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检维修管理制度

2022-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检维修管理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企业检维修管理制度

设备检维修费用管理研究

摘要:设备管理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设备检维修管理在设备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如何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严格控制设备检维修费用的管理,已成为企业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从企业设备检维修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对企业设备检维修费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设备检维修费用管理;现状;对策

一、设备检维修及设备检维修费用的概述

设备检维修是指通过设备检查修复或更换磨损零部件,检查调整设备精度,排除设备故障,恢复设备原有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主要作用在于恢复设备精度、设备性能、提高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持生产能力。设备检维修的目标是以经济合理的费用,高效地清除设备的缺陷,维持设备良好的性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保证。

设备检维修费用是指为保持或恢复设备技术性能,也包括查找故障原因或测定设备劣化程度、设備性能降低程度和设备可靠性而进行必要检查所支付的费用。它主要包括设备的维护费和修理费两大部分。设备维护费主要是指日常设备保养费用和检查、检验费用;设备修理费是指设备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设备为保持和改善其功能和精度、维持设备原有性能所发生的费用。

从以上的概念及其构成不难看出,设备检维修费用是生产经营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工序能力、工艺流程有关,而且也是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好坏的综合体现。

二、设备检维修费用管理现状与分析

设备检维修费用的高低除与本单位的设备技术状况、装备水平、设备利用率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设备所在单位的检维修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目前,设备检维修费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没有正确理解设备检维修费用和企业综合效益的关系,片面追求降低设备检维修费用、忽视设备运行状况,使设备带病运行,很容易引起突发性设备事故,影响生产正常运行,使企业综合效益降低,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二)设备管理人员与其他相关部门缺少必要的沟通,单纯考虑设备检维修费用,脱离生产实际运行状况,常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没有组织协调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出现了一些没有必要的超前维修和反复拆卸等工作,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三)对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没有作认真分析,使设备出现不应该出现的故障。即初期设备安装期没有精心安装、认真调试、强化试运转;在偶发故障期又没有加强维护保养;在进入磨损老化故障期前没能及时进行预防维修和改善维修。

(四)設备检维修费用的统计口径没有明确,以至于导致设备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对本单位设备检维修费用的统计范围、方法、程序认识不清,导致设备检维修费用统计不够准确。

设备检维修费用是构成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对设备加强检维修管理,以求节约和降低检维修费用;设备的失修和过修都不能实现检维修费用的经济性,如何做到设备检维修费用最合理,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设备运行的客观规律,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

三、设备检维修费用管理对策

(一)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杜绝以修代保、缺项维护等不良现象,树立维护重于修理的观念。

要做好设备检维修工作,必须贯彻维护保养与维修并重这一原则。同时,维修保养与维修彼此又是相辅相成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做得好,能够延长修理周期,减少检修工作量;反过来设备维修做得好,维护保养也就容易得多。

所以,日常维修保养做到位,有三个方面好处:

1.能够保证设备在高性能的状态下运行,能提高生产负荷,增加产量,为企业增加产品效益;

2.能够有效减少维修次数、设备停机时间,从而降低检维修成本和安全管理成本等;

3.能够有效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备品备件更换频率,从而节约维修成本。

(二)做好设备预知维修管理

设备检维修适用“三位一体”的模式:即以改善性维修、预防性维修为主,以预控预知维修为保障,以事后设备抢修为补充,实施日常设备的维修、定修、年度集中检修模式。

预防维修制度是现代企业首先应该考虑的检维修制度,它又可分为监测维修、状态维修、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知维修、定期维修、改善维修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的检维修成本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不同设备的运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维修组合方式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的检维修费用。各种维修方式比较(见表1)

通过对以上维修方式的比较,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检维修组合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检维修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设备预知维修管理主要通过合理安排设备检维修计划和提高设备预知检维修水平来体现。

1.设备检维修计划

设备检维修计划是企业根据设备本身固有的运行规律,从保证生产出发,对全厂检维修任务的统筹预安排。计划检维修是在事先安排好计划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修理,以防止设备的突发故障,保证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计划本身来说,要根据不同设备的情况,确定检维修方式、检维修内容、检维修工作量、检维修间隔期和检维修的具体时间。

设备检维修计划主要以时间划分为主,从时间上分年度检维修计划、季度检维修计划、月度检维修作业计划、临时预防性检维修计划;从检维修范围上分单个设备检维修计划、系统设备检维修计划;从检维修性质、内容、工作量的大小及检维修停车范围,一般分为设备的项修、小修、中修和装置停车大检修。

装置停车大检修是指企业生产的整个系统或几个系统直至全厂性停车检维修。它是指生产装置中的大部分主要设备同时进行的大中检维修,包括一些主要设备、不停车不能检维修的设备、公用系统(管道、阀门等)的检维修等。制定检维修计划的目的是要全面消除设备隐患,保证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

做好检维修计划管理,事先做好统筹安排,能够全面降低检维修成本,保证安全施工。

2.设备预知检维修水平

故障诊断仪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设备的检维护方式发生了根本性革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设备(或零部件)的状态监测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设备的维护由计划定期修理转为状态预知检维修,完善的诊断能力可为我们准确指出故障类型和故障部位,避免了检维修的盲目性,使检维修简捷易行,大大缩短了检维修工期,同时也降低了检维修费用。

设备状态检测分析是在设备运行中或设备基本不解体的情况下,利用设备产生的不同信息,使用专用仪器采集、处理,分析信号,判断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并能很好预测设备使用寿命。设备状态分析为预知设备的检维修期提供了可靠依据,即可做到有必要时才进行检维修。同时,又便于我们及时准备检维修备品备件,安排检维修计划,克服了定期检维修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设备性能的下降。状态检测避免了机械设备的突发故障,避免了因被迫停机而影响生产。由此可见,设备预知维修能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重视设备检维修的费用管理

设备检维修费用的预算是在规定时间内所要完成设备检维修工作的费用目标。通常设备检维修预算主要包括:为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运行所需检维修费用;为设备检维修服务,本单位生产作业和维持所需费用;以及公用系统费用等三部分。 一般设备检维修费用按两种方式进行编制:

1.按预算编制范围包括:技术改造项目(新增、更换或改装设备);设备修理和维护费用(故障修理,日常的维护、清洗、润滑等);拆装费用(设备移动安装和拆除老旧设备和废弃设备拆除及清理费用);公用系统生产和分配费用;杂项费用(其他设备检维修的服务工作,例如有些企业的厂房地面和门窗的清扫,运出废弃物和垃圾等费用)。

2.按财务会计范围包括:设备、备品配件、劳务、外委服务(通过承包商或供应厂商外委的劳务,也可包括设备租赁或工程服务费)、检维修部门的管理费、全厂的管理费。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设备成本管理的核心,也是控制设备检维修成本的有效措施。通过认真调查与统计分析,科学地制定设备管理的全面预算计划,并将指标层层分解、层层把控,在设备检维修中做到先算后干。对预算外的检维修项目和费用严格监控,层层把关,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降低设备管理成本和设备检维修成本。

(四)加强设备检维修方案管理

设备维修方案是落实设备检维修计划的有效措施,设备检维修方案制定的好坏,决定了设备检维修质量、检维修时间及检维修费用。要合理编制设备检维修方案,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检维修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检维修方案的制定也有助于降低设备检维修费用。一般包括:

1.适时检修,争取修理的最佳时机,要加强检修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有效降低停机检修时间,做到保安全、保工期、保质量、保费用。同时认真做好备件等的修旧利废工作,能修则修,该换则换。

2.加强备品备件、检修材料的采购管理,严把备品备件、检修材料的质量,备件材料的质量是影响设备检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合格的备件投入使用,不仅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五)重视设备检维修后评价工作

设备检维修效果评价就是要衡量检维修费用与停工损失两者的均衡关系,即考虑不应由于检维修不善而致减少产量而造成损失,也要防止怕有损失而不敢进行检维修的情况发生。正确选择经济的检维修方式、检维修作业的班次、检维修时间、备品备件的储备、备用设备、人员配备等,设备的失修和过修都不能实现检维修费用的经济性。如何做到检维修费用最合理,必须尊重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同时还必须尊重科学。

