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新闻传播专业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主体力量,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篇:新闻传播专业论文

灾难事件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传播中,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不得不衡量的两把标尺。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功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用了三个表述方式——监视者(watcher)、论坛(forum)和教师(teacher)。新闻专业主义者认为公民有“知”的权利,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政治控制却刚好与此相反,它作为新闻调控者和管理者,主要在新闻的报道程度和范围上作限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不同,由此呈现出来的新闻报道景观也迥然不同。总体看来,正面报道两者目标更容易达成一致;越是灾难新闻或负面报道,两者似乎更容易背离。但“近来我国媒体在灾难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常被看作是灾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变项,或甚至灾难期间的社会大众情绪动员者,而成为灾难研究的重要一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调下,媒体该如何应对给社会正常秩序带来冲击的灾难事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灾难新闻中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灾难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收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者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

1、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重要性

一般说来,灾难有以下特征: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信息不充分。前四者的合力加之公众处于信息“饥渴”状态,此时如果媒体权威缺席,很容易给流言,甚至谣言提供滋生至而蔓延的空间。而谣言一旦蔓延,在灾难事件中形成舆论,就很有可能导致群体冲动而引发失控行为,成为社会种种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及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对其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一环。

2、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必要性

(1)传播渠道多样化。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极大丰富使传统上属于国家专控的信息发布权和控制权正在丧失,一个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与控制的信息空间正在产生,人类进入了“人际大众传播”时代。

2003年非典事件的全球传播就是最先起源于公众通过互联网而发布的信息。北京301医院一位老中医蒋彦永在知晓事实真相而媒体集体失语的情况下,首先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中央及海外媒体发信,引发了全球信息传播的高潮。网络使原本集中的权力大大分散。李永刚认为:“互联网的扩张几乎在各个方面已经成为政治控制的克星,它正在以自己的节奏改变甚至摧毁着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控制机制。”

(2)法制社会民众权利意识空前高涨,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要求强烈。现代社会公众对信息已由被动接受渐变到主动寻求,政府的职能也由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变化,这些都要求作为社会最为重要的资源——公共信息资源一一实现进一步的社会分享。

此外,灾难新闻对缓解现代人的心理焦虑和痛苦压抑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灾难新闻中,通过对灾难的认知,不但可以自警,更在怜悯他人中获得自我安慰,增加自我保护。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现状

(一)前期“失语”。后期“喧哗”

以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为例: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11月15日到11月21日为治理污染的最佳时期,各报均无关于“吉化爆炸”可能(或已经)对松花江产生污染的报道,此次事件中关键时候媒体“缺席”已是定论。

11月22日后,哈尔滨开始全城停水,媒体开始专题、专版报道,与前期的“失语”形成鲜明对比。

1、报道的数量和程度受到严格控制。无论何种媒体,报道原则均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在信息传播中,媒体是最重要的“把关人”,其选择标准有二政治标准和新闻价值标准,两者必须俱备。传统上,新闻价值有五个指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灾难新闻关乎人们生存,在重要性和接近性甚至显著性上都不言而喻,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但在新闻传播历史上似乎一直都不符合“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政治选择标准,它的发展也一直步履维艰。但总体社会政治控制对新闻传播仍有强度的影响,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自觉受到抑制,政治——媒介组织一一从业者之间还是单向度的影响,媒体仍然首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领域。

2、异地监督。

事发地吉林省对此次污染报道出奇的的少,从爆炸开始到12月31日共25篇而邻近的非事发地黑龙江省11月23日一天的报道就达到26篇,最多一天达到57篇。

3、较少关注灾难本身。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一直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表现在报道内容上,对造成灾难事件本身原因缺乏思考,更遑论灾难预警。

