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体育学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出以豪放、简约、明快、平实和幽默五种风格为主,以柔婉、繁丰、含蓄、藻丽和庄重五种风格为辅的整体趋势。体育新闻的语体风格主要表现为应用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以及交融话体风格等几种类型,这些不同的话体风格对应着不同类型的体育新闻。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文学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第一篇:体育学论文

体育学逻辑起点研究

摘要: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关于体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目前主要有“体育”说、“身体运动”或“身体活动”说和“体育行为”说三种观点,尚未达成共识。在分析学科逻辑起点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体育学逻辑起点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体育”才是体育学逻辑起点的观点。

关键词:体育学;逻辑起点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并不是“无根之水”和“无本之木”,其理论体系建构和发展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被称作“逻辑起点”。体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学界已有一定的研究,笔者将对多种关于体育学逻辑起点的理论研究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认识。

一、逻辑起点的内涵

在展开分析体育学逻辑起点之前,需要对逻辑起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研究。

一門学科从诞生到发展完善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从逻辑学的角度去观察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从“根逻辑”开始,通过实证和理论推导逐步丰富并形成“逻辑森林”的动态过程。从逻辑上去抓取一门学科的“根”对于理解这门学科非常关键。如何抓取一门学科的“根”逻辑,可以参考黑格尔《逻辑学》三点基本原则——抽象原则、本质原则、历史原则。(1)抽象原则。一门学科最抽象、最基本的范畴包含在逻辑起点中。(2)本质原则。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根本逻辑和最本质的规定应当包含在逻辑起点中。(3)历史原则。一门学科在历史上的起点应当包含在逻辑起点当中。除此之外,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应当具有一致性,部分社会关系也为逻辑起点所承担。

“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建立、展开和发展的基础和客观依据。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原点”,它属于不言自明的最基本的“原初”概念,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高度抽象性。对于逻辑起点的理论抽象工作需要以“反映并揭示对象最本质规定”为指导原则,尽力避免“过度抽象”和“抽象不足”两种情况出现。逻辑起点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它是能够为人的主观意识所感知和描述的“客观实在物”,这个“客观实在物”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物”的范畴。由此可以确定逻辑起点不属于问题、关系和矛盾中的任何一员,逻辑起点独立于问题、关系和矛盾而存在。

“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两个概念具有逻辑关系。“逻辑起点”源自对“历史起点”的抽象,并有意淡化了“时间起点”这一属性。历史起点自带“时间起点”这一属性,任何学科的理论体系在“历史起点”所标记的“时间起点”处都呈现一种“原初状态”,这和“逻辑起点”在理论体系中的状态有相似之处。

二、体育学逻辑起点主要观点剖析

(一)“体育”说

张岩教授在《体育学的范畴论——元体育学研究之六》[3]中认为,体育学科理论体系最核心的范畴就是“身体活动与培育(即体育)”,它是体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核心枢纽”。体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源头就是“身体活动”,由此衍生出与之相关的一整套学科理论体系。尽管他没有明确使用逻辑起点的概念而使用了核心范畴的概念,但从论述的内容及结构来看,体育就是体育学的核心范畴(即核心概念),事实上他表述的就是体育学的逻辑起点。笔者以为,将“核心范畴”与“逻辑起点”完全等同是不太妥当的。一门学科的核心概念不一定只有一个,事实上该学科的下位分支学科的核心概念都属于该学科本身的核心概念范畴之内;一门学科的核心概念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可能重合,也可能不一致。他的“体育”核心范畴刚好与逻辑起点重合,但他应该使用“逻辑起点”去表述而不该使用“核心范畴”一词,以免产生误解。

(二)“身体运动”或“身体活动”说

杨文轩教授在《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4]中认为,“人”是开展体育实践的主体和体育实践作用的目标,这就决定体育学科研究应当把“人”放在核心地位,以“人”为主体的“身体运动”才是体育学科的“逻辑起点”。体育包括竞技运动、身体教育和健身休闲三种形态。实际上体育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不完全由“身体运动”生长发育而来,除了微观个体体育层次学科外,“身体运动”并不能成为宏观人类体育、中观社会体育的逻辑起点。

赵鲁南等人在《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的机构重构研究》[5]一文中提出如下观点:(1)“身体活动”是体育学科的“逻辑起点”。(2)任何体育理论都源自如何进行“身体活动”,这是体育学科的本质和目标。纪成龙等人在《学科逻辑起点的问题与体育休闲学研究》[6]中提出如下观点:(1)《体育哲学(惠蜀著)》是较早讨论体育学逻辑起点的重要作品,该书认为体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身体活动”。(2)“身体活动”是体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是体育学理论体系的本质规定,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区分的根本标志。

赵鲁南和纪成龙老师他们以“身体活动”为逻辑起点,这比单纯以“活动”作为逻辑起点是一个进步。“活动”这一个概念除了包含体育活动还会有各种其他的活动,而且“活动”本身在体育学中也不是一个自明概念,它是需要其他学科来加以解释的。“身体活动”这一概念依然抽象不足。赵鲁南等老师认为,以“身体活动”为逻辑起点进行理论推导和实践验证,逐步发展出体育教育研究、体育哲学问题研究和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等从属于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显然,笔者认为从这儿抽象出的也应是“体育”而不是“身体活动”。

