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县领导讲话

2022-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质量强县领导讲话

在延川县创建教育强县验收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刚才,省人民政府总督学曹普选同志代表验收组对延川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和评价,认为延川县已经达到了陕西省教育强县的标准。待省政府批准后,延川县将被正式命名为教育强县。这是对延川教育的最高肯定。延川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凝聚了全县各界之力,寄托着18万人民群众的期望,开启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是延川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加快延川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延川县和延安市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延川创建教育强县作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广大师生和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几年,我参加了几次教育强县的评估验收。前几天,普选同志希望我参加延川的“创强”工作的评估验收,我觉得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于是欣然应允。我认为它不仅仅是对延川县“创强”工作的验收,更是在新形势下对全省创建教育强县工作的一次总结和动员。昨天下午,我4点在省委开完会后直接赶过来,到延川已是10点多了。晚上和市上、县上的同志就延川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深感振奋、深受启发。在创建教育强县的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形成了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几大班子齐抓共管、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全县上下强力推进的工作局面。普选同志在验收报告里,总结了延川教育工作的6个亮点,其中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推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做法,对全省各地具有示范意义。刚才,冯继红副市长、呼延鹏县长就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延安市和延川县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安排,都讲得很好。

最近,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学习贯彻,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加上延川县,我省已经创建了14个教育强县,占到全省县区总数的13%。那么教育强县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中究竟应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起到什么样的战略作用?我认为,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教育强县要当好“排头兵”、“火车头”,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所谓“排头兵”,是指县域教育发展基础好、发展氛围浓、发展思路清、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居于全省前列;所谓“火车头”,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指一个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改革措施等方面具有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进而推动全省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生动局面。

新形势、新阶段、新要求对教育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新任务。教育强县在这种大的背景和形势下,如何当好“排头兵”和“火车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认为应当把握好三个问题。

第一、要高起点谋划,努力实现县域教育健康发展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发展更是如此。自2002年开展教育强县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3次修订,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复查验收更加扎实细致。获得“教育强县”称号的县区,要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开拓的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工作水平。

一要科學制定县域教育发展规划。5月5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这是指导今后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好、贯彻好纲要精神是我省教育系统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吴起县召开全省县级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现场会议,研究我省“两基”攻坚全面完成后县域教育发展问题,提出了“双高双普”(即义务教育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新目标。教育强县要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规划部署,敢为人先,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当地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深入、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力争研究制定出一个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县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或“十二五”教育事业专项规划。这是我们教育发展的路线图和方向标,离开了它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二要不断完善教育发展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工作责任机制。穷抓教育能脱贫、富抓教育能持久,这是为古今中外、千百年来的实践所证实的一条真理。作为教育强县的党政领导要把“教育书记、教育县长”作为执政的一个理念,重视教育、关心教育,亲手抓教育,使教育成为一把手工程。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落实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组织的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职责,形成目标一致、责任明确、通力协作,优先发展教育的工作机制。其次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强县绝不能出现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必须用好国家的、拿足自己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再次要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教育强县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办法,确保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得到全面、切实的贯彻实施。

三要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发展在于改革,教育改革在于创新。我常说,基层和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创造先进经验的不竭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强”是相对的、暂时的,现在强不能确保永远强,在陕强不能代表在全国强。与发达省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育强县不能安于现状,要认真研究、学习、借鉴省内外、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根据国家和省上的教育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标准要求,结合实际选取一个或几个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试点,为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提供创造更多的好经验、好做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进行改革试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教育强县要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小步快跑,先行先为、创造经验、作出示范。

第二、要高标准要求。努力实现县域教育协调发展

县域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支撑、规模上相互适应、质

量上相互促进,彼此之间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县域教育目前面临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问题、普及学前教育和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问题、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突出问题。作为教育强县,必须认真对待、着力解决。

一要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部提出,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强县评估验收的重要指标,对教育强县而言,首先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主要资源的均衡配置。要在规划编制、资金投入、条件装备、师资建设以及教学指导等方向贫困山区和偏远地区倾斜,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适当增加城区、开发区以及新建居住区的学校布点,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使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在此基础上。要努力实现“高位均衡”,即鼓励优质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抬高底部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缓解已经成为热点的城市择校问题。整体提高办学育人水平,从而达到让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的目标。另外,要高度关注残疾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改善办学和住宿条件,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关爱和服务体系。

二要推动普及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去年11月,我们在长安县召开了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现场会,研究部署我省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目前,我省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率只有63.5%(江苏、浙江等一些东部发达省份已经达到95%)。我们要达到《纲要》提出的75%目标,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希望教育强县在学前教育需求增加和供给多元化的背景下,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积极建好县级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完善幼儿园审批和管理办法,防止未经审批擅自举办条件不达标的幼儿园;同时,妥善处理“普及”与“义务”、“基本均等”与“多种需求”、“政府主导”与“多元发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做好幼小衔接”的关系,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三要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包括延川在内的好几个教育强县来看,中职教育相对还是一块短板,亟待加强。教育强县要做到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总体上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要强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第三、要高质量推进。努力实现县域教育持续发展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强县强在哪里,最终要体现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因此,教育强县要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走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路子,着力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一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首先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重点抓好城乡教师资源统筹配置、教师培训和专业成长、教师合理流动、教师管理体制的几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其次要创新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按照《陕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严格进人标准,公开招聘教师,把好教师队伍“入口关”;要按照实际需求配备教师,利用“特岗计划”、“振兴计划”等项目补充教师,调整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学科结构。严禁有编不补,产生新的代课教师。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扎实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各种培训,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四是要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評价办法;要尊重知识、关心教师,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对长期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

二要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强调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信息化的原则,使管理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它强调人人都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将所有工作全部纳入管理系统,注重各个阶段、环节、细节中的各个要素,做到管理无死角、盲点。学校是培养人、陶冶人的地方,学校管理的粗放和疏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学校管理方面,教育强县有不少好的范例。有的县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都做得很细致。走进校园让人感觉到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师生精神面貌良好,一派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景象。

三是全力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保障青少年的安全,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底线,更是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责任。最近发生在我省南郑县的“5·12”凶杀案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引以为戒。教育强县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广大中小学师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要坚持以健全体制机制为根本,以校内安全为重点,以周边治理为关键,以日常教育管理为核心,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彻底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演练;要注意饮食卫生,科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蛋奶工程;同时,要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季节性事故。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对学校安全工作,教育强县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祝延川教育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祝延川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 王波

作者:杨希文

第2篇:仁庄镇质量强县工作总结

一、深刻认识质量强县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是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崛起的战略需要。我县是传统农业县,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较小、产业集群少且竞争力不够强、经济效益不够好。就三大产业而言,在第一产业中,全县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数量少、优势不明显;在第二产业中,我县工业发展起步晚,基本上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质量技术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发展意识薄弱,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不高;在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领域的农资、建材、食品、药品等假冒伪劣的问题时有发生,公共服务领域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综上所述,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目前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水平,有数量无质量、有产品无品牌的现象在企业、产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些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切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总量增长转移到质量发展的战略上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没有名牌就没有发展后劲。抓质量、抓名牌,就是抓发展。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是提升我县综合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四新”产业的重要抓手,更是我们变“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的重大契机。我们要充分发挥质量工作作为发展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技术性手段,突破能源、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要素的制约,把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等作为基本要素,不断提升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质量和整体素质,并通过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名牌产品,为紫金产品“走出去”,为我县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需要。建设质量强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如果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服务质量投诉不断,市场交易短斤少两,优不胜,劣不汰,不仅扰乱了我县市场经济秩序,更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积极开展质量强县活动,构建符合民生取向的质量工作机制,使全县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确保我们的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我们的服务行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建设者们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需要,对我县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信用环境、消费环境、人文环境,提升紫金对外形象,扩大开放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镇、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眼光,深刻认识开展质量强县活动的长远战略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手段,推动全县质量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全局谋划,多措并举,全面推动质量强县活动

