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阅读导读

2022-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的教育阅读导读

《爱的教育》导读

《爱的教育》导读

同学们,第十届书香班级为我们开启了“名著阅读之旅”。名著就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这些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精彩的语言,在于动人的故事,在于丰富的人物,在于深刻的主题。这些名著往往能扣动我们的心扉,获得心灵的滋润。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已经出版一个多世纪,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的名著——《爱的教育》。

【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由亚米契斯呕心沥血耗时近10年完成的。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体的形势,讲述了很多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庭里的小故事。

【阅读建议】

阅读这本书,你首先被书中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你不妨潜心体味书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经验。

1.精彩的故事情节

这本书中的日记以安利柯的学习和生活为主要内容,在学校有可爱的老师和同学,在家中有亲切的父母和姐妹,安利柯的生活中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不同的是安利柯有着一颗纯真质朴、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他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温馨动人的世界。

其次,安利柯每个月收到的

一、两篇父亲或母亲的留言,他们纠正安利柯的过失教导安利柯要惜福感恩,如:“我在窗口望着你,你碰到一位妇人。„„遇见老人或乞丐,抱着小孩的妇人,„„一定要亲切地让路给他们。”要帮助他人:“有一个抱着瘦小苍白的小孩的女乞丐向你讨钱,而你却什么都没给他就走开了。”要尊敬师长:“老师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珍贵、最值得怀慕的名字。”还有一篇姐姐雪儿写给安利柯的信。许多优秀的品德就是在这些生活的旁枝末节上建立起来的,这些促使安利柯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言行,也使我们这些读者反观自己,心生惭愧。

而每月故事是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每个月老师讲一篇杰出少年的故事,由大家记录下来作为榜样。《爱国少年者》讲述了流浪少年即使穷途潦倒,也不肯收受说自己国家坏话者的施舍。《少年笔耕》描写了懂事的贫苦少年叙利亚为了帮父亲多赚点钱,瞒着父亲在半夜爬起来抄写文件,以至成绩退步令父亲失望个人遭到斥责,虽有委屈但不抱怨的令人无比感动的故事。“六千英里寻母”讲述了热那亚少年玛尔可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到国外打工的母亲,由于它的矢志不渝才救活了危病中的母亲。这些故事篇篇都是令人热泪盈眶的精彩人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2.丰富的人物形象

⑴不同的教师形象。这本书以学校教育为背景,因此,介绍了学校各种不同形象的老师。安利柯最难忘的是

一、二年级的女老师,她全心全意地、毫无保留地教导学生,就连假日也总是带学生参观展览,但终因操劳过度而病逝,令人感动。他也非常怀念三年级慈祥又和蔼的红发老师。升入四年级之后,他慢慢发现新老师严肃的背后是一如关心与责任。而高大和善又威仪的校长呢,留着白须、穿着黑袍,他每天最早到校,最后才离开,他的儿子不幸在战斗中死亡,但他默默忍受了丧子之痛,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管理学校和教育学生的工作中„„

⑵亲密的同窗好友

在学校安利柯最亲近的是他的同学们,他的同学遍布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人都有着各种不同的个性与人格。舍己救人却不幸被车子压伤变成跛子的洛佩蒂;身材高大的卡隆,是正义的代言人,总是行侠仗义、保护弱小;考试总考第一名,学习刻苦勤奋的代洛西;乐观进取的可莱蒂,服侍生病的母亲,毫无怨言;父亲因犯案进了牢狱,家境极为不幸、非常穷苦的克洛西;经常被酒醉的铁匠父亲打伤,却从不抱怨的泼来可西„„

⑶永恒的文章主题

《爱的教育》这本书,主题就表现在一个“爱”字上。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把“爱”表现的真切动人,淋漓尽致,大至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亲子情、朋友情„„纯真无邪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时时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教会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让我们用心阅读,在爱中受到了教育吧,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语言特色】

《爱的教育》的特色就在于全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一篇篇日记读起来就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安利柯同学之间的争吵、帮助,读起来都很真实。这与那些空洞的理论与说教,以及那些抽象的教科书比起来更觉得轻松易懂。而且,书中以儿童情趣、幽默语言告诉我们: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书中刻画的各种各样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都通过这些小故事表现出来,显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呢,十九世纪意大利引人入胜的习俗风尚读起来也很有民族特色、异国风味哟!

