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的事迹

2023-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阿里木的事迹

阿里木事迹体会

木尕拉镇古再小学:买买提明·赛杜拉

阿里木事迹体会

我是通过网络上了解的阿里木感人事迹。这位最近刚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的头号网络人物,以前我对这种大肆宣传的新闻人物总是抱有一点排斥心理,总觉得天天出现在电视,网络上的人物总脱不了作秀的嫌疑。可是,阿里木是个例,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卖烤羊肉串,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

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阿里木的善良值得我们支教团的每一名成员认真学习,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一个志愿者更应该善良,善良是道德的基础。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除了阿里木的善良,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节俭“,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在他最穷的时候,全部财产加起来只有三百多元的时候,看到得肾病综合症的孩子快要被父母放弃治疗时,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二百元交给孩子的父母。剩下的一百元他留着做烤羊肉串的本钱,乍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不难明白,是节俭成就了阿里木。阿里木在毕节街头烤羊肉串,远离亲人,远离家乡,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我很欣赏阿里木“快乐是一种行为”这句话。现在,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快乐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然而,打动我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当然,我希望最好能娶个媳妇。。。。。。”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围着他,闪光灯照着他,领奖台上簇拥着他。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落网。

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不计代价和成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是难得可贵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总有一些人是无私的,总有一些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作为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我们要充当这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我们的社会,回报我们的国家。

民间道德力量: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

木尕拉镇古再小学:热子万古丽·阿布都拉

民间道德力量: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

他登上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台。领奖前一天,整整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阿里木烤羊肉串赚钱为生,同时还用卖烤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一位普通的新疆汉子,他不富有,靠卖羊肉串为生,虽捐得不如富豪们大手笔,但精神可嘉可颂,宁愿自己贫困,也要让他人幸福的无私想法,这样的乐善好施难道还不为所有人感动?

阿里木更为简单的想法认为社会发展要从教育开始,因此他选择资助贫困生,希望以后能对社会作贡献。可能跟某些行善家的意念不同,阿里木帮助别人为的是济困扶危,有着高尚的人格。慈善有很多种正面与负面,有仁至义尽的,也有假仁假义的,有急公好义的,也有矫饰伪行的。可以这样说,阿里木不需这样的"包装",他很穷。一个穷人不值得“有心人”推广,也不会有人拿他当免费宣传的“义务品” !

阿里木的行善何以被广大网友感动?他靠卖羊肉为生,自己几乎没有存款,家里的一台电脑唯一最值钱的物品,对自己则是“吃饱了就可以”来形容,卖羊肉串挣来的钱绝大部分用在资助贫困学生上。阿里木参与过扑火。玉树地震的第三天,阿里木带着在西宁用8000多元购置的牛肉和蔬菜,赶到灾区协助部队官兵施救。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广大慈善家们学习。

当慈善成为一种标榜时,我觉得有两种很可怕的事,一种是中国的慈善家们举着支票站在台上攀比捐赠度,没有内心灵魂,捐款的意义显得假模假式,行善风格相对低俗。另一种是低调捐款后不留名,怕被税务部门瞪上,因为中国不像美国捐助可以避税。一直以来,中国的捐款没有法律制度不健全,同时,社会给出了很多种捐款意图,诈捐,逼捐,裸捐,赖捐……让整个社会对捐款的意向除去本质之外反而多了些掩耳盗铃。阿里木不同,反而在他身上看到了纯正与朴实的人性闪光点。

他没有“钱墙”,无需摆放。捐助十多万需要卖30万串羊肉串,这是他用多年的资助堆砌起来的“肉墙”,演绎了完美的人生!

“中国网事•感动2010”——来自草根的感动

木尕拉镇古再小学:帕提古丽·卡迪尔

2010”——来自草根的感动

来自草根的感动

过去一年的新闻视野里,

我们又见到草根的容颜。

他们是社会朴素的榜样,

用感动点燃人性的光焰!

这感动,源自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深,

这感动,源自执着坚守的爱岗奉献,

这感动,源自面对苦难的不屈不挠,

这感动,源自热心公益的大爱无言。

这感动,或许因人物的平凡不足以“名垂青史”,

这感动,或许因事迹的琐细转瞬成“过眼云烟”。

但谁又能否认,正是来自草根的感动,

注定将成为这寒冬里

慰藉你我心灵的一丝温暖!

