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作风建设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1979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现代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党找到了发展经济的一般规律。现在的任务是再次从根本上面对社会发展道路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来指导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转型发展作风建设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型发展作风建设论文 篇1:

党代表谈党代会

海丰

汕尾市委常委、秘书长、海丰县委书记郑佳: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佳绩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要求,是一次催人奋进的大会,对我们“推进创新发展、建设幸福海丰”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加快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建设和发展”被写进本次省委报告,汕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期。80万海丰老区人民无不深受鼓舞,意气风发。

当前,海丰已形成了优化的基础优势、强劲的发展态势和浓烈的发展氛围。有着“敢为人先”精神的海丰人民,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乘借党代会东风改变老区落后面貌,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着力做好“四个坚持”:

要坚持深入学习,贯彻领会,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要坚持结合实际,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发展综合实力,突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工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坚持幸福建设,以民为本,多做经济实用、老百姓能实实在在享用到的公共服务,重点做好社会安全、教育发展、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扶贫济困和文化强县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海丰人民幸福指数。要坚持管党治党,着力打造坚定的思想信念,打造敢担当的团队,打造过硬的作风,打造牢固的防线,为建设幸福海丰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鹤山

鹤山市委书记郭伟: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更上层楼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汪洋书记代表十届省委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一个思想性、政治性、前瞻性、创新性、指导性很强的报告,是指导我省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鹤山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幸福共享,推进岭南特色宜居城市建设。

首先,着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着力建设精简、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要全面实施《鹤山市社会管理创新方案》,推进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由政府一元管治向多元共治转变。

其次,着力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转型升级是事关鹤山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作为江门地区唯一土地减量规划的县市,当前鹤山必须突出打好闲置土地处置攻坚战。要以集约高效的市级经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鹤山低碳谷、鹤山物流港这两大平台建设。要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新上项目亩产税收要在20万元以上。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着力在幸福共享上下功夫。对待效率“上不封顶”,对待公平政府“保底”。我们要寻找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要着力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完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更加体面地劳动和生活。

还有,要着力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党的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强保证。要建立党员干部思想状况的调研分析制度,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从社会精英中发展党员,提高党员整体素质。要推进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抓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落实,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实实在在的勤政廉政成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大埔

大埔县委书记林健雄:抢机遇?建设幸福大埔

我们要抢抓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扶贫开发“双到”、扶持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发展及强化绿色发展的机遇,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四个县”发展思路,打造“三名城四基地”,积极实施公园化发展战略,认真做好“大埔大公园”、“最美小山城”两篇文章,建设幸福大埔。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首先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力促绿色经济崛起。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经济,构建“一心两核”产业发展格局。抓好年度计划投资35亿元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主攻陶瓷、电力、矿产等特色工业,做强新型工业经济;重点抓好“一城一镇一区一居一寺”工程建设,做特旅游经济;重点抓好“六个一”工程建设,做大城市经济;变果园为生态公园,做活农业经济。

其次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打好交通水利建设大会战,全力推进梅龙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水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适度超前的交通体系,形成通往潮揭汕和海西经济区的快捷通道;重点抓好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四大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开展洁净家园行动,整治城镇“六乱”行为和建设长效机制,抓好城乡环境大整治;掀起植树造林行动高潮,开展“三打两建”大行动,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增创发展新优势。

同时,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以办好10项重大民生实事为抓手,大力发展文教事业,创建省教育强县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围绕“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的要求,打好扶贫开发“双到”攻坚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幸福和谐大埔。

此外,要加强班子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执行力。强化思想教育,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加大整治“庸、懒、散、软”,加强对县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民生、重要改革的督促检查,突出村级班子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

博罗

博罗县委书记徐云枢:六个“坚定不移” 打造“四宜”山水田园城市

5月9日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汪洋书记的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广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符合中央的要求和广东的实际,也非常贴近博罗的实际,为博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博罗将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幸福博罗”的目标,全力做好六个“坚定不移”,力争把博罗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山水田园城市。

我们将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建设精简、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建设高端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集聚区。整合罗阳、龙溪、石湾、园洲等四个镇的资源,打造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同时,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山水田园城市和幸福家园。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化,建设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着力发展大罗浮山旅游;把健康服务产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幸福博罗。六是坚定不移地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营造德才兼备、注重政绩、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龙门

龙门县委书记许志晖: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实现科学发展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省级生态经济示范县。

