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品牌学校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打造品牌学校

打造科研品牌 创新学校发展

一、创新科研机制,浓厚科研氛围

“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是附小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二附小的科研工作是从附小的科研传统中走来的。但是如何使二附小的科研工作,既秉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既埋头苦干又勇探新路,既持之以恒又不在低水平徘徊呢?真正的契机出现在2004年,附小南北两校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将“科研兴校”作为二附小二次创业的切入点、突破点和生长点,并构建了确保高水平科研的制度和机制。

1、设立教育研究部,让科研有家

科研要有阵地,科研更要有适宜科研的“场”。二附小1998年创校,2002年设立教研室。教研室虽说播下了学校科研的种子,但当时的主要功能定位在教研。2005年,基于学校发展对科研的呼唤,科研工作从当时的教学管理部彻底分离出来,成立了教育研究部,功能定位直指科研。教育研究部的设立,有利于规划科研方向,建立科研档案,制订科研制度,强化课题管理,培训科研教师,让科研有家,让科研回家,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

2、建立四级课题管理,让科研有序

课题管理,是科研工作的重头戏,也是科研工作的最佳载体。加强课题管理,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学校科研工作管理网络,让科研有序。几年来,二附小在课题管理上,逐渐形成了“校长——教育研究部——龙头课题组——分课题组”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使科研工作分层有序地开展,保证了课题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确保了科研工作积极、有序、深入地开展。

3、成立学术、学科委员会,让科研有人

科研的主体是教师。如何实现科研重心下移,关键是将教师中的研究力量凝聚起来。为此,自2002年起,学校成立了引导科研工作的学术委员会。2004年起,各个学科成立了引领学科发展的学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附小南北两校分别设立,学科委员会打通两个校区,两个委员会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使科研工作有了主人,而且是后继有人。因为两个委员会是动态的,其辐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创立教师科研基金,让科研有位

发展科研,要向科研倾斜。发展科研,要为教师的科研创造必要的条件。2007年,学校首次启动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这项科研制度,受到了全校青年教师的欢迎。每年由学校提供研究经费,对教师的学术发展和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和动力作用。

本届“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学校,基于问题,基于特色,真正做到了让科研亲近每一位教师,科研不再被束之高阁。教师成为科研主体的态势将更加鲜明。

二、打造科研品牌,凸显科研特色

1、引领创新。震撼思想,做前沿的科研

科研具有引领作用,富有前瞻性。几年来,东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的教育科研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并敢于选择和挑战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以确保学校科研的高端站位,推动学校的自主创新。

(1)针对热点,寻求创新

德育向来是教育热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德育更是热点中的热点。然而,现实中的学校德育,往往表现出三个先天不足:一是虚,二是软,三是被动。那么如何使学校德育由“虚德育”变成“实德育”,“软德育”变成“硬德育”,“被动德育”变成“主动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突破的瓶颈所在。因此,二附小力图将德育纳入课程,其目的就是规范德育内容,完善德育流程,确保德育时间,增强德育实效。

几年下来,学校以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重构了系列隐性环境德育课程、系列主题活动德育课程、系列学科渗透德育课程、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系列校园游戏活动德育课程、系列“阳光节日”德育课程、系列“阳光假期”德育课程,并逐渐形成了学校“阳光教育”的理念,即实施阳光教育,打造阳光校园,拥有阳光教师,成就阳光学生。

(2)针对难点。寻求突破

新课程改革,是针对课改前繁、难、偏、旧等问题提出的。课改后又出现了少、慢、差、费现象。看来,课堂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教育的难点问题。2004年,二附小承担的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子课题正式立项并开题。作为学校的一项龙头课题,这项研究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无效、负效现象,提出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并结合“一代师表”霍懋征老师提出的“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教育思想,寻求突破。课题的创新点是以“减负”促“高效”,提倡用“做减法”的思想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课题的突破点有三:一是向传统的“多做就好”的定势挑战,去伪存真;二是解放儿童,给学生能动发展提供可能和空间;三是教师着力建构“生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针对焦点,寻求实效

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在课堂。课堂和谐的焦点在教师。而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一脉相承,自然又是焦点中的焦点。因此,从焦点出发,往往能切中教育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2006年,二附小《构建和谐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在吉林省教育科学学院立项,以其焦点价值,被确定为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的突破点有二:一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本模型,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探索教师的成长规律。

总之,作前沿的科研要有创新精神,要视野开阔,要与时俱进。但作前沿的科研并不意味着赶时髦,更不是跟风、做表面文章。二附小的前沿性科研注重新思想的引领,注重专家引领。但同时强调课程本身的经典价值,以及重大课题的内部关联。

2、立足校本,植根问题,做有用的科研

能够解决问题的科研是最有价值的科研。二附小大力提倡校本科研,强调行动研究,其意义也在于此。校本科研,其各项课题基于学校,基于课堂,基于学生,均来自于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科研并不是外在的附加,而是教师实践中的内在需要。

(1)着眼学科的品性及重点,实施校本开发

小学现开设11个学科。我们将这11个学科划分为三个类别:语、数、外为工具类学科,音、体、美为表现类学科,道德、生活、社会、科学、信息为综合类学科。尽管新课标强调小学课程的综合化特点,但学科教学的不争事实,又决定了必须注重学科品性,科学把握学科的重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因此,附小南北两校自2005年起,启动了全学科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2006年,又在原有基础上,各学科针对重点领域和特色,启动了新一轮校本课程研究。如,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数学学科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研究》,外语学科的《英语每日读的实践与探索》等。

(2)着眼教学领域及难点,创新校本策略

各学科在不同的领域,都存在着一些“老大难”问题。

如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和作文教学。2006年,二附小率先提出并实践“阅览室阅读”,即减少常规语文课一周,将学生带到阅览室读书。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打开一条通道,涵养读书习惯,浓厚书卷气息,让学校书声朗朗,让学生开卷有益。同样,针对作文批改实效性不强、教师负担重、学生不看重等问题,在学校的指导下,闵威老师创立了“互动式作文评改”新模式,开放评价主体,让师生、生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互动、碰撞、交流,让习作成为儿童生活、成长、生命的载体和历程,真正实现作文与做人的结合。同时,新课改后也存在一些新领域的新问题,如语、数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领域,基于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袁雪娇老师的《走进三国》、李莉老师的《茶文化》、刘仙灵老师的《废纸里的数学》等都构建了很好的范式。

(3)着眼学习方式及方法,提升校本实效

新课程改革,其最终的着力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从学生的“学”出发,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我们的科研才能最终到位,并能解决问题。小语拼音教学是儿童入学后语文学习的第一项难点,如何激活拼音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实效性。在学校的推动下,宋军校老师研发了汉语拼音游戏牌,并在全校进行了实验。游戏牌的介入,必将改观课堂教学的面貌。同样,在新课改中日益凸显的课件泛化等问题,如何保留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并将课件开发转为学具开发,我们也做了两项思考,并通过首届“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基金”项目的立项加以牵引。一是“向上走”,开发网络教学“场”,如郭杨等几位老师立项的《网络下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模式的研究》。二是“转身走”,开发学生需要的学具,如李铸衡等几位老师立项的科学课课题《“做中学”教具与学具的开发》。

总之,科研不是空穴来风,课题不是无中生有。科研来源于实践,课题来源于问题。在科研中,我们注重小题大做,小题深做,小题精做,进而让教师真正尝到科研的甜头儿,看到科研的效益。

3、提高效率。减轻负担,做整合的科研

做整合的科研,意在强化科研的效益。密切科研与教研的整合,能提升科研效率,如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密切科研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能提升科研的动力,如课题《构建和谐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密切科研同办学特色的整合,能提升科研的地位,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本课程的研究》。整合的科研一举多得,一因多果,是对科研的解放,更是对教师的解放。

做整合的科研,意在减化研究头绪。首先,学校确定具有牵引作用的龙头课题,然后以龙头课题统整。《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本课程的研究》、《构建和谐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三项龙头课题,整合了“做中学”科学实验、电脑机器人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保持原有级别不变,也有具体的课题组,但归并到龙头课题中加以实施。这样,简化了头绪,减轻了负担,各项课题的研究互动交流,优势互补。齐头并进。

做整合的科研,还要将这种理念带到具体的课题研究之中。如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中,兰海燕、刘冰老师执教的《鼠标下的水墨古韵》,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在“高效课堂”实验中,田大志、姜志勇老师执教的《让篮球在节奏中跳舞》,是体育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整合的思想软化了课题与学科的边缘,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失自我,提高了科研的效率。

三、发挥科研引领,收获科研硕果

1、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扎实有效的科研,带来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几年来的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学校现有全国科研型名校长、科研型名教师4人,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名教师5人,吉林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优秀会员38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底蕴丰厚、科研意识新、科研能力强的研究型团队已经形成。

为了鼓励教师多出成果,著书立说,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科研成果推介小组”,旨在为全校教师发表科研成果牵线搭桥。

2004年以来,东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教师共有70余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15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学校结集出版三套丛书,共12册,即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第二届年会系列丛书、 “阳光教育”系列丛书、东北师大第二附小“组本行动研究”课题系列丛书,共收入教师成果1267篇,累计200余万字。

2、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科研兴校,科研扬校,科研强校。近三年科研品牌的打造,科研特色的凸显,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创新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05年5月至今,《吉林教育》、《新教育》、《现代校长》、《实践新课程》等重点期刊专门宣传和推广了我校科研工作的各项成果。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次就二附小开展的科研活动进行专门报道。二附小的科研工作写进了学校发展的大事记,也记录了新时期学校科研创新的不平凡历程。

2005年5月,二附小承办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第二届年会,开学校承办国家级科研盛会之先河。吉林省教育学会会刊《新教育》为此做了专题报道。来自全国和省内的500余位代表到会。北京中心课题组组长赵萱盛赞这次年会开得非常成功,展示了二附小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敢于争先的精神风貌。二附小的科研总是先走一步,领先一步,再上一步!

