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民生,即有关国民生计和生活,生存和发展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从民生维度看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探讨民生。如此,民生的视域方能全面开阔,方能在历史、现实、未来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讨论中国梦的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篇1:

论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科学建构

[摘要]网络文化体现了工具价值理性与目的价值理性的统一。在生发经济、政治、社会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引致了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加剧了文化的认同危机:降解着政治权威,瓦解着社会公序良俗,消解着现实文化秩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备受冲击。坚持自律与他律、技术与制度、监管与预防、国内监控与国际合作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引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完善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国际合作,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网民自律”“三位一体”的网络文化建构体系,在道德、制度和技术诸层面实现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

[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认同;危机;建构

[

[收稿日期]2014-01-10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江西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红色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YG2013149)。

[作者简介]胡长生,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科学文化与生态文明等研究。

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危机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发展差距的巨大心理落差而产生的,在时间节点上,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其逻辑理路是,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军事软弱、经济薄弱直至文化懦弱,以至于不认同自身的文化传统。毋庸置疑,产生文化认同危机的机制是由外而内的,是在与西方发展水平的相比中而由心理定格的;毋庸讳言,这种危机一直伴随着民族的前行步伐,其强弱振感同频于西方的盛衰及其文化传播手段的更迭。显然,当前西方强势文化借助互联网载体的传播,使我国的文化认同危机有增无减,网络文化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提出的前逻辑

作为信息时代产物的网络文化,体现了工具价值理性与目的价值理性的统一。网络具有空间虚拟性、传播广速性、符号中介性和交互同界性等特点。网络文化通常是指人类通过融合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为支撑载体与媒介,以信息传递和交流为手段所衍生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主要包括人们在网络互动中所创造的观念、制度和技术层面的文化等,其特征主要包括虚拟社会性、技术主导性、传播快捷性、个体张扬性等。缘于此,其消费群体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和白领化等特点。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至今学界尚无定论。作为哲学认识论范畴,认同(Identity) 通常是指一个群体对共同对象的一致认可与接受,反映出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而文化认同则是指一个群体对其文化身份的认同,具体表现为对价值信念、思维模式、生活范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要素的普遍认可与接受,往往通过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甚至利益取向呈现出来。

首先,网络文化出现的历史生成性。网络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有其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现实,呼唤并催生了人们的“数字化生存(digital existence)”。网络已经成为横亘于宇宙之间的星河(the internet galaxy),作为现代技术与文化要素的时代融合联袂,网络文化形成了人与网络文化交互重迭的一种新景观现实。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每次媒体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文化新形态的出现。基于此,马克思将印刷术誉为“最伟大的发明”[1](P472)、“科学复兴的手段,……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P427)。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专业开发和日常使用的分离,使大众可以很容易地遨游在网络之中,而无须过多深究其背后的诸多技术细节。因此,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技术突破,使得网络交流已从一种精英式的交流走向了一种大众化的融通。“文化网络性是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P77)技术的天然文化性与文化的内禀网络性,成就了网络与生俱来的文化禀赋,即网络一出现就佩戴了文化的光环,具有了一般文化的诸多特征。因此,对网络的学理剖析先定地要在文化的视域中展开。上述充分表明网络文化呈现的历史客观性及其对既有文化形态网络性的进一步彰显。

其次,网络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嬗变着现代人的生存观念与思维方式。从马歇尔·迈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地球村”,到联合国在世界政治语境下的“我们的全球邻居”,再到“世界变成了一个地方”的感叹:世界压缩成了一个“单一的地方” [3](P14)。由是观之,现代人的网络生存方式遭遇“时空压缩”,即时间与空间距离日益缩小,以至于人们邂逅所谓的“地球村”境况,但心理距离却并不毗邻,存在着重重的心理隔阂甚或愈演愈烈。时空距离的压缩与心理距离的扩张的叠加效应,在时空与心理博弈的生存境遇中,人们感受到更大的心理挤压与精神异化。网络的出现契合并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弥合时空距离与心理间际的精神诉求与心理快感。“一种削平差别取消排他性的文化日趋成熟,这种文化在消解传统文化的边界同时,创造了崭新的人人都可以享受和消费的共享文化。”[4](P74)它为一切文化创造成果的存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载体,也为文化传播与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将文化发展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域。正是缘于此,网络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具有很高的替代性和影响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4%。网络文化的影响广博而深邃,作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从而也成为现代人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融合方式,网络文化的出现及其发展,嬗变和丰富了人类既有的文化结构及其内涵。

