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经营管理学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机经营管理学

新疆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及现状探讨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农业机械经营模式与兵团农业机械经营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兵团农业机械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兵团农业机械经营模式合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推进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机经营;农业机械;兵团;经营模式;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所辖土地总面积7.43×104 km2,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1/5,是我国最大的农垦区。兵团实行“党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形式,广泛分布在新疆内陆的绿洲平原,其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均处在全国领先地位。选取兵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机化经营模式与国内外模式进行比较,阐述农机经营现状及其形成的客观条件,为推进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健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国内外农机经营模式

1.1 国内农机经营模式

国内农机经营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经营组织形式为特征的农机经营模式,包括集体经营组织模式、个体经营组织模式、联合经营组织模式、合作社经营组织模式;另一类是以所有权为特征的农机经营模式,包括独户经营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股份制公司经营模式和农机作业协会模式。

1.2 国外农机经营模式

1.2.1 美国农机经营现状 美国农业生产力相当发达,高度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装备在耕种、播种、施肥、收割、加工等各个环节能够完成高效作业。2007年,美国每667 m2耕地配备农业机械平均价值211元、拖拉机数量0.0 048台;单台拖拉机负担耕地面积为85 hm2、播种面积为37.4 hm2、收获面积为28.53 hm2。美国农机化经营模式主要有自购自用(营)、公司雇佣租赁、定制服务或契约服务3种主要类型。在美国的各类农机化经营模式中,自购自用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定制服务或契约服务型,且社会化运作机制已经成熟。

1.2.2 日本农机经营现状 日本是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之一,其农机化经营模式分为自购自用型、共同利用型、委托与受委托经营型、复合经营型。日本农机经营模式的发展依赖于农机银行,即由几户农民联合起来,有些农户购买收割机,另一些农户购买插秧机,其余几家分别买拖拉机、排灌机械等,实现独立经营管理、统一集中协调使用。使用者向农机具所有者支付租金。这种做法资金投入少、作业成本低、使用效益高、社会效益显著。

1.2.3 韩国农机经营现状 韩国农机化经营模式分为合作利用模式和个人联合利用模式。合作利用模式还可分为联合农户模式、农业协会模式和试验农场经营模式。在农业机械共同利用中一旦经营者采取不当的农业机械作业方式,就会造成农机利用率降低,农户私人经营和利用农业机械的比例逐渐上升。联合利用型经营模式运行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1.2.4 德国农机经营现状 德国农机化经营以农机链形式为主,主要组织方式是农业机械互助合作社,即农民自愿联合并实现农机自助合作服务。参加农机链的农户都各自拥有农机,通过农机链的联络、协作互相交换使用,实现互通有无,兼容合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户投资,提高了农机利用率,有利于实现农业高效作业。通过这种农机互助服务的专业合作形式,逐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将农户的生产成本投资逐渐降低,农事作业生产率显著提高。

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类

根据主体类型分类,可将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为农机自购自用模式、农机户自主经营模式、农机服务公司模式。从组织形式上分类,可将农机户自主经营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合称为农机对外经营模式。根据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在推动农机经营中的作用强弱,可以将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分为行政推动型模式和市场推动型模式。

2.1 自购自用农机经营模式

农户购买农机的目的是为自己提供农机服务,而并不通过大面积农机对外作业获取收益,这是自购自用农机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大小影响农户是否选择自主购机。农机自购自用模式是随着兵团家庭农场的出现而产生的。经过30 a的发展,兵团家庭农场逐步发展完善,以农八师148团家庭农场为例,截止2013年,148团家庭农场农业经营户达146户,耕地面积约为2 533.33 hm2,户均耕地面积在17.35 hm2左右,是非家庭农场经营户的11.28倍;棉花种植面积2 544 hm2,总产量1.16万t。这种大规模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自购自用农机经营模式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循环增长又可为大型农机购置、维修保养服务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2.2 农机户农机经营模式