刚才,志峰同志宣读了县政府《关于开展质量强县活动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下一步,关键是如何抓落实。

第一,要把握三大总体要求。一是强化“全面质量观”,融入发展抓质量,实现从产品质量向发展质量的转变。全面的质量观是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并涵盖生产生活及社

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质量。我们以前主要强调产品质量,覆盖面不够广,现在强调的是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必须坚持发展质量的全面进步,从宏观着眼、实体入手,通过不同领域、各个行业的质量水平提高,进而实现宏观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今后我们要突出抓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质量建设,以此推动全县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强化“全程质量观”,融入转型升级抓质量,实现从质量监管向质量建设的转变。全程的质量观要求把质量建设措施落实到制造、销售、消费等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把影响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质量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尽可能地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全过程监管。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必须大力推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管,防范、控制和化解质量风险,积极构建长效机制,覆盖生产源头到最终消费的监管,保障质量安全;着力优化全方位的质量服务,全力搭建质量服务体系和工作平台,鼓励、引导和帮扶质量创新,加快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紫金制造”向“紫金创造”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强化“全民质量观”,融入民生抓质量,实现由“物质化”的发展向“人本化”的发展转变。全民的质量观要求质量建设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惠及群众。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必须围绕民生安康,把“物质化”的质量建设融入到“人本化”的生活品质提升。要激发各行业、各职位各工种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全民质量意识,落实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社会等各方责任,形成“政府统筹协调、部门科学监管、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质量文化氛围。

第二,要构建四大工作体系。四大工作体系是指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质量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支撑体系、质量诚信监管体系,这是推进质量强县建设的重要基础。质量安全是底线,质量技术是基础,质量检测是支撑,质量诚信是前提。构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关键是落实从源头抓质量的责任,形成“政府总责、部门指导、乡镇为主、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质量安全工作新机制;构建质量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引导和指导广大企业建立健全开发、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一体化的质量保证体系;构建质量检测支撑体系,关键是要围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创建检验检测的配套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质量诚信监管体系,关键是要制定完善企业质量信用制度,搭建一个公正反映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领域质量并实现信用资源互通共享的信用信息大平台。

第三,要加大质量综合治理。重点解决一批老百姓反映强烈的质量问题。一是开展重点产品、重点领域质量整治。把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等作为重点监管产品,把“菜篮子”工程、集贸市场、建筑工程等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把农村、城乡结合部等作为重点监管区域,开展专项执法整治,加大对假冒伪劣、商业欺诈、哄抬物价、“豆腐渣”工程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开展块状产业质量治理。把质量整治作为产业整合提升的重要手段,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组织开展专项质量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低端恶性竞争等现象,切实将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净化块状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三是开展环境质量治理。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立完善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减排标准,确保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发展。

第四,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品牌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出一批有带动力的品牌产品。目前,我县一般性家庭作坊式的产品多、知名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精尖产品少;无品牌的产品多,有品牌的产品少,尤其是缺少获得权威机构发证的名牌产品。因此,在今后开展质量强县活动的过

程中,要坚持扶优限劣、奖优罚劣,全面提升我县各类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三、加强领导,通力合作,积极营造质量强县环境

质量强县工作是一项重要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各行各业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建立有效的落实机制,才能形成质量强县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质量强县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已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成立了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各镇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要把质量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和协调处理质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质量监管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各牵头部门要尽快制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各有关单位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按照“政府总责、属地管理、部门指导、行业自律”的质量监管工作要求,县质监部门要根据县政府《关于开展质量强县活动的意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质量强县工作的检查、调度,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制定评价办法;对各镇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报县政府,对工作不落实的镇和部门,县政府将给予通报批评;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在同行业中总结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促使整个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县工商部门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切实加强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管工作,有效遏制市场流通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县建设、交通部门要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防止重、特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县农业部门要集中力量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组织制订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并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县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质量监测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我县各项环保指标达标。县司法机关要积极参与质量案件的查处,为质量强县活动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县新闻媒体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质量宣传。其它部门和单位也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质量强县工作。同时,还要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提升质量,主体在企业,质量出问题,根子也在企业。县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法制意识,引导企业健全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广泛开展“质量义诊”活动,主动帮扶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各个行业协会是推进“质量强县”的重要力量,要引导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有效发挥作用,切实帮助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三要强化宣传教育。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质量强县工作的意义、做法和措施,营造浓厚的质量强县工作氛围。大力宣传名牌产品、优质工程和金牌服务,及时向社会和企业展示质量强县工作成效,营造良好的质量工作环境。要及时掌握舆论对我县质量问题的报道动态,消除不良影响。要深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等活动,开展质量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帮助社会公众增长质量安全知识,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第3篇:对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的一点思考

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经济强。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以质取胜,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强省之路”的总体要求,把质量强省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磐安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社会经济发展受能源、土地、环境、交通等要素制约更多。磐安中小企业多,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且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着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十二五”期间,磐安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走质量强县之路。如何扎实推进质量强县工作?本文从分析我县质量现状入手,对开展质量强县工作提一点粗浅建议。

一、我县“十一五”期间质量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全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较好,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贡献率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质量强县工作形成了共识。近些年来,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质量强县的政策措施,成立了磐安县质量强 1

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质量强镇、强企、强业实施方案并在尖山镇和2家企业开展了试点工作,设立了县政府质量奖。二是品牌战略稳步推进。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名牌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12件,金华名牌产品14个、金华著名商标32件,企业主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名牌产品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贡献率明显提升。三是我县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全县工业产品国家、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都在93%以上。建筑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县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年年达100%。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出界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二类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全年稳定在二级以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6个乡镇创建成全国优美乡镇。

四是产品质量整治成效明显。五年来,围绕与经济建设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产品,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十小”行业整顿规范等行动,持续深入地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改善了市场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质量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的质量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质量强县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许多企业主质量意识不强,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乡镇、部门和企业主对质量强县工作还比较陌生,没有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没有实质

性地开展质量强镇、强企工作,对质量强县工作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认识到位。二是质量管理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全县规上企业中,多数企业没有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缺少质量管理人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品牌意识不强,工业名牌不多,区域名牌、服务业名牌没有,农优特产也缺少叫得响的品牌;产品无标准生产普遍,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的更少;产品很少开展检验检测,计量器具平时很少主动要求检定等。三是质量强县工作还没有形成合力。质量强县工作主要由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四部分组成,涉及发改、环保、建设等30多个部门和各个乡镇、各个企业,关系到全县的每一个人。但是目前各个部门、乡镇都不明确自己要做哪些工作,都还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都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对质量强县工作的宣传还不够到位。除了少数几个牵头部门的具体经办人员,多数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对质量强县工作知之甚少,新闻媒体对质量强县工作宣传不多。

二、对推进质量强县工作的几点建议。

质量强县建设是一项全面性、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创新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要把质量强县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把质量强县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使质量强县工作真正成为各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一。建议适时召开全县质量工作会议,对全县质量强县工作作出统一部署。加强政策激励,设立县政府质量奖,制订和完善有关标准化、质量、品牌建设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将质量强县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考核目标进行考核,签订责任书,制定评价办法,确定评价指标,每年对各乡镇、部门完成目标任务及质量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质量强县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和各乡镇、各企业,需要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必须形成合力。各牵头部门要及时与上级部门做好沟通,把上级的要求和部署落实到位,明确工作目标,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深入开展调研,尽快制定质量强县的工作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认真开展试点工作。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也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对重点工作和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人,细化任务分工。要突出重点,着重提高事关国计民

生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质量,抓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的提升。