龙门县结合实际提出,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坚持特色发展,坚定“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强化功能、形成特色”发展思路,守住后发优势;坚持生态发展,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县,保护好龙门的好山好水;坚持文化发展,注重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利用资源发展特色文化;坚持文明发展,在获得省文明县城的基础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二是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10项工程的实施,努力建设美好宜居乡村;坚持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和惠民工程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三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生态建设,发挥环境优势,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关注旅游产业多样性,继续推动老区红色旅游开发,用项目带动老区发展;抓好产业生态化转型,按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全县工业限定区域集中发展。四是要深化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和加强效能建设,继续推行“四民主工作法”和“争当诚信守法先进户”活动,充分发挥“司法惠民工作站” 作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始兴

始兴县委书记范秀燎:积极探索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发展新路

始兴是粤北第一古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革命传统优良,境内革命老区分布广、人口多。全县辖10乡镇113个行政村。经省认定的革命老区有9个乡镇,93个行政村、889条村庄,老区人口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8.58%。

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呢?我们的工作思路,简而言之,就是“立足生态、主攻三区(园区、城区、景区)、富民强县,建设幸福美好始兴”,为广东革命老区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新路。

我们必须坚持三种理念不动摇:坚持生态发展不动摇、围绕转型升级不动摇、突出招商引资不动摇。特别是生态优势,是始兴发展的最大优势。生态品牌,是始兴最响亮的品牌。要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以推进南岭生态发展试点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两个试点”工作为契机,试出经验、试出成效,成功创建广东省生态县,进一步夯实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要充分发挥招商引资革命老区借力赶超的推动作用,坚持产业招商、质量招商、绿色招商不动摇,积极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加快推动始兴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在完善基础、推动建设、改善民生方面,要主攻三区建设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推动始兴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园区建设要有新突破,要把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建设成为以新型材料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工业聚集区、集约型生态园区。加快中国(始兴)制笔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延长补强产业链,做大做强制笔产业;城区建设要有新提升,要加大“三旧”改造力度,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墨江南岸及城东片区发展规划,拉大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小城,努力把始兴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与韶关市区功能相配套的卫星城。同时,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宜居宜业水平;景区建设要有新亮点,积极培育发展生态休闲、温泉养生、民俗文化旅游,着力将旅游业发展为带动始兴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民生方面,要以“三打两建”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大力打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同时抓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教育创强、做好八项民生实事等,深入推进岭南生态文化名县、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等建设,让更多人享受发展成果。

陆丰

陆丰市委书记杨来发:建设幸福陆丰?发展成果共享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汪洋书记在会上所作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报告,简洁精练,思路明晰,突出思想性、方向性和创新性,凸现科学发展理念。报告全文1.6万字没有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讲成绩部分不到一千字,充分体现广东省委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当好排头兵的决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我省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符合广东的实际,体现了全省人民群众,尤其是我们革命老区群众的共同意愿。作为革命老区的陆丰人民,我们将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并把它紧紧地贯穿到实现陆丰跨越发展的具体实践上来,努力做到“四抓四促”:

一是抓产业发展,促转型升级。《报告》提出“必须把加快转型升级作为广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充分体现了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主动性。陆丰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因地制宜加强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是抓民生工程,促幸福建设。按照《报告》中提出的“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进一步把幸福社会建设落到实处。着力推进教育、卫生、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以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三是抓社会管理,促社会和谐。当前,陆丰将以“三打两建”为契机,创新社会管理,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突出解决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是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陆丰将严格按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必须转变作风、服务人民”要求,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怀集

登云汽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欧洪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发展

我们要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乘风开快船,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把企业做大做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党代会报告强调,加快转型升级的实质是“好”字当头,必须把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我们要增强信心,加油鼓劲,推动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发展,把登云汽配公司发展成为“金凤凰”。

经过多年发展,登云汽配公司已成为国内气门行业规模最大、产销量第一和出口量领先的发动机气门制造企业,是全球五大气门生产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已获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核准通过,将成为肇庆市山区县首家上市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登云汽配做强的关键是要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依托扩产技改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公司省级发动机气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基地的优势,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三是抓好技术引领、人才引领和市场引领,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战略,争创国家名牌产品。四是抓好公司上市工作,加快新厂区项目建设,在近日完成两条韩国生产线的调试,进一步扩大产能,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经营指标。五是抓好企业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

转型发展作风建设论文 篇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摘要〕 1979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现代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党找到了发展经济的一般规律。现在的任务是再次从根本上面对社会发展道路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来指导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我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向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的实践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核心,这个理论体系,包括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经济建设;以法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党的建设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无论在广度或探讨的深度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许多专家和学者们都分别从各自学科视角来解释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几大基本理论形态,对各个理论的形成条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内在逻辑、特点及意义等进行了单项或多项的具体论证或比较研究,使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证。〔1〕

