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视域中学校管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活动教学法相对传统题海战术与“一言堂”式教学来说更突出实践特性,能够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并使他们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的主要途径,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需要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感知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道德视域中学校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道德视域中学校管理论文 篇1:

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 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由中小学领导环境的纯粹性和德育功能所决定。提升校长道德领导力有利于强化校长的民主意识,增强凝聚力,提高学校德育建设水平。可以从四个层面提升校长道德领导力。在自身道德修为上,提升道德修养,成为学习型领导者;在学校道德领导方面,营造校园道德氛围,举办道德弘扬活动,培养道德领导共同体;在社区道德领导方面,引导社区良好的道德风尚、家长道德教育;在政策支持上,要求校长参与师德培训提升道德领导水平,构建道德领导评价体系,促进道德领导专业化。

关 键 词 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策略

文献编码 A

校长道德领导力是衡量领导力高低的核心所在。现代学校管理强调“生本教育”和“以人为本”,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致力于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应地,学校行政领导也应该体现民主精神与人道主义,摆脱只重管理能力和效率提升的工具理性,增强人文性的道德领导力。正如萨乔万尼所说:“行政、管理和人际关系的形象不能再作为学校领导的核心。强大的、直接的学校领导也不再是学校管理者作为领导者的领导形象。道德领导、仆人式领导以及管家式领导在实践中用途广泛,却没有在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上得到多少认可。”[1]因此,以体现民主与人性化的道德领导取代传统的强势管理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内涵

道德领导是20世纪 90年代由美国托马斯·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通过对传统领导模式的批判,并对领导权威的来源进行分析后,提出的颇具影响的一种教育领导思想。萨乔万尼认为,道德领导是领导者借助专业的和道德的权威,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将学校从一个组织转变为一个共同体,从而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2]虽然学校领导权威来源于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和理性权威、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但只有道德权威是学校领导权威的核心。因为道德领导中的“领导之心”(个人愿景)塑造了“领导之脑”(心智图景),驱动了“领导之手”(领导的决定、行动和行为),对决策和行动的反思又肯定或重塑了“领导之心”和“领导之脑”[3]。

有学者认为,校长的道德领导包括个人和组织两个维度。个人维度主要指校长的自身修为和以德服人。组织维度主要指校长确立有效的学校愿景,运用不同方式推动学校变革,传递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其看来,校长道德领导的实质应是校长个人道德和组织道德的融合,是校长与学校的互相成就。而这种体现“德福一致”原则的校长和学校的相互成就是校长道德领导的魅力所在。[4]

据上所述,虽然不同学者对校长道德领导的理解不完全一样,但都认同校长实现道德领导力主要在于通过愿景领导和价值引领吸引和激励组织成员前进。可以说,道德领导是校长发挥领导力的基础和前提,校长要通过道德示范实现以德治校,甚至达到不治而治的局面。正如《论语·为政》所言:“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因此,本文对校长道德领导力定义为:校长基于社会和个人内心的道德准则,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唤醒师生的道德自觉,用塑造愿景、培养信奉者和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引领学校道德建设,用家校合作和倡导师德培训等方式巩固道德领导力水平的一种正面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学校治理水平,促進个人、学校和社会的文明发展。

二、中小学校长实施道德领导的必要性

(一)中小学领导环境决定了校长应该实行道德领导

中小学校育人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校长实行道德领导的必然性。首先,学生单纯善良,处在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情感、思想和行为都需要道德的熏陶和引领;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艺高德重,才能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校长作为全校师生的灵魂向导,其道德领导决定了该学校的领导方向,由此使得其必须成为道德典范。其次,学校教育不只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育人。而育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培育有德行的人。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肢体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赫尔巴特甚至认为“德行是给予整个教育的名词”。可见,校长实施道德领导对整个学校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以德服人可使人心悦诚服,荀子在《荀子·不苟》篇中说过:“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因此,中小学校长实行道德领导不仅是以正确的道德原则来有效实现学校领导,同时也培养了学校师生的道德素养,有利于提高社会道德和文明程度。