(二)灾难事件报道中的行政控制

1、事发当地的瞒报、谎报。11月21日,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以检修供水管道为由发布了第一份停水公告。其实在18日就已经得到松花江被污染的信息,“由于正处于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资关键时期,所以没有公布”。对此公告发出质疑,地震等谣言四起,政府才又发出第二份公告。一前一后不同的内容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2、信息发布权威部门迟报。对于灾难事件,一般都把信息发布权控制在有相当级别的政府手中。SARS事件后国务院出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将信息发布权归于政府。其中第三章第25条写道:“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对此,陈力丹写道“地方媒体没有报道权,需要中央部门协调管理,延误是不可避免的。真实的情况是,2003年4月30日香港《大公报》撰文指出,西方主流媒体利用中国防治非典前期工作失误和对国际的不利影响,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负面报道,形成了198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反华舆论浪潮。”

此后不久,国家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

“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建议建言

1、媒介: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也要重视新闻本身。“监视环境的功能是大众媒介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它是通过向社会成员提供准确和最新的信息来实现的。重视新闻媒体宣传功能是需要的,但一旦这种重视走向片面化、绝对化,社会完全排斥新闻自身规律,副作用也必然显现。因而必须建立新闻专业理念,协助政府进行灾难预防和信息传递,为政府提供社会支持。

2、政府:积极构建宽松的媒介生态环境。政治控制是媒介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以及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一个政府的民主开放程度和对人民知情权的尊重。目前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由于限制过多而总显得步履维艰,特别是对灾情的实况报道更是讳莫如深,实在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漠视。“同级报纸不能批评同级党委”、信息发布权的过度集中等制约和限制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的发挥。因此,给媒介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媒介才能真正担负起“耳目喉舌”的重任,建构起我国传媒的公信力。

实践证明,“灾难新闻”: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引发社会反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产生正面的作用。可以肯定,负面新闻是可以转化的,其中关键是信息渠道的畅通。正如《中国青年报》总结评论说的。有坦诚的政府才有理性的公民”。

作者:李霞霞

第二篇: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重视新闻职业规划教育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点越办越多,新闻专业学生急速增加,人们对新闻传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教授把中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超常规发展、供过于求、与市场需求的偏差、研究生培养等。而在诸多问题中,新闻职业规划教育是被新闻教育忽视的一个方面。

一、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规划是指运用职业评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的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的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则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进行升学或就业分流选择,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全面素质,主动增强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施受过程。

但是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职业规划教育却被忽视了。近几年来,新闻传播类专业院系在各大学快速增长,在招生方面大规模扩招,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各大院校新闻类专业点数量总计661个,比2004年增加200个,是2003年的2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在130,000以上,每年平均毕业32000人。那么,这些新闻学子毕业后将要就职的传媒市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目前,我国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新闻媒体总量约13000多家,而且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将坚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基本未审批创办新的媒体。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传统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从媒体来说,中央和各省市的大多数传媒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对记者、编辑工作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且媒体的报道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多元化,新闻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媒体招聘的主要方向。

另外,目前新闻院校背离市场需求的教育模式使得它所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而媒体需要的毕业生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当今的新闻媒体对于相对单一的采、编、播为主的人才逐渐失去兴趣,而越来越倾向于兼备节目策划经营、宣传销售、制片管理、市场运作为主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所欠缺的,这无疑加大了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

一个完备的、科学的、富于发展眼光的新闻教育体系应当有义务向学生告知有关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起职业规划的意识,帮助其了解新闻传媒具体需要的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将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关联、相契合的新闻规划教育。

1.高校要提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另外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也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分阶段进行。有关专家认為,对于大一新生,要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规范意识;大二学生则要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培养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等能力;大三学生面临选择,就该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大四学生的焦点是就业,就业政策、法律环境、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应该成为这个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

2.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高校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个人学习、个人发展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把学生的志向、兴趣、自我概念与传媒事业发展所提供的机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与传媒市场发展的契合点。就新闻人才成长而言,职业规划就是通过人才自身的自我变革,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并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达到人才自我实现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双重目标。