中国共产党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有效地把生态文明最优化及党的建设科学化连接起来,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萌芽,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问题的一系列探索、主张和论述,以及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思考,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本领域更多的研究者们能够从各方面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依据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时代背景

一是国际环境的变化。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正以更大的发展势头推进,国际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反全球化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各种力量间竞争和对抗加剧,国际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人类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频发、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所到之处哀鸿遍野。2008年以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经济、政治、文化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置与挑战。这样的国际大背景对于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的中国来讲,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二是国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实践对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基础。首先,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是由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破坏,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加上人口多、耕地少、发展极不平衡,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工业化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及综合国力都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样一种总体落后的基本现状表明,我们的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所预设的理想的社会主义,它是建立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够实现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同时又能够克服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端且适合中国自身的新型现代性模式的探索与建构的过程。〔2〕其次,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建设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最终追求。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创立相应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基于这一背景下而产生的。再次,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基本观点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积累了包括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一是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大力加强思想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动力。其二是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满足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利益需求。其三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从体制制度等各个方面为实现社会公平开辟道路。其四是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释放社会创造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其五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妥善和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以上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依据

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是相对于中国传统社会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构建的历史依据应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去探究。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酝酿发端阶段(1949年10月-1975年初)——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府主导型现代性的起步出场及其异化与断裂。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形成阶段(1975年初-1992年10月)——以回归现代性理性本质为基点的市场主导型现代性的导入及其现实二重奏。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发展阶段(1992年10月-现在)——以自觉的批判与反思为旗帜的全面发展型现代性的萌生及其对市场主导型现代性的修葺与模式重构〔4〕。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十多年的探索而前进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延续和深化。可以说,对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理论建设方面,也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5〕。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两个新概念、新思想,指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这一论断的重要标志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认识、新概括,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现实依据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加快。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的变动,而利益关系的任何调整都将会在公众生活中产生影响。经济发展——利益变动——社会矛盾,构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因果链条。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0年我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比2005年的18.5万亿元翻了一番多。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超过11.2%,人均GDP也翻了一番多。以美元计,从1730美元增长到4200多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2003年起,我国的GDP年年增长,经济总量连超三国〔6〕。二是我国政治结构亟待走向法治。我国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还未完善。对我国而言市场经济核心的、本质性的问题,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靠党政机关主要领导拍板,而不是通过市场的价格信号由企业来决定的弊端还存在。所以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形成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因此,现代市场经济首先需要法治作为保障〔7〕。三是我国文化结构面临挑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都很快,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艺作品、动漫等文化产品异彩纷呈。但总的印象是文化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繁荣。四是我国社会矛盾凸显。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而且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收入分配不公,引发了诸多矛盾;公共服务不到位;劳资关系、官民关系紧张;贪污腐败、大案要案多发,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社会治安不好,群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政府的满意度。五是我国生态建设任务繁重。我国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生态环境压力大、生态建设实际需求与投入差距大、发展成效不平衡、成果还需要巩固等主要问题,提出搞好生态建设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要从以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转变。六是党的建设面临考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讲话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以上新情况和新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现实依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

现代化是全世界共有的现象,但各国的国情和具体实践不同,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来说,“已有的思想材料”就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原则,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合理内核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奠定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基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虽然西方现代化理论不可能为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提供现成的答案,但中国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缺乏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明确认识,不管是在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积极学习和运用”,而且,“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8〕。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存在着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腐朽落后的风俗习惯、剥削阶级等级观念、官本位体制、小农意识等消极影响一面,也存在很多优秀成分,在未来社会必将发挥巨大作用的现代性的因素。这些优秀成分对中国现代化会产生多种促进作用,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应当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的内容。

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溯源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立足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土厚壤之中。总之,“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原则、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合理内核、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体系内涵

1.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体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一系列探索,为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包括六个方面的建设。即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经济建设、以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社会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党的建设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建设,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 也是我国政治建设根本原则与主要内容。政治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政治领域的表现形式。它的本质, 就是要使民主共和国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形式, 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不仅在政治上, 而且在经济上和社会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中国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加快民主与法治建设。〔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速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现代化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放思想、变革观念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建设,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需要。它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反映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性与创造性。社会建设是在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改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高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和谐与永续发展。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发展社会事业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态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11〕。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完善的社会。社会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相处。中共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既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把握, 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性提升。是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 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目标是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方向是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使人和自然友好相处。〔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党的建设,就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党的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多维指向, 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自身建设六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六个层面相互指向, 要求各层面为其他方面的建设效益纳入其中。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一个有机体系, 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上六个建设中, 无论哪一个都包容其他建设内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地位