二、网络文化加剧了文化认同危机

网络文化引起的“隐私的终结”,引发人们对于网络文化的反身性思考(reflexive thinking)。互联网与资本的结合,使得网络越来越异化,越来越偏离人们对其最初的祈望,网络文化的平等理念变成了垄断妄想,开放意识蜕变为封闭情结。虚拟的行为产生了现实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场域往往不会局限于虚拟的空间,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交织互动,体现了文化主体的在场(presence)与不在场或缺场(absence)的双重效应,因特网诱发“虚拟的实境(virtual reality)”,进而构建了“真实的虚拟(real virtuality)”。“如果人们当初期望互联网能给社会提供更具竞争性的市场和更加负责任的公司企业,能够提供更加开放的政府管理模式,能够去除腐败和减少不平等现象,或是更加大胆地说,互联网能够提升人类幸福的话,那么它现在已经令人们十分失望了。”[5]无疑,网络文化张扬着可褒奖的精神气质,反哺现实文化的发展,也浸润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生发出网络文化之于人类经济、政治、社会诸方面的积极意义与正面影响。与此同时,人类对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环境的控制不到位与网络行为自律性的缺失,先进的网络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降解着政治的权威,瓦解着社会的公序良俗,消解着主体文化的秩序,致使网络文化加剧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危机。

首先,网络文化借助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及其载体,价值观的多元论愈演愈烈、甚嚣尘上,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令人猝不及防,固有的价值观念认同备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肆意冲击并呈现很强的负外部性。美国著名网络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al Castells)认为,“由于文化经由沟通来中介与发动,因而文化本身,亦即我们在历史上创造出来的信念与符码系统受到新技术系统的影响而有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还会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加剧。”[6](P309)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人“心智层面的基础设施(mental infrastructure)”,失控的网络必然导致网络文化的失控。作为一种信息能够在瞬间生成、传播与适时互动共享的交互式传播媒介,较之于传统媒介,网络信息把关、过滤的要求与环节先定的“不在场”,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与高度开放性,为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与经济优势通过充当“网络警察”而实施“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7](P33)乃至“政治霸权”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主要是由西方人以经济利益、现代科技和城市工商业为核心内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景观”[8],西方国家的技术应用优势与网络发展强势,西方文化对于网络文化具有天然的近缘性;网络文化的低门槛,使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零距离、超时空、无底线,网络文化对于固有文化形态具有巨大的冲击性。通常说,美国诞生了互联网,从而也成为全球文化的大本营。“进入交互网络,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进入美国文化的万花筒。”[9](P942)西方文化借助网络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与文化颠覆,形成所谓西方网络文化,实际上是网络文化的帝国主义。事实表明,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较为明显:80%以上网络信息、95%以上的网络服务由美国提供(我国分别仅占0.1%和0.05%),70%以上的数据库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和建立,美国的反华网站超过2000多个;网络动漫日本约占60%,欧美30%,中国仅占10%左右。网络空间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博弈的新领域。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曾叫嚣:“有了互联网就有了对付中国的办法。”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网络推行其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形成其网络文化,对全球进行文化渗透。自1997年以来,美国之音、英国BBC、法国之声等西方主流广播电台进入互联网,并将“专制”、“侵犯人权”等词与中国联系起来。可以说,美国的霸权,不仅反映在军事上侵略、经济上掠夺,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渗透、价值观上输出的霸权。网络文化作为西方强势文化的推手,进一步强化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导向。“瓦解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理想信念,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解,更大程度上在于西方国家主观上推动和平演变所致。”[10](P118)西方的网络文化“思想征服”和形象强化,使得网民的国家观念存有弱化趋势:民族认同趋弱化、行为取向自由化、人际情感冷漠化、道德评判相对化和心理空间封闭化;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人的认同,进而由认同深化为信念,由信念误导着个人的行动。