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兵团农机产权改革,农机户模式成为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主导。农机联户在农机户模式中普遍存在。农机联户是指两户或多户联合购买、经营农机具的农机经营模式。大型农业机械价格高,农机户的经济实力有限,在享有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后,还要承担大部分费用,贷款压力大,为此,农机户通过联合购买农机具方式,可以减轻资本压力,降低购买和应用风险,为更新大型机械提供保障,增强农机规模化经营效应。农机联户经营的实质是合伙制模式,在联合初期,合作成员一般都能按照约定努力经营,但随着农机维修、保养费用的增加,矛盾会逐渐凸显出来,进而导致经营亏损甚至最终散伙。兵团农机联户经营一般为2~3户,无法形成大规模联合。

2.3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

目前,兵团农机服务公司主要是机械采棉公司,其采用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的运营模式。与农户的合作方式是机械采棉公司与团场签订合同,合同规定作业量,机械采棉公司按照作业质量完成棉花收获任务并获取报酬,团场要保证机械采棉公司的作业量。1996年,兵团开始推广“兵团机采棉引进试验示范项目”,2001年大规模推广机采棉,并在6个师的43个团场建立了首批机采棉试验基地。到2013年底,新疆兵团机械采棉面积达39万hm2,棉花机采率超过65%。农机服务公司也在机采棉的广泛应用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缺陷及其对策

3.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制度体系

兵团实行集中管理体制和团场国有农地制度,属于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采用内部垂直性、集中性和命令式的治理架构。这种组织结构使其对经济和社会资源具有强大动员能力。兵团可以作为国有农地委托代理行使代理人职责,有权力对农地外包、分割经营等,这些制度很容易导致农机经营市场垄断。兵团试图以权威治理机制平衡市场化竞争与政府垄断之间的矛盾,寻求规模经济获取最大的经营效益,但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这种“转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转变,而是在行政力量干涉的基础上隐蔽权威控制,将“权威”内核植入“市场”的外壳之中。

3.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缺陷及其对策

3.2.1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及其对策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一般出现在家庭农场中,农户购买农机的目的是为自家农事提供农机服务,而非通过农机获取收益。如果家庭农场的耕地规模不大,那么农机的作业量就无法保证,农机的利用率也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农户的购买力也会影响农机自购自用的发展,尤其是专门机械价格高,购置及更新花费大,仅依靠农户自身农田的农事收入很难实现大规模购置及更新,因此,农机自购自用模式要想完善并健康发展,需要借助土地流转、优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完善农机购置融资方式等。

3.2.2 农机户经营模式的缺陷及其对策 在兵团的农机户经营模式中,农机户对农机不能完全支配,作业区域、作业量、作业价格等受集中管理体制的限制。兵团为农机户划定作业区域,规定作业量,导致农机户为提前完成定量敷衍农事作业,或是拖延作业时间,使农机作业效率降低。另外,兵团制定农机作业收费标准,实行统一结算等方式,经营过程中缺少市场经济的刺激与调控,农机户作业积极性不高,导致农业作业效率低和资源浪费严重。针对以上情况,有必要实现兵团内部农机经营市场化,以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管理农机经营市场,调控农机作业价格调动农机户的作业积极性,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及其服务态度,均衡农机经营市场,保障农机户和农户双方的切身利益。

3.2.3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及其对策 采棉机公司是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主要方式,其组建初期能够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兵团组织化程度的优势。但兵团以行政权力为抓手,固定作业区域,限制跨区作业,统一规定采棉机作业价格,造成事实性的“垄断”。团场的行政干预造成其与农户之间没有自由选择权。师部设有采棉机作业准入机制,禁止外部采棉机作业,防止潜在竞争者。采棉机公司领导由师部指派人员任命,形成师部与公司领导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造成行政力量大于市场力量的垄断。因此,兵团农机服务公司应尽力取消垄断,引入竞争组织,加强技术配套服务,完善农机服务部门,改革公司治理结构,使农机服务公司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竞争机制。