第一,教育学生树立全面的职业认识,尤其是树立正确的新闻职业观。新闻工作者是时代风气、时代精神的传递者与塑造者,同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守望者与监督者,还是社会生活和大众的沟通者与服务者。新闻职业规划教育,要分析与摒弃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等职业的错误性认识,避免对新闻职业进行所谓“无冕之王”的夸大其词的宣传,通过学习我国新闻史上如王远生、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老一代著名新闻人的事例,使学生树立新闻职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理想。通过新闻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职业背后所肩负的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所必需的付出、风险甚至牺牲。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准确判断新闻职业,抱定正确远大的职业理想、职业追求。

第二,帮助学生进行认真的自我剖析。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对自我有一个实事求是地剖析、判断和准确的定位,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未来从事的新闻职业交叉的可能性有多大?交叉点在哪里?如喜欢做战地记者,但是自己身体不好,或是性格内向,就未必能胜任战地记者的工作;喜欢做传媒管理,但是性格太过直率,容易冲动,可能无法从事理性的指挥与策划。职业规划教育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在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符合社会的需要。

第三,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长短期计划。规划教育要针对学生的职业诉求,帮助学生做合理的长短期计划,具体计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计划。长期计划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计划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计划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期计划的组成部分。按照这些计划不断充电学习,有针对性的锻炼和提高自己对所选择的职业需要的相关能力,并要根据自身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发展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规划。坚持自己的计划,大学四年必然能积累下足够的职业资本,就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状态面对求职与就业。

作者:韩 芳 呼格·吉乐图

第三篇: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建设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摘要: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主体力量,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激发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需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在外部环境上,高校要营造和建构建设课程思政的氛围和机制,促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转变和提升思想认识;在内部机制上,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要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德育本领,开展好教学实践。只有内外结合,整体推进,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主体作用

课程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中原工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媒介经营管理》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21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推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指出“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2]“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2],明确了建设课程思政,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和要求。

新闻传播院系建设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是主体,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着课程思政的落地效果。如何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激发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是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该问题展开探讨。

一、思想破冰:提高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认识

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充分发挥建设课程思政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认识到位,而思想认识到位既需要个体认知的提升,也需要外部环境的熏陶。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营造改变专业课教师认知的周边环境,促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孤立现象,受制于社会环境。长期以来,我们对专业教育的认识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就形成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的偏见。这一偏见不仅存在于专业课教师队伍中,在其他高等教育工作者群体中也普遍存在。因此,解决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认识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家的认识问题,尤其是高校党委的认识问题。只有高校党委尤其是“一把手”在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从学校的整体布局上营造消弭专业课教师思想认识偏差的大环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之间有交互作用[3]。个体的认知不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自主机制,而受环境的制约,当专业课教师周围的大环境变化了,其认知通常也会因受环境影响产生相应变动。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改变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认知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定期举行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学校要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为专业课教师等做专题讲座,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解开专业课教师的心结,使他们在心理上真正认同建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利用新教工培训进行宣传教育。人事处在进行新教工培训时,要专门设置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使新教工一入职便在思想上绷紧课程思政这根弦,为他们以后在教学实践中推行课程思政奠定思想基础。三是充分运用校园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博、宣传栏、电子屏等宣传舆论阵地,进行课程思政相关主题的宣传,使课程思政深入人心。

再次,加强组织管理。学校党委要统筹规划,建立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营造改变专业课教师思想观念的制度环境。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建设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抓宣传思想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教务处、人事处、宣传部、学生处、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等行政部门处长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工作。中观层面,新闻传播学院要依照学校的组织架构,成立以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推进全院的课程思政工作。院党委书记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督查评审权。微观层面,各专业教研室建立以系(室)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上三个层面的组织安排,建构了学校推行课程思政的制度环境,迫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

最后,建立奖惩机制。一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学校要在年终考核、教学评估、评教、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出的品牌课程、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激励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建设好课程思政。二是建立惩戒机制,迫使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转变思想认识。在教学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出现错误作为和不作为的,学校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惩戒。通过奖惩措施的实施,促使新闻专业课教师转变思想观念。

二、能力建构:提升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本领

建设优秀的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课教师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力。然而,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并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套知识体系,这不仅阻碍了他们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而且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因此,思想认识到位后,新闻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也必须得到进一步提升。