笔者认为,一门学科的认识起点和研究起点不同于逻辑起点。“身体运动”或“身体活动”最多只是体育学的认识起点和研究起点,而不能当作是体育学的逻辑起点。

(三)“体育行为”说

刘一民教授在《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学科体系重建:体育行为观视角》[7]一文中认为,体育学的逻辑起点是体育行为,所谓“体育行为”是指参与者为了满足身体活动需要,有意识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身体活动的行为。显然,现有的体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中,体育行为的概念并不能自始至终蕴含在其中,且体育行为本身并不是一个体育学科自明的概念,因为“行为”这个概念需要借助于行为学来加以解释。“体育行为”概念最多只能是体育学的分支学科“体育行为学”的逻辑起点——“体育”和“行为”。他认为,体育学的逻辑起点是体育行为,体育制度是逻辑中介,人文体育是逻辑终点,同时列出了“体育学基本理论范畴体系基本结构”表,并将核心范畴定为“体育”,“体育行为”只是基本范畴之一。如此,作为学科的逻辑起点应与逻辑终点相吻合,笔者很难理解,“体育行为”和“人文体育”是如何吻合的。

三、“体育”是体育学的逻辑起点

(一)体育是体育学中最简单、最抽象的“物”的概念

尽管对于体育的含义体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体育作为一个概念本身来说,是体育学科自明的概念,它不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来加以解释;体育这一概念贯穿于整个体育学科的所有理论知识之中,是学科理论知识产生、发育和完善的基础;体育无论作为一种现象、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物”(存在)的概念。

(二)体育作为学科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相吻合并与逻辑终点相统一

体育运动、体育活动或体育行为作为体育现象中最初呈现的直观的“物”(存在),它们仅仅只是体育学科历史上的认识起点和研究起点,但这种历史起点(最初直接呈现的形态为简单的身体运动或肢体活动)也是我们最早对体育的认识,而正是在这种历史起点中才抽象出体育是学科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实际上体现了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具体——抽象——具体”的逻辑结构。但是这种作为起点的具体和作为终点的具体是有本质差别的,即逻辑起点的“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活动或行为的直接存在)经过思维抽象上升为逻辑终点的“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间接存在),可见,起点和终点不是一个简单的循环轮回,而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三)体育学的逻辑起点不同于体育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前提和基础。研究对象是学科理论体系应用的目标,研究对象既不是研究范围也不是逻辑起点。体育学的逻辑起点是“体育”,“体育”是体育学科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体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体育”这一逻辑起点,也可以是与体育相关的各种对象,还可以是体育学科本身。综上所述,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本身必然是该学科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而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则包含更多更广泛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陶克祥,于广智,杨国庆,等.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7):93–97.

[2]潘连根.档案学逻辑起点探究[J].档案学通讯,2016(3):22–27.

[3]张岩.体育学的范畴论——元体育学研究之六[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7–11.

[4]杨文轩.体育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刍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277–280.

[5]赵鲁南,韩春利,孙晋海,于杰.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的结构重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5):447–450.

[6]纪成龙.学科逻辑起点的问题与体育休闲学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3):63–67.

[7]刘一民,房蕊.体育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学科体系重建:体育行为观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5):404–407.

[8]王利.体育学的逻辑起点浅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105.

[9]孙国友,桑飞鸣.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实践追求和价值旨归[J].体育学研究,2019,2(6):40–46.

[10]段丽梅,戴国斌.基于“全人”生命教育视角的体育教育逻辑起点新论[J].体育科学,2015(6):78–82.

[11]罗建华.毛泽东体育思想的逻辑起点、显著特征与终极旨趣[J].体育学研究,2017,31(6):11–14,22.

[12]樊晓,段长波.论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100–103.

[13]贾钧.中国传统人文体育教育的逻辑起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8):6–9.

[14]王晓东.论體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逻辑起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73–75.

[15]翟廷立,李芳,罗元翔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70–73,83.

作者:王雪

第二篇: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与“术”

摘要:分析“学”与“术”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与“术”既不能浑然不清,也不能截然分离,而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面临“学”与“术”的问题可概括为如何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的关系。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当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崇术轻学”的倾向而非“技能不足”。还从“大学是什么”的角度反思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与“术”的误区,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理应着重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过于看重各种现实利益。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与“术”;硕士研究生

On the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of postgraduates pursuing a Master of

Sci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gree

LI Kang1,QIN L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Changsha 410205,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knowledge” and “expertise”;postgraduate pursuing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1“學”与“术”释义

现实中,“学”与“术”一般不加以区分,合起来称为“学术。但细究起来,“学”与“术”却是两个概念。梁启超[1]在《学与术》一文中指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治疗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互关系,凡百皆准此。”严复[2]则在翻译《原富》一书的按语中写到:“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概而言之,“学”是指学问、科学,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其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等,是对现象的理论升华,解决“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术”则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实践论的范畴,其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是对现象的实际应用,解决“如何去做”的问题。“学”是发现在世界上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术”则是发明在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学”是提供应用的理论;而“术”则是使可能应用的理论变成现实。同时,二者在社会发展中也不完全同步。“学”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术”是第一流的;而“术”先进的国家,也并不一定“学”是第一流的。例如,中国传统擅长经验技术的总结,如四大发明等,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的,而非科学理论或原理的推导。再如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其在基础科学理论方面并没有取得世界性的成就,但战后的日本立足于本国实际需要,积极吸收外来技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使自己由一个经济上受到极大破坏的战败国变为第一流的世界经济强国。

“学”与“术”虽各有特征,但二者都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难解难分的统一体。因此,“学”与“术”既不能浑然不清,也不能截然分离,而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2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与“术”的困惑

