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双重视域管理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政府对行政文化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致使行政文化的改革及变革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化。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方向出发,对我国行政文化的特性以及对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感性认识、加强理论研究、深化改革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化双重视域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化双重视域管理论文 篇1:

“双重乐感”视域下大学生民族乐器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提出与发展,双重乐感理论的发展与运用的覆盖范围从音乐家到包括音乐教育的整个音乐领域。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世界各国也都开始重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即是如此。随着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欢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学研究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题,“双重乐感”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音乐学界所谈论。

[关键词]双重乐感;民族乐器学习;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双重乐感理论与文化欧洲中心论和文化单边主义相对立,与文化进化论、文化二元对立的认识态度也不同,它倡导的是一种在平等基础上文化间的相互尊重、理解;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欣赏、包容。经济的一体化和文化的差异性,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双重乐感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中国的音乐体系是建立在西方现代音乐学科思维之上的,中国学习音乐的大部分人从小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耳朵已经“被欧洲”了,而对于自己本土的音乐的了解却是非常少。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双重乐感”理论和实践的基地,其理念实施情况如何?学生对双重乐感的领悟程度如何?本文就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语言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乐器的情况进行探研。

一、“双重乐感”的相关理论

1.“双重乐感”的概念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或“双重音乐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由美国音乐学家曼特尔·胡德(Mantle Hood)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所谓“双重乐感”或“双重音乐能力”是指音乐学家如果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应该如研究语言文化的学者首先必须掌握被研究对象的语言那样,参与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要求他们能够表演一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的乐器,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纯粹理论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强调了实践操作的技术能力及感性认知,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理解其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加以描述该音乐。[1]

2.“双重乐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1996年,由赵塔里木教授在新疆首次提出要“探索‘双重乐感’人才的培养”问题(这在全国音乐教育领域也是首次提到),并积极付诸实践。为新疆音乐教育实施“双重乐感”教育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2007年立项,2011年以优秀等级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以张欢教授为首的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依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和《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等课题的实施,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上,采纳或编写了《新疆少数民族器乐教程》、《新疆民族音乐欣赏教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疆民族音乐简志》等课程教材。发表了《少数民族地区‘双重乐感’教师的培养》《双重乐感能力培养中的音乐教育本质认识》《‘双重乐感’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等论文[2],这些,都成为新疆师范大学双重乐感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双重乐感”教学实际是一种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一种客观认识所有民族的音乐文化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加强对学生内在文化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深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民俗及文化心理.通过欣赏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征,体味不同音乐文化的表达方式,在感受少数民族经典音乐文化作品的同时,发现不同音乐文化的不同节奏特点和文化背景。正如胡德最早提出“双重乐感”时所言,音乐学家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通过本身的实践而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描述该音乐。由此可见,“双重乐感”中的“乐感”是指一种广义含义上的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感知,“双重乐感”核心在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入。[3]

二、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语言学生民族乐器学习情况

1.研究区概况

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在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实施了近三年,伴随着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双重乐感人才培养体系已逐渐建立,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重乐感”的音乐教育体系改革,要求每一位学生学习一样少数民族乐器,同时要学习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民歌。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音乐学院还编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现多元文化的音乐教材,建立了可以演奏各民族不同乐器的乐团和演唱各民族不同曲目的合唱队。

学习民族乐器,是培养学生双重乐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进一步完善“双重乐感”教学的课程设置,让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尽快走出以前音乐教学体制的误区,学会多种表达音乐的能力。加强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并与西方的音乐文化相结合,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下,成为具备多重乐感的音乐人才是音乐学院在未来几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对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语言学生,民族乐器作为必修课程在音乐教育班开设,每周一节课并采用双人或三人授课制,每学期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学院还会定期组织双重乐感器乐声乐比赛,以舞台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双重乐感理论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2.数据来源与方法

在音乐学院,大约有370名学生学习民族乐器,其中大部分是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乐器.学习的乐器以手鼓,冬不拉,艾捷克为主.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70份,其中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为96%。具体情况如下:

(1)本次发放的163份问卷调查中,女生103人占63%,男生60人占37%。

三、问卷分析

1.数据分析

在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里,汉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汉族。汉族的语言与其他民族不同,音乐也与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培养汉族学生的双重乐感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完善。