4 结论与展望

农机经营模式的合理度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是兵团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合理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是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在兵团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农机经营模式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不同,行政力量高于市场经济调控,造成一些农机化经营过程存在缺陷。未来兵团农机化经营的发展应遵循市场原则,坚持以农机户、农户为主体,依托兵团自身优势条件,健全农机经营合作组织,制定完善保障措施和公共服务管理制度。

作者:郑瑞楠 王吉奎

第2篇:拓展农机规模生产 实现农业集约经营

【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因此,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规模化生产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规模化 成效

1.农业机械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效

1.1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从吉林省白城市试点情况看,通过全程农业机械规模化生产,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明显增加。各试点粮食生产成本平均下降650元/公顷,比传统耕作方法降低15%,增产10%,粮食成本平均为0.46元/公斤,大大低于吉林省的平均水平0.68元/公斤。

1.2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据统计,试点区域内农民年人均增收达到425元/年。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为更多的农民脱离种植业,从事其他行业创造了条件,使农业收入结构由过去单一的种植业收入转变为种植、养殖和劳务等多项收入。

1.3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集约经营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生产试点,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服务组织,同时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有效解决了由于耕地分散经营,农业机械无法集中连片集约经营的难题。在开展农业机械规模经营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信息、技术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生产和技术服务工作,与农业机械化实现了动态均衡对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方面使农产品种植基地实现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加工原料的品质;一方面利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发展产业经营,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如吉林省长岭县三青山充分利用当地是省内外闻名的“粉条之乡”这一优势,依靠机械化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生产和加工效率,带动了产业发展。

1.4农业机械化可以产生“一变多”的裂变效应

“加减乘除”集中体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的作用。一是实现了“加”。通过实施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增加了土地的产出率,提高了单产,达到了稳产;二是实现了“减”。通过规模经营,减少了农机作业成本,减少了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三是实现了“乘”。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组织文化程度,农业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四是实现了“除”。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连片种植和规模经营,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离粮、离地、离农和离乡,为农民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生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农业机械规模化生产亟待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2.1土地问题

农业机械化建立需在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基础上,只有土地连片,机械化才有用武之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研究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制定农民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法律程序和操作办法,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入股、租赁、反租和授权经营等形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2.2资金问题

农业机械化投入的主体是农民,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农民,应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建立农民和农机组织投入为主体,政府补贴为导向,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在资金投入上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对各种经济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给予平等支持政策。

2.3机制问题

管理机制问题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的核心问题,在规模化经营建设中必须积极探索,逐步在农业生产、农机维护、产品经营和利润分配等诸多环节上形成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可以由农机组织与农民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对农户实行利润返还;或由农机组织与农户按照股份制原则,兴建龙头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或由农机组织与农户签订合同,提供作业服务。在农机规模化经营运转约束机制上,要充分利用市场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实行科学规范运作。

作者:薛艳敏 邢 丹 陈树涛 王宝龙

第3篇:浅谈农机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摘要:农机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综合分析了农机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现状,以期能对目前农机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问题能有一些改善。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现状;

近几年,农村土地资产的流转规模越来越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优惠政策,并在一些新型农村地区进行了试点,这既是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1.农户规模经营中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性

发展规模化土地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能极大地提升有机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又能节约资源,增加效益。通过发展农机合作社,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效率,尤其是在实行了土改之后,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机械化耕作,可以让农夫们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们在短时间又可以投入到其他的劳动中,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农业实行机械化耕作,既能保证环境保护,又能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增产,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社会化生产服务的组织和人员队伍建设,这对于不断加快农机社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步伐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加快推进推广新型农机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和措施

2.1加强对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意识

2.1.1当前农业机械合作社总体水平偏低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规模小、发展资金不足、发展专家不足等问题。目前,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土地承包经营要想顺利地实现,必须在农民自愿有偿转让农村土地經营权的基础上,这也是加快实现现代农业土地产业化、规模化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1]。

2.1.2了解农业机械合作社在规模经营中的优越性

农机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又可以有效地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促进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也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短缺问题。目前,农民集体土地已经全部流转完毕,农机具合作社负责生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既能节省农业劳力,又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利于小型农户的土地流转[2]。

