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心理医生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摘要心理咨询是在协商与帮助患者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心理治疗则是按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治和矫正,本文阐述适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人群以及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咨客中心疗法、家庭治疗和森田治疗。

第一篇:心理医生论文

班主任慎当“心理医生”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江苏 南京 210012)

摘 要: 抓好心理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也是班主任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针对当下班主任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掌握基本知识,提升心理教育的科学性”、“慎当‘心理医生’,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合理审视学生,落实心理教育的常态化”等措施,能够为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心理教育 适度性

育人是教育的固有属性,不仅包含知识和道德上的教育,而且承担着学生心理教育的重任[1]。心理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除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外,班主任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期的中学生极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心理发展不平衡,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無论是在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抑或是班主任的教育教学中,都时刻紧抓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将之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意识有着明显强化。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以“班主任”、“心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此类学术论文达上百篇,且作者多为一线教师,研究内容主要以阐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心理教育的实施策略为主,而对于班主任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提及甚少,同时对班主任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评估未曾涉及。基于此,我们发现,正确、理性地审视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是确保其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一、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心理教育已被纳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责任,这种意识早已深入班主任心中[2]。长久以来,班主任都把自己定位为“能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和基本素养技巧的匮乏,教师并不能准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评估,以致出现心理教育适得其反的现象,学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让问题隐藏得更深,潜伏的时间更长。笔者就自身的心理教育经历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一:小王同学是内向还是自闭?

窗外阳光格外明媚,同学们都去参加体育活动了,小王一个人在教室里蜷缩在座位上发呆。他平时在班级中默默无闻,几乎和同学老师都没什么交流。家长说小王从小到大都非常内向,不喜欢说话。我想改变一下小王的现状,把他的座位调到了几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周围,希望“近朱者赤”。未曾想到,一段时间后,小王反映:每次放学有人跟踪他,要打他。我以为小王和其他同学发生了矛盾,调查后发现此事纯属虚构。小王的精神状态却每况愈下,我只能建议他去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小王有较严重的“自闭症”。

案例二:小汪同学是顿悟还是狂躁?

那年春天,小汪同学高三了,他学习还算勤奋,但是成绩始终没有取得进步。突然有一天,他向学校提出申请回家自学。回家后,我经常电话联系了解学习状况。在一次通话中,小汪讲:“老师,我已经领悟到高中学习的最佳方法,最近的效率奇高。”可在学校的模考中,他的成绩却到了班级倒数。作为班主任,我只能给他更大的鼓励。他却依旧充满信心,扬言可以考取南大。高考中,他只考了语文一门就放弃了。后经医生诊断为“狂躁症”。

案例三:小崔同学是后进还是抑郁?

小崔同学是高一时大家公认的“后进生”。他行为习惯差,没有自控力,言语上经常冲撞老师。经过和他的几次交流,我发现他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对外界的人和事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对学校不满,对社会不满,和老师无法正常交流。从小崔脸上写满阴郁,我感觉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并不是坏习惯让他成为后进生,原因可能是他自己无法控制的心魔。在我的建议下,家长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诊断为“抑郁症”。

三个案例都是笔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亲历的问题,其共同点在于教师仅依靠浅薄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经验型的判断,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以致出现“无效判断”“避重就轻”的现象,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心理问题,反而将其隐藏了起来。而在案例三中,与前两个案例不同的是,笔者意识到了该同学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并没有以“心理医生”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建议找真正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这一举措下,小崔同学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并勇于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在此案例中,笔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在自身心理学知识浅薄、不专业的情况下,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度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只能适得其反,延误学生的心理治疗时间,同时,也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班主任如何适度把握心理教育是当下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班主任心理教育的适度性策略分析