其次,自由开放的网络易导致网络失控,而失控的网络易导致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失范,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认同感普遍下降。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理性对精神的凌越,使得人们不再“诗意地栖居”。其实,当人们将一切事物和交往活动看成是要达致某种蓄谋已久的功利目的的手段与方式的时候,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就会超越价值理性的掌控边界,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就会成为左右和支配人们思维与行为的藩篱与支点,主体间际(inter-subjective)的诚信、道义和尊重等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必然日益锐减直至荡然无存,以至于社会的生活环境和生存质量受到极大的侵蚀和破坏。初始期的微博是“草根”的喉舌,但反观当下微博发出的声音,“网络大V”、“网络水军”等所谓“意见领袖”,他们频频突破网络规范的底线,其身份已悄然异化,其话语已绝非草根阶层的代言。网络犹如洪水猛兽,被人们形容为“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时间,虚假信息、色情暴力、恶意炒作等不良信息,铺天盖地,令人防不胜防,对现实整体社会产生巨大危害。网络文化使现代人日益“白箱”化和“平面”化,人的隐私权受到愈来愈大的威胁和冲击,没有道德规范和制度约束的所谓“人肉搜索”益发加剧了现代人的“白箱”化和“平面”化。我们不得不感喟:网络文化越是发达,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就愈加凸显,社会的诚信感面临巨大的考验。诚然,网络暴力是现实社会中负面心理和情绪日积月累的折射,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水平下降、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同时,网络暴力又会回归现实社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序良俗,扰乱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恶搞”文化的盛行,逢事必闹,见利必闹,反对一切传统道德观念,其深厚的内涵被字面化理解甚至被毫无根据地曲解,成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理解和认同民族文化的障碍。由于受到语言、技术局限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挤压,网络文化挤压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阻滞传统文化道德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11](P89)美国文化借助本国的技术优势成为网络文化的主导,互联网上的英语信息占到了 90% 以上,不断传播他们认同的文化道德观念。在西方网络文化的包围之中,民族文化的生存受到极大的挑战,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不断受到侵蚀。

再次,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快餐性、直观性和表面化,造成了人们对主体文化精神追求的弱势化、边缘化和碎片化,形成一种对线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认同与普适,致使人的思维被扭曲、心灵被黯化、心理易浮躁。“在网络空间中,虚拟生存空间对人‘周到’的服务,使电脑文化无孔不入地进入到人的精神世界,这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乃至感情方式,容易产生‘人的物化’、‘人的单一化’、‘人的表浅化’、‘意义的丧失’、‘深度的丧失’、‘历史感的丧失’、‘审美创造能力的丧失’、‘爱的能力的丧失’等,它将会引起另一种意义的人类精神文化空间里的生存危机。”[12]当人类遭遇“数字化生存”,网络文化滋生了独特的线性形而上学思维方式,颠覆了主体的思维样式和生存态度,其形成与发展,客观上造成了对主体文化精神的冲击和污染,致使文化内涵发生变异更迭;当人类面临“社会的片断化”的文化格局,“虚拟飘浮的社会性”成了虚拟人的品格,它在否定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整体性的同时,也成为人们逃避集体认同的思维方式。其对现有的主体文化格局与思维方式产生非常明显的冲击,它以对主流文化的肢解、解构、诟病为基本思维旨趣。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一种偏狭、线性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诚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揭示和批判的那样,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线性的机械思维模式:“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其他都是鬼话!”即“非此即彼”[13](P318)!这种思维方式的行为特征就是罔顾事实、无视底线、无端猜测、无限夸大、不计后果;具体行为就是极尽臆想虚构、恶意中伤之能事,逢官员必炒、逢富商必炒、逢名人必炒“炒作”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和文化要素,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肆意放大了仇富、仇官、仇名人的社会心理与民间情绪,以思维模式的碎片化引发社会秩序的碎片化。可以说,网络文化的线性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解构”着我们曾依靠辩证理性设置的社会公序良俗。线性思维的多元主义、相对主义成了潜在的行为导向,网络文化在认同多样性、选择性、个体化的同时,也在默认非标准性、非传统性、非整体性,认可更普遍意义上的非理性选择与线性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三、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