2.实行道德领导有利于强化校长的民主意识

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学校的一切工作,因而有些校长难免会受到官本位意识的侵蚀,形成目中无人、专制独裁的局面。而道德领导强调道德权威,其载体与表征是人文关怀,范式是民主与对话,主张校长通过道德的精神力量感化师生员工,获得师生的拥戴和追随。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必须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放下官架,回归公仆,以人为本,以身作则,民主管理。只有这样,全体师生才会感受到校长的坦诚与信任,从而产生心理认同与自觉追随,自觉自愿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中小学校长实行道德领导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民主意识和服务能力。

3.实行道德领导有利于增强学校凝聚力

中小学校长在实行道德领导中,通过道德感化可以凝聚人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若教师从校长的工作中看到一个具有高度教育素养的孩子们的直接教育者的榜样,他作为教育集体的组织者的强大作用将无可估量。而道德领导通过构造一种美好的愿景和追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能够吸引并感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提高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学校教育领导的合力。无论背景和条件如何,每个灵魂都“真、善、美”的追求都是一致的。如果校长能率先成为道德楷模,必然会产生信奉者和追随者,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激励学校队伍团结一致谋发展。

4.实施校长道德领导力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建设水平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第11条要求“校长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实际上,“追求卓越学校建设既要实施学校道德领导,又要求校长具备卓越的道德领导力”[5]。一方面,德育工作的展开必定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践行,尤其校长是学校德育的第一责任人,堪为师生表率,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基本专业理念。因此,中小学学校德育建设能否有效实施,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是关键。另一方面,具备较高道德领导水平的校长能够为学校德育活动的组织提供有力的指导,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够引领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够更加公正合理地进行德育评价激励师生发展,从而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说:学校道德领导的实施,呼唤着中小学校长的道德领导力,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着学校道德领导的实施。[6]

三、提升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的措施

中小学校长可以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提高道德领导力。

(一)在自身道德修为上,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和示范能力

重建道德与专业权威。《礼记·大学》中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可见,校长发挥道德领导力的重要前提在于自身道德的修炼。根据萨乔万尼的建议,领导要成为道德领导,必须达成以下目标:要具有伦理批判的精神;要落实伦理正义的基础;要发挥人我的伦理关怀;重建道德与专业的权威。[7]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校长首先应该要维护自身的道德修养,坚守道德原则,牢记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提升自身德行素养,关怀学校师生,用理解的眼光来尊重和关心他们的行为表现,亲和宽容,公平公正,充分凸现道德关怀等等。显然,只有校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可能获得学校师生的接纳与认同,产生更大的领导力,实现学校的有效治理。正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所言:“其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校长必须身体力行,通过彰显自身以人为本的精神点燃师生内在的人文道德,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方式实现道德领导力的引领与感化,这也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

成为学习型组织领导者去引领示范。彼得·圣吉认为领导者所专注的是更奥妙和更为重要的工作,他们是组织的设计师、愿景的仆人和组织成员的“教师”。校长要成为学习型领导者,就需要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发展,不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自身的领导行为能更加契合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要。[8]同时,校长要学会系统思考。以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来考虑问题,校长在学校治理过程中,既要看到学校宏观问题又要关注学校微观问题;不仅要关注外界问题,也要时时关照自身内在,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二)在学校道德领导方面,营造氛围形成道德共同体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可见,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校长可以利用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也可以挖掘学校独特的道德文化,建立能够体现道德核心价值的可视、可观、可感的校园景观、学校制度及校园文化,如:通过道德文化长廊展示相关故事、名人名言和美术作品,有助于营造生动活泼的道德文化情境,使校園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道德的香气,让全体师生都能沐浴在校园道德文化氛围中接受陶冶,自觉学习、主动感悟,达到内化道德品质的效果。

校长要重视并积极支持道德宣扬活动。如:通过邀请“道德榜样进校园”,让师生近距离体会道德的力量;通过“身边的道德故事”,培养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习惯;通过评选“感动校园十大道德人物”,弘扬道德的核心价值,鼓励师生争做道德模范……这些活动所承载的道德文化会以最微妙和最深刻的方式直达并温暖人心,引起师生的道德情感共鸣,并深刻地影响其交往行为和方式。