2007年5月,“吉林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阶段性成果展示会”在二附小召开,这是吉林省小语届的盛会,更是展示国家课标教材实验成果的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国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专家组成员、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雷实教授看过我校学生的“特色活动展示”,他兴奋地说“你们的学生,即兴背诗、即兴作诗,这是真功,附小不愧是一所名校!”

2006年9月,《构建和谐课堂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在吉林省教育科学学院正式立项,实现了二附小教育科研资助项目“零”的突破。吉林省教育科学学院张旺院长出席课题开题会,并对二附小的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科研是附小的办学传统和特色,科研是一所学校不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和动力。教师是科研的主体,是科研的主人。促进科研觉醒,内化科研习惯,是科研成功的关键。科研的本质是一种解放,科研要关注今天,更要关注明天。科研是一项没有止境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向未来,江北师大二附小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追求教育科研的新高度!

作者:王显才

第2篇:立足特色,打造优质品牌学校

深圳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深外)创办于1990年,是市教育局直属重点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校、广东省文明单位,是教育部确立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理事会学校、全国13所可保送20%高中毕业生上重点大学的外国语学校之一。

深外历年高考上线率都达100%,本科率一直都在95%以上,扩招后重点率依然达到55%~75%,涌现出包括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广东省高考英语、语文、物理等单科状元,深圳市中考状元等一批优秀学子。学生在各类竞赛中佳讯频传,夺得过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一等奖,摘取过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单簧管比赛第一名,国际青少年芭蕾舞大赛金奖和精英世界模特大赛中国赛区第一名等闪亮的桂冠。

二十年来,深外被称为“深圳特区基础教育的‘三面红旗’之一”。深外毕业学子遍布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学业成绩好,综合素质高”而广受赞誉。

深外的品牌效应是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立足特色,提高质量,塑造品牌”,是深外在二十年内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健壮的发展要诀。

● 顺应时代需求,正确定位

深外是广东省首家公办外语学校。深外的创办,是当时的深圳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捕捉到正在风生水起的特区外向型经济建设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紧迫需求而果断做出的决定,是为特区建设而生,学校以创校校长龚国祥、现任校长汤佳宏、副校长黄海强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以强烈的事业心勇挑重担,不畏困难,借助政府的支持,不仅创建了深外,而且审时度势,对学校做出了正确的定位,把办学目标确定为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外语学校,把“全面发展+外语特长”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及“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打造学科优势,带动全面发展

深外把外语打造为第一个优势学科品牌,建构了立体的外语教育体系。同时,也把特色建设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抓手,使特色内化为素质,进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外语特长的人才”的目标。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营造校园文化中鲜明的外语氛围

学校的文化氛围是特色的最重要外显标志。深外把校训“爱国求知”、校风“文明进取 求实创新”、教风“教书育人 治学严谨”、学风“勤奋博学 尊师友爱”等用中文和英文大字号写出,制作成标牌挂置在学校运动场的四周。校园里有写着多种外语的“外语广场”,有风格优雅、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爱国园”作为“外语角”的常规地点。各个会议室、阶梯教室内都有双语励志牌或双语名人名言;小语种课室也都被精心布置得宛如该国文化的窗口… …处处宣示学校跨文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的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立足教学,强化学科建设

(1)开设多语种。深外现已开设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六个语种。学生在基本掌握一门外语的基础上,都选修了第二外语。

(2)实施“起点高,方法新”的外语教学方案。直接选用原版外语教材和全国外国语学校统编教材,教师“用外语教外语”,引导学生养成用外语思维的习惯,力求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开展小班化教学;实施“讨论式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模式。

(3)拓宽特色培养渠道,提供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的平台。为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深外每年都举办“外语节”,学生以外语朗诵、演讲、演剧、讲故事、配音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校“外语节”、“外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活动都向社会开放,在深圳市组织的“百万市民讲英语”活动中,将“外语角”办到“社区英语广场”,带动和促进市民学习英语。学校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在本市举办的外事活动,担任世界牙科联盟年会、世界米氏帆板锦标赛、国际高尔夫球比赛、手球比赛、高交会等的义务翻译工作;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十多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利用假期派学生赴友好学校交流学习。

(4)加强外语教学研究。学校每年举行外语教学研讨会,对外语教学进行诊断和会商。

在不断强化外语特色的过程中,深外成功打造了外语优势学科,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和有外语特长的素质全面的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3.全方位培养,提升素质

(1)外语特色的建设不仅培养了学生突出的外语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知晓国际礼仪,在中外文化差异中应对自如,敢于面对国际竞争,善于有理有节地参与国际合作。学生素质内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向深层发展。

(2)处理好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学校特色与学生个性发展和谐统一,学生外语特长与全面素质同步共进。例如,举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各种竞赛班,使有专长的学生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外语节等四大节,使各种兴趣爱好和擅长的学生各展风采;定向越野、中西方文化比较教育等几十门选修课,文学社、漫画社、球类俱乐部、街舞社等几十个社团,供学生把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会、团委、班委等各级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团队协作、锻造领导力的舞台;校园十大歌星评选、辩论赛、模拟联合国、元旦迎新年汇演等富有吸引力和青春活力的活动让学生充分释放激情和创造力… …中央电视台也曾专程拍摄学生掌握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三把金钥匙”的专题片向全国播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其全面素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领先垂范,推进信息化应用

1.规范制度,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语音室管理制度》、《微机室管理制度》、《校园网中心机房管理制度》、《校园网用户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学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班主任业务档案管理和学生档案管理等的信息化。

2.依托课题,启动教研教学的信息化

学校科研处根据国家、省、市下发的研究课题指南,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研究课题,及时在校园网上公布,并组织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工作;依托校园网对参与的国家、省、市和校级科研课题实施全程管理。近几年学校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和一系列省市校级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出版论著十多部,有60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

● 严格要求,优化师资和管理团队

深外从全国二十多个省招聘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严格挑选各学科教师,并且十分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加强教师师德方面的培养,培养了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校领导团队专注于行使好领航和管理职能,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充分运用有利的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服务;依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决策,制定学校发展的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深外启航远征的方向和效率;贯彻民主集中制并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和法规,使各项管理规范、有序,并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坚持以德立校、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管理过程中“情与法”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并增强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 扎实工作,丰富内涵

对历次各项评选、评估,深外都视为发展的新契机,对照评价指标,认真审视自身,查找不足,补缺补漏,及时整改,精益求精,不断地自我完善,增进内涵式发展。

未来的深外,将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用品牌效应进一步打造品牌,建设更加富有发展潜力的学习型组织,打造更加声誉卓著的教育品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吴珍冬

第3篇:培育主题文化 打造学校品牌

一、引言

任何一个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都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或文化传统中进行,履行着保存、传承与剖新文化的使命。因此,研究教育必须探讨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必须探讨文化传统怎样左右着教育思想。绍兴是越国的古城,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奋发图强的精神根植人心。历史上,越王勾践为了洗雪耻辱,提出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性口号,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抓住了教育,抓住了培养人这个环节。从那时起,越国人就懂得走重教兴学、富民强国的发展之路,尤其是面对逆境和困难,常常能屡建奇功。两千多年来,绍兴的稽山书院、蕺山书院、阳明书院等虽几经沧桑,但旧址尚在,是过去绍兴城区优质教育辉煌的实证。在近代,绍兴城内,绍郡中西学堂(今绍兴一中)、私立越材中学(今建功中学)、私立明道女学堂(今北海小学)、成章女校(今成章小学)等百所老校,是绍兴优质教育薪火相传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管理形态已从经验型、制度型迈向文化型。有的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出发,突出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建中的作用;有的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出发,提出实现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的转型;有的从学校文化层次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学校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的重建;有的从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出发,提出学校文化重建要立足本土、面向未来,立足传统、面向世界。建设学校文化风生水起,成为促进教育均衡、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内涵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但学校文化必定是应有之义,并且从办学出特色、办学水平的意义上讲,学校主题文化先行尤为重要和迫切。对此,我们设计了针对绍兴市越城区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区属学校的文化建设状况。

二、问卷设计调查方法

文化和学校文化都是学术研究领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学术概念。为避免误解,我们假设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以及支撑这种行为方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对教师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工作作风、态度倾向的调查,可以为推进学校主题文化建设提供依据。因此,我们从三个维度来设计问卷,即准确认识学校文化(4题)、客观评价学校文化(9题)、着力建设学校文化(11题)。

鉴于问卷调查是一种有结构的书面调查方式,具有诸多优点,比如调查内容、形式统一,便于作定量分析,匿名性,简便易行等;而抽样调查则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调查样本,抽样的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本次调查的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涉及11所学校的207位教师,通过其在键盘上直接答卷,得到有效答卷207份,调查数据用Excel统计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上看,教师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是满意的,学校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引领着学校的发展

1.对学校文化概念有准确的认识

文化是极其复杂的,涵盖的内容丰富,包含的范围深远。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认识学校文化,并得出不同的结论。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在专家眼里,学校文化是一种动态、积极的,体现着群体精神和意志的教育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学校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既能体现学校历史传统又是当代学校全体或大部分师生认可的、极具特色的思想意识,这种意识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愿景和信念”的教师占84.54%,认为“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占67.63%,认为是“学校的校训和特色课程”的占95.17%。这些是他们从自己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感受到的,并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方式、言说方式以及行动方式中。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关于文化的话:“人本是散落的珠子, 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我想,这种对文化的精辟描述或许可以用于我们的学校文化。换言之,学校文化就是能够把散落的师生个体串成一个整体的那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而这根“细丝”的名称就是学校文化的主题。

2.对学校文化价值有科学的判断

提及到“评价”“评定”,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评分、分等级、排名次等词汇,这是人们对评价的认识存在着一定误区的缘故。因此,在现实中,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评价往往停留在设施、考试、分数、升学等显性指标上,而内隐的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校训等核心要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其实,学校文化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评定的活动。具体来讲,是指在一定的学校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在运用科学的手段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校文化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学校文化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调查显示,教师不仅“能清楚理解校训”(占75.36%)、“心悦诚服地接受学校的制度管理”(占85.02%),而且“学校领导与教师没有矛盾冲突”(占73.79%)、“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大于竞争”(占75.36%),“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良好”(占83.09%),“学校文化已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占65.22%)。这说明广大教师对学校文化建设评价已从传统的设施一流、环境优美、抢牌夺杯等侧重于筛选、鉴别事物的方式,转移到诊断、改进、激励、导向、调控等发展功能上来了,对学校文化的评价,最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区分出学校文化的好与坏,而是为了提炼学校的主题文化、转变学校的发展方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这种科学的价值判断无疑是学校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3.对学校文化建设有务实的行动