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多管齐下”,方能奏效。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监管与预防相结合、国内监控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引领作用,加强涉网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实施力度,提高网络管理的技术水平,完善网络文化监管队伍建设,强化网络文化的国内监控与国际合作,为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供政治保障、道德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和国际环境保障,建设“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网民自律”的政府、网络企业、网民“三位一体”的网络文化建构体系,在道德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实现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构有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念,保证中国特色和谐网络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促进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供政治保障。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P9)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和题中应有之义。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监管与预防相结合、规范与疏导相结合的网络文化建构原则,通过坚持不懈地进行制度、法规、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和技术监控,达到对网络文化的良治或善治,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使网络文化能够健康发展并极力张扬其正外部性,最终使广大网民能够“诗意地栖居”。对于大众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引导的社会主义性质,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网络文化建构的引领与导向作用。

第二,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不断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理念的社会主义道德渗透网络文化,为促进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供道德保障。虚拟世界人们的言行虽然可以不表现真实,但虚拟世界也应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即不能随意伤害他人或损害他人的名誉、利益等。以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为导向,规范和引导网络文化行为,坚持疏导与监控相协调,健全他律与自律相互补充的网络文化约束机制,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堵”与“疏”并举,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理念的道德约束效应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于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就网络文化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不去占领,文化垃圾就会充斥虚拟空间。在中国优秀道德文化传统中,各种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论相映成辉,从各个层面均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理想道德境界的追求。每当我们揿下一个键盘,敲出一个词组和一段话语时,都应当秉持“慎独”的传统道德理念,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其着想,这个词这段话是给他人送去快慰还是伤害?是带来褒扬还是贬抑?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追求公天下的理想为显著特征,其包含天下为公、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尚中贵和四个方面的道德理念,从一种普泛道德的立场,提示人们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高尚的道德姿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净化网络,还网络文化一片蔚蓝的天空。

第三,不断加强涉网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网络文化建设监管机制,尤其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形成网络监管机制与网络施教机制相结合的网络文化建构机制,为促进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供制度保障。在充分发挥道德对于引导“可做”与谴责“不可做”作用的同时,极力张扬法律对于维护“能做”和惩戒“不能做”的功能。增强网民的守法意识,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营造有益于网络文化建构的良好制度环境。网络虚拟性行为仅仅局限在网络,一旦离开网络回到现实世界,就必须进行思想和行为的现实转换。如何应对这种独特情势,保证网络文化建构的主导权,除了对有害信息进行监控,尤其需要制订和全面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净化网络。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特别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广大青少年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教育的新途径。”由于青少年所具有的智态、心态和身态等特点,以及青少年所承担的未来职责,青少年由此而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对象。只有经过社会治理和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正面影响,而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第四,坚持技术与制度相结合,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管理与技术水平,以网络控制技术制约不良信息的传播与扩散,达到净化网络文化空气的目的,为促进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供技术保障。网络思维决定网络行为,网络文化的建构需要有网络思维,把握和使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及其产品。与其说是西方文化、媚俗文化对人的观念产生负面影响,还不如说是这些低俗的文化藉助网络载体充斥人的心理而污染人的心灵。在当下,网络文化俨然成了一种强势文化,究其原因在于,网络文化利用了最新科技成果的光环与功效,使得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竞相追捧,从而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时代潮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建立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独有特性基础之上。“虽则人类并不是靠了他的肚子发展他的文化,可是文化却一定得踏在实地上——在它的物质设备之上。”[15](P47)网络技术创新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可以为网络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网络技术变迁是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驱动因素。技术驱动是网络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技术创新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技术的支撑,绝大多数的网络文化的创新都难以实现。网络文化就是要创造越来越多的信息形态的技术产品,通过网络传达给网民。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甚至控制网络文化垃圾的出现与泛滥。凭借技术支撑,加强政府对于网络的监管,实行网站备案登记制度,实现“通知—删除”机制下的有效监控、开展相关的公共教育。强化网络企业的文化责任,不断致力于制定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推进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自主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其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网络文化的安全性较低。一方面,加强技术跟踪研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互联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另一方面,大幅度增加培养和使用网络文化安全专业人才的经费支出,加大培养和引进网络文化安全专业人才,为建构网络文化提供人才支撑。