生活在贵州省毕节市的维吾尔族人阿里木,靠卖烤羊肉串维生。8年间,他先后捐赠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继续学业,这几乎是他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的全部所得。

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穿了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打发掉一顿饭,却对眼下的日子满足得不行,“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接济他人时,节俭的阿里木总会特别仗义和慷慨。

2006年秋季,阿里木揣着烤羊肉串攒下的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学生资助中心,提出想每年出资帮助学院里的困难学生。

“一大摞钱,什么面值的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还记得当时的情形,“这对他而言,几乎是倾其所有。”毕节学院将这笔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阿里木对孩子们怀有朴素的愿望,“我不敢肯定他们长大后都会去帮助别人,但我资助的孩子,至少将来不会是坏人”。

人们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对他的事迹,不吝赞美之词。但阿里木却有自己异常朴素的看法,“人关心人多一点,这个社会就多一点和谐。我是这样想的”。

第2篇:阿里木事迹介绍

阿里木,男,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人。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

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

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

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羊肉串谋生。

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2006年毕节

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烤羊肉串的慈

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

模范。2011年被评选为 “中国网事·感

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39岁的维吾尔族汉子阿里木并不觉

得自己是“草根英雄”。

2011年1月13日,他登上新华社

“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颁奖台。领奖前一天,他却私下问与他颇为相熟的记者:“北京能不能烤羊肉串?我想找个地方,自己烤烤肉串。几天没摆摊,手痒了„„”

整整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阿里木烤羊肉串赚钱为生,同时还用卖烤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他的故事,使无数网民为之动容,誉之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平凡如此,却又不平凡如此,阿里木其人其事,缘何打动人心?网络投票高居榜首——是什么让众多网民“力挺”这位新疆汉子?

“阿里木是个并不富裕的小商贩,但财富有价,爱心无价。并不富裕的阿里木用一颗赤诚之心,支撑起最朴实也最沉甸甸的慈善事业。”——网民“郭杨阳”如此评价。

2010年底,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作为候选人之一,阿里木最终获得24万多张网络投票,高居榜首。

当年9月,阿里木获评贵州省道德模范,到任刚满一个月的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被其感人故事深深打动,并号召全省人民向阿里木学习。之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栗战书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多次“力挺”阿里木。

而在“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发起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也给阿里木投了一票,称他为新疆人民的“好巴郎”。“一夜成名”之后,他依旧生活俭朴,依旧有滋有味地卖着肉串。1月16日,记者在阿里木租住的陈旧砖木房内看到,房间里仅有房东留下来的几件简陋家具,摆在客厅里的台式电脑,是他最值钱的物件。记得两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阿里木时,他唯一的“电器”,是悬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这个身材壮实、经常胡子拉碴的新疆汉子,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20元的蓝布裤子,一穿好几年;他喜欢吃水果,为了便宜他常常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一个囊或两个馒头,加一杯水,就打发掉一顿饭。

这样的生活,阿里木却觉得十分满足:“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2002年,阿里木路过贵州镇远县,参与扑灭了一起山火,当地政府奖励他300元现金。随后,他通过毕节地区妇联组织,将这笔奖金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钱,捐给毕节学院一位因贫濒临辍学的女生:“我第一次感到,500元钱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很小的数目,对贫困生却帮得上大忙。”

从此,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收入,大多用在了捐资助学上。卖肉串,过去仅是他的“生计”,而这之后似乎多了些别的“意味”。

阿里木几乎没有存款。他喜欢把挣来的钱一股脑儿塞进抽屉,用时再抓一把出来。到底赚了多少,资助了多少,他也没个准数,“这么多年,有多余的钱了就去资助,直接资助的学生有100多个,加起来有10多万吧”。

卖一串羊肉串,毛利不过3毛钱,搁在两年前,毛利仅两毛钱。攒10万元,至少要卖30多万串。

在北京领奖间隙,游览鸟巢,阿里木还挂念着“老本行”,“要能在鸟巢边上摆个羊肉串摊,生意肯定火爆,就能赚到更多钱帮助贫困孩子了”。

善良如阿里木,以并不丰裕的收入却念念不忘资助他人,不求回报,无涉名利,看似平常之举,却饱含着绝非平常的高尚精神特质。

从天山脚下到乌蒙高原,是什么驱使阿里木数年如一日地资助贫困生?