形成道德领导共同体。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体自觉建构而非领导要求的结果,校长需要借助共同的道德愿景建立道德共同体,才能让全校师生自觉规范道德言为。首先,校长必须认识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必须有更多的理性、平等、商谈的特点,“自说自话”式德育的结果就是“没人理你”。[9]教师作为校长和学生之间联结的纽带,是道德领导的直接传承者。邀请教师参与道德领导可以增强其归属感、价值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认同道德领导,并自觉将个人言行趋同于道德要求,借助团队精神督促和激励自己,自觉自发地发挥出道德的感染力,营造出校园良好的道德风气,达到以德服人,不治而治的境界。其次,“杰出团体的最显著特征即在于它们都具有共同愿景与目的”[10]。共同的道德愿景有利于维系学校的运转,在校园内树立牢固的价值观,引领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促进学校德育建设的完善。当师生都能围绕共同的道德愿景和目的,凝聚成一个积极健康的共同体时,全体师生就会自觉思考、言说、理解和践行道德文化,校长就能减少对教师提供外在诱因及内在心理激励的必要性,道德领导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三)在社区道德领导方面,引导良好道德风尚

在青少年知识和品格的形成时期,家庭和学校往往是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如果学校和家庭不能形成统一战线,那么教育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甚至造成孩子思想的困惑与人格的扭曲。因此,密切“学校—社区—家长”之间的联系,获取社区和家长支持与配合,形成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正向合力成为了校长道德领导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长应该争取社区资源的支持,建立系统的家校合作制度,并积极将学校的道德理念和发展愿景准确地传递给社区和家长,推动道德型社区的构建,倡导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在实践中强化道德精神,通过良好的家校合作,实现道德领导的最佳效果。

(四)在外部政策支持上,制定相关师德培训制度和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支持中小学校长参加师德培训,有助于提高道德领导力水平。中小学校长参加与师德培训有助于巩固个人伦理观念及职业道德修养;学习系统的学校德育建设理论与方法,促进校长道德领导力水平的提升;校长带头参加师德培训能够激励学校教师参加师德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学校师生对道德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学校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构建评价体系促进道德领导专业化。良好的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评估制度,实行德育评价能够切实保障学校的德育建设,督促校长提高德育领导力水平。其目的不在于考核全校师生的德育水平,相反,是为了激励全校师生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组织成员重视自身道德素养,强化道德准则,促进德育专业化。有学者呼吁道:“教师德育专业化既源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出于主动回应当代社会对教育品质的更高需求。[11]”在全社会构建德育评价体系既能够促进德育专业化,又有利于提高大众对道德的重视意识,达成伦理共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谐。

参考文献:

[1]T.J.Sergiovanni.Frames of Leader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Reform,1993,2(1).

[2]石一.论学校道德领导[J].教学与管理,2004(4):3.

[3][11][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张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29,29.

[4]徐萍.校长和他的学校——校长道德领导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2-25.

[5]吴颖民,华山鹰,童宏保.论学校道德领导与校长道德领导力[J].中小学德育,2013(4):27-30.

[6]律鸿莲.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7]李芳芳.学校道德领导的理念与生成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9(21):210.

[8]徐金海.德性伦理视域下的校长领导[J].教育发展研究,2012(Z2):102-106.

[9]檀传宝.以专业的德育提升生活的品质——当前中国德育改革应该直面的十大课题[J].人民教育,2010(Z3):5-11.

[10]檀傳宝.主动回应时代的呼唤:努力推进“教师德育专业化”[J].人民教育,2012(18):7-1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童宏保 黄凌逸

道德视域中学校管理论文 篇2:

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活动教学法相对传统题海战术与“一言堂”式教学来说更突出实践特性,能够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并使他们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的主要途径,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需要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感知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为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旨在于落实学科的实践特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活动  应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视阈下的初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旨在于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使之建立终身学习意识。基于此,教师应把课堂构建为学生发散思维、沟通交流、实践体验的场所,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学生产生质疑并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探究精神、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教学活动内容多元多样,形式灵活多变,且其所具备的实践性特点能够培养学生提取、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将其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目标。

