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管理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文主要从道德发展核心变量: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三个方面,揭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机制,以期助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学生乐于学习的科目。 Internet上有大量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有益信息,但也泛滥着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后果。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网络道德

网络世界给现代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如一扇多彩多姿的窗户吸引着我们,尤其对青少年的求知、娱乐、性格、心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它的负面效应也如魔爪般伸向了人们。处在不断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极其容易被网络的腐化因素侵蚀,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面对新时期的网络负面影响,网络德育刻不容缓。

一、网络不良信息对初中生的影响

道德观念淡化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要受到行为规范、社会舆论及法律条文的约束。但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身份、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都能被隐藏或篡改,网上各种角色虚拟到只能被视能动的智能符号,网民完全隐去自己的真实身份,以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角色从事网上活动和交往,几乎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网民不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这种虚拟的特点导致了少数学生法律观念淡化和道德丧失,放纵自己的行为,甚至从事网络犯罪活动。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传统的道德观念在网络空间里的约束力不强。因此,网络空间里的行为完全取决于上网者的自觉和控制力。而中学生的自制力弱,抵抗诱惑的能力不强,更易导致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淡化。此外,网络也给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和土壤。这些文化垃圾对青少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往往激起部分意志薄弱者的享乐思想和放纵意识,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网络空间大量充斥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也造成了一些中学生的价值迷失和蜕变。

二、信息技术老师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

1、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

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青少年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网站,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后,我们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组织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的欢迎。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2、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辟网上德育阵地

网上德育这种德育工作形式,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具体可感的材料,使学生容易接受教育,并对教育内容做出反应。譬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有些心理话或一些敏感的话题,心里存在困惑又不便当众讨论,就可以用电子邮箱的方式寄给老师,老师针对这个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然后用电子邮件直接寄给这个学生。这样既解决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丢面子”。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老师可以在网上解答或发表公开信。这样既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尽快地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3、加强上网规范、法规的宣传及,加强网络管理职能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因此应在学校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有鉴于此,我们在建立教师网络管理队伍的同时,在学生中选拔出多名网络管理员.规范学生上网行为。要给学生印发一些网络法规和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我们要求学生遵守以下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4、通过学校层面建立网络教育管理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例如一些同学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为了炫耀自己的电脑技术或者报复别人恶意的删除别人的软件和重要资源,或是发送垃圾邮件甚至带病毒的文件,欺骗或辱骂他人等等。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环保意识培养,使他们懂得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网络环境,要从我做起。

总之,我们既要净化网络内容,更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倡导网德,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为他们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余春兰.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4,(25).

[2] 曹红.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与应对对策[J].文教资料,2014,(05).

[3] 王忠录.浅谈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J].学理论,2009,(19).

作者:王锦彪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管理论文 篇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影响机制分析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文主要从道德发展核心变量: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三个方面,揭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机制,以期助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关键词】网络文化;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11YJC710076)阶段性研究成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类思维领域的活动,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对主体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人的道德行为受道德意识支配,是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总称,它是一种心理活动现象,反映了人的主观道德愿望,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动力、动向和动机。统一的“知、情、意、行”是个体主体活动的完整过程,其中“知、情、意”是个体活动的内在根据,人的意识就存在于“知、情、意”中。道德意识和行为发端于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动力来源于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行为受道德意志调节。正如恩格斯所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成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机制

1.道德认知过程及特征。人类的道德认知是主体自觉与外部道德教育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是一个渐进、循序的发展过程,具有年龄性、阶段性、地域性、选择性、局部性等显著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地域,认知源信息传播方式及道德主体所获得的认知源信息、获得认知源的机会等均会有所不同,且在成长的各阶段所接触、接受、感知的大多是经过过滤、筛选的认知源。社会总是力图将主体道德认知的情境、现象圈定在相对有限、可控的范围之内。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已为成人,其道德认知能力以及获得认知源的权力和机会均比大学前有所提升,但呈现给大学生的认知源、认知源的呈现方式均同样会经过严格控制。一切不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道德认知的认知源都将被挤压到最狭小的空间中,以期将伤害降到最低点。