首先,加强培训与学习。学院要拿出一部分经费,专门用在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培训上。一是邀请专家学者或业界大咖开设专题讲座。学院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思政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或德艺双馨的业界大咖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提升专业课教师德育知识和案例储备。二是鼓励专业课教师进修学习。学校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专业课教师进修或参加短期思政教育培訓,通过进修学习或培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能力。三是利用本校的思想教育资源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能力。学校教务处要统筹协调本校思政课教师与新闻传播学院结成德育帮扶对子,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帮扶,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德育能力。

其次,加强经验交流。一是学校邀请课程思政品牌课程教师举行专题报告会等,向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传授经验。二是新闻传播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座谈交流会。不同教研室之间打破专业壁垒,共同研讨、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提高德育能力。三是专业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碰撞思想,集思广益,提高课程思政水平。

最后,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勇于创新,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逐步提高德育能力。同时,要有长期的心理准备,因为德育技能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推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达到一个质的突破。因此,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教学践行:落实专业课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路径

课程思政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在课程实践中。恰当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是课程思政取得成效的保障。

第一,深刻把握新闻传播学科的特点。新闻传播学科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与政治的关系较为密切。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依据这些特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传播新闻的规律和各种技术,建构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价值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第二,选好教材。教材是专业课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蓝本,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会对使用者的思想认识产生影响。合适的教材对建设良好的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影响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材的选用上,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规避与之相异的教材。

第三,掌握授课对象的思想状况。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或课程伊始,可通过与学生工作部门的座谈、调研或与授课对象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第四,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关系着教学实践的整体运行和课程思政的直接效果。科学的课程设计建立在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发掘和对课程思政价值的准确把握上。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对特定专业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结合授课对象的思想状况,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

第五,进行必要的评价和修正。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检测课程思政的效果,然后根据检测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可以通过课堂调查或与学生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对教师课程思政的认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修正,以保障课程思政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重要路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和长期性,从学校层面到新闻传播院(系)都要高度重视,積极参与。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课教师,作为实施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直接主体力量,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能力上胜任,教学上落实,新闻传播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12/08/c_1120082577.html,2016-12-08.

[2]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 t20181017_351893.html,2018-10-17.

[3] [美]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陈欣银,李伯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68.

作者简介:李建波(1974—),女,河南汝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教育。

作者:李建波

第四篇:新闻传播专业年鉴的个性化建构路径

摘要:中国记协组织编撰的《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是一套全面客观记录新媒体行业基本情况与发展的大型资料性年刊,填补了新闻传播类年鉴在新媒体领域的空白。其内容既有新媒体创新实践和媒体融合创新实践,又有典型案例分析,个性化的框架设计也为专业年鉴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 年鉴 个性化建构

年鉴是以“年”为单位,记录和更新上一年度社会或者某一专业领域呈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變化的综合性资料。中文系列的“中国年鉴”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年鉴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大幅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鉴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综合年鉴和专业年鉴纷纷面世,内容覆盖面广,编排手段灵活,呈现方式不断创新,且信息量大,内容全面、数据权威,成为人民群众了解社会发展或专业领域变迁的重要工具书。

新闻传播类年鉴是我国年鉴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09-1949年,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只有《新闻年鉴》一部。随着20世纪80年代“年鉴热”的到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告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新闻摄影年鉴》《中国互联网年鉴》《中国互联网发展年鉴》等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应运而生。而今,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将“新媒体”单列一章,《中国地市新媒体年鉴》《中国政务新媒体(微博)年鉴》以“新媒体”命名的年鉴寥寥数本,这与我国新媒体行业锐意创新、积极探索、蓬勃发展的现状不匹配。可喜的是,《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填补了这一空白。

《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高起点、高站位,从全国视野考察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实践创新和媒体融合创新,紧扣新闻主业、突出内容建设,汇聚国内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展示新媒体创新案例、先进人物等。一经面世,便成为学界业界探讨新媒体行业发展及媒体融合创新的窗口、新媒体从业人员交流的平台。为壮大主流声音提供了切实入理的研究成果,为培养践行“四力”的全媒体人才队伍提供了可学可用的工具书,为各级宣传部门建好用好管好新媒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宗旨明确,方针具体