“阿里木叔叔由于家庭贫困,没能读太多书,他认为社会发展要从教育开始,因此他选择资助贫困生,希望我们以后能对社会作贡献。”--阿里木资助的毕节实验高中高二学生周勇说。

4年前,阿里木揣着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提出想资助一些困难学生。“一大摞钱,什么面值的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清楚地记得,“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个社会上有的是比阿里木生活宽裕的人,这对他而言,几乎是倾其所有。”

很快,毕节学院决定配套5000元,将这笔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没读书缺文化,我只会烤羊肉串,

绝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和我一样。”阿里

木读到高二就参军入伍,对文化教育,他

有着近乎崇拜的尊重,“只有教育才能改

变人的思想和命运”。

身边的朋友没少劝阿里木攒些钱,买

套房,改善条件,可他总“听不进”。

阿里木有个朴素的想法:“把字写在

石头上,可以保存到永远;把字写在沙子

上,只能保存一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才是物有所值。”

“省下的钱,帮那些孩子学文化,心

里很开心。”阿里木说。

2007年11月,得知大方县达溪镇聚

河小学大部分学生没有书包后,阿里木从

批发市场买了181个新书包。由于交通闭

塞,不通汽车,他和朋友在农户家借了一匹马,“路太陡了,下坡时,大伙要拉住马尾巴,马才不会滚下去。”

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后,阿里木走进聚河小学破旧的教学楼,将新书包递到每一个孩子手中,“自然条件太恶劣了。如果把我放在那儿,我都坚持不下来”。

事先得知聚河小学长时间没举行过升旗仪式,阿里木还特意带来了一面五星红旗。架竹竿,穿旗绳,阿里木和师生们站在狭窄的操场上唱起《国歌》,一起注视着五星红旗在山沟里冉冉升起,迎风招展。

如今,阿里木又开始考虑更长远的资助计划,他打算未来10年攒钱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让那些得不到父母温暖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眼下,阿里木还想娶个老婆,“要求不高,她一定要能理解我的想法,支持我继续资助贫困孩子”。

无论面对贫困学生还是地震灾民,是什么激励阿里木屡次挺身而出?“接受过别人帮助的阿里木,把传递爱心当成自己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他身上洋溢的是互帮互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说。

去年4月11日,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阿里木第3天就携带装有行军床、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的两大包行李,从贵阳飞往西宁,奔赴玉树救援。强忍着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欲裂和恶心呕吐,阿里木带着在西宁用8000多元购置的牛肉和蔬菜,赶到灾区协助部队官兵施救。

“地震后的景象太惨烈了,大家只有携手起来,才能共渡难关。”在随后的6天里,阿里木如重回军营般,协助战士们抬伤员、架帐篷、卸物资,“救援步入正轨后,我就带着两套衣服和一双鞋回家,其余的都留给灾民了”。

“我做的一切,都是对那些在自己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好人的感激。”乐于助人的阿里木,永远记得在最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

第3篇:阿里木事迹体会

木尕拉镇古再小学:买买提明·赛杜拉

阿里木事迹体会

我是通过网络上了解的阿里木感人事迹。这位最近刚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的头号网络人物,以前我对这种大肆宣传的新闻人物总是抱有一点排斥心理,总觉得天天出现在电视,网络上的人物总脱不了作秀的嫌疑。可是,阿里木是个例,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卖烤羊肉串,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

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阿里木的善良值得我们支教团的每一名成员认真学习,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一个志愿者更应该善良,善良是道德的基础。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除了阿里木的善良,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节俭“,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在他最穷的时候,全部财产加起来只有三百多元的时候,看到得肾病综合症的孩子快要被父母放弃治疗时,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二百元交给孩子的父母。剩下的一百元他留着做烤羊肉串的本钱,乍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不难明白,是节俭成就了阿里木。阿里木在毕节街头烤羊肉串,远离亲人,远离家乡,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我很欣赏阿里木“快乐是一种行为”这句话。现在,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快乐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然而,打动我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当然,我希望最好能娶个媳妇。。。。。。”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围着他,闪光灯照着他,领奖台上簇拥着他。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落网。

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不计代价和成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是难得可贵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总有一些人是无私的,总有一些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作为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我们要充当这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我们的社会,回报我们的国家。

民间道德力量: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

木尕拉镇古再小学:热子万古丽·阿布都拉

民间道德力量: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

他登上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网络人物颁奖台。领奖前一天,整整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阿里木烤羊肉串赚钱为生,同时还用卖烤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一位普通的新疆汉子,他不富有,靠卖羊肉串为生,虽捐得不如富豪们大手笔,但精神可嘉可颂,宁愿自己贫困,也要让他人幸福的无私想法,这样的乐善好施难道还不为所有人感动?

