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如何评价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职业安全健康如何评价

如何整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通行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ISO14000等标准体系被称为后工业时代的管理方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内涵是以著名的戴明管理思想为基础,称为PDCA模型。它突出强调了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及全员参与,以及全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具有系统化、程序化、文件化以及三级监控的特点。通过此种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将标准量化的原理引入到安全生产中来,是企业全部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就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自觉地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使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人、机、物、环境、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安全状态。它突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是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拓展、规范和提升。

一、内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对比分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一)内容的一致性

1.强调了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两种模式都要求做到:对人的管理要有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对设备(物、环境等)的管理要有测量和纠正;对日常的安全管理要有依据、有标准。而所有的这些都要做到文件化,“该写的必须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记录”。

2.立足于事前防范,体现了“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安全理念

安全质量标准化强调“三点控制”(危险点、尘毒点、事故多发点)“危险作业审批确认”“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其实质是要求对生产现场进行危险预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最基础工作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这与安全质量标准化不谋而合。因此,两种模式均体现了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与事故超前预防、事故隐患排查相结合。

3.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核心是实现操作标准化,要求员工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作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建立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与保障,要求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断激发员工的安全需求,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

4.着眼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职业安全风险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靠“自上而下”“行政指令”“以检查促整改”,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均强调“自下而上”“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事前预防”“持续改进”,突出了风险的评价和控制。

(二)内容的差异性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通过第三方认证

企业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目的之一是向外界表明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条件的积极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必须通过第三方认证,以便向外界和第三方表明其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健康的能力,展示其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而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令性的安全管理手段,标准由行业制定,无需通过第三方认证。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追求绩效的持续改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是,要求企业做到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进。整个体系从3个方面体现PDCA循环原理,首先,体系的本身从策划、行动、检查和纠正以及管理评审应做到PDCA循环;其次,每一个要素也应做到PDCA循环;第三,单个的作业活动要做到PDCA循环。而安全质量标准化从大的方面来看,如验收、复审以及动态管理做到了PDCA循环,而具体细化到每一项标准就未做到PDCA循环。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作出了明确规定

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向外界做出2个承诺(“遵纪守法”和“持续改进”),其中之一就是要承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标准的17个要素中,与法律法规有关的有5个,不仅方针目标要合法,而且体系的运行控制更要合法。另一方面,体系文件和企业内部管理标准的建立,对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成为员工行为的规范,这在企业内部同样也起到了“法”的作用。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定期更新、建立识别渠道等没有明确化,不利于提高企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但是,它对企业内部应该建立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与动作标准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审核侧重于“要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都是在三五天内完成,审核侧重于“要素”自身的完备性,但未必对所有的要素都要进行审核,因此,审核具有“抽样”性质,不可能完成系统的、全面的审核。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验收和复审是企业内部的一项长期工作,验收和复审要从班组开始,逐个班组,逐个车间,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创建时间长,验收时间亦长。

二、整合的可行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不少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都是在近阶段的不同时期建立或开展认证的。企业要建立两套文件系统,而且两个模式独立建立、独立运作,会给企业的工作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资源的浪费,势必会造成管理效率和绩效的下降,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无所适从。通过对比分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素和内容,我们发现两个模式在关注的焦点、所解决的问题和所达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所依据的管理原理、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仅仅在法律法规的获取、审核、认证验收上有所差异,由于两个模式极强的兼容性,使其整合在一起成为可能。

1.内容上易于整合

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素和内容大部分相互对应,都是强调以预防为中心,控制现场危险源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和预防事故。

2.过程上互为补充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强调系统化,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强调员工的操作标准化,其基本出发点都在于员工的操作和现场危险源的控制,因此说两者是一个互为补充的有机体。例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缺点是,认证机构在认证或监督审核时,很难抽查到较多的员工。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验收和复审是由企业或行业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开展的,一般验收一个车间就需要1天的时间,即便是验收一个班组也需要半天时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上都有充分的保证,这就使得验收和复审面明显加大,弥补了体系审核的缺陷。

3.达成的结果一致

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都体现了事前预防的系统安全理念,两项工作整合运作,有利于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全新的安全生产理论,有利于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技能,有利于风险的控制,更可以避免重复劳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三、整合的原则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安全质量标准化整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要素。两模式的要素基本上涉及到企业的整个管理系统,两模式要素的整合宜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为主线,即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素和要求。二是整合文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组织规模、文件化的成熟程度来选择文件整合的方式,如果两模式是同时开展的,应一步到位,实行“二合一”文件模式,如果两模式是分别于不同时间建立的,应在先行建立的文件基础上,补充完善文件内容。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文件的内容应涵盖所有的要素,文件的数量应分别满足体系认证和验收复审的需要。整合时应坚持以下3项原则。

1.实效性

整合是寻求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务必要杜绝“写归写、做归做”的不良倾向,做到“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内容不缺”。

2.融通性

整合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先行建立的要保持,后建立的不能另起炉灶,而是要互为补充,相互利用。

3.可操作性

整合必须做到“两符合一提高”,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实际,又要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完善企业的内部标准,让标准更有效地指导操作和管理。

四、整合的方法和步骤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整合的方法,可分为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的“自我整合法”和寻求中介支持的“咨询整合法”,具体选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企业的文件化程度、运作时间长短、员工熟知程度以及企业组织规模等情况决定。当企业有一批既熟知本企业生产流程,又熟练掌握两种模式运作技巧的专业人员时,则应优先采用“自我整合法”,这样的整合才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整合有7项步骤。

1.成立整合机构

整合机构一般包括由管理者亲自挂帅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的整合工作小组。

2.制定整合计划

明确整合工作任务、思路、要求。整合工作时间应控制在3~6个月。

3.开展培训

重点学习、理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素和内容,使参加整合工作的所有人员掌握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熟知整合的方式和技巧。

4.进行现状调查和摸底

深入了解现有的管理模式在可操作性、有效性上还存在哪些问题,重点了解哪些活动(过程)、文件和记录表格可以合并或精简,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整合一并解决。

5.开展整合设计

整合设计的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公共要素和专业要素的确定、文件整合的名称及数量、记录表格的名称及数量、确定各项整合任务的责任人和职责。