具体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与“术”之分,既有一般学科的共性,也有体育学科的特性,且“二者的含义及关系,尤其是对二者划分的合理性怎样尚缺少深入的研究”[3]。暂且从现实情况出发,将其归纳为两对关系,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二是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两对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2.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有学者指出:“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获得学位,轻探索未知;重发表论文,轻深化思维;重最后成果,轻阶段劳动;重追逐功利,轻提高素质等。”[4]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也存在类似问题。有研究表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跨学科知识与专业前沿知识是最欠缺的两类知识”[5]。且“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除了教材和少量论文外,读专著的经历很少,理论知识较欠缺”[6]。这从体育研究生硕士论文运用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中就可窥一斑。“在对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调查中发现:90%的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仍是问卷调查法”[5]55。同时马卫平等[7]:描述性调查仍是主要的形式,且体育调查类硕士论文中存在重调查轻理论、重描述轻解释、重定量分析轻定性分析、重问卷调查轻实地调查等问题。

这正是缺乏思辨意识,不愿做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热衷“短平快”项目的表现。担负开辟体育学新领域、创造新理论、新学说、寻找新方向重要任务的基础研究由于研究周期长、成果见效慢,对研究者理论知识、探索创新能力要求高而受到了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冷落。

2.2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

有业内人士根据当前一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或就业之后表现出的专项技能掌握不扎实,技术水平不高的现实认为,目前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在于一味地注重专业理论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专业技术能力的维持和提高。如田雨普[8]指出:“在许多学校体育学研究生的教学中,形成了与其他学科雷同的教学模式,体育学研究生缺乏体育运动实践课。因此,培养出来的一些研究生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呼吁各培养单位重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呼声频传。而在笔者看来,此观点有待商榷。

按照教学计划,专项基本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习得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基本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只需巩固和提高。因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专业运动员、不是世界冠军,专项运动技能水平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工作需求就够了。那为什么近年来会有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生专项技能水平较低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某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技能学习基础不牢,读研期间又疏于巩固与提高;二是非体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跨专业考研者与日俱增。其他学科的学子有志于投身于体育科研本是一件值得赞赏的好事。但某些跨专业考研者的动机,看重的是体育专业考研的门槛较低。这部分考研者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对运动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都无法与接受过4年体育本科教育的学生同日而语,即使他们在读研期间花时间学习、训练也难以有质的飞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当前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评价。

此外,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既能胜任科研工作,也能承接技术课教学,而由于前者标准较为模糊,且大部分人水平相当,而后者要求明确,便于考核,致使当下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舍本逐末,花大量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从而忽视了理论学习。这种做法短期内也许会有些许成效,但长远来看,将会“两头落空”。

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重技能训练,轻理论学习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盲目地拔高了“术科”的学科地位,致使“一度以单个项目为单位的‘学科’林立”[3]。实际上,“专项主要是指体育中的某一技术项目而言,专项的划分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项目划分为依据。专业并不一定等于专项之和,我们不能认为专项学好了,专业就学好了”[9]。

另外,也有一部分人从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两种不同人才培养规格的角度出发,认为定位于应用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其专项技能是重头戏,其次才是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首先,对于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要求,有学者将其确定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10]。其次,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11]中明确指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面向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从文件中不难看出,虽然国家提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类型和模式要多样化,但“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并非不要创造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也不等同于职业培训。它对人的创造力是有要求的,这里不仅是说知识的创造力,而且是能力的创造力”[12]。国务院学位办在2009年颁布的《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13]中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较高要求:“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3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崇术轻学”探因

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存在着“崇术轻学”的倾向。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在的也有外部的。

有研究者对某省5所体育院校(系)的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做了考研动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本科毕业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48.2%,因为“更换工作环境”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7.5%,有8.8%的研究生为“改变社会地位”而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3.6%的研究生因为离开原居住地或其他特殊原因而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单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识水平”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仅占21.9%[14]。可见,不少体育学研究生当初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还是出于或是逃避就业压力,或是想改变生存现状。正是这样的功利目的,致使其在读研期间急功近利、研究意识淡薄、思考能力不足、缺乏真才实学,把硕士学历当做“敲门砖”,只求找一个好工作,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和科研上,只对那些能够即学即用的东西感兴趣。一项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科研状况的调查也表明:体育专业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偏少,读书期间一篇论文也未发表的比例高达42.60%[15]。这表明其总体科研能力偏低,科研水平与培养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

易剑东[16]在其博客中对类似问题评论到:对于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读书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这种倾向并不反感,毕竟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能没有基本的依托和支撑。但关键是不少研究生沒有把自身的努力学习与找好工作有机地对接起来,他建议体育学的研究生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而不是其他方面(比如功利地去挣几个打工的钱而荒废学业,影响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某些学校在硕士生的培养上也出现了“本科化”的倾向。其表现在:用标准、统一的教学模式、教育规范、评价指标来管理硕士研究生,过多地追求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形成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探索精神不够,呈现出同本科生一样只学技能,理论研究水平偏低的现状。求学者自身也抱着“为实用而学”的态度,以能否顺利就业,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标准来选择专业、确定发展方向,缺乏“为学问而学问”或“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其学习旨趣不是“求真”,而是“求用”。有学者对此就曾尖锐地指出:“有关‘术’的大学专业,十分‘火暴’,入学挤破门,而真正为‘学’的专业,例如哲学,青年中的多数并不问津。今日中国,学子似乎越来越少,而‘术子’也许越来越多。”[17]

4正确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

由于本科阶段担负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博士阶段承担了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任务,这样,硕士阶段的定位就比较尴尬。再加之一些大学压缩学制、盲目扩招等因素,使得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处理“学”与“术”关系问题上显得十分迷茫。