2.网络文化对道德认知的影响。网络文化对道德认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巨量网络文化信息的瞬时无差别呈现,破坏了道德主体道德认知的渐进性、循序性发展过程。无论道德主体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道德认知处在何种水平,在互联网中接触的都是同样的道德认知源信息。网络文化所提供的道德认知源,既无过去现在之分,也无正误之分,更不会关照道德主体年龄阶段、认知水平及社会对各成长阶段道德认知标准和要求。网络文化中道德认知源不分层不分阶段的呈现方式,彻底打破了道德认知的正常轨迹。巨量的信息瞬时加载,严峻考验着道德主体的认知和非认知系统的正常负荷能力。第二,未经社会道德规范筛选、过滤的网络道德认知源,不仅冲击这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也将对道德主体的非认知系统造成剧烈影响。互联网中的道德认知源难以进行过滤和筛选,而且网络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模糊了传统社会中的道德界限。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即便是现实社会中公认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典范,网络中也容易被稀释、被消解,甚至被一部分人反对。传统社会所摒弃的不道德现象,却可能在网络社会中被膜拜、受追捧。第三,网络文化中道德认知源多以形象直观的视觉化方式传达,挤压了道德主体深入思考的空间,抑制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吸睛”已成为网络文化制作的普遍追求,首先要吸引人,然后要能吸住人。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网络文化,把视觉传达放在了首位,所以大量的热热闹闹的网络信息基本已成为“看完即忘”的快餐式消遣,道德主体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容易被“好看”的视觉“盛宴”代替冷静的思考。

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第一,中学阶段传统的道德教育为大学生道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大部分中学生而言,紧张忙碌地学习是其生活的全部内容,其接触网络文化的机会是极为有限并处在家庭和学校严密的监控之下,因而极少受到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中学阶段所获得的道德认知基本来自现实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會主流价值通过这种集灌输与启发、家庭与学校、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中国式道德教育方式,在准大学生们获得道德认知,积累道德经验、道德体验,形成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构建相对稳定的道德非认知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业已形成的道德意识为他们大学阶段的道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和方向,也为抵御网络文化冲击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网络文化周而复始地刺激并激励着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需求。中学阶段的被压制的自由,大学阶段得到井喷式释放。当学习不再是唯一,生活时空不再受到严格约束,网络文化开始全方位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大学生已进入成人初期,其心智操作系统已经高度发达,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也处在高度活跃期,大学生们已具备较强的道德信息的辨识能力,能够透过纷繁庞杂的互联网信息道德新认识。他们不会只看表面现象,而是会拨开现象的迷雾去洞察更深层次的道德意义,他们主动从网络中搜寻自己喜欢的道德现象和道德事件,也能够从网络文化的思想交锋中不断积淀形成自己的道德观点、道德立场。网络文化提供的海量道德现象、道德情景,以及各种正反双方评论把大学生带入一个新奇、叛逆、多彩的信息空间,不仅满足了他们透过网络了解世界、社会和他人的急切愿望,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也为他们提供了自由平等获取信息的通道和平台。网络文化行程的持续不断、周而复始的作用力,对大学生形成了高频度的刺激,不仅激发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的道德需求,这个循环往复的作用过程正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心理机制的影响过程。网络文化的持续深刻影响,大学生逐步感受和认识到网络道德观与现实社会道德观之间的差异,其道德观念悄然发生着改变并形成网络道德观雏形。第三,网络文化可能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除了正向的激励,也将产生反向的弱化。如前所述,大学生个体之间的思维判断能力、心智负荷能力会有所差异。当网络文化中的道德信息超出了道德主体心智所能承载的负荷水平,长期超负荷刺激,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将会趋向迟钝和僵化。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互联网中良莠不齐的道德信息不能正确辨识,网上的一切他都认为是真实可信的,照单全收。“在网络实践中,网上主体不易直接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能力,在多元价值的攻势下,主体往往会把感性需求当作理性的东西来加以追求并走向无批判性,从而表现得无所适从”[2]。第四,道德非认知系统为多数大学生道德发展提供稳定支撑。在多元繁杂的网络文化中,大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道德非认知系统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道德非认知系统,在网络文化中依旧发挥着动力和定向作用。长期积淀的道德经验、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价值取向,有助于大学生提升网络信息的辨识力,主动过滤、排斥不良信息。多数大学生经过外界导引和自我反复强化,在网络冲浪过程中,其道德观念和道德经验会不断得到丰富、完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元认知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但对少数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道德非认知系统和道德元认知能力在网络文化的反复冲击下发生了改变和弱化,从而导致网络消极道德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机制

