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英文版

2023-03-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艺复兴英文版

文艺复兴英文简介

The Renaissance

陈玖霖 英美文化12班 2013704002

The Renaissance refers to the period in European civilization towards the end of the Middle Ages,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urge of interest in classical learning and values.

1. The origin of the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emerged when social instability, economic sluggishness and intellectual depression became so intolerable that most of the people, especially the intellectuals could no longer accept the worsening situation. The Renaissance as a movement first started in Florence and then expanded to Venice, Rome and other Italian cities before it swept the rest parts of Europ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were the most sensitive fields to the change with their subjects and tastes, shifting from dullness, stagnation, lack of emotion and divinity to dynamics, enthusiasm and humanitarianism.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soon followed as other important areas proceeded and the movement further separated itself from feudalistic tyranny, ecclesiastic bondage and sought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is characterized by seeking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based on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ligious reformation. All these were undertaken or unfolded gradually but widely, extending its influences to every corner of Europe,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getting involved. The achievements were seen principally in six areas, namely, painting, sculpture, poetry, fiction, drama and religious r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hange in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climate.

3. The influence of the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wa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indicated a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modern era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ulture. Economic and intellectual changes during the Renaissance both helped to speed up Western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epare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rapid progress in political, social and ideological areas of the Modern Age.

第2篇:文艺英文句子

1、高山流水醉,琴瑟知音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转角遇到爱,两颗孤寂的心从此便有了可以停靠的港湾,所有的对望时光,都于期盼处,缤纷成一路真诚的爱恋。

2、人世间每一次的相遇,终究是下一场的别离,就像戏的开始,戏的落幕,都超出我们预想的结局。我们在萍散之后,才发觉爱有多慈悲,在愤笔疾书的翰墨中,写下无关风月。

3、枯萎的玫影,让我的心掠过阵阵寒意,胸口的疼痛,蔓延开来,视线越来越模糊,眼眶,溢满了泪水,顺着面颊滑落,泪俩行。如果,你就这样离开,我依然会站在相逢的路口,凝望,哪怕,没有任何希望,但,我愿意这样守望,日日夜夜,把那首熟悉的情歌,为你哼唱,因为你,是我那滴梦,亮在心房。

4、红颜白发,地老天荒;人生一梦,白云苍狗。所难弃者,一点痴情而已。当你决定要来见我时,我日夜翘首;当你再三推迟行程时,我如坠深渊;当再也联系不到你时,我万念俱灰。从此我的世界晨昏颠倒、日月无光,从此我的爱情亦不再纯粹。

5、今生,我姗姗而来,赴你前生的约定,说好不见不散,说好执手天涯。我在记忆里的江南湖岸安静等待,幽莲静静绽放,仿佛前世的你。犹记那日,烟雨朦胧,一把油纸伞,走进了你的梦。你,清香淡淡,娴雅地盛开,万千碧叶掩不住你的高傲与孤寂,你的眉间,细细镌刻着孤独,是什么让我止步不前,站雨雾中陷入思绪,那刻,世间万般,再不相干。

6、蹉跎岁月,总想把所有的记忆遗忘,可是,这一次,却很想把你放在心上,如同掌心划过的温柔,在这些字字句句里,表白着读不懂,写不尽的心音。

7、人生本来就是场戏,因为有了爱情所以变得扑朔迷离,说情趣点,就是变得更有意思。哪个人的青春没有过一场爱情呢,哪个人的爱情没有做过一些傻到自己都不敢承认的事情呢?当然有除了哪个人的那个人了。个别人就不理了,又不是缝衣服,哪个地方都要缝到。

8、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只是时间褪尽了你我的铅华,岁月羁绊了涟漪,你不在,我亦不在。不是每段感情都有好的结局,不是每个女子都有那个等她七年的何以琛,只愿你安我安流年安。

9、她看到了他的努力,忙碌地卖琴,还带着她看戏,观看音乐晚会。他的忙碌,让她知道什么叫责任。那是拉琴的手,也是她的手,心中生出青衫衣袖黄昏后的惨淡。谁心疼谁的折腾?他和她说着一脚两船的故事,开玩笑的,她记下了。

10、常在梦里与你相聚,唯一的我,唯一的你,只对着我而笑,心情多美丽。然而却总在一片嘲弄的笑声中惊醒。在每个凌晨醒来,躺在那里,想着的都是你--你的每一张脸庞,欢笑的你,偶尔不笑的你,都像梦一样美丽。可我知道,是梦总会醒,只是我不知道梦醒时分自己会被遗忘在哪里。

11、夜深了,幻念一场相思织梦,看窗外树叶沙沙

12、寻一首幸福的歌,来释怀我寂寞的心,聆听爱的心语,思绪在一片片悠然中惬意地奔放,飞舞于秋叶中,穿越心灵的相思湖畔,把浓浓的情,满满的爱,淡淡的轻愁,浅浅的孤寂,融入你的世界,让你深深地体会我的情,我的爱,我的轻愁,我的孤寂,飘散的落叶,如飞舞的蝴蝶,雕饰着你的世界,侵染着我的流年。

13、喜欢看你略带羞涩的笑意,喜欢你指尖萦绕的温柔穿过层叠的烟岚,趟过万川河流,蔓延至我身体的每一处角落,释放我想你的情柔;喜欢那溢出眼角的晶莹,凝结成千年琥珀盛装流年里的安暖,许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痴念。喜欢你侃侃而谈的婉约风雅,刻画在我的眉间;喜欢与你共沐一场红尘的春雨,一起抖落世俗的牵绊。

14、迷途的爱终究以悲剧收场,致使很多人爱过一次便不敢再爱,相信一个人以后便不再相信。其实又何必呢?岁月静好,安之若素。一入花间前庭梦落三千里,烧掉青春换一颗心长相守。人生如此而已,何必把自己伪装为情种情痴呢?