而在这些学生中的少部分是少数民族,而且这些少数民族不同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新疆本土民族,所以可以成为学习民族乐器以培养双重乐感的实验对象。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如弹拨尔、冬不拉、达甫、热瓦普、手鼓、都它尔、考木孜等,吹、拉、弹、击样样俱全。而学生学习手鼓和冬不拉的居多,在这些乐器的学习中,会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的音乐,会更快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双重乐感能力。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学生选择学习民族乐器,有的是因为个人爱好,有的是因为课程要求,还有的是应付考试,但是无论初衷是什么,只要是选择了学习民族乐器,就要努力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以成为具有多重音乐能力的音乐人才。

在调查中发现,88%的学生是喜欢自己所选的少数民族乐器,这也充分说明了双重乐感在我院的实施是深得学生喜爱的。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有85%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是半小时,只有6%的学生每天练习的时间达到了2个小时。

由于课程开设时间短,练琴时间少等原因,使学生弹奏的作品普遍适中或者是简单,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弹奏较难的作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该民族音乐的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更好地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精华,这也对双重乐感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制约。

2.开设民族乐器课程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对于民族乐器的学习仅限于音乐教育专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而舞蹈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却没有开设民族乐器选修课。

3.学生对学习民族乐器收获情况分析

在调查的163名学生中,有90%的学生表示,学习少数民族乐器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可以了解民族文化,增长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了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等等,这说明音乐学院在开展双重乐感理念下的民族器乐教学是符合多民族地区音乐专业学习需求的。

四、对策措施

1.完善双重乐感教学课程设置

学习民族乐器是培养学生双重乐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进一步完善双重乐感教学的课程设置,在除音乐教育专业外的舞蹈及音乐表演专业也应该开设民族乐器选修课,并且延长开设时间,提高考试成绩所占分量,如民族乐器课成绩不过75分不可以申请奖学金,或民族乐器成绩不合格不可申请任何形式的补助及评优等,提高老师学生的重视程度。在长时间认真学习的过程中,随着作品难度及技术水平的上升,感受更精髓的民族文化。

2.对学生的中国节奏感觉加以培养

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对音乐的理解都是纵向思维,而双重乐感理论的实施,就是培养学生中国传统音乐中横向思维的方式,截取各民族经典音乐的片断,感受旋律的发展,体会旋律与节奏节拍之间的关系,掌握各民族音乐中代表性的节奏节拍类型,进一步掌握调式调性等方面的风格元素,在不断实践中树立起双重甚至多重的乐感。

3.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音乐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与该民族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学等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在欣赏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品之前,要深入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该民族聚居的地方实地考察。另外,学院可以每周定时举办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或者少数民族书刊的阅读活动等,创设所需文化环境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内在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该民族音乐的本体特征,为欣赏少数民族音乐及培养双重音乐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4.改变教学方法

双重乐感教学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式教学,营造各种文化交流、实践的机会将大大促进双重乐感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双重或多重的音乐表达能力,应多举办艺术表演活动或比赛,如双重乐感声乐比赛,双重乐感器乐比赛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重乐感教学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音乐表现的鉴赏及教师本身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底蕴等等在教学活动中都能体现出来,并且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音乐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进入田野调查,发掘民间音乐文化与音乐风俗,申请民间音乐文化方面的课题,鼓励学生进入民间采风,让学生在吸收西方先进音乐文化的同时,不忘祖国几千年的音乐文化根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壮大我们音乐学院少数民族乐器教师的队伍,对这些教师定期培训,每年都要举办教师技能考核及汇报演出。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论及演奏技巧的讲授,不断深化学习,亲身参与不同音乐文化环境,了解不同音乐的结构,更深层次地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文化。

6.改变教学管理模式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管理上,我们要明白高校音乐教育机构是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基地,我们所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音乐文化,传承我国的民族精神。所以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中,要合理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的比例。其次,在教师的管理上,要鼓励教师们进行田野调查,多丰富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从教师做起,增强民族责任感。最后在学生管理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们安排一些民间音乐文化的课题,鼓励学生进行民间采风活动,让学生们自己体验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3]