第五,完善网络文化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网络文化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为促进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供人才保障。赢得网络文化话语权的前提是掌握主动权,方法是培植网络文化的主导力量。组织有关网民开展各种引导性、疏导性的网络社会文化活动,完善包括网络文化管理员、宣传部门的网络审读员和文化部门的网络文化市场管理员在内的网络文化监管队伍建设。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可以组建一支业余的网络文化协管队伍配合工作,召集并组织政治素质高、文字功底好、分析能力强、网络技巧精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在政府网站和一些受众面非常广的知名门户网站上广开微博、微信,对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剖析评述,给予网络舆情以科学正确的引导,从而廓清是非、正本清源,最终达到以正视听的目标。应积极主动引导商业网站推出为网民所熟悉喜欢的、具有社会文化责任担当意识的知名学者大V,不断提升网络时代的强大思想引领能力。

第六,积极开展网络文化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加强网络文化建构的国内监控与国际合作,为促进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供国际环境保障。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应当推动多元文化的对话,目的在于营造网络文化建构的和谐氛围。网络世界的无国界性,是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特征,也是与现实文化传播的重要区别,这对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网络文化的科学建构。既要积极致力于国际互联网标准与规则的建构,捍卫国家网络文化主权,保障我国文化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要积极参与国际网络文化安全议题的探讨与研究,共同治理国际的网络文化安全。

积极科学地建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对于先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作用,不断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担当与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美]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互联网与资本主义的邪恶联姻[J].国外理论动态,2013,(7).

[6]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8] 邹广文,等.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J].道德与文明,2011,(3).

[9] 易丹.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10] 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12] 贾英健.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2006,(7).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美]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刘云华

作者:胡长生

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篇2:

论民生视域下中国梦的实现

[摘 要]民生,即有关国民生计和生活,生存和发展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从民生维度看中国梦的实现,首先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探讨民生。如此,民生的视域方能全面开阔,方能在历史、现实、未来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讨论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民生;中国梦;传统文化;历史唯物主义

习主席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早在上古时期,民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就已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朝代更迭和社会发展,民生观念逐渐浓厚起来。

(一)强调“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

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进一步论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都把人民放在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性位置。墨翟认为政权的倾覆不在于天命,“昔上世暴王……不知曰:‘我罢不肖,为政不善’”,而在于未能施行利于百姓的仁政,因失去民心而自取灭亡。虽然传统文化中“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念都以巩固专制统治为最终目的,但也启示我们政权的稳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强调“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

春秋时期,如何问鼎中原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热议话题。在这一政治热潮中,“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五霸之一的晋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清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富国安民。“厚民性”即“厚生”,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即注重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状况。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坚实的物质保障,实现中国梦应当注重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受時代条件限制,传统文化“政在养民”的厚生观念局限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上,停留在“衣暖食足”的简单粗糙层面。

(三)对“精神民生”的关注

“厚生”有两种疏解:一种是“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侧重于物质方面;另一种是“财用足,礼让行”,涉及了精神方面。这说明传统民生思想既强调“物质民生”,也关注“精神民生”。当代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改善“精神民生”日益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但是,传统文化中人民被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两类,只有“劳心者”才能追求“精神民生”。这种对“精神民生”的关注带有浓厚的阶级歧视色彩。且墨家主张“非儒”、“非乐”,道家提倡“绝圣弃智”,从根本上否定了追求“精神民生”的必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切民生的思想传统