2.1.3对农机合作社的正确理解

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强调的是,要尽快推进规模化经营。在目前全面推进现代农机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首先要在现有的现代农机种植业、农机合作社的经营主体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整体,合作社必须具备拥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机生产线和农机具,有一定农业经营规模的当地农民作为土地法人可以直接入社,同时我们还要尽快建立一个具有完善的农机企业财务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真正的民主市场经营经济管理,这样能够更好的有效促进推动当前农机生产发展[3]。

2.2加速农机化合作社的发展

一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目前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因此,在农机装备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重视抓住这个有利发展时机,利用购机装备补贴和促进农机装备以旧换新等有利政策机遇来购置大型的各种现代化新型农机具,将一些陈旧、落后及生产能耗大的农业机械装备进行淘汰和升级更新,从而不断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生产质量,加快大中型农工业设备的健康发展。二是要积极推动农业机械服务社会化。发展农村农机合作社要提升农机技术服务能力,搞好农机加工、维修、销售、农机技术咨询等多种社会服务,通过良好的农机服务环境来鼓励吸引更多农民入社,加快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实现[4]。

2.3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实现农机合作社的土地资源整合

一是推行标准化的土地运作模式,以推动规模经营。目前,大型农机具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必须在具有一定优势的蔬菜种植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国家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基地等国有土地上广泛使用大型专业农机具等并进行统一标准化土地作业,通过建立统一土地耕种、管理和统一收获方式从而加快推动农民土地的规模经营,更好地充分发挥大型专用农机具的市场优势。二是采取土地使用权出租的办法,以扩大规模。在目前农民的土地不能转让的情况下,农机具合作社必须将土地租给农民,这样可以加速农业机械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加速农民土地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三是在目前的土地规模经营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政府和有关部门认为,要加强市场组织和政策协调,为劳动农民就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拓宽农民外出返农务工的就业途径,有效的加快实现劳动农民的就业增收。

2.4发挥地方政府在行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方面的作用

一是强化宣传方法的指导,利用农村新闻媒体、入户干部宣讲、农户干部集体参与讨论、典型基地讲解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大型农业机械应用标准化作业的良好经济收益,引导广大农民以自愿、有偿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农机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和指导力度。农村的各种农业补贴和财政专项资金,主要集中在农机化土地上,并将补贴资金直接用于规模经营的有机农户和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三是要强化示范性基地的指导,推动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建立。重点培育一批有一定市场、有发展潜力、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农机示范基地,实现全域整地或整乡整地,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3.总结

农机合作社在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等也需要各地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解决,加强相关政策上的宣传、引导和其他相关政策上的鼓励扶持,充分地调动各地乡村专业农民的积极性,加快乡村农业经营机构生产主体经营制度化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作步伐,从而通过各地加快发展力度快速发展一个乡村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其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事业发展过程中始终能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承载力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力度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砾,邢忠义,马先才.新天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2,(8)

[2]夏晓宇.农机合作社在土地规模流转经营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3,(16)

[3]王文跃.带地入社实现共赢——武州农机专业合作社试行农民带地入社规模经营土地调查会[J].当代农机,2013,(12)

[4]王淑宏.浅谈发展农机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J].中国经贸,2015,0(13)

作者:赵祥金

第4篇:农机经营管理学考试必备

一、填空题

1、经营管理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劳动分工理论阶段、技术组织理论阶段、行为管理理论阶段和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2、构成农机经营管理的要素:生产要素、环境要素和经营管理者要素。

3、农机监理站三个任务:①发放拖拉机牌照和驾驶员证;②对拖拉机及农机具进行定期检查;③对农机作业和农机运输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

4、农机化推广站任务:推广新技术、新机型和新工艺,进行技术咨询与服务。

5、农机市场需求特征:分散性、差异性、层次性、示范性、功能性、季节性和突发性、政策性

6、企业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7、农机机械化可行性研究的原则:政策性原则、配合性原则、多指标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分析计算原则

8、农机项目选择应遵循的原则:①符合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②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③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④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⑤以现有技术和前期工作为基础。