6.修改完善文件

在修改完善文件之前,应编制一份文件修改大纲,明确文件(表格)的编排格式、编号规则、起草人员等。文件的完善应由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修订顺序应“自上而下”进行。

7.新文件的发布运行

在文件发布后应做好文件运行和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并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贯标学习、培训。

综上所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整合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两种模式的整合既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整合方式,更要充分分析、理解和掌握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求大同存小异”。只有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遵循上述原则,并不断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整合工作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编辑 林静

作者:刘亚平

第2篇:如何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

影视繁荣发展呼唤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

文艺评价标准是文艺评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正确开展文艺评论工作、加强对文艺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建立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对影视创作人员、广大观众以及政府决策部门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将对当前我国的文艺发展、繁荣、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建设符合中国本土特色又与世界文明发展相一致的文化,以社会所需要的主流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主流思想与文化,对于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至关重要。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体现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巩固社会的健康发展。在文化传播手段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作为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剧已成为所有艺术中与公众联系最为广泛的一种经典样式,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及时地反映当代社会基本价值体系和时代脉搏,发展繁荣文艺,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是推动影视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从行业低谷迎来自身发展的最好时光,电视剧也同样经历了产量的连年攀升和品质提升。渐入佳境的影视创作生产随着传播媒介和手段的多样化与高覆盖率,在大众生活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影院建设、银幕数量、电影票房、电视剧收视率、网络点击量、广告收益等大幅提升。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批评主动积极,手段和渠道多样,呈现直面现实的评论热情,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影视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与健康科学的影视评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影视评论作为影视业发展繁荣的推动力量,为影视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同时,站在时代发展的价值与思想立场上,加强对影视现象给予规范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是引导群众审美鉴赏的有效手段。文艺的功能、作用与影响问题,换言之,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是个意义重大的命题,中国社会在自身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使命,但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和方针从未改变。影视剧在文化艺术中普及率最高,只有在制片、创作、生产的源头遵循艺术规律还原生活之美,才能确保影视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把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好的艺术情趣传递给观众,普及并提高群众的审美鉴赏力,正如前人所指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明确是非,引导并深化认识,反对简单的“骂杀”和“捧杀”,可以提升影视创作生产的品质,多出精品,让影视剧真正成为指向人的灵魂并有益人生的精神食粮,从而满足大众的需要和喜爱。影视评论以科学健康的评价标准为依托,客观分析影视作品,理性而不单薄,机智而不油滑,有效地提升人们的鉴赏能力,帮助观众在数量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认识优劣、区分高下,对观众特别是代表着我们未来的年轻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产生着积极影响。

当前影视评论现状分析

近年来,影视批评作为影视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与当今影视艺术创作生产呈现的充分开放和多元发展同步,拥抱现实,显示多样化发展的趋向。在当今改革的发展实践中,影视创作生产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影视评价渠道及作用也有了很大变化。目前,评价电影电视剧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四个:(1)专业学术型影视评论。指影视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进行的学院派评论和研究,主要在业内专业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这些影视评论者大都富有专业基础和个性才情,借鉴并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话语工具,较为独立、理性化、不无学术识见,有专业化能力和水准,是影视评论中的“正规军”的力量。(2)媒体影视评论。它的主体是由大众传媒记者撰写的资讯类的浅显通俗的影视评论文章,有些是基于发行宣传方“统发稿”基础上发布的影视评论与报道,也有由社会知名人士、文化学者、作家、自由撰稿人、专栏作者等自主撰写的具有相关专业基础而又雅俗共赏的影评文章,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常规的娱乐新闻报道,为了票房和收视率,着意于宣传造势,和作为影视文化现象展开的讨论,往往有一定的区别。娱乐新闻式的评论是娱乐记者随意性和表面化的评说与概括,掺杂着较多个人或商业化因素。(3)群众影视评论。主要是普通观众有感而发的较为感性的评论,也可称之为大众化评论。这种评论样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以大量出现的影视评论刊物为阵地,规模和影响巨大,广受瞩目。大众评论娱乐性较强,具有时效性,不乏真知灼见。但是,群众影视评论作为报纸副刊、文艺刊物、时尚杂志的宠儿,个别社团活动组织的对象,作者多为影视爱好者、青年学生以及各界社会人士,评论采随感形式,带有即时的甚至(有时)是组织化操作的意味,因其浅尝辄止、即时、无序的特点,社会影响力渐趋式微,以至变得可有可无,并逐步被网络影视评论所取代。(4)网络影视评论。现在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人在去电影院前都会上网看看,可见网络评论已经成为影视评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论坛、博客为主要阵地的网络评论与互联网相联,构成一个活跃的共同体,充满新媒体文化特有的世俗性、互动性和参与感强的特点。当前,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影评的兴盛随着互联网视听技术的发展渐成热点。据统计,到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已达5.91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由于网络文化“超文本”的整合属性,几乎所有网民通过指间的轻轻链接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影视评论,如果一部影视剧的营销得当,获得网友过亿的点击量轻而易举。完整的网络影视评论作品,往往要么由原创帖和若干回帖组成,要么按照“主题-作者-回复-查看-发表”的结构模块呈现,所以,网络影视评论的样本数据,从直观层面上会涉及单部作品数以万计的评论,以及接龙式的点击率。据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问卷调查,有42.67%的受访者曾浏览过网络影评,另有25.34%的人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过影评,或在电影论坛上发表过影评,而48%的人曾转载或引用过其他人在论坛或博客中所写的影评。还有37.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论坛、博客中阅读的影评,已经超过报纸和杂志。显然,考察影视剧播映后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需要对网络空间中多层次多形式的影视评论进行样本数据的分类采集和归纳评析。美国尼尔森曾对亚太各国网民用户的观看习惯做了一项调查: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62%的中国网民愿意分享负面评论,患有所谓的“坏消息综合症”。在这种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并规范健康的网络影视批评,很有必要。

