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阶段,诸多高校都新创办了体育舞蹈课程。这门课程创办之后就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不单单可以锻炼自身的身体,并且还能够陶冶情操。本文主要探究高校体育舞蹈,对它的概念与类别展开介绍,剖析高校体育教育的目前状况以及高校体育舞蹈的实践过程。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篇1: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不仅是项目发展的必然方向所需,更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体育舞蹈具有体育类及舞蹈类学科的特点及项目外来性的优势,使双语教学更便于在体育舞蹈课堂实施。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结果显示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中开展具有可行性,建议完善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完善体育舞蹈双语教材。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舞蹈 双语教学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体育舞蹈专业为例。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为本研究撰写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索与本研究相关的硕博论文及期刊文献,为撰写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参与填写问卷。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在培训课及专项技能大赛的笔试与试讲情况,最为直观并真实的反馈实际情况。利用office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作为本研究得出准确结论。

2.体育舞蹈课堂双语教学概念界定

双语教学是指运用母语与非母语两种语言作为媒介的教学,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双语教学一般指结合英语进行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的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部分英语进行讲解,并与学生使用部分英語进行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英语的运用比例是由体育舞蹈项目需求、学生理解水平而定,随着学生可接受能力的提高,循序渐进的增加使用比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节,保证教学效果,利用英语更好的学习体育舞蹈,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积极性。

3.体育舞蹈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3.1学科双语教学的优势

体育舞蹈作为技术性学科,教师能够将最直观的肢体动作与语言相结合,通过示范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同时伴随所对应的英语进行语言提示,引导学生完成动作,具有更加直观、实践性的特点,能够使学生快速并准确的理解和记住所学习的动作及语言,降低了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下达口令、学生重复口令、学生完成动作,在大量情境性体育练习过程中建立牢固的神经刺激与联系,在巩固动作阶段,通过大量的师生互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英语口语进行表达锻炼的机会。技术性学科的特点使双语教学更有利于在课堂中开展。

3.2 体育舞蹈项目的外来特点

体育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受到非洲、拉丁美洲本土以及欧洲贵族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1931年至1961年,体育舞蹈的五支舞种被引进欧洲。随之体育舞蹈在英国逐渐规范,有了规范的技术标准和较完善的组织机构,由最初的英国伦敦走向整个欧洲,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参与体育舞蹈的人群遍及各个国家,体育舞蹈赛事的主办地也逐渐国际化。

4.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

英语是体育舞蹈比赛及国际间交流的官方用语。体育舞蹈动作术语名称均由英语进行统一,专业性、规范性教材为英文原版,国内尚无翻译版本。随着体育舞蹈项目在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进,出国深造和参赛的机会不断增多。国际赛事在我国的开展也越加频繁,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体育舞蹈教师、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不断聘请国际知名大师、国际顶尖选手前来授课,授课教师通常采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此外,国内教师培训班、假期集训课中,国内教师也习惯性在教学中融入部分英语单词进行讲解,如讲到“身体”时使用“body”,讲到“中段、核心”时使用“center”等,形成了国内体育舞蹈教学常用英语。

4.1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学习阶段的需求

我国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在学生阶段通常作为选手参加比赛竞技,无论在国内参加国际性比赛,还是在国外参加比赛,能够听懂基本的体育舞蹈相关英语才能够在国际赛场上坦然自若充分发挥自身实力,同时也能够和自己崇拜的国际选手进行直接交流,更为直接的提高专业能力。想要充分地了解比赛规则,无障碍地与外国教练和舞者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英语语言能力。

4.2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后阶段的需求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从事体育舞蹈的教学行业,或选择专升本继续攻读学历学位。无论是成为专业教师,还是攻读更高学历,随着教与学的深入,师生需要不断从英文文献、国际教学视频、体育舞蹈教师培训班以及集训课中获取最先进的体育舞蹈专业术语、理论知识、竞赛规则规范以及技术技巧等,学好英语固然成为了先决条件和基本能力。

5.高职院校体育舞蹈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

5.1体育舞蹈专业学生需求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学生需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具备掌握基本技术技巧的能力,通过参加比赛竞技,具备体育舞蹈竞赛能力及基本的舞蹈套路编排能力,通过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学习,具备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且不限于培训机构专业教师、培训机构运营管理、体育舞蹈赛事运营等。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行业内也将更多的接触到外国教练、外国选手、举办国际性比赛的需求。