在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当下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看似全面,实则过度;看似一切为了学生,实则在学生心中已然埋下了“隐患”。但是,心理教育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关注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3]。从当下心理教育开展的情况来看,如何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把握适度的原则最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基本知识,提升心理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匮乏是导致班主任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无效判断”的重要原因,且由于专业及教学压力的限制,一些教师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并未有学习专业心理学知识的意识,而且学校对此并未有相关规定,可见,班主任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是多种因素导致的[4]。然而,对于心理教育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是确保其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提升教师心理教育工作科学性的必要路径,班主任可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同时,学校需要组织开展心理学知识及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培训活动,在实际培训中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能够推动教师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让班主任有更加完备的能力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探索心理教育的科学路径。此外,班主任还应与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多加沟通,一方面有助于在沟通中增加心理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就班级的相关案例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研讨,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慎当“心理医生”,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

在出现心理教育过度的现象中,班主任的“全能”心理占据上风,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心理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极乐于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而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班主任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做到“知己”,给予自己准确的定位,班主任有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班主任无法科学地做出判定,此时所需要的是班主任及家长理性地与学生沟通,并进行正规的心理治疗,而不是戴上“心理医生”的面具,堂而皇之地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一些认知掩藏学生重要的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用理智的思维把握心理教育的适度性,慎当“心理医生”,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合理审视学生,落实心理教育的常态化。

心理教育是德育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它贯穿于整个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与每位同学紧密相关,因此具有常态化、整体性特征[5]。然而,在当下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其教育范围往往只集中于个别学生,且教育时间往往因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而定,如学生在班级中出现特殊的行为习惯,教师即将心理教育的目标集中在这部分学生身上,并未主动深入学生整体中,极易忽视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因此,班主任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应打破被动的教育状态,将心理教育常态化,主动关注每位同学的心理发展情况。同时,可尝试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檔案,于日常教育中记录每位同学的心理发展状况,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防止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同时,能够使班主任更系统地了解学生,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心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当下过度进行心理教育的问题时,班主任基于实际情况,慎当“心理医生”,理性把控心理教育的适度性,将确保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焦向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舒桂仙.心理教育——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J].文教资料,2006(7):184-185.

[4]李萍,汪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4):55-57.

[5]刘本剑.关于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6(7):86-88.

作者:方云

第二篇: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青少年朋友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感到十分惊奇 做自己的医生,而且是自己的“心理医生”!我能行吗?

生活真美好,健康的生活更是人间天堂!健康意味着快乐、甜蜜、美满和幸福,健康是人类的幸运之神,谁不愿意拥抱她呢?医生,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天使:心理医生,是维护人类心理健康的命运之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靠他自己来维护的,青少年朋友也不例外。所以说,要想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怎样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呢?

心理健康有这样几条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4、有积极向上、现实的人生目标。5、对社会有责任心。6、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7、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要保持和维护健康,青少年朋友既要注重生理卫生,又要注重心理卫生,还应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朋友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接受品德、智慧、身体、审美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少年心世界》作为青少年的知心朋友,她既是引导你的良师益友,又是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惠及青少年,让家长的心愿实现,让青少年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坚强地面对挫折和烦恼,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进而成为自信、开朗、适应能力强、人格健全、和谐、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作者:李百珍

第三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摘 要 心理咨询是在协商与帮助患者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心理治疗则是按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治和矫正,本文阐述适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人群以及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咨客中心疗法、家庭治疗和森田治疗。

关键词 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从广义来说就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所谓要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行为问题,而不包括除此之外的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心理治疗是治疗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1]。两者区别在于心理咨询是“帮助解决”,心理治疗是“矫治”,前者是在协商与帮助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后者则是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和矫正,其目的是激发潜能并且调动被治者改善现状的动机,最终消除或缓解其心理问题或障碍,促进人格的成熟和发展[2]。从操作上来说,相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例如,有位先生因工作不顺利、压力大、情绪差去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可能经过1、2次的咨询能够基本理清线索,并逐步调节自我,以后能更好地处理类似问题;但如果在咨询中发现其自身人格存在不成熟或缺陷,他就可能进一步接受定时、定期、有规律的心理治疗,疗程不定,可能为6个月、1年或更长。与心理咨询相比,心理治疗更加专业化,着眼于深层的人格或行为困难。两者的从业人员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心理咨询师要求具备心理学资质,心理治疗师则需要具备医学和心理学双重背景。在临床干预中,两者是交替使用的措施,但其目的则是一致的。