【走进作者】

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 DE

Amicis,1846-1908),意大利著名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曾在库尼奥和丘林上过学,这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他进入了蒙迪纳的陆军学校学习。1866年卡斯托查之战时,他正式加入军队。在军营中,他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这是他著作生涯的开始。1868年,他的处女作《军营生活》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而他耗时10年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的出版则使其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后来,他离开了军队而专事写作。在漫游世界的过程中,他有些成了许多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有《西班牙》(1873)、《荷兰》(1874)、《君士坦丁堡》(1877)《摩洛哥》(1879)等著作。此外,亚米契斯还著有描写城市工人生活的《工人女教师》和《公共马车》等作品。

【作品背景】

1888年,42岁的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出了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爱的教育》,此书的出版立即轰动了意大利文坛,成为意大利无数家庭教育孩子的经典教材。现今,《爱的教育》已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出版发行,并多次被改编成连环画、动画、电影等形式,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的、最受欢迎的青少年读物之一。

在中国,中文版的《爱的教育》问世将近一个世纪。五四期间,《爱的教育》就曾被朱光潜、丰子恺、陈望道、黎锦熙、茅盾、夏衍等一批重要的知名学者拿来作为重点阅读书目。不少教师,也把这本书指定为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数不清的重译、再版,讲述传达的始终不变的爱的真谛和赤子之心传播给一批批真诚的读者。

【百家点评】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着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中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

——夏丐尊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了教育。”

——夏丐尊

“凡是读着本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能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籍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地眼泪„„”

——亚米契斯

【知识延伸】

意大利的民族文化

提起文明古国意大利,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历史上煊赫一时的罗马帝国、1900年前毁于一旦的庞贝古城、文明于世界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

公元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伽利略等文化与科学巨匠对人类文化的进步做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如今,在意大利各地都可见到精心保存下来的古罗马时代的宏伟建筑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雕刻、古迹和文物。意大利丰厚的文化艺术遗产是国家的瑰宝,也是发展旅游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网、与旅游资源配套的服务设施以及渗透在人民生活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每年都吸引

三、四千万外国游客前往意大利。旅游业因此成为意大利国民经济的支柱。

读名著,是在于对我们心灵的启迪;读名著,是在于丰厚我们的阅历,读名著,是在于增长我们的见识。有人说,读名著就是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假若《爱的教育》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我们能够对比着发现自己的不足,那这本书就是有益于我们成长的。

让我们一起阅读,共同分享,相伴成长!

第2篇:爱的教育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一部世界名著。那就是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都必须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让我们亲切地呼唤——让我们高声地赞美——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齐读作家名字。 如何读好一本好书呢?当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从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序言、前言、目录、到正文故事,都要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而重点是读好每一篇正文故事。和同学分享你的读书方法。

小结,课件出示,齐读——读书方法:了解故事内容走近人物角色交流精彩片段摘抄好词好句读出自己感受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这两种读书方法:走近人物欣赏片段

二、走近人物

一本好书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友好地喊出《爱的教育》书中的人物名字。(课件出示:安利柯、可莱谛、卡隆、代洛西、泼来可西 、克洛西、斯带地 )

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2.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

3.()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4.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5.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6.()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7.()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8.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

9.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

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对你最佩服的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三、欣赏片段

片段一:安利柯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就跟我们班的同学一样大小。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可爱的人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件有趣的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先一起走进几个小故事,一起走近几个可爱的人物,感受故事中的爱。

先一起来交流《好朋友可莱谛》的故事。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话对克莱谛说的?

(他很爱读书,很忙碌。但不忘记写作业,很孝顺母亲。不停地干活,他没有时间做作业。

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一个孩子争分夺秒、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孩子的形象。文中有一句话特别让我感动。一起来看这一句话。

生读:母亲,您不要担心!请男同学起立,你们想做克莱谛这样的孩子吗?假设你的母亲在你面前,请你坚定地响亮地说一遍:“母亲,所有事情我都会做好的,母亲,您不要担心!” 全班齐读。

多么感人的一句话,多么温暖的一个故事,多么孝顺、勤奋的孩子。 刚才我们欣赏了精彩片段,读懂了文章内容,走近了可爱的可莱谛,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片段二:让我们继续走进《爱的教育》,一起分享另一个故事《我父亲的先生》。请打开《我父亲的先生》这一篇。谁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父亲带着我坐火车去看望已经84岁的先生,先生很高兴。)

为什么父亲去看望先生,也带着我去呢?