15、痴情,不过是一场淋漓尽致的心事苒苒,繁华皆因开始,刻薄却是离别的喘息,泪字道出多少哀愁,心字成灰的尽头,是柔情不老,命运薄幸的无知,跋涉红尘绝望,陌上花开,已是深秋最懵懂的仓促。

16、风凉,月冷,玫影,把自己的灵魂,浅浅地铺开,把不能缝补的爱,轻轻喟叹。玫池,流泻着沧桑,把一瓣瓣枯黄而褶皱的魂魄,埋葬在这个季节。心的脉动,被玫影冻结,如果有来生,我依然愿意做一回你心中的这朵玫瑰。

17、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浅相遇,深相知;更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默然相伴,寂静欢喜。于万千的人群中,于无际涯的时光里,一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奔赴到你的人生中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缘?

18、别说缘分太浅,也别说寂寞太深,怪只怪现实太真。泪一场,梦一场,一句再见,终是再也不见。我把其中的心酸,用文字串起来,在原地画了个圈圈,写上某年某月,我与你不期而遇,曾经的那片蓝天,是我最喜欢的湛蓝。某年某月,我与你山盟海誓,我们走的比别人慢,幸福却比别人甜。某年某月,我与你陌路相向,记忆里的画面,再也拼凑不回昨天。

19、曲终人散,天荒逝寒,风雨如晦,落花成冢。谁是谁几千年前对望的彼岸?谁为谁守望成一座永恒的碑?谁为谁把青丝熬成白发?谁为谁把青春耗成落花?谁的眼角触得了谁的眉?谁的笑容抵得了谁的泪?谁与谁?谁弃谁?谁忘谁?谁等谁?谁恋谁?谁的心依旧?谁的心伤透?谁的心难留?最终惹得,弄不清谁是谁?

20、年华似玉,剔透在你我的红尘深处,此生,我已别无所求,只想在这墨字凝香的书签里,著下有你的诗行,不再低语爱情只是童话的断句。

21、偶然的机会和你靠在一起,靠在同一根杆上,你一如既往地说着笑着,但却不是对着我而笑,对着我而说,你无法觉察紧贴在你身后的我的存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歌词里那穿不透的孤单--背对背拥抱。多幸福能与你背对背拥抱,而多不幸你完全感受不到我的气息。

22、一场相遇、一种相惜、一分心疼、一段心灵之约。是否还记得初见,颔首不语里,一抹酡红的笑靥恰似一弯婉约的惆怅,那究竟是为谁洒落的点点忧伤?眉宇间低回的婉转,烟一般迷离的眼神,向那缕缕清芳氤氲的方向凝望。而你,刚好逢遇一位结着愁怨的丁香花姑娘。

第3篇:元旦文艺晚会中英文主持稿

英文:Dear leaders

中文:尊敬的各位领导

英文: teachers

中文:各位老师

英文: students

中文:亲爱的同学们

英文: students

Good evening,

(合)大家晚上好

英文:Time flies, the youth are bloom here, we fight for our ideals.中文:时光荏苒,青春在这里绽放,为了理想我们摩拳擦掌

英文:As year by year, our dream are still bright, the beautiful ideals are flying here. 中文:岁月更迭,梦想依旧灿烂,美好的理想在这里放飞

英文:The situation now is full of beautiful, sweet and passion

中文:此情此景是美好的、是温馨的,是充满激情的。

英文:We are meeting here, enjoying the beautiful time of the fate.中文:我们相逢在这里,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美好时光;

英文:We are here, using the love to drive away the cold, to feel the true love. 中文:我们相约在这里,用爱来驱散严寒,一起用心来感受真情

英文:We are together here, let’s make the loud happiness become a happy sea. 中文:我们相聚在这里,让响彻云霄的快乐在这里汇成为欢乐的海洋

合:现宣布: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初中部2012年大型元旦文艺晚会,现在开始!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课间活力四射。瞧这群阳光少年正踏着青春的节拍向我们走来,请欣赏七(1)班的舞蹈《快乐节拍》掌声有请!

1、七一舞蹈《快乐节拍》

我们在细碎的流年里低眉凝眸,抒发着温暖而忧伤的情愫;青春仓促地流转在生命的长河里,那些隐隐的悲喜,散落在记忆的角落,暗换流年,九(2)班同学邀您走进那颗不知名的花,细数曾经的点点滴滴,请欣赏合唱《未闻花名》

2、九二合唱《未闻花名》

青春不是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辛勤的汗水;青春不是时尚追星,而是激情的挥洒、梦想的追逐;让我们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百分百的努力书写一片崭新的奇迹,下面请欣赏八(1)班的歌伴舞《It is our turn》。

3、八一歌伴舞《It’sourturn》

他们愿放弃形象,将一片欢笑带给大家;他们愿付出汗水,将最美的舞姿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是八(2)班的动脉,请欣赏小品《喷饭大晚会》

4、八二小品《喷饭大晚会》

:,你知道爵士舞的起源吗?

