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县组织保障

2023-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产业强县组织保障

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产业倍增

大邑 “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产业倍增

大邑县西出成都41公里,辖区内的西岭雪山、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中国博物馆小镇安仁等自然文化景点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声名远扬。然而,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复苏、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和成都市委确立“五大兴市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大邑县如何投身四川、投身成都新一轮发展,实现“尾雁”快飞、“尾雁”赶超。大邑县委、县政府给出了答案,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强县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明确了加快推动“兴二优一强三”的思路,把“工业强县”战略摆在了突出位置,着力做强产业,做大总量,大力推动产业倍增,壮大经济规模和提升总体实力,从而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生态田园城镇示范区。

优化布局

突出“一区两点”组团

围绕项目抓发展,大邑县委、县政府将今年确定为“项目会战年”,推出了258个、总投资530亿元的投资项目,将于年内密集落地、密集开工、密集投产。今年春节大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大邑县委、县政府就召开“项目会战年”工作会,通报2012年全县项目投资计划,推出新思路、新举措,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快飞赶超”。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主心骨,产业是大邑后发赶超的主要动力源泉。而大邑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面临做大经济规模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大邑县委、县政府认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倍增,加快推动“兴二”,要坚持“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布局,突出先进制造业这一主支撑,抓住“一区两点”组团,明确了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沙渠工业点、王泗工业点的工业组团发展重点。县委、县政府坚持抓存量企业扶优扶强、扩能扩产,加快凯西二期等19个续建项目、祥业发动机缸体等29个新建项目建设,积极扶持有潜 力的企业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创品牌,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

实践证明,大邑县委、县政府的思路是科学可行的,一季度大邑工业实现了“开门红”。今年以来,一个个大项目在大邑相继开工:4月27日,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新厂区落户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投资3.1亿元,将年产各型高、中级客车3000辆;6月初,大邑与成高阀门公司签订阀门企业园项目,整合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推动阀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投产后年产值将达4亿元,目前该企业拿到手的订单已超过3.5亿元;以冶金实验厂为主的成都市钢铁行业整合项目落户大邑沙渠工业点的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项目投资达100亿元,钢铁产能420万吨,产值350亿元,可实现利税38亿元……

狠抓增量

各方企业纷至沓来

工业要快飞,项目是关键;项目从何来,招商最重要。按照抓增量企业高端高效、集约成链发展的思路,该县抓住东部沿海地区及成都一二圈层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一批对主导产业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龙头项目、补链项目,加速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该县坚持招大引强,锁定目标企业,实行专人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更多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大邑县委、县政府领导主动出击,亲临招商一线拜访企业、参与洽谈,一批批大企业纷纷来到大邑考察,签订投资协议。

3月22日,大邑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达24.48亿元,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值得一提的是签约了9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20.42亿元,包括河南省中原起重机械集团、重庆泰吉集团、山东路通集团都把项目落户在大邑。签约企业代表表

示,大邑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潜在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安心在大邑落地生根,千方百计把企业培植好、经营好、发展好,为促进大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月18日,大邑县委书记周道富率队到温江区,与温江签订融合互动发展框架协议,以圈层融合推动“中雁竞飞”和“尾雁快飞”。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工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社会管理等多领域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其中工业上的合作将成为双方合作发展的重头戏。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和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互设联络办,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提供发展空间和优惠政策,共建园区,引导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企业入驻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促进大邑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月下旬,大邑在广州和晋江分别举行招商项目暨旅游推介会,签约了涉及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合作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45.4亿元。在3天的行程里,县领导率领的招商队伍拜会了数十家大型企业,介绍了大邑的区位优势、招商政策和包装的招商项目。

据介绍,为了强化推动引资工作,大邑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扶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出口上台阶,在大邑注册的外贸出口企业,在上年基础上每新增100万美元,给予1.5万元人民币国际市场拓展费扶持。另外,大邑制定了《大邑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大邑县2012年投资促进工作奖励办法》。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组建招商分队分批次到福建、上海、浙江、广东、湖南、成都周边等招商重点区域20余次,通过前期联系、企业引荐、商会搭桥等形式,拜访了数十家知名品牌企业,收集储备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重大项目投资信息,一批企业与大邑签订了投资协议。

优化环境

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为了奋力推进工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倍增”,该县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观念,始终坚持便利化的工作取向,全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

大邑县委、县政府把电力保障作为提升硬环境的首要任务来抓,苏场220kV输变电站,于今年4月26日建成投运,安仁110KV变电站于今年5月31日建成投运,冶金实验厂110KV变电站于今年3月投运,新场35KV变电站第一台机组已于今年2月底投运,第二台机组已经建成,今年8月投运,青霞35KV变电站已经建成,本月底投运。全县工业用电量上半年同比增长26.24%。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相继完善了园区2.5公里道路施工,完成了4.5公里的专用电力线路迁改土建工程和天然气管线安装;完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可研论证和施工前期工作;完成了园区1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工程和5.1公里道路亮化工程施工,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大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月27日, 在新认定的成都15件中国驰名商标中,大邑独中“三元”,四川远星橡胶有限公司“远星”商标、成都贝根管道有限公司“贝根”商标、成都鸿笙食品有限公司“鸿笙”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自此大邑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数位居三圈层第一。7月15日,大邑蜀之源牌瓶装系列酒、府河牌水泥、建丰牌中密度纤维板、祥业牌中央空调压缩机壳体系列产品等8个产品通过省政府和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十届四川名牌的审查和复核确认,使大邑的四川名牌产品增至17个。