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既要有自然而然的积淀,也要有设计雕琢、描绘叙说、筛选改造、应需传承等务实的行动,用语言、图像、概念、修辞、活动、仪式、典礼等形式进行人为构造。调查显示,每所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在有意识地建构着自己特定时期的文化标志和文化象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类型选择上,71.98%的学校都认为自己“属于自我提升型”,说明学校发展已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提升的新阶段。正因为如此,有56.04%的学校“正在强化顶层设计,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有35.27%的校长正在“积极推动和参与学校文化的建设,循序渐进地培育学校文化”;有55.07%的学校正在“突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有70.53%的学校正在“加强教育科研、开发校本课程”。这说明通过新旧学校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取舍,学校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行动是务实的,成效是显著的。

(二)辩证地看,教师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学校文化建设显得“杂乱无章”

调查显示,有20%的教师对“所在学校的历史文化不熟悉”,有17.39%的教师认为“学校样样都是特色”,只有14.98%和11.11%的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师生关系和学生的精神状态”,这是对学校文化认识上的误区。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整个校园建设上,可以发现,许多学校在网点调整中抓机遇,或拆旧翻新,或易地重建,教学设施配备齐全。虽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但这些校舍结构趋同,缺少特点,教育的建筑形象迷失了方向。也有不少学校在景点、景物上做文章,或把理念刻画于墙上,或把校训横挂于廊中,但这些理念和校训“口号化、概念化、雷同化、一般化”的较多,教育的内涵品质迷失了方向。还有部分学校,在活动形式上下功夫,一会儿“创新教育”,一会儿“国学教育”,虽然搞了许多活动,有的甚至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元素,但因其缺少顶层设计的规划和整体构建的措施,虽有零星闪烁的美景,却始终没有星光灿烂的夜晚,教育的价值取向迷失了方向。一句话,学校没有鲜明的主题文化。

四、对策和建议

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一大转变。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培育主题文化,要以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导向,以学校现有的特色为基础,按照“主题文化—特色学校—教育品牌”的路径,突出“四大变革”,循序渐进。

(一)变革办学理念,提炼主题文化

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或借用名言,或取自俗语,或来自自己的感悟。但无论出自何处,其都是包含了某种行事准则或人生哲理的智慧之语,都是校长本人深以为然,并以此自励的人生信条,也是基于学校实际对“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等问题作出的深层次、理性的思考。提炼主题文化必须综合考虑理念、校训、目标等核心要素。

1.厘清办学理念

在科学性、实效性和客观性上进行广泛学科的论证,促进办学理念的再提炼、再升华和再创造,从而形成确实能引领学校长期发展的一个完整、系统的观念体系。不本末倒置,把教育方针搬来当作办学理念;不以偏概全,把学校特色项目当作办学理念;不急功近利,把“短、平、快”的显性指标当作办学理念;不弃离本源,把否认前任的“科学做法”当作办学理念。

2.练达学校校训

校训,是办学理念的外在形式,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展示给社会和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之一。因此,学校要紧扣办学理念确定富有个性和冲击力、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校训。

3.明确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则是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的、一定阶段内学校发展的理想预期状态,是办学理念的理想追求在学校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办学目标的制订,要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思路和学校实际,针对不同主体和工作内容,先拟订总体目标,再细化为目标系列,并给每阶段各具体目标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标准,同时配套相应的检测、监督机制,以保证目标的稳步实现。

4.研制实施方案

学校主题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可从背景分析、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活动、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基于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从全局和长远的眼光,提出具有创新性、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工作思路;系统性,要对学校的德育、教学、科研等管理网络以及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的工作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合力,推进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规范性,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与执行系统,严格按“章”办事,以保证行为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扎实工作、有序推进;差异性,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特有的优势资源,移植到主题文化建设中,确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势态;适切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真正做到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

(二)变革课程结构,拓展主题文化

课程是学校中相对稳定的因素,而学生却千差万别。课程面对“适合学生”的挑战,必然有自己的应对。

1.做实基础课程

追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不是无条件地“迁就”学生,而要是找到既体现教育目标,又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做实基础课程,一是校长切实履行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职责,承担一定的教学和教学指导任务;二是坚持“1+3”教师任职任课策略(即一位教师教一门主课、三门特长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三是优化质量监控,狠抓各门课程的合格率,对基础学科开展有效的调研与质量监控。

2.做强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美味大餐”,就越城区而言,要实施好地方课程《越文化教育读本·魅力绍兴》和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从课程计划(内容包括课程开设的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时方案、实施办法、课程评价等)、课程实施(内容包括在课程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做法、遭遇的问题与解决办法、评价的手段等)、课程资源(内容包括师资建设、装备投入等)、课程成果(内容包括反映课程研究有关资料、典型课例、案例分析、教学论文及课题报告等)。

3.开发生本课程

对“生本课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认为,生本课程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它要求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为着眼点;主要传授给学生以生活经验,并以学生的自我建构为主;以实现学生更好地成长,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也就是说,生本课程的“生”,可以指学生,可以指生活(或生活经验),也可以指生长,还可以指生命,或者说生本课程是一种比较随意但很有价值的课程。学校的班(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等就是一种生本课程。

(三)变革教学管理,实践主题文化

在学科教学中要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就意味着我们的课堂不仅要强化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养成。

1.常规管理,从“五环”转移到“五精”

适应学生的教育首先要有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凯洛夫根据教师施教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课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五环法”。这个“五环法”引入我国并演绎至今,形成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的教学“五环节”。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上就要做到“五精”,即备课精心、上课精致、训练精当、辅导精诚、测评精到。笔者认为,“五环”是基于“师本”的教学思维,学生得围绕教师而转;而“五精”是基于“生本”的教学思维,其本质是在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

2.科研管理,从“工厂”转移到“田野”

一直以来,我们把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分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县(市、区)级课题,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只有申报了以上级别的课题,才能被看作是正规的教育科研,导致中小学教科研存在着选题被人牵着鼻子走的问题。其实,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如果离开了课堂的研究,那就算不上真正的教育科研。因此,要紧紧依托课堂,选好总课题,下设若干个子课题,并通过读书征文、校本教研、课堂比武、校报校刊等推动学校文化向纵深发展,在广阔的科研“田野”中追寻“草根”的学术成果。套用“微言大义”这个成语的意思,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课堂教学”之类的研究,包含了多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专业化智慧的提升、学习型团队的建设等教育宏观理论之大义,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

3.评价管理,从“应试”转移到“常态”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涉及学生、教师及家长等方方面面,也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实行“学业考试”。初中要以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为背景,扎实做好重高推荐生的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学要继续完善期末学业抽测和分项测评工作,不断探索免考、补考等多种制度,建立六年一贯的“成长的足迹”学生评价体系,分低、中、高三段,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和社会对孩子的培养预期加以设置,形成多元评价的学习氛围。

(四)变革师生关系,彰显主题文化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要求教师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教师要退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地位,把教学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鼓励者、协助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为主、以讲代学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自学式、读研式、讨论式、活动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由教学活动中的配角转变为主角,在教师主导下,由被动接受教育走向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营造学生的文化磁场

按“加强文化熏陶、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实践能力”的工作要求设计活动,使文化场具有这样几个要素:学校有足够浓厚的文化气息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陶冶,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或项目导向供学生选择,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发展能为学生今后的深造进行导向;学校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组织能力、领导才能的各种社会实践机会。

3.密切家校的联系方式

如果要使教育适合学生,那么就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家庭。我们除了要研究学生的共性之外,更要重视学生学习个性的研究,特别是对“学困生”“特殊家庭生”“外来务工者子女生”等,要提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课题”。学校行政领导要争做改进“学困生”的先锋,通过“结对子”等形式,长期关注,细心呵护,形成人人关注“学困生”的氛围。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品德,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上来。

对于文化,笔者总是怀着一种敬畏之情,虽然知之不多,但又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没有文化,深怕因此而被同行轻视。于是,炮制了“主题文化”这一命题。也许人们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觉得文化太虚。这是一件好事。但必须强调的是,学校教育肯定存在着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主题文化是一种项目引领,一种整体引领,也是一种内涵引领。

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如果把教学设备暂搁一边,各要素间的关系因教育理念不一,可构成下列几种模式:一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三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四是教师带着学生牵着教材走进生活。

第一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二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三种是初级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模式;第四种就是高级的互动模式,学生力图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着重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称此为研究型学习模式。不管是何种模式,都得用教材教。因此,钻研教材就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语文教师来说,钻研教材就是解读文本,通过文本解读确定“教什么”,再通过联系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怎么教”,这就是教学设计。它转换成“学什么”“怎么学”,就是“学习设计”。因此,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执教能力的基础,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执教能力,首先要从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入手。

一、语文教师备课中的常见问题

(一)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资源

有人这样描述教师备课的习惯:“拿来教学参考,翻书找找教案,网上下载课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往往放在搜索与浏览上,花在课堂构思环节的、有意义的独立思考是相对不够的。

如果教师长期不进行独立的思考,那么就会对文本失去自己的声音,从而产生对教学参考书以及现成的教学资源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所“侵蚀”的是教师教学的根本能力。特别是年轻教师,如果在职初阶段就养成这样的备课习惯,那么在其后继的教学生涯中,就很难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如果教师备课时习惯于先看现成教案和案头教参的话,那就容易将文本分析与学习设计两大环节混同在一起,而在两者混同的时候,文本分析往往容易被忽略,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学习设计的质量。所以,克服教师对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源的依赖性是当务之急。