二、简答题

1、我国农机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答:①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③市场信息不通畅;④流通体系不健全;⑤售后服务不及时。

2、影响我国农机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国家的政策和法规;②农民收入与购买力;③政府对农机的补贴力度;④自然灾害的影响因素;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耕作习惯的变化;⑥农机保有量和更新速度的影响;⑦金融环境和信贷政策对农机购买的影响

3、简述企业经营环境内容的分析和企业的威胁,对企业的影响? 答: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的内容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通常由总体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三个层次构成。其中企业总体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企业产业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产业性质、产业发展阶段和产业规模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状况分析、企业资源状况分析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企业威胁是指抑制企业发展或有时危及企业使其不能继续存在的环境因素的不利条件。

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就要对外部环境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企业所处环

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根据环境来确定自身的

发展目标和计划。要及时调整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谋求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企业的经营与环境相匹配,使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4、简述农机经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答:按照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实用性的原则,农机经营效益评价的内容主要应有以下几类:

(1)收益性指标,具体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农机经营利润率、成本费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2)生产性指标,具体主要有:农机作业产值、劳动生产率、经营费用收入率、资金产出率

(3)流动性指标,具体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贷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4)安全性指标,具体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

(5)成长性指标,主要有:产值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收入增长率

(6)社会效益指标,主要有:社会贡献率、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环境影响指标

5、农机经营预测的最用与内容。 答:作用:(1)农机市场预测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2)市场预测有助于确定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技术储备,增强企业活力;(3)经营预测有利于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能力。

内容:(1)各类农机产品市场需求量、可供量、销售量及发展趋势;(2)农机产品的生命周期;(3)农机市场占有率;(4)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机化发展水平;(5)农机购买力水平及消费者的购买意向、需求等级变化;(6)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等。

第5篇:土地流转经营规范农机合作组织发展调研思考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这为农业机械的组织化、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在**县活跃着各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组织,他们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农业生产作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一

些新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农机合作组织在未来的耕地流转经营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下一步又该采取何种措施适应耕地流转经营?带着这些问题,**县农机局成立了专题调研组,从4月6日至4月10日,走访了9个农机协会和3个农机合作社,对他们的现状、需求进行了了解,并充分借鉴河南焦作、漯河等地农机合作组织的应对举措,积极分析探讨农机合作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一、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自2005年以来,**县农机局在省、市农机办的领导和指导下,不断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坚持以“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作为主要指导思想,保证全县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各种农机协会72个,入会会员3800人,拥有各种大型机械6500多台,总动力达32万千瓦,发展农机合作社10个,社员达到750人,拥有各种机械1000余台套,服务范围涉及农机作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维修、灌溉、销售等各行各业,在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户为主体、农机服务市场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根据会(社)员的反映,参加农机协会(或农机合作社)后,很多事做起来要方便得多,成本比自己单干时要降低20—30%,收入却要比自己单干提高30—50%,有的甚至要提高一倍。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运营,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提高了规模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起到了推动整村整镇机械化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的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耕地的适度规模流转经营。

二、农机合作组织将成为土地流转经营的主力军

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加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和补贴比例的逐年攀升,各种大型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趋于饱和,这就意味着跨省区间的机收、机耕或机播的机会越来越小。在新的三农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将为农机合作组织提供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在调研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始尝试不同方式的土地流转经营方式。如**县富民小麦种植合作社的土地承包、兴隆镇农机作业协会的土地托管,孟寺镇沙窝村农机作业协会的土地租赁等。这些农机合作组织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除了在租赁、托管或承包的土地上作业外,还进行跨区作业、良种供应等服务。他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无论从事订单作业,还是土地托管、租赁、承包,都是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主力军,是农民种地的后勤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农机合作组织都能有条件租赁、承包或托管土地,也不是所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必须发展成为农机合作组织。因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赚取利润,如果拥有耕种收全套农机具的成本比雇佣农机合作组织的机械还要高,当然会选择与农机合作组织合作,而这也将成为未来农机合作组织生存方式之一。