今天的影视创作生产已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影视产业需要市场,需要接受市场检验的情况下,影视工作者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随着中国步入消费社会,商业性不可避免地侵蚀着影视剧的文化内涵,影视界浮躁风气蔓延,忽视影视作品还是严肃而有价值的精神产品的事实,出现了偏离正确艺术立场及其社会导向职责的庸俗、低俗、媚俗的不良之风。影视评论者须及时把握这个时代的影视发展趋向,大力改进,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当今影视艺术发展面临问题进行及时研究和回答,了解社会公众对影视剧的反馈,告别批评游戏化和评论话语空转的情形,以作品为主体,以严肃分析为方法,发现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趋向性问题,引导影视创作在开放互动中加以调整,以实现影视产业的发展繁荣。

目前,中外流行文艺样式文化融合的趋势凸显,当下所有的文艺元素几乎都以混搭的形式出现在影视创作中,不同的声音出现多维互补的表达与融合趋向。文艺评论工作着眼全局,对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文艺现象进行横向纵向的全面分析和把握,认真探讨影视价值观的表现和传播问题,为包括影视创作在内的文化艺术生产活动补充新鲜有益的血液,不断发挥引领创作和生产、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有业内人士对影视批评现状发表这样的看法:影视剧的美学体系还没有建构起来,影视批评存在4个“不得”:题材评不得,作品骂不得,人名提不得,真话说不得。应该说,此语道破了当前影视批评的尴尬。在影视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影视剧的标准呈现渠道多样、价值混乱、竞争无序的状态。影视评论在其积极开展的针对影视现状、影视产品进行的描述、分析与评判中,肯定褒扬较多,对那些看不惯的不正确的东西,对那些内容无甚新意、艺术水准非常一般而政治上无碍的东西,往往采取包容的尽可能少批评的态度,这使得影视评论不能提供创作上的参考借鉴和审美上的共鸣,而为所欲为的不实营销、自我炒作甚嚣尘上,鱼龙混乱,针对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影视批评缺位,影视评论者也被边缘化了,影视批评在影视业的发展链条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市场标准成为当前影视评价的主要价值标准,成为毋庸讳言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影视批评的底线在哪里,影视艺术价值观和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遏制经济挂帅、盲目追求市场利益的商业传播指标普泛化,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估影视剧的艺术内涵、文化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影响,需要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予以重视,深入思考,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的几点思考

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要从当今的中国国情和现实问题出发,深入研究批评基本原理和文艺理论,坚持民族文化特色、立足社会意识形态要求、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兼顾大众审美情趣,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性的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审美标准的价值标准体系。

1、积极研究国外影视评价标准的建立。

国外影视评价标准的建立首先是因其电影市场机制已经相对成熟,其次也因了特定的文化背景与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都要考虑观众接受心理、社会反应等因素,同时,在设置影片艺术性、崭新视点、叙事完成度、技术表现力等评估要素之外,也有文化价值方面的考查与评鉴。例如,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影视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点是:跨越阶层的混合的大众文化。但其通过对传统社会秩序进行创新和重构,来塑造美国国家形象,传播美国核心价值观,而绝非纯粹的消遣娱乐。“没有什么比好莱坞更美国”是其形象的概括。我们知道,美国是对低俗节目内容管制最早的国家,有比较完整的鉴定低俗节目的评价系统和监管执行的制度系统。美国的影视评论者一般都具持尖锐的批评态度,颇具权威性和个人魅力,地位较高,社会影响普遍比较大。像前些时间去世的美国罗杰· 伊伯特这样的影评人,除了写影评还经常上电视录节目,一部电影上映后,观众都要看罗杰· 伊伯特的大拇指。“如果他正竖大拇指,那么就是好片,如果倒竖大拇指,那么就肯定是烂片。”当然国外的影评人身上也存在种种问题和症结。如法国电影大师特吕弗就曾指出一些影评人的问题:安于对电影史的无知,不了解电影的拍摄技巧,缺乏想象力,盲目的爱国沙文主义,狂妄自大且好为人师,只能作出肤浅的判断,看不懂电影。他将这些概括为“影评人的七宗罪”。其中,不难看出他心目中的电影价值评估的凭据与立场。

建立影视评价标准,我们需要看到并借鉴国外影视批评的长处,重点思考和研究如下方面:如何保持专业化的衡量要求与水准,由媒体来组织发表的影评与由学者来做的电影批评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怎样做到不昧着良心,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影视评论人如何才能凭着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感来写文章?媒体时代影评人的作用是什么,怎样以自律和对自己的权威感的维护来作为一种制衡手段,进而真正为影视事业添砖加瓦?作为影视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与普及性的电影文化形式之一,影视批评及其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影视评论者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过硬的影视理论修养与专业素质,引导、推进、规范广大群众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接受乃至上升为审美鉴赏的层面,帮助人们在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中,发现那些弘扬真善美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影视文化环境,让评论脱去哗众取宠的外衣,客观、公正、权威,活泼生动,将影视评论价值引领的责任与意识融于精彩、丰富的评析之中。

2、加强影视评价标准的引导与建设。

影视剧的宣传推广,常常超越了作品本身,利用媒体无孔不入的炒作心理凭借“话题战术”进行多渠道的“病毒式营销”,已成为影视发行宣传以至影视评论的“潜规则”。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在于:一是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追求票房/收视率,对票房和收视率顶礼膜拜,为了迎合观众口味而降低艺术品位要求,影视宣传与影视批评被混为一体,加剧了影视业低俗、庸俗、媚俗的现象。二是缺乏文化使命感,放弃社会责任。层出不穷的以炒作为目的的发布会、研讨会,充斥着出于利益关系不负责任的吹捧以及空洞的学术炫耀,混淆视听,让原本无序的影视评论体系更加混乱。三是缺少批评勇气和批判精神,丧失地位和权威,盲目从众。尽可能少批评,以免得罪人,对大众文化和影视创作生产潮流批评不到位,引导、规范乏力。四是忽视艺术以文化品位和艺术标准为旨归,放弃批评责任,导致文化投机、市场畸形,低俗化的不正之风大行其道。加强政策指导,构建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无疑是变被动为主动的良策,它将正本清源,涤污扬善,强化影视评论的批判精神,发挥它应有的品格和功能。