大邑格外注重软环境建设,坚持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下的全时企业服务机制,对园区所有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均由县领导牵头联系,对企业需要协调的重大事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企业反映催办的事情是领导督办、马上办,绝不推诿拖沓;强化“亲商重商、招商

安商”理念,着力打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努力形成投资“洼地”效应。大力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努力把投资者的成本降到最低。

昨日,记者从大邑县获悉,该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增幅居全市各区(市)县前茅。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9%;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实现入库税金同比增长28.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2户。新引进工业项目9个,其中4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个,完成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2.09亿元。

第2篇:做大楠竹产业推进富民强县

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全县共有楠竹面积72万亩,立竹蓄积1.05亿株,竹林面积和蓄积均居湖南省第一位。“唱山歌,发竹财”,把楠竹产业培育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近几年来,我们从狠抓楠竹产业的精深加工、市场开发、资源培育、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投入,

致力做大做强做优,取得了明显成效,使楠竹产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2001年全县实现竹业总产值9亿元(今年可突破10亿),农民年人平竹业生产及加工收入达625元,全县竹业税费收入达25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3。

一、主攻精深加工,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楠竹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龙头企业的牵动能力,决定着产业化的经营水平和进程。为改变过去我县竹制品加工生产分散、规模小、产品粗、效益差的状况,使竹制品生产朝深加工、精加工、大规模、产业化方向发展,我们着力在发展壮大竹制品加工龙头企业上做文章。1997年以来,通过外引内聚,充分调动外来资本和民间资金,我们先后组建了春秋竹凉席厂、跃宇竹制品公司、富安集团、县竹艺公司等有一定生产规模、能够开拓市场,牵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特别是组建的桃花江竹胶板集团公司已成为我县竹胶板行业的“航空母舰”。该公司按照“自愿参股,分散经营,单独核算,风险自担”的原则,将37个竹胶板加工企业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拥有生产线42条、年产竹胶板14万立方米的规模优势,其生产的“丰业”、“春花”等品牌的竹胶板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几乎占了全国竹胶板市场的半壁河山,2002年1月该公司被省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目前,全县已拥有年创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110多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45家。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目前全县从事竹业加工、经营的单位达8500多个,1.4万户农户搞竹制品加工,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并形成了一大批专业乡镇和专业村,一些地域集中、产品一致的竹业小区也勃蓬兴起。竹制品由原来的蛋篓、竹架板等粗加工品开发出了以装饰、建材、保健、家俱、工艺美术等为主的十大类400多个品种。

二、拓展市场空间,健全营销网络

市场是楠竹产业化的前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营销网络是促进楠竹产业上水平、上档次的关键。我们一改过去关起门来搞生产的作法,探索出了一条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以销定产的路子。一是研究市场。成立了县竹产业办和竹业协会,负责竹业市场的研究、开发与预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市场信息服务。竹协会员刘春秋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低档凉席滞销的市场信息后,潜心开发高档保健凉席,其生产的“春秋”牌高档凉席畅销全国各大超市,比市场价高出近1倍。二是建立竹业市场。1997年我们开始筹建桃花江(全国)竹业城,规划占地300亩,投资8000万元,目前第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竹业城将成为东南地区集竹产业开发、科研、信息、交流、商贸于一体的大型竹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辐射功能。三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全县派出近万人的销售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在各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118处,常年收集销售信息,带回销售定单。四是开发竹旅游业,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全县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以观竹赏竹为主的桃花江竹海、美人窝、桃花江森林公园和竹乡农家等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近120万人次,年收入达5000万元。其中桃花江竹海不仅是一个集竹风景、竹文化、竹艺术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而且还成为了竹文化交流的媒介和竹业技术、竹制品推广的展台。

三、加强竹林培育,夯实资源基础

竹林资源是楠竹产业发展的基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狠抓了竹林资源的培育与发展。一是大力造竹。采用农民投资投劳、政府以奖代投等方法积极鼓励农民造竹,加上近几年竹林的可观效益更加激发了农民造竹的积极性,全县出现了“买山造竹”的热潮。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县新造竹3万亩。全县竹林面积不仅没有因竹制品加工所需的巨大资源消耗而减少,反而在原有面积上有所增加。二是科技兴竹。从1995年开始,我们采取全县统一规划、乡村统一管理、领导办点包片、群众投工投劳的办法,连续4年在全县开展大规模的竹林低改群众运动,完成竹林低改面积38万亩,形成了武潭、花果山、桃花江竹海、禁牌为主的连片万亩以上楠竹丰产林基地8个,连片5000亩以上的楠竹丰产林基地10个。通过低改,亩平立竹由101株增加到147株,每年可增加原竹产量250万根。近7年来,全县共投入科研资金200多万元,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开展了5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和16个县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楠竹高效专用复合肥的研制与施用填补了国内竹业生产的一个空白。我

县科研人员总结出的“观察楠竹下盘枝竹叶的变化查找竹蝗产卵地”和“竹腔注射化学药剂杀灭竹类害虫”的办法,解决了竹蝗等竹类害虫长期危害我县竹资源的难题,每年减少损失1000万元以上。三是依法管理。县林业部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成了以森林公安干警为主体,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护林员队伍相配合的资源保护管理执法体系