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及相关的行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职责不是无限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即不直接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1]。例如,面对某位离婚女士,咨询师可以帮助其解决由此产生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但不能直接为其解决再婚择偶的问题;又比如,咨询师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到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促使其及时调整亲子关系,但不能直接替家长承担“管教”孩子的责任。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适合人群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对象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精神正常,但是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如面临择业求学需要做出理想选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求助的人群,如某位因灾难创伤迟迟无法走出阴影并长期焦虑、恐惧的求助者,虽然他的精神仍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三是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经过治疗,心理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这时心理咨询和治疗具备了可以介入和干预的条件,也具有了真正的治疗价值,有利于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减低复发可能[1]。通常,对于第一类来访者,给予心理咨询即可;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来访者,在心理评估后常需介入心理治疗。当感觉无法靠自己或其他一般途径解决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时,就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帮助。

许多人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效果抱有疑问。在这里,有一点至关重要,无论是解决心理问题还是相关的行为问题,责任都在于咨询师/治疗师与求助者双方,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双方的努力才能达到。如果求助者本身不愿意努力和尝试,只是被动地等待咨询师/治疗师替他“决定”、替他“改变”,那么其自身状况是不可能有改进的。相反,如果求助者依从性好,主动性强,改变的动机非常充分,其效果也会较好。此外,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和成功的应对经验的求助者一般疗效较好,还有智力因素、自我审视能力也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在国外,许多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去心理医生处进行咨询,这非常有助于保持自身心理健康,而在国内,人们尚未广泛接受借助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寻求帮助这一途径。事实上,对于自己难以解决、处理的心理“亚健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有益无害的。

心理治疗的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

精神分析治疗通过特殊的治疗设置,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精神分析技术,如治疗联盟、自由联想、移情、反移情、分析阻抗、梦的解析等,对患者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不成熟防御方式的理解和调整,达到缓解症状,完善人格的治疗目标。精神分析治疗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最主要流派之一,它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多年的临床观察基础上提出并逐渐形成的理论体系及治疗方法[2]。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同辈、学生及后人等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包括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和后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包括自我心理学、自身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等)。精神分析治疗适合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如焦虑障碍、强迫症、神经症性抑郁、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人格障碍等[3]。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一定程序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治疗技术。行为治疗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经典条件反射为主要实践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程序开始应用于治疗领域。20世纪60年代又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使行为治疗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2]。行为治疗的不同技术都有相应的适合患者,如厌恶疗法对于露阴症、恋物症和酒精依赖等有一定的效果,阳性强化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有效,系统脱敏疗法对于各种恐惧症患者有效,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对强迫症患者有效。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

认知治疗是认知心理学应用发展的一部分,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干预技术,从改变患者的不合理想法和观念入手,改变认知结构,逐步达到缓解症状目的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认知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专业术语由贝克于1976年首次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美等国的精神病学界和心理学界开始掀起了认知治疗应用和研究的热潮[2]。认知治疗主要适用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进食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性心理障碍、成瘾行为、心身疾病、儿童品行及情绪障碍等[3]。

咨客中心疗法(client center therapy)

咨客中心疗法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以咨客(即就诊者或患者)为中心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3],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常用技术包括主动倾听、共情的回应、观察和对质等。咨客中心疗法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否有心理障碍,但不适用于无法进行口语沟通的患者。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家庭治疗是以整个家庭为对象规划和进行治疗,把焦点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过分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构造和心理状态,属于广义集体心理治疗的范畴。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个别心理治疗和某些集体心理治疗发展而来[2]。家庭治疗的流派主要包括Bowen式家庭系统治疗、经验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精神动力性家庭治疗、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叙事家庭治疗等。家庭治疗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心理障碍、各种心身障碍、夫妻与婚姻冲突等。

森田治疗(Morita therapy)

森田治疗是由日本著名的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于1920年创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是专门针对神经性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2]。森田治疗疗程定为绝对卧床期(1周)、轻作业期(约1周)、重作业期(约2周)和社会康复期(1~2周)4个阶段。