设备检维修费用的经济分析:确定设备最经济的检维修周期(定期檢维修),通过实际分析找出检维修费用和停工损失合计为最少的检维修周期。当零部件损坏时,是报废更新还是再生修复利用?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零部件费用、修复费用、库存成本、人员工资变化、更换零部件(设备的许多零部件,是损坏一个更换一个,还是规定在适当时期一并更换。)中的停工损失等。综合分析成本,确定哪一种最经济,就选择哪一种检维修方式。

(六)重视设备管理创新

1.设备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永远没有穷尽和止境。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环节的设备管理工作,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和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设备不断进步的制胜法宝; 设备技术创新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设备管理只有不断创新,提倡综合管理和主动创新才有生命力;管理创新经历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逐步向”科学管理”过渡。

2.尽量控制设备停机次数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关键,也是设备成本管理的关键。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努力降低检维修次数、设备停机时间,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措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将传统设备管理的以“修”为主向以“管”为主过渡。

3.实行设备的精密诊断工作将是未来设备管理需完善的工作之一。通过磨损检测、振动检测、温度测试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控制设备磨损,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的目的;提倡主动维护,从而减少故障维修、日常维修。利用设备诊断技术,实现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的过渡。

(七)重视设备人才培养

随着设备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与检维修工作会涉及到很多新领域、新技术、新发明,所以对管理、使用、保养、维修设备的人才必须加紧进行培养。在全员、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基础上,对操作、机械、电气、仪表等所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进一步学习操作、维护、检修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紧急设备事故处理措施等,不断提高检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国内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并开始实践“培训教育先行”,重视职工培训投入。目前我国己涌现出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和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素质的设备管理、使用、检查、维修人才,代表着现代设备管理工作的希望和未来。

四、结束语

高水平的设备综合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保障。我们必须坚持对设备进行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科学理念。坚持设备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维修相结合;设备维护、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设备專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设备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科学与经济的手段,管理好、维护好、修理好、改造好设备。不断加强培训管理,改善和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不断加强和改善企业技术装备、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使企业达到良好投资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庄惜铁.工程机械的预知维修[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1).

[3]吴旭英.论检维修项目中的预结算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

[4]王殿明.生产企业装置检维修工程预、结算的审核方法[J].价值工程,2014(27).

作者:周艳华

第2篇:炼油生产检维修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摘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环节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对于炼油企业如何加强现场作业环节的管理,从而确保安稳长满优运行。

【关键词】炼油生产 检维修 危害因素 对策 安全管理

在炼油企业中,动火、破土、进设备、高处施工、起重、临时用电等作业,很容易发生涉及人身安全的伤害事故,因为这些作

业都是由人直接实施和参与,所以直接涉及到安全这一永恒的主题。由于炼油过程所用物料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工艺过程具有高温带压、生产连续性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因腐蚀、疲劳等原因引起队伍越来越多,安全管理难度大,如何做好对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已成为摆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我厂根据生产过程中动静设备多,检维修施工作业项目多的特点,逐步建立起有针对性较强的作业环节安全管理体系,细化对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管。

1 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作业管理职责不清

在对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中,“谁发包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职责落实不到位,在布置、制定作业计划、作业方案的过程中,随意性强,不能同时制定安全措施,对作业缺乏有效的控制,在作业过程中不检查、不过问,为作业安全埋下了隐患。

1.2 承担作业任务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薄弱

部分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安全资质,挂靠其他承包商承担作业项目,对作业安全管理不重视,没有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下,缺乏相关的安全作业知识,造成作业过程中违章现象屡屡发生。既不确定因素更多,不受控情形更复杂。

1.3 作业过程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不落实

不能结合每项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危害识别,部分危害识别由安全管理人员独自编制,其他专业(工艺、设备)不参与、不清楚,造成识别结果不能客观的反应作业环境风险,直接造成安全措施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也无法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作业过程随意性强。

2 对策措施

(1) 明确各部门在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

(2)严格施工单位QHSE资质审核,把住安全准入关。认真执行《陕西延长集团炼化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办法》和《永坪炼油厂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规定》,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施工单位应具备在有效期内《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有效资质》证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施工单位作业前《QHSE作业计划书》、施工单位作业前《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表》、《应急预案》等,在此基础上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3)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外来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分为厂级、车间和施工单位及甲方施工监督人的三级安全教育进行,教育内容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安全教育管理规定》的内容执行,分别编制了专门的《外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教材》及培训幻灯片课件和炼油化工典型事故警示影像资料教育培训,安全培训教育考试;强化和落实每项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直观性。今后将融入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让安全文化更深入人心,更能贴近工作和生活。

(4)检修期间提前审核废弃物排放审报情况及现场的安全管理。装置的大检修,会进行装置的降温、置换的工艺处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排放,其一车间要针对这些排放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实责任人。其二車间从源头控制:

①吹扫中的油品用泵送到次品罐,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②污水井、地漏口封堵:一是与大气隔离,二是隔离井内出来的油气,断绝与大气的污染,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其三安环科要对整个装置的排放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掌控,避免不同介质在进入下水系统中的反应,造成新的危险源。通过这些工作的落实从管理上制订绿色检修的保障措施,减少系统排放。

现场安全管理:

①对现场可燃物的清理要彻底,地面障碍物、高空平台的易坠落物,在检修过程中要随时清理;对地面的积水也要清理,防止造成电路短路;对挖开的沟、坑、平台、破开的护栏设立安全标志,防止伤人。

②在整个检修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实行工作票制度,对每项工作要实行确认制度,落实责任,防止在不安全状态下违章施工作业,同时禁止非检修人员进入现场。

③所有检修人员都必须佩戴好安全帽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5)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对重大施工作业项目要进行危害辨识,由作业所属车间及相关部门的生产、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队伍的作业人员参加,参加人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运用适当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识别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或潜在的危险,并逐一进行风险度评价。危害识别工作要按照系统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生产过程的危害及装置、设备、管道内存有的危险物质等)、作业过程自身存在的风险(如用火作业造成火灾、高处作业造成坠落等)等方面进行。参照辨识评价结果编制施工方案或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各专业部门和施工所在单位风险评价的结果和安全措施,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做好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 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1) 检维修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每一项作业都会涉及生产、工艺、安全、设备等各个专业和部门,需要各专业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各专业和部门在检维修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各自的安全责任制,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安全提示,多一些照章办事,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一项施工作业才能顺利的进行。

(2)每项作业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要把作业的全过程都纳入到安全管理范围之内,要随时随地掌握作业的进程和作业条件的变化,无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还是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当不再具备施工作业条件时,都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施工作业。

4 结束语

通过对作业环节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2010年至今克服了各种不利影响,确保了作业安全,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1)理顺了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在作业过程中各专业的安全职责,并得到了有效落实,为各项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高了对作业过程的控制能力。通过作业项目上报、施工进度反馈信息和安全监护检查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作业项目自立项直至完工的全过程,全部处于各部门的有效监控下,为作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

(3)调动了各部门、各专业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作业环节安全职责的明确、考核奖励制度,提高了全体职工作业管理的安全意识,真正做到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确保了各项作业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鸿斌.石油化工企业直接作业环节的全过程安全管理[J].化工安全与环境.2011(28),1090

作者:冯玉芳

第3篇:油田井控装备检维修中员工行为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油田井控装备检维修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随着油田勘探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井控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给井控设备检维修工作的难度和便捷性方面带来挑战。在分析油田井控装备检维修施工现场的基础上,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步骤出发,提出人员行为影响的共性,并针对共性提出了员工行为安全管理措施,梳理出人员行为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以某油田井控车间的人员行为安全管理为例论述推论的可行性和按照对关键要素的把控进行安全管理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井控装备 行为安全 属地管理 安全管理

1 概要

随着钻探技术的快速发展,井控装备在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从装备的加工工艺、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适用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作为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支撑—井控装备检维修中心,为油田井控装备的安全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各大油田公司都相继成立了功能完善的井控装备检维修车间,能够对井控装备进行新品入场检验、服役品阶段性检验、超期服役设备定期检验以及部分欠缺装备的离线维护维修等。