结 论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汉民族学生少数民族乐器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双重乐感,可以促进学生两种或多种音乐声音表达的能力,不仅仅是在理论方面,更多的应该是付诸于自己的实践行动,亲身体验双重乐感在音乐上给人带来的听觉冲击。 这种不同乐感的体验、体悟、体认,会让人建立其复合而立体文化音乐观,并在建立的过程中意识到不同文化体系间的差异美丽抱以尊重、欣赏和包容,实现美美与共。正如胡德最早提出“双重乐感”时所言,音乐学家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通过本身的实践而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描述该音乐。由此可见,“双重乐感”中的“乐感”是指一种广义上的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感知,“双重乐感”核心在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入。

双重乐感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对本土民族和其他外来音乐文化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自己的国家,发现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同时树立起多元文化意识,推广多元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邓 萍.双重音乐能力的现实阐释及学生培养设想[J].中国音乐,2006(03).

[2]张 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3]孙作东.民族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4).

作者:冯岩

文化双重视域管理论文 篇2:

关于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我国行政文化的构建

摘 要:在政府对行政文化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致使行政文化的改革及变革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化。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方向出发,对我国行政文化的特性以及对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下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感性认识、加强理论研究、深化改革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文化;构建方式

由于我国改革行政体制的力度不断加强,使得行政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出来。但现如今国内国际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受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环境的双重压力,在新的情势环境下,我国的行政文化建构也越来越急迫。而行政文化的建构的实质就是将新文化特质逐渐增长、积累,并将传统的旧文化取代、淘汰。故而,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我国行政文化的构建探究急需进行。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下我国行政文化的特性分析

(一)以“民本位”为价值取向

行政文化可划分成服务型行政文化、统治型行政文化和管理型行政文化三类。不论是统治型抑或管理型,其管理者均处于主导地位,价值导向趋于“官本位”。服务型行政文化与其他类型的行政文化有着最根本的区别,其区别在于将“民本位”作为价值导向,强调政府应该是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而公众则是他们开展行政活动的中心和宗旨,公众利益则是最根本的利益,这就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命令执行,所有的工作都将围绕着公众展开。

(二)注重参与的民主性

民主性主要表现在参与性上。换言之,行政不止是片面地以行政主体积极参与而非消极应付为特征,而且行政客体也会施加自己自身的影响力在行政主体的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上。公众利益和公众需要则是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方向和标准。所以,只有把公众作为行政文化的内容建设,才能完整表现出它的服务性质,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高效化、责任化。

(三)明确公共和行政部门的权责问题

在统治型行政文化处于主导地位时,政治社会遵循的是国家无责制,也就是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国家都没有过错。此后,管理型行政文化取代了传统的统治型文化,责任论也已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国家过错责任论。如今,服务型行政文化认为,政府的所有权利皆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就是政府的职能和宗旨。根据权利和责任对等的原则,所有的国家机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这也就成为了公众控制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了。

(四)创新性是行政文化的重要特征

“创新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主旋律和灵魂”。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公共行政中,所有的条件和构成要素都在随时发生变化,开拓、创新、进取是国家行政工作人员为公众全面服务的方法和技巧。当工作人员面临复杂情况时,应该主动积极地了解新情况、处理新问题、适应新变化,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创新,拓展自己的專业知识,训练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二、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下我国行政文化构建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政府角色认识不够科学

由于对政府角色认识的不科学,进而导致认为政府占据了所有的社会资源,所以理所应当的,政府应该管理社会中方方面面的事情。这就严重扩大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利,出现全能政府主义的现象。最终出现了两种消极的现象,一是政府部门不愿放弃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二是由于自身的自主意识薄弱、自我组织能力差,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公民、企业和其他的社会团体也不愿意政府脱离出来,使之仍然与政府保持着各种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最终使得政府管理出现“错位”的现象。

(二)人治观念占主导地位,法制观念薄弱

在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地方上的事务仍然是由一把手负责,而且公众也已经习惯了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制。上一任与下一任的政策不连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差异,而这些政策差异不仅极大损害了公众的利益,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官员“行政人格化”气焰。从而使得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内,发生人情超过权力,权力大于法律的现象。