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思想传统,有十分珍贵的精神价值。

(一)对民生的关切贯穿马克思的生平

研究马克思主义对民生的关切,可以先从马克思的生平开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第一次直接表露出他关切民生的情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从19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开始,他关切民生的意识更加成熟。恩格斯在他的墓前这样说道:“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从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对民生的关切早已内化为他全部理论的精神之中,为他的实践提供力量。在当代中国,不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实现中国梦,都需要传承这种精神。

(二)对民生的关切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民生的关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认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历史构成事实——满足“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和第三个历史构成事实——繁衍,同样是关乎民生的活动。正是从关切民生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出发,马克思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对民生的关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黑格尔偏离实际生活转而构建“绝对精神”的王国,把哲学导向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把哲学束缚在感性直观中,使哲学沦为一种抽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社会生活”可以理解为民生的另一种表达。正是在对“民生”的关切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旧哲学。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对民生的关切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之先导,政治批判集中阐发为“腐败且反对的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是民生困苦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也是出于对困苦民生的现实抗议。“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当国民经济学家把经济危机推脱到工人和农民的懒惰上时,马克思尖锐指出“工人和农民的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资本家的贪财欲”中,在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中生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如《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表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党的“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着眼点在于满足人民需要。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必须“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党的十七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目标来抓,实行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

三、实现中国梦的民生路径

回顾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生思想资源;着眼现实,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展望未来,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我们的新举措新路径。

(一)确立坚强的制度保障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具有约束力。在当代中国,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有力的保障。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法治建设还有一些问题,小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要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构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增强就业稳定性、和谐性;整合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正常调整机制、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等等。

(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良好的生態环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环境的空间载体。要根据我国国土空间特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谋划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污染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当前,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治不行、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坚决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系统,做到重点突出、重拳出击、重典治污、力求实效。

加快形成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社会所共享,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三)营造幸福的文化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既需要物质生活的满足,又需要文化生活的丰富。幸福感的提升,重点在于营造幸福的文化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实在提升幸福感的途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全民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参 考 文 献〕

〔1〕于慧颖.先秦诸子民生思想研究〔J〕.史学集刊,2011,(03).

〔2〕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传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6).

〔3〕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4〕陈宇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J〕.理论导刊,2014,(10).

〔责任编辑:张平凡〕

作者:周亦嘉

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篇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根据思政课的具体内容,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道路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政党认同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为此,要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采用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作者简介]范迎春(1980- ),女,河南郸城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河南 洛阳 471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价值观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项目编号:13YJC710006,项目主持人:范迎春)和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建构”(项目编号:2013-QN-655,项目主持人:范迎春)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还得到了2012年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

一、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政治认同是人们对于其生活的政治环境产生的共向性判断、态度及相应政治行为的总和,是连接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的纽带。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群体,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青年基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于政治体系产生的情感上的归属,表征着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可与服从。政治体系及其运作能否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以助其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原因所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主观感受,资源占有状况,甚至是性别等主观因素及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这种大学生的主观价值评价与社会主导政治价值规范趋于一致的政治认同过程,就具体表现为对国家政府、对政治制度、对执政党、对政治意识形态等的认同。但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处在形成期,政治经验不足、政治判断力不强,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所谓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就是政治体系利用一定的教育机构,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法以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其政治判断力,最终增强其政治认同度的教育活动。在目前我国,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开展政治认同教育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方式。

2.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既是一定政治社会化的反映,也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的状况,也关系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及民族复兴的实现。当前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及我国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利益关系及价值观趋于多样化,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我国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整体呈良性发展态势,整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同“疏离”困境:一方面,由于当前价值观的嬗变及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较低,政治认同缺乏主体性、独立性,易受家长、舆论等的左右与干扰;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即冷漠地看待政治体系及其运作,仿佛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被动地、形式上参与一些政治活动;政治动机功利化,如在入党动机方面,整体来说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能积极学习党的理论,要求进步,但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化,把入党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特别是职业理想的工具。另一方面,当前的政治认同教育与学生思想共鸣度不高,政治认同教育的成效较低。虽然目前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政治认同教育,但整体来说教育过程比较枯燥,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教育方式落后,未能及时利用新媒体;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案例较陈旧,不能对现实中热点政治问题进行及时剖析,以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政治判断。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是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阵地。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内容,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发展道路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政党认同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的重要职责和功能。