阿里木更为简单的想法认为社会发展要从教育开始,因此他选择资助贫困生,希望以后能对社会作贡献。可能跟某些行善家的意念不同,阿里木帮助别人为的是济困扶危,有着高尚的人格。慈善有很多种正面与负面,有仁至义尽的,也有假仁假义的,有急公好义的,也有矫饰伪行的。可以这样说,阿里木不需这样的"包装",他很穷。一个穷人不值得“有心人”推广,也不会有人拿他当免费宣传的“义务品” !

阿里木的行善何以被广大网友感动?他靠卖羊肉为生,自己几乎没有存款,家里的一台电脑唯一最值钱的物品,对自己则是“吃饱了就可以”来形容,卖羊肉串挣来的钱绝大部分用在资助贫困学生上。阿里木参与过扑火。玉树地震的第三天,阿里木带着在西宁用8000多元购置的牛肉和蔬菜,赶到灾区协助部队官兵施救。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广大慈善家们学习。

当慈善成为一种标榜时,我觉得有两种很可怕的事,一种是中国的慈善家们举着支票站在台上攀比捐赠度,没有内心灵魂,捐款的意义显得假模假式,行善风格相对低俗。另一种是低调捐款后不留名,怕被税务部门瞪上,因为中国不像美国捐助可以避税。一直以来,中国的捐款没有法律制度不健全,同时,社会给出了很多种捐款意图,诈捐,逼捐,裸捐,赖捐……让整个社会对捐款的意向除去本质之外反而多了些掩耳盗铃。阿里木不同,反而在他身上看到了纯正与朴实的人性闪光点。

他没有“钱墙”,无需摆放。捐助十多万需要卖30万串羊肉串,这是他用多年的资助堆砌起来的“肉墙”,演绎了完美的人生!

“中国网事•感动2010”——来自草根的感动

木尕拉镇古再小学:帕提古丽·卡迪尔

2010”——来自草根的感动

来自草根的感动

过去一年的新闻视野里,

我们又见到草根的容颜。

他们是社会朴素的榜样,

用感动点燃人性的光焰!

这感动,源自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深,

这感动,源自执着坚守的爱岗奉献,

这感动,源自面对苦难的不屈不挠,

这感动,源自热心公益的大爱无言。

这感动,或许因人物的平凡不足以“名垂青史”,

这感动,或许因事迹的琐细转瞬成“过眼云烟”。

但谁又能否认,正是来自草根的感动,

注定将成为这寒冬里

慰藉你我心灵的一丝温暖!

生活在贵州省毕节市的维吾尔族人阿里木,靠卖烤羊肉串维生。8年间,他先后捐赠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继续学业,这几乎是他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的全部所得。

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穿了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打发掉一顿饭,却对眼下的日子满足得不行,“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接济他人时,节俭的阿里木总会特别仗义和慷慨。

2006年秋季,阿里木揣着烤羊肉串攒下的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学生资助中心,提出想每年出资帮助学院里的困难学生。

“一大摞钱,什么面值的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还记得当时的情形,“这对他而言,几乎是倾其所有。”毕节学院将这笔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阿里木对孩子们怀有朴素的愿望,“我不敢肯定他们长大后都会去帮助别人,但我资助的孩子,至少将来不会是坏人”。

人们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对他的事迹,不吝赞美之词。但阿里木却有自己异常朴素的看法,“人关心人多一点,这个社会就多一点和谐。我是这样想的”。

第4篇: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

心得体会

我是通过网络上,杂志上,还有很多报纸上与巩留县教育局发的关于《阿里木事迹有关的文件精神》了解的阿里木感人事迹。

这位最近刚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的头号网络人物,以前我对这种大肆宣传的新闻人物总是抱有一点排斥心理,总觉得天天出现在电视,网络上的人物总脱不了作秀的嫌疑。可是,阿里木是个例,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卖烤羊肉串,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 全部捐献