一、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应体现出人文性特征,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发展探究精神。这便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确立坚持主体的主动性,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主体的生成性。主动性是指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创设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教材知识与生活问题相连接。生成性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生成新知、建构知识体系,如此便可使之通过发展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与人生价值观。坚持主体性原则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更有益于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究,促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二)家校社共同体的开放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参与社会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不应是局限于课堂与教材的,而应该与学校、家庭、社会相连,将教学活动面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教师需构建家校社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组织一些拓展学生社会见闻的教学活动,如企业参观、社区志愿者、绿色先锋活动等。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引与帮助,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家长与社会的协同作用,家长的家庭教育与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学生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坚持开放性原则构建教学活动可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三)注重生活实践的实践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政策下,教师应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保障学生切实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首先,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人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是在生活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只有让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进而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教材中的问题放在生活事件中,让学生以生活角度分析问题的缘由与解决策略,有利于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通常包括调查、分析、探究、思考与总结,每个步骤都是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需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资源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拘泥于教材知识,这种教学活动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夯实课本知识,但会导致他们的思维固化,仅学会结合教材内容认识问题,却无法将课本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运用,以至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师应拓展教学素材,围绕课程目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实践活动,使教学活动能够真正作用于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活动空间局限于課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服务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无论是课程研究性学习还是社会实践性劳动,都应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让学生脱离课堂空间的限制,走进真实社会中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教师不得不将课堂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培养应试能力,在教学活动的计划制定中存在很大漏洞,这些因素导致了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充分准备。另外,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校外活动中管理起来较为困难,这使得学校管理部门更偏向于校内活动与课堂教学。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不佳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正处于初步探索实践的阶段,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活动虚而不实、流于形式,目前课堂活动中常出现的问题便是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但活动中学生往往将重点放在如何参与情境表演中,而忽略了活动重点应是探究情境中的问题,并分析出解决对策。这种偏离重点的教学活动虽然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但难以实现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的课程目标,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此外,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容易出现学生参与不平衡、覆盖面不广的现象。

三、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生活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其原本就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偏向于知识理论与应试技巧,脱离了生活实际,这意味着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成为真空,并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其内涵精髓。基于此,教师可通过开展生活体验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即创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探究特定生活事件中都蕴含着哪些道德与法治知识,以促使他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教学“珍视生命”这课时,笔者在班级中组织“火灾自救”活动来教授学生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在模拟活动中,将班级场地分为“楼梯”“窗户”“受灾房屋”三个模块,其中放置一些椅子并贴上“电闸”“灭火器”等标签,在逃生过程中,学生要增强集体意识,在争分夺秒的时限内冷静思考逃生方案,并帮助出现状况的同伴共同逃离现场。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生活事件,可以使他们通过实践运用,逐渐将知识概念内化为主观行为意识。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组织调查访问活动,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

社会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切身感受课本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并通过观察与走访调查了解真实数据、搜集鲜活事例,使他们进一步感受生活、了解生活。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大都是教材中固有的或是教师从网络上摘录的,是脱离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这种“概念式”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实践探究需求,以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真实的调查访问,让他们通过切身参与的方式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增强他们整理资料、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职业”这课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访问身边的人都从事哪些职业,并谈谈自己职业的工作权利、工作责任与职业素养,最后根据调查访问结果,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可以访问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区邻居,去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目前都在做哪些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心得。从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目前国家对各职业人才都有所需求,但提高职业素养是第一准则,并且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修养,如此才能积极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举行模拟辩论活动,发展学生理性探究思维

理性探究思维是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与态度,也是促进他们自我完善与发展、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理性探究思维可以让他们以辨析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事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趋向选择。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模拟辩论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搜集资料中扩充知识,而后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辩论探究深化对知识细节的理解。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使之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这课时,笔者在课堂中以“网络社交的出现,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开展模拟辩论会活动,学生分为“利大于弊”与“弊大于利”两个对立小组,首先让他们在课前分工搜集相关案例资料,然后整合资料制作出演讲稿,接下来在课堂中双方互相发表观点,最后总结多方观点得出结论“网络社交的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学生在辩论活动中能够听取多角度、多层次的辩论观点,促使他们学会从辨析角度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四)借助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文化感知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在课程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举措备受关注,旨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发展道德品质,进而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十分契合,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情操的形成与提升,进而使之拓展视野见闻、深化文化底蕴。据此,教师可借助传统文化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文化感知素养,不仅能增强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还能逐渐实现学生道德品质与时代需求的内在统一。