心理治疗促进患者心身康复的成功案例

来访者是27岁的外企管理人员,对电梯和其他封闭空间感到恐惧,因为她的办公室刚搬到一座新写字楼的35层,乘电梯成了她每天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每次乘电梯她都感到紧张、恐惧,并出现心慌、出汗、口感、眩晕等不适,已明显影响了她的生活,于是她选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经过第1次面谈,发现患者的问题并非通过1、2次的理解、支持、鼓励、建议等基本咨询技术而能改变,心理咨询师向她解释问题属于“幽闭恐惧症”的心理疾病,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并将她转给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对患者先进行了3次访谈,完成治疗前评估,诊断为“幽闭恐惧症”的神经症,认知行为治疗是首选的有循证证据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师向患者介绍了该疗法的原理、过程,与她共同商讨,制订治疗目标为“高峰时段能在最高40层的电梯里呆20 min而无明显的紧张害怕与身体不适”。在第1次治疗中,治疗师向患者详细介绍“分级暴露等级表”和“情境、自动思维、情绪、合理反应和结果”5栏表,确定了每一步治疗的具体目标,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完成2个表格。在第2次治疗中,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结合呼吸训练,并要求患者回家继续练习,直至能信手拈来、快速放松为止。在第3次治疗中,根据建立的暴露等级表,首选最轻的恐惧等级,让患者多次练习站在壁橱里,然后把门反锁,指导她在紧张、恐惧时进行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结合呼吸训练,减轻焦虑。开始患者觉得非常恐惧,重复练习后,恐惧感逐渐降低到轻微水平。治疗师要求患者继续完成“情境、自动思维、情绪、合理反应和结果”5栏表。第4次治疗时,治疗师引导患者识别和修正自动思维中的认知曲解,应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进行真实性检验和去灾难化,并根据暴露等级表,开展第二等级的治疗计划,即要求她在锁着的楼梯间里进行反复的暴露练习,紧张恐惧时进行放松训练和呼吸训练。第5次治疗时,经过封闭空间练习后,患者发现尽管电梯仍然很高,但她对电梯的恐惧已经明显减轻。治疗师陪同她练习乘电梯,从底层开始乘到第2层,逐步到第40层,直到恐惧感完全缓解,然后要求她独自走进无人使用的电梯中,做到不按任何按钮(电梯保持静止,好像被卡住一样)。刚开始时,患者感到心跳明显加快,但经反复练习后,紧张感很快降低,要求她继续练习乘坐电梯1周。在第6次治疗中,治疗师指导患者将内感性暴露练习与在电梯中的训练结合起来,特别是当她站在电梯里的时候,通过练习更快更深的呼吸来引发呼吸困难的感觉(旁边无人时),这个练习会引起轻微的焦虑感,随后很快消失。在这次治疗结束时,患者达到了治疗目标,在随后1个月的随访中,患者又不断有所收获,并且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傅安球.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江开达. 精神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收稿日期:2014-09-11)

作者:范青 陈涵 陈珏

第四篇:基于积极心理学探析写作心理

摘 要 针对现实中长期存在的写作心理这一凸显论题,从积极心理学视阈出发,围绕写作主体探讨养成积极的写作心理的策略,以期发挥写作主体的能动性,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写作心理问题。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写作心理 不良心理 三段式

0 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视阈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兴学科,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1][2]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析写作心理的角度,对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行剖析,以求让教师转变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此外,通过积极心理学对写作主体的心理进行影响,让写作主体逐步起建立写作的主观幸福感,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積极心理学

1998年,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首先倡议并定位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随后在2000年,其与米哈伊·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正式提出来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3]积极心理学与本世纪初期发展迅猛,矛头直指消极心理学模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号召:“积极心理学要扮演新的历史使命,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幸福、儿童健康发展、家庭和谐美满、社会积极阳光”。[4]我国学者将其界定为“利用传统心理学较为完备和高效的方法策略与试验手段,用以研究人类优点与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5]

1.2 写作心理

写作心理通常定义为写作的需要、动机、能力和气质等,其中写作动机是主因,决定这写作主体的意念、行为,以及情感的趋势和倾向。[6][7]