编辑宗旨是衡量出版物价值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也是出版物个性特点的彰显之地。《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在策划之初,一方面借鉴相关年鉴的编辑经验,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与其他年鉴、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等出版物的差异性,在承袭专业年鉴编排格局的基础上,着力挖掘特色和个性。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与年鉴编写组成员广泛探讨,达成共识。一是要导向正确,即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新媒体特别是媒体融合重要论述统领年鉴编辑工作。二是要圈定核心,即紧紧抓住新媒体这个关键词,以中央新闻单位的新媒体创新和融媒体发展为引领,统筹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工作,充分展示传统媒体在新时代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全面反映我国新媒体事业的繁荣格局。三是要创新呈现方式,即突破文字和图片的传统呈现方式,更多采用数据化、视觉化表现符号,并通过二维码让读者借助手机有更加丰富的感官阅读。

专业年鉴的宏观宗旨、理念和特点,必须由编撰人员主动建构。编撰人员须依托专业基础,通过设置框架结构,筛选材料稿件,整合加工素材,创立专业年鉴的特色和亮点,使其散发出独特的风格和品味。在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编辑方针指挥下,由编撰人员确定年鉴内容和形式的组织搭配,在封面设计、目录编排、栏目设置、约稿组稿、排版装饰等方面做出详细安排,有步骤地打造专业特色,形成独特的媒介个性,从而赢得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地位。在编撰过程中,还须重视三大原则:一是对新媒体年鉴社会角色的正确理解和认知;二是把握全国范围内新媒体领域的整体发展面貌;三是了解社会需求,特别是对新媒体年鉴阅读对象需求的准确把握。为此,编辑组邀请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对“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明确界定,框定了年鉴的对象主体,在此基础上规划具体类(栏)目和条目。

二、框架合理,编排有序

一部年鉴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年鉴的框架设计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只有搭建好框架才能有效承载各种信息材料,全书庞杂的内容才能有所依托和归属,有了好的框架设计才能把整本年鉴的编撰理念、思想、形式等组成元素有机地联结起来,更好地实现编撰规划和具体方案。《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的框架设计打破了同质化编排的思路,采用同类聚合,主次搭配的编排方法,使栏目之间既有区隔,又有关联。

1.重点突出,兼顾全面。年鉴是对特定领域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反映和整体呈现,其内容繁杂,千头万绪,不仅要兼顾丰富的内容,还要恰如其分地选择、凸显和编排。这样的要求决定了年鉴的框架必须涵盖大事记、年度盘点、年度报告,同时还要设计几个经典栏目来展示其内容的独特性和范围的专有性,每个栏目都要有相对完整的主题,以此为统摄,各栏目相互关照、相互勾连,共同构成整本年鉴的宏观架构。

《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共设置13个栏目,全景式地呈现了全国新媒体行业发展和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概况和亮点,剖析了媒体融合进展中的问题、趋势和规律,并对新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年度盘点》栏目按月编排,全方位梳理2018年新媒体行业的大事、新事、热点;《高端论坛研讨》《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大事记》《中国新媒体大会记事》等栏目集中收录了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中国新媒体大会等行业重大典型事件,力图获得主题突出,节奏感强,启发联想,井然有序的阅读效果。

2.专业引领,聚焦精品。年鉴编辑组在中国记协的专业组织和指引下,先后三次向140多家委员单位和新媒体研究机构发出约稿通知,征集了300多万字的年鉴素材,以新媒体业务带头人、新媒体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为骨干,涵盖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新闻行业组织等领域人才,为年鉴的编写提供了专业保障。