(他想让儿子去,让他的儿子也像他一样尊敬老师。)

你读懂了父亲的心。这就是言传身教,这就是一个父亲的教子有方。 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44年了,先生还保留着学生的作业。)

是啊,多么令人敬重的先生。我很惭愧,我没有像他那么地爱学生。 你想对先生说什么呢?

是啊,多么好的老师啊,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带来。当我读着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因为这让我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也让我想起小学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动力。我也几十年都没有见到我的小学老师了,所以,我敬佩文中安利柯的父亲,他能坐着火车去看望44年前的老师,这种尊敬老师的感情真让我感动。

片段三: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心间。让我们分享另一个爱的故事《卖炭者和绅士》。绅士是指什么样的人?(很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卖炭者又给你什么样的印象?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结果呢?

(诺培斯取笑同学,他的父亲要他去道歉。虽然对方拒绝,但他仍坚持要儿子道歉,并且两个父亲握手言和了。而两个孩子也拥抱和好了。)

这就是一个父亲的言传身教。这就是父亲的教子有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父亲是怎样教育儿子,我请一个同学来读描写父亲的句子。从这些语句,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绅士?

绅士主动去握卖炭者的手,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绅士这么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儿子应该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管别人是干什么工作,无论贫富贵饯,都要尊重别人。绅士用他的爱来熏陶、教育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知错就改、不取笑他人的好孩子。请男同学诚恳地读一遍诺培斯道歉的话。

我们身边也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欺负人的事,你做过吗?你道歉了吗?当你犯错的时候,你父亲是怎样教育你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同学们学会互相宽容,真的很棒。同学之间就应该这样友爱。同学间的友爱多么美好。

四,自由交流。

以上几个人带来几种不同的爱,书中还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等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下面,请自由谈谈,你还喜欢哪些书中的人物?哪个故事让你感动?

五、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这部作品人物美、故事美,正因如此它在世界上拥有众多读者。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它最生动的几个情节,最主要的几个人物,最美的几处景致,它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六、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选读了几个故事,在以下的日子,你准备怎样读这本书呢? (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老师的提示(出示幻灯片):

1.阅读计划——运用学过的方法,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的心得。

(二)品读《义快的行为》

1、出示“阅读提示”:

(1)故事中谁最让你佩服?谁最让你同情?谁最让你讨厌?为什么?

(2)故事最后,加罗纳对着老师的耳朵低声说了些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在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做?

(4)你从这个故事受到怎样的教育?

第3篇:《爱的教育》导读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 2.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二、推荐《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

⑴出示书的封面。

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

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2.了解大体内容

⑴出示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⑵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⑶交流。

3.指导阅读《爱的教育》 (1)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⑵师总结: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4.从序言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内容简介、作品影响) 1.看一下目录你最熟悉那些故事? 2.交流、故事大概内容

3.走进人物感受教育 出示幻灯。学生交流。 4.欣赏精彩片断。 5.谈阅读感受。

6.读后感激趣。

过渡: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译者夏丐尊先生备受感动流着泪读完全书,并决定要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 出示读后感,生静静阅读。

三、引导学生读书。 1.了解获取书的途径。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看到这本书呢?

⑴指名说。

⑵师总结:买、借阅、上网„„

2.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3.自读序言。

4.阅读书的目录。

自由读,同桌交流,了解书中有哪些小故事。

5.阅读正文。

⑴推荐阅读。

过渡:大家的阅读热情真高啊!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读故事了。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老师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意外事件》,请同学们通过目录找到那个故事认真读一读。

(交流故事大概内容、阅读感受。)

⑵自由阅读。

过渡: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很感人,它写尽了人世间种种感人肺腑的爱!下面,请你看目录,找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

(全班进行简单交流。)

第4篇:王红艳《爱的教育》名著导读

用“爱”润泽生命——赏读《爱的教育》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王红艳

同学们,有人说“人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在小学,最能温润我们心灵的一本书就是——《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爱的教育》是以日记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四年级时的故事。主人公主要是他的同学、老师及家长。书中洋溢着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真挚深厚的爱。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呼吸爱的芬芳吧!