:当然知道啊。。爵士舞是一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舞蹈呀。

:没错 爵士舞是非洲舞的延伸,在美国逐渐演变形成本土化,大众化的舞蹈。 :对。 在我国,爵士舞也成为时下一种非常流行的健身方式

:下面就请出7年级老师们为我们带来一场炫丽的爵士舞表演吧。掌声在哪里! 5七年级老师舞蹈

茫茫人海中我们在此相遇,一起学习、生活就是一种缘分,就是一首歌。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初三的学长们即将离开,祝你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下面请欣赏由八三班同学带来的祝福舞蹈--相逢是首歌

6、八三舞蹈《相逢是首歌》

花样的生命,绽放得如此灿烂;花样的年华,愿你我彼此珍惜!——花儿是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美丽记忆。请欣赏七(3)班的女声合唱《那些花儿》

7、七三小合唱《那些花儿》

那片栖居着白色天鹅的神秘湖泊,引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一场美丽的纷争即将开始,高贵典雅的白天鹅和美丽神秘的黑天鹅,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胜者?

8、八五舞蹈《黑天鹅狂想曲》

女:遥远的爸爸妈妈呀,不要说你们太忙,太忙。

男:一个电话也会让我欣喜若狂

女:我想要的并不是漂亮的衣裳

男:我心中的日思梦想,就是你们能早点回家

女:让我快乐的围绕在你们身旁

男:能够当面的叫一声爸爸

女:能够真切的喊一声妈妈

男女:遥远的爸爸妈妈呀!你们何时才能回到我身旁?

女:请欣赏由七年级(4)班带来的音乐剧《遥远的爸爸妈妈》

9、七四音乐剧《遥远的爸爸妈妈》

青春是生命之花的美丽花瓣,青春是生命之歌的动人音符,让我们在舞动的音符中释放我们的青春,在明年的六月去摘取属于我们的美丽花瓣吧!下面请欣赏九(1)班同学给大家带来的爵士舞《舞出我人生》

10、九一舞蹈《舞出我人生》

高兴了,向前冲;悲伤了,向前冲;成功了,向前冲;失败了,更要向前冲。雄关漫道真如铁,握紧手来向前冲;梅花香自苦寒来,想做梅花向前冲;同学们,握紧八年级老师的手一起向前冲吧!请欣赏八年级组老师带来的健身操表演《向前冲》 11八年级老师舞蹈

油涨价了,菜涨价了,猪肉也涨价了,房子的价格更是连年飙涨,就连墓地的价格也贵得惊人,让我们不禁感叹活不起的同时,死也快死不起喽!请欣赏九(5)班带来的小品《落叶归根》。策划:谢尚辰阳。表演:王泽凡、李方雷、李沛蓉。掌声有请

12、九五小品《落叶归根》

青春是充满活力的,青春是五彩的,青春是热烈的,青春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让我们伴随着青春,舞动起来吧,请欣赏7(5)班带来的舞蹈《Dance Together 》

13、七五舞蹈《DanceTogether》

一段贵妃醉酒在梅派的演绎下让多少人如醉如痴,一曲新贵妃醉酒再次演绎了大唐悲歌,下面请欣赏八(4)班为我们带来的歌舞表演《新贵妃醉酒》

14、八四歌舞《新贵妃醉酒》

瞧我们七(2)班的同学,他们是多么的活泼开朗,自信向上,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精彩表演吧,请欣赏舞蹈《第八套广播体操》

15、七二舞蹈《第八套广播体操》

青春,是童年时的渴望,是青年时的幸福,是中午时的留恋,是老年时的回忆。青春,是那样可爱,那样绚烂,请欣赏九(3)带来的诗朗诵

16、九三诗朗诵

斑鸠是报春的使者,斑鸠是春的精灵;它用翅膀掀起春风, 用歌喉唱响春天! 在欢快的斑鸠调中,九年级老师们做嘛格嘞?他们播撒春的种子, 收获秋的硕果!请

观赏赣南采茶歌舞——《斑鸠调》!

17、九年级老师舞蹈

中国的方块字,博大精神;中国的诗词歌赋,抑扬顿挫;中国人,同祖同宗血脉相通 安国兴邦 众志成城,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接下来请欣赏 7(5)班全体同学带来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18、七五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飞扬的青春,炫酷的舞步,美好的梦想,让年轻的我们努力拼搏一起歌舞青春吧!接下来请欣赏八(6)班六位女生带来的歌舞表演《Together》

19、八六舞蹈《Together》

还记得江南的烟雨,朦胧的的地方,有水的叮咚,竹林的青翠,在月光下的竹林里飘出来的乐曲会是什么样子呢?请欣赏由校民乐队演奏的《紫竹调》。掌声有请

20、校民乐队《紫竹调》

接下来七(4)班的同学们将奉上怀旧卡通主题曲与我们一同细细回味童年的味道,请欣赏舞蹈《卡通大台柱》

21、七四舞蹈《卡通大台柱》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浓;甘雨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老师,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愿欢乐的年华,永远伴随您。请出九四班的全体学生为我们带来歌曲《老师我爱你》,掌声有请!