。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村组护林员的职能作用,从源头强化竹林管理的办法,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坚持每年下达楠竹限额采伐计划,确保年采伐量小于年生产量;坚持凭证采伐制度坚持“砍老留嫩、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确劣留优”的“四砍四留”原则,使竹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坚持定期开展竹资源用途调查,了解资源加工增值效益,限制高耗低效加工,从而达到减少资源消耗,遏止过量采伐的目的。

四、优化政策环境,加快发展速度好范文版权所有

环境就是动力,良好的环境是楠竹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器。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为楠竹产业的发展解除束缚、减少阻力,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实行政策支持。对竹产业的发展,我们采取的是“放水养鱼”的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楠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励各级各部门积极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竹产业,实行不限投资者身份、不限投资经营主体、不限企业规模、不限经营范围、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管理手段的“六不限”政策,只要有利于做大楠竹产业,就放手发展;对新建竹制品加工企业实行税费优惠,对竹工艺品免征一切费用,对竹胶板两次降低税费征收标准。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楠竹产业化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县级领导专职抓竹产业。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楠竹产业工作,切实解决楠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把握发展方向。三是资金扶持。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信贷营销会,把一些竹制品加工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贷款上给予重点支持。如2001年,银信部门给予竹产业的信贷支持就达2000多万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楠竹产业的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四是规范执法行为。对大型竹制品加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严厉禁止部门“三乱”行为。各职能执法部门也相应出台了80条优惠政策。县优办完善了投诉、举报、信访登记制度,严格督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给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市场的自主推动下,目前我县楠竹产业已步入了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丰富的楠竹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

第3篇: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是传统农业大县必须回答好的紧迫课题。##作为农业大县、山区大县,立足资源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养牛业作为立县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富民强县。2003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8.25万头,存栏20万头,出栏8.25万

头,人均养牛增收300多元。

一、科学决策,定位于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要富,县乡要强,必须准确定位,科学决策,确定一条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发展前景的致富途径。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立脚点,做大做强。##地域广阔,自然、地理、资源、气候、人口素质等生产要素差异较大,就选择适宜全县的特色主导产业方面,2001年,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调研论证,认为养牛产业符合##实际,具备做大做强的基础,有形成特色的条件。一是市场前景广阔。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牛肉、牛奶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我国肉类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强价格优势,较易形成市场竞争力。二是全县有草场资源426万亩,具有发展草食、节粮、低耗、生态畜牧业的特点,发展养牛业符合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又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发展养牛业基础较好。##大力发展养牛已有10多年历史,全县已涌现出一批肉牛养殖、育肥大户,并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队伍。基于此,县委、县政府果敢决策,决心把养牛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并在县委全会上做出《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养牛产业发展实现了大突破。万头牛乡镇达6个,千头牛以上村40个,百头以上养牛大户218户,几年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决策是科学的,定位是准确的。

二、强化领导,取信于民。为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养牛发展决策落到实处,坚定农民发展养牛信心,树立党委、政府形象,取信于民,全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从组织上给予保障;各乡镇也成立了组织,完善了制度,采取了奖惩等激励措施;新闻、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县委、县政府决策,宣传先进典型,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形成共识,营造全县发展养牛业的浓厚氛围;为开阔视野,全县组织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三河、大厂、香河等县(市)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每年组织养牛大户和乡、村、组干部到县内重点乡镇进行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总结提高;为使产业逐步壮大,县委《关于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从占地、疫病防治、投入保障、品种改良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服务为宗旨,惠及于民。

三、加大投入,谋利于民。发展养牛产业,关键是资金投入。##采取财政支持、银行贷款、争取产业政策扶持资金、招商引资、社会投入、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不断加大对养牛产业投入。几年来,每年投入养牛资金都在亿元以上,保障了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到了谋利于民。一是举全县之力,集中专项资金保发展。扶贫发展资金、农业开发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等专项资金,凡是能用于养牛产业的一律打捆使用,集中安排一定数额资金支持养牛产业发展。二是招商引资,吸引外埠资金促发展。以项目为载体,精心谋划肉牛、奶制品、饲草饲料等加工项目,吸引县外资金注入。通过吸引县外资金,全县建成了翔宇皮革、峰源公司等养牛产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强协调,增加金融贷款投入壮发展。利用联户担保、财政担保、建立信用乡镇、信用村等形式,加大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养牛产业发展。四是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发展。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建立良好投资环境,鼓励社会投资。目前,全县2000余户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搞起养牛业,离退休以及个体大户也纷纷投入养牛产业发展。

四、培树典型,引导于民。县委、县政府在抓产业发展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包办、不代办,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吸引农民,以典型示范带动农民。一是抓重点,带动全局。根据资源、区位、农民素质等不同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养牛乡镇、集中项目、集中资金、集中用力,建基地、扩规模,率先发展带动全县各乡镇发展;二是抓小区,带动区域。按照畜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求,统一征地、集中连片,建设肉牛繁育、西杂母牛驯化挤奶养殖小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三是抓大户,带动散户。选择有技术,能管理,肯实干,热情高的养殖户进行重点支持,以大户收益引导示范周边农户发展养牛。通过“三抓三带”,全县出现了“乡乡有典型,村村有大户”的喜人场面。目前,共建重点养牛基地12个,养牛小区16个,规模养牛户8500户。汤头沟红山子生态移民舍饲养殖示范小区,集迁移扶贫、奶牛胚胎移植示范、舍饲养殖、草场建设示范于一体,年产值300多万元,获利80多万元,搬迁移民25户100口