(二)过于突出教师的解读,忽略学生的文本体验

在备课中,不少教师缺少“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的习惯。特别是阅读课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关注的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常被忽略,课堂俨然成为教师展示自我解读能力的舞台,学生被定格为纯机械地接受或复制教师的“真知灼见”。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认识常被教师的解读强行“排挤”或“替代”。学生的阅读期待和个体差异没有得到尊重。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合作就显得困难。

(三)过多设计挖掘和链接环节,学生思考难以充分

应该说,“重教轻学”是目前教学中的一个致命问题。教师往往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铺陈,而忽略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语文课上,教师试图装入太多的环节和内容,引用了大量课外的资料链接,以追求课堂的所谓“深厚”和“深刻”,从而导致资料堆砌繁杂,而学习设计华而不实,甚至脱离文本。学生在课堂上或眼花缭乱,或疲于抄录,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也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也是语文教师备课中见多不怪的顽症。

(四)教师的阅读视野相对狭窄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一方面源于个人的悟性,另一方面源于教师广泛而积极的阅读。可是,目前教师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或者应试压力等种种原因,往往只关注教学用书之类的参考书,很少或基本不去涉猎其他书籍。这样,禁锢的思维无从发现阅读的美丽,贫瘠的精神田野无法开出迷人的花朵。教师对文本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阅读视野,在狭窄的阅读视野局限下,教师对文本的开掘就很难达到思想开阔和理解深刻的程度,学生也就得不到更深的阅读体验,文本对学生思维砥砺的价值体现更是微乎其微。

(五)教材本身的功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教师的备课是基于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的活动。教师的备课除了既要考虑教师教学的主体性地位和顾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素外,也要关注起教学桥梁作用的载体——教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以教材为依托,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利用教材,精心组织读者与文本作者展开互动式对话,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深味读书之乐,经历体验过程,受到强烈感染。而在现实的备课中,多数教师只是把教材当成工具、手段、媒介,只用教材呈现知识,而不会利用教材开发学生的潜能,也就无法使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探究与生成过程。

(六)异化的集体备课没有起到研究交流的作用

很多学校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但从目前的现状看,集体备课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由于教学任务重,同一个备课组的教师难得有时间在一起讨论交流,集体备课有名无实;二是只有分工,缺少交流,集体备课只是各司其职,完成既定的备课任务,只是将各人的教案合订在一起;三是浮于交流,没有研讨,集体备课多数关注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并没有深入探讨“教什么”的问题,因而集体备课只是“动动嘴皮子,走走热闹场”;四是因教师评价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导致同伴之间沟通不畅,甚至暗自较劲,各自封闭教学资源。在没有集体备课的时代,大家还会各自钻研备课。而在组织集体备课后,反而出现了教师钻研教学的“空洞”。集体备课的真正意义绝不是共享教案,而是让教师在集体交流、讨论、研究的氛围中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二、提高语文教师备课能力的切入点

(一)提高教师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多数时间是以文本解读为核心展开的。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广义上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上指一篇篇的课文。顾名思义,“文本解读”从字面上来看就是“通过分析来理解课文”。

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具体情况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理解的过程。文本解读的提出目的是针对以往过于强调“标准答案”“答案唯一”等个性的忽视与泯灭,尊重读者自身的背景、经验、能力、特质等对个人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影响,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和环境都有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文本解读应该具有“独立性”“差异性”“变化性”等特点。

文本解读要抓住文本的主要要素:主题、线索、语言、情感、结构和表达方式。

1.把握文本的主题

解读文本时我们要追寻作者的意义,即作者为文时的旨归。在关照文本主题之下,全面展开对文本的梳理和分析,形成对文本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建构自己对文本的思路。

2.理清文本的线索

线索是作者在文本中隐藏的语言符号,是走向文本价值的指向标,它体现作者写作的行文思路,也隐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和理解文本时,要从线索处出发,沿线索走入文本的世界,归结文本的价值,体味作者寄寓的微言大义。

3.关注文本的语言

每个文本所呈现的语言形态是不同的,解读文本要针对文本的语言特点,从文本的语言中揣摩作者所承载的情感、思想,“倾听语言发出的轻微声响”,叩击文本的内核。

4.品味作者的情感

作者是带着某种特定的情感进入文字的,每一种文本都融入了作者的丰富情感。文本的每一处语言中,都有作者情感的影子。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剥离文本语言的外衣,经由语言的桥梁,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5.抓住文本的结构

作者在文本中一旦确立言说的意图,必然会借助某种特定的文本结构来传达。文本结构主要起着如何更好地寄托作者赋予文本的意义和如何把文本的内容合适地呈现给读者的作用,读者在文本既有的结构中开展阅读,有效地进行多重对话。

6.明辨文本的表达方式

一个文本采取哪几种表达方式或在文本的哪些关节处用哪种表达方式,都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都表现了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阅读和阐释文本时,对文本的表达方式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在看似不经意的表达中,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发现。

(二)根据文本特点,构思课堂学习与课堂指导

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指导的过程。教师的教或指导,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与体验,必须尊重文本的特点。

根据教材编制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文本大体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大类,如果按照现代文文本中语言的表达形式,我们又可以把现代文大体上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论述文三大类。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本,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和由此形成的学习设计必须符合相应文本的特点,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演绎也必须尊重文本内在的规律。唯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才能依循文本固有的特点。

(三)正确理解、运用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源

强调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并不是排斥教学参考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源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应该如何对多种多样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恰当的、有所取舍的、为我所用的学习。

目前的教学参考资料主要有:关于课的设计的,有网络教案、课堂实录、课件等;关于文本分析的,有教参、背景资料,分析材料等。

以教师喜见乐用的教学参考用书为例,“教参”往往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或者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参考意见,当然也包含着编写者自己的见解。由于考虑到每个人的社会阅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存在差异,所以聪明的编者往往给执教者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教师面对教参的态度,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通过原汁原味地阅读课文,确立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样才有可能借鉴“教参”所提供的他人经验,用以验证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补充与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也才有可能凭借这一切,将课文内容编制成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

教师面对资源的学习与利用方式主要有:如何借鉴别人的教案,怎样取舍组合链接材料,背景材料何时介入最佳,等等。这些都是极有讲究的一门学问。

(四)扩大教师的阅读视野

提高教师解读、阐释、把握文本能力的策略众多,而其中扩大教师阅读视野是提高教师解读文本能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对文本肤浅化的理解、粗枝大叶的解读现象的根由,还在于教师自身阅读视野的局限。教师如果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文本,对文本进行创见性阐释,课堂教学就不会空虚,不会局促,就一定会踏实有效;也只有教师掌握的内容比课堂应讲授的内容全面得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这样上起课来才会真正地胸有千壑、得心应手。

为此,教师就不能只专注于教学参考资料,不能抱守着“教参就是一切”的观念,而要打破自己固有、僵化地依靠教学资源的思维,从课本走向课外,广泛涉猎教学理论、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著作,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开拓自身的阅读视野,从而在文本中找回自己的声音。

(五)转变教师的教材观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材是教学的中心。”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建立全新的课程学习理念,改变以往的教材观。我们常说,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材不是圣经,不是法典,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是教学的凭借,是学生精神营养的来源,是语言学习的范本。它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提供了师生对话的“话题”,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素材,对其进行重组、整合,并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丰富多彩的课来。

三、研修策划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设计了三项实践研修活动,以提高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

(一)自编“教参”

对于一般教师来说,“教参”似是教学离不开的“拐杖”。但“教参”的编写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这是保证教学底线的一项措施。“教材”主要反映的是基于课标,对单元、对课文的一些普遍的认识。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它可能是一种帮助或依靠,而对于有思想的教师来说,它又可能是一种束缚。

通常情况下,教师是“教参”的读者,而让教师经历“教参”的研制过程,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把握文本及教学设计。

自编“教参”活动就是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尝试做一个“教参”的编者,既要以教师的身份解读文本,又要站在课程专家和学者的视角介入文本。教师要以自身的专业素养,以自我的判断、个性的评价,独立审视教学材料的价值,确定文本在“写什么”。

在“教参”的编写过程中,教师要对文本有一个完整的“感知—理解—评价—创获—设计—说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观照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它以把握文本的意义为归宿,体现的是“文本中心”,读者向文本靠拢与挺进,发现与建构文本的意义。

自编“教参”体现的是另一种文本解读方式,是对一个文本价值的发现和再创造,有利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开发文本的多重资源,实现文本教学资源的重构,避免盲目地信奉教学用书,改变教师关注的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按硬性的预设去“教学”程式化的“内容”)的现象,改变“将经典作家神化、圣人化、宗教化、意识形态化、道德化、功利化的倾向”。

(二)独立备课

独立备课是文本解读通往教学实现的桥梁。教师在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后,便应把重点放在独立备课上。

为提高独立备课能力,备课小组的成员可选取同一篇课文,经过“独立解读构思”“相互交流讨论”和“查找相关资料”三个环节的分析讨论,确立文本的价值取向,采取同课设计的策略,建构教学内容,再交流各自的设计,决定取舍,反复研磨,进而形成多次教学设计。

1.独立解读构思

教师脱离一切备课的参考资源,以“自我”的角色进入文本,即凭借自己的认知结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去研读课文,不唯书,不唯上,抛开一切专家学者的至理名言,全身心地进入作家的文本世界,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作家的心灵对话,弄清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写得怎么样”等问题,从主题、结构和语言层面了解作者存思之精妙,运笔之匠心。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学情分析,独立构思课堂教学思路,形成第一次教学设计。此环节教师解决的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2.交流讨论

在备课过程中,仅仅凭借“个人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同伴。大家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认真倾听同伴的意见,并进行及时的交流讨论,这是一种以“非我”(这里指的是同伴)的角色进入文本的途径。在各自交流解读和设计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和更新内容和思路,扩充文本解读的内涵。

除了“同行”外,以“学生”角色进入文本是另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以学生的角度,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去进行阅读,预料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当然,“非我”的角色可以有很多,比如其他学科的教师、非教育界的朋友,甚至还可以是“长辈”“同龄人”等等。他们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呈现不同的理解,从而打开教师文本解读的视角。