22、九四歌曲《老师我爱你》

英文:The happy time is always short, we are moves by the meeting time

中文: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团聚的日子特别让人感动

英文: Tonight, we are singing and laughing, tonight, we are imagining the future. 中文:今晚我们欢歌笑语,今夜我们畅想未来

英文:Let’s remember today, let’s look forward tomorrow.

中文:让我们记住今天 ,让我们展望明天

(合)老师,同学们,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初中部2012点大型元旦文艺晚会到此圆满结束,祝大家晚安!

第4篇:《文艺复兴》

合作学习案例知识竞赛模式

一、分组合作学习知识竞赛模式设计

我们采用二乘二分组模式,就是一个小组由4人组成,每排2人,小组共有2排,可以分为2个子组,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是个人的独立学习,然后是2个子组内的初步交流,然后是32个子组之间的交流,最后是全班大组之间的交流。

合作学习的知识竞赛模式,就是将课本知识罗列成众多的知识点,按照平均搭配的原则,分成与班级组数大致相等的几组题目,小组抽签回答哪一组题目,比赛看哪一组得分最高。一般每组题目5个,前三个相对简单,抽签指定对象回答,同学不得提示,目的是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准备答题,都为小组做贡献;后两个问题相对难一些,小组成员自由回答,或者推荐一位同学回答,可以提示两次,目的是照顾学习程度相对较高的同学,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互相提示也可以加强小组合作。

二、内容选择

合作学习的知识竞赛模式,一般在复习的时候使用,也可以选择知识含量非常高、知识点非常多的章节进行。

《文艺复兴》一节,仅仅人物就有18个,知识点非常多,完全可以用知识竞赛模式组织教学。

三、学生准备

首先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将《文艺复兴》通读一遍。

其次,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将本节内容设计成你认为老师可能提出的5个问题,并制定答案,写在小组的共同作业本上。要求第一位同学的5个问题写完后,后面同学再写自己的问题,不能与前面同学的重复。

第三,全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逐题讨论每一个问题的严密性和答案的正确性。 第四,推荐代表全组回答较难问题的同学,至少两人,并要求所有同学做好准备。

四、教师准备

教师在学生准备的同时,将《文艺复兴》分解成6组30个问题,并制作成6张卡片。 A组

1.拜占庭帝国灭亡于何时?(1453)

2.布鲁诺是哪地人?(意大利)

3.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是谁?(培根)

4.为什么说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最先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

5.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条件有哪些?(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保留较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拉丁文学者多)

B组

1.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两位代表人物是谁?(但丁、乔托)

2.米开朗琪罗是哪地人?(意大利)

3.伽利略证实“太阳中心说”的方法是什么?(自制望远镜观察)

4.《蒙娜丽莎》怎样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的是人而不是神、幸福、微笑)

5.什么是人文主义?(指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追求现实幸福生活而不是来世天堂、提倡认识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C组

1.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2.拉伯雷是哪国人?(法国)

3.开普勒的科学贡献主要是什么?(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日运行规律)

4.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止时间。(14-17世纪)

5.文艺复兴的本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或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D组

1.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谁?(莎士比亚)

2.伊拉斯谟是哪地人?(德意志)

3.“欧洲绘画之父”是指谁?(乔托)

4.“太阳中心说”提出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动摇封建神学理论基础、推动科学发展)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是什么关系?(文艺复兴为新航路开辟解放思想提供科学知识、新航路开辟进一步推动文艺复兴)

E组

1.说出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马基雅维利是哪地人?(意大利)

3.“人文主义之父”是指谁?(彼特拉克)

4.《唐吉诃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讽刺骑士武侠、揭露教会黑暗)

5.文艺复兴和天文学革命是什么关系?(文艺复兴开始打击天主教会的蒙昧主义,为天文学革命提供思想条件;天文学革命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推动文艺复兴)

五、竞赛

教师先讲明竞赛规则,一是前3个问题指定回答,同学不得提示;二是不准打开书和有关资料,非当场回答小组监督,有一人提示或翻书,扣去10分;三是每小题20分,每个小组可以获得本组问题最高100分得分;四是每个问题等待5秒钟,本组回答不出的问题其他组可以抢答;五是抽签剩余的两组题目抢答;六是按照最后得分高低获得等级加分,依次为

8、

7、

6、

5、

4、3分。

各组派遣代表抽签,教师写出各组代号,按照抽签顺序答题,写出各组得分。

竞赛完后,选择几题学生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简要讲解。实际结果是B组4题、D组5题、E组5题、F组4题、H组3题5题学生大多没有弄清楚。

六、小结

先布置任务,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之其它课型,学生的热情很高,都怕自己这一组落后。各个小组每人设计5个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不能有雷同问题,迫使小组成员关注其他同学的问题;逐题讨论,加强集体合作,提高效率。一个小组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由它组抢答,有利于调动其他组的参与,也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问题不得翻书和资料,其他组监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

这一设计,充分动调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有学生,无一例外,都做了充分准备,真正是全员参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了。尽管有4个问题学生无法解决,但其余36个问题都获得了圆满解决。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为本组争荣誉,尤其是抢答的时候,很多学生问题一完立马起来回答,合作学习取得了突出效果。