(三)官本思想并未彻底根除

官本位就是指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不注重人民利益以及只知道发号施令而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由于传统文化与封建思想余毒等历史渊源,我国官僚主义一直都是或隐或现地存在,彻底将公民的主人地位与政府的仆人地位“搞”反了,造成公民的强烈不满。历史上我国开展了多次反官僚主义的活动、运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全面地开展了反腐工作,一些腐败官员在后来的忏悔录中也曾提及,腐败的思想主要是受到了自身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三、行政文化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与现代社会的行政管理不同。通常而言,古代行政管理是以伦理道德规范作为调控标准。封建社会虽然多的是“严刑繁法”,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它只是辅助伦理规范的一种方式。所以虽然现代社会进步了不少,但是我国的“人情政治”和“关系行政”也是由此造成的。

(二)受大国治理模式的影响

这里的大国主要就是指苏联。苏联模式涵盖了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盲目照搬苏联模式。而在行政文化的建设上,我国更是不遗余力效仿苏联模式。苏联行政文化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决策和领导体制上的高度集中统一,二是组织保障和具体执行上的高度行政化。这也使得我国的行政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与苏联行政文化建设一样的缺陷。

(三)受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

我国的管理体制属于高度集中制,这种体制最早出现在革命战争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高度集中管理制是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不二选择,这种行政管理模式实行必须是在管理者全知全能的前提下,还需要管理者能够掌控全局,明确行政结果。基于这种管理思想,容易养成全能政府的观念,使管理者过于自信,出现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现象。而被管理者又会出现盲目崇拜现象,只知道服从命令。哪怕会有弊端也毫不在意,这样也就造成了行政文化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四)对社会转型时期不适应的表现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都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社会体制的改变,使得传统的行政文化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对传统行政文化进行变革和改革。但社会转型又是极其复杂的,这就使得行政文化的变革及改革之路举步维艰。在传统行政文化向新型行政文化的转变过程中,行政人员必然会发生道德困惑、价值迷失和行为错乱等问题。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会极大程度干扰着他们的选择,從而导致他们的职业道德降低、社会公德丧失,甚而至于发生贪污腐败、作风不正和上行下效等等问题。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行政文化体制的方法

(一)提高对行政文化体制构建的认识力度

行政文化是对思想道德、品位修养等文化因素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其不是对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等进行研究,而是对这些问题和方法的世界观及方法论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它是对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发掘,通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全新的公共管理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构建的过程之中,政务部门只有提高对行政文化的全面认识,才能在行政管理的实际运用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二)加强对行政文化体制构建的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方针、准则,并且是实践操作的方向。某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直接决定着该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对其的需要程度。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变革期和社会转型期,这个时候的变革无疑是上层建筑的变革,与之对应的是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而这正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种体制改革的先导就是建构现代行政文化和确定行政理念。

特别是现如今我国受到西方公共行政理念的影响越来越深。当务之急,我国就更要重视对行政文化的理论研究,使之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的脚步,并形成一整套的行政文化理论体系,达到在行政体制与政治体制下充分发挥行政文化的作用及功能的目的。

(三)加强对行政文化体制构建的改革方法和力度

在行政发展的历史中,行政改革是最根本且最主要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变迁之中,行政主体进行自我调整、变革的过程就是行政改革。在我国行政改革的理论指导就是“四项基本原则”,而目的自然就是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同时改革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政府职能、机构和相关的人事制度。而核心文化里聚集着行政管理的中心思想,深刻反映了行政理论的所有思想,同时作为行动理论的准则,自始至终都存在于行政管理的活动过程之中。由此,可以得出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存在着统一性和相对性。

如果进行科学有效且稳定的改革或变革,肯定会积累到更多和更有价值的行政文化。哪怕是在新公共管理浪潮的冲击之下,也能很好地完成行政文化的构建。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对行政文化进行适当且正确的变革或改革,这对于行政管理的实践指导活动是大有益处的,更能顺利地开展改革变革行政制度的活动。

(四)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

从行政文化的本质来看,行政文化的建设重点就是“人”,因此可以采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通过训练、教育、培训等方法来提高行政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相关行政人员正确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政机关的思想工作应该从管理者抓起,对管理者进行适当、适度的培训,要求他们以身作则,从自己身上刹住这股不正之风。

五、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管理的职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同时这也对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也就需要我国的行政文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和改变。由于我国的国体国情和传统管理模式与制度等原因,我国的行政文化构建还不完善,改革之路也还很漫长。我国应从自身的国情出发,在借鉴他国的改革方式的同时还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当然也不能离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

参考文献:

[1]李超.工商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J].管理学家,2013(22).