一、徜徉故事里,结识人物,接受爱的洗礼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全书由三部分穿插组成:一是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日记,写了从他开学的第一天10月17日开始到次年的7月10日学年结束,将近10个月的学习与生活的故事;二是记录了老师给孩子们讲的9则“每月故事” ;三是父母、姐姐写给安利柯的话。

我们只有徜徉故事之中,结识一个个充满爱心的人物,才能感受到爱的光芒。 首先吸引同学们的一定是那些日记里的故事:

卡罗纳同情受捉弄的克洛西,替他向老师承认错误。纳利受到了别人的欺负,卡罗纳主动挺身而出,互动保护纳利。体育课上,卡罗纳鼓励纳利坚持到底,使纳利最终成功地站在了竹子的平台上。行侠仗义的卡罗纳的故事,会让你学会怎样去爱弱小的同学。

安利柯看到波莱科西对自己的玩具火车爱不释手,就主动送给他。卡罗纳失去母亲很伤心,安利柯就用行动安慰他,母亲接来时,不去拉母亲的手,而是和卡罗纳并肩一起走。卡罗纳诚挚友善,对同学体贴入微的爱的故事,对于怎样帮助别人,一定使你深受启发。

父亲带安利柯去看40年前教过自己的小学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尊师。 日记里的事似乎就发生在同学们身边,一件件,平凡细微,却会令你倍受感动,并且不知不觉中学会用“爱”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其次,情感深挚、情节曲折跌宕的每月故事定会令你爱不释手,感动落泪。“爱国少年”记述了流浪少年即使自己受辱,也不肯收受说自己国家坏话者的施舍。“小侦查员”介绍了少年爬上树梢为士官们侦查汇报敌情,中弹坠落树下牺牲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小抄写员”描写了贫苦少年叙利亚为了帮父亲多赚点钱,瞒着父亲在半夜爬起来抄写文件,以至成绩退步令父亲失望并遭到斥责,虽有委屈但不抱怨的令人无比感动的故事。“守护‘爸爸’”记叙认错生病父亲的少年,在找到真正父亲后,仍然继续照顾病危的老人。“六千英里寻母”讲述了热那亚少年马可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到国外打工的母亲,由于它的矢志不渝才救活了危病中的母亲。这些故事,完美地塑造了拥有爱国情、大爱亲情、勇于牺牲精神的人物,会教会我们怎样爱国、爱亲人、爱社会。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同学们,就请你按照读故事、识人物的方法,进行第一遍读,去和高尚的人谈话,接受爱的精神熏陶吧!

二、流连文字间,感悟写法,学习写人记事

由于《爱的教育》是以小学生的口吻写的,语言朴实,内容和形式上更贴近小学生的作文实际,所以,很多的篇章、段落都是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文章的范文。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同学们在读中就要批注上你所感受到的好的写作方法。例如:

1.用具体的事件塑造人物品质或性格特点。

文中记录的9个“每月故事”,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塑造了人物某方面的好品质。每件事情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发展顺序记叙。

2.用具体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品质或性格特点。

(1)卡洛雯瘦长身材,应狗鼻子,眼睛很小,生性比较狡猾,眼睛总像是要寻找什么东西似的。他是个杂货上的儿子,好像很喜欢钱,常常把衣袋里的钱拿出来数, 而且一下子就能把钱准确地算出来。算乘法也从来不用乘法口诀。他把钱积攒起来,存在小学生银行里,从来都不乱花一文。如果他不小心让一个小铜板掉到了位子底下,就是花上一个星期,他也得把他找到。本段通过卡洛雯的长相、日常行为举止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他的爱财特点。

(2)我们围着波莱科西,看着他那还没有痊愈的伤痕,心想:可怜的波莱科西!你同痛痛快快地玩吧,我要把所有好玩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你玩儿!我还要把所有的书搬出来让你看,至少我要把这两小火车送给你!这段话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刻画了一个待人真诚友善的少年形象。

3.巧用修辞突出特点。

卡洛雯的口袋总是装得满满的,简直就是一个“百宝箱”,里面什么小东西都有。将卡洛雯的口袋比作“百宝箱”。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口袋特点,生动有趣的突出了他小商人的特点。