反思这一模式,缺陷是不利于对某个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第5篇:教案文艺复兴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及要求;文艺复兴的时间、性质;代表人物及人文主义概念;德国的分裂;马丁·路德的观点;《九十五条论纲》;新教;(2)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和意义;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和马丁·路德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2)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让学生认识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3)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树立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难点:通过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教材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言反映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和第一目讲述的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可视为这两大运动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大力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建议教学时注意前后联系,引导学生从人文精神发展的宏观历程中对这两大运动准确定位。同时,两大运动影响深远,有大量的古迹、资料流传至今,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建议教学时充分运用。

学法指导:多媒体教学,通过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课堂探究与合作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

14、15世纪

2、地点:佛罗伦萨、威尼斯

3、条件:意大利各城市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合作探究】以佛罗伦萨城市国家的繁荣为例进一步说明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地理优势: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最后,从政策、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简要总结。

4、影响:

(1)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2)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二、文艺复兴:

1、产生的条件:【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 经济:①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发。

文化:②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文化典籍。

人才:③不满宗教文化钳制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 政治:④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要求追求现实享乐。 【教师总结】: 人们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含义和实质: 含义: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小结: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4、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②美术三杰。

5、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

(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6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达到高潮。

(教师可简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的成就;“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2)意义:

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促使宗教改革的出现。

③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

④自然科学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和神权独裁。 (4)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2)主张: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②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③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④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3)意义: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④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异:(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第6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第五章 近现代西方文化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中世纪的黑暗统治: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自然辩证法》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 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

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公元590年 ~公元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骑士,或称武士,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种社会阶层。在此阶段的纷乱局势中,国王和贵族都需要一些在战争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兵种,为此他们会悉心培育一些年轻人,使之成为骑士。而骑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继承而来的,其本质也与贵族不同,除了和贵族一样能够获得封地之外,骑士也必须在领主的军队中服役,并在战争时自备武器与马匹。

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实际情况不一定是如此),欧洲的骑士制度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亦有相似。 一 、文艺复兴的背景

1、经济背景: 14世纪开始,意大利的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最为突出。佛罗伦萨(手工业中心) 14世纪的手工工场与资本主义萌芽。呢绒加工业与贵族政治。

佛罗伦萨: 是

13、14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它有极其发达的毛纺织业、丝织业、五金业和建筑业。其商业网遍布于西欧,在土耳其、埃及也有商号,其商人的足迹甚至于远涉中国。佛罗伦萨的金融业最为突出,其银行、钱庄超过100家,所铸造的"佛罗林",为欧洲和近东地区之通用货币。15世纪时,美第奇银行家族控制了城邦政权,不仅包揽了教廷税收,而且是许多君王的债主。

文艺的"保护神":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市民阶级,需要新的文化生活。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柯西莫·美第奇提出"和平、繁荣和文化"的方针,对外实行和平外交,对内注重市政建设,给贫民以实惠,让富人更富有,佛罗伦萨因此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柯西莫崇拜古典文化,他的身边聚集了许多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他还在佛罗伦萨建立了一所柏拉图学院,因此被称为文艺的"保护神"。

罗伦佐大公:罗伦佐·美第奇大公,柯西莫的孙子,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还是一位人文主义诗人,他的宫廷是文学家、哲学家、雕刻家、画家、建筑学家、音乐家和诗人荟萃之处。他有极其丰富的古典杰作收藏,还开办了一所美术学校。佛罗伦萨在美第奇家族统治时期,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被历史学家称为"文艺复兴的摇篮"。

2、文化背景: 意大利继承了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又通过拜占庭、阿拉伯文化的联系,得到许多古希腊的许多典籍和艺术珍品。意大利学者通过对这些来自东方世界的文化珍宝的研究,发现了与欧洲中世纪文化绝然不同的文化宝藏。

1453年,基督教世界的坚固堡垒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大批的希腊人涌入西欧,他们带来的古典文化成果引起好一阵的文化休克。接着,一个对古典文化模仿和复兴的过程就开始了。

3社会心理背景:自14世纪以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罗马天主教的庇护,越来越文雅化的意大利人对中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鄙陋状况越来越不满,人们纷纷指责古典文化结束以后,直到14世纪,在西欧没有出现过稍有水平的文化作品。

4、意大利人的文化秉性背景: 文艺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意大利人的文化秉性与古典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间,古典文化只不过是一种媒介,而意大利人固有的功利主义、感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才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

崇拜感性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是一种艳丽的感性文化。意大利人当时还处于崇拜权威的阶段,只不过他们用古典时代的权威代替了中世纪的权威,而实际上他们又用感性主义的权威取代了古典时代的权威,于是,古典权威成了愰子,而崇拜感性主义才是实质。 人的感性的解放: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是人性的解放。而这里所说的人性的解放,主要是指人的感性的解放。他们以感性意义上的人性反对抽象的神性,用人的正常情欲和感官享乐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普遍虚伪。这种时代精神所规定的基本社会生活原则,就是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文学

(一)人文主义

中世纪早期,神学是至高无上的学科。从14世纪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以人类和人类社会为内容的学科,如哲学 、语言学、文学 、历史、政治、经济等 。人文主义这一名称,就由此而来。