要寻求“学”与“术”适度关系,首先必须厘清高等教育的目标。著名教育家张楚廷[18]曾言:“可培养博士的大学,可培养硕士的大学,一般本科院校,再到专科、高职院校,权且称之为由高到低。在由高到低时,专业受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专科目录,仅与边防有关的专业就有6个:边防检查、边境管理、边防机要、边防指挥、边防船艇指挥、边防通信指挥。这就主要是职业性的,而不具多少学科性了。”而“学哲学专业的、学数学专业的,几乎没有具体职业的考虑。到了研究生阶段,研究西方哲学的、研究拓扑学的,更多受学科影响,更少受职业影响了。”这段话表明:人才培养层次越高,其关注的视野也应该越广,思考问题的高度也应该更高,更应该关注理论、学科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技术、职业层面的问题。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水平是一所院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层次以及教学水平的重要检验标准。因此,体育学研究生要处理的“学”与“术”关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博’与‘专’、教育与体育的关系,要有基础理论‘学科群’的概念,树立起‘宽基础’的教学理念”[8]。体育研究生要与本科生拉开档次,“不仅是内容在横向上做平面式的扩展,同时还要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其中研究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是一个主要方面”[19]。只有以此为基础,然后再进行应用技术、专业技能方面的扩展,而不是陷入了“专业主义”、“职业教育主义”的误区。

有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现实的就业压力太大,科研攻关花费时间长、精力多,还不见得能出成果,于是就打算在读研期间练点目前流行、热门的体育项目技术,选个“短平快”的题目做论文,到高校去上点公共体育课,积累点人际关系,这样既能轻松拿到学位,又能赚点外快,还方便今后找工作,何乐而不为呢?这看似获得了眼前的物质利益,其实损失得更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个人定位看,这些人心高气傲;从用人成本看,则高于本科生(至少起薪高一点);从实用技能看,却低于本科生。因此,研究生必须明白自己的竞争优势何在,而不能在迷茫地度过3年硕士教育之后,发现自己与本科生竞争却处于劣势。而那些肯钻研、勤思考的研究生也许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物质利益,但他们在思维方式、科研意识、学习态度方面得到了锻炼与长进。这些宝贵的东西在他们毕业之后,在其工作岗位上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胜任别人无法胜任的工作,得到的回报也远胜那些读书期间只顾四处代课的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学与术[G]//饮冰室合集. 第3册. 北京:中华书局,1989:12.

[2] 严复. 原富按语[G]//严复集. 第4册. 北京:中华书局,1986:885.

[3] 王健. 体育专业教育中的“学科”与“术科”问题[J]. 天津体育學院学报,1999,14(4):49-53.

[4] 万建伟,王展. 关于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2):78-80.

[5] 卢亮球,招乐辉.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研究——比较与借鉴[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2.

[6] 田雨普. 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 体育学刊,2008,15(6):49-52.

[7] 马卫平,覃立. 对我国体育学硕士论文中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 体育科学,2007,27(12):71-76.

[8] 田雨普. 体育学研究生教学方式探究[J]. 体育学刊,2010,17(9):54-57.

[9] 马卫平. 关于专业、专项与职业的几点思考[J]. 体育学刊,2008,15(5):93.

[10] 薛天祥. 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5.

[11] 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Z].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

[12] 王寻,付碧莲. 研究生教育走向“本科化”?[J]. 中国新闻周刊,2006(36):36-37.

[13] 国务院学位办. 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Z]. 学位办[2009]23号.

[14] 蒋萍文. 江苏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关问题的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7.

[15] 陈晴. 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状况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3-15,43.

[16] 易剑东.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研究生?——写在又一次考博报名之际[EB/OL]. http://user.qzone.

qq.com/622008260/2010-12-15.

[17] 庞中英. 区别“学”与“术”、“学者”与“术者”——以“术”为规范的对象[J]. 社会科学论坛,2004 (12):79-80.

[18] 张楚廷. 大学:一个大写的“学”字[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1-4.

[19] 张文静,田雨普.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结构[J]. 体育学刊,2006,13(1):92-94.

作者:李康,覃立

第三篇:我国体育新闻语言风格学特征

摘要: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出以豪放、简约、明快、平实和幽默五种风格为主,以柔婉、繁丰、含蓄、藻丽和庄重五种风格为辅的整体趋势。体育新闻的语体风格主要表现为应用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以及交融话体风格等几种类型,这些不同的话体风格对应着不同类型的体育新闻。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文学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结合语言风格学和体育新闻学的主要理论,对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语言风格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论述,试图为体育新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体育新闻 语言风格 表现风格 语体风格 时代风格 民族风格 得体性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关于体育新闻语言风格的研究还很滞后,远远跟不上我国体育新闻学和语言风格学的前进脚步。就研究方向而言,已有的少量成果多集中于对体育新闻语言的个人风格方面的探讨和语言学角度的修辞风格探讨,缺少对体育新闻语言的时代风格、表现风格、语体风格和民族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在内容选择方面,基本上局限于体育评论方面。对其他类别和其他体裁的体育新闻的语言风格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从体育新闻报道的风格学特征人手探讨体育新闻学的风格学体系,对丰富和充实我国体育新闻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并为体育新闻工作者进行体育新闻报道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对于体育新闻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体育新闻的表现风格

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豪放与柔婉风格。当今的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运动,具有高度的对抗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将力与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育新闻的报道,“就是要通过记者手中的笔或电脑,真实地再现与反映体育运动这种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特征”,因此,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必然呈现出其豪放的一面。