第4篇:春风物语倾力打造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

——关于临城县发展薄皮核桃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特色产业这个关键环节,有特色才有优势,有规模才有效益。近年来,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薄皮核桃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政府培育、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发展薄皮核桃9万亩,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薄皮核桃产业已成为全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支柱和特色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发展现状

1999年,该县在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的帮助下,从山东引进了香玲和丰辉两个薄皮核桃品种,经过多年来的示范推广,形成了以绿岭、绿蕾、新惠通等公司为中心,辐射全县8个乡镇、220个行政村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目前全县薄皮核桃栽培面积达9万亩,产量56万公斤,产值达4200余万元,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该县先后被评为“中国优质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省级示范县、国家太行山星火产业带薄皮核桃示范基地。今年8月中国民族地区特产之乡推荐宣传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对临城核桃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符合“中国特产之乡”条件,有望批准为“中国核桃之乡”。

随着薄皮核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核桃深加工项目也逐渐发展起来。绿岭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的核桃深加工项目已投入生产,年可加工核桃1000吨,产核桃油200吨,烘烤核桃5吨;投资1.4亿元的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正在实施阶段,现已完成征地工作。绿蕾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的核桃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扶持,培育壮大。该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的县优质薄皮核桃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每年都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形式,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并纳入考核目标。实际工作中,注重做到“五抓”。一是抓规划。经过全面调查,仔细研究,结合临城实际,制定了《临城县2008年-2012年薄皮核桃产业发展规划》,为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二是抓规模。鼓励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搞规模化种植,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优,鼓励群众在自愿基础上进行规模种植,确保到2012年全县薄皮核桃达到15万亩,到2015年达到20万亩,实现人均1亩核桃园的目标。三是抓加工。注重产品深加工,提高薄皮核桃的附加值,制定了《关于核桃深加工财政贴息工作的暂行办法》,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核桃深加工项目贷款进行财政贴息,有力地促进了薄皮核桃深加工的发展。四是抓市场。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去年成功举办了临城薄皮核桃推介会,提高了我县薄皮核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申报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措施,着力提高临城薄皮核桃的知名度。五是抓保障。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完成种植任务的乡镇、部门、大户以及先进个人进行公开奖励,在今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对在薄皮核桃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公开表彰,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同时整合农业资金重点支持,几年来农口部门共投入各类资金7000余万元,支持薄皮核桃产业发展。2008年6月,该县被省财政厅确定为整合农业资金发展薄皮核桃试点县,连续两年省财政每年拨付500万元专款,用于支持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

(二)龙头带动,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是培育壮大主导特色产业的关键,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核心地位。该县为强化典型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多形式培树产业龙头。一是培育基地育龙头。绿岭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开发荒岗1.3万余亩,栽植薄皮核桃1.2万亩。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在绿岭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全县薄皮核桃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二是发展股份制企业。成立了绿岭、绿蕾、新惠通等种植股份制企业37家,共栽植薄皮核桃3.7万余亩。三是培育种植大户。全县培养发展了28个种植承包大户,共栽植薄皮核桃约7000多亩。四是实行联户种植。涉及全县20个村1989户,共栽植薄皮核桃约0.4万余亩;五是鼓励家庭种植,目前有3000多户都种上了薄皮核桃,共栽植薄皮核桃约2.4万亩。六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共成立兴农等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23家,共栽植薄皮核桃0.9万余亩。目前,薄皮核桃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三)科技支撑,标准生产。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该县经过考察市场、请教专家、深入研讨后,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果品品质上。一是成立了县薄皮核桃研究所,对薄皮核桃育苗、种植、加工进行研发。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岭”牌苗木已批量生产,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二是与河北农大联合成立了薄皮核桃产业协会,编印了《优质薄皮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书籍1万本,全部无偿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加强了农民培训力度。2008年全县共举办有关薄皮核桃的培训班40余期,培训人员2万余人。三是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普遍推广了增施有机肥、生物农药新技术,成方连片的园区还使用了黑光灯杀虫技术。四是运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水资源。对形成规模的成片林,铺设地下送水管道,全部实施单株根部滴灌。五是大力实施科技开发项目。经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许多科技开发项目落户临城。目前已承担了“绿岭核桃产业化技术开发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技术研究”、“绿色核桃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和“农业生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国家和省市级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快了薄皮核桃产业的发展进程。

(四)市场运作,做强品牌。要做强一个产业,就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一是通过在北京、石家庄、邢台等大中城市创建专卖店,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2008年10月至今仅绿岭公司专卖店就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二是成立薄皮核桃农业专业合作社23个,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三是积极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绿岭”薄皮核桃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果品”、“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河北省首届名优果品展评会”金奖、“奥运推荐果品”、“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绿岭”牌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五)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在发展薄皮核桃产业过程中,该县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行了“树下种草,林间养鸡(散养)、养牛(圈养),鸡粪、牛粪用作沼气原料,沼液沼渣育果树”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如绿岭公司在核桃树下种植苜蓿7000余亩,在林间养鸡5万余只,圈养牛100多头,不但为薄皮核桃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三、三重效益

临城县通过大力发展薄皮核桃产业,发展了农村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一)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全县2008年薄皮核桃有经济产量的达到2.5万亩,占总数的34.3%,产量达到56万公斤,繁育优质核桃苗100余万株,生产核桃油200吨,烧烤核桃3000公斤,纯收入达1500余万元。

