仅只对文献数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未体现计量的研究特点。另外两篇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文献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更透彻,数据的数量、频率、相关性更层面均有涉及。一篇以四种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为样本,研究“媒介”“媒体”“传媒”三词的使用现状[2]。另一篇虽然是以新闻专业期刊的学术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但只选取了《新闻记者》的高影响力论文为样本[3]。尽管样本数据更精准、案例针对性更强,可若以此来代表整个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现状,又略显单薄。

纵观已有的文献研究,从计量的角度,运用大量的数据样本来分析整个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图景的研究十分匮乏。因此,本文选取13种北大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为数据样本,运用SPSS等可视化软件进行计量分析,试图弥补这一研究区域的

空白。

2 研究方法与样本说明

文献计量法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论文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等,是一种探究某研究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在北大核心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在2019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中,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期刊有13种:《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记者》《新闻大学》《当代传播》《新闻界》《传媒》《新闻与写作》《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电视研究》。因此,本文以2008年—2018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上述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中的词频分析法,运用SPSS 25等可视化软件对所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出版地分布、栏目分析与传播模式分析、高频关键词的词频统计等,力图反映出当前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现状图景,找出其一般规律,探究现状及困境的成因。

3 研究发现

3.1 向技术转向,“新媒体”成最热词

论文的关键词能够体现该研究领域的对象、视角、方法与结论,而词频则可以体现关键词在该学科领域的受重视程度和研究力度,其中高频关键词更能体现该研究领域的热门议题和主要观点。根据统计数据(图1),排名前五的关键词有:“新媒体”出现了839次,“媒介融合”出现了386次,“微博”出现了385次,“媒体融合”出现了347次,“传播”出现了304次,而这些关键词均是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逐渐产生的。由此可见,在这10年里,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内容向技术转向,掀起了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的新媒体研究潮流。

期刊的栏目规划代表了学界对研究议题的分类和重视程度,栏目的增减不仅依据研究内容而变化,还取决于对热点议题的重要程度和性质的界定。

相比2008年,样本期刊2018年全年增加了105个栏目,减少了123个栏目。按照栏目的具体内容,可以将波动栏目大致分为17类(图2)。期刊在栏目规划上去掉了以“采编谈艺”“新闻内幕”等传统采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增加了大量诸如“图表新闻”“媒体实战”“新闻业前沿”等以技术为核心驱动的议题类别。正如梅罗维茨的情景论所说,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因此,各期刊增设了大量诸如“本刊评论”“微观点”“信息·数字·观点”等刊登名家观点的栏目,为学术探讨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平台。

3.2 向数字化转型,创新与困境并存

在这些样本期刊中,10种开设了微信公众号,8种开通了微博(表1)。整理2019年3月10日至3月25日期间,开设微信公众号的10种期刊微信头条内容的阅读量(图3)可发现,与动辄10万+的高热度转载文章相比,新闻专业期刊的整体阅读量远远落后。《新闻记者》《新闻与写作》等刊物公众号阅读量表现较好,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传播内容精准性。这两种期刊偏重新闻业务领域的探讨,其公众号也刊登了大量有关采访写作技巧、记者技能、人物传记、媒体发展等既符合定位又贴合受众需求的内容。读者对公号文章产生兴趣并进行二次传播,增强了受众黏性的同时,也反哺提高期刊本身的影响力。

3月25日头条内容阅读量统计

由此,新闻专业期刊的新媒体平台可以尝试把重点放在提出问题、探究方法、引导思考上,注重思考与方法的传递,而非简单的文章搬运。同时,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沟通即时性和便捷性,能够突破作者与编审人员之间的沟通壁垒,降低论文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成本,也有助于期刊合作。新闻专业期刊可以用数字化全流程制作、数字化首发等方式加快构建学术与对话共同体。

3.3 细分化特征模糊,内涵发展不够充分

细分化程度高的期刊,其内容针对性更强,研究范围更狭窄所带来的则是专业化程度更高、学术性更强。样本期刊的定位可以分为4个类别(图4):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和传播学业务、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及业务、广播电视理论和业务,均属于新闻传播的范畴内。而在人文社科类学术检索数据库SSCI收录的T1级别的21种国际知名新闻传播类期刊中,大部分则是关于新闻传播学科子领域或者交叉领域的研究,如政治、通信、文化、科技、环境、社会、心理等,刊登内容专业、精准,细分化特征非常突出。其受众群也随之扩大到了整个社会范围。

新兴媒体生于互联网,始于新技术。媒介不再仅仅只作为传播工具,而开始跨平台整合,越来越多的媒介与通信、娱乐、商务、支付系统、理财、人工智能等多种功能融合,演变成更为多样的用户终端平台,早已突破了新闻传播学的范畴。期刊作为学界和业界沟通的桥梁,应该是与行业发展相辅相成的。而反观国内新闻专业期刊,仍旧侧重对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做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并未突出多学科融合的业界发展趋势。其面向的读者群也仅仅局限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相关人员,从而也导致了各期刊之间差异不明显,期刊内容、风格设置趋同。