[2]伍朝晖.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文化创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9(4).

[3]田和壁.基于新公共管理下的我国行政文化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0(15).

[4]颜永超.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行政文化创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3).

[5]杨平璋.探讨公共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视角——一个新公共管理分析视野[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2(9).

[6]曾保根.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3).

作者:曹丽琴

文化双重视域管理论文 篇3:

走向“善治”:构建技师学院新型校内治理体系的实践

摘 要:面临学校向技师学院(筹)转型升格的发展新形势,立德树人工作的全面落地有赖于高效现代的校内治理体系。作为浙江省首批名校建设单位,笔者学校以“善治”为理念,以院系二级管理为支撑,通过制度体系、文化体系、组织体系和质量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构建了新型校内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学校的育人质量,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善治 技师学院 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技师学院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时俱进提升治理能力,构建新型的内部治理体系成为必然之举。与此同时,笔者学校顺利升格为技师学院(筹),面临着制度、组织等多方面的改革需求。在国家转型、学校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绍兴技师学院(筹)引入“善治”理念,围绕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高,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最终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型校内治理体系,用实际行动打造深化教育改革的春天。

一、技师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局限性

1.院系二级管理有待实施

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院系二级管理随着学校规模和规格的跃升成为学校品质发展的突破口。首先,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看,学校作为技能人才的“供给方”,需要高度对标市场这一“需求方”,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技能人才的质量、层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只有主动吸收新的管理理念,提升学校内生动力,建立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体系,提升管理效益,才能真正提高育人质量,最终满足市场需求。其次,从内涵发展角度看,随着办学规格的升级,学校办学层次随之丰富,学生分层管理、专业融通管理需求与日俱增,管理难度随之加大。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内涵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院系二级管理。

2.内部组织机构行政化

“管理”与“治理”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实质内涵却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更倾向于“管”,后者更强调主体多元化、决策科学化、运行柔性化等,是一种优化、良性、多元化、多角度的管理。然而,技师学院现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科层机构为主,治理原则以“管理”为核心,使得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将思维的兴奋点和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控制、约束、服从上。这种行政化的内部组织机构导致学校决策、执行、监督系统的构建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去研究学校办学品牌的打造、教学资源的整合、师生活力的激发、改革创新的落地等方面。由此,大大削弱了教职工的成就感、幸福感以及主人翁精神,致使学校发展故步自封、缺乏创新。

3.管理队伍能力不足

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以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支撑。而学校管理队伍作为学校治理的“主力军”,其治理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领导力、执行力的缺乏,成为束缚学校治理體系创新的短板。目前,部分技师学院的管理队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草根”出身,没有接受过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培训。学校对管理队伍培训力度不够,使得管理队伍的理念、思想落伍和知识水平不足。与此同时,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对管理干部具体情况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管理队伍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淹没”了。

二、“善治”:技师学院应树立现代化治理理念

中国人对“善”源自血脉的尊崇和敬意。也因此,有了政治领域的“善治”理念,这是一个现代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善治涵盖了以下价值性要素:民主、自治、法治、参与、公正、透明、责任、稳定、和谐。这些价值要素正是一所技师学院打造品质校园、和谐校园所追求的。因此,善治是新时期技师学院管理者应树立的现代化治理理念。

从国家宏观层面到学校微观层面,一所学校的“善治”本质上是学校领导者、师生和部分社会组织对教书育人开展合作管理以实现教育和教学利益最大化的模式,具有法治性、透明性、多元性、协同性、有效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校本化的实践过程中,实现学校善治目标应该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基于内部管理问题的制度完善与创新;二是彰显人文关怀的文化诉求与认同;三是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组织与方式;四是质量导向的机制运行与支撑。