(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一是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县约有1万余人从事薄皮核桃的生产和经营。二是核桃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三是促进了农业观光旅游的蓬勃兴起,目前已有与薄皮核桃相关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省级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闫家庄、南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十余年来,我县薄皮核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仅此一项就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较1998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年增加蓄水182万立方米,保土29.1万吨,每日多释放氧气3567.2吨,多吸收二氧化碳4877.6吨。通过大力发展薄皮核桃种植规模,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几点启示

临城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财力紧张,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立足县情,培育特色,把薄皮核桃产业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思考。

启示一:选好农业主导产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只有有效的引导、组织、激发,才能寻找到切入点。临城县有传统的核桃种植习惯,但“核桃好吃,皮难剥”等缺点制约着核桃不能规模发展、形成产业;薄皮核桃既有传统核桃的营养,又有皮薄、挂果早、丰产等优点,易推广且市场前景广阔。该县经过考查、论证、培育终于摸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启示二:抓好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临城县在发展壮大薄皮核桃产业过程中,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首先培树了绿岭公司这个龙头,通过典型引路,用事实说话,有力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兴起、壮大;随之成立的薄皮核桃产业协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使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

启示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生产环节的主体也是农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对发展农业产业化至关重要。临城县在培树薄皮核桃产业过程中,通过宣传发动造势,示范带动引领,外出参观取经,建立服务体系,制定优惠政策,既使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也使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学科学用科学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

启示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保障。农业是弱质产业,自身积累发展能力较差,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单靠市场机制很难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时政府的协调、指导、管理、服务、保障的职能,显得尤为重要。临城县薄皮核桃产业在短短几年内能取得如此成效,得益于健全的组织机构、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

第5篇:达县现代蔬菜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建设情况汇报

达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情 况 汇 报

达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涂巡视及各位领导: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和省厅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我县把蔬菜产业列入了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作为特色效益农业,我县一直坚持把蔬菜产业发展作为稳定市场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中心工作,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高度重视,重抓落实,已实现由零散向集中、单季生产向周年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从而带动蔬菜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有力地缓解了蔬菜生产季节和消费均衡性之间的矛盾,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时令蔬菜产品,为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自去年11月份省上把我县确定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后,我县以更加饱满的意志,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打造蔬菜产业基地。通过短短半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老基地得到巩固提升,新基地得到快速发展,规模空前,效果凸显。现将全县蔬菜产业基地培育建设情况作一汇报。

一、主要工作成绩

按照省政府及省厅的要求,我县抓住机遇,全力以赴,认真落实,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今年5月中旬,全县蔬菜播面达到27.5万亩,比2009年新增1.2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80万吨。其中重抓了以赵家、双庙为核心、涉及7个乡镇37个村3.7万亩的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上半年,核心示范区新建各类设施蔬菜大棚3250亩,带动全县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到了2.2万亩;核心示范区以马家、木子为重点发展莲耦5600亩,带动全县其他基地发展水生蔬菜8000多亩。同时,以全市规划发展的3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和10万亩加工蔬菜基地为重点,推广桑(麻)—菜、烟—菜、稻—菜等模式,综合利用蚕桑、苎麻、烟叶、水稻冬闲地发展了13万亩大地蔬菜和加工蔬菜基地。

(一)领导到位,组织落实

达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建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育林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农办、财政、农业、国土、水利、扶贫、科技、商务、招商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达县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县政府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县农业局负责技术指导。各有关乡镇也成立了专门班子。县上就蔬菜发展工作先后召开了6次专题会议,县委书记李春、县长罗建多次深入到重点乡镇,安排部署重大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二)规划到位,布局落实

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采取“四个结合”,即:基地开发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资源开发与配套建设相结合,生产开发与市场开发相结合,产品开发与加工增值相结合,突出区域特色,以“一脉展两翼,三线连四区”,发展四大规模基地、五类产品基地,实现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

一脉展两翼,即以铁山山脉为分岭,重点发展铁山以东的设施蔬菜和大地蔬菜、铁山以西的季节蔬菜和加工蔬菜。

三线连四区,即以达渝高速(国道210线)、巴彭线(省道202线)、达通路为主干线,连接赵(家)河(市)片区、管(村)渡(市)片区、堡(子)碑(庙)片区、麻(柳)亭(子)片区,每个片区形成一个规模基地,面积不少于3万亩。

四大规模基地:(1)赵(家)河(市)片区规模基地,主要涉及赵家、双庙、马家、木子、碑高、百节、金垭、河市8个乡镇,发展面积6万亩。(2)麻(柳)亭(子)片区规模基地,主要涉及麻柳、檀木、亭子、福善、江阳5个乡镇,发展面积3万亩。(3)管(村)渡(市)片区规模基地,主要涉及管村、大堰、金檀、九岭、罐子5个乡镇,发展面积3万亩。(4)堡(子)碑(庙)片区规模基地,主要涉及堡子、米城、檬双、龙滩、北山、金石、安云、碑 3 庙等8个乡镇,发展面积6万亩。

在四大规模基地中,赵(家)河(市)片区规模基地为全县的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园区,面积6万亩,其中,赵家、双庙等7个乡镇为全县现代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园区,面积3.7万亩。在核心示范园区内,重点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生产管理、产后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示范,辐射带动其它规模基地的同步建设和发展。

