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阅读交流

2022-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的教育阅读交流

爱的教育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公开课)

《爱的教育》阅读交流课 教学设计

东城学校 何 娟

一、名言导入。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大家齐读: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课件出示) 2. 这段时间大家都读了些什么书?(爱的教育)随机板书:爱的教育 3. 其实这本书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曾经出现过的《争吵》、《卡罗纳》都是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 4. 简介《爱的教育》

二、了解内容。

1. 把你们手中的书举起来给老师看看。看来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哦。

2. 仔细观察你们手中的书,从这本书的封面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作者、翻译者、书名)

3. 读一本好书,我们应该从这本书的封面、前言、目录、正文这些方面来读,特别重点熟读正文内容。板书:了解内容

三、熟悉人物。

1.《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你了解书中的哪些人物?板书:熟悉人物 2.自由交流。(课件出示人物名字。)

3.一本好书之所以能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鲜活的人物,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人物荟萃。) 4.抢答汇报。

四、交流片段。

1. 安利柯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就跟我们班的同学一样大小,在他的身边一个个可爱的人身上,发生了一个个有趣、感人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见义勇为的卡隆》这个故事,感受故事中的爱。板书:交流片段 2. 再度这个故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阅读记录卡。(课件出示) 3. 展示汇报。

五、积累分享。

1. 我们读同一个片段,而每个人的理解却不同,正如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的时候,要多与别人交流、分享。板书:分享积累

2. 毛泽东还有这样一句读书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班的孩子都能做到一边读书,一边笔记。下面把你们的书海拾贝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你在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时的收获吧! 3. 总结读书方法。

六、推荐好书。

今天老师再推荐一本好书给大家《夏洛的网》由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所著,这是一本赞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书,十分励志,很值得大家去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爱的教育

了解内容 熟悉人物 交流片段 分享积累

第2篇:阅读指导《爱的教育》

教学内容:《爱的教育》赏析

教学目标:

1.凭借文章中的具体语言感悟人间真爱。

2.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难点:感悟中学会感恩,学会爱。

教学准备:书籍《爱的教育》,相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爱的教育》

师导入:谁能说说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

生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2: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师:的确,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明白事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你们喜欢读什么书?

生:《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福尔摩斯探案集》《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

师:《卡罗纳》《小抄写员》读过吗?他们出自哪里?

生:《爱的教育》

师:知道谁写的吗?

出示图片:亚米切斯

师:我们一起来看简介。(出示幻灯片)

师:别林斯基说过:好的书籍是贵重的珍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打动着千万人心的《爱的教育》。

师过渡:有些好读书的同学已经读过此书,谁来大概地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生1:对周围身边的人的爱。

生2:介绍了他在学校里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有爱去对待身边的点点滴滴。

师:还有谁来聊聊你对这本书的了解。

生:记述了学生们在学校里的具体的生活,有日记,有精彩的演讲,还有一些小故事。

师总结:其实在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作者,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前面有故事梗概,我们可以通过他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共同研读《爱的教育》

(一)师:今天我们带来了两把金钥匙,第一把就是:了解主要内容。

1.小竞赛:猜猜他是谁?

出示图片:说出他的故事和典型事例来,让同学们猜猜他是谁。还可以介绍他的外貌特征来让同学们猜。

(1)他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别人哭了他就很开心。(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 她是一个有着虚荣心的人。(学生说出他名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提问题,你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个人是谁。生:读书非常认真,爱帮助弱小的人是?

生:卡罗。

师:爱读书,刻苦学习,自己买了很多书的,是?

第3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

设计理念 :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及其它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及其它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人人准备一本《爱的教育》。

2、师生共同阅读《爱的教育》,做好读书笔记,完成读书讨论单。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题。

1、课前导入:播放《爱的奉献》。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3、一个意大利的作家写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我看了以后,感触很深,我把它推荐给大家看,你们都看了吗?

4、师:今天我们来开个班级读书会,,这个读书会交流的就是这部儿童文学名著——《爱的教育》。板书课题:《爱的教育》班级读书会

二、介绍我的书。

过渡:首先进入第一关:介绍我的书。

1、同学们,拿出你的书,请你说说《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译者是谁?你的书是什么版本的?哪年出版的?

2、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著,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这是我们读书的第一步骤。

3、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亚米契斯。

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5、小结:对,了解了课外读物的作者和译者之后,接下来就要读一读前言、编者的话或者是文章简介,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是读书的第二步骤。

6、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呢? 人们这样评价这部书:

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

《爱的教育》作为一部爱的赞美书,将使我们的心永远温热闪亮。

三、读书之我见。

过渡:接下来进入第二关:读书之我见,首先是“人物大家谈”。(课件展示)

1、人物大家谈。

(1)同学们,你们读了这本书,对书中的人物一定有许多自己的见解,谁来说说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为我们描述一下他的为人、个性、家庭等?

(2)书中的哪位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他做的哪件事令人难忘,为什么?