人的行为是各类安全事件的主要载体,除自然突发事件外的任何安全事件脱离人的行为均不复存在。在讲安全、抓生产的历程中,特别是在实施油田井控装备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如何保障员工行为安全,进而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

2 井控装备检维修人员共性解析

油田行业常用的井控装备是一项系统装备,作为钻井现场出现溢流、井涌、井喷及钻井其他复杂情况时候的一种现场第一风险控制手段,井控装备常常包括:防喷器、钻井四通、节流压井系统、防喷器控制系统等。井控装备的检维修施工具有作业交叉多,实施方法多、流程复杂、事件突发性同比较大的特点。通过对井控装备检修现场的要素归纳,结合“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的理论分析(如图),总结出人员行为安全影响因素:①人员行为对检维修工艺的影响;②人员行为对受检设施或设备的影响;③人员行为对协作(周边)人员的影响;④人员行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⑤外在因素对检测人员的影响;⑥人员对测试方法及工艺的掌握程度造成的安全影响。抓住场站检测施工的HSE共性,从上述影响因素入手开展人员行为安全分析,能够找准问题症结,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HSE管理措施,确保人员行为安全。

3 井控装备检维修人员行为安全共性分析

结合“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的分析,找到施工的HSE共性,围绕几个影响因素进行适宜性解析,找出检测实施过程的各种风险存在,并以管理措施来解决或降低风险,达到人员行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

3.1 人员行为对检维修工艺的影响 井控设备检维修工作过程就是人员行为输出的过程,依据按照现场采用或参照的设备检维修标准进行作业,行为输出过程又是维修工艺得到实施的过程,因此,检维修工艺安全直接受到检测人员行为的影响。

3.2 人员行为对检修设施或设备的影响 检修施工人员在考虑自身安全的同时,还需要对受检设施(设备)的安全进行评估和保障。检修实施过程需要对受检设施(设备)信息进行收集和评定,然而,在收集和评定之前,往往存在行为输出的过程。例如防喷器表面打磨,涂层去除、钢圈槽修复加工等辅助工作,在这些辅助工作实施过程中,如果缺少正确判断设施(设备)状态的能力,极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因此,要解决人员行为对受检设施(设备)的安全影响,就需要从工艺安全着手进行分析,以现场实际为指导,严格遵守属地管理要求,对特殊作业过程实施监督管理。

3.3 人员行为对协作(周边)人员的影响 井控装备检修施工过程人员行为对协作(周边)人员的影响主要贯穿于检测工艺过程,例如试压检测或射线检测过程即存在对周边人员或协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因此,当检测工艺本身存在安全風险时,要保障检测实施过程,特别在并行作业或交叉作业状态下的挂牌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

3.4 人员行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检修工作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检修实施过程,防喷器试压采油、防喷器液压油、检测使用的耦合剂或辅料的使用。这些辅料的使用量很少,通常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威胁。但必须建立正确的辅料使用和回收制度,保障这些介质不进入水源或土壤,保障环境不受影响。

3.5 外在因素对检测人员的影响 排除人员行为对外部条件造成不安全影响的可能,还必须考虑外部因素对人员造成的安全威胁。如何规避场站检测条件下外在因素对人员行为安全的影响呢?对此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外部隐患识别意识,还需要通过对属地管理的严格遵守和监督管理的有效监控来保障安全,规避风险。当然,对于突发安全事件,也就是非预计风险产生的突发安全威胁,还需要以预案制定和演练给予补充,力求将风险降到可控范围。

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制定出的风险台账与管理措施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六个影响因素的管理措施中属地管理和监督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某油田井控设备检维修安全管理

新疆地区某油田为一新型勘探开发大油田,探明储量及规模在上亿吨,为此油田近年来接西部大开发的发展势头,加快了勘探开发步伐。钻探队伍在几年内成倍增长,因此该油田井控装备的检维修及管理被视为油田安全的重点,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

该油田的井控中心检维修车间集中,井控装备从入场、倒料、清洗、拆卸、维修、试压检验、喷漆、分批配放、发料出厂各个阶段都可能因为人员的行为造成安全风险。为此,油田公司把井控车间厂属地管理要求作为人员行为指南,以人员入场培训、班前会安全交底、作业许可、特殊作业监护等属地管理要求为载体,全面规范检测人员行为。特殊检验项目组设置HSE监督管理岗,由项目负责人指定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的老员工担任,负责交叉作业或特殊作业条件下的观察与沟通工作,切实发挥监督管理的功用。经近半年的运行,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员工行为安全得到了保障,取得了预期效果。

5 结语

以属地管理为主,监督管理为补充的两种手段提纲挈领的掌控,井控设备检维修人员行为安全管理取得进步。可以以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系统分析在野外作业或其它作业场所的人员行为安全及管理保障的问题,这样人员行为安全管理就变得清晰和具体了,对于从事HSE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斌.提高井控装备质量、保障安全钻井作业.石油工业技术监督[J].2000(02).

[2]何晓东.浅谈陆上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科技信息.2006(15).

[3]李锋,余先友,杨谭.塔里木油田勘探井井控安全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钻采工艺.2006(05).

作者简介:邓勇刚(1980-),男,四川眉山人,本科,工程师,目前从事石油钻井设备检测评价及管理工作。

作者:邓勇刚 等

第4篇:化工企业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为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过程的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应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施的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管理。

2 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设施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方面的安全管理。

3.2 使用部门对分管的生产设施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生产设施运行中的动态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安全。

3.3 生产设施的检维修由生产设施的“包机”维修部门负责。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对检修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

3.4 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由设备处和拆除部门负责。设备处和拆除部门负责人应对拆除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报废、拆除过程的安全工作。

3.5 管理部负责对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4 控制程序

4.1 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

4.1.1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4.1.1.1 车间设备主任每天进行生产设施安全运行检查,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4.1.1.2 维修工每天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4.1.1.3 操作工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设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表及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4.1.2

设备处对生产设施的管理与监督

4.1.2 .1 日常检查:设备处巡检人员每天对生产设施进行认真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4.1.2 .2 对主要生产设施的检查:设备处巡检人员每周一次对主要生产设施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产设施的压力、温度、声音、振动、油压、油温、油位、电流、电压及轴承润滑点、防腐保温、主要泄漏点等,如发现问题,同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一同会诊处理。

4.1.3

生产设施隐患的处理

4.1.3 .1 设备处根据查出的生产设施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详细

说明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

4.1.3 .2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在接到设备处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人,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返回设备处。

4.1.3.3 隐患整改通知单返回设备处后,设备处将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签署复查意见。

4.1.3.4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不及时整改或组织不力逾期不完成的或整改不彻底者,按未整改对待,除加倍经济处罚外,还要拿出处理意见,并纳入年终考核。

4.2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4.2.1 特种设备的采购

4.2.1.1 采购部门接到采购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指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压力管道)计划后,应对特种设备供方资质进行审查,核实其是否具有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相应资质。

4.2.1.2 特种设备进厂时,采购部门应核查特种设备随机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并将符合要求的资料移交给档案科。

4.2.1 .3 档案科收到资料后,应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将资料入档。

4.2.2

特种设备的安装、注册

4.2.2 .1 特种设备安装管理部门应核实委托的特种设备安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4.2.2 .2 特种设备安装过程中,安装管理部门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验

收或报检。

4.2.2 .3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安装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4.2.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

4.2.3 .1 管理部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4.2.3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应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写报告,报分管副总批准后,由设备处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参加培训、取证。

4.2.4

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

4.2.4 .1 设备处负责建立特种设备台帐。

4.2.4 .2 使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4.2.4 .2.1 使用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自检,并作出记录。

4.2.4.2.2 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进行自检,如需校验,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对于需外协校验的,由使用部门写报告,经分管副总批准后,由相关部门实施。

4.3 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

4.3.1 维修前的准备

4.3.1.1 设备维修作业开始前应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4.3.1.2 根据设备维修项目的要求,检修部门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

实维修人员、维修组织、安全措施。

4.3.1.3 设备维修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进入设备内作业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4.3.14 维修前的交出手续由设备所在单位办理。静止设备清理置换后应有分析报告,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同设备技术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检查并确认设备、工艺处理及盲板抽堵等符合检修安全要求。