建立有效的问责平台,主管部门在立项、审批环节上按照科学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严格把关,宁缺毋滥。除了各机构实施的电视剧审查工作以外,电影管理上实施的“一备双审制”改革,审查机构在各省区全面开花,审查、出口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统一、权威的影视评价标准体系纳入到各个审查、报备机构的工作当中,以统一、提升并监督其准入水准,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第一,研究并建立正确、科学和健康的影视评价标准,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影视剧的拍摄在当前降低门槛逐级放开时,要注意处理“放”和“抓”的关系。该“放”的“放”,该“散养”的“散养”,该“抓”的要“抓”。第二、组织学习班和相关研讨活动,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影视评估体系与具体实施标准,有法可依,坚决驱除各类影视作品中的假冒伪劣与低俗化倾向,使劣质影视剧对社会的危害减至最低。第三,通过设立专门的影视产品质量鉴定和跟踪调查监督机构,改进、完善促进产业发展与影视业服务质量。第四,充分发挥影视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令屏幕 “生态失衡”的“三俗”,是一个在过去被视为属于道德范畴却在业内缺乏普遍、明确界定和充分认识的现象,认识的滞后与行业协会组织领导作用乏力,经常亦步亦趋地跟在现实问题之后,改善这种状况,发挥其积极作用,刻不容缓。

3、规范对票房和收视率调查统计的标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票房和收视率调查与研究也是影视工业的一环。重视开展更广泛意义上的电影电视剧受众心理和观众市场的研究和评估,扩展影视批评研究的基础和范围,认真研究文化产品对社会受众广泛、长远影响的特殊属性,规范对票房和收视率调查统计的标准,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进而把握大众的收视心理,探究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推动建立影视创作、生产及传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生态和精神价值,影视评论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评判作用。但是,影视作为文化产品,让其承载起主流文化倡导的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等价值观念,影视传播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响应,在完善影视评论的体制建设,加强力量,努力承担和肩负起文化导向功能的同时,需要探讨影视剧生产和播映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真正建立起一种兼具权威性、公正性和影响力的调查、统计及发布平台。如果影视剧在一定时间内对于观众注意力的集聚能力不强、主宰院线和电视台的票房和收视率的数字虚假,而提供虚假信息的是放映播出或制作机构,那么,结构上的弊端决定了纯商业模式主导下的影视作品的播放和广告投放,最终不仅产生虚假繁荣的泡沫,损害影视生产经济效益,还将丧失应有的社会效益,影响亿万观众的精神世界和审美鉴赏。所以,不仅要加强依据科学权威而又专业化的影视评价标准进行的优秀影视评论,积极研究影视作品的定位和品质的稳定性,而且,对泥沙俱下、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痕迹明显而易引起观众强烈反感的植入式广告,以及实际的广告投放量的变化,也要依据相应的有着统一调查标准的权威发布平台,及时监测数据的产生和应用,尽量避免技术和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与问题。对样本抽样的具体分类指标和后期加权的保密级内容,也应该做出科学调整,消除调查过程中的采集疑点和数据争议。此外,以评为鉴,研究传媒价值规律,调整收视率样本结构,完善调查方法,建立分众定性的观众满意度调查的市场化研究,获得准确的社会各地域各阶层民众审美喜好的数据,便于有针对性地推广相宜的同时担负社会责任和经济使命的优质影视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一味追求市场前景而牺牲社会效益带来的票房、收视率误导和行业间的无序竞争与负面作用。

4、开展健康的网络影视批评。

(1)研究网络影视评论的社会、文化及心理作用,努力使网络影视评论成为反映影视业现状和观众及市场趋向的典型渠道。尽管电脑的背后也混迹着伪装的从业者、媒体人,出现很多虚假信息,但更多的网络影视评论体现的仍是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高度重视并正确引导网络影视批评,使其与传统媒体影视评论形成互补而又溶融为一的趋向。网络影视评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统影视批评,它虽和专业的、学术的批评完全是两个领域,但其在观众中的影响力是超过学术影响的,是既有的传统印刷媒体评论和专家评论的补充。百度贴吧、天涯网、豆瓣网、时光网等都是年轻人喜爱的网站,网络电影论坛开设之初便吸引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注意。近十年来,网络电影论坛和影评博客培育了众多著名的影评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也已出书、并在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渠道及影响已超越了网络。在这个基础上,正确引导、规范网络影视评论并构建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网络电影文化,势在必行。(2)成立网络影视评论协会,对网络影评人进行监控和管理,积极组织并发掘网络影视评论的长项与优势,使其成为影视产业和影视评论中的正面积极的力量。网络影视评论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和评论样式,需求量和写作群在不断扩大。象百度贴吧中的“电视剧吧”因其对信息的分门别类、强化与再创作有着很好的人气;各种社会名人、专家、网络写手的博客中出现的影视评论,让网民和观众趋之若鹜;专业穿帮网的出现,可以视作开放社会中网络细化的表现,“纠客”们专门寻找影视作品中的穿帮镜头,就事论事地进行讲述,其意义在艺术审美之外,体现了大众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影响力。网络影评及其组织纽带,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因素。借助互联网所长,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去进一步引导点燃大众对影视业的关注和参与的热情,通过这种强大力量的存在,使网络评论成为国产影视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3)赋予网络影视评论以新的定义和使命,让其担负起有效的文化疏导作用。据问卷调查,有高达61.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影评和报纸、杂志上的传统影评相比,其最大特征在于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即其具有的开放性特征。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看到论坛或博客中某篇影评和自己的观点相同或相悖,他们会回帖或发表评论以表明自己的看法。还有34.67%的受访者指出网络影评灵活性强和“短、频、快”的特点,更符合信息时代大容量、快节奏的特征。2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影评情感更加真实,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具有亲和力。显然,网络影评的影响面及文化作用会越来越大。(4)加大专业影视评论力度,改善影视评论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水准的情况。网络影视评论的草根性具有自由发表、自由表达的特性,有其长处与优势,许多观点与思考值得肯定,但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显然,在当前的网络影视评论中,参与者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既有那些自主选择积极参与的人群,如:追星族、善意的批评者、具有一定素养的解读者、专家学者等,又有在大众化的旗帜下,搅起沉渣的浑水摸鱼者、宣传方的雇佣军、网络板砖、狂欢式的话语暴力等,厘清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状况,让专业的高素质的影评人发挥主流作用,引领当下影视批评与研究及其走向,非常重要。