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课为例,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开展了“《周礼》学习周”活动,旨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来拓展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周禮》中涉及许多有关个人行为准则的内容,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查阅周礼的相关资料,这本著作中涉及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社会正义原则,学生在活动中将此与课本知识相贯通,可以认识到传统道德思想对现代社会规则的影响,并了解到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促使学生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切实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运用更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方式展开高效教学。教学活动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融入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开展特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学科感知能力,使之探索到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进而构建出知识理论与实践运用兼具的完整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郭然.核心素养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丁紫俊.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8.

作者:赵雪娟

道德视域中学校管理论文 篇3:

中小学管理育人的误区及超越

通过民主的管理制度,唤醒中小学生浓郁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探究的内驱力,切实领悟管理育人的道德魅力,进而对自己提出新的道德要求,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升迁,实现管理育人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

管理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人是一种道德的存在,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质言之,以培养人良好道德品性为己任的育人活动,自然无法也不可能从管理活动中剥离开来。管理育人是中小学全方位育人的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也要明确育人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深入挖掘与充分彰显管理活动的道德元素与精神追求,将管理育人真正落到实处,是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题中要义。

一、管理育人的内涵

自有人类,便有管理。管理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集体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管理”一词,源于拉丁语“manus”,具有“权力”“权限”“指导”与“控制”之意,后经过研究者基于不同视角的引申与诠释,成为一个极为丰富的概念。统而言之,具有代表性和影响较大的界定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是目的论视角,认为管理就是高效地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其二是职能论视角,认为管理就是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职能的一种行为;其三是决策论视角,认为管理就是制定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其四是系统论,认为管理是优化组织中各种子系统并达到有序的过程;其五是人本论视角,认为管理主要是人事管理,是激励和鼓舞他人的方法与技艺。而从汉语的字面上理解,“管”原指用竹子制成的吹奏乐器,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就有“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的记载,后引申为管辖、照管、掌控与管束的意思;“理”初指对玉的加工,如《说文徐注》中有“治玉治民皆曰理”的记录,有治理、料理、办理与处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是指通过组织、指导或协调等手段,管辖办理某事,使其顺利进行,完成既定任务。《辞海》将“管理”界定为“管辖”[2]。这些观点为我们把握和理解管理的内涵提供了基本素材。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管理就是以既定的目标为导向,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理性行为。

人是管理的主体,是管理活动的中心。所谓管理育人,是指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学校各级部门以及全体教职员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管理行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习惯的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管理育人的核心是育人。育人不仅是教育的使命担当,也是管理的责任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将“学会做人”视作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3]学校本身就是制度化的产物,是凭借一系列管理制度架构起来的育人机构。倘若缺失了得当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必然导致混乱与失序,不仅无法巩固已有的德育成果,而且会滋生众多不和谐与不稳定的音符,育人目标自是无从谈起。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在《普通教育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不紧紧且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那么任何课都是无法进行的。”[4]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也表示,人在出生之后就不断地追求并实现着自身的目的,而这一过程是在遵循既定管理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5]管理是育人的前提,也是育人的保障。质言之,管理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要求我们把立德树人工作渗透于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制度管理、行政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引领与促进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稳步提升管理育人的实效。

二、中小学管理育人的误区

随着中小学德育改革的纵深推进,管理育人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所认可与接纳。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地提出了管理育人的要求,为中小学管理育人指明了发展方向,强化了中小学管理育人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升了管理育人的水平。但聚焦于目前中小学管理育人的现状,不难发现,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空喊口号多,实际落实少

长期以来,深受重智轻德观念的拘囿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桎梏,中小学德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飽受社会各界的诟病。不少中小学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办学质量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准绳,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青睐有加,甚至不惜挪用、挤占或变相压缩德育课时来从事智育活动。在素质教育浪潮下,不少中小学校逐渐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病,逐步扭转了对德育尤其是管理育人重视不够的不良情形,提出了“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成效,向管理要质量”的育人思路,喊出了“强化管理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响亮口号,甚至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但管理育人的理念淡薄,或只说不做,或执行不力,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管理育人之于中小学德育的不可或缺性,只是空喊口号,走走过场,将管理育人搞成运动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致使管理育人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雷声大,雨点小”是典型写照。