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的主要贡献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我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于这一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含义的概括和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学理范畴,而是要在实践和现实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从而使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始终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认为, 社会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虚拟的、片面的、断裂的发展,而是具体的、实在的、全面的、连续的发展。人道主义是衡量人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尺度, 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目标。在人的发展问题上, 马克思归纳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其中,现代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进步具有终极意义。马克思这些关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观点是科学进步的发展观, 也是科学的伦理发展观。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也是现代文化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既是把坚持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理论, 也是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社会主义。可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我国文化领域实现的现代化的不竭源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其重要的内涵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与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所提出的发展理念,恰恰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它对指导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课题而开创的壮举。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的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双重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们也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产生的两个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那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课题而进行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参考文献〕

〔1〕〔2〕〔4〕〔9〕宋洁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EB/OL〕.期刊网.

〔3〕王秋波.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艰辛探索〔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3).

〔5〕陆学艺.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1).

〔6〕陆学艺.目前的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4).

〔7〕张璐晶.吴敬琏:政治不改革,经济改革也落实不了〔N〕.中国经济周刊,2012-02-2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05-206.

〔10〕王中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5).

〔1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10.

〔12〕王国泽.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科学发展〔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居来提?热合买提 李文君

转型发展作风建设论文 篇3:

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摘要]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关系着地方高校改革的成败。然而在实践中,存在教师转型发展形式大于内涵、配套政策和组织保障不到位、教师自身转型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三方面问题,阻滞了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双师型”国家认定标准,加强社会支持和制度保障,增强教师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双子模型”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 地方高校 “双师型”教师 困境与策略

[作者简介]陈治强(1976- ),男,陕西汉中人,安康学院,副教授,硕士。(陕西 安康 72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BY100)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转型,教师转型发展是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本文以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切入点,以高校教师转型发展为突破,深入分析制约地方高校教师队伍转型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自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进行扩招后,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在这一时期,各层次高校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普通高校在扩张的同时,没有注重自身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只是极力追赶“985”和“211”名校,希望自身也能加入名校俱乐部,享受到政策和资源配置的优先权,其结果直接导致了普通高校的办学趋同化,出现了学生“同质化发展”“社会适应力不强”“毕业即失业”等现象和问题,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为解决这些难题,2014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鲁昕同志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1000多所新建本科高校中有600多所将向应用型、职业教育转变。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而拉开了全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序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由此可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质量决定了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学校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能力和素养的转型发展。教师队伍实现顺利的转型发展,必将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成功转型,从而破解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是地方高校教师处于转型期必须面对的抉择,也是地方高校教师处于转型期应有的担当。

二、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双师双能型”教师简称“双师型”教师,是随着高校转型发展对教师能力和要求的反映。虽然“双师型”教师已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教育界的广泛共识,但国家还未制定统一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这也导致了研究者、各高校教师管理者和普通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的莫衷一是。一是“双证书型”教师,认为取得教师资格认证,并取得其他行业资格认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职称型教师,主要指教师不仅要获得教师系列职称,还要取得行业职称;三是“双能或双素质型”教师,主要指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师;四是“双融合型”教师,强调教师既拥有“双证”,又拥有“双素质或双能力”。

其实,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来思考“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就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主要是培养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理论的人才,即能够把理论和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是精通某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的人才,就是高校转型发展中所倡导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某领域的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认知,同时通过社会和生产实践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最后在实践中通过分析和总结来发展认知,形成新的理论知识。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具有深厚的水稻栽培和繁殖知识,但他依然亲自下田种植,并指导他的学生进行种植,且强制他指导的研究生必须亲自下田种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水稻的生长过程。正是他既重视理论研究,又重视实践工作的作风,使得科学研究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1.教师转型发展形式大于内涵。部分高校对转型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口号喊得响,实际工作做得少,其结果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和评估,对实际工作的意义不大。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基本是通过理论考试招聘入职的,对入职教师考察的主要是学历、学位及职称,如要求新入职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很少考虑他们的工作能力、实际经历和实践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培养硕士和博士时,注重理论学术水平,忽视了实践操作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又拥有高水平实践技能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部分地方高校为了完成转型任务,只好要求教师获取其他行业甚至与本专业毫不相关的资格证书,使得“双师型”教师等同于“双职称”“双证书”“双经历”教师。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教师获得证书仅为学校评估工作统计使用,“双师型”证书已流于形式。