5、建立高素质的影评人队伍,营造影视理论批评的良性生态环境。

影视评论坚守应有的价值立场,担当时代引导的责任,积极研究当下影视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复杂现象,就需要具有鲜明的是非观和深刻的思想见解,传达正确的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研究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影评的批评策略、话语特征、受众心理以及对舆情的影响属性,加强影视批评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正面积极的作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影视评论的出现,使得影评人拥有更多的言论和话语自由,其鲜明的个人化、分散化的生态选择特点,为影视评论队伍注入活力,同时也对影视评论者的资格确认与评论定位带来新的挑战。今天的影视评论不只是信息、知识的载体,在很多人眼中,人们对现实的关注更多地来自影视等大众文化传播新载体,影视作品搭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而且和被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新媒体相联,这种影视、新媒体与观众的融合与作用的新趋向,呼唤建立高素质的影视评论队伍,通过研究新媒体等新兴事物,重新找到并探索影评的新手段、新定位和新型生存策略,形成独特的文体风格,为电影电视剧创作生产和传播提供更广泛的历史文化视角,在当今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当下影视业界,学术研究、创作生产和观影活动基本上是三个领域,缺少关联互动,理论脱离实际。建立起认真的、负责的、得到三方共同认可的具有公信力的评估体系,传递价值取向,共同承担起推动影视创作生产的引导、发展的重任,揭穿市场营销中的谎言,远离影视评论中的捧臭脚的吹鼓手之作和“红包影评”,需要支持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影视评论专家和权威,并建立起相关机制和制度化的保障。同时,还要有能够担当起行业的标杆性作用的、专业的、传阅度高、权威性强的影评人杂志。在这样的基础和平台之上,专业的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影评人,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守职业精神,彰显批评人格,敢于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负责任地推荐观众看或不看什么作品,或哪类作品适合哪类人去看,重视推广不为人知的佳作,为好电影的制片人授予有益的肯定和赞誉。高素质影评人队伍的建设必将改善鱼龙混杂的影评现状,对影视市场和观众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并成为影视评价标准体系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标。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专业影评人队伍,确立这个群体在创作、市场和观众中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直接关系着营造良好影视批评和舆论氛围的生态环境的质量。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影评人的责任,要自觉践行社会价值体系与规范,坚持我们社会时代的前进方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抵制庸俗、媚俗之风,进一步发挥影视评论交流、讨论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影视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弘扬并体现时代精神,传承文明,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贡献。

(许婧、王乙涵对此文的写作有贡献,谨此说明并致谢)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晓红

作者:丁亚平

第3篇:实施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了解患儿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促进儿童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50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患儿的家长开展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问卷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验证健康教育效果。结论:儿童家长在用药安全的认知和行为方面需要开展有效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关键词 儿童 用药安全 健康教育

Key words children; medication safety; health education

为提高儿童家长的安全用药知识,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我们对250名6~12岁急性上感门诊患儿的家长开展安全用药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家长对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认知行为的现状及特点,并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在健康教育干预后,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抗生素等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2015年9~12月期间,将250例6~12岁急性上感患儿的家长列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8 人,女性152人,年龄28~4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9 人,高中、中专93人,大专及以上88人。

1.2 安全用药干预的方法

(1)设计儿童安全用药调查表,对门诊医护人员就儿童安全用药相关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在儿童就诊当天(干预前)填写安全用药调查表,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对儿童家长进行评估。医护人员对儿童家长开展有关儿童生理特点、用药要求、常用药物知识介绍等安全用药的健康教育,解答安全用药咨询,做好调查情况的记录。一周后患儿复诊时(干预后)按照调查表的内容第二次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并填表,把二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2)安全用药知识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1、表2)。

(3)基本情况:干预前患儿家长安全用药知识缺乏,存在不安全用药行为,并与家长的文化程度有关。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静脉滴注效果总比口服好(57.6%),中药没有毒副作(77.2%),感冒需用抗生素治(70.8%)和2种药肯定比只用1种效果好(69.3%)。这是目前不安全注射和抗生素等药物过度使用的重要原因。干预前学历较高的家长安全用药知晓率相对较高,干预后不同学历的家长知晓率均有提高,但学历较高的家长提高更显著。在细菌是否会产生耐药性(77.2%),购买抗生素是否需要医生处方(98.8%)和给儿童服药前是否核对药名和有效期(84.9%)问题上,在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干预后,安全用药知曉率率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2 讨论

儿童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肝的解毒和肾的排泄功能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在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与成人有着显著的差异,给儿童抗生素等药物的安全使用带来较大的难度。①新药品种的不断出现和临床用药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②儿童家长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患儿家长接受信息的程度和效果,③为使他们安全用药知晓率普遍提高,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加强不易理解知识点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与家长间双向交流和沟通是安全用药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应以儿童家长掌握知识、转变态度和促进健康行为出发点,它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家长改善行为,维护身心健康。药师应通过开展用药咨询、发放合理用药小册子等方式对儿童家长做更详细的用药交代,使他们从正确途径获取正确的安全用药知识。

(1)抗生素使用方面,适当的联合用药能增强疗效,但多数情况下,细菌耐药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联合用药种类增多而呈上升趋势。④为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积极开展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知识教育,儿童用药应尽量精简,一般病毒性感染,常不需使用抗生素,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症状,相反易导致耐药菌和二重感染的产生。⑤

(2)中药使用方面,儿童家长更相信中药副作用少,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这些错误的认知可能与中药的毒理学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关。

(3)给药途径方面,应根据病情,尽可能减少不安全给药途径,首选安全性好的口服途径更科学、合理。

(4)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家长对安全用药知识的关注度及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用药安全。向儿童家长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关注,可使儿童家长能够客观、合理地使用药品,减少不良反应,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3 结论

对患儿家长开展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干预要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大力创新, 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位的药学服务,充分发挥医师、药师的作用,提高其对儿童安全用药的关注度,确保儿童用药安全。

注释

① 贺艰,田萍.影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87-888.