3.查阅相关资料,开展资源学习

当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解读的底气后,接下去的关键能力是围绕教学中心筛选资料。研修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开放网络,允许教师搜索相关资料,并提供该课文的部分资源(包括教参、网络和其他参考资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改进教学思路、教学环节,精心营造细节,并最终形成第三次教案。其中的关键是锻炼查寻、甄别、筛选资料的能力。

独立编写“教参”与独立备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环节,彼此独立又密不可分。独立编写“教参”着眼于宏观解读文本,全面解构文本的意义;独立备课侧重于从微观解读文本,选取文本的教学资源。基于编写的“教参”而又不拘于编写的“教参”,独立备课活动的开展才显得有效。阅读教学不能一味追求文本解读而忽视了教学设计,或把文本解读等同于教学设计。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有脑中构思、纸上设计和课上活动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是文本解读(自编“教参”)、教学设计(独立备课)、教学活动(教学实现)三者循序而进的教学演绎。

(三)阅读推荐

阅读推荐,是从课内走向课外的阅读教学拓展实践。作为研修活动之一的“阅读推荐”,让教师在自己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和进行阅读指导。它是教师综合文学素养的一次检阅,既要求教师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广阔的阅读视野,还要求教师有对文字的敏感度、对文本驾驭能力、对文本价值的阐释和发现能力等。“阅读推荐”是打开教师阅读的一扇窗,更是给学生的一个精彩的世界。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确立相关阅读文本

这些文本可以是与课堂学习相关联的作家的其他篇目,或是其他作家相似的作品,阅读这些文本或文本群对课堂学习是一次有机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课内知识,也可以扩大阅读视野。这些文本也可以是陶冶情操、蓄积涵养、扩大视野的经典作品。一定程度上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经典作品,就是聆听先贤圣者的智慧之音;阅读经典作品,就是沐浴大师圣贤的精神之光。阅读经典作品之于学生是“打下精神的底子”。

2.全面细致解读阅读文本

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研修活动如独立编写“教参”和独立备课中,形成了文本解读意识和观念,进而可以有选择地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文本进行全面解读,再从情感、表达、主题、结构和语言等层面细读作品,分析作品构思之精妙、运笔之匠心、思想之深邃。

3.悉心推荐阅读文本

教师在解读阐释作品的基础上,要去粗取精、去劣存优,对文本的价值作出精辟的概括说明或描述解说。如果向学生推荐,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同时还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问题的引导,以吸引学生开展有价值的阅读。

作者:何灿华

第4篇:如何打造品牌店铺

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擅长别墅装修设计,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百货商场与街面店的选择

究竟是把店开在百货商场更好还是开在沿街店铺更好呢?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百货商场跟街面店各自的优缺点。

1、百货商场的优点和缺点 1)百货商场的优点

前期投资小。百货商场通常是扣点形式,这样不用一次性支付大笔租金和转让费。

便于管理。百货商场有专门的营运管理部门对人员招聘及管理、店铺的形象等进行统一管理,省去了加盟商或品牌公司部分管理方面的精力和成本。尤其对一些未操作过服装品牌生意的加盟商有较大帮助。 前期工作简单。不用办理“三证”跑东跑西,直接跟商场签订合同即可。在装修方面也工作相对简单一点。

商场自身的品牌效应对业绩的带动。特别是一些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商场,会对服装品牌的业绩有一个较大的带动作用。

品牌形象的树立。在目前中国的老百姓心中,百货商场通常都代表着一种“档次”,百货商场的进驻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 2)百货商场的缺点

回款周期长。特别是一些信誉不太好或者比较“牛”的商场,回款周期较长,这样资金的流通较为不畅。

运营成本较高。虽然百货商场一般不用交租金,但扣点方式按相同的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南山区桃源路苏豪大厦18F 官方网站:http:/// 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擅长别墅装修设计,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销售业绩来算通常是高于街面店的运营成本的。

内部关系复杂。特别是一些销售较好的商场,内部的关系非常复杂,处理这种关系所花费的精力和财力通常是比较巨大的。

促销活动力度大、次数频繁。尤其是近几年商场之间的竞争,造成了促销力度的大比拼,特别是一些进货折扣高、商场扣点高的品牌,在某些活动的时候是“亏本清仓”。而且对于同一个品牌跟街面店的促销活动难以形成统一。

2、街面店的优点和缺点 1)街面店的优点

店面形象好。街面店有自己独立的橱窗和门头,室内有三面墙,店铺面积通常也会比百货商场里的大,装修也不用受到百货商场在某些方面的限制。

管理的自由性。如可以随意的播放更适合自己品牌定位的音乐,员工可以穿着自己的工作服,员工的站姿、服务方式等都可以根据自身品牌特点自由控制。 2)街面店的缺点

前期投资大。沿街店铺的租金越来越高,而且有些店铺甚至要送出较大的一笔转让费,而这些费用通常都是一年一次性付出的,增大了前期投资的压力。

管理难度较高。不像百货商场一样有额外的管理,对业绩管理、安全管理等都必须由经营者独立完成。

那么,结合了百货商场与街面店的优缺点,我们到底该如何去选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南山区桃源路苏豪大厦18F 官方网站:http:/// 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擅长别墅装修设计,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择呢?我们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品牌的定位是否与商场的定位相符。首先要看品牌的自身定位,有些品牌更适合做商场(如中商档女装等),有些品牌更适合做街面店(如大众休闲装等)。同时也要结合商场的定位,有些商场是定位走高端路线的,有些商场是定位中低价位的休闲装的等等,我们的品牌要与商场的整体定位相符。

2、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文化。如北方市场更习惯于到百货商场购物,南方市场更习惯于到商业步行街购物。当然这也不是绝对,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3、考察商场的信誉度。目前国内有个别商场的信誉度较差,如回款周期、每月所扣除的其他费用等。

结合以上几点因素,根据自身品牌特点,建议以百货商场与街面店相结合的方式,扬长避短,以提高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占有率。

SOHO家庭办公十大必备要素

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企业允许员工SOHO办公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节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南山区桃源路苏豪大厦18F 官方网站:http:/// 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擅长别墅装修设计,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省办公成本,然而SOHO也是需要“投入”的,这个投入产出比是否划算?

现如今,似乎除了股市在跌外,其他都在涨。“现在连物业也一纸通知我们,房租金每平米每日增加0.6元,按200平米的面积来算,一年下来我的公司要多支付43800元!”一位民企老板精打细算着每一笔企业运营的支出。确实,在全球经济萧条时期,每一位企业老板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我们是不是该考虑让一部分员工SOHO了?这样我们差不多能缩减一半的办公租金。”这位民企老板说着。其实,抱着这样想法的老板不在少数,但是实际上采用SOHO办公的中国企业,却是少之又少。

然而,SOHO正在成为现代劳动市场就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据统计,在美国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Olsten公司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56%的北美公司永久性或试验性地允许其雇员居家办公,其中82%的高科技公司、新闻媒体和出版业都推广了居家办公形式;保险公司紧随其后,有67%;服务和批、零公司次之,为62%。

在我国,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越来越多拥有良好知识背景和雄心壮志的中青年人,已经加入到SOHO一族中。上海的居家办公人员就有70万,在北京,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00万。

跳出严肃压抑的办公室环境,脱离错综复杂的职场关系,工作的自由性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向往之。但也正因为如此,SOHO办公通常要求在家工作的员工比在单位工作的员工具备更强的内驱力、更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南山区桃源路苏豪大厦18F 官方网站:http:/// 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擅长别墅装修设计,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好的组织性和时间观念。这就需要管理者组织员工尽可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职责、个性特点、工作风格,帮助他们认识SOHO办公对于他们的优劣所在。因为一旦对不适合的人采用了SOHO办公的工作方式,那么在远离办公室的地方他们将难以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甚至要大大低于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效率。

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成为SOHO一族,有人这样描述SOHO的生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工作”。但是,你知道吗?不是每个人都适合SOHO,能够成为SOHO一族,有些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加入SOHO族的10大必备要素

1.必须是一个能主动工作的人,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地完成手头的事情。

2.应该是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人,能在没有同事协助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3.必须是一个做事计划性很强的人,懂得维持工作与生活方面的平衡,不会因为在家工作而导致生活秩序大乱。 4.能够控制工作的进展程度。 5.应该是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6.拥有管理事务的能力。假如你对行政、财务、行销等方面一窍不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南山区桃源路苏豪大厦18F 官方网站:http:/// 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擅长别墅装修设计,厂房装修,办公室装修

通,就得考虑一下自己去学习相关知识或是请人代为处理。 7.具备出众的专业能力。没有专业知识与能力就等于缺乏竞争力,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

8.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资源。你最好有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资深的工作者最适合从事SOHO。

9.幕后的支援——财力。钱虽不是重要的因素,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稳定的财力作后盾,会使你创业的初期无后顾之忧。有精良的工作设备。储备至少3个月的生活费用。SOHO的收入并不稳定,银行存款能保证你在生意淡季时生活无忧。

10.定期回顾工作情况。工作半年后应该评估一下这段时间在家工作的业绩。看看有没有完成预定计划,能否再作进一步的提高,然后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制定一个新的目标。

深圳市五欣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南山区桃源路苏豪大厦18F 官方网站:http:///

第5篇:如何打造一个品牌

打造一个品牌,就如同让一个人出名大家都知道他,知道他的特长,在他的领域就会联想到他,同理打造品牌就是打造个人,从他出生学会走路说话等都要一路的关怀,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品牌的企业家都把自己的品牌看着比自己都重要,品牌对于他们就是自己的儿子。

我们要打造一个品牌现在有了最初的目标就是培养自己孩子一样,茁壮成长,第一个是出生,有些品牌很注重出生,如同企业背景,什么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看来,就如人出生一样,有些家庭环境很好有些很差,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出生好以后成就就大,有时候贫困家庭的孩子奋斗史才是一部传奇故事。我说这些只是希望一些中小企业前期做品牌老想着打造自己品牌的历史背景,甚至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造就这种背景,其实大可不必,背景只代表出生不代表未来,而且现在中国社会都或多或少有些仇富心理,太大气的品牌背景反而会对些客户造成反感。