1.道德情感是道德活动产生的重要驱动力。道德情感是人类非理性情绪的表达。道德认知是人的理性表现。人类是非理性情绪的存在物,有流露喜怒哀乐、表达爱恨情仇的高级情感需求。道德情感则是人的非理性情绪表现。只有当道德认知在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上引起共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才可能发生。大学生如果没有道德情感需求,即使具有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会缺少强烈的驱动力。只有当道德动机强烈时,大学生道德主体才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主动地进行道德活动。

2.网络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理性的道德情感。网络社会的自由开放性、匿名性为大学生充分表达道德情感提供了广阔空间。大学生不用顾忌现实社会、“熟人社会”中各种戒律和约束,也不用担心与个人身份标识密切相关的非理性因素带来的后果,支持或反对、爱与恨均可畅快表达。因而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更加自我,更能满足他们独立、个性的道德情感需求,引起他们道德情感共鸣,继而认同、依赖并反复通过网络获得、表达道德认识和见解。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现实社会道德外在他律性要求会在网络社会中得到统合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会不断检视自己网络道德活动的标准、底线和方向,使自己在网络道德活动稳定在合适的范畴,保持内在的平衡,不至于完全失控。

3.网络文化为放大大学生非理性情绪推波助澜。如前所述,网络文化的开放、匿名特性,有利于放大大学生的非理性道德情感的表达。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文化载体对受众的影响是单向的、短期的,这是由传统文化媒体的固有特性决定的。但在网络社会中,特别是人类迈入网络自媒体时代,道德主体不再是单纯的道德信息的接受者,也是道德信息的制作者、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事件中踊跃跟帖,发表自己见解,与其他网络参与者进行互动,无论其抱持中立、支持或反对哪种态度,自己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开发布,个人观点转换成为公共信息影响这更多人。而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快速弥散性,使得看似孤立的个人观点和情感却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凝聚成一种社会力量,随着人数的增加,逐步形成支持系统,甚至会汇聚演变为网络文化中强大的集群心理和行为。这一特点在在“贴吧”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旦某种情绪占据主导控制地位,就极难听到不同的、反面的声音。法国社会学家格式塔·勒朋对集群行为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他认为,“‘集群心’是指不受个体意识支配的精神体,笼罩着群体行为,具有匿名性、情绪感染性和暗示感受性,群体是受‘集群心’支配的感情现象,任何一个人,只要在群体之中就失去理智,盲目随从群体精神而难以控制和制止;当个人不在群体之中时,是冷静的,遵从理性、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3]。在集群中,人们的心智活动很容易降到一个较低的活动水平上,并且人们容易毫不怀疑地被动接受和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4]。上述观点很好地解释了网络文化集群中人的非理性情绪会得到放大的心理模式。大学生们年轻、气盛、敏感、冲动的特质,为网络道德情感放大提供了可能。他们很容易被网络集群心理所感染,导致的理性缺失,出现情感放大效应。当从众行为大规模发生时,集群中主导声音、观点和情绪将被无限放大,处在集群中的大学生在交互感染作用下,道德主体以冲动代替了理性,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当然,道德情感的放大并非都是反向的,有時也具有积极意义。如果网络集群中正面积极的道德情绪成为主导,同样也会得到有效放大,置身其中的大学生自然也会出现积极的道德活动并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促进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影响机制