《中国新闻奖首次评选媒体融合奖项》是《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具有代表性的栏目之一。中国新闻奖在2018年首次评选融媒体奖项,获奖作品多是“爆款”产品、“刷屏”之作,涌现出一批导向正确、主题鲜明、有思想、有高度、有深度的产品。如新华社研发推出“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系列融媒互动报道产品,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报道(广西日报:《柳州融水突围记》),艰险环境中的移动直播(新华社:《生死线上的青春绽放》),行业乱象的舆论监督(上海广播电视台:《网红店假排队现象调查》),时代精神的深度挖掘(《中国青年报》:《捅山工,这是一个你闻所未闻的职业》),都集中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展与成效。

独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融媒体案例,是技术引领下我国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创新。在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H5等方面的尝试,成为新媒体报道和融合创新的前沿做法。融合奖项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生产传播链条、技术赋能、要素塑造、平台活力、合作竞争等方面引领专业发展之先。经典案例抓住宣传重点、关注民生热点、叙事技巧做到“政治话题软做,民生话题巧做”,把握传播主導权和社会话语权,彰显媒体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这些作品引领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媒体融合产品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为我国各层级新闻媒体机构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3.主体并行,强化媒体属性。《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突破了行政区划编排新闻媒体单位的单一标准,打破同质化的编撰框架,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基本划分原则,关注媒体自身属性的差异,形成既体现全国视野新媒体发展的实践创新和媒体融合创新,又呈现不同类型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积极探索。框架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双主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进展》和《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工作综述》两个栏目中。

《区域进展》以地方记协为主要支撑,从全国各省的角度梳理全年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新举措、新机制和新进展。项目组深入调研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媒体机构,基本覆盖全国范围新媒体领域的发展概况,资料详实、数据准确,为媒体融合实践中的全国各层级媒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规律总结。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工作综述》把目光聚焦至140多家委员单位,呈现各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道路上千姿百态的创新模式,以及实践中可资借鉴的典型案例。栏目以中央主要传统媒体为龙头,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集团为骨干,地方传统媒体、新闻研究机构为抓手,创新结构规划,多层次、全方位呈现新媒体理论研究和媒体融合发展经验。在各委员单位综合陈述新媒体工作的同时,特别加入典型案例介绍,把具体工作中的亮点详细分析,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提供可学指导。

三、权威撰稿,跨界思维

新媒体涉及内容庞杂,年鉴根据指导思想和编辑理念,划定了融媒体发展和新媒体内容生产两部分重要范畴,邀请专家通过针对性研究,从行业发展、内容、技术、人才建设等多方面探讨提升媒体融合的具体路径。这些专家有中国记协新媒体专委会成员,有全国知名新闻院校院系负责人,有新媒体权威专家,也有领先行业的实践者。年鉴收录的这些文章既有学理性,又有实践指导价值。

《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组织各位专家学者紧跟媒体融合实践,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梳理实践发展规律,凝练观点,研判未来发展走向。《发展综述》栏目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对2018年中国新媒体行业进行整体概括和评价,分别从多个热点视角关注2018年新媒体发展的动态,梳理了重大舆情事件,分析火爆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不回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对新媒体未来更加多元化、场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年鉴打通学界、业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壁垒,平衡理论研究和一线实践,让两方的成果都呈现给读者。学界在新媒体领域的理论研究能更好地指导一线工作实践,同时新闻媒体的实操经验又能为学界的理论创新提供思路和分析样本。跨界思维构建更加融通、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人才建设》《年度报告》《重要论文》等板块聚焦新媒体学理研究,是新媒体领域重要的参照系,学术性更强,导向性更明确,与一线活动相互呼应,使得这本专业年鉴个性更为突出。与此同时,邀请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从新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领域、关键环节出发,对创新案例进行剖析,分析融合策略、转型路径、发展规律和创新方法,为各级各类媒体融合发展提供范式和参考。

四、传播方式与时俱进

一直以来,年鉴的传播方式以纸质出版物为主,陆续出现纸质年鉴配光盘或U盘的方式,方便读者使用各种载体获取信息。单一的传播方式严重影响年鉴的使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其作为实用工具书的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通讯网络的迭代更新,年鉴的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性传播载体的更换,如何更快速传播内容,满足读者碎片化阅读要求成为年鉴传播方式更高的追求。