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人的发现: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把自己研究的学问叫做"人学",或"人文学",自称"人文主义者"。以后,人们就称他为世界上第一位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的特征:

1、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2、提倡个性解放,意志自由。

3、追求知识,重视实验科学,主张探索自然,用科学方法了解自然。

4、否认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权威,揭露教会的腐败,嘲笑僧侣的无知。

正面的人文主义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者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一种我行我素的自由人格。这有力地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复兴和文学艺术的繁荣,特别有利于使人从中世纪普遍虚伪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觉醒。

人性的觉醒首先表现为个性的解放,普遍人格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对每 一个个别人格的尊重。人道主义就首先表现为个人主义。要摆脱抽象的神性对人的生活的主宰,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打出感性的个体的大旗。

由于个性解放和人格的发展而导致的普遍的人性觉醒,与崇高典雅的古典文化相结合,就产生了这一时期意大利所独有的"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负面的人文主义

1、 道德方面,就更为糟糕。

马基雅弗里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的道德堕落与他们的艺术成就一样著名。在北欧人的心目中,一个意大利化的英国人,就等于是魔鬼的化身。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 (《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

布克哈特认为,由于个性的高度发展,非道德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许多人把犯罪作为体验的对象,为犯罪而犯罪。 他们抨击教士,不是针对教士们人性的弱点,而是针对他们由于过分的唯灵主义理想所导致的普遍虚伪。

人文主义不是廉洁和自律的运动,其目的是想让教士小偷小摸的欲望满足和感官享乐成为所有人的理直气壮的行动。

它还是美第奇等显贵家族支持的豪华运动,是意大利享乐主义和古典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本身是贵族式的,根本与人民大众无缘。

(二)文学三杰

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献中寻找在中世纪文化中失落了的古典文化精神。

他们研究古代的文献,不是从中去寻找神学的合理性证明,而是因为他们由衷地欣赏这些宝贝。

人文主义者从古代文献中领略到许多新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感到惊异的是感到自己与古 人的距离竟然比自己和中世纪文化的距离小得多。

他们意识到直抒胸臆是一件很值得一做的工作,就这么作了,于是就有了人文主义的文学创作。

1、 但丁(1265-1321)

出身于佛罗伦萨没落贵族之家。早年曾在波伦尼大学学习,深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后又留学英国和法国。但丁在政治上属于代表市民阶层和下级贵族的圭尔弗派,曾任佛罗伦萨执政官之一,后因反对教皇,于1302年被逐出佛罗伦萨,最后客死他乡。

但丁最负盛名的作品《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份。

但丁在《神曲》中对教会、教士、贪官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指斥教皇的宫庭是"基督整日被买卖的地方",他对在烈火中受煎熬的教 皇的灵魂说:"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做你们的上帝",他甚至在作品中为当时在世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地狱的火窟中预留了一个位置。

在《神曲》中,但丁歌颂了人的理性、自由意志、才能和智慧。他说,人"生来就有理性的力量",人有天赋的自由,自由一种崇高的力量,"人生来不是为了象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

但丁歌颂现实生活,激励人们投入现实世界的斗争,去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把但丁救出困境并引导他游历天堂的不是天使,也不是圣徒,而是童年时代倾慕的美女(贝亚特丽契)。但丁仰慕荷马、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等先贤,尊称他们为"大师"、"圣哲",并以能见到他们的亡灵为荣。这反映了他对古典文化的高度推崇。

2、彼特拉克(1304-1374)

生于佛罗伦萨的阿雷佐城。十二岁入大学学法律。后改学文学 、修辞和宗教,他经常外出旅游,到过法国和德国。长期在教会供职,对个中黑幕所知甚详,但对其仍表敬意。

他热爱古典文化,到外搜求古希腊、古罗马的手稿、文物,专心研究,声称要来一个"古代学术的复兴"。他把自己的研究称为"人文学",与以宗教为主研究的神学区分开来。其主要著作有《歌集》《意大利颂》等 。

1324年,彼特拉克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

彼特拉克在研究当中,因接触到古罗马西塞罗的作品而热情倍增。在思想上,他深刻地体验到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冲突,感到中世纪与近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博学,极有文化气质,并敏感到了人的生命本质和人的生活态度之类的大问题,却生活在中世纪和近代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在山上与上帝对活的飘渺之感,那是完完全全的灵的召唤;但现实 世界的生活又总是把他从美梦中拉回,又不得不回到人间,与愚昧的人们讨论各种愚蠢的问题。

彼特拉克认为,人应当首先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就决不能认识上帝。他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凡人,既极力追求善良美好的生活,又为自私的欲望而烦恼;既向往永恒不朽的价值,又企求尘世的声誉;时而踌蹰满志,时而心灰意冷。他是一个行动、企求、和创造着自己的美和尘世命运的人。

"凡人的幸福" :主要是爱情和荣誉。其所作《短歌集》,是赞美其情人劳娜的十四行诗集。他说:"我同时爱她的形体和灵魂",这种爱,与中世纪所提倡的精神之爱大相迳庭。

彼特拉克还反对人们迷信权威。他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伟人,但仅仅是人而不是神,其著作不可能也的确没有穷尽一切的知识。因为在他出生之前,人们就已经有了许多知识,而在他死了以后,人们还在不断地发展知识。因此,亚里士多德并不是空前绝后的权威。