1.网络文化考验着大学生道德意志力。现实社会的道德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是一种典型的他律性道德。网络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人—机”模式,因而网络社会的道德其本质是一种自律性道德。网络社会中由于缺少人对人、面对面的信息交换。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开放性、多元性和自主性等特征使大学生网民的意志力面临严峻考验。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遨游时,由于不再有现实社会中真实人注视的目光,不再担心身边人舆论的谴责,在“没人知道我是谁”的网络情景中,现实社会构筑起的制度性惩罚等他律性道德防线容易被突破。他们会认为自己在浩瀚的网络中做点现实生活中不敢干事,说点不敢说的话,不会对他人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在这种责任分散心理的支配下,其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降低,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越轨的网络言行。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对网络世界中各种不道德言行变得不敏感,更有甚者为不良言行推波助澜,渐渐放弃了对道德约束力的坚持。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意志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和海量的网络文化信息,大学生道德主体要想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警觉和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网络文化的不同特性对大学生道德主体产生影响的侧重点不一样:一方面,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文化,考验并影响着大学生在互联网信息海洋里的道德认知、伦理决断力。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十分突出,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自由、平等的网络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法律观念。虽然对大学生整体而言,网络文化的这些特征对他们影响程度较小,但决不能忽视网络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面对互联网多重的道德标准、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和道德自律性,不但不会迷失自我,反而会更加增强其道德辨别力和道德意志力。少数或部分大学生的确会受到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而沉迷网络空间,自由主义泛滥,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影响机制。为何同样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个体会产生影响差异呢?“人—机”模式下的网络文化消减了所有需要个体付出道德意志努力的外部客观环境的刺激,网络中各种正面和负面的信息均已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个体要形成对不良网络言行的道德意志力,首先必须明白自己正处在履行道德义务情景之中,要抵御不良网络言行必须付出意志努力,这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部分大学生并不认为自己在网络中恣意言行是不道德的,有的大学生认为浏览色情网站、利用漏洞攻击网站等行为无关道德,完全没有意识自己在网络中言行与现实社会一样是在应该履行道德义务,作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道德行为。不仅不会出现内心的道德斗争,也不会主动付出意志努力。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当其个人欲望与道德要求发生冲突时,会主动激发内在的道德信念,以道德动机抗拒不道德动机,以道德理智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并支持以恒的实现道德目标。少数大学生之所以受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网络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不确定性、多重性以及道德自律性,蒙蔽或麻痹了少数大学生的道德警惕,他们的道德意志被一点点削弱,道德自控力被降低,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错误道德认识,养成不良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2]陈胜云.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J].现代哲学,2001(1)192.

[3]刘建民.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23.

[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00.

作者简介:

张开洪(1973—),男,四川射洪县人,河南理工大学高教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段鲁玉(1989—),男,河南浚县人,河南理工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罗志敏(1988—),女,山西大同县人,河南理工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

作者:张开洪 段鲁玉 罗志敏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新媒体对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中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教育装备的日益发展,电子白板、广告机等新媒体大量进入中学校园,中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学校要坚持对中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让师生树立科学的新媒体观,还要优化新媒体环境,提高师生在新媒体中的互动性,促进中学生道德认知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中学生;道德认知;影响

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更快的速度传递和处理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让中学生可以接触大量信息,学习不同文化、思想。作为一线教育管理人员,笔者亲身感受了新媒体在中学校园的爆发式增长。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中学校园新媒体设备更新换代很快。

中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不够高,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的海量信息,难以有效辨别,中学生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结合教育管理实践,谈谈新媒体对中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和对策。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简述