② 胡华芸,黄冬平.儿童中毒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369-370.

③④向利丽,胡荍.对家长实施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8.23(3):65-67.

⑤ 汪向军,李胜昌.家长对儿童使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749-1750.

作者:胡小萍 周萍

第4篇: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评价制度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2016年9月1日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2016年9月1日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1、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履行项目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责任,规范安全检查工作,促进安全检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助于及时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有助于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规范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2、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类型

(1) 定期性检查。由项目经理带队,每月下旬对施工现场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要面广、有深度,能发现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法、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时整改完毕。

(2) 经常性检查。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生产情况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经常性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检查中要狠抓易发生和可能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3) 这类检查通常有:作业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巡回安全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同时检查安全。

(4) 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生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这种检查可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5) 专业性检查。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根据各专业特点,而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此类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部位。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进行技术改造,及时消除隐患。

3、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一般检查法和安全检查表。

(1) 一般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看、听、闻、问、查、测、析。

看:看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和资料,看施工安全设施等。 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应、听意见或批评、听建议、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闻: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包括油漆、化学材料、腐蚀物等的泄漏或挥发引起的有毒气体进行辨别。

问:向项目经理部的某项工作和作业有经验的人询问工作中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对影响安全的问题进行详细询问、寻根问底。

查:在现场查明问题、查出隐患、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在项目部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与不利因素。

测:对重要的施工控制点进行测量,对重要的施工机械、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重要的附件进行测试,对重要的物资进行检测以及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析:实事求是地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弄清楚事故的时间、地点;研究事故受害者的工作环境、本人的情况,包括身体思想状况,作业中的工具、材料、机具设备情况,技术交底情况,对操作规程是否熟悉,是否持证上岗,现场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哪些不安全因素,是如何诱发事故的等等。

(2) 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的项目:应列出所有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要求的写明“符合要求”等字样;不符合要求的,写出问题所在。

(3) 安全检查后总结

安全检查后必须进行总结,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被检施工队应立即组织整改。对于检查中发现重大隐患,不能够立即解决的,应下达停工指令。被检施工队接到停工指令,必须定人员、定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经安保部复验合格才能继续施工。

(4) 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内容

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整改落实、查事故处理。

a)查思想:应检查项目领导的思想路线,检查他们对安全生产是否重视,是否把员工和工人的安全健康放在了第一位。

b)查管理和制度:认真检查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规定,规章制度是否齐全,执行是否到位,重点检查:三级安全教育、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安全技术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的制订与执行情况);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班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情况

c)查隐患:严格检查施工生产现场隐患和危险因素以及整改指令的落实情况。 d)查事故处理:检查职安全生产事故、事件是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处理。

第5篇: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报告

山东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合规性评价

报告

HYHG-AH-06

1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

一、 评价目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分析。

二、 评价范围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活动或者职能产生的各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对于适合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符合程度。

三、 评价依据

1、经识别的适用于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清单》;

2、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制度;

3、GBT28001-2001;

四、 评价时间

2013年5月12日

五、 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组长:

成员:

六、 评价过程综述

(一)补充识别

本次合规性评价之前,评审小组针对外审一阶段问题清单提出的法律法规识别问题,补充收集或更新了4项法律法规的最新版本:

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2011. 12. 1实

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安监局第30

号令2010.07.

13、

4、

5、

6、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49号令 2002. 6.1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200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16512008

(二)分法规评价

评价组成员针对《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清单》B版中的215个适合于公司

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了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合规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12个,摘录法律条文24条; 健康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11个,摘录条文15条; 安全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5个,摘录法律条文12条; 劳动防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4个,摘录法律条文30条; 特种设备作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35个,摘录法律条文40条; 饮食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5个,摘录法律条文12条; 女工及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6个,摘录法律条文20条; 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5个,摘录法律条文20条; 消防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12个,摘录法律条文32条;

10、 建设类及综合性法律法规及标准80个,摘录法律条文120条。 详见记录《KSKN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表》。

(三)分职业健康安全因素评价

(1)职业健康

存在有噪声、电磁辐射、高温等危险源,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所有在岗职工均与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实行双、单周轮休日,劳动时间不超过44小时;法定节假日作业人员按规定支付全部加班加点报酬;按时发放防护用品,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督促岗位工人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按操作规程操作。

(2)安全生产

存在有高空坠落、触电等危险源,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配备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所有人员上岗前均经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全部经上级有关部门培训并发证上岗。判定符合要求。

(3)危险化学品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等。公司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化学危险品的人员进行操作培训,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4)劳动防护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等。公司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

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现场人员配备有: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耳塞、口罩、手套等以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5) 饮食卫生

公司大楼午餐采用集体供餐,现场依托建设单位食堂,适用的法律法规有《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6)消防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公司执行国家和项目地消防法律法规,进行消防知识培训、进行消防预案演练,未发生消防火灾事故。

(7)紧急情况和事件

存在有火灾等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及危险源。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公司本部大楼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判定为符合要求。

从总体上看我公司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

详见记录《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七、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改进的建议

有些部门对标准理解不透,学习不到位,对职业健康安全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方法不能熟练运用。

八、合规性评价结论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有效,运行正常;各部门、项目能够有效遵循法律法规,无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发生。

通过合规性评价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以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5月12日

第6篇: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报告

山东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合规性评价

报告

HYHG-AH-06

1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度)

一、 评价目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分析。

二、 评价范围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活动或者职能产生的各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对于适合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符合程度。

三、 评价依据

1、经识别的适用于本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清单》;

2、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制度;

3、GBT28001-2001;

四、 评价时间

2013年5月12日

五、 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组长:

成员:

六、 评价过程综述

(一)补充识别

本次合规性评价之前,评审小组针对外审一阶段问题清单提出的法律法规识别问题,补充收集或更新了4项法律法规的最新版本:

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2011. 12. 1实

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安监局第30

号令2010.07.