三、参与土地流转经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在调研中发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参与土地流转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将影响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第一,尽管农机合作组织都有规章制度,实行统一组织生产的模式,但实际操作中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目前大部分农机合作组织会员(社员)不交纳会费,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转主要是靠带头人的信誉和人品在维持。这样的模式缺乏发展后劲,一旦带头人出现问题,可能这个合作组织就面临散伙或重组。

既然作为一个合作组织,就不仅要有输血功能,还要有造血功能。如果适当收取会费或提取一定的公益金,除了保障合作社的正常运转,还可以有剩余,就有能力考虑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参加土地流转经营还需要一个平台,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近几年,由于农业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种地投入低、产量高,加之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从而土地产出效益不断提高。有的农机合作组织本来已经与农民签订了耕地承包或租赁合同,但看到土地产出效益提高后,不少农民嫌承包价低了,要么涨钱、要么退地;也有农民看到别人种植经济作物发财了,也想把地要回去。在调研中发现,类似这种问题让所有想流转土地的农机合作组织感到头疼。

这些农机合作组织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把农民想流转的土地挂出来,通过这个平台的运作,使土地流转真正有法规保障,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有相对稳定性

此外,农机服务组织是近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尽管借助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发展很快,但毕竟因其主要从业人员是农民,相对来说,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不是很到位。要想使之成为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还需要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帮助,使之健康快速发展壮大,为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6篇:关于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加快农机化发展的分析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使农产品进入市场,关键是要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即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能保证最佳经济效益要求的经营,靠什么呢?要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先进的农机化生产技术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已渗透到农村的各个领域之中,是农业生产的载体,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与农业生产面积相适应的农机化经营规模和水平,是提高农业单位产值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农机化与土地经营规模的关系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单位在适当的土地面积上的经营,即保证单位土地生产面积上的最佳经济效益。当然,农业生产方式要与农业经营规模相适应,有什么样的生产规模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例如,农业生产的日韩模式,由于人均农业土地很少,农业生产单位经营规模小,实现了小型化机械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之路;而以美国模式为代表的大规模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实现了集约、高效规模化效益。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略有下降。过去我们经常以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来证明小农经营的有效性,但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库中看到,目前日本农民的人均土地规模已经是我国的7倍,韩国是我国的3.5倍。分散型的小农生产,制约生产效率的提高,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优势难以发挥,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这也正是我国出现农机跨区作业的原因之一。

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农机化发展,提高农机使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促进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就是解决小农生产的问题,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与机械化生产率的问题。使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必然途径。

二、潍坊市农机化发展现状

1.农机化水平。截止2006年底,全市农机总值达到60.71亿元,农机总动力942.4万千瓦。联合收获机总量达到8984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增加631台。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107万亩、机播731万亩、机收567万亩。从总体看,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较发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机械工业体系,创立了“中国农机城品牌”,可以保证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后对农业机械的大量需求。

2.农机社会化服务。

前期,我市农户经营规模小,通过土地经营规模扩张,组织化程度提高获取规模效应的空间有限。但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上,通过组织化的方式提供社会化服务,获取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且也为实践探索所证明。90年代前半期开始,为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一些农机手独自或组织起来,跨区域流动提供社会化的服务。由于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农户分散经营与机械化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受到了广大农户和农机手的普遍欢迎,不断发展壮大。据估计,农机跨区作业,约一半是通过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组织化的方式提供的,即使是农机个体提供服务的方式,也普遍与农户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大大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潍坊市农机部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协会的通知》。到目前,潍坊市现有农机协会112家,属于县级的5家,乡级的35家,村级的72家。