2.配套政策和组织保障不到位。应用型地方高校的管理者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向“双师型”转变,但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和细致的工作。教师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与国家政策措施相关,也与教育领域相关,还与社会企业相关,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应积极发挥相应的政策引导作用。例如,德国在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时,采用“双元制”模式,由政府牵头,协调学校、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三方之间的关系,建立三种责任制的培育模式,强化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因此,我国政府必须从根本上建立教师转型发展的组织架构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教师转型发展系统的正常运行。

3.教师自身转型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教师转型发展是由不同要素参与共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要素都对教师转型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共同促进教师的发展和转型。教师本身是转型发展的主体,教师对自身转型发展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转型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主体意识不强,处于消极等待或观望态度的居多,没有意识到自身在专业发展和变革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高校的氛围使得教师习惯于象牙塔中安静的环境,习惯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探究和自我欣赏,而对处于高教变革转型发展的时代感和机遇认知不足,仍坚守原有的发展之道,难以调动其参与转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校教师在准入、培训、考核、晋升、职称和奖惩等方面,都以学术为导向,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致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多指向科学研究和课题申报。在这种评价制度的指导下,教师只能专注于自身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难以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这些自身和外界的因素都会形成巨大的阻力,制约着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四、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转型发展的应对策略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面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师转型的现实困境,需要从国家标准的制定、社会支持、制度保障、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采取适当措施等方面构建策略,从而促进地方高校教师的转型发展,确保高校转型成功。

1.尽快制定“双师型”教师国家标准。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识和研究成果。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双师型”教师国家认定标准,各省市和地方高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和理解,制定了不同的认定标准。这些认定标准存在执行标准不统一、认定机构不统一的问题,尤其是执行标准过于笼统和模糊,存在缺乏量化指标、等级划分不科学、与社会脱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双师型”教师的本质理解,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想化解这些困难,教育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和高校研究机构,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应用型高校发展实际,联合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各学科、各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考核办法,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参考和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2.加强社会支持和制度保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是高校教育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也关联着教师、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的工作。从长远效益来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成败将深刻影响我国的产业升级。也就是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也影响和关系着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必须加强支持和引导,从而确保转型发展的正确方向。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应用知识,要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取,从企业或行业的实践中获取。只有政府积极协调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力量,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打通企业和学校的行业壁垒,才能畅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为此,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行业、企业在参与应用型高校办学和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中的社会责任、义务和权利,从而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增强教师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引起行动的转变。广大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能力转变的紧迫性和必然性,认识到处于高校改革历史关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摒弃传统的认知误区,积极投身于自我转型发展中。一是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必须转变和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明确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责任,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未来发展情况,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努力把专业理论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二是地方转型高校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在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晋升奖惩时,将教师实践能力纳入考察范围,从制度上调动教师向“双师型”转变的积极性。三是根据专业发展实际,聘请行业和企业的领军人物,对教师进行指导,定期派出教师到企业和行业进行实践锻炼,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四是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从而带动其他教师进行主动学习和转变,顺利实现整体教师队伍的转型发展。

4.运用“双子模型”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木桶模型”指出,木桶所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片的高度。“积木模型”认为,用代表不同能力、不同颜色的小方块堆成一个大积木,代表教师的综合素质或能力,不同颜色的小方块可以做个别调换,而大积木的体积,即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保持不变。这种由“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组合而成的结构模型,称为“双子模型”,既强调教师素质和能力各要素的整体性、整合性,又注重各要素的复合性。

按照“木桶模型”理论,为促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就要努力提高短板的水平。每位教师都具有独特的学识、能力、经历、个性等特点,他们的成长环境千差万别,其自身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结构也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许多优秀人才的成长案例表明,在能力结构因素中,某些能力或素质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或素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或代偿,从而促使其总体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钱钟书教授以国文、英语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这种能力非均衡结构的补偿效应,常用“积木模型”来解释。

根据“双子模型”,从教师队伍整体转型发展角度,一是加强薄弱教师或薄弱专业的教师转型发展;二是加强优秀骨干教师或特色专业的教师转型发展;三是全面兼顾整体教师团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从教师个体的转型发展角度,一是加强教师的薄弱能力和素质提高,促进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二是根据教师个体特点和专长,选择性地发展其科学研究、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促使其特长发展。总之,在教师转型发展中,应用型高校只有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抓手,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况文娟.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缺失与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7(1).

[2]杨红玲.双创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3).

[3]劉海宏.教师专业化理论视角下的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2).

[4]王佩国,郝瑞闽.基于“工程师教育”的应用型本科质量文化再认识[J].职教论坛,2018(11).

[5]杨静,游漫.“双师型”教师及其认定标准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作者:陈治强

上一篇:家长会家长发言稿(精选2篇)下一篇:竞选主管演讲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