3、薄伽丘(1313-1375)

佛罗伦萨一个商人的私生子,儿时所受的教育非常马虎,十岁去巴黎学习经商,几年后成了他父亲的推销员。他的父亲发现,他所买的书籍,比他卖出的货物要多得多。其父因他学商不成,就打发他去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法律。他学习努力 ,但法律实非他的心中所爱。在那不勒斯,他有机会出入宫廷,结识了许多人文主义者,也接触到了不少的古典著作。

1430年,他回到故乡。在政治斗争中,他站在代表市民利益的共和派一边,曾多次代表共和派出使其他城邦。在佛罗伦萨,他结识了彼特拉克,受益非浅。

薄伽丘的代表作: 《十日谈》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使绘画和雕刻在思想内涵、风格和题材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呆板的宗教画被世俗生活的新画卷所代替。

人的发现,是艺术家的重大成就。一方面 ,艺术家力图表现人的复杂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人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是把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要求熔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时代精神和个人的风格。 与人的发现具有同等是自然美的发现。在艺术家的笔下不再是清一色灰暗的天空和大地,而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艺术家都努力地表现大自然的秀美和壮丽,并用自然风光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艺术家们还将解剖学、光学、几何学等的成果引进了文艺创作,使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创作肖像和雕刻作品时,首先考虑的是骨骼、肌肉,然后才是外形、肌肤、衣饰。光学和几何学引进绘画,确立了三维空间的度量概念,使画面呈现层次和立体感。艺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把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推向了高峰。

(一)早期绘画

1、 乔托(1267-1337)

佛罗伦萨画家。文艺复兴绘画的先驱。

他把人文主义精神和新的技法带到绘画中,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他的代表作《逃亡埃及》《犹大之吻》都取材自《圣经》,却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乔托绘画的创新意义,在于发明了一套直接观察自然,以再现客观现实的绘画实验方法,开创了绘画早期的科学时代。

他所塑造的宗教人物犹如雕像般的浑厚,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世俗男女,不再是中世纪的幽灵;在画面艺术处理方面,力求在平面上再现立体空间的效果,空间具有空气感和深度感,画中形象具有体积感和量感;在人物安排上,善于突出主体形象,具有视觉的吸引力,这种艺术处理的方法,成为后来欧洲绘画的典范。

乔托是公认的使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美术程式的第一人,从而成为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乔托打破了平面结构的传统画法,开创性地运用了透视的新技巧,使绘画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立体感。他开始用自然景色作为绘画的背景,而且正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感情世界。

《逃亡埃及》 在这幅画中,乔托把画中的人物极为平静,连驮人的驴子似乎也停止了迈动蹄子,马利亚的恐惧收敛得到家,一点也看不出来,只是急行在前的约瑟强调了这一事件的危急和可怕。一个忧愁的天使飞翔在前方的上空引路,背景的山树画得单纯,质朴,显示文艺复兴初期,人的思想意识总是放在"人"上面的。

《犹大之吻》 画中,犹大紧抱着老师,身体前倾,紧皱的眉重重地圧在眼眶上,目光灼灼,燃烧着痛苦的火焰。肥大的衣袍包裹着颤抖的他和目光绝望而内心平静的耶稣。基督的必死和犹大的负罪,都 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已把酒交到子的手上,把吻交到犹大的嘴上,尽管他们都不情愿。乔托在画中把犹大拥抱并亲吻老师时的无奈、痛心表现得十分深刻。

2、 波提切利 (1445-1510年)

波提切利真名叫亚历山大·菲利普 。少年时代就酷爱绘画,开始时当金银艺匠学徒,因为有绘画天资,15岁时被做皮革匠的父亲送到画家菲利普 ·利比的画室学画。

利比带着波提切利一同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并借鉴古希腊艺术中的理想,所以他们创作的圣母子和神话人物都具有世俗的情态:和蔼可亲、动作轻盈、身着绢纱、临风飘逸。

后来波提切利又转从委罗基奥门下,与比他小7岁的达·芬奇同窗。

《春》里,一群象征春天的女神在阳光灿烂、树木葱茏、鲜花盛开的林间草地上翩翩起舞。小爱神丘比特自天而降,射来了爱情之箭。此画使人感到春回大地、爱洒人间的盎然生机。本图是波提切利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从右边起,画中的人物依次是西风神泽费罗斯,花神克洛莉丝,花神弗洛拉(弗洛拉是克洛莉丝和泽费罗斯结婚后变成的成熟女性),画面中央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接下来是美惠三女神,她们分别象征华美贞淑欢悦,接着是众神的使者墨丘利。人物从右向左的排布顺序象征情欲转变为知性之爱,而维纳斯则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

《维纳斯的诞生》,作于1485年,描绘美神维纳斯从碧波荡漾的爱琴海 中诞生,赤裸着身躯踩着贝壳飘然而来。节奏舒缓,韵律优美,色彩明丽。

(二)文艺三杰

达·芬奇,力求探索人的理性,人与自然的奥秘,有如深邃的大海; 拉斐尔,表达人的善良情感和美好心灵,有如明媚的原野。

米开朗基罗,表现人的斗争精神和蕴藏着的强大力量,有如峻峭的山岳。

1、 达·芬奇(1452-1519) 达·芬奇出身于佛罗伦萨一律师之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哲人、还精通文学和音乐,以至于有"旷世奇才"之称。