13、

4、

5、

6、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49号令 2002. 6.1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200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16512008

(二)分法规评价

评价组成员针对《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清单》B版中的215个适合于公司

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了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合规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12个,摘录法律条文24条; 健康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11个,摘录条文15条; 安全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5个,摘录法律条文12条; 劳动防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4个,摘录法律条文30条; 特种设备作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35个,摘录法律条文40条; 饮食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5个,摘录法律条文12条; 女工及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6个,摘录法律条文20条; 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5个,摘录法律条文20条; 消防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12个,摘录法律条文32条;

10、 建设类及综合性法律法规及标准80个,摘录法律条文120条。 详见记录《KSKN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表》。

(三)分职业健康安全因素评价

(1)职业健康

存在有噪声、电磁辐射、高温等危险源,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所有在岗职工均与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实行双、单周轮休日,劳动时间不超过44小时;法定节假日作业人员按规定支付全部加班加点报酬;按时发放防护用品,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督促岗位工人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按操作规程操作。

(2)安全生产

存在有高空坠落、触电等危险源,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配备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所有人员上岗前均经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全部经上级有关部门培训并发证上岗。判定符合要求。

(3)危险化学品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等。公司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化学危险品的人员进行操作培训,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4)劳动防护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等。公司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

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现场人员配备有: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耳塞、口罩、手套等以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5) 饮食卫生

公司大楼午餐采用集体供餐,现场依托建设单位食堂,适用的法律法规有《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6)消防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公司执行国家和项目地消防法律法规,进行消防知识培训、进行消防预案演练,未发生消防火灾事故。

(7)紧急情况和事件

存在有火灾等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及危险源。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公司本部大楼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判定为符合要求。

从总体上看我公司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

详见记录《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七、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改进的建议

有些部门对标准理解不透,学习不到位,对职业健康安全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方法不能熟练运用。

八、合规性评价结论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有效,运行正常;各部门、项目能够有效遵循法律法规,无职业健康安全事件发生。

通过合规性评价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以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5月12日

第7篇:园林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报告

**园林公司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报告

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20**年-*月-*日**园林公司

序言

一、目的

确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来,体系运行情况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更好运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二、评价依据

体系运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体系运行情况、监视与测量记录等。

引用标准GB/T 24001-2004GB/T 28001-2011及吉林省相关条例。

三、评价范围

1、报告涉及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噪音污染、粉尘污染、高空坠落、交叉作业、机械伤害、土石方施工、中毒、火灾等危险源。

2、报告涉及的场所:体系内各项目部、科室。

3、报告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施工现场场界噪音限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劳动法》等。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合规性评价综述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公司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做了如下工作。

1、料场 抑尘控制。材料储存、运输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使用苫布遮盖,避免了扬尘,工人配备劳保用品,有效控制粉尘及吸入。

2、生产现场生产生活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二、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厂界噪音限值》,严格遵守施工时间规定。

为员工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通过四个方面措施降低生产区域的噪声的污染。

2、噪声管理,生产车间产生噪声岗位配备了耳塞,并随时监督检查佩戴情况,确保避免产生职业伤害。

三、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按照《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工业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管理,对不可回收垃圾由公司定期进行清运,可回收卖给回收站。

2、危险废弃物主要有含油废物、废铅酸电池、废硒鼓、废灯管等,其中大部分由采购部与供应商协议回收处理。针对余下废弃物,如部分含油废物等,各单位均设置了危险废弃物收集箱,将危险废弃物分类收集,此类废弃物由储运处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四、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为加强安全管理,公司设立了安全部,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健全了各项规章和操作规程。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台账和记录。

3、制定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危险源辨识出的重大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预案。各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制定了符合各单位具体情况的应急预案。

4、公司技术部对新入员工进行公司级安全教育,各项目部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公司保存了新员工安全培训的考试试卷。并建立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片。各班组加强对员工日常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班前会、班后会、安全活动日等活动,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台账。

5、电工(5)人、电焊工(2)人、厂内机动车辆8人等,特种作业员工(6)人办理了特种作业证,持证上岗率100%,并按时进行复审。

6、高空作业: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并加强监督检查,未出现高空坠落现象。

7、临时用电,严格按照审批制度节电,到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未出现用电安全事故。

8、农药的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未出现中毒事件。

9、现场配备充足灭火器,并按期进行检定,保证消防安全,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应急演练。

10、制定了《劳保护品管理制度》和《劳保护品发放标准》并按标准发放了劳保护品,保障员工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

五、其他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评价结论:能够认真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各项作业活动基本符合要求。

****年***月**日

第8篇:如何策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搞好体系策划工作是建立保持管理体系最重要的基础环节。而实施初始风险评价是完成体系策划工作的第一步。初始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危害事件辩识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给出风险级别,策划风险控制措施;收集、获取、识别适用于本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评价符合性;收集评估现行管理制度包括程序、规章、规程、作业文件,内部标准也包括相关其它体系文件;对过去一些事故、危害事件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对相关方的意见、要求及员工建议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其管理制度和其它体系中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相关内容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的差异。

如何完成初始风险评价工作?

一、初评准备首先组建初评小组,由最高管理者任命一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代表主持初评工作。经协商选一名员工代表参与初评工作,安全管理部门或体系推进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初评工作。初评小组具体评审人员应包括:设备、设施、动力能源、消防的主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病防治人员;涉及高风险场所技术管理人员(变电站、液化气站、化学库、高压容器、油库);现有安全员;现场承包商的安全健康管理人员;食堂管理人员;成员应涉及各现场和职能部门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经历。其次应确定初始安卫评审范围,要覆盖第三方认证范围考虑到其最高管理者的管理权限、厂界范围、活动涉及范围、行政上相对独立性最终确定初评范围。实施评审前还要收集评审所需资料并选择初评方法,制订初评计划,评审组任务分配按计划实施初始安卫评审工作。

二、初评实施采用现场观察、面谈、询问、监测、资料及文件评审形式对初评内容实施评审。利用危害性预先分析法和全过程分析法思路,综合运用工艺过程分析法、现场观察法、头脑风暴法及文学资料统