出生后就是对孩子的照顾了,对于一个品牌最重要的就是产品的品质,今后有多大的发展和市场。本身产品的品质就决定了今后是平坦大道还是崎岖小路,所以一些注重打造品牌背景的商家还不如将资金和经历用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功能上,毕竟这才是最终消费者好坏与否的关键。

产品有了后就是营销和市场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是最痛苦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个品牌的营销大多数会分为线下和线上,但是未来的趋势是电商到处都在,所以二者会越来越通化,但是为了初期的起步还是将其分为线下和线上二部分,一个产品的排头兵是线下,线下找代理,产品进店都可以面谈,这也是线下成功率大,速度快的原因,但是线下有地区和人员的限制,线下你也只能重点性的打造几个区域,人力物力有限,线下的好处是稳定,而且可以获得产品的一手信息,这样对产品未来的改进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在做线下的同时注重培养你的市场人才,线下市场人才就是关键,人才加产品就能给你打出一条通天大道。线上为什么慢呢?有些人会提出,现在电子商务多快啊,开个淘宝天猫打几个广告我就可以卖出去了,这些都是没做过大型电商的理念,电子商务现在市场的确越来越大,但是产品更多,参差不齐,每年有多少新产品加入天猫,每年双11过后又有多少厂家血本挥泪退出天猫,这些都是厂商的前期铺垫不足,以为电子商务就是入驻平台,花钱打几个广告就可以了。也许你做一个产品只是为了卖点销量,你可以那样做,但是要做一个品牌你需要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的铺垫,这个铺垫包括线下到线上,线下你要有用过你产品的客户群,如果一个产品没有线下,没有一定量的客户用过产品就去线上推,那是不负责任的,有线下忠实客户的体验和支持才能发掘品牌的亮点。在线上,必须要做百度、社区、门户网站铺垫,你产品的研究成果,一些经验必须要有分享,品牌就是让人知道,如果产品一个百科都没有,一些使用后的文章都没做,网络都是空白或者是一些b2b网站的信息,这样的产品对于电子商务品牌就是三无品牌,一个好的品牌必须在网上不单单是产品信息,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动态信息,好的品牌是不断发展的,这些都是通过企业动态信息呈现的。做乐38就是这样所以做线上不单单是做广告也是做内容,做大布局大规划。

产品市场和信息热度建立后就要着重建立完善的售后团队,一个品牌要长久就要有一个专业的售后,想让客户以后再买你的单,售后不言而喻。

品牌文化是开始产品发展就开始确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适合自己产品的文化才是本企业的文化,品牌文化要开始就要向你都员工传达,一是让员工有奋斗目标和理想,二是让员工不由自主的在观念中树立企业的文化,就会在日常中体现出来。

在运营中大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营销占总成本的比例,随着现在广告费、服务费等费用不断上涨,这些比例也慢慢提升,但是我个人觉得一个好的品牌营销费在35%以下才是良性的,因为当你投入过多的营销广告,你产品本身的研发和改良投入的费用就不断减少,一个研发团队投入少的团队未来何谈发展呢?所以一些花大量资金投入广告的公司,很多产品质量还不如一些默默无闻的同类产品,推广和研发比例的把握是每个做品牌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上面只是我在做品牌运营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下。

第6篇:企业品牌如何打造?

如何打造企业的品牌优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呈开放化趋势,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原来的产品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品牌之间的竞争。美国广告研究专家莱利莱特有句名言:“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短长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就是拥有市场优势的品牌”。优秀知名的企业正是凭借其品牌优势在激烈竞争中成功地占领市场,而使得正面临品牌空心化危机的其他企业与其同台竞技时感到力不从心。作为普通企业,必须克服空心化危机,实施有效的名牌塑造战略,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维持和强化原有的市场地位。

产品优势;

1、 环保:对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装修,人们除了视觉的个性追求外更注重健 康环保,而传统的石膏板或是其他未达环保标准的集成吊顶很难达到装饰效果和环保健 康的完美结合,因为,石膏板的“涂料”和油漆就有甲醛等,而普通的不达标的铝材也 同样含有有素物质产生微辐射,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都较大。

奥盟的产品采用铝镁合金为基材,不含毒物质,表面的处理工艺及色彩均在出厂前就已 完成,现场施工无需任何辅助加工,完全达到环保健康的标准。

2、 风格:奥盟的产品集合了欧式、现代、田园、新中式的主流风格,让三维家居吊顶的色 彩及造型完全与各类装修风格和家具达到了极佳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奥盟的产品研发每 年都是依据最新的装修审美趋势进行“量身设计”,持续保持设计风格的前沿性。

3、 安全:奥盟拥有近二十年的五金及电器制造历史,企业发展的前十五年基本上是以出口、 为行业内大中型企业提供五金件及电器件的OEM 配套供应商,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制造 经验,业内领先的检测线确保奥盟电器产品的技术可靠性。

4、创新:为了打造全新三维吊顶空间,奥盟首创了黄金比例的480 规格系列,大视界的规 格更好的满足了家居空间的审美需求,根据国家住宅产业化的新标准480 规格真正实现 了材料的节约,奥盟的创新不仅是在风格美学方面,更科学,更具实用性。同时也更好 的实现了行业竞争的差异化优势。

价格优势;

奥盟一直秉承规模化生产实现成本最优的经营原则,多年的强大制造平台赋予了奥盟规 模化集采的优势,让利于经销商让经销商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理念,使得奥盟的价格独具竞争 优势,与同行业同类产品相比,不仅由于优秀产品带来的性价比,更是比同行业近似产品价 格低于20%——35%,在市场上满足更多层次的需求的同时依然保留了较高的利润回报。 政策优势;基于奥盟的品牌战略,14 年公司的营销政策的投入高于往年1.5 倍,高于行业平均标准1 倍以上,2014 年作为奥盟最要的品牌升级年,公司启动品牌战略资金1000 万,旨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区打造30——50 家样板店,政策开路品牌护航是奥盟公司给合作伙伴的承诺

服务优势;

为客户创造价值就是为公司创造价值!专业的专职营销团队以及国内知名工业设计机构 共同形成了强大的奥盟团队,在技术指导、销售技能、活动执行等公司以传帮带的服务理念 尽心尽力为经销商提供协助支持。3 个工作日发货、8 小时处理应急事务、一般事务24 小时反馈等为经销商提供坚强后盾,ERP 微机管理用户档案、全国售后呼叫中心等为各区域建立品牌美誉度添砖加瓦。

发展优势;

奥盟是一家创业型发展中企业,自品牌创建以来,奥盟的合作客户流失率<10%,实现盈利 的合作客户>95%,年盈利超50 万的达35%,年盈利上百万的达7%,成功的盈利模式正

在嘉兴奥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持续复制中。奥盟公司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研发能力、制造实力及管理能力,正是奥盟的企业深厚的基础带来快速的发展,未来奥盟公司将成立各省区营销中心/分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市场更将深度运营,分公司将是以核心代理商组成的股份制公司。

第7篇:如何打造强势服务品牌

在谈何为强势服务品牌之前,有必要定义强势服务品牌是什么?强势服务品牌是具有专用商标的服务,服务商标持有者以高质量的、独特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延伸全方位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的需求,使消费者对服务企业的形象、竞争能力、服务水平给予认同,成为其忠实的消费者,从而达到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的目的。目前,这种新型营销手段受到了企业的青睐和欢迎,成为企业塑造品牌的新卖点。

创建强势服务品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国内外无先例可循的开创性的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来对待,不可盲从,否则,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强势服务品牌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它有可识别、可操作的内在特征及其在市场上的表现。

强势服务品牌的特征

强势服务品牌是企业在消费流通、服务领域提供销售、服务中形成的独特的服务模式,是被社会或消费者所认可和信赖的业务技能、接待艺术所产生的一种效应。其特征主要体现于智能型的销售技能、市场型的服务方式、情感型的服务艺术。强势品牌的特征不是企业主观臆造的,而是消费者在生活中积累的结果。这与消费者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品牌传达的信息有关,品牌信息穿过各种屏障后,最终留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就是品牌的特征,强势品牌的特征是消费者感觉到的活生生的全部,是消费者所以购买强势品牌的原因。在实行品牌服务中必须根据其特征强化服务内容,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规范服务标准。分析消费者对服务品牌的印象,强势服务品牌一般表现出两大特征:服务品牌定位、保护、宣导;服务品牌差异和品牌个性。

1.强势服务品牌定位、保护、宣导。服务品牌定位是品牌传达给消费者本企业为什么好及与竞争对手不同点的主要购买理由。消费者根据自已生活中对一个企业服务品牌的感觉,包括与其它竞争对手的比较,看这些企业服务品牌之间有何差异与不同,然后在心中对企业服务品牌进行定位。虽然在最初时企业管理者要向消费者发出服务品牌定位提示,但一个企业服务品牌是否在消费者脑海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还是取决于消费者。强势服务品牌的定位与消费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消费者也因此对它们的接受度较大。强势服务品牌的定位往往构建在消费者感觉到的地方,诸如利益、情感、形象等。消费者评价一个强势服务品牌也往往从服务品牌的功能、所代表的形象、能满足的利益出发进行判断,强势服务品牌就是因为企业经营者发现了构成服务品牌的核心内容,认识到了消费者最关心的方面,并对其投资和维护,才保证了服务品牌的强势,也维护了消费者对企业服务品牌的忠诚。树立品牌服务保护意识。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品牌服务也具有自己的专用商标,这种服务商标是企业的形象和服务质量的具体体现,同产品商标一样具有专用性和排他性,任何创出自己服务特色的企业都要高度重视自己服务品牌的保护,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目前,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已开始重视服务商标的保护问题,通过立法对服务商标进行有效地保护。因此,流通企业应借这股东风,高度重视和强化对自己服务商标的保护,及早注册品牌服务商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宣传倡导,形成品牌服务的热潮,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品牌服务是提高经济效益、适应现代市场竞争、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优化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只有实现品牌服务才能完成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战略性转变,使企业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2.强势服务品牌差异和品牌个性。服务品牌随着商业服务的发展而发展,是在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具体服务中提炼而成。而顾客满意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同时满意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和规定的模式。由此可见,强势品牌服务应该针对不同的顾客,让顾客全方位的满意,而且应该永无止境追求让顾客得到尽善尽美的满足。就服务品牌发展过程看:从规范服务——承诺服务——星级服务——优质服务——品牌服务,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鲜明的品牌个性可以解决消费者为什么选择强势服务品牌企业购买产品的原因。尤其在品牌竞争中,当同质化非常严重时,服务品牌个性能赋予消费者一些更亲近和更生动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超越服务品牌定位,它远比定位传达的内容更多。服务品牌个性最能代表一个企业品牌与其它企业品牌的差异性,许多品牌定位都差不多,鲜明的品牌个性给企业强势服务品牌一个机会,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自已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势服务品牌个性是企业品牌的灵魂,它可以动起来,和消费者主动去沟通。