乡、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情况: 农机作业 公 农机股份制

农机合作社 中介服务组织

司 公 司

66 88

48

164

其它形式 60

小 计 426 发展农机大户情况: 按农机固定资产 按服务项目

农机户10-3030-5050-100100万以农田作业以农机运输以农产品加以农田基本

其 它

万元 万元 万 以上 项目为主 项目为主 工项目为主 建设为主 总数 3777 895 279

145

2647

1153

329

776

191 50396

3、农机三夏三秋跨区作业

在小农户分散经营的情况下,通过农机服务组织和跨区作业这种形式,部分克服了农业资源规模狭小,农业机械利用率不足,生产成本高昂的局限,是在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重大制度创新,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和农民组织化模式。在2006年,潍坊市三夏作业高峰期,全市上阵各类农机11.2万台,机收小麦518.6万亩,占小麦应收面积的96%,创历史最好水平。到外地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达4400多台,为农民增加收入8000多万元;接收外地来潍坊跨区作业的机械5200台以上,接机和派机数量均实现新突破。三秋期间,共上阵各类农业机械15.6万台套,完成机耕面积523万亩,机播509万亩,玉米机收82.8万亩。秋季各类机械跨区作业总收入达1130万元。

三、现代农业要求下的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机化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

首先,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问题。正如工业化大生产过程一样,农业生产在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要求下,需发挥规模效益,充分发挥机械化大生产的优势,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农产品才有国际竞争力。小农户生产,从生产成本,机械利用率,技术适用性限制了某些机械化技术的运用。虽然,跨区作业部分改善了当前的现状。据测算,小麦联和收割机在跨区作业的过程中,非生产作业成本占到整个生产成本的25%-30%。在小地块作业导致小麦损失率增加2%-3%,由于很少采用大型联合收获机械(收割机割台尺寸大于2.5米)作业,导致小麦每亩收获成本比美国高10%-20%。

其次,农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农业规模化生产,需要生产土地的适度集中。现代农业要求以专业化协会为组织形式,机械化、信息化为生产手段,生产国际化标准化的农产品,这就需要生产规模的适度集中,机械化的专业分工生产。因此,需要土地的适度流转和集中,以实现规模化效益。

四、促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实施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合理推广大型农业机械,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积极的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农民使用大型高新农机具。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要在基本完成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玉米等其它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重点提升花生、薯类收获农业机械化水平;努力发展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重点提升以秸秆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主的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这三个方面来提高全市的农机化综合水平。大力发展与动力机械相配套的现代农业机械。

(二)推进农机科技创新。按照“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产区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国内外先进农机化技术及机具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坚持科研、生产和推广相结合,农机农艺相结合,大力普及农机实用技术,加快现有农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选准农机发展方向,采取积极政策,加大大型农机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机作业规模化,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更好地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及服务业发展,推进农机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农机化分散的手工劳动是形不成规模的。只有实施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大面积耕种,才能解放劳动力,实现专业化分工的农业大生产。实施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需要搞土地流转;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机规模生产,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搞好农机销售、维修、作业“三大市场”建设,促进农村农机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机经营和服务效益进一步提高。组织好夏季跨区机收的同时,以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适应机具为主,积极稳妥地推进秋季农机跨区作业,扩大范围和规模,提高机具利用率。

(四)加快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按照潍坊实际,从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入手,把“中国农机城”品牌做强作大。下大力气扶持一批农机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强大的农机物流企业,巩固发展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农机管理、使用典型,尽快地将“中国农机城”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第7篇:农机局四项措施加强“三夏”前农机安全管理

农机局四项措施加强“三夏”前农机安全管理 “三夏”将至,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通过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形成依法管机,依法用机,遵章操作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二是加强乡村道路农机安全检查,消除农机安全隐患。以治理乡村道路、场院、作业现场违章违规农业机械为突破口,以无牌无证驾驶操作、违章载人为整治重点及时查处和纠正农机安全生产隐患,防止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农机经营市场的监管工作力度,为农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加强对农机配件经营门市部(公司),农村机械维修网点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三无”农机产品的查处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农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农机监理站站长是各农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全县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和领导责任,防止轻安全、放松管理的倾向,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00九年五月八日

第8篇: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农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在现代农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作业范围日趋广泛;但农机事故也在不断上升。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机综合能效,及时消除农机事故隐患,降低农机事故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隐患