从小爱绘画。14岁入佛罗基阿画坊。此地为艺术中心,亦为人文主义者聚会之所。受其影响,把理解世界、反映自然作为创作的原则。

为画好作品,亲自解剖30多具尸体,以深入了解人体结构。故其画,不仅能反映人的外部特征,还能表现人的肌肉、骨骼、以至于流动的血液。又研究光学,便于用色彩的变化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研究力学与数学, 以便精确地表现人体的比例和运动中的人体结构;研究植物学、地质学、以便使画面背景反映出壮丽的自然景色。

以往无一画家用如此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绘画,故人称"科学的画家"。

他的《画论》把绘画诸要素:光线、明暗、透视、构图等整理成科学的法则,以人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情感。

代表作《蒙娜丽莎》。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美、人的丰富、复杂、微妙的内心生活的赞美。少妇的右手被认为是美术史上啊完美的创造,如玉似脂的手上似乎可以看到内部流动的血液。蒙娜丽莎淡淡的微笑,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启迪人去探寻女性内心世界的奥秘。仅凭微笑,就能表达出如此丰富、变化不定的情感,真是神来之笔,空前绝后,不可模仿。还用透视法在背景上画出了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整幅作品中人生和自然的颂歌,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为米兰城圣马利亚教堂作的大壁画。耶稣神态镇定安详,且流露出对叛徒的轻蔑。门徒露出不同的姿态与神情:惊愕、气愤、怀疑、表白自己,耶稣右二的犹大,震惊、恐惧,且身子后缩,脸部处于灰暗的阴影中,露出惶恐的心情,颤抖的手紧握钱袋。

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和谐地统一于同一作品中。

2、 拉斐尔(1483-1520) 出身于意大利中部乌尔宾诺城绘画世家。成年后在许多著名的画坊里学画。1540年来佛罗伦萨,接触到人文主义。他一直得到贵族的保护,过着优裕的生活,还得到教皇的赏识,为梵蒂冈宫殿画壁画,并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工程。

最著名的作品是圣母像。有《西斯廷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圣母子》(一称奥尔良圣母,因良家族收藏而得名)等 。

世俗化的圣母: 他是用人文主义思想来画圣母,圣母成为一个健康、美丽、温柔、善良的世俗女性,充满了母爱。《草地上的圣母》近乎农村风光画,一位母亲领着孩子在阳光下的原野上嬉戏,洋溢着天伦之乐。《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抱着孩子降临人间,表现出把爱子奉献给人类的慈母的崇高心灵。拉斐尔的圣母像以秀美、温柔著称,但过于纤弱,可能是画家本人常出入于贵族社会之故也。

拉斐尔在梵蒂冈教皇宫大厅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壁画。其中最有名的是《雅典学派》 《雅典学派》,描绘的是古希腊著名学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等人的群像。有的在辩论,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创作,画面上一共有50多位名人,其神情不一,个性突出,但画面又是一个整体。由于对透视法掌握纯熟,背景显得十分深远、浑厚,带有雄浑、笃实、深沉和老到的风格。

3、米开朗基罗(1475-1564)

他的成名之作《哀悼基督》。

大卫像: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非利士巨人哥利亚,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肩扛着投石器,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作品解剖准确,人体结构表现细腻,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

《创世纪》: 1508年,米开朗基罗受教皇之聘,负责绘制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穹顶的壁画。工作十分艰巨。《创世纪》,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大800平方米,有300多个人物。这件雄伟的杰作,是米开朗基罗用4年的时间完成的。 晚年,他还完成了祭坛画《末日审判》。他努力使他们的作品"要使希腊人和罗马人黯然失色"。

四、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国家 代表人物 作品

英国

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 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法国

拉伯雷

《巨人传》 荷 兰

伊拉斯谟

《愚神颂》

西班牙

塞万提斯

《唐吉诃德》

1、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的创作:莎士比亚在20多年间共写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他的作品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

历史剧: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英国历史剧共9部,其中8部可以归纳成为两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此外有《约翰王》。

他写历史剧的主旨:要求在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巩固国内和平与统一。 喜剧:约从1593至1600年,莎士比亚写了10部喜剧:《错误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威尼斯商人》、《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和一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喜剧各有特色但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莎士比亚主张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

悲剧:从1601至1607年,莎士比亚写了 "四大悲剧"、 5部以希腊罗马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和两出"喜剧"。

这一时期的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的深度大增。

莎士比亚写的悲剧是他对他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的成果,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最生动的形象的再现。

2、塞万提斯(1547-1616)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唐吉诃德》没落贵族的后裔 唐吉诃德因读骑士了迷,自己决心成为一名游侠骑士,于是带着侍从桑 却,出门去行侠仗义。

他沉浸于幻想中,把乡村旅店当作城堡,把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作军队,把理发匠当作武士,闹出许多笑话。

这部小说反映了西班牙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社会现实,塑造了唐吉诃德这一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的生动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国外地里的一朵奇葩。

五、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1、文艺复兴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唤起了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激扬起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2、文艺复兴是人类向精神世界的大进军,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日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3、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它打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统一局面,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上一篇:工厂安全告知书免费下一篇:四字成语造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