强势服务品牌的表现

1.强势服务品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服务模式。一是充分重视媒体的运用,通过广告、新闻报道广泛宣传企业服务的特色,吸引消费者。二是注重把握时机,创造消费热点,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进行特殊服务,通过这种特殊服务来凸现品牌服务,增加消费者的服务认同。三是运用心理学原理,积极影响顾客的消费需求,通过现场示范和培训等方式,使顾客直观、真实地感受到服务效果,消除对服务的疑惧心理,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服务。因此,强势服务品牌就是使服务走出企业,使服务杜会化、特色化、有形化。

2.强势服务品牌是一种高效率的服务模式。一是提高服务人员的劳动熟练程度,在服务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服务效益。二是扩大服务范围,强化知识修养和教育,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附加服务。三是通过培养更多的品牌服务标兵,运用微机等现代化手段,扩大服务队伍,满足日益增强的服务需求。

3.强势服务品牌是一种规范化的服务模式。以其统一规范的服务过程,科学稳定的服务标准使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很少产生偏差,即使出现偏差也能很快得到纠正。从企业角度而言,保证了服务产品的质量;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受到了优质服务,达到了购物享受的目的。

4.强势服务品牌一种动态式的服务模式。品牌服务一反那种“用过即扔”式的服务方式,积极追求动态式的服务,使具体的活动蕴含更多的价值内容。它要求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开始前对服务对象和所销售的药品有深刻的了解;在服务过程中严格执行服务标准,耐心传授产品知识,帮助顾客掌握不品用法、用量以及禁忌等,并提供超值服务;在服务过程结束后要加强售后服务,即时对服务进行跟踪,求得信息反馈。

强势服务品牌的评定指标

从企业服务品牌的特征及市场表现,可以定性的认识和把握强势服务品牌,同时从量化的角度,也可以度量何为强势服务品牌。企业强势服务品牌的判断指标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

1.强势服务品牌知名度。强势服务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记忆程度。按消费者记忆一个品牌的程度,强势服务品牌知名度可分为无知名度、提示知名度、未提示知名度、第一未提示知名度和唯一知名度。从知名度来判断一个服务品牌是否为强势服务品牌,有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企业强势服务品牌知名度矩陈图来分析。图中提示知名度与未提示知名度两个指标相互联系,提示知名度为提示条件下知道某一品牌的消费者占所有被调查者的比例,未提示知度是在未提示条件下说出某一品牌的人数占所有被调查者的比例。强势服务品牌应处于高提示知名度和高未提示知名度的状态。消费者不但知道此品牌,而且在未提示情况下很多人都能说得出,一般说来,未提示知名度代表了强势服务品牌进入了服务品牌购买目录群,消费者较为喜受。

2.强势服务品牌认知度。如果消费者对企业强势服务品牌有不良的印象,那么此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肯定要走向死亡。如果强势服务品牌只因消费者对其印象不深,那么可以建立消费者可感觉可评价的标准,通过广告传达给消费者。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强势服务品牌的肯定,会给品牌带来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好的发展机会。这是明显的道理。

3.强势服务品牌忠诚度。强势服务品牌忠诚度是消费者即使面对更好更方便捷的服务,

也会持续选择这一品牌购买。塑造企业强势服务品牌就是塑造其品牌忠诚度。研究企业强势服务品牌忠诚度,要包括以下指标:品牌总体满意率;品牌再次购买率、再次推荐率及原因;品牌的消费缺憾。

4.强势服务品牌联想。强势服务品牌联想是消费者对服务品牌的所有记忆。强势服务品牌联想是品牌定位沟通的结果,如果强势服务品牌沟通积极,消费者得到的信息就会很多,对强势服务品牌的认知程度就深,消费者和品牌的关系自然密切。

强势服务品牌联想的内容一般包括:服务特征、消费者利益、经营特色、人物、个性等等。强势服务联想内容一般要有以下两项:品牌定位沟通的内容和品牌个性。

塑造强势服务品牌

塑造强势服务品牌时,应对企业的服务状况进行评估,对企业的现状做到胸中有数;其次,广泛搜集其他企业经营服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作为服务品牌建设的参照对象;再次,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弄清目标市场的特点,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具体指向,为服务品牌合理定位;最后,以品牌定位为依据,以企业现有的服务水平为基础,以先进企业为榜样,塑造强势服务品牌。

塑造强势服务品牌,明确服务品牌创建的目标。目标中无论是量的规定还是质的规定,都必须明确具体,以利于创建活动的对照检查。目标的确定既要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不脱离实际,又要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之符合积极、合理的原则。同时,要妥善处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没有长期目标,企业服务品牌战略的实施就失去了依托,而没有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实现就成了空想。因此,应二者并重,将其密切结合,以长期目标为指导,以短期目标为基础,使长、短期目标统一在一个完整的规划之中。为了确保服务品牌创建目标的实现,在确定目标时,必须制订相应的保障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身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它可使服务品牌的创建有可靠的保证。在规划中还要处理好服务品牌创建与日常经营的关系。要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不能彼此对立,相互掣肘。为此,应把服务品牌塑造过程中的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到日常经营之中,使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经营成果不断扩大;同时,把日常经营中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充实到服务品牌塑造中。

强势服务品牌塑造的成功与与否,集中表现在消费者欢迎与否上。由于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面对的消费者群因年龄、性别、职业、信仰、文化水平等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服务品牌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比如,老年顾客购物要求营业人员接等时耐心、细致、而男性青年购物则特别要求营业人员向其提供省时、便利的条件。正因为这样,企业创建服务品牌不可简单的地模仿别人,而应针对自己服务对象的需求来进行,以求得最终形成别具一格、有本企业特色的服务品牌。

为了塑造强势服务品牌有条不紊地、扎扎实实地进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两个组织:一是服务品牌领导小组,二是服务品牌咨询指导委员会。服务品牌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领导及有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服务品牌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划;审查批准企业服务品牌的创建标准;决定对服务品牌塑造有功人员和部门的奖励。服务品牌咨询指导委员会是塑造服务品牌的业务组织,由企业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职工及聘请的社会上的专家组成,在服务品牌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服务品牌的创建标准;检查企业、服务品牌开展情况,对遇到的问题予以咨询和指导;搜集、整理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信息并向企业进行传播;总结推广强势服务品牌的先进经验;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企业领导提出解决的建议;对创建成果进行鉴定;经领导小组授权,承担对企业职工的培训任务。

强势服务品牌的塑造是一项需消耗大量资源(人、财、物、时间等)的系统工程,因此,企业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全面运作,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力戒因盲目而动出现“搞形式”、“走过场”的结局。

作者:于长江

第8篇:如何快速打造强势品牌?

打造品牌并不算一个新潮的话题,众多同行也写过类似关于这方面经验介绍,可见品牌的重要,很多企业都将打造品牌放在销售产品的前面,足以说明对品牌的重视。笔者最近参与公司品牌的打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有成效,也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接下来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打造品牌之前,首先要做好产品和服务乃至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品牌应该是品牌产品与品牌服务与品牌文化的集合。

1.品牌产品

品牌产品除了价值高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质量高,作为一个品牌,没有高质量的支撑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企业要将一款产品打造成为品牌,就必须要把产品的质量坐上去,品牌不仅需要广告来传播,更需要获得良好的口碑,而获得好口碑的基础就是这款产品质量要好,同时,这款产品相交于其他的产品有独特之处,即便是功能相同的产品,也要在包装上体现出独特之处。

2.品牌服务

这里的服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身提供服务的企业,像搬家之类的,那么高质量的服务就要求企业的服务人员态度要好,工作的效率高等等。另一方面是指企业的售后服务,高质量的售后服务要求售后人员服务态度好,处理问题的效率高等等。

3.品牌文化

作为一个品牌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有一个关于公司和产品的品牌故事,或励志或传奇,同时,企业的员工素质也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很多时候,良好的员工素质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

在做好品牌的内部建设之后,就要借助外部宣传推广来树立企业形象,以下几种方式是笔者认为对树立企业形象比较有效果的:

1.借助代言人的力量

明星代言已不是新话题,明星代言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国家近两年也开始了对明星代言的监管;但这并不能说明明星代言没有了市场,只要企业慧眼识珠,能够找到适合企业及产品的代言人,对提高品牌知名度及认知度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2.借助网络的力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的威力日益凸显,目前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网络营销案例,网络营销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四两拨千斤,只要你有足够新的创意和高超的推广策略,你就可以成功.如果想要更高效地实现网络营销推广,可以选择一款不错的营销软件,像SKYCC组合营销软件,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实现多方位网络营销。

3.借助社会热点的力量

借助社会热点制造事件营销或者是公益营销对企业的公关能力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有把握或创造社会热点的能力;二是要具备把社会热点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三是要具备调动政府机关和新闻媒体等社会资源的能力,四是要具备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能力.

第9篇:如何打造品牌幼儿园

在目前抄袭之风盛行,教育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对于竞争,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民办园而言,研究品牌、讨论品牌、梳理品牌、重新确定品牌的意义非同寻常。

一、品牌是什么?