(三)落实责任,推动创新。

建设质量强县主体是企业。质量不可能靠管出来,而是靠建出来的。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从源头抓起,落实企业对质量的第一责任。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质量基础工作,积极推进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管理等体系认证,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建设一批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提高自身检验检测水平。建立完善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等基础工作,要求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进企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要进一步重视质量创新工作,突出技术创新,推进标准创新,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创新引领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围绕我县主导产业,通过品牌培育、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积极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著名商标),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努力在我县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同时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质量问题追溯、缺陷产品召回、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

理制度,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质量问题,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宣传,广泛参与。

推进质量强县工作,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切实紧扣质量强县建设这个主题,运用简报、媒体、网络、会议等载体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使质量强县工作家喻户晓,激发各行各业、各职位各工种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全民质量意识,为质量强县建设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和舆论环境。

第4篇:小河镇2013年质量强县工作总结 2

小河镇2013年质量强县工作情况汇报

我镇质量强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创先争优活动,以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方针,把质量强县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发展品牌经济,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重点,对照目标任务,做好相关工作。

1.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在镇质量兴镇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各站所和村委会的工作职责,负责本辖区内的质量监管工作,充分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指导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2、抓好质量监督管理。为了形成质量强县工作合力,我们充不断加强部门之间协调,上下联动,推动质量强县、质量强村、质量强业、质量强企活动;今年共开展各类检查指导活动4次,检查指导各类企业20多家,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进行不定期督查14次,指导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质量理念,推进质量强县工作全面开展。

3、加大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围绕我镇非金属加工、优质富硒稻、服装箱包加工等主导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全力为企业提供服务,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牯牛水泥自筹1500万元资金对落后的磨机进行淘汰,新上一条60万吨生产线,莘田米业投入100余万元,新上1条烘干设施,并对原稻米加工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正在对产品进行申报认证。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建立“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市场预防机制。设立市场突发事件

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反应灵敏、处置有效的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加强宣传保护,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宣传和监督作用,借助宣传“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通过上街宣传、悬挂标语和走入企业提供服务等形式动员广大群众、企业参与质量兴镇活动,为做好质量兴镇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对开展质量强县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开展的还不平衡、不扎实、不深入;二是有些企业对质量强县的人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足,不能适应工作要求。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打算

紧紧围绕"质量强县"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及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县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展镇质量强县各项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和规范,深化学习,推进我镇质量强县工作正常有序健康开展。

1、继续积极推进“质量兴县”战略,鼓励企业以质取胜,以质量求生存。制定目标,全面提升我镇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2、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综合运用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做好监管,严格做好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使用和安全生产工作。

3、加大品牌创建工作。围绕我镇主导产业,推进牯牛水泥、安徽沃丰、莘田粮油等相关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注册申报工作。

第5篇:工业强县突破年动员讲话

把握新主题

谋求新跨越 为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武隆县工业强县突破年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武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11年3月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武隆县工业强县突破年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县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委会精神,总结表彰过去一年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突破性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新宇书记将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工业强县的信心

2010年,是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也是近年来全县工业招商成效最为突出的一年。总结过去,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增长质量高,经济发展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均保持两位数运行。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79亿元,同比增长63.4%;工业增加值9.29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企业综合效

— 1 —

益指数202%,同比增长76.5%。全年实现入库税金1.8亿元,同比增长15.42%;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47.09%。从纵向比较上看,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额比2006年增长184.96%、比2007年增长111.38%、比2008年增长101.04%、比2009年增长23.80%,且是4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从横向对比上看,2010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位居全市40个区县第12位,居13个县第2位,居渝东南6个区县第2 位。

(二)工业投入大,加快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狠抓工业投资工作,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3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00.03%,同比增长29.39%。一是在建项目投入大。乌江银盘电站完成投资14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6.7%;风力发电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二是引资项目投入大。全年工业引资项目完成投资8.9亿元,隆泰公司丝绳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建成试车,罡阳机械公司全面建成投产,山拔尔桑公司生产逐步正常。三是技改项目投入大。现有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1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01%,其中:宏能公司2000万元,贵兴公司4774万元,农网改造4000万元。过去的一年,是4年来工业投资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并获得市政府表彰。

(三)园区建设快,集群发展平台进一步夯实。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了“领先目标,园区速度,铁人精神,武隆奇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建设的管理体制、推进机制,加大了融资— 2 —

建设力度,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2亿元。白马组团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76亿元,完成场地平整3000亩,建成堤坊8.2公里,改扩建工业大道6.06公里,建成标准厂房5.1万平方米,新建公租房216套,铺设综合管网2.1公里,开工建设桥梁2座。入园企业累计达15家,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06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40%。围绕市级铸钢基地和建设市级中心城镇要求,快速推进平桥园区建设,完成投资3600万元、场平350亩。

(四)引资效果好,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2010年,是历史以来工业招商体制最优、力度最大、措施最硬、成效最好的一年。一是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工业招商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组建了由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所有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主抓的20个招商集团。二是招商方式得到创新。按照“四专”建设和“五个一”的要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实施推介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全年召开推介会90多场,参加市内外举办的经贸洽谈会92场次,引进企业考察270多家,拜访约见企业740余次。三是招商成果取得突破。全年签订正式协议53个,协议引资53.54亿元;新动工项目36个,到位投资6.718亿元。特别是去年引进的安徽马鞍山鼎泰公司投资10亿元的丝绳项目、四川鸿光矿业公司投资13亿元的铸钢项目,以及引进内蒙古胜达集团、重庆科瑞集团实现改造重组,是直辖以来工业招商成效最好的一年。四是集团招商值得肯定。去年

— 3 —

是实行集团化招商的启动之年,全县只有县投促办、县政府办、县经信委等3个集团完成了年度任务,县交委、县农委、县教委、县发改委、县水务局等5个集团只完成了年度任务的60%以上,县委办集团由于土地未落实致使项目难以落地,我们也要看到,过去一年各个集团都为招商引资做了艰苦的努力,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言。虽然大多数集团没有完成任务,但浓厚的招商氛围已经形成,也为来年招商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锤炼了干部,锻炼了本领,这些县委、县政府都已作了充分肯定。

(五)节能减排实,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展了节能降耗工作。积极争取节能专项资金实施节能项目,建立工业能耗监测平台,切实开展综合节能和能耗监测工作,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能耗下降20%的目标,万元GDP能耗达到1.058吨标煤。多方筹资3739万元,完成9家小煤矿和1家水泥厂关闭任务,煤矿关闭工作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以“安全生产年基层基础突破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强化“三项建设”,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全年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在县经信委、各乡镇以及各企业业主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工矿企业未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 4 —

过去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工业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各个工业企业及企业家们奋力开拓、自我发展的结果。与此同时,通过近年来特别过去一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增长势头十分喜人、后发优势逐步显现,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让我们看到了实现工业强县和工业崛起的希望和未来!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突破工业强县的责任

在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工业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实施“工业强县突破年”攻坚活动中,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

(一)认清发展形势,找准工作切入点。正视发展的现实,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必须攻坚克难。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并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少将降低我国出口增速;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就业率,将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我国出口;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将被拖延和搁置,全球流

— 5 —

动性将进一步加剧,不利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这一世界经济形势虽然对我县的工业发展影响不大,但我们还得要审慎对待。二是影响2011年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一方面,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将启动新一轮更加艰巨的节能减排工作,这将对传统产业形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将使政府投资需求与融资能力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加之今年全国的信贷规模将有所压缩、信贷结构有所调整,势必影响企业融资。这种客观环境必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再一方面,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越来越严,建设用地成本越来越高,土地指标争取困难。去年,国土部门的一名干部为争取一个引资项目的用地,在市级部门苦苦守候了一两个月,当市局领导最终签字批准时禁不住留下了辛酸的泪水。三是虽然重庆大的环境有利于发展,但目前40只小老虎都在比拼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由于自身产业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足、承接条件较差,要引进“大好高”的投资项目,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会比别人更多。比如平桥铸钢项目、隆泰丝绳项目、罡阳曲轴项目落户武隆,都经历了与周边区县的激励拼抢、斗智斗勇,如不是刘书记、郭县长亲力亲为,用真情感动他们,这些项目都是不可能落户武隆的。四是自身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仍然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短板。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只有13.3亿元,仅居全市40个区县第36位,与直辖前与我们相当的忠县、丰都、云阳相比分别靠后11位、5位、2位。按— 6 —