5.2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双语教学实践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为参加体育高考考入学院的体育专业生,在英语基础上较为薄弱,同时普遍没有体育舞蹈相关的学习经历。在教学设计中,英语教学部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入。在初级阶段首先结合体育舞蹈项目背景,引入体育舞蹈舞种的英文名称拼写、发音及缩写,如体育舞蹈的英文单词为”Latin”,缩写为”L”,伦巴舞的英语为”Rumba” ,缩写为”R”。

随着专业教学的深入,在实训课程的动作讲解中,引入身体部位的英文单词,如“脚掌-ball”“脊柱-spine”“骨盆-hip”等。逐步引入基本运动形式的英文单词,如“走步-walk”“转动-turn”“交叉-cross”等。随着基本步伐的学习,引入动作专业名称术语,如“伦巴前进走步-forward rumba walk”“恰恰前进锁步-lock step”“桑巴拂步-whisk”等。随着基本技术的不断深入学习,引入身体运动形式的英文单词,如“拧转-twist”“挤压-squeeze”“摆荡-swing”等。随着学生逐步参与到赛场竞技中,引入相关礼仪的英语单词,如“舞伴-partner”“一对选手-couple”“鞠躬礼-bow”。

在体育舞蹈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指导如何拼写,更重要的是听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听与读的互动教学。教师在讲解动作时间,将动作示范与中英文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相应的运动与中文、英语匹配,在运动过程中运用到哪个身体部位,产生了哪种运动形式,引导学生利用英语单词进行互动作答。

当学生对基本单词有一定积累后,引入单词组合,如“屈膝-bend knee”“换重心-change body weight”“骨盆运动-hip action”等。逐步尝试带领学生观看国际教学视频,并引导学生逐句进行翻译,并提炼关键词,如“同时-at the same time”“还原-recover”“左腿向后-left leg back”。在观看教学视频中,无需要求学生能够一字不落的整句翻译,能够做到观看视频的动作示范时,结合所听懂的关键词,理解所表达意思即可。

5.3 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双语教学检验

双语教学实践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两个学期,经过3个多月的双语教学实践,于2020年12月中下旬举办的教师培训班中,主讲老师授课过程中利用体育舞蹈常用英语单词进行中英文结合教学讲解,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90%的学生表示绝大部分可以听懂,5%的学生表示全部聽懂,该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高,5%的学生表示基本听懂,可见双语教学在初步阶段初见成效。于2021年4月举办的项目技能大赛笔试中,包含体育舞蹈专业术语及常用英语单词的中英文互译题目,学生均能选择正确的中文及英文进行互译,但在英文单词的拼写上仍存在问题。在项目技能大赛试讲科目中,学生在示范及讲解动作要时能够融入并正确使用3-5个简单并常用的英文单词,如“center”“body weight”“push”等,并发音标准正确。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两个学期的双语专业课学习,能够初步并较好的掌握当下体育舞蹈专业教学交流所需英文,能够做到听懂、念对、用对,但在拼写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6.结论与建议

首先,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并运用基础常用体育舞蹈所需英文。其次,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学情进行设计,英语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及难易程度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逐步调整。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为青年教师提供双语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机会,建立健全双语教师的认证与评价体系。同时完善体育舞蹈双语教材的选用、翻译及编写。

参考文献:

[1]朱艳云..广州高校体育舞蹈技术双语教学模式的价值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8.

[2]曾荟霖..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选修课双语教学设计与实践[D].成都体育学院,2018.

[3]李永华.体育舞蹈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恰恰教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63-64.

[4]韩金勇.双语教学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中开展的实践探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S2):201-203.