计分析法辩识企业活动的危害事件及危害因素。结合辩识的危害确定风险评价方法给出不同等级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应能反映实际不安全缺陷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严重性,给出下一循环输入输出及风险控制措施的输出。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符合性评审。收集范围应覆盖国家法律类、法规类和地方规章类、国家、地方各类标准、行业法规及标准类、上级要求、地方其它要求、国际公约等内容。并根据危害事件所涉及活动内容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内容判别其适用性。符合性评审工作既包括了定性评审又包括了定量评审,如:特种设备资质及年检情况;特种人员资质及发证单位资质;特种作业许可手续齐全情况;化学品管理情况;消防验收情况;安全"三同时"验收;安全预评价实施情况;人员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工作现场作业环境监测;安全员的设立;安全责任制实施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情况;安全检查力度、以往事故、事件情况等。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审应给危害辩识提供输入信息并为制订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提供参照依据。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策划

策划包括:方针的策划;组织机构的策划;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策划;运行控制策划;应急程序文件的策划等工作。这些策划工作的基础都离不开初始安卫评审所提供的信息和所给出的结论。

一、方针的策划方针应能体现企业风险特点、规模和管理力度并提供目标框架,好的方针应简明主题突出、方向明确、便于记忆、充分体现管理者意图和风险控制思路。

二、组织机构的策划依据企业现有组织管理机构设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其管理职能覆盖认证和初评管理职能部门和人员。最高管理者应作为安全健康第一责任人,由最高管理者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

主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工作。安全管理部门或推进部门协助管理者代表具体实施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各职能部门(科)负责本部门体系实施、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科)主管领导均为安全健康第一责任人负责提供体系运行所需的技术、技能、人力、时间资源,最高管理者负责提供财力、人力资源。

三、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策划 根据初评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信息及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信息设立相应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目标应设参照基准和参数并且可进行监测、评估能体现持续改进思想并符合方针要求。可以设行为绩效改进型目标如提高设备安全防护率达100%,也可以设管理绩效改进型目标如:外包商安全教育率达100%。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制订后要先对其残余风险和附加风险进行评审并在实施中对完成情况和风险控制实施效果进行评审。

四、运行控制程序和应急程序文件策划依据危害辩识及风险评价结果确定与所认定风险有关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及活动,策划运行控制活动、编制文件化的控制程序。程序应能体现全过程控制风险思想,考虑设计、开发、生产动力、能源、物资、后勤服务全过程并包括作业场所内所有机械、设备、设施、人员、场所风险控制要求。程序中应规定控制对象、参数和控制要求及监督检查内容并体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对企业所购买和使用的物资、设备和服务中已标识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还应制定管理程序并通报相关方。重要风险岗位应根据相关程序内容制定实施相应三级作业文件。依据辩识和评价出的紧急情况编制应急预案与响应程序,程序应包括:确定应急情况;设立应急指挥、交流、抢救组织架构和职责;编制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应急处理、善后处理、应急宣传、程序评审更新,发生事故后应先起动应急程序对事故紧急处置,处置结束后转入下一个程序即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加以完成。

第9篇: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书

受检单位:

受检单位:内蒙古亿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

体检机构:达拉特旗达仁中医医院

2011年**月**日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

体检时间:2011年**月**日-**月**日 体检机构:达拉特旗达仁中医医院 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高温 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2年5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列》国发第105号、1987 (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 (5)、《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2002 正文:

一、一般情况:应检人数**人,受检人数**人,检查表返回数**份。

二、职业性损害检查情况:本次未检出职业病及职业禁忌症

三、其他异常情况: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者**人,其它异常项目者**人。

四、建议与说明:

1.工人长期在粉尘作业场所中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要损伤的疾病为称为尘肺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法定职业病,因是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且病因明确,故是可以预防的; 2.尘肺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生、发展,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的不可逆的疾病(目前),随着病情的发展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逐渐累及其他系统及并发症的出现,故定期的健康随访监护、复查极为重要;早期发现病人可及时脱离粉尘岗位,对已患尘肺的病人,及早给予治疗、康复对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3.做好"三级预防"是关键,重点采取:革、水、密、风、护、管、教、 查的"八字"综合治理措施,现结合本次体检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⑴.一级预防(技术措施) ①.从工艺上控制尘源、防尘降尘,对产尘源进行密闭、安装通风除尘设备、 湿式作业等; ②.建立健全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定期进行粉尘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监测,维护现场防尘、降尘设施的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⑵.二级预防与组织管理措施

①.单位领导要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病健康监护制度; ②.重视接尘工人的体检工作,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接尘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按公司安环部下发的关于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体检工作的通知,积极配合劳研所安排的接尘体检,派专人负责,计划组织好体检工作,以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③.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工人的防护意识。④.禁止安排有粉尘作业职业禁忌症及未成年工从事粉尘作业,对诊断的尘肺病人应调离并妥善安排,对于重点观察对象应严格定期复查,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⑶三级预防与个体防护保健措施

①.定期发放并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帽等,尤其是观察对象,监督检查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②.鼓励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注意皮肤清洁,使粉尘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③.对已患尘肺的病人,尘肺病患者要加强个体保健和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预防感冒和呼吸系统感染,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减轻症状,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④.观察对象必须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按国家要求对这部分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连续观察5年,如果没有变化,可按一般接尘人员进行体检每四年一次。

4.其他职业因素危害: ⑴.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音,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多系统损害,为噪声性耳聋,是法定职业病,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防护: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⑵.高温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防护措施: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妥善设计工场,改善温度、湿度、辐射热、风速或气流等环境气候,加强通风设备及散热方法;适当地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及方式,避免员工长时间从事高温作业而发生意外;留意气象预报发出的酷热天气警告;经常留意员工的健康状况,若发觉员工有身体状况欠佳的征状,应立即调离高危环境;在高温作业场所设置各种有关的急救设施,经常派员巡察及指导;为员工提供个人保护装备如冷却衣、反射衣、通风服、水冷服、防晒及防热用品等; 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引起窒息性中毒。

报告编制人(签名): 日期: 报告审核人(签名); 日期: 报告签发人(签名): 日期:

承担体检机构公章 报告日期:

上一篇:西游记6到10回读后感下一篇:发展党员大会会议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