在规模基地板块中,根据地势特点、区位优势及功能布局,建成五类产品基地,即设施蔬菜基地、水生蔬菜基地、大地蔬菜基地、特色蔬菜基地、加工蔬菜基地。

到2012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量达到60万吨,总产值达到20亿元,占种植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5%以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率、蔬菜无公害率达100%。巩固、改造、拓展鲜销蔬菜基地6.2万亩和加工蔬菜基地10万亩,着力建设以赵家、双庙为核心园区的现代蔬菜产业基地1.2万亩,以马家、木子、赵家为重点的水生蔬菜基地1万亩,以百节、马家、赵家、碑高为发展区域的苎麻、蚕桑冬闲地综合利用,发展大地蔬菜、加工蔬菜1.5万亩;认真搞好“三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完成蔬菜良种繁育苗场建设,抓好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

(三)人员到位,技术落实

县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孙洪旗同志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专门负责蔬菜技术指导工作,并制定了《2010年蔬菜生产实施方案》,工作更加细化,政策更加明晰,技术更加可行,具有了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县农业局抽调了专业技术人员15个,分驻各个乡镇,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等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乡镇干部、技术人员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坚持下乡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和指导技术,农业局共派出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分赴11个蔬菜基地乡镇,与乡镇干部和群众一道,抓住换茬有利时机,组织收割小麦、油菜,翻挖田土,种植蔬菜。截止到5月20日,县上召开集中召开技术培训会3次,培训乡镇农技人员115人次。各乡镇召开技术培训会26次,培训乡镇、村社干部和农民13000人次。组织村社干部和社员代表320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3次,印发技术资料15600份。

(四)资金到位,经费落实

为了保证今年蔬菜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10起,结合新农村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作为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专合社、业主、种植大户和企业在规划区域内发展蔬菜发展,主要用于设施栽培、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培训交流、基地认定及产品认证、品牌创建等。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配套建设 5 蔬菜基地的田网、路网、水网和电网,做到田成方、土成形、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基本实现田园化;通过建设,增强基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五)市场到位,营销落实

为及时抓好蔬菜的产后销售,我们及时作好了与市场的衔接和服务工作。一是通过县农业局牵线,基地乡镇都与各大市场达成了合作意见,签订了订单。二是积极鼓励支持业主从事土地承包生产和产品运销,示范带动,规模发展。目前全县已有12家业主承包了800余亩土地发展蔬菜生产。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社及经纪人协作组织纽带,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让农民放心种菜,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产销问题。

(六)奖惩到位,考核落实

县政府对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实行目标考核,逗硬奖惩。与相关乡镇、县级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书,各乡镇要围绕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切实把蔬菜产业基地强县建设工作抓出成效。县政府拿出1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工作积极、任务完成得好的先进乡镇、县级部门、专合社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任务完成不好的乡镇或部门将通报批评。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6 去年以来,我县按照省上的要求,做到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省上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时间短,任务重,工作的细化程度不够;二是基地建设规模大,投入大,财政支持困难也较大;三是现代园区建设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还薄弱。四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农民对发展蔬菜产业的依赖性还很强,缺乏主动精神等等。因此,我们建议:一是要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宣传力度,争取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二是加大基地的加强宏观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现代化种植水平;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省上要重点予以倾斜。四是对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省上要及时统一建立供求、价格信息平台,为全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参考;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逐步建立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

第6篇:对镇平县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县的调查

镇平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玉雕之乡”,民间艺术和玉雕产业独具魅力。近年来,镇平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领导,深化改革,搞好规划,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镇平玉雕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镇平被确立为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全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文化产业经营的增加值达到18亿元,占全县GDP的13%,已成为县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撑。