1.1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

主要有拖拉机(手扶、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和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以下简称《培训法》),对这部分车辆和驾驶员实施安全管理。拖拉机的转向性、制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车辆差、噪声大、易疲劳、运输安全系数低,其在从事道路运输过程中较其他车辆更易发生事故。为此,在国家制定的交通、农机安全管理法规中,均对拖拉机载人做了禁止和限制性规定。但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一些群众为了一时方便,搭乘拖拉机的行为时有发生,而重特大农机事故中,大多数都与拖拉机载人有关,这样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另外,超载运输也是造成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超载易导致方向失控、制动失灵、在爬坡时车辆易向后滑,极易发生事故。

1.2农田作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机

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农田作业环境简单,会操作就行,不会发生事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从事农田作业的机械与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相比,虽然相对发生事故的机率较低,但前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十几倍),且作业有一定季节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如我县每年有近百起农机农田事故。因此,对出事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同样不能放松。

2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培养一支驾驶操作技术过硬、法规意识强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按照《条例》和《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农机安全生产作出应有贡献。

2.2要大力宣传,全民动员,营造人人共同遵守{条例》的良好氛围

对农民朋友还应该加强农机安全作业常识宣传,使他们能够知道农机安全常识,了解农机安全常识,在生产中遵守安全规章,以便消除因第三者过失造成的农机事故。无论是农机交通事故还是农田作业事故,第三者的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如此。为此,(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从上述规定可知,《条例》既要求机动车驾驶员遵守,也要求每个公民遵守。对于串机丛事农田作业,凡是参于作业人员和周围其他人员,都必须遵守农机安全作业规章,确保安全生产。

2.3督促机主按时参加农机年检,并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些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4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机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监督检查是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加强农具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落实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守《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力保障。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机交通安全举行检查,特别是对乡村道路农机交通安全的检查。目前,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是一个盲区,交通管理职能部门把监管和整治的主要精力放在交通流量大的国道、省道、县道及城镇街道等交通要道上,无暇顾及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之有些农用机动车主的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识差,他们趁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之机从事违章运输,于是无证行驶、违章载客、超载、人货混装等违章现象泛滥;加之乡村道路的路况环境使农机使运输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另外,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在农忙季节,集中精力对农机农田作业进行监管,全方位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2.5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依照《条例》规定,本着以责论处的原则,处理农机事故

从事交通运输的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比较易认定。但对于拖拉机违章载人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事故处理机关一般都认窆驾驶员负全责。其实,这样划分事故责任是不客观的,更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也在一定程牢上放纵了一些违章搭乘拖拉机者的行为。《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货运汽车挂车、拖拉机挂车、平板车、起重车、自动倾卸车和罐车不准载人”。根据这一规定,利用拖拉机载人的驾驶员和搭乘拖拉机的人员其行为都是违反《条例》的。概括起来,拖拉机载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情况:一是驾驶员主动要求行人搭乘;二是行人主动要求驾驶员同意搭乘;三是行人强行搭乘。因为,事故处理机关在处理拖拉机违章栽人事故时,应根据《条例》规定,根据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上述3种不同情况来划分驾驶员与搭乘者的责任。这样对驾驶员和违章搭乘者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对农田作业农机事故的处理,应按照《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和其他有关规定,以责论处,以便教育广大农民朋友人人都要遵守奉全规定,及时消除各种农机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作者单位:150913 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9篇:四、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兴隆林业局农机安全监理站,是局设备动力科的分设机构,负责兴隆林业局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主要工作职责是: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法规、规章,对本辖区的农机及驾驶人员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农机事故发生,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2、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驾驶人员进行考核和审验。办理核发牌证和各项移动登记手续;

3、对农业机械及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路检路查),纠正违章行为,依据有关规定对违章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

4、处理农机事故,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执行农机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5、建立健全农机及驾驶人员和农机事故各类技术档案,做好管理工作;

6、负责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农机驾驶人员参加各种安全教育;

7、负责农机安全管理装备管理和有关费用收缴工作;

8、履行农机管理法规和规章赋予的其他职责。

兴隆林业局设备动力科

上一篇:感恩我的父亲作文下一篇:如皋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