4.3.2 维修前的安全教育内容

4.3.2.1 维修作业必须遵守的有关检修安全规章。

4.3.2.2 维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4.3.2.3 维修作业中身体防护用品和用具的正确佩戴和使用。

4.3.2.4 维修作业项目、任务、维修方案和维修安全措施。

4.3.3 维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4.3.3 .1 安全检查和措施应详细填写在《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上。

4.3.3 .2 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等各种工具进行检查,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器具不得使用。

4.3.3 .3 转动设备维修前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需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并加锁。

4.3.3 .4 对维修中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器材应经专人检查,保证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

4.3.3 .5 对维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铁箅子、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4.3.3 .6 对维修用的盲板应逐个检查,高压盲板需探伤后方可使用。

4.3.3 .7 对维修中使用的移动式电气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4.3.3 .8 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修场所应备有冲洗水源。

4.3.3 .9 对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也可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并设夜间警示红灯。

4.3.3 .10 应将检修现场的易燃易爆品、障碍物、油污、冰雪积水、废弃物等影响检修安全的杂物清理干净。

4.3.3 .11 应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障畅通无阻。

4.3.3 .12 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装置。

4.3.4 检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4.3.4.1 参加检修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3.4.2 检修作业的各工种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本公司《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各种设备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4.3.4.3 严禁涂改、转借《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地点。

4.3.4.4 在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进行设备检修时,检修项目负

责人应及时与当班班长联系沟通,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4.3.4.5 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3.5 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4.3.5.1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检修人员检查检修项目是否有遗漏,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漏在设备内。

4.3.5.2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技术人员、工艺人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检查盲板抽取情况。

4.3.5.3 因检修需要而转移的盖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措施应恢复正常。

4.3.5.4 检修所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应及时拆除。

4.3.5.5 设备检修单位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验收、交接。

4.3.6《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的管理使用

4.3.6.1 《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由公司设备处负责管理。

4.3.6.2 维修前,设备所在单位应制定设备交出的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

4.3.6.3 维修时,设备维修单位应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

4.3.6.4 设备所在单位、维修单位应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进行审查,并填写审查意见。

4.3.6.5 生产部只对主要/关键设备的检修审查《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并填写审查意见。

4.3.6.6 设备所在单位负责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自留一份后,交设备处、设备维修单位各一份。

4.4 生产设施的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

4.4.1

生产设施的安全拆除

4.4.1 .1 拆除工程在施工前,拆除部门应该对拆除设备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编制拆除方案,落实控制风险,经联合签字批准后,方可施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4.4.1 .2 拆除工程在施工前,管理部要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4.1 .3 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员的统一领导下和经常监督下进行。

4.4.1 .4 拆除工程在施工前,应将电线、水道、供热设备等相连接部分切断。

4.4.1 .5 生产设备中若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介质的,应先清洗干净,经化验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动火拆除。

4.4.1.6 工人从事拆除工作的时候,应该有脚手架或者其它稳固的结构部分方可操作。

4.4.2 生产设施的报废

4.4.2.1 生产设备使用或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

4.4.2.2 由归口管理部门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

4.4.2.3 报分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批示。

4.4.2.4 需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由财务部门办理报批手续。

4.5 特种设备的安全作业

4.5.1 特种设备的维修

4.5.1.1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需外协维修,由使用部门写报告,经分管副总批准后,通知设备处,由设备处组织外协维修。

4.5.1.2 设备处在联系特种设备维修、维护时,应先审查维修、维护单位有无相应资质。

4.5.1.3 特种设备维修、维护单位在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4.5.2 特种设备的检验

4.5.2.1 设备处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5.2.2 使用部门应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做要相应工作。

4.5.2.3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在检验时,应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4.5.3 特种设备的报废

如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使用部门应及时按相关规定予以报废。由设备处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

5 相关制度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6 记录

6.1 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6.2 主要/关键设备周检表。

6.3 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6.4 安全检查分析表。

6.5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

6.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6.7 特种设备档案。

6.8 固定资产报废单。

6.9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计划。

6.10 检验报告。

第5篇:汽车企业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市**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市**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 目的 为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过程的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应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施的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管理。

2. 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分工

2.1 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设施运行、检维修、拆除和报废方面的安全管理。 2.2 使用部门对分管的生产设施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生产设施运行中的动态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保证生产设施的运行安全。

2.3 生产设施的检维修由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对检修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

2.4 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由安全生产小组和施工方负责。安全生产小组和施工方负责人应对拆除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报废、拆除过程的安全工作。 2.5 管理部负责对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第三章检维修管理流程

3.1 维修前的准备

a)设备维修作业开始前应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b)根据设备维修项目的要求,检修部门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实维修人员、维修组织、安全措施。 c)设备维修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进入设备内作业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d)维修前的交出手续由设备所在部门办理。静止设备清理置换后应有分析报告,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同设备技术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检查并确认设备、工艺处理及盲板抽堵等符合检修安全要求。

3.2 维修前的安全教育内容

a)维修作业必须遵守的有关检修安全规章; b)维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c)维修作业中身体防护用品和用具的正确佩戴和使用; d)维修作业项目、任务、维修方案和维修安全措施。

3.3 维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a)安全检查和措施应详细填写在《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上; b)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等各种工具进行检查,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器具不得使用; c)转动设备维修前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需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并加锁;

内部资料

d)对维修中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器材应经专人检查,保证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 e)对维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铁箅子、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f)对维修用的盲板应逐个检查,高压盲板需探伤后方可使用; g)对维修中使用的移动式电气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h)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修场所应备有冲洗水源; i)对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也可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并设夜间警示红灯; j)应将检修现场的易燃易爆品、障碍物、油污、冰雪积水、废弃物等影响检修安全的杂物清理干净; k)应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障畅通无阻; l)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

3.4 检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a)参加检修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b)检修作业的各工种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本公司《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各种设备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c)严禁涂改、转借《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地点; d)在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进行设备检修时,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与当班班长联系沟通,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e)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3.5 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a)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检修人员检查检修项目是否有遗漏,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漏在设备内; b)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技术人员、工艺人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检查盲板抽取情况; c)因检修需要而转移的盖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措施应恢复正常; d)检修所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应及时拆除; e)设备检修单位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验收、交接。

3.6 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的管理使用

a)《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由公司安全生产小组负责管理; b)维修前,设备所在部门应制定设备交出的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 c)维修时,设备维修部门应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 d)设备所在部门、维修部门应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进行审查,并填写审查意见; e)生产部只对主要/关键设备的检修审查《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并填写审查意见; f)设备所在部门负责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自留一份后,交设备维修单位一份。

第四章相关规定

4.1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a)车间设备管理按点检表进行生产设施安全运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表; b)维修工每天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c)操作工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设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4.2 设备科对生产设施的管理与监督

a)日常检查:设备处巡检人员每天对生产设施进行认真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检查生产车间记录; b)对主要生产设施的检查:设备科巡检人员每周一次对主要生产设施进行重点检查,检查

1

内容包括生产设施的压力、温度、声音、振动、油压、油温、油位、电流、电压及轴承润滑点、防腐保温、主要泄漏点等,如发现问题,同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一同会诊处理。 4.3 生产设施隐患的处理

a)设备科根据查出的生产设施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详细说明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 b)生产设施使用部门在接到设备科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人,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返回设备科。自己部门无力改善的,报设备科改善。

c)隐患整改通知单返回设备科后,设备科将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签署复查意见。 d)生产设施使用部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不及时整改或组织不力逾期不完成的或整改不彻底者,按未整改对待,上报上级领导; 4.4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4.4.1 特种设备的采购

a)采购部门接到采购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指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压力管道)计划后,应对特种设备供方资质进行审查,核实其是否具有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相应资质; b)特种设备进厂时,采购部门应核查特种设备随机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并将符合要求的资料移交给安全生产小组; c)设备科收到资料后,应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将资料入档。

4.4.2 特种设备的安装、注册

a)特种设备安装管理部门应核实委托的特种设备安装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b)特种设备安装过程中,安装管理部门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验收或报检; c)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特种设备安装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d)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把安装、注册资料报环境安全小组备案。