1.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意识形态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指导思想产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是对主导政治价值观的认可与信仰。意识形态认同是影响政治认同达成的核心要素,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价值合理性及其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影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既有其价值合理性又有其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培育学生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从而增强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在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也使学生明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团结各族人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当前大学生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知,以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度。

2.道路认同教育。道路认同是大学生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等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并以自己的行为支持、参与其中。道路认同是影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通过“原理”课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概论”课教学,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道路的中国特色特征、道路所取得的成就、道路发展目标的认同,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政治价值取向、健康的政治心理,以帮助他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以实现道路认同。

3.制度认同教育。政治认同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政治制度。制度认同是社会成员为实现政治秩序的运行而对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制约的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归属感及具体行为的支持。制度认同是实现政治认同的保障和关键环节。当前制度认同主要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认同。通过“概论”课教学要使学生充分认知和理解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为保证人民民主实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为实现基层自治和民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制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通过教学能够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不断增强对其的认同。

4.政党认同教育。政党认同即大学生对政治生活中的执政党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相信其能够代表和实现其利益,并接受、服从政党管理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政党认同建立在客观环境及政党与个体客观关系的相互作用上。政党认同是党执政的前提。在当下的中国,政党认同就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的讲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纵观“概论”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又可以说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共党史,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史。在这一过程中,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播放领导人、伟人事迹的视频等)让学生能够寻访到伟人足迹,讲解党的领导人的感人事迹。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念,也有助于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升华及对中国共产党认同度的增加。

三、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1.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统地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及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其根本目的却在于通过理论的学习以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说理性与教育性的双重目的。在日常教学中,应坚持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说理与解惑相结合就是通过选取、分析、解答现实中困惑大学生的问题,既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教材中的理论,使学生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现实社会民生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又能看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遇到的风险与挑战。说理与解惑相统一,在说理中体现解惑的现实针对性;在解惑中体现出理论的价值与魅力。首先,说理时,教师要有较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政治学理论知识,对教材的内容有全面、细致的掌握,才能将深奥的理论以学生化的语言、思维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才能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育阶段。其次,解惑时,选择学生困惑的现实问题为教学切入点,从中引出相关的理论要点。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困惑问题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及与理论的切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现实问题作为教学理论分析的有效载体。如在讲解“概论”课中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就可以选取当下雾霾、水污染等现实生活的生态问题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较重视认知教育,过于关注对学生进行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讲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就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对国家和党等政治体系的认同。从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这种认识简单地将认知教育等同于认同教育,忽视了认同所需要的交互性、情感性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与认同是其实效性的重要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的结合,遵循认同规律,对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在日常的教学中,在进行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概念、逻辑体系的认知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政治现象、科学分析政治事件、妥善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坚持以知识认知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升华,以价值选择为目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借助最新的教学载体,以求在多样差异中寻求政治共识;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网络文化、校园文化以引起共鸣;也离不开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3.利用网络开展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普及,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网络已经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要利用网络新载体来提高其实效性。首先,教师要利用网络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如相关背景材料、社会实时报道评论等,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播放如《复兴之路》《正道沧桑》《走进毛泽东》《小平十章》等视频,增强学生对革命战争和现代化建设场面及领袖人物人格魅力的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分析、判断、领悟教学内容,以实现对其理论认同。其次,借用网络语言的轰动效应和辐射效应造势。网络使话语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话语主体趋于平民化、内容更加个性和随意、传播渠道多样化,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微话等“微”时代的到来。如“概论”课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时,可以选择使用一些当下流行的网络词汇,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理解和认同。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就社会热点等问题在课下开展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赵跃先.政治认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键环节[J].探索,2012(2).

[2]洪跃雄.道路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前提和基础[J].教学与研究,2014(3).

[3]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J].探索,2009(1).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高国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8(11).

作者:范迎春

上一篇:配色方案2篇下一篇:全县避难场所构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