写作与心理学相联系,最早可追溯到学者Alexander Bain(1818-1903)。Bain在《英语作文和修辞》(English Composition,1866)书中根据联系心理学的规律,对言语修辞手法作了分类。写作心理研究旨在揭示人们在写作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写作心理规律。[8]写作心理活动是一个有机、动态、层次化的庞大运动系统。“有机”是指主体的知识、感知、意志、记忆、思维、个性等相互作用,导致写作心理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动态”是指写作主体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地域所表现出的写作心理的变化;“层次化”是指由于主体的经历、知觉、观察的的深度等在写作心理上表现出来的层次性。

1.3 积极写作心理

积极写作心理是指将积极心理学与写作心理有机结合,目的是营造一个愉悦、舒畅、信服的写作心理过程,让主体享受、乐于写作过程。[9]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培养积极写作心理,应该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写作心理辅导,平等看待每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内心已形成写作失败的想象和记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介入面批或面谈,找准学生写作的闪亮点,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不断积累积极向上的写作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学生要自我克服三种不良心理,即“闻作色变”的畏惧心理、完成任务式的应付心理和能拖则拖的拖沓心理。

2 不良的写作心理表征

1965年,美国的罗曼(Rohman)提出了写作过程阶段论,将写作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写作前(prewriting),(2)写作(writing),(3)改写(rewriting)。这种“三段式”的写作过程划分,为写作过程定下了基本的框架,研究者基于“三段式”提出了“四个步骤”、“五个程序”等线性模式。写作心理表征离不开对写作过程的研究,研究者对写作过程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认知观点、表达观点和社会观点。[7]认知观点认为写作的根源是个体的心理结构和表征,然而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表征都不成熟,创作的内容缺少主线。表达观点则强调写作需要反映真实、自然、深层次的内涵,然而写作和心理治疗一样,需要尽量地搜集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资源。社会观点将主体视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强调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待写作。[10]

对于学生而言,写作过程研究的三种观点都有其难度,导致在写作过程的“三段式”各阶段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写作心理。本文从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三个阶段对写作主体的写作心理进行分析。

2.1 写作前的恐惧心理

主体的恐惧心理一般是受到了特殊事件或压力的威胁时产生,它与未能满足诉求、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相有关。写作前恐惧心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主体的情绪和思绪,不利于写作思路的打开。然而,因为恐惧心理的产生,泯灭了写作热情,也阻碍想象力的发挥,对于写作前整体构思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样就产生了恶性循环,越恐惧写作越写不好,越写不好就越恐惧。

2.2 写作中的定势心理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 ,指心理上的一种“定向趋势”, 是由已有知识、经验、习惯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并且对以后的认知、思路、情感等心理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主体在写作中难免陷入惯性思维,有利的思维定势,便于主体写作,但如果是不利的思维,一旦形成习惯,走出不利思路的难度就很大,采取有利思路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如果在写作中形成定势心理,用固定的思路和习惯进行创作,将会不利于学生解决新问题,限制写作思路的打开。

2.3 写作后的应付心理

应付心理是指主体为了完成交代的任务而活动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主体往往是被动的,缺少情感,对事物不会存在有利的促进作用。写作后的应付心理是指在写作结束后,写作主体并不会对其进行修改,对写作结果的好坏无所谓,不求创作出好的作品。这种应付心理的产生原因就是写作者的写作动机不强。

3 积极写作心理的培养路径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抵制不良的写作心理,培养积极写作心理,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可以从写作过程“三段式”的各个阶段进行介入引导。

3.1 写作前——创建积极的情境,培养主体的积极写作心态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并了解生活,体验并察觉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并挖掘深层次根源,激发写作欲望。” [11]新课标的这一要求,是要求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有个性地表达,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愉悦、舒坦的写作空间,即培养学生积极写作心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熟悉社会生活、思考回味人生百态,同时需将兴趣点、关注点、侧重点落脚到人性美好、家庭和睦、社会公平的“基本面”上,更多的从正面的积极心态看待社会、思考人生,这样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以积极向上的心理全面看待社会。