4.4.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

a)安全小组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应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写报告,报分管副总批准后,由总务部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参加培训、取证。

4.4.4 设备科负责建立特种设备台帐,监督维护保养,自检,委托外部检测。

a)使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b)使用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自检,并作出记录;

c)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进行自检,如需校验,及时通知安全生产小组;

d)对于需外协校验的,由使用部门写报告,经分管厂长批准后,由设备科实施委托外部检测。

4.5 生产设施的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

4.5.1 生产设施的安全拆除

a)拆除工程在施工前,施工方应该对拆除设备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编制拆除方案,落实控制风险,经联合签字批准后,方可施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b)拆除工程在施工前,管理部要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c)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员的统一领导下和经常监督下进行; d)拆除工程在施工前,应将电线、水道、供热设备等相连接部分切断; e)生产设备中若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介质的,应先清洗干净,经化验分析

2

验收合格后方可动工拆除; f)维修工从事拆除工作的时候,应该有脚手架或者其它稳固的结构部分方可操作。

4.5.2 生产设施的报废

a)生产设备使用或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 b)由所属部门管理部门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 c)报分管部长和总经理批示; d)需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由财务部门办理报批手续。

4.6 特种设备的安全作业

4.6.1 特种设备的维修

a)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需外协维修,由使用部门写报告,经分管副总批准后,通知安全生产小组,由安全生产小组组织外协维修; b)设备处在联系特种设备维修、维护时,应先审查维修、维护单位有无相应资质; c)特种设备维修、维护单位在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4.6.2 特种设备的检验

a)安全生产小组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b)使用部门应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做要相应工作; c)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在检验时,应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4.6.3 特种设备的报废

如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使用部门应及时按相关规定予以报废。由安全生产小组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并报环境安全小组备案。

第五章考核

5.1 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扣责任单位安全考核并罚款50-200元。 5.2 情节来得的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交公司研究决定。

第六章附则

本制度自 201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本制度解释权归安全小组。

第七章附件

6.1 《日常点检表》

修订履历:

2012年 6 月 7 日制定 2013年 3 月 19 日修订

3

第6篇:检维修管理制度

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CGYC/AG-B-17 为使我公司设备的检维修工作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检维修前安全准备

(一)检修安全方案

1、全厂性停车大检修、系统或车间的检修以及单项工程(或单个设备)的检修或抢修,在检修前必须编制和办理检修方案或检修任务书。检修方案或检修任务书必须包括安全技术措施。

2、全厂性停车大检修、系统大修、车间大修、其检修方案应由总经理审批、审批负责人应对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负全面责任。

3、车间的中、小检修方案,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由相应的责任部门审批。审批负责人应对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4、单项工程或单个设备的检修方案(或检修任务书),由设备部门审批,并对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5、生产过程中的抢修,应根据其内容和性质,确定检修任务的级别(大、中、小)及检修方案或检修任务书的编制和审批。

(二)检维修前的安全交接

1、检修前的安全交接,生产系统(生产技术科或生产车间、班组)为交方,检修系统(设备科或机修班)为接方,应严格办理安全检修交接手续。

2、生产系统在系统停车检修前,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制定停车方案、安全措施、并组织学习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做好停车前有关方面的联系工作。 (3)按停车方案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停车。 (4)系统清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排净生产设备、管道内贮存的气、液和固体物料,如设备内的物料确实不能排净,应在“安全检维修交接书”中详细交代,并做好安全措施;吹扫和洗净残存物料;置换工作,先用氮气,后用空气分别置换在检修范围内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直至分析结果符合安全检修的要求;隔绝,按抽加盲板图的先后顺序抽、加盲板;清理检修场地 、检修通道;切断所有需要检修设备的水、电、汽、气;分析测定在检修环境空气中的有毒和可燃气体的含量等。

3、交接双方应共同对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并按规定的方法确认无误后,由交接双方负责人签字认可。

4、在不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检修或抢修时,也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安全交接。

5、外委检修项目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施工安全条款,规定施工单位对所承包检修项目的安全工作负全责,要求施工单位加强自身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本公司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接受本公司监督管理。

6、检修的外委施工项目,必须制定专人负责向施工单位做好检修项目的技术交底,并掌握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情况,及时做好安全工作。

(三)检维修前的安全教育

1、参加大检修的人员,必须进行检修前的安全教育。检修前的安全教育包括下列内容: (1) 需检修的生产车间的工艺生产特点、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检修时的安全措施。 (2) 检修规程、安全制度和相关检修禁令。

(3) 根据检修的实际情况,着重提出动火、设备(罐)内,高处等作业的具体安全措施。

(4) 检修中经常遇到的重大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5) 检修各工种所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器具的使用要求和佩带方法。

2、对于重大项目、危险项目的检修和抢修,其安全教育应重点安排。

(四)检修器具、个体防护器具、应急器材的配备。

1、对检修所用的工具、设备应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2、检修现场根据大、中修和抢修的具体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个体防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长管防毒面具)、救护器具和消防器材,并做好检查,保证安全使用。

3、检修现场按规定配备一定的消防器材并在检修前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好用。

4、要确保检修现场的消防用水。

二、检修过程的安全管理

(一)检修前现场的安全要求

1、检修时使用的备品配件、机具、材料,应按指定地点存放,堆放应整齐,以不影响安全和交通为原则。

2、在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输送管道附近不得设置临时检修办公室、休息室、仓库、施工棚等建筑物。

3、影响检修安全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均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告信号灯。

4、检修现场必须保持排水沟通畅,不得有积水。

5、检修现场应保持道路畅通,路面平整,路基牢固及良好的照明措施。夜间施工时。应装设亮度足够的照明灯。

6、易燃易爆生产区、储罐区、仓库区内或附近的路段,应设明显的标志,限制或1

1 禁止某类车辆通行。

7、道路应设置交通安全标志。

8、检修或施工需要占用道路,必须办理断路审批手续,并应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9、检修现场应根据规定,设立相应的安全标志。

(二)检修人员行为的安全要求

1、所有检修人员必须持有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作业证才能上岗检修。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同时持有有关部门发给的特种作业证,才能上岗作业。

3、从事夜间检修作业或零星项目检修作业,必须有两人以上,其中一人为安全监护。

4、从事特殊检修作业的人员在检修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疾病或职业禁忌症者,不得从事该项检修作业。

5、进入检修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必要的防护品。

6、提倡文明检修,保持检修环境整洁,清理出来的废渣和废旧设备、管道,应及时清理。

7、在检修现场严禁吸烟。

8、检修区内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检修现场。

9、检修人员必须遵守生产车间的安全规定,严禁乱动生产车间不需检修的生产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器开关等。

(三)检修施工安全规定

1、检修项目负责人必须按检修任务书要求,亲自或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向检修人员交底,落实检修安全措施。

2、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

3、检修前,检修项目负责人应详细检查并确认工艺处理合格、盲板加堵准确等情况。每次作业前,按要求对现场进行检查,经检修分管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作业。

4、从事动火、吊装、高处、设备内、断路、抽堵盲板、动土等危险作业按有关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票证,经批准后方可作业。

5、一切检修应严格执行企业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修人员要认真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各项规定。

6、检修的设备、管道与生活区域的设施、管道有连通时,中间必须隔绝。

7、在生产车间临时检修时,遇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他防范措施,严防产生火花。

8、在检修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要进行严格管理。

9、在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场所检修时,要经常与操作工人联系,当化工生产发生故2

2 障时,出现突然排放危险物或紧急停车情况时,应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10、安全检修中的各项任务和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不能任意改变,检修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经原批准人确定方可改变。

11、安全环保部门人员要深入检修施工现场,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危及安全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帮助拟定安全措施。

三、检修完工后处理

(一)检修完毕后现场清理

1、检查各项检修项目、测试项目、探伤项目等,应无漏项。

2、检查检修所用的盲板,应按预设的如数抽回或加入。

3、清扫管线,应无任何物件阻塞。

4、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和安全设施,以及拆除的盖板、围栏扶手,以及避雷装置等应恢复原来状态。