作者:乔木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篇2:

体育舞蹈教学对高校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摘 要 现阶段,诸多高校都新创办了体育舞蹈课程。这门课程创办之后就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不单单可以锻炼自身的身体,并且还能够陶冶情操。本文主要探究高校体育舞蹈,对它的概念与类别展开介绍,剖析高校体育教育的目前状况以及高校体育舞蹈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 体育舞蹈 高校学生 艺术素养

体育舞蹈也叫作“国际标准交谊舞”,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的一种运动。体育舞蹈是以男女为伴或者集体配合训练的舞蹈,总共分为十个舞种,当中经典的舞种有华尔兹、恰恰、探戈、桑巴、牛仔舞等。体育舞蹈基本上都是在大学创办的,作为选修课程给学生来选择。高校创办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艺术气息。然而诸多高校在实际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

一、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目前情况

(一)学校对体育舞蹈的认识不全面

针对体育舞蹈这门课程,诸多的学生认为只是单纯的跳舞,基本上没完全了解舞蹈体育。舞蹈体育系体育专业学生必需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他们眼中,体育舞蹈和英语数学英语的学科一样,只要拿到学分就行。针对选修体育舞蹈的其他专业学生,他们基本上都是觉得很新奇,开始时学习劲头尤为感兴趣,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厌倦心理。不管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都是较为局限的。

(二)体育舞蹈老师的专业能力不足

体育舞蹈的专业性较高,指导教师必须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可是在高校当中,很少有老师有体育舞蹈基础,如此就会致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影响学生的技能提升。

二、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实践过程

(一)增强对学生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的培养

较大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这门课程时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而来的。因此,高校需要经常对学生的体育舞蹈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能够把体舞蹈概念与所分的十大舞种对学生展开具体讲解,以使他们对体育舞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体育舞蹈一共有十种,每一种舞蹈的要求与难度都是有差异的。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学校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例如,华尔兹舞它是男女双方贴身握抱的姿势,沿着舞程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行进,完成各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等舞步动作,其步法要求相对于规范严谨,这个舞蹈与其他舞蹈相对来讲较为简单,能够把它设为第一门教学课程。这样就可以给那些舞蹈基础较弱的学生一些緩冲时间。在学生完成第一门教学课程之后就能够展开下一步教学,如节奏感较强的恰恰或者桑巴。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不单能够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还能提升教学效率。体育舞蹈还需要和音乐结合起来,按照所选的舞蹈选择不同的音乐。例如,华尔兹需要选择一些古典的、舒缓一点的音乐;恰恰则需要热情奔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1]。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措施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措施,如示范教学法、老师带领法、分解教学法。当中示范教学法指的是要把舞蹈的详细动作给学生示范,使学生掌握在学习舞蹈过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详细细节与重点。这类教师示范能够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整个舞蹈要点。教师带领法指的是教师带领学生对舞蹈动作展开反复的训练,这是学习舞蹈最基本的措施之一,通常都是运用面对面示范与背对学生示范两种措施。分解教学法,指的是把一个完整的舞蹈按照时间、方向与部位的不同,分为若干个部分展开逐一教学。这种措施适合用在难度较大、动作复杂的舞蹈。以上的三种措施都必须要老师具备专业的舞蹈基础,并且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保持合适的速度,动作要规范,这样才可以有助于学生在舞蹈的学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在展开实践的过程当中要按照学生的状况选择适宜的舞蹈。本文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展开了情况剖析,发现目前诸多高校的体育舞蹈老师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较为局限。最终剖析这些问题,探究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详细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任辉.高校体育舞蹈队向俱乐部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4):2.

[2]李子骞.混合教学模式下体育艺术类双语课程探析——以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1):99-101+138.

[3]张沁雯.我国优秀体育舞蹈艺术表演群舞作品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分析[D].吉林:东北电力大学,2021.

[4]何淑媛.我国中等专业艺术学校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21.

[5]张旭.北京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教学调查与对策研究——以“琴之舞”文化艺术中心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3):81-82.

[6]高杨峡.壮乡民族元素融入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的路径研究——以高校表演舞作品《绣》为例[J].体育科技,2020,41(04):53-55.

[7]张汕.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拉丁舞技术内容体系的构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2):164-165.

作者:赵欣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篇3: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啦啦操课堂运用双语教学进行理论分析,旨在初步探讨双语教学在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啦啦操课中开展的可行性,以期为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 舞蹈啦啦操 双语教学 可行性初探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今天,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之一。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舞蹈啦啦操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多种舞蹈元素的动作组合,结合转体、跳步、平衡与柔韧等难度动作以及舞蹈的过渡连接技巧,通过空间、方向与队形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舞蹈风格特点,强调速度、力度与运动负荷,展示运动舞蹈技能以及团队风采的体育项目。[1]

(二)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Bilingual)的定义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在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TO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2]我国学者对双语教学定义的是,双语教学是指非英语专业的课程采用英语、汉语两种语言教学,即在教材使用、讲授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教学活动。[3]