(3)这些孩子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充满爱心,敢作敢为,诚实善良,品德高尚,他们让我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4)小结:我们再读文章时,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和个性,我想同学们在读这本书时,一定会对里面的精彩情节记忆犹新,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精彩回放。

(1)书中的哪个故事最让你深受感动呢?为什么?请你选择一个精彩的片断细读,把你认为精彩的词、句画下来,把你的读书感受写在片段的旁边。

(2)学生精读片断,作批注。

(3)(采用投影展示片断)指名有感情朗读,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为什么深受感动? „„

(4)我们共同分享了书中的情节,多么令人回味,我们正是抓住了文章中词句进行揣摩,才感受到了情节的精彩,这些精彩情节串联成了一个个让人受益匪浅的故事,请看“每月故事评说”(课件展示)。

3、每月故事评说。

书中的“每月故事”感人至深,请你说说最触动你心灵的一个故事。

小结:我们被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动着,他们爱国、善良、英勇、无私„„读着一个个故事就像沐浴在一次又一次高尚情操的浪潮中,接受真正的爱的教育。人间的真情无处不在,让我一起来“真情面对面”。(课件展示)

4、真情面对面。

(1)你最想对书中的哪个人说些什么话呢?请写下来吧!

(2)小结: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情真意切的话语,老师感觉到你们已经被书中的故事震撼了,我想同学们一定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其他人,让我们“好书一起分享”。(课件展示)

四、好书一起分享。

1、读完了《爱的教育》之后,你会将这本书介绍给谁阅读呢?为什么?

2、是啊,好书跟他人一起分享,能使我们阅读的快乐增加一倍。(课件出示):书籍是人生前进的灯塔,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开启智慧的钥匙,书籍是终身相随的伴侣。让我们用心读书,体验生活的美好,你一定会发现原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五、拓展延伸。

1、师:孩子们,《爱的教育》以故事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你读过什么好书吗?把它推荐给大家好吗?

2、师:孩子们,别忘了收获是满足,分享是快乐,大家应该互相借阅这些“精神食粮”。 (出示名人名言)生齐读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六、总结读书方法

读完一本书我们要掩卷深思,仔细回味一下:想想写人物这类书,我们要看书中主要讲了什么;最打动自己的细节;点评人物;想想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七、小结

《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孩子们,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它能给你智慧、给你快乐、给你光明。

板书设计:

《爱的教育》 读书方法:

了解主要内容

走近人物角色 交流精彩片段

读出自己感受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

活动目的:

1、检查半学期来,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情况。

2、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活动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

2、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

3、生自由畅谈心中对爱的理解

4、问: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导出《爱的教育》)

5、简介相关内容

二、

走进人物

1、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2、出示思考题:

(1)、这本书是写

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 (4)

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

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3、指名试做

4、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人物?交流

5、指导:在这些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安利珂的女老师,因为她﹍﹍

6、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三、

印象最深的故事

1、过渡: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故事情节交流

3、引导:你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四、

感人的片段

1、过渡:这一个个故事打动了我们,多少次,我们边读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老师把读的过程中最感动的片段划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出示几处感人的片段。

3、指名读。

4、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打动你的地方划下来?

5、交流

五、

小结

1、从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2、以“

教会我

”的句式说一句话。

3、小结:《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音乐:《爱的奉献》)

4、作业:给你最佩服的一个人物写一封信

第4篇:阅读推荐课《爱的教育》教案

《爱的教育》阅读推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

教学重点:

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的积累读书名言

一、激情导入

1、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板书书名)

2、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学生介绍对书的了解)

教师小结:《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二、介绍书名及作者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三、介绍推荐理由

1、作者的话(请学生读)

“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2、译者的话(老师介绍)

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成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

3、作品影响。 (全班齐读)

《爱的教育》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读。

四、品读《病中的老师》

1、出示“阅读提示”: (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写批注。 (3)这个故事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爱”?

师小结:作者以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板:师生之情)

2、小结:(出示目录,激发阅读兴趣)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五、指导读书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选读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在以下的日子,你准备怎样读这本书呢? (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2、老师的提示(出示幻灯片):

(1)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的心得。

六、总结升华。

《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让我们用心阅读,在爱中受到了教育吧,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第5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 棋盘井第一小学小学

戈慧霞

教学目标:

1.我要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通过选文的阅读,我能感受到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受到爱的启迪。

3.我对书中的内容很感兴趣,愿意摘抄积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设计理念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的教育》课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明确目标。(1分钟)

师: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共读《爱的教育》。

二、阅读整本书,明确步骤和方法。

(一)透过封面晓情感

1、师引导:读一本好书,就像进入一座故事公园,首先要看看有个性的大门,轻轻捧起这本书,从这本书的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书名、作者、对内容的明示和暗示的细节为主)

2、抓住图画,引导学生了解书的情感基调。

(1)书的封面上有一幅图画,谁能为我们描述上面的情境? (2)师总结:多么温馨的画面,封面上的图画就是一本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猜一猜书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过渡:大家的猜测很合理,这本书究竟讲述的是什么呢?第三页的内容梗概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走进导航知梗概

1、学生请快速阅读内容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2、请一名同学介绍主要内容。

(三)根据目录做规划

1、我们如何知道书中具体讲了那些故事呢? 看目录?