一、镇平县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立足县情,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镇平县坚持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镇平县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有关部门共同参加,抽调精干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针对“无中生有”经济现象探秘和玉文化与玉雕产业发展文化活动月、文化创新工程等特色文化现象,深入各层面展开四次大规模的调研走访活动,确立了“以玉雕产业为支撑,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每年“开展一项文化活动,建成一个文化设施,启动一批产业项目,挖掘一类民间艺术,培育一批文化新人”的“五个一”工作方案,并把举办玉雕节、建设文化会展中心大楼、扩建彭雪枫纪念馆和开展重大文化活动列入必办的大事,为文化产业超前运作和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大县的若干文化经济政策》、《关于加快实施镇平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思路、工作规划,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抓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玉雕文化产业 一是政府引导。为做大做强做活玉文化产业,镇平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玉雕产业管理局,加强了对全县玉雕产业的开发、引导和管理; 结合文化名镇建设,以石佛寺镇、晁陂镇为中心,新建扩建了玉雕湾翠玉玛瑙市场、榆树庄玉镯市场、贺庄摆件市场、梁堂石雕市场、玉都街道石雕大师园等23个专业市场,进一步膨胀市场规模;成立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吸纳神圣玉雕有限公司、石佛寺玉器厂等10家大个企业加盟,统一注册“玉神”商标,打造产业集团军。二是培训玉文化专业人才。在强化教育上,我县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艺术大师”2人,省工艺美术大师6人,高级工艺师35人,有初级培训学校18所、玉雕职业高中1所、县工艺美术职业中专1所,开设有雕刻、美术设计等与特色文化产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年培训玉雕创作人才2500余人;在强化辅导上,指定县文化馆为专门的培训基地,定期邀请县内外专家、教授讲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三是强力推介玉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县成功地举办了14届玉雕节。节会期间,全国乃至世界的玉雕界专家学者云集镇平,研讨玉雕理论、切磋玉雕技术、传播玉文化知识,提升了玉文化研究的层次和品位;玉雕精品展评会、玉雕产品展销会、玉文化研讨会、获奖作品现场拍卖会等活动的开展,炒热了玉文化研讨弘扬氛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其中,仵海洲、张克钊设计制作的独玉作品《妙算》、仵应文《千手观音》、王艺兵的《金玉满堂》、李杰的《竹尖壶》获得全国“天工奖”金奖;仵海洲、贺保伟的《鸿运当头》等获得全国“百花玉缘杯”奖;王东光的独玉作品《浴》、李海奇的独玉作品《桃园三结义》获得河南省“陆子冈杯”金奖。四是建设玉文化阵地。在石佛寺镇玉雕湾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玉雕之乡标志性建筑——中华玉文化中心和全国首家中华玉文化博物馆。中华玉文化中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内部构造由玉雕精品展销大厅、学术报告厅和玉文化博物馆三部分组成,融精品展销、玉雕商贸、学术交流、玉文化研究于一体。中华玉文化博物馆位于中华玉文化中心二楼,由玉史长廊、玉作坊、玉石大观、大师榜、精品图、百玉图六大展区组成,馆内收藏丰富式,堪称一部中华玉文化的百科全书。五是规模经营。在营销产业链上,围绕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我县成立玉料购销、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网络270余个,并在玉雕乡镇组建36个分公司和52个子公司。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县的玉雕重镇石佛寺镇就有各类玉雕加工企业2000多家,摊位5000多个,日接待游客5000余人,日成效额近200万元。通过多年努力,我县已完成玉雕传统文化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玉雕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培育出玉雕加工重点乡镇11个,玉雕专业村50个,从事玉雕加工的企业(户)近万家,从业人数20余万人,年产值超过15亿元,初步形成了原料采购、工艺设计、产品生产、人员培训、质量检测、产品包装与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六是加强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成立了镇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镇平玉雕工艺、镇平民歌《九莲灯》等进入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

(三)市场化运作,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镇平县前几年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种种原因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举办文化活动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为解决文化基础设施滞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实践中尝试创新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一是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本运营。对原有的电影院、剧院、体育场等文化娱乐设施土地使用权进行拍卖,投资5000万元开发兴建了占地70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14层高的文化综合大楼。内设文化用品专营市场、多功能影视厅、剧场、学术报告厅及体育场馆,成为全市县级一流的综合性文化阵地。南阳鸿德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在电影院、剧院旧址上分别建起了锦上花购物中心和商住中心,形成新的商业区,既促进了镇平经济发展,又安置60余名文化系统职工实现再就业。在保持国有土地所有权、文化单位使用权不变的基础上,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实施对县文化馆的改造建设,该馆以出让租赁权的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利用闲置阵地设施开办了少儿艺术中心和舞蹈、美术、音乐等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年收益达5万余元,发挥文化馆开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作用。二是出让“冠名权”,引入社会资金完成了县图书馆的建设工程。县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因缺少资金建建停停,我们主动出击,宣传推介图书馆进行招商引资,引起了贵州神奇集团的关注和重视,经过执着联系,该集团决定以冠名方式捐资扶植镇平的文化事业,将图书馆命名为“神奇图书馆”。三是资源共享,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基地。我县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雪枫纪念馆这个红色资源,进一步打造弘扬这个红色品牌,通过开展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六十周年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等一系列活动,引进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北京二炮部队投资250万元、中铁四局带资200万元,共同开发建设彭雪枫纪念馆,新建的1563平方米的主展楼和面积为18460平方米,集瞻仰、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广场,被二炮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河南省政府列入全省红色旅游线路精品景点,拉长红色教育旅游线路。近年来,二炮共投资250万元对彭雪枫故居进行了修缮,扩建丰富了革命教育基地。四是强化项目载体,推动招商引资。在旅游设施建设上,我县依托中原八大名寺之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菩提寺和石佛寺玉雕湾商贸区,提出了建设南阳市近郊黄金旅游线路的发展规划,吸纳社会资金4500万元整修通往各景区道路。通过招商引资,由深圳汇华集团与湖北豪江实业集团共同投资3500万元对原公园进行了重新开发建设,将其改建成一个集文化娱乐、文化休闲、文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公园。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由龙腾(香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SMT专业生产线一套,在我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开办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企业直接派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训导师和班主任,并与所有学员签订就业合同,解决我县大量的农民工就业问题。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超过⒈6亿元。