豪放的作品常常选用那些雄伟壮丽的名词、遒劲有力的动词以及富有“铺张扬厉”意味的形容词、范围阔大的数量词和程度很高的副词组合成句,构成一种宽广浩大的场面,表现某种豪放雄健的瑰丽图景,而这正是体育新闻报道语言所擅长也是经常使用的。一是选用形象巨大的名词;二是选用遒劲有力、动感性极强的动词;三是选用气势强大的形容词。为表现体育运动的激励、紧张,体育新闻报道中常常采用排比、反诘、夸张等豪放辞格。体育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就是要通过记者的报道工作,来反映和宣传体育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以反映和宣传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拼搏精神、公平精神和团体精神等优良品质为主题的体育新闻报道,也必然表现出豪情满怀,壮志在胸的豪放风格。

体育新闻报道的简约与繁丰风格。简约和繁丰是从话语表达的内容所用语言数量的多少来分类的,这也是两种相对应的表现风格。体育新闻报道的简约风格主要表现在:标题简练传神;句式凝练,内涵丰富;谋篇精当,干净利落。繁丰的风格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人物和体育事件的细节描写;以繁富的辞式抒发感情;体育评论中不厌其烦地叙述与说理。

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含蓄与明快风格。含蓄与明快也是一组相对的风格,就是从话语传递信息时所用语言的曲直来分类的。体育新闻语言的含蓄风格主要表现在:体育新闻标题语言的含蓄;含蓄修辞格的运用。体育新闻的明快风格主要表现在:言明义显,即词语的意义明晰,多用直义,明白易懂;直言不讳。就是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描述表达,不拐弯抹角,不闪烁其词。使人一目了然。

体育新闻语言的藻丽与平实风格。藻丽与平实是从话语辞彩的浓淡来分类的,这也是一组相对立的表现风格。在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运用中,藻丽风格并不多见。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体育新闻工作者也会运用一些艳丽多姿的词语和浓丽多彩的句子,来使新闻作品更加生动感人,这就使体育新闻的语言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藻丽风格。体育新闻超强的时效性特点和平民化的要求,使得平实风格成为体育新闻报道语言风格最合适、最典型也最普遍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在:词语平实:多用口语。

体育新闻的幽默与庄重风格。幽默和庄重是从话语趣味性的强弱来分类的,这也是一组常见的相对应的表现风格。体育新闻的幽默风格主要表现在:活用趣味妙语;妙用修辞格;体裁变异的“另类”体育新回。体育记者进行体育事务报道、体育财经商务报道和媒体发表体育社论时,都呈现出庄重风格。庄重风格主要表现在:词语庄重文雅;句式严谨缜密。

目前我国体育新闻的语体风格

语体风格的定义及类型。语体风格是从不同交际领域的人们适应不同的交际内容、目的、对象、场合和方式需要运用语体风格手段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风格类型。它是语体的表现风格,是各种语体运用风格手段所形成的语言特点综合呈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词。语体风格又叫做功能风格。黎运汉将汉语的语体风格分为两大类:口头语体类型和书卷体类型。其中,口头语体风格下又分为谈话语体风格、论辩语体风格和演讲语体风格三种类型,书卷语体风格则分为应用语体风格、科学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和交融语体风格五种类型。

体育新闻的话体风格及其表现。(1)应用语体风格。应用语体又称公文语体、事务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处理事务时所用的一种语体。据调查,体育新闻应用语体风格主要使用书面词语,口头词语很少使用,使用的词语比较平实,很少有形象性和感情性的,不像文学语体、政论语体风格那样丰富多彩,广泛使用专用词语和惯用词语,常用抽象、概括性的词语和富有概括力的成语、熟语。体育新闻事务报道在运用修辞方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必要时才使用一些句式类和比较类的修辞方式,例如对偶、排比、反复、对照等,使语言增强表现力。常引用一些原始材料来直接传达体育事务方面的信息,有时也用比喻的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至于夸张,肇拟等形象的修辞方式,一般是不用的,反语、双关等具有含蓄风格色彩的修辞方式则没有看到。综上所述,体育事务报道表现出来应用语体的普遍风格:简明,朴实和庄重。

(2)政论语体风格。体育新闻中的政论语体主要指报刊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和体育赛事或非赛事的评论,总而言之,就是以论辩说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新闻报道。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政论语体风格,就是新闻媒体或者体育新闻工作者为了反映和宣扬体育精神或就有关体育运动的相关事务表明自身立场、观点和态度时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言语特点而综合呈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调。体育新闻政论语体风格的表现特点包括严谨、雄健。

(3)文学语体风格。体育新闻的文学语体风格实际上就是体育媒体或者体育新闻工作者在向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事实

时所表现出的文学性的语言风格,或者也可称为体育新闻语言的文学化,主要表现在:内容以抒情为主,但不强调体育新闻事件本身;大量运用文学手法;体裁异变式的体育新闻写作;交融语体风格。体育新闻的文学政论语体风格主要有以下特点:论辩与叙事、抒情相统一;语言简洁凝练。

(4)其他语体风格。除了前面所说的应用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文学政论语体风格等几种比较常见的风格外,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还表现出其他的一些语体风格如谈话语体风格、文学科学语体风格。

体育新闻语言风格的得体与失范

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要讲究得体性。语言,是交际的产物,又运用于交际,运用语言时必须合适、得体,才会达到好的交际效果。才会生成美好的语言风格。体育新闻的语言当然也不例外,要讲究风格的得体性。得体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风格手段得体,二是风格类型得体。