新口径统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3户,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江口电站、供电公司2家,2000万元以上的仅9家;年入库税金上1000万元的只有3家,5000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同时,产业体系极不完善,骨干支撑能力非常脆弱。全县216户工业企业中,水电行业占32.4%,建材行业占27.3%,农副产品加工业占16.2%,采掘业占9.7%,其它行业仅占14.4%,具有成长性能、支撑作用的加工制造业占比非常少。

(二)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工作着力点。无论形势如何严峻,我们必须趋利避害,利用有利条件,抓住难得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国内经济形势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扩大内需的启动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在这种大的宏观环境下,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从中获利。二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更加明显。315总体部署及国发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6个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主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都为我们准备了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之我县处于重庆外三环的边缘,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为主城工业配套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武隆没有理由不在重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中涌立潮头、抢得先机。三是武隆自身已具备赶超跨越的后

— 7 —

发优势。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特别是新宇书记、忠亮县长高度重视工业,认识又高度统一,形成了厚积薄发的强大合力。2010年新上了一批上亿元的工业投资项目,为今年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还有一批投资上亿元、几十亿元的项目也将陆续动工建设,全年将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一两年内将形成七八十亿元的产值,如持续保持这种良好势头三至五年,全县工业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将成为现实。

(三)把握发展主题,找准工作落脚点。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要在今年取得突破,是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主题,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怎么实现这些突破,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大家认真把握,以便找到工作的落脚点。一是强县突破的标志体现在经济指标上。结合今年工作实际,标志性因素有三个,即经济总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核心是提升经济总量,这是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按今年计划,全年工业总产值要比去年增长83%,工业增加值要增长65.7%,这个目标如果能够完成,将创下重庆直辖以来当年最快增幅。要完成这一突破性的目标任务压力很大、困难很多,但我们必须坚定目标和信心不动摇,大打一场奋力突破的攻坚战,这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项政治任务。二是强县突破的关键体现在政策驱动上。良好的政策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关键。今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的《关于工业强县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激励政策,而且每条政策既能激发斗志,又有很高的含金量,这也是近年来单独为一年的— 8 —

发展所提出的政策最密集、最优惠的一年,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推动今年工业强县实现突破的坚强决心。三是强县突破的要害体现工作措施上。经济指标是发展目标,工作措施是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没有突破性的措施就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在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创新出创举,以创举促实干,以实干求突破;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尽一切可行办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克服一切发展障碍,突破性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突出重点,奋力实现工业强县的新突破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届满之年,更是实施工业强县取得突破的攻坚之年。综合考虑2011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和“十二五”规划全局目标,基于全县工业发展实际,经过科学分析,我们提出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工业招商、工业投资、经济质量和园区建设五大突破,其中: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83%、65.7%;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到位投资1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亿元,比上年增长33 %以上;工业经济入库税金达到2.6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亿元。这些指标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增幅上看,都是近年来所没有的,都是具有突破性标志的。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采取超常的举措,强推硬逼抓发展。重点是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突破性工作:

— 9 —

(一)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推动力。强县的关键在招商,潜力在招商,出路也在招商。我们必须继续实施全民招商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突破性抓好招商工作。

1.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招商队伍。今年,我们要花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一是迅速组建招商队伍。今天会后三天之内各个招商集团都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在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从集团各成员单位中抽调一名得力干部脱产招商,按照分线作战的原则,组建一支精干高效、专职招商的招商突击队、招商服务队,全县从事招商工作的人员规模要达到100人以上。二是切实搞好招商培训。3月10日前,由县投资促进办牵头,县发改委、县经信委、服务保障集团配合,精心策划、精心准备,集中利用3-5天,对各集团的专业招商队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一结束,各个招商集团的人员就要外出奔赴招商战场。三是严格加强队伍管理。对各集团抽调的招商队员,由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出文明确抽调事宜,明确工作要求。这些队员一旦抽调出来,原单位不得再安排其他工作,并加强这支队伍的日常管理与考核,使其集中精力搞招商。四是建立招商激励机制。为鼓励各个招商集团、各个招商人员大力招商,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条特别政策,规定:各招商集团正科级常务副团长完成全年任务后享受副处级待遇;投促办下设副科级招商分局,完成任务后,分局长享受正科级待遇;对一线的招商有功人员,优先纳入县管后备干部人才库,对特别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五是充分保障工作经费。— 10 —

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每个招商集团由县财政预算工作经费45万元,并实行分期拨付、专账管理。这只是一笔基本工作经费,为切实保障招商工作的正常开展,各个招商集团还要根据实际需要筹集招商经费,各个成员单位必须积极配合。各招商集团要用好对成员单位30分的考核权,充分调动他们的支持力度。

2.开展一项招商攻坚的主题活动。为强推硬逼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我们提出要开展“百人招商攻坚”活动,这是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主题。一是明确攻坚的任务。在攻坚期间,各集团或分局招商人员全年在外招商时间不得少于9个月,每个集团开展小型招商推介活动5次以上,引进企业现场考察20家以上,外出拜访对接企业20家以上,签订投资协议3个以上,协议引资5亿元以上,当年新引进项目到位投资7000万元以上。这是对集团招商量化的基本指标,必须保障落实,核心是要完成当年到位投资任务。二是强化攻坚的抓手。要把招商推介、跟踪洽谈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抓手,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展渠道、突出重点,全年在市内外举办大型招商推介活动12场以上。招商推介只是一种手段,关键是要通过推介捕捉到一些投资信息,结识一些投资客商,然后加紧跟踪、加紧谈判,力争达成一批投资意向,签订一批合作协议,全年完成协议引资100亿元以上,新动工项目45个以上,新引进项目到位投资15亿元以上。三是突出攻坚的重点。在引资引项目上,要既突出重大项目、优势项目,抓好新兴产业的项目招商,又要突出配套传统产业,承接转移产业,抓好适合县情、有利发展的项目招商,

— 11 —

说到底就是能实现达标排放的环保工业。在招商区域上,既要瞄准“长三角”、“珠三角”,又要出击省内外所有资本活跃的地区,把主要区域和次要区域有机结合起来。在招商对象上,既要紧盯县外大企业、大集团,又要抓住一些新兴产业、成长性较好的中小项目来武隆集聚,努力做到扭住一个,带动一片。

3.完善一套推进招商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四专”建设,突出个性化招商。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提出招商引资工作要突出个性化,把“四专”建设贯穿招商工作的始终。这“四专”建设在今年必须继续强化,并严格考核。“四专”,即:各个招商集团要组建专门招商队伍、定期召开招商专题会议、编制个性化专门宣传推介资料、成立专门班子和落实专项经费为项目做好配套服务。二是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推进机制。为加强对招商引资的过程管理,我们提出了要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的推进机制。按照这一要求,对每个招商项目我们都要点对点地制定招商推进方案、服务保障方案,实行时间倒逼、责任倒查、效果倒问。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及时掌握动态。要建立完善按月通报、季度总结、半年考评、年度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调度制度,按时通报每个招商集团的工作推进情况、每个引资项目的跟踪洽谈情况、每个落地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招商引资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 12 —

(二)把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主战场。强县的载体在园区,希望在园区。我们必须全面打响园区建设第二战役,全力打造园区、服务企业,使企业在园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1.园区建设要快字当先,在项目承接平台打造上实现突破。 “领先目标、园区速度、铁人精神、武隆奇迹”既是对过去一年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又是对过去一年工业园区建设的生动写照,我们必须继续发扬光大,继续贯彻落实。今年工业园区三个组团要齐头并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其中白马组团2亿元、长坝组团4亿元、平桥组团2亿元,这给各个组团的资金融通、建设任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忠亮县长已经就此专题召开了园区建设第二战役启动誓师大会,对今年的园区建设作了全面的动员部署,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抓紧抓好。