2、请大家仔细看看这本书的目录,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全书为10个章节,以月份为题。 (2)、每章都有每月例话。

2、使用目录做阅读规划。

阅读一本书之前做好读书计划非常关键,这本书共讲述了100个故事。我们每天大约读10个故事,计划在10节课之内读完这本书。 本节课我们的任务是阅读前三个故事。

三、自读交流,感受读书趣、明白师生情、学习高品质

1、默读第一个故事《始业日》。

提示:默读故事,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相关句子旁做标记。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1)、感受师生之间的情谊。 (2)、用唤起回忆方式感受读书的趣味。 (3)、抓住关键句段体会人物感情。 (4)在阅读中感受爱的能力增强。 总结读书方法:

(1)、默读故事,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相关句子旁做标记。

(2)、和同学交流读书收获,互相学习提高。

4、自读第二三个故事。

按照总结的方法默读第

二、三个故事。

5、展示交流。

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1)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宽恕都是爱。 (2)知道爱要真诚地表达,才能让心与心走得更近。 (3)洛佩蒂舍己救人,这是一种大爱。

总结升华:这堂课上,和大家一起阅读交流,我猛然发现爱就在我的身边,我的学生留恋我、向我表达他们的尊敬与爱。我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当我说错话,想他们致歉的时候,他们会立刻宽恕我、安慰我。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老师。爱在你的身边吗?

学生表述身边的爱。 结束语:

生活中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发现爱的眼睛。《爱的教育》让我们看到了身边早已被忽略的爱,感到幸福、快乐。它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中师生情谊只是一部分,还有同学情、父子情、爱国情等着大家去感悟、学习。让我们潜心阅读,踏上播撒爱心、寻找幸福的旅程。

第6篇:《爱的教育》课外拓展阅读教学反思

《爱的教育》课外拓展阅读交流课的反思

上完《爱的教育》班级读书课,我感受良多。希望能在反思中总结,在反思中扬长避短。

值得我扬长的地方:

一、在竞争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爱的教育》班级读书交流课,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字”。在儿童读书吧这个平台上,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儿童读书吧的“同读一本书”里,学生一起查找有关《爱的教育》的资料,有的家长也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动起来,一起营造了一个共读一本书的浓郁的氛围。“主题讨论站”中,教师、学生课前提出了很多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无形中设定了一个个读书高度,增强了读书的欲望。孩子的特点是好强,为了能在《爱的教育》内容检测时候拿到好名次,学生特别认真阅读。“内容监测站”这个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在互动中刷新学生读书的深度。

课前,学生一起查找和分享《爱的教育》有关资料,为生本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句名言:灵感来自于广泛的阅读。而名家的解读能点燃学生的思考思维,加速了生本互动的深度。在“主题讨论站”中,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回帖发表自己的观点,浏览别人的帖子,学习或质疑,在分享和激辩中,促进了生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思辨中,学生深入到《爱的教育》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里。例如,对徐利奥偷偷为父亲抄写签条的行为在讨论前认识不到位,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赞同又不赞同。其实学生还没进入到徐利奥的内心世界。经过讨论后,学生基本都能深入到徐利奥的内心世界,都认为偷偷为父亲抄写签条是徐利奥当时最准确之举。又例如,对卡隆为了保护奈利不惜和费兰迪打架的理解,在思辨后,明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卡隆的正义鼓掌。“主题讨论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在互动中思辨,在思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达到了加深生本互动的,提高了学生阅读效率。

三、在交流中授之以渔。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五六年级)。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仅仅是一个例子,不在于这节课能否都能达到对一本书的理解,关键在于能教学生怎样去阅读。《爱的教育》课外阅读交流课,让学生明白了读课外书的办法。“读书日记”让学生品尝到了积累了丰富语言材料对平时说话写作的重要。“同读一本书”让学生懂得了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书籍的有关内容,能加速对书籍的理解。“内容监测站”让学生明白了读一本书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熟记熟记的内容。“主题讨论站”使学生体会到了质疑问难、共同探究的喜悦。“读书心得”使学生体验到了读书要分享心得,才能共享读书之快乐。这节课达到了这些效果,走出这节课,学生以后能渐渐学会了阅读书籍的可依之道。让学生学会阅读,功不在当今,播下了种子,我们就有期待收获的坚强的理由。

迫切要改进的不足: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交流课代表了“儿童读书吧”的课外阅读的模式。这节课的不足具有代表性。那就是由于学生读书交流主要都是在网络上——儿童读书吧。学生使用电脑的次数、时间相对于别的班的学生多,虽然电脑技术、水平比别的班高,但学生怎么才能卫生用眼,预防近视眼,成为了当务之急。虽然教育学生要正确地坐姿和注意间隔让眼睛休息,但效果不好。有的家长反映学生使用电脑存在着弯着腰坐、中间不按时让眼睛休息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好,有的学生周末会利用上儿童读书吧的机会,偷偷上Q和同学聊天。我目前还没有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上一篇:等成一棵树下一篇:爱岗敬业好人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