5、清除设备上、房屋顶上,厂房内外地面上的杂物垃圾。

6、检修所用的工机具、脚手架,临时电线、开关,临时用的警告标志等应清出现场。

(二)检修后开工安全规定

1、停车大修或系统检修后进行开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2、验收小组要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做到检修质量不好不开工,堵漏不彻底不开工,安全措施不好不开工,卫生不好不开工。

3、生产负责人按开工方案组织全面检查,做好系统开工准备。

4、开工前对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5、装置开工前,必须按工艺变更情况和设备仪表、电气等变更情况修改规程,报总经理审核批准,并对岗位工人严格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6、检修的压力容器储罐等设备及管线,必须按规定进行试压、试漏和气密性试验,未经试压的设备、管道不能投入生产,以确保开工一次成功。

7、检修后的系统设备,按规程进行试运行,合格后,生产和检修双方办理交接手续。

(三)检修后设备的存档管理:(4个收集)

1、收集与设备有关的检修方案,验收资料、竣工图纸。

2、收集与设备有关的安全装置校验、更换、修复的技术资料。

3、收集与设备有关的技术总结、施工进度表和质量检查验收记录。

4、收集与设备有关的其他文件、技术资料。

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CGYC/AG-B-17 为使我公司设备的检维修工作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要求我公司设备检维修要严格做到:

检修前《五到位》, 检修期间《十监督》,检修后期《五不忘》

一、检修前《五到位》:

1、参与检修的人员组织到位:

每次设备检维修前必须确定工艺和检修负责人在现场监护及指挥,系统上检修的设备,安全环保科必须确定专业人员在场;不在系统上,而是单体设备检修的,车间必须确定一名专业领导在场,参与检修的人员没有全部撤离现场,现场监护的专业领导不得离开。

2、落实检修计划,制订检修方案到位:

(1)审核检修计划中的项目、内容、要求、人员分工、安全措施、 施工办法、速度安排、项目负责人、竣工验收方法等。

(2)施工方案的制订:对开停车、置换、清洗、吹扫、抽堵盲板、超吨位起重、交接验收、焊接、容器罐内、登高、电气、动土、动火等具体工作方案,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3、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到位:

(1)检修作业项目都应办理相关的安全票证,经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2)在检修前必须由专业人员对照相关票证,复查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并在相关的安全票证签字,负起责任。

4、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到位:

(1)必须对参与检修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制度、规范、规定、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规定、各专业工种的安全操作要点等教育。

(2)对检修工作中所承担的任务不同,还应进行施工项目的交底教育,必须使参与检修人员真正明白项目内容、项目负责人、项目的具体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负责人的任务等。在正式施工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5、检修设备交出前的工艺处理到位:

安全检修的前提条件必须认真对停车、卸压、降温、抽堵盲板、置换等逐项按相关规定有序进行。液体介质与固体残留物则必须进行排放、吹扫、清洗、清铲等工作,在系统上的由当班主调度员统一指挥,在单体设备上的由所在车间专业人员统一指挥。

二、检修期间的《十监督》:

1、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是否坚持。

2、监督安全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有无专人负责现场落实,是否有违规蛮干现象,是否坚持执行作业票证安全要求。

3、监督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情况,施工人员有无玩忽职守现象,有无串岗、脱岗、打闹、吸烟等现象。重视现场及工余间的安全教育。

4、监督严格执行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规定,有无乱发、乱放、乱弃危险物品现象。

5、监督货物运输、消防通道有无阻塞、妨碍疏散的现象,有无无证驾驶机动车辆的现象。

6、监督临时电气线路严格按安规要求安装使用,有无裸漏断线、短路、漏电等现象。

7、监督检修用的工、器具、仪表、安全仪器是否按规定合理配备。

8、监督遇有恶劣灾害性气候情况,停止登高或地面室外的检修工作。

9、监督夜间检修是否备有足够的照明,督查参与夜间检修人员身体情况,是否有不适应登高作业的体质和病症在参与登高检修工作。

10、监督各类人员的配备人数是否能满足夜间检修作业的要求。(监护人员配备要多于白天)。

三、检修后期安全技术管理的《五不忘》:

1、不忘经检修后设备进行交接和技改后的交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2、不忘“五清”:即清理设备内有无遗留工具;清除周围的垃圾、残余火种、废料;清查有无应拆除的盲板;清除设备内外的油垢;清点工器具是否完好无损。

3、不忘全面检查:(9条)

(1)所有预订检修的项目是否完成,有无遗漏项目。 (2)抽堵盲板是否处理好,有无该堵没堵,该拆没拆。

(3)设备的安全设施是否恢复,检修后设备质量是否达到灵敏、牢固、可靠。 (4)设备内部有无杂物。

(5)各种管线、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车的位置。 (6)设备的安装、紧固是否安全可靠。 (7)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 (8)各种临时电线是否清除。

(9)机、电、仪、化是否具备开车条件。

4、不忘设备试车。

对已符合试车条件的设备进行试车,在试车前应编制好试车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分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进行(包括手动试运转),由设备相关的单位共同参加。

5、不忘检修后设备的存档管理:(4个收集) (1)收集与设备有关的检修方案,验收资料、竣工图纸。 (2)收集与设备有关的安全装置校验、更换、修复的技术资料。

(3)收集与设备有关的技术总结、施工进度表和质量检查验收记录。 (4)收集与设备有关的其他文件、技术资料。

6

第7篇: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维修作业人员的维修行为和作业要求,提高维修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完好率。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设备日常点巡检、故障抢修、预防检修、设备专项计划等设备维修活动。 3.检修程序 3.1检修计划

3.1.1大修计划年初由公司办公会议按当年的生产计划统一制订。检修每年进行一次。

3.1.2月度检修计划由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并报公司批准;检修时间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进行安排。原则上按每2月进行月度计划检修。

3.1.3日常检修计划由车间、班组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计划和安排。 3.2审批程序

3.2.1大修计划由车间统计检修项目报公司,由公司会议进行平衡研究后由总经理批准。 3.3.2月度检修计划由车间审批后报总经理签批。 3.2.3日常检修计划由车间主任审批。 4.职责: 4.1综合办公室

4.1.1综合办公室负责检修项目材料的供应,保证检修材料的充足和质量,并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4.2生产车间

4.2.1生产车间负责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的贯彻、执行。

4.2.2负责制定检修方案,并对检修项目进行风险分析,采取安全的风险防范措施。 4.2.3生产车间是检修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车间主任对整体检修工作的安全负责。 4.3安全环保科

4.3.1安全环保科负责检修方案的安全审批。

4.3.2安全环保科负责检修期间的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5.管理内容和规定 5.1维修人员基本要求 5.1.1设备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设备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掌握设备操作规程及设备说明书等相关培训内容。

5.1.2学习掌握分管区域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 5.1.3掌握分管区域设备精度、技术指标、工艺要求。

5.1.4掌握分管区域设备的基本操作,认真学习设备使用与维护说明书,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5.1.5清楚分管区域设备备件清单、预防性维护标准。 5.1.6符合公司要求的上岗条件,特殊工种有操作证。 5.2设备点巡检和保养 5.2.1点检

5.2.1.1上班后操作人员按设备点检表及点检要求进行设备点检工作,每天在班前利用感官手段对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

5.2.1.2设备维修人员要深入现场,认真查看点检表并听取操作者反映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处理。

5.2.1.3操作工人每天必须对按《设备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设备清扫和保养 5.2.2巡检

5.2.2.1每天上班后,维修人员必须对分管区域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巡检首先要检查操作者的点检记录并听取操作工人的反应意见,经复查后及时排除。 5.2.2.2通过感官或仪器对重要部位进行检查,达到有效监视的目的。

5.2.2.3查看设备漏油情况,采取治漏措施,查看油箱油位,补充油量,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5.2.2.4维修人员要认真记录每天的巡检情况,能及时解决问题的要及时解决,较大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向车间汇报,并积极参与解决。

5.2.2.5设备巡检要绕设备四周检查,不能用在过道上的简单行走以及走马观花的形式代替巡检。

5.3维修过程与效率要求 5.3.1设备发生故障后设备维修人员按照故障管理标准执行,接到请修通知要立即开始维修,判断故障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尽快完成维修任务,对于不能处理问题,应该及时上报车间和相关领导,并跟踪进展情况。