2.园区服务要优字当先,在招商项目落地建设上实现突破。要进一步明确引资项目入园后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围绕承接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优质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园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一是做好项目入园后的用地选址、土地供给、厂区规划、启动建设、物流配套、资金融通等工作;二是项目启动后要协调投资业主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加强安全管理,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三是项目建成投产后要加强生产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做好各项生产要素的保障,推进各个入园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各个招商集团的主要职责是:牵头并会同服务保障集团优质做好项目启动前的公司登记注册、建设手续办理以及项目投产前的企业用

— 13 —

工保障等协调服务工作。服务保障集团的主要职责:一是具体承办项目启动前的各项行政审批手续;二是牵头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投诉,以此治理、净化武隆投资环境。

3.园区规划要远字当先,在推进工业长远发展上实现突破。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立足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科学规划好工业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产业、项目准入门槛,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及各个组团的控制性规划,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配套工作,真正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生态和谐的样板区”。今年要全面完成工业园区19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和各组团控制性规划的修编或编制,并完成白马、平桥、长坝等城镇建设规划修编。

(三)把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发动机。强县的命脉在项目,牵引在项目。我们必须围绕“快”字作文章,加大力度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

1.新上项目启动要快。有没有新上项目是工业经济后发优势的基础。因此,在一面招商引资的同时,我们必须创造一切条件,促进一批引资项目、开发项目的早日启动建设。此次会后,县政府将召开一次工业项目启动工作专题会议,对年内能够启动的重大水能开发项目、重大签约引资项目逐一分解落实启动工作责任,明确项目推进计划。县发改委要加大与大唐国际的协调联系力度,务必争取白马航电枢纽、浩口电站分别于5月底前、8月底前启动建设,全年分别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县经信委要牵头研究解决科瑞公司— 14 —

色素厂的遗留问题,督促其全面履行收购重组协议,9月底前启动园区生物制药项目。对已经签订正式协议但还未启动的招商引资项目,由服务保障集团会同县投促办、园区管委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4月底前务必全面启动建设。对年内新引进签约的投资项目必须在签约后一个月内启动建设。

2.在建项目进度要快。要抓住一批能够牵动全局的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不放,千方百计督促、协调投资业主加大投资,加快建设,使其早日投产见效。要全力解决乌江银盘电站施工环境问题,坚决杜绝堵工现象,创造环境推进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0亿元,年内全部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实现产值1.3亿元。隆泰公司丝绳项目建设进展很快,但我们还是希望投资业主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在3月底前全面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尽快启动,全年完成投资6亿元以上,实现产值4.6亿元以上。通耀公司铸钢项目要集中解决项目审批手续、融资贷款手续,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哪些领导,我将主动请求予以支持,随时保证项目需要。总之,要创造条件确保铸钢项目在3月底前正式启动建设,年内争取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全年完成投资6亿元。

3.技改项目投产要快。技术改造是提升现有企业产能,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今年,我们必须重点推进一批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力争早日投产见效。要进一步加强同博赛矿业集团的沟通协调力度,尽力消除双方在收购重组氧化铝厂上的分歧,力争3月中旬完成收购重组,6月底前恢复2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的

— 15 —

生产,年内技改达产30万吨,完成收购重组投资5亿元、技改投资3亿元。尽快启动罡阳公司技改扩能,年内新建投产一条年产150万套的曲轴生产线。色素公司要围绕解决红萝卜原浆的储存,搞好技术改造,并实现满负荷生产,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以上。国土、环保、消防部门必须在4月底前全面解决山拔尔桑公司采矿、环评、消防等各项审批手续,并督促业主尽快启动余热发电技改项目。要帮助华瑞特钢公司搞好搬迁选址工作,督促业主尽快编制迁建规划、落实迁建资金,年内务必启动迁建工作。同时,园区管委会、国土房管局、有关乡镇要尽快完成玉堂号豆制品迁建选址规划,年内争取启动迁建工作。

(四)要把现有企业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主力军。强县的根基在企业,主力在企业,帮助企业发展是政府的职责。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现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乡镇工业。

1.深化企业帮扶活动。为深化、做实今年的企业帮扶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排忧解难促发展”的企业帮扶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在全县筛选一批成长性较好、现实发展困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县级部门、一个乡镇和一家银行结对联系,组成帮扶小组深入到企业指导发展、解决困难。重点帮助企业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指导服务、企业发展中的资金融通、项目建设中的瓶颈制约、企业负担的治理整顿、有关政策的争取到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个帮扶— 16 —

小组要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认真开展好“企业帮扶行动计划”,争取为每个企业解决3-5件具体实事,协调一个目标市场,完善一批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帮扶工作的督促检查,坚持每月一次情况通报、每季度一次联席会议,按期通报帮扶情况,集中解决重大问题。年底,县委、县政府将对帮扶实绩进行考评。

2.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今年,县委、县政府将以空前的力度,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促现有企业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的支持力度,体现了我们对发展工业的决心和态度。在新的一里,无论财政如何困难,我们都将对企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全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财政性资金用于现有企业发展,其中:县财政从预算内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技改扩能、贷款贴息、企业奖励及创业基地建设等;县级有关部门通过争资立项,为企业争取国家及市级以上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

二是鼓励企业技改扩能。现有企业的技改扩能,是我们支持的重中之重。企业家们一定要本着转变发展方式、助推经济发展出发,加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以此提高产能、做大做强。对此,我们提出,对当年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拓展销售市场而提升为规模以上企业的,由县政府对每个企业法人奖励5万元,并对企业技改投入、新增贡献实绩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奖励。

— 17 —

三是加大工业信贷投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新的一年,我们将在破解资金瓶颈上加大力度,一方面组织开展好银企对接活动,策划好企业融资项目;另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信贷投入,对当年新增的工业企业贷款,按新增贷款额度的1‰奖励承贷银行,同时将政府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开户、存放向发放贷款增量大、内部管理较好的金融机构倾斜。各大金融机构一定要以发展工业为己任,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实现工业信贷融资20亿元以上,县辖金融机构发放工业贷款10亿元以上,工业贷款余额达到2.5亿元。

四是鼓励发展总部经济。今年县委、县政府首次提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概念,这实际上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总部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不仅可以对区域税收做出贡献,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初步提出,鼓励有关企业在武隆建立金融结算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对其所引进增加的县辖税收县级留成部分,由县政府按10%予以奖励。但这一政策还不完善,请县投促办牵头,县经信委、县财政局等单位配合,尽快研究提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报县委、县政府研究。

五是鼓励企业发展进步。这是企业创建发展品牌、提升发展水平的需要。今年,我县将在五个方面鼓励企业发展进步。一要对荣获国家、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二要对新认定为国家、市级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给予奖励。— 18 —

三要对荣获国家级、市级新产品认定并批量生产的企业给予奖励。四要对工业企业购买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在本县实现转化的给予奖励。五要按照企业经济规模和对财政贡献大小开展明星企业和优秀成长性企业评比活动,并对获评企业给予奖励。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乡镇工业不活,首先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量不够,这是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新的一年,我们必须以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突破性发展乡镇工业。全年乡镇工业实现产值22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3.3%以上。一是要在发挥产业特色上下功夫。各个乡镇要立足本地的产业特色,重点发展围绕旅游纪念品、地方土特产品、休闲保健食品、优质茶叶、生物药品等的开发和加工,培育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地方财源的骨干支撑。二是要在引导企业发展上下功夫。用好用活促进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发展、微型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引导、指导、扶持社会各界创办工业加工类中小企业,并引导其走专业化、公司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各乡镇要按照集群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中小企业向创业基地集聚,全年建成2-3个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对获批市、县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县政府还将分别补贴50万元、20万元。三是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县级有关部门要围绕中小企业发展所需,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瓶颈,着力提供技术、信息支撑,着力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我还有个想法,就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在县