(二)追捧即时效应,忽略可持续发展

人的道德及道德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管子·权修》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充分说明了立德树人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然而,一些中小学却对此置若罔闻,在管理育人中缺乏战略眼光,刻意追求短时效果,坠入“快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政绩泥潭,助推了功利主义情结,伤害了真正意义的道德。一些中小学错误地认为,管理是提高育人水平的有效形式与手段,“应该立即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6],不能产生即时效益的管理是低效甚或无效的管理,因而痴迷于效率至上,对德育的即时效果推崇有加。循此思路,不少中小学在管理育人中没有整体规划,缺乏长远的工作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案,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仅是注重“眼前实惠”,在急切心态的驱使下关注近期和短时效果,希望管理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当下的道德表现或道德行动,盲目随意和短期行为此起彼伏。诚然,对即时效果的重视无可厚非,但不能走向极端,在管理育人中幻想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只顾一时而不求长效,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僭越了中小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催生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道德绑架与道德作秀,必然得不偿失。

(三)重各自为政,轻协调整合

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体两翼,二者相辅形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中小学校或是将德育工作视为一项专职工作,或是将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相互肢解、分割甚至对立起来,导致了学校育人工作的“短路”。不少中小学更多地将视角聚焦于“教书育人”的探讨与实践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弱化了对“管理育人”的研究与挖掘,导致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一手硬、一手软”的尴尬处境,二者的脱节阻抑了育人质量的提升。部分一线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管理育人是行政人员、道德与法制课教师、班主任的事,与自身无关;面对学生的违规违纪或不道德行为时,一些班主任居然发出了“这不是我班的学生,不归我管”“不关我的事”“找你们班主任去”等言辞,凡此种种,均是一种典型的割裂整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各自为政的“分家论”。这种自行其是的责任推卸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中小学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宽广视域,腐蚀或消饵了学校协调配合和整体育人的道德合力。

(四)重视预设,轻视生成

任何卓有成效的管理都离不开一定的预设,否则,管理活动便失去了方向性和目的性而难以为继。然而,如果一味地进行预设而忽视反馈与调节的动态生成,则走向了管理的对立面。在管理育人活动中,一些中小学事先进行了“统筹安排”,以管代教,奉行在现实教育情形中并不存在的“标准”环境下的管理,他们期望学生按照师长的意愿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动,认为管理育人就是学生按照师长的预先设想而机械地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沦为高压与禁锢的“控制工程”。管理育人过程的预设以及管理育人方式的宰制,在管理过程中见物不见人,出现了管理和育人相分离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道德主体被湮没了,在管理育人中扮演的仅是单纯配合教师并服从教师管理的僵化角色。“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一个人被突然推入一出正在开演的戏剧之中,而他的任务被限定为只能沿着别人的话语随声附和。”[7]聚焦于现实,一些中小学校甚至进行集体预设,并标榜为强化管理育人效果的鹄的。在预设中,教育工作者支配并操纵着整个教育过程,形成了教师的单一声音,禁锢了中小学生的道德思维,抹煞了他们质疑、探索与创造的激情与动力,异化为主宰与依赖、套在学生颈上的“听话”“依附”“服从”的无形枷锁,一切亦步亦趋,“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高潮自是难以涌现。赫尔巴特认为,这种“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8]得不到儿童认可的教育,其效果低下自是顺理成章。

(五)倚重校内资源,忽视校外力量

学校管理育人工作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凭借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有序运行。因为管理育人活动是一种资源竞争的过程。学校管理育人活动所需的资金、设备、人员、信息以及各种服务,均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与鼎力协助。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当今时代,[9]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道德行为习惯,要想解决管理育人系统中的各种道德困惑或矛盾纠纷,仅凭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与整合学校以外的一切社会力量,步调一致地支持学校的管理育人工作,方可使之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封闭和孤立只能导致落后,必然窒息管理育人的生机与活力。然而,一些中小学担心学生沾染社会不良风气,总是想方设法地将学生控制在学校这个狭小的天地中,“不让他离开自己,怕他一旦单身独处时,就会在坏榜样和各种诱惑面前站不住脚。”[10]这种孤军奋战,必然将管理育人推向被动与僵化的境地。