三、构建新型校内治理体系的实践

1.“善治”视域下的“法治”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促进学校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善治”视域下的“法治”的基础。学校七届二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学校章程,为依法治校确立了基本原则。学校以章程为顶层与核心,制订《廉洁风险防控清单》,修订了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安全管理、后勤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还重点完善了内控制度和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制度,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权益与职责,有效推动了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技师学院制度建设。

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的同时,以校长为班长的校领导班子、学校党委、教职工代表大会“三方”制衡结构,进一步推进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一方面,完善教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学代会和团代会,听取教工声音,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校以人为本的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邀请骨干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和家长等,在原有行风监督委员会的基础上,扩大成员的行业覆盖面,成立校务委员会和教学咨询委员会,制定制度,明确委员会组成和职责,形成常态运行机制,建立衔接顺畅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层”贯通模式。

2.“善治”视域下的“文治”

文化代表方向。文化对学校治理能力提升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且文化体系与制度体系是互为补充、互为支持的关系,一软一硬恰恰构成了学校内部治理持久而稳定的张力。所以,只有完善文化体系才能使学校的内部治理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实现文化善治即“文治”格局。

笔者学校基于新的形势,以党建引领,深化“禹道匠心”文化格局,强化职业文化、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打造职业教育特色文化体系。学校通过建设教室文化,将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等内容悬挂于教室,打造文化长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形成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同时,还利用“红色讲坛”“小红书月”“匠心文化节”等校园品牌活动,融入红色文化基因,实现“育绍兴工匠、筑技能高地”的办学目標,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

3.“善治”视域下的“共治”

管理学大师眀茨伯格曾经讲过组织架构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层管理、中层管理、技术核心、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技师学院组织体系与所有的组织结构一样,如果要实现多元、民主“共治”的局面,也应该架构一个包含学院、二级系部的扁平化内部组织结构,同时有管理部门和后勤技术部门的支持。2016学年开始,笔者学校施行院系二级管理,下设艺术设计、机械电子、财会信息、商贸旅游、建筑工程五大系和新疆学部。基于此,学校出台院系二级管理考核评价方案,各系部依据学校考核评价方案制定系部管理方案,释放院、系(部)二级管理活力,提高学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为了提高院系二级管理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共治”,学校把关注点放在了管理队伍的能力提升上。学校制订了《管理队伍能力提升三年计划》,计划在三年建设期,完成对全体管理人员的全轮培训,包括沟通、协调、规划、决策与执行能力、信息化水平,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等。学校出台了《后备干部储备与培养方案》,对年龄在35周岁以下,进校工作满三年,非中层岗位,德才兼备、务实肯干、业绩突出的青年在编教师组织培养。首轮选拔共产生储备后备干部17人,已开始进行校内轮岗锻炼。同时,学校进一步壮大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会的基础上,构建院系二级学生“四自”(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实践)队伍,营造适合学校院系二级管理的学生参与机制。

4.“善治”视域下的“质治”

“善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遵循的是质量观。“十三五”期间,浙江省也对技师学院提出了“质量提升”的要求。因此,学校要引进社会和企业资源同步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质量体系,实现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的“五控”,确保管理系统、监督系统、咨询系统“三系统”的动态互动。

近年来,学校以规范化和精细化为准则,深化ISO9001质量认证工作,同时落实教育质量监控,建立由“教务处—教学督导小组、专业指导委员会—教研室—系部(专业)负责人—教师和学生”构成的五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每学期举行两次教学问诊活动;改革原单一课程评价,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科学评价机制;搭建信息化数据搜集平台,每年完成质量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发布。目前,学校还在探索以贡献水平评价,建立办学绩效发展性评价制度,由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家长评价和学校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发展性评价报告和学校年度质量报告。

参考文献:

[1]王连生.善治:校长应树立的学校管理理念[J].教学月刊2008(14).

[2]于锦绣,周俊.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中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3]冯晓敏.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理念框架与内容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5(8).

[4]成洁,杨劲平.依法治校:构建现代职业学校治理体系的若干思考[J].职教通讯,2018(20).

[作者单位:绍兴技师学院(筹)、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

作者:陈徐丹

上一篇:教务科(处)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乡村领导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