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阿里木的善良值得我们支教团的每一名成员认真学习,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一个志愿者更应该善良,善良是道德的基础。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除了阿里木的善良,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节俭,“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在他最穷的时候,全部财产加起来只有三百多元的时候,看到得肾病综合症的孩子快要被父母放弃治疗时,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二百元交给孩子的父母。剩下的一百元他留着做烤羊肉串的本钱,乍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不难明白,是节俭成就了阿里木。人,远离家乡,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我很欣赏阿里木“快乐是一种行为”这句话。现在,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快

乐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然而,打动我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当然,我希望最好能娶个媳妇。。。。。。”

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围着他,闪光灯照着他,领奖台上簇拥着他。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落网。

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不计代价和成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是难得可贵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总有一些人是无私的,总有一些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作为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我们要充当这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我们的社会,回报我们的国家。

这个时代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可以引领、激励、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动力,当这种精神汇聚到一起时,它将会变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它将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个普通的人,他也许平凡、也许默默无名、也许贫穷、但倘若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开阔的胸怀,那么,今后的每一天他都将快乐而幸福。

阿里木,他普通的犹如身边的每一个人,却做了让我震撼久久的事迹,有谁能在自己本身就不富裕的情形下,倾其所有,资助100多名贫困孩子求学读书,他能。他就是我们新疆人民的好儿子,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阿里木。他虽平凡,但他那朴实的话语中,教会了我太多不平凡的人生道理。

他小时候有一个愿望:一定要让这个家振兴,一定要让这个家里的人以我我骄傲,为表率,大家好好努力,共同奋斗,一起过上富裕而美好的生活。”多年后的今日,他明白了使责任心,促使他萌生出这个愿望。是的,责任心使每个人必不可缺的素质,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责任指引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尤其是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拥有了责任心,并时刻保持着它,那么任何工作生活都将是快乐的。

他常说:“不要为明天的事忧愁,也不要为过去的事烦恼,顺其自然活在当下。”我时常很苦恼,我什么时候能够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总在为将来困惑,总在羡慕别人的生活。若早能像阿里木说的这样,不要总是抱怨,不要想着不着边际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干好眼前的事,那么,我的生活定会充实而满足。 在新疆大开放、大发展、大建设的伟大时代,提倡和宣扬阿里木宽容厚道、感恩助贫的精神,对于净化人们心灵、陶冶人们情操、激励人们一心向善、乐为他人、和谐共处,具有强烈的时代指向。阿里木不是富翁,说穿了他就是一个靠卖羊肉串为生的打工仔。他的可贵之处是他把自己挣来的辛苦钱都采用设立基金、上门施善的办法,回报给了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人,这种乐施好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当前社会值得大力弘扬的,有一首歌的歌词大意是: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希望祖国的,我们新疆的与吉尔格郎乡家乡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写者:哈力木

吉尔格郎乡牧业小学

第5篇: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

心得体会

我是通过网络上,杂志上,还有很多报纸上与巩留县教育局发的关于《阿里木事迹有关的文件精神》了解的阿里木感人事迹。

这位最近刚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的头号网络人物,以前我对这种大肆宣传的新闻人物总是抱有一点排斥心理,总觉得天天出现在电视,网络上的人物总脱不了作秀的嫌疑。可是,阿里木是个例,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卖烤羊肉串,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 全部捐献

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阿里木的善良值得我们支教团的每一名成员认真学习,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一个志愿者更应该善良,善良是道德的基础。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除了阿里木的善良,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节俭,“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在他最穷的时候,全部财产加起来只有三百多元的时候,看到得肾病综合症的孩子快要被父母放弃治疗时,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二百元交给孩子的父母。剩下的一百元他留着做烤羊肉串的本钱,乍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不难明白,是节俭成就了阿里木。人,远离家乡,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我很欣赏阿里木“快乐是一种行为”这句话。现在,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快乐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然而,打动我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当然,我希望最好能娶个媳妇。。。。。。”

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围着他,闪光灯照着他,领奖台上簇拥着他。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落网。

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不计代价和成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是难得可贵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总有一些人是无私的,总有一些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作为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我们要充当这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我们的社会,回报我们的国家。 这个时代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可以引领、激励、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动力,当这种精神汇聚到一起时,它将会变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它将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个普通的人,他也许平凡、也许默默无名、也许贫穷、但倘若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开阔的胸怀,那么,今后的每一天他都将快乐而幸福。