— 19 —

经信委组建一个中小企业促进中心,把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都集聚在这个平台上,强化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以此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五)要把开放平台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全景窗。强县的窗口是开放发展,平台是交流合作。我们必须继续强化开放发展理念,做实、做靓、做优各个开放平台。

1.经贸交流平台要做实。今年,我们务必要按照做实的要求,精心组织参加好渝洽会、万洽会、汽博会和广交会、广博会等重要经贸洽谈活动,从今以后每年都要固定参加。做实这些经贸交流平台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有一批好的投资项目、具有个性化的音像资料在会上集中推介,以此吸引客商眼球,关注武隆发展;二是要拓展一批交流渠道,与市内外投资促进机构、经贸交流中介、企业行业协会和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相对固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三是要有一批意向投资项目、正式投资项目在会上实现集中签约。

2.对外合作平台要做靓。近年来,我县先后与全国有关省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这种关系,将其打造成为加强对外合作的平台。县发改委、县扶贫办、县投促办、县经信委务必要主动加强同各个省市的沟通联系,点对点地签订一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一批互访交流活动、达成一批投资合作意向、设立一批专业工业园区。今年,要把对外合作的重点放在济南、浙江,在8月份前精心策划、开展两次较大规模的招商推介活动,特— 20 —

别是要千方百计争取市发改委和浙江经济协作部门的支持,引进一批企业在武隆设立浙商工业园。

3.招商推进平台要做优。一是做优网络招商平台。县投促办要努力发挥网络招商最直观、最便捷、最省事的功能和作用,花大力气建设好具有特色和个性的招商引资门户网站,并实现与县内有关部门、市级有关部门、市外友好合作省市相关部门的网络相链接,有关县情、政策、项目介绍要全面,动态信息更新要及时。二是做优招商服务平台。县投促办要发挥全县招商引资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以招商服务中心建设为核心,为逐步实现专业化招商,打造最优的招商服务平台。组织、人事部门要尽快研究提出招商服务中心的机构升格问题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三是做优项目储备平台。项目储备是招商引资的基础和前提,今年必须继续强化。整个工作由县发改委牵头,县经信委、县投促办配合,目标任务是全年策划投资项目100个以上,投资总额200亿元以上,达到可研深度的30个以上。凡经县政府审定认可的由县财政为每个项目解决5万元工作经费。同时,积极争取市上项目配置,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力争将武隆作为西永微电子园的配套基地。

四、强化保障,确保工业强县突破年各项工作落实

要完成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突破性任务,关键在于措施是否落实,保障是否有力。

(一)关于组织领导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体制性保障。根据县委的决定,今年全县开展的“五大主题年”活动,按照分线作战的

— 21 —

原则,工业强县突破年由忠亮县长任组长,国权、成武两位常委和我任副组长,应该说县委把工业战线的领导力量配得最强,加上书记还要亲自抓招商,已经是举全县之力突破工业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为县委、县政府分忧解难,当好参谋助手。各级各有关部门也必须大力强化对工业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坚定不移地保证完成目标任务。

(二)关于要素支撑的问题。对武隆来讲,工业发展的诸多要素都存在瓶颈制约,特别是在土地、资金、人才、物流等方面更为突出,今年必须要实现新的突破。除前面已经讲的融资问题外,这里要讲三点: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争取用地指标。国家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建设用地的调控越来越严,加上重庆的土地供给主要保证主城区特别是两江新区的发展,我们要争取一点建设用地指标异常艰难。但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待我。国土房管部门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年落实工业用地指标3000亩以上。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采取订单培养等方式,为县内企业培养、输送急需人才,全年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3500人以上。县内各职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必须优先保证县内企业需要。二是由县经信委牵头,从县内外聘请师资力量,对县内各重点企业的法人代表、中层干部、销售代表等进行一次轮训,所需资金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予以考虑。三是由人力社保部门牵头,围— 22 —

绕创办工业类中小企业全年开展2期创业培训,培训规模100人以上,创业培训后实现创业50人以上。四是积极争取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采取交流充实、挂职学习、招聘引进等方式,着力解决目前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干部提升不了、流动不了、进来不了和年龄偏大、专业性差、缺乏活力等突出问题。再一方面,大力突破物流瓶颈制约。一是制定重点工业企业物流补贴政策,以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力。二是白马园区、平桥园区都要加快物流公司组建步伐。三是加快水路、陆路、铁路运输的硬件建设。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县交委配合,尽快落实业主完成白马码头建设。同时,继续强化工矿企业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全年死亡“零目标”。

(三)关于发展环境的问题。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一是要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县纪检监察部门、县行政服务中心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完善一套过硬的制度、办法和纪律,在治理行政审批事项、流程、时限上下功夫。要建立企业评议部门制度,每半年组织重点企业对县级有关职能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议。二是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执行相关纪律规定,坚决治理“三乱”行为,切实规范面向企业的检查、评比活动,严禁向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特别是对县内企业运输车辆进出县境,一律不得实施经济处罚。三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已经作出的承诺、出台的政策必须坚决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顶着不干、拖着不办。对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的事项,县巡查办、县督查室和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要重点督办,跟踪问效。四是要大造宣传舆

— 23 —

论声势。县新闻中心、电视台、武隆网等新闻媒体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工作敏锐性,策划宣传主题,开辟宣传专栏,对全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重要信息要及时在市级媒体上进行宣传。

(四)关于考核奖惩的问题。从今天大会表彰奖励可以看出,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特别是招商引资的考核奖惩力度是非常大的,今年还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办法,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总体基调是:赏罚分明,以奖为主,重奖有功之臣。在工业目标任务考核上,今年我们特别提出要对全县任务最重的县园区管委会和县经信委,只要他们完成任务,县委、县政府就要分别重奖15万元和5万元。对工业招商引资,既要重奖完成任务较好的招商集团,又要重奖各个社会中介,还有对有突出贡献的招商干部给予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奖励,可以说,奖励力度是空前的。总之一句话,只要对武隆发展有贡献,我们都要想法突破体制的约束,大奖特奖,重奖有功之臣,以此激发全民招商热情。

同志们:凡事在人为,时势造英雄。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主题,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重点突破,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 24 —

第6篇:工业强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全县工业强县建设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工业强省、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部署,研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冲刺千亿、工业创强,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加快实现江左新崛起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开发区(高新区)、河口镇、佳洁士三家单位做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副县长对工业强县建设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加快工业强县建设,首先是要树立“工业经济是第一经济,工业创强是首要任务”的发展理念

工业是经济建设的核心,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加快工业强县建设首当其冲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工业经济是第一经济,工业创强是首要任务”的发展理念,吹响“冲刺千亿、工业创强”的前进号角。前段时间,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来我县调研,对我县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推进转型升级和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寄予了厚望;特别是在全市工业强市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江左确保2013年进入“千亿强县”行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同时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首先就是要从发展进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条件上来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我县加快工业强县建设的规律性、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一)从发展进程来看,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我县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发展阶段可以加快推进,但不可逾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即使那些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纷纷提出了“再工业化”。我县去年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按照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我县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工业基础还不够牢固,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增长动力还不够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工业仍将是经济的中流砥柱和发展的第一动力,工业的主导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动摇。特别是近期,省、市相继召开了“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动员大会,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工业第一”理念,明确“工业第一”目标,落实“工业第一”举措,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的新突破带动现代化进程大提速,力争实现基本现代化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二)从发展现状来看,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是加快转型升级、夯实富民强县根基的必然选择。工业既是实体经济的主支柱、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又是财政增收的主来源、群众就业的主渠道,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从占比看,201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3%,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2.6%,工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2.2%。从贡献率看,2009—2011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52.6%和54%;对税收的贡献率分别为56.9%、42%和40.4%;对就业的贡献率分别为41.2%、67.9%和82%。无论是从民富还是从县强的角度,近年来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均贡献率都在50%以上,可以说工业经济占据了我县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县工业规模还不够大、结构还不够优、实力还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工业亩均产出、资源配臵效率仍然较低,工业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要改变这一现状,根本出路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既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夯实富民强县根基的必然选择。