(1)风格手段得体。风格手段得体是指语言表达主体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段向对象传达信息,就体育新闻而言,风格手段得体,是指体育新闻工作者为适应语境的需要而合理、正确地运用恰当的修辞方式、恰当体式的句式结构来向体育新闻受众传达体育新闻。例如体育记者在叙述一场激烈的比赛时,要表现一名球员在场上奋力拼搏的形象,在保证形象生动的同时就要考虑到赛事的紧张、激烈与快节奏,这时一般要多用短句,尽量少用或不用长句,修辞方式可用比喻。

(2)风格类型得体。风格类型得体性指的是体育新闻工作者在创作体育新闻时,要适应不同语体的表达要求,恰当地使用遵循民族风格规范、合乎时代风格的豪放、柔婉、简约、繁丰等种种表现风格。风格类型得体,就是表现风格的得体。表现风格要适应语体风格的要求。例如,体育工作者在向受众传达国家体育法律和体育政策时,要使用应用语体,而应用语体风格则要求简明、朴实和庄重的表现风格,如果这时使用幽默风格就是很不合适的。同理,如果把本应豪放雄健的体育社论写成柔情似水、缠绵悱侧的小品文也是不合适的。表现风格要遵循民族风格规范。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仁”和“善”,讲究“死者为大”,谈及有人辞世时也都用委婉、庄重的风格,如果体育记者在报道或谈及某体育人物逝世的时候,就不适于用幽默活泼的语言,否则就会显得轻佻无礼,会让绝大多数的受众都难以接受。表现风格要合乎时代风格。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开放时代,广大受众更愿意接受趣味化、生活化的体育新闻。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运用语言文字风格的误医及影响。近年来,国内体育新闻空前活跃,它作为当代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就参与报道的媒体数量、报道数量,还是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体育新闻在同类中都罕有能与其相匹敌者。而当今那种既丰富多变、又个性十足的语言风格在体育新闻报道的繁荣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追求体育新闻报道语言风格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文学手法的不当使用造成了体育新闻要素的弱化甚至缺失;过度文学化对体育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冲击;体育新闻工作者过度的情感代人造成了受众对体育新闻客观性的质疑;江湖式语言的暴力倾向产生的负面作用。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和体育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新闻受众群体不断扩大,这对体育新闻工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并形成相应的语言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体育新闻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汉语风格的一般特性,但是,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新闻品种,它较一般的新闻品种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它的主要功能是宣扬和反映体育精神,同时又具有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和娱乐大众的功能,所以它的语言风格又表现出和自身相应的特点。

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呈现出豪放、柔婉、简约、繁丰、含蓄、明快、藻丽、平实、幽默和庄重等十种表现风格,这十种表现风格相辅相成,构成体育新闻语言表现风格的完整体系。结合体育新闻自身的特点与受众的需求特点来看,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出豪放、简约、明快、平实和幽默这五种风格为主,以柔婉、繁丰、含蓄、藻丽和庄重五种风格为辅的整体趋势。

语言是交际的产物,体育新闻工作者在创作体育新闻时,要注意语言风格的得体性。分析语言是否得体,主要通过风格手段和风格类型这两个方面来判断,体育新闻工作者应当运用合理的风格手段和恰当的风格类型进行体育新闻创作,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同时,达到宣扬和反映体育精神的教育目的。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发挥体育新闻应有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作者:吴 勇

第四篇:关于竞技体育学与运动训练学理论认识问题的思考

摘要: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学理论

Contemplation of issues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of the science of

competitive sport and the theory of the 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

TAO Y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Key words: 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competitive sport;theory of sports

1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学科发展回顾

1.1运动员选材理论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国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相关的专著。如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199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谢燕群《运动选材学》、1987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献武《运动才能遗传学概论》、1991年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国治等《运动员科学选材指南》、199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199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刘献武等《运动选材学》、1992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董国珍《运动训练与选材》、199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钟添发等《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等有关运动员选材的专著。

1.2运动训练理论

1981年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训练学分会和北京体育学院等单位支持下,过家兴教授牵头组织编写,1983年完成我国首部《运动训练学》著作,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随后陆续出版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训练学著作。如: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4、1986、1990年)、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88年)、李诚志等的《教练员训练指南》(1993年)、茅鹏的《运动训练新思路》、徐本力等的《运动训练学》(1999年)、体育院校函授教材运动训练学编写组的《运动训练学》(1999年)和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学》(2000年)等。

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虽然起步稍晚,但在以过家兴、田麦久、徐本力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努力下,不仅通过吸收与借鉴,迅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而且通过拓展和创新使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做出了一批世界领先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在理论体系上,“九五”全国体育院校重点教材《运动训练学》教材的建设,首次将我国学者田麦久教授的项群训练理论纳入教材,使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从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的二层次理论,发展成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的三层次理论[2]。

1.3运动竞赛理论

在运动竞赛学方面,刘建和《运动竞赛学》(1990年)、王岳云《体育运动竞赛方法学》(1990年)、肖华富《运动竞赛方法学》(1990年)和《运动竞赛》(1992年)、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竞赛学》(1994年)、朱章玲等《运动竞赛学》(1995年)和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2001年)等[3]先后出版。

1.4竞技体育管理理论

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有: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1999年)、宋继新《竞技教育学》(1999年)、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2001年)、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2003年)等。

2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发展中存在的认识问题

2.1竞技体育学与运动训练学的逻辑关系问题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和运动训练学的概念与关系问题,在我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2000年版)有详细的定义和阐述。教材把竞技体育划分为“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4个部分”,从竞技体育4个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看到,运动训练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竞技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而研究运动训练过程规律的科学被称之为《运动训练学》[1]。所以,逻辑关系上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和运动训练学的关系十分清楚。

田麦久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的论文中,根据竞技体育的组成建构了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论证了竞技体育学是由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组成[4]。因此,研究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应该把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作为母体,从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进行分类研究。