5.3.2接到维修任务后,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如没有备件、不会处理、没有图纸、质保期内、应该外委等)不进行维修,当维修过程中碰到领用备件、送修、图纸查询时,维修人员必须积极主动解决,不得找任何借口和原因推委、拖拉。维修人员要满足生产现场要求,随叫随到。

5.3.3 维修活动开始前必须收集弄清必要的信息(如质量、故障、安全等),明确维修目标,维修内容,标准和要求。

5.3.4因质量问题的停机由工艺人员牵头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分析,确认是设备因素后,立即按设备故障处理程序执行。

5.3.5维修活动没有完成,不得擅自停止维修活动,如需停止必须得到车间主任以上的领导批准。

5.3.6有困难和技术问题时,要及时反馈信息,并跟踪情况。其它人员帮助解决问题时,并不意味着维修者的维修责任的降低或其维修活动的结束。 5.3.7配合和辅助人员必须听从维修负责人的安排和调度。

5.3.8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控制、协调维修活动,并掌控维修进度等情况。 5.3.9维修项目计划、预防性检修计划等需要变更时,必须获得批准。

5.3.10重点维修项目或疑难设备故障,要制定方案、计划。当方案制定后,不得擅自变化,当需要变化时,必须重新讨论,制定后按新的计划执行。

5.3.11对于计划检修项目,必须提前做好技术方案和备件准备,提前进行备件确认,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5.3.12维修作业只有在通过验收后方可以结束,让步接收必须得到领导批准。 5.3.13积极参加设备异常分析改进工作,提出经济合理的维修方案。 5.3.14督促工艺员正确使用设备,杜绝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设备事故和故障,减少损失。 5.3.15维修人员有责任按上级要求参与新设备、外协维修设备的配合工作及验收工作,并寻找问题,向设备厂家和维修服务厂家提出整改意见。 5.4维修成本管理

5.4.1维修作业,必须具有成本节约意识,做到领用相符,杜绝浪费,坚持修旧利废,能少领的备件、材料不多领,并按照以旧换新的管理制度实施,把能修复的备件尽量维修使用,或更换后修复备用的原则。

5.4.2维修人员要根据巡检、维修和预防维修计划按周度提报分管区域的备件需求计划,确保备件采购的及时、准确。领用备件后要及时开领料单由车间主任签批,因故不能及时领料单,事后要积极补办领用手续。备件领用执行以旧换新制度。 5.5维修质量要求

5.5.1完成维修计划要求的各项内容。

5.5.2按设备精度标准及设备技术要求进行维修。 5.5.3满足工艺要求。

5.5.4维修过程拆卸部分(罩、壳、防护等)在修理完成后要及时恢复,并防止维修导致的水、电、油、气的泄漏问题。

5.5.5当需要更改设计结构时,必须获得专门的评估和批准,并有记录资料。 5.5.6涉及到工艺及产品精度的设备维修作业,要进行满足工艺要求的验收流程。 5.5.7维修部分修完以后,要符合设备完好标准及设备说明书的各项要求;涉及设备精度的维修要在设备维修前后进行精度检查并做好记录。

5.5.8当维修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需要让步接收时,要获得维修技术人员及设备科长的批准。 5.5.9任何维修作业维修完成后,要按设备管理要求进行记录,办理与生产人员的交接手续。

5.5.10维修作业要彻底完成,因生产需要采取临时措施,必须通知车间主任,并尽快实施永久修复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同类问题。 5.6验收

5.6.1解决故障问题的维修在维修后要进行功能和性能验收。如果维修工作可能影响加工精度,维修前必须同工艺人员确认加工质量状况和检查方法。维修后必须保持设备原有的加工精度。

5.6.2解决质量问题的设备维修,在维修前要有原始加工精度记录,维修前要明确维修目标和方案,维修完成后按目标进行验收,工艺员和质量人员要参与验收。

5.6.3涉及加工精度变化的维修活动完工后,首件必须做本工序的全尺寸检查,确保满足工艺要求,使用后密切注意质量变化情况,当质量稳定后,设备维修工作才算结束。 5.6.4维修完成后,要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恢复、各部件是否紧固、电器接线是否正确、开关位置、动力部件的原始位置等,确保顺利试机。 5.7安全文明维修与5S管理 5.7.1维修准备及清理工作

5.7.1.1维修活动必须抓好安全工作,高空作业、动火、停送电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按规定办理手续并有现场监护,杜绝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

5.7.1.2维修活动开始前,要挂“正在维修”、“不要合闸”等安全警示牌,并切断电源。 5.7.1.3较大维修项目要在维修区域内牵安全警示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7.1.4大型维修活动前要制定安全文明维修的方案计划;提前做好场地清洁、维修工具、拆卸件存放器具、清洗剂盒清洗容器、润滑油、编号套子、记号笔、擦布、管口扎布等准备工作。 5.7.1.5维修中拆卸部件必须按规定有序摆放,大型项目必须对拆卸部件做好编号和安装记号。

5.7.1.6维修前必须掌握拆卸部位的结构,当拆装碰到干涉和困难时,不得强行拆装,通过复查图纸或讨论等方式确认结构原理后再执行。

5.7.1.7油管拆卸后必须做好管口防尘包扎,防止杂物进入。

5.7.1.8精密零件清洗要按有关标准或特别要求处理,清洗后要用干净绸布擦拭,清洗容器要保证清洁。使用汽油、酒精,丙酮清洗或擦试零件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严禁吸烟和用火。

5.7.1.9 维修工作进行前、进行中和完成后要认真及时清理干净现场,保证维修现场清洁有序,作好5S管理工作,维修工作没有完成,下班前也要作好5S管理,保管好工具及贵重物品。

5.7.2设备维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7.2.1在拆装部件时,使用的工具应符合要求,锤击部位不得有毛剌或飞边。所用工具必须齐备、完好、可靠,不准使用有裂纹、带毛刺、手柄松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应严格遵守常用的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5.7.2.2工作时要注意周围人员和自身安全,防止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铁屑飞溅造成人身事故,远离产品避免质量事故。多人合作要注意协调配合。

5.7.2.3设备上的电气路线、器件、电动工具发生故障,应确保完好,不能自己拆卸,应有专业电工处理,不准擅自动手敷设线路和安装临时电源。

5.7.2.4起吊和搬运重物时,应遵守起重工、挂钩工、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应与行车操作员密切配合。应确保钢丝绳完好,决不允许超负荷使用或斜吊歪吊。严禁在起吊物上、下工作。

5.7.2.5高空作业前须检查梯子、脚手架,确保安全可靠。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里,安全带要扎好,不准穿硬底鞋,不准打闹,不准乱扔东西。 5.7.2.6使用梯子登高时需两人作业而且要有防护措施,梯子斜60℃为宜,必须要有人保护,人字梯要有绳子拉紧。

5.7.2.7登高作业平台,不准置于带电的母线或高压线下面,平台台面上应有绝缘垫以防触电,平台上应设立防护栏杆。

5.7.2.8清除铁屑必须有专用工具,不准用手拿嘴吹。

5.7.2.9在从事氩弧焊、电焊、氧割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和面罩等防护措施。

5.7.2.10使用电炉加热时,首先应检查电炉的绝缘情况,放好被加热物体后,方可送电。整个加热过程应有人照看。

5.7.2.11使用喷灯应按喷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则进行;

5.7.2.12修理过程中用电自检时,应使用自检试验台。必须有人监护。试验过程中须临时处理故障或进行开关挡位转换时,必须断开试验台电源。禁止带电操作。

5.7.2.13润滑、液压油箱要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清理和过滤,要符合“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三过滤”(油桶、油壶、注油器三级过滤)的要求,老化或损坏的过滤装置要及时更换。

5.7.2.14工作完毕离岗时,必须将设备的水、电、气、油源断开、清理场地,收好工具,零件摆放整齐。

第8篇: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一、检修前的准备:应集中指挥、统筹安排、统一调度、严格纪律。检修前应布置安全检维修事项。检维修前必须准备好安全及消防用具。