三、超越中小学管理育人误区的思路

管理之本在于育人。管理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超越当前中小管理育人的误区,提升管理育人的效果,不仅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而且要重视艺术的手段,扎扎实实地把中小学德育工作引向深入。

(一)增强管理育人的自觉意识,构建管理育人的长效机制

超越中小学管理育人中口号多行动少和短时效果论的误区,一方面,深化管理育人的理想和信念,并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学校中的任何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强化管理育人的责任意识,自觉地把立德树人工作融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班团队会管理以及日常行为管理等活动中,在体现人文精神、丰盈人性的管理活动中引导中小学生趋善和向善,不断提升中小学管理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著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建立与健全与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相适应的、充满人性化的长效工作机制。中小学要将管理育人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总体布局,分步实施,积极推进。要坚决摒弃那种单纯追求管理效率或道德效果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有效地引导中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将中小学管理育人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实现从短时的功利性德育向丰满人性的可持续发展德育的超越。

(二)发扬民主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管理

管理育人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积极互动的双边活动过程。管理育人的“产品”是鲜活的学生个体及其道德品质,而非静态的物。在育人活动中运用管理的初衷不是控制人与束缚人,而是培养与发展人的德性。因为“规范的伦理价值永远是相对的,而人性的道德价值才是绝对的。”[11]按照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洞识,单纯的预设、灌输与禁锢违背了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发展逻辑,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手段,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形式。为此,一方面,在管理活动前要精心预设,在管理活动中要灵活调整预设,为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动态生成做好铺垫。中小学要发扬民主精神,尊重中小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在管理活动中允许他们自由表达,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学生质疑与批判,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育人活动中激发中小学生的道德潜力,强化他们的道德体验,在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中将强制性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民主参与制度、利益表达制度,激发中小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热情,逐步孕育和不断内化制度规则和道德规范。尤其是要“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民主的管理制度,唤醒中小学生浓郁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探究的内驱力,切实领悟管理育人的道德魅力,进而对自己提出新的道德要求,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升迁,实现管理育人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

(三)强化整合效应,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作用

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的育人系统。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其目标是一致的,都要紧密地围绕着育人而展开。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彼此制约,难以割舍。教书育人是在一系列管理过程中完成的,而管理育人效果的达成离不开“教学的教育性”的支撑。人为地将二者肢解开来,无异于舍本逐末。彰显学校的整体性特征,调动学校的一切力量,达成育人共识,形成育人合力,一方面,要统一育人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合力。中小学要把个别的、零散的个人力量组织起来,强化队伍管理,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共性思维,引导教师员工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尽职尽责,不失时机地渗透与融入道德因素,尤其是统一教育要求,确保育人要求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发挥各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行政管理人员整体育人的共振效应。另一方面,要建章立制,为全员育人的切实落实提供制度保障。要强化制度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提升全员育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共同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发挥应有的道德功效。要“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四)开门办学,营造多元开放的管理环境

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学校都离不开与社会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开门办学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益的基本条件。管理育人并非学校单方的责任,也非学校一方之力所能胜任,必须冲破封闭格局的藩篱,营造多元开放的管理环境,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拓宽管理育人渠道。一方面,中小学要强化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吸纳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育人活动中,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充分发挥家长及家庭教育在管理育人中的作用,协同攻关。另一方面,加强中小学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市场与学校密切合作的综合治理机制。通过社会工作管理,引导中小学生走出校门,整合社会教育的管理资源与道德力量,促進校内外信息的双向流动,在管理育人活动中实现政府、学校和市场的真正联动,让中小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尽情地汲取道德营养,落实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逐步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为中小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3-23(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889.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4][8]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启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6-17,16.

[5]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7.

[6]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78-82.

[7]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

[9]谭维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时间逻辑[J].教育研究,2017(8):12-24.

[10]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姜励群,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99.

[11]赵汀阳.论可能的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樊 璐

作者:冯永刚

上一篇:基础教育调研报告三篇下一篇:财务总监述职报告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