4.景物烘托。

这天春光明媚,火车飞奔在绿油油的原野上,篱笆掩映在花丛绿荫中,一阵阵清香的空气扑鼻而来。这段话通过对灿烂春光的描写突出父亲去见40年前教过自己的老师的高兴心情。

三、辨别优劣中,去糟取精,批判接受名著

俗语说:“金无足赤”。名著虽为名著,但由于时空的限制,以及作家自身特点,使其作品也会呈现出不足。

1.主题思想上的不足。

例如《爱的教育》中,一月的日记中“大快人心”一节,把淘气的弗兰迪开除了。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孩子都不能被剔除出去。

再如四月的每月故事,写平诺特就了落水的同伴,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中,也是不提倡儿童去冒险的。

2.写法上不够精炼。

作品语言太过平淡,描写也不够十分细腻。

《爱的教育》虽然存在不足,但是不能掩盖它的“爱”的光辉。它不但教孩子学会爱,其实,教师和家长看了,也会深受启发。这部书自1888年出版以来,先后被译成数百种语言,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读物,受到全球数以亿计的家长、教师和少年儿童的喜爱。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就如同一溪流动的清水,能够润泽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向着真、善、美成长,日趋完美。快找来《爱的教育》,享受“爱”的润泽吧!

第5篇:阅读指导《爱的教育》

教学内容:《爱的教育》赏析

教学目标:

1.凭借文章中的具体语言感悟人间真爱。

2.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难点:感悟中学会感恩,学会爱。

教学准备:书籍《爱的教育》,相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爱的教育》

师导入:谁能说说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

生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2: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师:的确,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明白事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你们喜欢读什么书?

生:《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福尔摩斯探案集》《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

师:《卡罗纳》《小抄写员》读过吗?他们出自哪里?

生:《爱的教育》

师:知道谁写的吗?

出示图片:亚米切斯

师:我们一起来看简介。(出示幻灯片)

师:别林斯基说过:好的书籍是贵重的珍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打动着千万人心的《爱的教育》。

师过渡:有些好读书的同学已经读过此书,谁来大概地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生1:对周围身边的人的爱。

生2:介绍了他在学校里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有爱去对待身边的点点滴滴。

师:还有谁来聊聊你对这本书的了解。

生:记述了学生们在学校里的具体的生活,有日记,有精彩的演讲,还有一些小故事。

师总结:其实在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作者,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前面有故事梗概,我们可以通过他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共同研读《爱的教育》

(一)师:今天我们带来了两把金钥匙,第一把就是:了解主要内容。

1.小竞赛:猜猜他是谁?

出示图片:说出他的故事和典型事例来,让同学们猜猜他是谁。还可以介绍他的外貌特征来让同学们猜。

(1)他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别人哭了他就很开心。(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 她是一个有着虚荣心的人。(学生说出他名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提问题,你们用语言来描述,这个人是谁。生:读书非常认真,爱帮助弱小的人是?

生:卡罗。

师:爱读书,刻苦学习,自己买了很多书的,是?

第6篇:《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

钟秀萍 教学目标:

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

如何阅读《爱的教育》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教学方法:

以人物为主线,从人物塑造,语言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启迪爱,发现爱,从而提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板书书名)

2、老师这段时间很开心,天天看到同学们手捧一本《爱的教育》,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读到哪儿,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

二、介绍书名及作者

书名爱的教育

作者(姓名、国籍、身份等)

(出示幻灯片,老师读)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书的原名翻译是“心”。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作品以故事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主要内容: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主要人物:安利柯、卡隆、代洛西、泼来可西 、可莱谛、克洛西、斯带地

三、学习故事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几篇文章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接受爱的教育。

2、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读了十月的这几个故事,说说你最喜欢谁?师相机板书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洛贝谛克洛西爱国少年 母亲根据学生说的随机选择。