目前,年鉴传播路径呈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单一方式发展到多元渠道。从纸质年鉴发展到网络、光盘、数据、微博、微信等多元化的传播载体和平台。二是图文传播到视频传播。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需求发生很大变化,年鉴增加了更多的呈现手段。通过PC端可以轻易观看年鉴网络版,实现文字、影像的全面展示,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让年鉴的资料文献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实现了各类资料信息立体化、多元化。

《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增加了二维码,读者在阅读纸质版年鉴的同时能够在手机上即时观看到相应的视频,实现不同传播介质无缝对接转换,这是传统媒体时代无法体会的阅读感受。这一新技术在年鉴中的运用不仅是《中国新媒体年鉴2018》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年鉴以人为本,适应读者新习惯和需求,实现其长久生命力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士研究生、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干部

参考文献

[1]胡正强.专业年鉴个性化的建构及其路径——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为例[J].青年记者,2019(06).

[2]冯海青.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J].传媒,2020(03).

[3]曾庆江,陈国泉.把握好舆论引导中的“三个地带”[J].新东方,2019(12).

作者:王晨燕

第五篇:新闻网络传播需要专业化从业人员

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受众日益增加,因此对于网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也随之提高。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看,对于网络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呢?

一般而言,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有传播的共性:第一、传播新闻和信息的功能。即传播的首要目标是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军事等信息快捷地传播出去,从而使受众快速全面地了解到各方面的信息,而其他所有功能都是在实现这一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第二、传播党和国家的政策。国家的运行和管理是在党和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及时让民众了解和理解政策是新闻媒介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第三、反映公众的要求和呼声,架起民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要力争顺利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功能。随着经济发展,总体看我国新闻媒体几乎全部拥有先进的传播设备和传播网络,有些媒体甚至达到很高的水准。因此,从硬件层面看,应该不存在大的问题;传播人才方面,传统媒体有优势,而网络传播的人才问题就比较突出,需要加大力度尽快提高素质。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应该说基本相同。但由于网络媒体具有新媒体和融合媒体的特点,因此从特定角度看,网络媒体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应该比传统媒体更高。网络媒体是社会化媒体,而新闻网络传播又和传统媒体传播结合非常紧密,因此从专业角度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类似的专业水准,还应具备符合网络传播运作的特殊要求。最重要的是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搜集信息的能力;第二是判断信息的能力,而且在信息判断能力方面要求更高。因为传统媒体发布新闻和信息一般是记者亲临现场或者访问了有关人员,这样就有了判断的基础,而网络媒体具海量和虚拟性,这样就给判断其信息的真伪增加了难度。

今年3月路透社发布了《网络报道守则》,守则中对路透社人员如何应用网络信息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比如,使用从网上获得的信息时,标题中必须清晰准确地说明;在使用网络信息时要反复斟酌,三思而后“贴”;如因工作需要使用Twitter(微博)必须征得主管同意;对可能产生争议的信息,记者要保存有关网页,以免受到“捏造信息”的指责;要注意不能随便让别人误以为你发布了消息,你可以开设博客等,但是不要让人家误会你代表的是路透社;不能把维基百科作为一个可以署名的消息源使用,不能直接引用或拷贝维基百科提供的信息,因为它不仅未被证实,并且每一秒都可能因编辑者的添加或删除而发生变化。

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网络的虚拟环境不容置疑,而新闻网络传播从业人员要按照现实中的报道需要严格要求。在这种环境中,新闻网络传播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处理很多复杂的问题,而且这些复杂问题还会随网络传播技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网络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跟上变化,即使在传统媒体工作了很长时间,要懂得网络报道也需要不断学习新东西,这样才能了解网络,把握网络特性,顺利自如地运用网络传播。

目前从事网络传播的编辑年轻人居多,是媒体发展的新生力量,在网络媒体工作有着独特优势,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将逐渐成熟起来,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网络传播的优秀人才,对中国的网络发展做出新贡献。

作者:马胜荣,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作者:本刊特约评论员

上一篇:心理医生论文下一篇:学校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