(三)从发展趋势来看,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是应对激烈区域竞争、提升我县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与自身比,过去几年我们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既算不上大、更谈不上强。目前,全省20个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中,除等14个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的工业大县(市、区)外,还有等6个在本市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2011年,规上工业产值,我县为651.3亿元,而全省14个工业大县(市、区)的平均数值为1766亿元,最高的为4553.2亿元,最低的也达到了1044.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我县为123.9亿元,而全省14个工业大县(市、区)的平均数值为302.8亿元,最高的为706.2亿元,最低的也达到了166.2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我县为166.8亿元,而全省14个工业大县(市、区)的平均数值为433.2亿元,最高的为834.8亿元,最低的也达到了199.5亿元。要进入工业强县行列,必须参考14个县(市、区)的平均水平,而且要确保达到最低的门槛要求。江南县虽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47.3亿元)略低于我县,但同比增速(22.5%)高于我县(17.4%),而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6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06.2亿元)均高于我县。当前工业发展不仅“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而且标兵渐行渐远,追兵马蹄声近。特别是在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周边各县(市、区)正在掀起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新一轮发展热潮,各地都高度重视工业,工作推进力度很大,发展势头很猛,争夺资源要素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对我县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要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就必须在工业强县建设上做到目标更高、力度更大、步伐更快,实现基础再巩固、实力再提升、优势再放大。

(四)从发展条件来看,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是推动跨越赶超、实现江左新发展的现实途径。加快建设工业强县,还必须看到我们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从而坚定创建的信心和决心。所谓“有基础”,是指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近五年来,我县全部工业产值和规模工业产值呈现年均递增19.6%和17.2%的良好发展态势;“3+X”工业产业体系已然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58.2%和25.6%。所谓“有优势”,是指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生态环境、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重要作用将日益凸显,并逐步转化为选商引资、产业培育的竞争优势,有效提升了我县承接高端产业、集聚高端人才、吸纳高端要素的能力。特别是随着宁杭铁路的开通和内河航道的改善,我们即将进入全新的“高铁时代”和“港口时代”,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为我们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重型工业、港航物流等临港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所谓“有机遇”,是指经过前一段时间努力,对于发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已经在破解要素制约等方面寻找到了管用办法,争取到了不少先行先试的省级试点和政策。金融保障上被列入省第一批金融创新试点示范县,近期我县又先后被省科技厅、省国土厅确定为全省第一家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和省矿基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县,这意味着我们在科技创新和土地保障上又领先全省走出一步,也必将为创建工业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这三大省级改革试点含金量都相当高,为我们率先破解土地、资金、创新等要素制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外在省级大平台建设方面,我们有望成为省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分区,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也在顺利推进中,这些都是我们推进创建所面临的极好机遇。因而,江左加快工业强县建设,不仅符合规律、至关重要、极其紧迫,而且完全可行。

二、加快工业强县建设,关键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 加快工业强县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围绕“冲刺千亿、工业创强”的奋斗目标,着力在平台拓展、有效投入、选商引资、产业集聚、两化融合、创新驱动等方面狠下功夫、力求突破,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要在加快平台拓展上取得突破。平台是实现工业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要切实做好存量提升和增量拓展文章。存量上要全面摸清家底,不断提升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这点上各大平台和乡镇都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围绕明年要冲刺千亿,存量土地盘活显得尤为重要;在增量上,江左经济开发区、临江工业区、江左工业园三大工业平台要充当主力军,加快推进政策处理,进一步优化服务,着力解决征地难、供地慢、资金缺等问题,确保平台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要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切实提高亩均产出。同时,要加快推进矿基地开发利用工作,有效拓展新的发展平台,为工业跨越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二是要在扩大有效投入上取得突破。只有今天的大投入,才有明天的大产出、大发展。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按照党代会提出的“限额以上工业性投入五年累计达到700亿,力争800亿”目标,既要做足“投入”文章,抓紧谋划和实施一批事关长远、经济支撑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加强重点项目动态管理,第一时间深入项目一线解决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同时,更要做好“有效”文章,更加注重高、精、尖的制造设备投入,切实提升投入产出的有效系数,使形成的投入都能及时有效的转化为企业的产出和销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要在提升招商实效上取得突破。选商引资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随着发展要素瓶颈的进一步破解,现在工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已经转到“项目招商”上来,特别是缺少“大好高”项目,缺少眼睛为之一亮的项目,缺少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所以,要坚持选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选商引资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突出抓好驻点招商、专业招商、职业招商,充分发挥三大工业平台的主阵地作用,全力引进“大好高”项目;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整合招商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切实加快推动项目报批、落地和资金到位进度。

四是要在推进产业集群上取得突破。区域竞争的关键是产业集群间的竞争。要按照“产业集群化、生产链条化、企业龙头化、要素集聚化、布局园区化”的思路,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做精做优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特装饰建材产业,确保三大主导产业对规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同时,要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地理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做好产业的衔接配套和产业链条的拓展延伸,积极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努力形成集群共生效应,切实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要在深化两化融合上取得突破。“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要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企业制造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模拟仿真、自动控制等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过程当中;要着眼“微笑曲线”两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的有机融合,推动工业企业研发、销售、经营等流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中打造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六是要在强化创新驱动上取得突破。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要牢固树立“创新崛起、科学跨越”理念,大力延伸“政产学研金介用”相结合的“江左模式”,积极推进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建设,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重点围绕提升“R&D投入、研发中心、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研发机构数、专业授权量、制定的行业标准数、驰名商标数、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等指标,引导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更加紧密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体提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产业层次和行业地位,以科技创新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三、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核心是要创工业强区、工业强镇、工业强企

建设工业强县,到2013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是准入门槛,在此基础上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6年达到1800亿。目标是动力,是方向。要实现这一创强目标,基本支撑和落脚点是强区(开发区和园区)、强镇、强企。“区镇强则县强、区镇优则县优,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全力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工业强区、强镇、强企要咬紧牙关,敢于喊响目标,勇于坚持目标,善于实现目标,为工业强县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要扎实推进工业强区建设。产业平台是区域产业集群化、要素集聚化、发展集约化的核心依托。推进工业强区建设,我们必须切实加快江左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临江工业区拓展提升、江左工业园扩容提升,不断优化提升三大工业平台的要素集聚效应和区域辐射带动效应。围绕“工业创强”1000亿及1800亿的目标,三大工业平台贡献率要在60%以上。具体来说就是:

江左经济开发区要加快整合提升,大力推进低丘缓坡开发建设,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四大产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环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产值到2012年突破200亿元,到2016年超500亿元,力争600亿元。

临江工业区要加快拓展提升,重点发展成套通用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加快建成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北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节点。到2016年新拓展平台面积8.8平方公里,完成平台建设投入3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50亿元。

江左工业园要加快扩容提升,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优化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成为浙北一流省级工业园区。力争到2016年新增开发约5平方公里,开发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50亿元。

二是要扎实推进工业强镇建设。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全市有超100亿乡镇5个、超50亿乡镇10个,我县仅有5个超50亿乡镇,还没有规上工业超百亿的乡镇。推进工业强镇建设,从江左现状来看,重点是推进五个工业强镇建设,到2013年,五个乡镇全部进入全市百亿工业强镇行列。具体来说就是:

安康镇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克服资源要素制约,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再优化,发展水平再提升,综合实力再增强。规上工业产值到2013年达到109亿元,到2016年达到160亿元。