3、 谈洛贝谛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读,谈感受,师小结,

引导性的语言:出示相关句子

正巧这时有一辆车向孩子急速驶来,眼看就要撞着他了。洛贝谛见此情景,勇敢地跳了过去,一把抓住那孩子,把他拖到一边,可他自己却来不及躲开,被马车的车轮碾在脚上„„

(第5页)

a 同学们,在这危急的时刻,洛贝谛挺身而出救下了小孩子,多么了不起呀,再指名读。 b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在危难时刻洛贝谛不顾自己舍身相救,难道你还只是一点点感动,心灵只受到一点点震撼吗?再指名读。

c 你我他,我们无不为之感动,我们仿佛也围在了洛贝谛周围,听老师读第六页的一段话。

“校长抱着受了重伤的洛贝谛走出来。洛贝谛一声不吭,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头歪在校长肩上。人们一下安静下来,只听见他母亲的啜泣声。校长突然停下脚步,高高举起了洛贝谛,让大家能看得见。

老师们、家长们和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着:“真勇敢,洛贝谛!”

“是个了不起的孩子!”(第6页)

d见义勇为的洛贝谛,大家都爱你。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话对洛贝谛说的?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叫一声---洛贝谛,带着敬佩轻轻地呼唤受伤的---洛贝谛。

e 爱在无声中流淌,在哭声中蔓延,在人们中间传递,面对抱着学生的校长,面对洛贝谛的母亲,面对这么多关爱他的人们,你又有什么话要说呢?(校长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母亲你养育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你应感到骄傲,来自社会的人们献出一片爱,人间自有真情在)

f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心间,爱就在有形的文字,无声的字里行间,只要你用心去读,深刻体会,你一定会有更多发现!

J送走了洛贝谛,让我们继续寻觅爱的故事,你爱的人。

4谈克洛西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读,谈感受,师小结。(13页)

房间里空荡荡的,除了一张小桌子、几把缺腿的凳子和锅瓢碗筷外,一件值钱的家具也没有。在昏暗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孩子正跪在墙角的一把椅子跟前,背朝外,好象在那里写字。我心想,房间光线这么差,他怎么看得见呢?我走到近前仔细一看,只见椅子上摊着纸,地板上放着墨水瓶,那孩子的确在写字。这会把眼睛弄坏的啊!我正在这样想,忽然发现那孩子长着红头发,身穿粗布衣,他正是那个一只胳膊已残废的卖野菜妇女的儿子克洛西!

引导性的语言:条件艰苦依然刻苦学习,身患残疾却顽强努力,老师的心在颤抖,多么值得同情的孩子,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关爱他们?

5谈我的母亲除了爱学习的克洛西,其实故事中我的母亲形象更加感人找一找,画一画文中描写我的母亲的句子。

A 世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母亲对孩子,不,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对别人的孩子也一样关爱,我说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女生齐读写母亲的句子)

B其实爱很简单,很平常,刻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里,你能仿照书中描写母亲的句子,说说你的母亲或者其他的人对你的关爱吗?

C母亲的气息是甜美的,母亲的爱温暖我们的心,继续寻找充满爱心的故事你爱的人! 6 谈爱国少年 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读

“拿回去!你们的臭钱!”少年掀起床幔,愤怒地瞪着双眼,“你们侮辱我的祖国,你们的钱我一文也不要!”(18页)

谈感受,师小结,引导性的语言:

1)他是多么可怜,没有衣穿,他是多么令人心疼,没有饭吃,他更是多么需要钱,却把钱像冰雹一样砸向辱骂他祖国的人,他扔的仅仅是钱吗?不,他扔的是愤怒,是屈辱。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可没尊严,在尊严和金钱上少年选择的是尊严,在爱自己和爱祖国上,他选

择的是爱祖国!(男生齐读少年的话)

2)少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大爱,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难道我们不能给少年来点掌声吗?

四、总结归纳

1、几个人带来几种不同的爱,书中还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等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眼泪。爱的教育还要延续,爱的故事将生生不息。

2、(出示目录,激发阅读兴趣)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五、指导读书方法

1、 归纳读书方法:

《爱的教育》

了解主要内容

读书方法走近人物角色

交流精彩片段

读出自己感受

2、今天我们一起选读了几个故事,在以下的日子,你准备怎样读这本书呢?

(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3、老师的提示(出示幻灯片):

(1)运用学过的方法,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的心得。

六、总结升华

1、《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让我们用心阅读,在爱中受到了教育吧,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作业:对你最佩服的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我想对你说,

上一篇:我的建议作文300字下一篇:市文明教师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