二、舞蹈啦啦操课堂运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教育发展的紧迫性

2001年,我国教育部在 《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规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在全国推行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正确引导下,高校双语教学在逐步发展起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它让诸多想要进行教育改革的院校看到了曙光。啦啦操这一从美国引进的运动项目,有独特的语言属性,理应备受瞩目。

(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程,可见我国义务教育对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在舞蹈啦啦操课堂上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啦啦操的专业术语更好地了解,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专业技能。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使用英语的平台。让学生在此环境中用英语交流和实践,使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中得到积累和提高。

(三)双语教学学科的适宜性

高校在选择双语教学学科时应充分考虑学科开设的必要性、难易程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等问题,也是为了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延续推广。本文将舞蹈啦啦操纳入双语学科体系,是因为啦啦操隶属于非语言类的学科体系范畴,从高校体育院系开设课程的情况来看,舞蹈啦啦操在学科体系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因而具备了双语教学科目选择的条件,且由于舞蹈啦啦操国际化的背景及其特有的双语文化环境,因此适宜将其引入高校双语教学课堂。

三、舞蹈啦啦操课堂运用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探索

(一)舞蹈啦啦操项目的适宜性

舞蹈啦啦操项目的国际化特点决定了它的适宜性。作为一个国际化运动项目,舞蹈啦啦操发展的速度是十分可观的。就目前我国啦啦操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国际交流的缺失而使啦啦操的现有教学水平不及啦啦操自身发展的速度。为此,国内的舞蹈啦啦操教学需要在把握原有动作技能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而双语教学的应运而生恰恰为啦啦操这个项目的飞跃性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它的国际化特点无疑对舞蹈啦啦操技能的提高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反之为双语教学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托。

(二)舞蹈啦啦操项目良好的操作性

在舞蹈啦啦操课上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一边观摩老师示范,一边听老师双语讲解,从而在大脑中将直观性动作与英语进行一个紧密的联系。学生在观摩老师技术动作示范或自己进行动作练习中体会并理解老师在运用英语讲解时所用的啦啦操专业术语的含义,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相关领域的英语的理解与记忆。在课上,老师用英语进行讲解的情景与学生练习动作相照应,让学生在技术动作的练习时在身形、意识、口三者之间建立牢固的神经联系,将技术动作与相应的专业术语短语进行结合,使其将记忆进行巩固。

(三)教学班人数基数较小,有利于师生的互动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每班人数基本在20人左右,在分组教学的前提下,使老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更好的了解,为更好的控制课堂上英语的应用情况提供保障。同时,班级人数少,老师和学生师生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沟通和探讨技术动作、简单的英语口令及短语。学生在进行技术动作练习和英语口语的练习时,老师可以及时对做错说错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与纠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在动机、目的、兴趣、成功感等方面逐步相似。

(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的优势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各省参加高考的非常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在高中期间,他们除了要参加艰苦的体育训练,还要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文化知识,凭借优秀的文化成绩和体育成绩入校,与其他体育专业相比,他们优异的英语成绩为双语教学的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双语查阅最新体育资料的能力。

(五)高校具备开设舞蹈啦啦操双语课程的条件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体育教学的改革与不断发展,使高等体育教育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双语教学的开设是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适应教育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首先,国家教育政策的下达,给寻求发展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突破口。其次,我省体育院校自身的改革和重视力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受师资、教材、学生可接受水平等方面的因素限制较多,但仍然无法阻止双语教学的开展。最后,在理论课教学中,现存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及资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试听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舞蹈啦啦操的演绎激情,提升洞察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舞蹈啦啦操课上开设双语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采用双语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它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双语课程教学在我省高校尚属探索阶段,老师应遵循以技术学习为主,双语学习为辅的教学原则;注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对内容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等信息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各体育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加大体育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力度,编写出适合国内体育专业学生使用的优秀教材,探索效果更佳的教学模式,逐步推进我国体育院校的双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艳翎,湖湘,龙建新主编.啦啦操[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8.

[2] Richards J,Platt J,Webber H.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J].Longman, 1985.

[3] 马国华.关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4(1):59-62.

[4] 黄宽柔主编.健美操与团体操双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

[5] 曾鸣.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中双语教学的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 (9):63-64.

作者:李婉君

上一篇:新员工培训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消防活动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