而事实上,很多关于竞技体育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被概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但从目前我国体育学科关于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和运动训练学关系问题的学科共识看,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显然不是同一层次的理论问题,竞技体育学理论是含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的学科母体。

2.2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存在的认识问题

1)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中“运动员选材学”与“运动选材学”的关系。

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训练,而运动训练的主体活动对象是运动员和教练员。根据竞技体育和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构成因素,“选材”问题无疑是竞技体育的起始问题。由于运动训练的主体活动对象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因此,竞技体育的选材对象应该是以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主体的复合对象,而不能简单以运动员或是教练员的单一对象进行学科的命名。

从我国目前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选材学研究成果看,无论是竞技体育的构成,还是学科研究均是以“运动员选材”或是“运动员选材学”的单一对象进行学科命名。显然,这种学科命名是与运动训练的主体活动对象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复合性质矛盾的。

在竞技体育高度职业化发展的今天,对于选材,已不仅仅是对运动员的选择,运动队、俱乐部频现“换帅”的(教练员)现象,甚至连俱乐部老总(运动队管理者)也经常出现更换。这就是以说明当今竞技体育的选材已经从运动员选材,逐步发展成为对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管理者、科研服务人员等竞技体育所需要人才的综合选拔。而“运动员选材学”无论是学科名称,还是学科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来看,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竞技体育的科学化、全面化的选材需要,才能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2)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完善的关系。

完整的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是由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和竞技运动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群构成。4个子学科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相互关联。无论哪一个子学科的发展,其作用都是促进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随着4个子学科的不断发展,我国较为完整的竞技体育学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其中,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为代表的运动训练学发展尤为突出,运动训练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依赖于诸多相关子学科的共同发展。

田麦久等提出了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性原理提出的。由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就导致了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比如根据项群理论,所有中长距离的走跑项目的训练均与中长距离的游泳、速度滑冰、自行车、划船等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遵循同一规律,项群训练理论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11]。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完善了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使运动训练学的结构更加有序。同时,项群训练理论也从内容上丰富了竞技体育学的理论结构。

3对竞技体育学理论构成体系的有序结构的再认识

关于竞技体育的结构问题,目前在国内外运动训练界传统的认识比较一致,竞技体育的结构主要包含有:动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4个有机组成部分。从4个组成部分内容的本质看,划分依据是从单纯竞技角度进行的。而北京体育大学任海教授在《关于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质疑》(体育论坛,1989年)中认为,“竞技体育实际上是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教育人、培养人、促进健康的重要作用。”宋继新[10]在《竞技教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中从教育、体育和竞技的三维复合角度对竞技体育进行了描述:“由于竞技是由一个集人的生物、心理、社会三种属性于一体的操作过程,那么作为一名运动员即使运动天赋再好,但若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也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运动人才”。宋继新提出构建以运动的选材、教学、训练、竞赛、恢复、评价为主体,并将育人理念和措施寓于其中的“六合一”的竞技教育过程理论体系。颜天民[19]在《竞技体育的意义——价值理论研究探微》中指出,“传统竞技体育的4个组成部分是以竞技体育外在表现形式为前提的,没有突出作为主体的人。”因此,从竞技体育的主体——人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的结构组成进行了新的划分(见图1)。

我们知道,竞技体育的主体是人,人在从事竞技体育过程中,绝不仅仅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因为,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竞技体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竞技体育的结构应该是一种包含人的教育在内的复合竞技结构。从专家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思路来看,单纯竞技角度的传统竞技体育的构成部分缺少人本为主体的人文要素。宋继新虽然提出构建运动的选材、教学、训练、竞赛、恢复、评价为主体,并将育人理念和措施寓于其中的“六合一”的竞技教育过程理论体系,但没有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超循环过程的有序结构状态。而颜天民虽然从人的主体角度,对竞技体育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新的分类,但在图1中并未真正反映出人在竞技体育构成因素中的主体性,同时缺少了超循环发展的有序结构状态。

无源之水不能长流,无本之木不能长青。如果按传统竞技体育的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运动管理的结构看,此种结构的竞技体育显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符合超循环发展理论原理。

因此,我们根据超循环发展原理,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竞技体育构成的有序结构,它是在传统竞技体育组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对传统竞技体育的构成进行了完善。在原有“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系统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三层次”有序结构。其中,作为基础系统层的竞技运动教育,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好比“水之源,木之本”最重要的是由于竞技体育结构的有序与完整,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指明方向。

从我国竞技体育方面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有关竞技体育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都被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而实际中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学科发展和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认识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是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层次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曹景伟,袁守龙,席翼,等,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J]. 体育科学,2004,24(2):29-32.

[3] 曹景伟,席翼,袁守龙.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5-50.

[4] 田麦久.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45-148.

[5] 熊文,朱咏贤.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 体育学刊,2004,11(5):32-134.

[6] 田麦久. 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7] 田麦久. 论运动训练过程[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8] 徐本力. 体育控制论[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9] 刘建和. 运动竞赛学[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0] 宋继新. 竞技教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1] 田麦久. 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 体育科学,1990,10(6):29-35.

[12] 过家兴.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13] 岳新坡,刘小学,张振峰. 论我国20年来运动训练学领域的创新[J]. 四川体育科学,2003(4):40-42.

[14] 魏富民.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20(3):101-106.

[15] 谢亚龙,王汝英. 中国优势竞技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16] 曾凡辉,邢文华. 运动员科学选材[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17]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J]. 体育科学,1999,19(2):33-36.