道德认知,又称为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在原有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道德范例的刺激效应感应,经过同化、顺应的加工,而获得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道德思维发展的水平和道德观念变化的程度。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过程中,从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这方面的研究来看,中学生的道德思维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尤其是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方面。

二、新媒体对中学生道德认知产生的影响

1.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中学生思想认知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新媒体的运用便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收集,挖掘其丰富内容,并迅速传递给中学生,从而为广大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向中学生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培养中学生的国家意识,促进中学生效率观念、参与行为的产生,并培育广大中学生的开拓精神。

2.校園微信群等新媒体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校园微信群作为典型的新媒体形式之一,已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微信群作为一个基础平台,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公开的舆论平台,汇集了有利于校园发展的想法和建议。在校园内的微信群中,学生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问题,交换意见。校园微信群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重要信息,准确了解学校的最新发展。

3.新媒体给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客观上也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负面、暴力和色情等内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经常用简单快捷的新闻取代深度报道。中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很容易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网络游戏和小说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其中。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媒体信息的迅速传播功能使得不良信息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影响中学生。

三、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促进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

新媒体为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供了重要平台。随着新媒体与中学校园文化的日益紧密结合,新媒体给中学生德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其中机遇大于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有效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将新媒体与中学生有效结合起来。

1.对中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中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是指中学生对大众传播资源的正确认识和建设性获取。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媒体批评能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来提高自己,参与社会发展。今天的学校对中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中学生存在使用媒体知识的能力不足、媒体行为失衡以及需要改善媒体道德等问题。

2.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无限的平台和海量的信息可以成为生命发展的基石和生活的绊脚石。作为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和危害,建立专业的监督机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首先,学生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加强网络监管,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和发展良好的网络素养,进而实现文明上网,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其次,在线和离线工作相结合,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放松。通过新媒体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后,可以通过线下工作解决问题,通过课堂教育或课外活动及时处理学生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的生活态度。第三,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网络和新媒体的监督管理,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问题,及时净化网络环境。学生家长要积极引导、严格管教孩子,注意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最后,呼吁社会所有成员参与监测和报告新媒体环境中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是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课题。

新媒体的普及,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思想教育工作者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熟悉工作规则,而且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熟悉新媒体文化的特点,这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给思想教育带来的便利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思想教育的主动性,体现教育的针对性,有效地加强和改进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学生思想教育。

4.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正确把握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

在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选择和利用的自由化和自主化。然而,面对中学生激进或不成熟的思想,如果他们不准确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规律,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事半功倍,甚至激化矛盾。因此,在新环境下开展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改变传统思想教育形成的师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教育角色转型。要帮助中学生学会选择信息,理解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识别有用信息。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丰富教育形式,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5.提高师生在新媒体中的互动性。

首先,老师应该对新媒体教学重视起来,尤其是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利用新媒体设备表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点。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以电脑课件进行授课,同时就听力部分的提升教学,还可以以英语短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英语环境中,以不断提高听说的能力。其次,新媒体的应用还应该在师生之间建立更多的交流平台。如利用学生常用的微博,进行互动,了解彼此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教学。不仅如此,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和解决,也可以就学生的心理和德育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从而彼此形成更好的师生关系,达成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还可以以常用的QQ、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一个班级群或者师生讨论群,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充分的互动起来,让交流变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养成中学生道德认知自我发展的能力。

毫无疑问,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当代中学生的思维习惯、行动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我国中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网络新媒体作为新技术作用下的一种快速传播方式,不仅有利于人们表达意见,而且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互动,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当前,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和发挥新媒体对中学生的积极作用,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秋思.浅析信息时代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9,(6):96.

[3]黄宝娥.简论媒体素养对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8,26(1):82.

[4]刘扬波.媒体素养教育发展规律探索及本土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5):16.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电化教育专项课题成果,“新媒体对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研究”课题组,课题编号〔2017〕-JKGHDHZX-073。

(南阳市第五中学校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

作者:王超

上一篇:工商所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农村演讲稿范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