4 结束语

中国新闻专业期刊是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纵观媒介的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革新都是由技术突破所带来的全新编码解码方式导致。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議程,就像是等待被揭示的隐喻,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融入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就会变成媒介[4]。

一方面,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技术偏向。在技术逻辑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运算将会成为未来各个学科的基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革新也成为传媒产业的核心驱动力,技术与媒介相互依存、共生发展。新闻专业期刊作为传递学术信息的媒介,同样也受到技术革新的冲击。此外,技术改变了传媒业态,新闻专业期刊作为学界和业界沟通的桥梁,在内容上也应多关注技术发展,聚焦业界的前沿和热点。

另一方面,新闻专业期刊的发展需要理性看待技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但仍需警惕其技术陷阱,避免对技术过于沉迷和依赖。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内容仍旧是其立足的根本,而技术只是促进其发展的一种工具而已。新闻专业期刊仍需把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作为首要目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超链接等技术平台整合现有文献资源,形成针对性强、专业程度深、关联度高的“知识链”和“论文矩阵”,打造在线互动交流平台,让技术成为期刊发展的驱动力,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前列。

参考文献

[1]董天策.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112-118.

[2]张忠民,阳欣哲,张国良.新闻传播学领域对“媒介”“媒体”“传媒”三词使用现状分析——以文献计量方法对四种专业核心期刊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0(12):48-52.

[3]高燕,徐剑.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学术发展与变迁——基于《新闻记者》(1983~2008)高影响力论文的实证研究[J].新闻记者,2010(2):44-48.

[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02.

作者:丁 洁 郑昕

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 篇3:

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

【摘要】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研究的着眼点仍保持较高热情。但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却没能得到具体的建设性意见或解决方案,实际解决问题的功效并不显著。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若无观照问题的学理性“眼光”,就会被实践和问题牵着跑,沦为就事论事应对问题的奴隶。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也到了需要挤去泡沫的时候了。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个案研究 历史嬗变 现代化 道德伦理

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相对以往,个案研究更加细化,历史嬗变成新晋热点,现代化与其关系的流变有待商榷,道德伦理的建构亦有待探讨。同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延伸,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加紧密,并试图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前景。笔者通过阅读,整理归纳了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关研究文本,力图引导大家关注到该课题在本年度取得的进步,并对问题所在有所警醒。

一、更加细化的个案研究

个案切入,以小见大是论文写作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研究进一步细化,不仅针对具体案例、具体媒介进行分析,而且更注重可操作性。

以《南方周末》为例。有学者认为,该报所强调的“新闻专业主义”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的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从该报口号的变迁可见其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业务导向则体现在该报日常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①。

另有研究者引入冲突性事件的报道概念,从《南方周末》从业者对记者角色和媒体功能的认识、从业者从业心态、新闻操作方法三个维度,分析该报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抑或背离。“《南方周末》的媒体观是‘推动历史’更多于‘记录历史’,记者观是‘事件参与者’更多于‘事件记录者’。这是其与新闻专业主义有出入的地方。”②

二、本土化研究的历史嬗变

田新玲、张晓多合作撰写的《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做了一个梳理,认为“具体说来,建国以来我国突发事件的报道经历了‘以宣传为本位’、‘以事实为本位’和‘以信息为本位’三个阶段。”③

另有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近三十年研究成果调查发现,学者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在内容上呈现分散、多元的格局,且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也偏重理论结合实际的个案研究。研究视野的深度和广度虽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学科运用单一、系统化研究不充分和重复性研究等不足之处。因此,国内学者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媒介融合下的新现象、新动态,并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不断拓展研究的视野与方法④。

还有作者侧重于一个时期的历史环境对新闻专业主义产生的影响。王倩指出,清末新政是没落的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次变法,尽管它并未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但变法的多项内容却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传播生态:清末民初,一系列独立报人走上历史舞台,以其实践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工作原则。报人开始自发地成立新闻团体,进而形成共同的作业准则,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变法可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实践,但它客观上促进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促进着公共空间、公共舆论的生成,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并生成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⑤。

亦有学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考察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通过检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分析国内几项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看, 真正对中国媒体和从业者具有“描述”意义或起“规范”作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被称之为“底色”的东西⑥。

三、历史人物的全新解读

2010年度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中除了对本土化嬗变的梳理,历史长河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拓展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间。

想必多数读者对邹韬奋不会陌生,他以《生活》系列为阵地,永远从大众的立场出发,逐渐形成了后人景仰的韬奋精神。即便在当下,韬奋精神也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韬奋精神没有被放入博物馆,却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大力提倡,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注意到了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保留了中国新闻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启示我们在理解和建构这些理念时要注意把西方理念与中国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才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⑦。