阿里木,他普通的犹如身边的每一个人,却做了让我震撼久久的事迹,有谁能在自己本身就不富裕的情形下,倾其所有,资助100多名贫困孩子求学读书,他能。他就是我们新疆人民的好儿子,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阿里木。他虽平凡,但他那朴实的话语中,教会了我太多不平凡的人生道理。 他小时候有一个愿望:一定要让这个家振兴,一定要让这个家里的人以我我骄傲,为表率,大家好好努力,共同奋斗,一起过上富裕而美好的生活。”多年后的今日,他明白了使责任心,促使他萌生出这个愿望。是的,责任心使每个人必不可缺的素质,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责任指引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尤其是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拥有了责任心,并时刻保持着它,那么任何工作生活都将是快乐的。

他常说:“不要为明天的事忧愁,也不要为过去的事烦恼,顺其自然活在当下。”我时常很苦恼,我什么时候能够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总在为将来困惑,总在羡慕别人的生活。若早能像阿里木说的这样,不要总是抱怨,不要想着不着边际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干好眼前的事,那么,我的生活定会充实而满足。 在新疆大开放、大发展、大建设的伟大时代,提倡和宣扬阿里木宽容厚道、感恩助贫的精神,对于净化人们心灵、陶冶人们情操、激励人们一心向善、乐为他人、和谐共处,具有强烈的时代指向。阿里木不是富翁,说穿了他就是一个靠卖羊肉串为生的打工仔。他的可贵之处是他把自己挣来的辛苦钱都采用设立基金、上门施善的办法,回报给了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人,这种乐施好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当前社会值得大力弘扬的,有一首歌的歌词大意是: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希望祖国的,我们新疆的与吉尔格郎乡家乡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写者:哈力木 吉尔格郎乡牧业小学

第6篇:阿里木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我通过报纸、网络上学习阿里木的先进事迹感受很深。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卖烤羊肉串,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他的举动,资助着贫困学生继续学业,也激励着我们关注身边需要援手的群体。从新疆到贵州,近乎崇拜般尊重文化的阿里木始终坚持着一个朴素的信念:“国家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能站出来的,都是英雄”。

我们要学习阿里木的善良,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善良是道德的基础。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学习阿里木的节俭,古人说“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乍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不难明白,是节俭成就了阿里木。

学习阿里木的快乐。阿里木在毕节街头烤羊肉串,远离亲人,远离家乡,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我很欣赏阿里木“快乐是一种行为”这句话。现在,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快乐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围着他,闪光灯照着他,领奖台上簇拥着他。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落网。

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他拥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他能体会作为社会弱势角色需要温暖和慰籍的心理,他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同情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不仅得到了认同和尊重,还在爱心行动的循环中把偶然行动提升成了追求自身社会价值和崇高道德感的自觉意识,这变成了一种快乐。阿里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贵州需要阿里木精神,新疆需要阿里木精神,中国更需要阿里木精神。

阿里木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我是通过网络上了解的阿里木感人事迹。这位最近刚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的头号网络人物,以前我对这种大肆宣传的新闻人物总是抱有一点排斥心理,总觉得天天出现在电视,网络上的人物总脱不了作秀的嫌疑。可是,阿里木是个例,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卖烤羊肉串,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

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阿里木的善良值得我们支教团的每一名成员认真学习,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一个志愿者更应该善良,善良是道德的基础。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除了阿里木的善良,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节俭,“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在他最穷的时候,全部财产加起来只有三百多元的时候,看到得肾病综合症的孩子快要被父母放弃治疗时,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二百元交给孩子的父母。剩下的一百元他留着做烤羊肉串的本钱,乍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不难明白,是节俭成就了阿里木。阿里木在毕节街头烤羊肉串,远离亲人,远离家乡,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让很多人意外的是,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我很欣赏阿里木“快乐是一种行为”这句话。现在,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快乐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然而,打动我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当然,我希望最好能娶个媳妇。。。。。。”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围着他,闪光灯照着他,领奖台上簇拥着他。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落网。

阿里木热衷于帮助别人,不计代价和成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是难得可贵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总有一些人是无私的,总有一些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作为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我们要充当这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我们的社会,回报我们的国家。

上一篇:庆祝八一建军节主持词下一篇:穷人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