[18] 马特维耶夫. 体育理论与方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19] 颜天民. 竞技体育的意义——价值理论研究探微[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周威]

作者:陶 于

第五篇:对大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思考

[摘           要]  大学田径教学是当下高校体育专业中一门主要学科,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竞技运动,亦是强健学生体魄的重要手段。为给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田径教学服务,提升田径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需要对体育田径教学进行思考,以便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进而有助于教师高效开展田径教学,强健学生体魄,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让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基于教学经验,对大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    键   词]  大学体育;田径教学;思考;策略探究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田径教学已显疲软之态,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优化田径教学策略,提高大学体育田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要知道,枯燥乏味、形式简单、教法陈旧的田径教学已然引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田径教学参与率不高,极其不利于教师开展田径教学,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选择适合时代发展以及學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开展其他体育项目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率。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体育田径教学呢?

一、大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田径教学的发展,不利于教师高效开展田径教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便很难对田径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更难谈让其积极参与田径体育运动。为给田径教学探寻新的出路,体育教师需针对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有效思考,以便能够逐步找到应对之策,给学生创建高效的田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学习过程中,进而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田径这项竞技运用学科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阻碍了大学体育田径教学的发展呢?

(一)教学观念落后,田径教学培养定位比较模糊

就当下的大学体育田径教学来讲,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只是单纯地将田径看成一项竞技运动项目,这显然与当下素质教育的发展相违背。随着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颁布,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运动人文与健康的价值,也就是说在田径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运动人文与健康价值的融入,将田径运动与学生的健康结合起来。但是,在当前田径教学过程中培养定位比较模糊,教学目标、指导思想、教学目的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模糊现象,这样的教学导致多数学生认为掌握田径运动技术对自己今后发展的作用、影响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以最优化发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参与率不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辛苦,教与学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难以突破困境,提升教学效率无从谈起。

(二)田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教学的方式日渐丰富。但在当下大学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田径教学依旧停留在教师借助传统方式讲解、示范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练习,这体现的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为主体,通过此手段向学生灌输相应的田径知识和技能,学生往往在不自觉中成为“牵线木偶”,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失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在这样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找不到一点体育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体育水平的提升,教师教学也将受到束缚,不利于提升水平。

除此之外,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中还有诸多影响田径教学的问题,制约着田径教学的发展。如体育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考评方式单一等等。由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一定的运用教学语言的技巧,导致教师在教学之时不能够完美地阐述体育田径知识,导致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体育田径考评之时,方式比较单一,只有运动成绩考核以及理论知识考试这两种方式,有时候考评内容直接和体育培养目标脱节,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发展。

二、提升大学体育田径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产生诸多思考之后,在今后的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应当是针对相应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送去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树立学生学习田径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带着十足的兴趣自主配合教师完成田径教学任务,参与到田径活动当中,真切感受运动所带来的魅力,创建出高效化的体育课堂。

(一)更新教学观,树立以生为主的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是一句空口号,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不仅适合初等、中等教育,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因此,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跟时代脚步,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落实“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有效打破教师教学主位的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便于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田径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转变教师“灌输式”教育,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追寻,成为主动“摘取体育知识果实之人”,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为教师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课程方案》,有效对传统教学模式发起冲击,体育田径课程方面的设计不再单纯地以竞技运动为主,将娱乐性、健身性等内容融入田径教学过程中,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更多的兴趣参与体育田径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师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同时,在田径课程内容选择与考评方面也逐步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体育教学观,转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并创建实用化、综合化的教学目标,重视人文与健康价值,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建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模式,以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强健学生的体魄,锻炼学生的意志,同时经过多样化的考评找到自己的田径训练弱项,便于学生今后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田径课堂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能够产生新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田径综合能力与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条件,采用多样化符合现代化教学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田径教学。

1.游戏元素入驻田径教学,提升教学趣味性

“学问合乎兴趣,方可得益”。由此可见,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因此,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转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创建趣味性的田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兴趣,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知道,游戏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入游戏元素,创建游戏化教学课堂,学生会不自觉中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忽略田径运动的疲惫感,进而能够在玩闹中轻松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短跑》一课时,为让学生了解短跑的技术特点和锻炼价值,通过短跑的专门性辅助练习体会跑的技术动作要领,掌握短跑的技术和跑的能力,笔者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豆豆搬运赛”,没有豆子可以利用石子、纸屑等进行替代,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接力式活动,将“豆豆”送到队员手中,并最终将“豆豆”搬运到“粮仓”之中。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途中跑、冲刺跑等动作要领,以便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2.多媒体融入教学,创建现代化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体育田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融入,利用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现代化教学情境,以便充分发挥多媒体声频并茂、图文共存的优势,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快速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将重点的田径知识或技能有效地讲解给学生听,促使学生在动态的氛围中更好地吸收田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有效丰富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助力教师构建高效化的体育课堂。

比如,在教学《障碍跑》一课时,笔者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田径教学的“第二课堂”,播放有关障碍跑的视频,笔者则充当解说者,将障碍跑有关的知识详细地位学生解说,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障碍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基本技术原理。在学生充分理解之后,再在户外进行相应实践,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快速掌握穿越各种障碍的动作,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三、结语

在大学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高效化课堂的有效建构,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以便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对大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有效思考,能够有效为田径教学找到新的出路,以期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让田径教学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健鹏,田刘琪.高校田径教学:现实困境与引导路径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7).

[2]许翔.基于多元智能视域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

[3]张作利.对田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7).

[4]王治坤.浅谈我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5]李艳茹,商利.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困惑与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2).

编辑 司 楠

作者:王强

上一篇:数字营销论文下一篇:水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