3.2 写作中——灵活融合多法,引导主体享受写作的过程

研究表明写作其实是人们向外界表达感受、态度和观点,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一种途径。这些对外在环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与主体能力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何在写作过程中正确地、恰如其分地、完整地表达主体观点,这要求主体运用技巧使有自助能力的个体强化积极想象,超越自身的狭隘、恐惧等写作过程中的不利心态,从而改进行为和写作结果。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场合点评和鼓励大多数学生,对学生的创作要发自内心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心灵的真善美,消除对作文教学的厌烦心理,采取学生相互“寻找作文闪亮点”的活动,也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积极的写作心理。

3.3 写作后——坚持激励评价,构建主体积极的心理记忆

写作是学生思维态度的外在表现,教师尊重并欣赏学生的创作成果,就是尊重和欣赏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人格魅力。[12]因此恰当的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对学生写作表现出赞美、信任和期待,是激励学生积极写作的一种无形能量,它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其感觉获得了大家的支持,进而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大家的期待,以避免失望。坚持激励评价,要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同样,要耐心的疏导和勉励学生一时的疏忽和不足。学生每次创作后,无论写作成果的好坏,都能享受到教师的宽容或赞美,这种美好、积极的体验与回忆,便能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写作。

4 结语

积极心理学在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它对写作主体在写作的全过程的心理产生积极的作用,让恐惧心理、定势心理和应付心理得到缓和,通过对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写作主体产生积极写作心理,从而提高写作兴趣,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7.

[2] 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 孔丹华.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5.

[4] 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129-132.

[5]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6] 王占.中学生写作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3).

[7] 刘如平.西方写作心理研究及教育实践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9(1):42-49.

[8] 周泓,张庆林.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26(4):690-693.

[9] Vipond,D.Writingand Psychology[M].Westport,Conn.:Praeger,1993.

[10] 罗峥,郭德俊.写作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J].心理学探新,2000.20(3):12-15.

[11] 顾助东.写作课堂上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J].教育,2014(15):51-51.

[12] 陈睿,阮榕榕.基于積极心理学视角下英语口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8):159-161.

作者:陶莉

第五篇:手术病人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號】R473.6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我们医院有位在硬膜外麻醉下做疝气修补术的男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推进手术室后就紧张的不行,上了手术台后突然改变主意不做了。手术大夫、麻醉师好说歹说才同意打麻醉。麻醉打好后病人却说什么又不做了。最后大夫护士拦都没拦住,自己下了手术台跑了!没办法不得不改期手术。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手术医生和护士应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如应告诉病人不是全麻的手术,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不适等。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使病人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另外做过同类手术病人的信息,对术前病人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交流。手术室的麻醉师或护士术前访视病人的时候,除核实病人的具体手术情况外,要友好介绍手术室的麻醉师、护士情况及手术室的设备等情况,好让病人放下有心理准备,以积极心态迎接手术。

(二)手术病人的术中心理及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病人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温和却严谨,不谈和手术无关的话题,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手术应中应密切观察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应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紧张。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还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国籍、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比如5岁以内的儿童,首先要对其温暖的笑,然后跟其聊天。可以从其兴趣爱好着手,也可以从其家庭成员着手,也可以从其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着手。总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对于有宗教信仰的病人,可以诱导其用宗教信仰的力量来战胜心中的恐惧。对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病人来说,可以告之其自我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默数数字、回忆美好的事情或展望美好未来等。但不论病人有何不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被尊重的需要。所以病人手术时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要对病人的隐秘部位适当遮掩。在给病人摆手术体位时要事先解释清楚并告知其必要性及重要性,给予病人充分的尊重,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三)病人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当病人回到术后室或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病人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胸腹部手术理应咳嗽排痰,他们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这时护士应当重复讲述术前训练的咳嗽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咳嗽排痰,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鼓励病人听其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3.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 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病人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总之,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4.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 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病人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有一部分病人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胃切除)或残缺(如截肢),造成躯体缺陷的病人必然产生缺陷心理。尤其人生中的突然致残,会给病人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可能致残的病人,护士术前要交待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

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紧张焦虑,还能促进手术的恢复。所以手术病人不要只盯在病人的手术上,还要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邢红霞 王晓梅

上一篇:小学英语论文下一篇:新闻传播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