三元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发展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和医疗化工产业,做大工业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产值到2013年达到103亿元,到2016年超200亿元(含新材料园区)。

河口镇要以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契机,着力培育食品加工及包装、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3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规上工业产值2012年达到107亿元,2013年达到133亿元,到2016年突破300亿元(含江左工业园)。

海口镇要全力发展壮大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机械装备三大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知名的产业强镇、江左县生物医药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到2013年达到100亿元,到2016年达到150亿元。

湖甸镇要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机械制造、金属加工、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产业。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到2013年达到108亿元,到2016年达到150亿元。

其余的镇也要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细化目标、强化举措,做大做强工业,确保达到80亿以上,争取早日进入超百亿乡镇行列。莫干山镇、三合乡和筏头乡要在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上做好文章。

三是要扎实推进工业强企建设。工业强县建设的主体是企业,关键也在企业。近年来,我县广大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业强县建设,仍然要依靠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创新、加快发展、多作贡献。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培大育强。目前,全县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仅2家(集团列第195位,营业收入139.28亿元;集团列第488位,营业收入66.66亿元),全省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我县只有2家,全县百亿企业只有1家;上市企业6家(市共14家)。从中可以看出,我县缺乏综合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与世界强企、中国强企相比差距甚远。(“2012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第500名的美国万宝盛华营业收入是220.06亿美元;“201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第500名的哈药集团营业收入是175.07亿元;“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第500名的江伟集团营业收入是65.68亿元。)因此,要按照省里提出的发展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龙头骨干“五型企业”目标,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多种方式,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做强做大。建立健全上市培育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壮大资本市场“江左板块”。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大力培育和扶持服务型、科技型、外向型、专业特色型的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优”发展之路。力争到2016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30家以上,其中50亿元企业8家以上,百亿企业3—5家,上市企业达到12家以上。

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是我县宝贵的战略资源。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没有成功的企业;没有一流的企业家队伍,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建立完善企业家培养、使用、激励、约束和保护机制,加强对企业家的培养、教育和引导,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为工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同时,希望我们广大的企业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切实坚定勤劳创业的决心、创新引领的雄心、脚踏实地的耐心和实业致富的信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放眼世界,向国际高水平企业看齐,加强内部管理、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企业文化,把主业做专、做精、做实,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切实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四、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根本是要有坚强有力的保障 建设工业强县,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强化“三种责任”。强化领导责任。各乡镇(开发区)、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工业,亲自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分管领导要全力抓,把主要精力花在跑企业跑项目上;工业强县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重点研究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工业经济走势,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强化目标责任。各乡镇(开发区)、部门要牢固树立目标责任意识,明确预期目标、细化阶段目标,倒排时间、克难攻坚,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以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工业创强氛围。强化落实责任。要坚持“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的工作信念,认真履行职责,明确责任、压实担子,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敢于挑重担、勇于冲在前,切实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办实事上,把精力放到抓落实上。

二是要做到“四个到位”。政策到位。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工业强县33条”等政策意见,这些意见在梳理原有政策基础上,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要宣传好,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根据执行情况,不断调整完善政策,使政策导向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扶持更有力、绩效更明显。保障到位。要坚持“向上争取、向内挖潜、向前创新”,进一步强化“以亩产论英雄”理念,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和人才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资源配臵,强化发展保障。督查到位。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江左发展、是否有利于江左利益”的标准,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定期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到事、到人、到时、到位;县人大、县政协要适时组织视察调研活动,促使各单位抓好落实;县委、县政府督查局要进一步改进方式、创新办法、敢动真格,既要旗臶鲜明地树立正面典型,又要敢于抓反面典型,对推诿扯皮、不敢担当、不敢作为、不善作为的现象要严查严纠;健全、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形成常态、确保长效。考核到位。要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牢固树立“重德才、重实绩、以好的结果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切实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奖惩、任用、评先评优挂钩,有效地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确保全面完成工业创强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要优化“五大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市场优先和企业自主原则,深入剖析行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能减则减,能快则快,能放则放。优化商务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梳理涉企政策文件,切实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优化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严格落实“七联审批”等制度,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努力打造“我比人家办得快、我比人家办得好”的“江左速度”,实现全面提速提效。优化法治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促进司法公正,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优化舆论环境。要动员全县上下、各方面力量来关心和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在全社会创造合力扶工、兴工、强工的生动局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宣传典型、引领风尚、鼓舞士气、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一批典型,努力营造“你追我赶争先进、做大做强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加快工业强县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我们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冲刺千亿、工业创强,全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确保明年交出好答卷、五年拿出好成绩,为早日实现江左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7篇:教育强县活动动员讲话:务实求发展 齐心共创强

同学们,在我讲话之前,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天天来学校上学,接受教育。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教育呢?你们肯定会回答:学习语数英、图音体、电脑等知识。是吧?在词典里,“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在教育家的眼里,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在国家领导者的心里,“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稳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是一项重大国策。于是,我们的教育从课程的改革到师资队伍的建设,再到规范化学校的建设,接着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一步一个脚印,现在我们进入了创教育强县的进程。那么,我们强在哪里了?

一、强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我们在县直属小学读书,相比其他乡镇的同学来说,是幸运的。我们校内的教学区、运动区井然有序,布局科学合理,环境优雅舒适,集美化、净化、绿化于一体。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场室,如: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室……我们有专业的老师,他们有的博学多才;有的身手敏捷;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循循善诱;有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同在xx县,在偏远的山区,有些学校只有几十个学生,一个班上只有一个老师,身兼数职,语数英、图音体,从早忙到晚,学生的成绩也不见提高。创强的号角吹响后,这些学校的师生的学习生活得到的极大的改善。就拿xx镇来说吧,提出教育强镇后,政府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力度,整合了镇里的教学资源,把十几所小学撤并为四所小学,每所小学也像我们一样配备齐了各种功能室,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得到全面的发展。继xx镇之后,xxx、xx、xx也成为教育强镇,教育资源得到优化,教学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强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提到素质教育,相信你们忘不了在多媒体上课的情景,那是老师们在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怎么才能让你们学得更有兴趣,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怎样才能让你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参加竞赛的同学肯定忘不了三年级的语文识字写字比赛,四年级的英语能力比赛,六年级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比赛,还有美术、音乐、科技创新等比赛吧。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设立的比赛,老师免费、无条件地为你们辅导,提升你们的学习素养,提高你们的学习质量。当然还少不了我们县二小的特色项目:羽毛球、乒乓球、竖笛合奏、大合唱等。

三、强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在为你们提供一杯水的时候,老师们更是不断地吸取知识,为自己积蓄一桶水。教育局对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现代技术中级培训、英特尔远程培训、骨干教师知识培训……白天,他们在学校默默耕耘,为你们讲授课程,批改作业,教导违反纪律的学生;晚上,他们又埋头苦干,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学习充电……近两年,我们学校的老师在县里取得的荣誉多不胜数,在省市也取得了佳绩。xx老师获省二等奖,xx老师自制的教具获省三等奖,xx老师成为广东省英语教研会的理事,xx老师参加数学说课比赛获市一等奖,xx老师获市二等奖,xx、xx老师成为市教研会的先进工作者。

现在教育强县进入了冲刺的阶段,教师们务实求发展,齐心共创强。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老师向你们提出几点要求,希望你们能够言必行,行必果!

一、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首先,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其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充电。如:学校里宣传橱窗的科普知识、学科知识,你留意过吗?践行过吗?

二、爱我校园,搞好清洁;

我们学校有xx个教学班,学生xx人,偌大的校园清洁保洁工作,全赖你的参与和支持。

三、文明有礼,尊师爱友;

文明的学生应如绅士一样,彬彬有礼,不雅的语言不应出自我们的嘴里。见到老师,多说:您好!同学相处,请、谢谢、对不起要常记心中。

上一篇:卫生县城实施方案下一篇:党员担当作为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