类似的文章还有《张季鸾:新闻专业主义的追寻者》。在这个新研究领域内出现了多篇力度与理论深度兼具的好文章。

四、现代化视域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

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云国强、郑寅淑合作撰写的《建构新闻共同体: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影响》既从宏观维度深层次书写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史,对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作出社会文化剖析,试图捕捉这种形成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并将其置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语境下,考察它的形成谱系与发展脉络,探究哪些社会因素或力量参与塑造了它的形态,同时进一步分析它是如何孕育新闻从业者的身份认同,如何制约新闻行业共同体的建构,以及它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是如何产生影响和如何陷于无力根源的⑧。

五、新闻职业伦理的考量

进入21世纪,什么是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今天,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研究主要不是,也不可能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之可能’的问题。在当前世界多层次、多方位深刻全球化的历史性语境中,当然有必要设置一些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的具体规范,诸如新闻传媒及其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与问责、真理与客观性、隐私与公共性等,世界许多重要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但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是思考全球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可能这一元问题,在先设定生命、自由、财产等最为基本的个体自然权利的基础上,进行某种制度安排,以便从策略上保障全球新闻专业主义的逐步形成。”⑨

论及网络舆论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罗宁认为,目前的现状是我国新闻行业和从业人员还未完全具备专业主义的素质。而且,我国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使得它容易成为违法乱纪者重点行贿的对象;另外,追求传媒自身利益和记者个人利益的动力也越来越大,造成了职业精神的淡化。以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新闻职业伦理缺失的原因⑩。

然而,任何能保护自由的权力也能威胁自由。网络,也有着致命的缺陷——信息的准确性无法核实。网络的开放性也带来了虚假信息的泛滥,直接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甚至产生思想混乱和极端行为。“捐款门”等事件频频敲响警钟。重新审视这一事件,不难发现,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是造成企业品牌“地震”不断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⑾。

亦有学者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出发,指出:传统媒体的报道决不能只盯在物质生活的“幸福”选题上,还应强化维护公民尊严的新闻价值取向。传统媒体要积极地与新媒体互动,在“与民尊严”的进取中形成舆论的合力,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为传统媒体在维护人民尊严方面创造良好的报道环境⑿。

六、更为紧密的“知行融合”

笔者将理论统称为“知”,实践统称为“行”,紧扣时代热点,更为紧密的“知行融合”是2010年度新闻专业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

近几年房地产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郭磊通过阅读CNKI上近五年来以“房地产报道”为关键词的文本,认为“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报纸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报道的内容分类、房地产报道中的民生问题、房地产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和媒体立场的讨论三方面研究上。”⒀

还有学者将视角延伸到现如今高校的新闻学教学中,进一步分析新闻专业主义现实存在的可能性和在我国发展的张力,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教学实践问题,以期在新闻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养成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使得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在网络时代新的媒体格局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杨艺蓓在《探析网络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一文中力图从媒介观、新闻观、记者观、受众观四个维度来考察网络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究其在新时期继续发展的实践操作性⒂。

结语

从总体看,相对于新媒体、媒介融合等舆论热点的研究,2010年新闻专业主义方面的研究相对冷静和客观,研究的着眼点仍保持较高热情,同时更注意结合实际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固然需要紧贴实践,解决问题,但若无观照问题的学理性“眼光”,就会被实践和问题牵着跑,沦为就事论事应对问题的奴隶。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也到了需要挤去泡沫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①向熹,《<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J].《传媒》,2010(7):32-34

②李渊航,《从冲突性报道看<南方周末>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或背离》[J].《新闻知识》,2010(5):22-24

③田新玲、张晓多,《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J].《前沿观察》,2010(2):29-31

④刘思文,《近三十年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1979—2009)》[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6月,第11卷第3期,P54-58

⑤王倩,《论晚清新政背景下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展开》[J].《新西部》,2010(8)143-144

⑥芮必峰,《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56-62

⑦陈清晗、李娜,《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解读韬奋精神》[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51

⑧云国强、郑寅淑,《建构新闻共同体: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第24卷,第5期,P10-15

⑨郑涵、牛海坤,《跨文化视野下国际传媒文化面临的新困境——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之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17卷第3期,P120-133

⑩罗宁,《网络舆论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2):25-26

⑾杨岑,《从“捐款门”事件看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J].《电视时空》,2010(3):30-32

⑿范以锦、段惠婧,《“媒”求尊严:传统媒体更有担当》[J].《新闻实践》,2010(5):14-16

⒀郭磊,《房地产媒体报道文献综述》[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7):325-326

⒁赵建基,《新闻专业主义内涵及教学实践的探究》[J].《新西部》,2010(2):209-210

⒂杨艺蓓,《探析网络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J].《青年记者》,2010(6):25-26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作者:廖欣

上一篇:高效课堂初中数学论文下一篇: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