1、定义:品牌是一个价值主张,是企业的一切传播和营销活动须围绕的核心。是企业将自己的核心认同和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的载体。品牌不同于产品,产品和品牌是分属两个层次的,产品指的是物质及心理层面的,市一种心理感受,而却他有明确指向的一个附加值。我们看产品跟品牌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产品的制造是依赖于制造商,而品牌依赖市消费者,消费者的心里没有你,你的品牌就不存在了,而品牌则市唯一的。

2 、品牌的价值:品牌有四个价值。第一,品牌就是经验,因为消费者不可能逐个去了解产品,只好借助过去的经验,或者是借鉴别人的经验。第二,品牌就是合同,是一种承诺,一种默契一种保证。第三,品牌就是身份,就是地位和荣耀的象征。一般人的眼里,开奔驰车的荏,和开夏利车的人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所以在很多的半被动消费中,物的享受反而是其次的,品牌带给他的意义,远远大过于产品的本身。第四,品牌就是个性,使用什么样的品牌,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品牌的基本作用,是规避单纯价格竞争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保证。品牌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和导向性:

例:非常可乐上市的时候,有人做过测试,把非常可乐的倒进可口可乐的罐子里面,把可口可乐倒进非常可乐的罐子里面,在大街上做测试,来一个人问他,你有没有喝过非常可乐,你喝试一试,有一百个人喝完了以后,你会发现好奇怪,有95个人反应不太好喝,为什么呢?主要是味道不地道,让他们喝可口可乐罐子里面装的可乐,倒出来了以后,马上很多人由衷的赞美,你看人家的可乐,颜色也不一样呀!

二、塑造幼儿园品牌

民办园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之初,因为数量较少,具有的特色教育,周到,特色的家长服务获得了家长的青睐。然而短时期的火爆之后,到了今天,具有相同教育,近似服务民办园数量快速增多,竞争对手也采取了同样的招生推广策略,导致招生情况大不如前,甚至如果不通过价格战或是广告战血拚,招生任务恐难完成.对于公办园而言,来自其它公和民办园的竞争逐年加大,生存状况也不乐观.是拚受费、拚广告?还是拼质量、拚特色?抑或是拚师资、拚服务?答案只有一个:拚品牌。

创造一个吸引潜在家长的品牌形象是制胜的关键,幼儿园必须指定长远的品牌战略,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如果想让企业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壮大,如果想让一个品牌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品中脱颖而出,眼光就要放远些,除了在教室质量,教育特色,招生水平上下工夫外,还要在完善服务,优化形象上作足文章.品牌建设的意义让我们联想到上个世纪民办园刚起步时很多专家对我们的评价:民办园就是有个双语特色加个家长工作好才吸引生源的.我们身在其中觉得这一说法似是而非,现在想来,就是品牌的问题.

然而,一想到塑造品牌形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其重要的长期建设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做品牌是大集团的事,与己无关.大投入,幼儿园小,无能力.其实,任何园所都会从小到大,由弱而强,品牌需要长期建设,但并不等于短期就没有效益,也不等于要特大的投入.我们完全可以依照实际打造合身的品牌形象,通过在壮大的过程中利用品牌形象建设获取销售增值,而无须一开始就投入大量资金.

(一) 幼儿园品牌建设的条件

对于品牌建设而言,投资只是一个硬件条件,好解决.更重要的必须具备的是软件条件

1、一个好教育

家长是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感知品牌,接受品牌.教育可以说是家长对品牌认识的关键介质.在家长面前有无数的教育等候着她们的垂青.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必须经得起家长的挑剔,这是做品牌的基础.幼儿园做品牌一定要根埴于教育这个基础,品牌源子教育,高于教育,而且家长最初的品牌体验就是从孩子接受你的教育中得到的.人大附中的品牌美誉就是从其始终如一的高质量和超高的升"重点率"中的来的.如果没有一流的,可信赖,有特色的教育或服务,再好的品牌也无所依托,无从建造.

(21世纪园的教育美誉度的故事:大班毕业幼儿的重点小学的考试检验)

一个好理念

如果说,一个号好教育是一个品牌的依托的话,那么,一个好的园所运营理念则是建设好品牌的思想源泉,文化源泉和道德源泉.比如,急功近利者做不长品牌,一个幼儿园如果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就会导致只重视品牌知名度,忽视品牌美誉度,得到了金钱,却没有得到家长的满意和忠诚,许多强大的巨人企业和品牌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具有良好的经营理念.如:海尔,联想.再比如,缺少商德的企业做不了品牌,像蓝田,他们压根儿就没打算好好做市场,什么品牌呀,产品呀只不是在股市套钱的道具.品牌不是单纯依靠包装就能让公众认同的,无论是企业还是幼儿园,要是想投机取巧,用一些堆砌的文字取代良好的理念,干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决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一点对我们做教育的人尤为重要.(例:正确处理好教育与投入的辨证关系;心中有目标,眼中有政府)

一个好外脑

建设品牌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来说还是一项新工作.西方的理论和实践经过了进百年的总结和沉淀,形成了庞大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专业工作,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与评估,品牌定位,品牌营销与传播„„这是一般幼儿园难以自理的。世界著名企业在品牌建立上常常请专业咨询公司帮助工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我们幼儿园搞市场经济不过十几年,有的连起码的营销战术都不会,建品牌更无从下手,所以借外脑是条快捷方式。品牌建设是一门研究消费者与产品关系的学问,许多时候需要从外向内看品牌,外脑往往能够更客观,更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园也是这样做的)

一种本土思维

我们的园所都是在中国市场上土生土长的。历史造就了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市场,自己的文化,还有家长。我们在语言沟通,地理优势,人文环境还有在为顾客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等方面,能比外资幼儿园更有优势和竞争力。我们必须凭借着自己在人缘,地缘,血缘等方面的本土化的管道优势,塑造品牌。(强龙难压地头蛇)

(二)、品牌塑造的实践

进行品牌建设是否否定过去的一切,是否就是一项破旧立新的革命,答案是否定的。过去大家的实践积累无论是理念的,还是视觉的,抑或是目标等等,都有极大的价值,可以在品牌建设中整合,借鉴。品牌建设是长期的工作,绝不能一措而就,长期就意味着对历史优良的东西的肯定和认同。如:21世纪幼儿园„„(办园前五年的规模,品牌状况,对想在品牌完善的作用)

准确概念定位,细分大众流行市场、

品牌不是面对所有人都适用的。既然它有个性化的属性,就说明它只能让一部分人认同(只能忽悠一部分家长)。每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对品牌的看法也会不同。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打造品牌的过程,其实也是倡导消费者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我们的教育成本是中等水平,我们的教育特色是双语教学。幼儿园必须从这点出发,先入为主的在家长心目中留下品牌独特的印象,诸如国际化的,优质的,全面的等等,从而让家长在心目中产生对此品牌的评价。因此,我们把目标家长锁定在年龄28-35之间,中等以上收入水平,追求国际化教育的知性消费群。

我们倡导“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民主教育观,于润物细无声中成就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忘我们强调教育的内在文化底蕴,着重“做人”的教育,把培养“具有主体性质量的中华新未来”作为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目标,从而塑造起品牌持有的形象。这样的品牌定位,只瞄准了那部分现代的,追求民主、自我价值实现的人。事实证明,我们圆的家长正是这样素质的人。(我们统计分析过其它园,不同质的园家长素质极不相同。例,国际园)

大力推行品牌内部教育

我们知道,品牌的推进是由内向外的。只有当园长和幼儿园内部的各方人员都对自己的品牌产生强烈的感情之后,才能将自己的品牌运作好,并向更多的家长进行推进。品牌的内部教育,就是让幼儿园的每一位员工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在创造一个伟大的品牌,从而形成品牌内部高度的凝聚力。品牌是从内向外辐射开去的,很多世界著名的大企业从诞生开始就很注重品牌内部宣传,诸如IBM公司一直相当重视员工内部教育,利用几乎如虔诚宗教信仰般的方式把内部的所有人员培养成IBMer,从而,全世界屹立起一位蓝色巨人。为此,我们在加强园所内部文化建设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向家长推广所倡导的教育方式,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家长参与其中,自愿改变,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文化,从而逐步建立起家长对品牌的忠诚度,这就是内部品牌教育的力量。品牌的内涵形象在企业内部耳濡目染中熏陶后向外渗透。

重视教育创新

重视教育创新,其实并不仅仅是提高教育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家长心目中建立幼儿园教育“高质量”的印象,这就需要不断变化的思维。孩子在变化,时代会迈步向前,家长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幼儿园就要不断迎合变化的饿潮流,不断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活动增加品牌的时代感,让幼儿园的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让人才培养满足时代需要。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品牌是社会大众评出来的,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没有比积极的参与到各种地区性的或全民性的公益活动更能让千家万户记住品牌的。当今社会,要招生就要做广告,但要做广告不一定就能招好生,赞助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活广告”,通过将幼儿园的一部分收入用最符合品牌形象的公益活动方式返还给社会大众,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可以为园所树立一个负责、积极的社会公民形象,从而不断的扩大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增强品牌化解危机力度防患于未然

幼儿教育是个特殊行业,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儿童要发展,教师要进步,不要磕了、碰了出安全问题。如果发展、扩张得过于迅速,管理和教育制度就不会形成相当牢固的根基,极易出现事故、发生纠纷。所以在品牌的成长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感。否则一棋不慎,满盘皆输,一旦陷入危机就会给品牌致命的一击,甚至一蹶不振。比如南洋教育集团,比如三鹿等国内名企。有一点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学习,肯德基在发生苏丹红事件不久,餐厅中依然人声鼎沸。而中国的企业却倒下去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家的品牌化解危机能力强。所以,品牌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增强化解危机力度,用完善的制度巩固品牌根基,在品牌的美誉度与影响力的塑造上下重工夫,防患于未然。

铸造品牌对幼儿园来讲,是一个异常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们对品牌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园所之间竞争的加剧、家长教育消费日趋理智,将作为一种外在压力,促使我们进一步规范和理性地运作。在座同行都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研究,我们希望向你们学习。在探究优势品牌建设之路上,让我们共勉。

上一篇: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下一篇:辐射防护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