(四)构建文化活动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镇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开展活动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平台,不断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在活动中发现优秀传统节目和优秀民间艺人。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县内自创节目为主,邀请国家级、省级演艺界明星、名角加盟”的指导思想举办玉雕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动员和部署县直各单位、乡镇围绕全县工作亮点,创作编排文艺节目,精心打磨,层层筛选,逐年提升原创能力及排演水平。组织民间演出团体在县城街道、广场,举办大型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城乡联动,奏响大合唱。近几年,镇平曾 组织全县乡镇办的50辆彩车、1200名演员,在南阳市进行了民间艺术表演,阵容之庞大,节目之精彩为历届活动之最,受到南阳市政府的特别表彰。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文体活动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文化、体育类70余个单项赛事活动,数十万群众踊跃参与,尽情展示玉乡人民的精神风貌,不但挖掘整理了“盘鼓”、“九莲灯”、“古饰”等一大批珍贵民间艺术绝活,现已有100余人继承这些民间艺术绝活。二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果喜人。按照“节节有文艺演出,月月有文化活动”的要求,在县委宣传部的统一协调组织下,每年的春、灯节都要举办联欢晚会、民间艺术大踩街、元宵花灯会展、灯谜会猜、烟火晚会等。近年来,我县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230余场次,组织文化下乡170次,活跃了群众的日常文化娱乐生活,既实现了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的目的,也把镇平的文化产业发展推到了空前繁荣的新阶段。近年来,参与捐助“文化下乡”活动的企业达到37个,无偿捐赠物品价值达到30万元,25万群众受益。南阳航天水泥厂举行点火仪式庆典时,该县还邀请“梨园春”栏目及主持人现场表演。此外,为展示该县文化产业发展新成就,该县在市委前橱窗、镇平宾馆橱窗以及县城的电力广场举办了《新世纪、新镇平、新辉煌》大型摄影图片展、《魅力镇平》摄影展、玉文化美术书法展等,依照安排的日程还到各乡镇巡展。为丰富旅游产业内涵,达到以旅游促进文化发展的目的,我县在菩提寺隆重举办了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展出仪式,国家、省市级领导和数万名群众目睹了由唐三藏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稀世珍宝,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三是在创新中挖掘文化艺术成果,通过市场机制创造物质财富。近年来,我县有120部文艺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奖励,有470多件玉雕工艺美术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电视散文《将军之恋》荣获全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戏剧《彭雪枫在淮北》在全市第六届戏剧大赛中一举夺得金奖和七个单项奖,应邀到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慰问演出,深受广大官兵喜爱,先后演出80余场次;县曲剧团创作和排演的《夕阳情》、《嫂娘情》、《子母情》、《和氏璧》等十余部优秀剧目,在县内外演出500多场次,获得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妙算》、《枫桥夜泊》等120多件作品获得玉雕最高奖“天工奖”;华新牌1000道超薄丝毯获吉尼斯认证,填补世界空白。

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些创新作法受到了市里肯定,市委宣传部专门调研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并在《南阳日报》头版上发表了《依托自身优势 发展文化产业——镇平特色文化产业新探索》专题报道。

二、镇平县文化产业发展新实践的启示

1、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文化产业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 来贯穿的,发展不仅是发展生产力,也包括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实现的途径就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因此,各级领导必须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应有位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认真借鉴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做到观念上认识深刻,行动上措施得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市场是有形之手,需求决定资源配置。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政府的作用是政策引导、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不能包办代替,不能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来推动,要从“办文化”退位为“管文化”。镇平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充分说明,只有消除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疏通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障碍,才能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因此,我们在注重文化产业公益性、福利性的同时,要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投入文化产业,把经济效益当作从事文化产业发展企业的重要目标,遵循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

3、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结合县域实际,挖掘人文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地域不同,人文资源不同,这就决定一个地方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也要突出自我特色,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亮点,才能打造出自己的文化优势产业。镇平彭雪枫纪念馆这一红色资源,所以该县通过扩建彭雪枫纪念馆和彭雪枫故居,宣传推介这一红色景点,建成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带动了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镇平有悠久的玉文化资源,该县通过举办玉雕节、兴建玉文化博物馆、玉雕湾玉器市场、珠宝玉雕大世界,强力推进这一特色支柱产业,最终把玉雕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使之成为富县富民的助推器。

4、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树立品牌战略意识。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市场的成熟,靠短期投资获取暴利的空间和机会越来越小,未来文化市场的竞争必定是品牌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品牌战略实施得怎么样,有没有强势品牌以及拥有多少品牌,是一个地区、一个行业能否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决定性因素。得品牌者得市场,得品牌者得天下。“中国玉雕之乡”这一金字招牌,不但助推了镇平玉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带动了镇平加工业、旅游业、物流业、餐饮业以及教育、城建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就是品牌效应。同样,镇平地毯、金鱼、玉兰其他三个国家级的特色产业品牌,玉文化博物馆、彭雪枫纪念馆两个国家级文化教育品牌,不仅对镇平旅游业起着巨大的提升作用,更是镇平文化产业超前一步的“撒手锏”。

三、对镇平进一步打造文化强县的几点建议

1、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按照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的要求,要把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结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高品位、高质量、高档次的文化享受,既要符合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此基础上,收获经济效益,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与物质基础。

2、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应把“尊重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效应”当作第一要务。要让各类专家、老艺人和青年人才安心献身文化事业,留住人才即留住了文化之“根”,留住人才即稳定了文化阵地。同时,要超前规划筹建镇平玉雕职业技术学院,完善国际玉城高档配套设施,引进义乌小商品市场管理模式,提高管理队伍水平,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玉文化和玉产业做大做强。

3、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应着眼于“大文化”的视野,发挥综合优势。镇平的思考与探索已经证明,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二是弘扬传统文化与创新载体的关系;三是保留文化资源与整合文化资源的关系;四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只有做到改革与发展同步推进,硬件和软件同步实施,上下齐心,全民参与,常抓不懈,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稳步发展!

上一篇:婚前必问下一篇:专项练习词语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