二、坚决贯彻执行各项制度,认真操作,保证质量,加强现场的监督和检查。为确保检维修的安全,必须按指定的范围、方法、步骤进行,不得遗漏。

三、停工检修项目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顶进修进度。

四、装置停工检修必须制定停工、检修、开工方案,及其安全技术措施。

五、凡进入现场检修的人员,检修前要进行安全教育,特别对外来工、新工人、临时工、民工要进行重点培训,并记录。

六、检维修中,听从现场指挥人员及安全员的指导,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不得无故离岗、逗闹嬉笑、任意抛物。

七、拆下的部件要按方案移往指定地点,每次上班前,先要查看工程进度和环境情况,有无异常。

八、外来检修项目在签定合同时,必须同时签定安全施工措施保证书,规定施工单位对承包检修项目安全工作负责。严格执行所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九、检修的外委项目,外来施工各类人员、发包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向施工单位做好检修项目安全措施技术交底。

十、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严禁用汽油等清洗零件及圬物。

十一、如在检维修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加强联系,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继续检修,不得擅自处理。

第9篇:设备检维修及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了加强施工与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与检修人员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并解惑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拆除、技措等工程施工及所有维修作业管理。

2.施工组织

2.1由企业组织施工工作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技改、大修等工程施工必须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按审核批准的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报主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

1.凡在厂区及已建工程区域内动土施工,必须办理《动土安全作业证》,弄清拟建区内的地下管网、电缆和水文地质情况。

2.所有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中,都必须有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内容。大型吊装、水下及深坑作业、拆除等特殊工程,都要编制单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2.2每项工程施工前,施工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员等,在逐级布置生产任务和技术交底的同时,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指令和安全措施的交底,未经安全措施交底的工程项目不得施工,工人有权拒绝施工。

2.3有两个以上部门联合施工时,应由建设部门和总承包部门统一组织管理现场安全工作,分包部门必须服从建设部门和总承包部门的指挥,对分包的工程项目、工程承包合同要明确安全责任和要求。对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施工部门,不得对其发包工程。

2.4参加施工的人员以及外来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本系统、本工种、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以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的安全教育培训,施工部门必须同时遵守生产建设部门的有关安全制度并接受监督。

2.5新建、改建、扩建、技改、大修等工程施工中,有关危险作业分别按危险作业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对承包、外包给有资质的建设施工部门进行的施工项目,企业应与建设施工方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同时遵守本制度,若建设施工部门的作业对企业构成影响、危及企业安全,应及时制止。

3.施工现场管理

3.1施工现场按施工总平面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并应符合安全要求。安排施工临时建设的设施及机具、材料和水、电、气(汽)管网等,都要符合安全、防火和工业卫生的要求。

3.2施工现场内的坑、井、孔洞、陡坡、悬崖、高压电气设备、易燃易爆场所等,必须设置围栏、盖板、危险标志,夜间要设信号灯,必要时指定专人负责。各种防护措施、安全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或拆除。

3.3施工现场的道路、沟渠必须保持畅通,道路宽度、转弯半径必须保证行车安全要求。场地狭小、行人来往和运输频繁地点,应设临时交通指挥和交通标志。

3.4施工现场必须做好季节性防护工作,夏季要防暑降温,雨季来临之前应对排水系统、临时设施、电气设备和大型施工机械进行检查,沿河流域的工地要做好防洪抢险准备,雨季过后要采取防滑措施。

3.5阴暗场所和夜间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气线路架设必须符合电气安全规程要求。

3.6施工工地材料、机具、设备的堆放,必须整齐稳固。拆除的材料、脚手架、工具等要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7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存放,必须设专库专人管理,并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关规定执行。

3.8施工现场要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并按《消防管理制度》中有关履行动火、用火手续。

4.施工机械与电气设备

4.1各种机械必须专人管理,按该机械安全规程操作,定期维护检修,保持机械设备完好。

4.2各种施工机械以及电机的转动和危险部位,都要装设防护装置。

4.3起重机械、木工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好。

4.4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工具、线路必须配有专职电工维护管理。

4.4.1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保证接线正确,保护接零或接地良好。

4.4.2架设的高、低压线路和临时线路必须符合有关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

4.4.3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器用具,必须绝缘良好,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4.4.4塔吊、龙门吊、汽车吊及铆焊平台等必须保持接地良好。

5.拆除工程

5.1施工部门在拆除工程施工前,应对全部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化工装置的周围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制定拆除方案,拆除方案中要有安全措施,并经技安、设备等部门审查确认,主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5.2拆除工程经批准后,工程负责人在施工前要向参加施工人员详细交底,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并组织落实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

5.3拆除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的统一指挥、监督下进行。

5.4拆除工程在施工前,应将电线、天然气管道、水管网线、供热管道等干线通往建筑物的支线切断或迁移。

5.5施工人员从事拆除工作时,应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上或其它稳固的结构部位上操作。

5.6拆除区周围应设围栏,挂警告牌,并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逗留。

5.7拆除工程,对危险部位应先消除危险后再拆除。拆除时按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严禁数层同时拆除。不准用挖切或推倒的方法拆除,未拆除的部位应保持稳固。

5.8拆除的物体不准由上向下抛掷,要采用吊运或顺槽溜放的方法,并及时清理场地。

5.9在拆除石棉瓦及轻型结构屋面工程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其长度不得超过3米),铺设跳板(或使用移动板梯),脚踏瓦钉处进行拆除。

5.10拆除过程中,现场照明不得使用被拆除建筑物中的配电线路,应设置另外的配电线路。

5.11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应该和整体程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除。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和荷载拆掉后,方可以拆除。

5.12拆除建筑物时,楼板上不准有人聚集和堆放材料,以免楼盖结构超载发生倒塌。

6.土石方工程

6.1凡在地面上开挖建筑、构筑物基础、设备基础以及其它基础和在地面上建造围墙及横穿公路、开挖各种管沟、电缆沟等作业都属于动土作业。

6.2动土作业必须按规定由施工部门办理《动土安全作业证》,经批准后方能施工。

6.3动土作业施工时应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中有关规定执行。

7.检修准备

7.1重大检修项目应在检修前必须事先制定安全检修计划,明确检修项目负责人,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7.2检修项目负责人必须按检修计划要求,亲自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向检修人员交底,落实检修安全措施。

7.3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

7.4根据检修计划的要求,生产部门要为检修部门创造安全检修条件,没有办完交接手续的检修部门,不得任意拆卸设备、管道。

7.5对检修使用的工具、设备应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可靠。

7.6检修转动设备、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的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标志牌或上安全锁卡。

7.7检修部门的项目负责人要检查动火证、设备内作业证、高处作业证和电气工作票的审批内容与落实情况。

7.8检修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应检查检修中需用防护器具、消防器材准备情况。

8.检修安全规定

8.1检修前,检修项目负责人应详细检查并确认工艺处理合格、盲板加堵准确等情况,每项作业前,按要求对现场进行检查,经检修分管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作业。

8.2检修中的危险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进入设备作业、吊装作业、抽堵盲板作业、动土作业等)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

8.3一切检修应严格执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各项规定。进入检修现场的所有人员(含临时工),必须佩戴安全帽。

8.4检修的设备、管道与生活区域内的设施、管道及运行中的设备、管道有连通时,中间必须隔绝。

8.5在生产现场检修时,遇有易燃、易燃物料的设备,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要防止产生火花。

8.6在生产危险化学品场所检修时,要经常与操作工联系沟通。当生产发生故障,出现突然排放危险物或紧急停车等情况,等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8.7各部门使用的临时工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在生产车间现场用工时须接受车间的安全教育后,方可在可以使用临时工的岗位作业(作业内容主要是基建、搭架、保温或其它特殊作业)。

8.8临时工作业时,项目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同步监护,监护人必须是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担任。

8.9监护人必须坚守现场,并检查、落实好相应的措施,当生产现场发生异常情况时,须及时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并作好自我保护。

8.10检修完工后,必须做到一切安全设施恢复到正常状态。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11检修后的设备,必须按规程进行试运行,合格后生产、检修双方办理交接手续。

9.维护、保养

9.1定期对设备设施、安全附件、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10.附则

10.1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负责解释。

10.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商场与物业合同下一篇:信息工程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