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兴镇战略

2023-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工业兴镇战略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全力创建教育强镇

——端州区睦岗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一、基本概况(略)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党政高度重视,履行政府职责

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镇委镇政府倾力为学校排忧解难,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每年我镇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两次以上专门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逢节假日,镇领导关心慰问教师,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指导,解决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如2009年出资为原逸夫小学教师临时宿舍因南广铁路建设拆迁而重建;协调镇人大及有关部门解决睦岗中心小学和市八中路口交通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创强期间,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的领导更是经常深入学校,解决创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深入睦岗中心小学调研解决运动场建设问题;到百花园小学调研解决与周边木材市场合作扩建校舍问题;到地质中学调研解决学校改建后的场室配臵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多次到学校了解教学硬件设施情况、校园安全情况,优先投入资金进行学校安保建设。

(二)保障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发展

我镇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始终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发展全镇教育为己任,把发展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统筹教育与经济及其他社

会事业发展中,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

1、确保义务教育“三个增长”。随着端州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财政坚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近3年我镇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185.79元、2649.45元、2916.55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393.49元、437.71元、483.76元;我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分别为2221.23万元、2564.77万元、2932.91万元,分别增长了15.47%、14.35%,切实做到了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三个增长”。我镇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补助金全部用于农村学校建设,确保免费对象都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同时,我镇每年对农村困难家庭学生的生活补助达两万多元。

我镇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健全,账目清楚,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没有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没有向学校非法收取或乱摊派现象;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实施阳光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学校的财务管理依法、规范。

2、大力推进校舍新建扩建。我镇为适应城市化建设的发展,2006年扩建了睦岗中心小学教学楼;2009年,把破旧简陋、仅有12个教学班的地质中学进行彻底拆建改造,建成了可容纳36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的规范化学校。目前正在兴建的百花中学,2011年9月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校是按36个教学班规模建设的一所设备先进的完全中学。此外,2010年投入了830多万元对其他公办学校进行了维修改造。目前仍在努力推进市八中、铁路学校、百花园小学、市八小的校舍改造和扩建工程。

- 1

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先进学校。我镇各个村委会对教育大力支持,如大龙和兰龙村委会一同建立了“双龙奖学金”,每个学期表彰品德兼优的学生。各村委会也分别设立了奖教奖学机制。

2、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我镇教师工资纳入我区财政统一发放保障体系,按时足额发放;每年增拨专项资金,增加教师岗位津贴及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对全镇农村学校教师实行郊区补贴制度,每人每月补贴50—400元。全镇教师实施了绩效工资机制;全镇教师与公务员一样享受节日津贴。2007—2009年教师人均年收入分别是39964元、44692元、48453元,实现了教师工资福利“两相当”。教师的社保、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落实有保障,2007—2009年分别为67.8万、88.3万、97.08万。我们协同区教育局为46名教师做好“代转公”工作,全部解决了代课教师“代转公”问题。

3、加强队伍师德建设。根据端州区的统一部署,我镇大力实施强师振教工程。配合区教育系统大力开展每年一主题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笃学善教、敬业爱生的高尚师德。2007年,城区学校的一位教师主动申请调到我镇睦岗中心小学工作,区教育局为此组织全区老师开展了“对一份调动申请书的大讨论”师德活动,带动了大批农村学校的老师安教乐教。为稳定教师队伍,除了对在农村学校任教教师实行郊区补贴外,还对到我镇支教的老师每年给予交通、生活补贴500元。多项举措稳定了我镇教师队伍。

4、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我镇大力协同区教育局鼓励和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区本”、“校本”、“师本”三级培训,形成了三维立体培训网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每年有900多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全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经过了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公办中小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 3

摆摊、违章占用及售卖非法低俗刊物和音像制品等现象,依法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加大力度对全镇中小学校园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学校周边安全隐患;为各学校配备了安保器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及110报警系统;要求学校和幼儿园配臵安保设施和人员;各村委治安联防队组织专人到学校门口护送学生安全往返。广泛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百花园小学成为全区安全应急演练的示范单位。各项措施有效地确保了校园安全、文明、有序,全镇学校没有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

3、全面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我们鼓励和支持校长积极参加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校长岗位培训学习,促校长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把百花园小学、睦岗中心小学等先进管理经验在全镇学校推广;大力推广市八中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及监管的成功经验。我镇各校都有明确的办学方向、明晰的发展思路,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我们协同区教育局实施中小学校综合评价方案,有效地增强了学校的质量意识。全镇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学生勤奋好学,老师安教乐教。

4、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镇各学校认真抓好教学工作,促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近3年,我镇小学毕业考试合格率均在96%以上;初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镇有教师153人次和学生275人次获全国和省级各学科奖。大龙学校、铁路中学在2008—2009年连续两年获区中考教学成绩达标一等奖;市八中获2009年区中考教学成绩达标二等奖。市八中老师麦少雄是广东省优秀辅导员;另有7人获2010年省“五羊杯”数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1人获市青年教师优秀课件竞赛二等奖;百花园小学张叶老师获得省第一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二等奖。

- 5

“两基”、落实“两全”工作中,我镇结合本地实际,把巩固和提升普九成果作为重点,其中以“防流控辍”为难点狠抓落实。我镇实施学籍规范管理,设立了流动生月报制度,掌握、跟踪学生的流动情况,指导学校及时做好控流工作。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我镇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我们妥善安臵流动人口子女4874人在我镇学校就读,其中有3000多人安排到我镇公办学校,与本地学生享有平等教育机会。

切实有效的“防流控辍”措施攻克了“普九”工作的难点,使我镇“普九”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2010年我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年辍学率为0;15周岁完成率为99.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42.6%,年辍学率为0.32%,17周岁完成率为99.2%,毕业率为98.9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3%。

我镇还积极做好普高送生工作,把高中阶段招生任务分解到学校、班级、个人,层层抓落实,有效提高了我镇初中毕业生报考率,也有效提高了初中学校向高中送生的数量,为端州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出了贡献。

2、加强规范管理,扶持民办教育。我镇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抓管理促规范、抓质量促提升等方面着手,把民校纳入公办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年审、收费公示、招生广告监督和备案等制度,使民办学校得到生存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我镇领导经常深入辖区民办学校,为民校帮助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如多次到肇庆加美学校调研指导,使该校不断发展壮大,教学成绩连年攀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镇17所幼儿园均为民办幼儿园,在市、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民办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符合优质幼儿园

- 78 -

第2篇:xx年实施质量兴镇战略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实施质量兴镇战略工作总结

一、切实加强领导。

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组长,党政办、财政所、经法办、工商所、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派出所、国土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质量兴镇工作的领导,制定了质量兴镇活动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将质量兴镇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立了质量兴镇责任制。建设了质量监管网络,各村(社区)配备有兼职质量安全联络员,适时召开质量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分析质量发展形势,安排部署质量工作任务,今年,已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

 

二、全镇质量意识不断争强。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质量兴镇的战略部署,及时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调整到“量”、“质”并举的轨道上来,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通过发挥职能优势,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工作机制,实现了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利用“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载体,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全民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社会氛围。

 

三、产品品牌战略不断推进。

我镇始终坚持不懈地把培育发展名牌产品作为提企业档次,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结合地方产业实际,实施了地方企业创名牌工作,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洲酒业、科毅茶厂、戎水泥等一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四、质量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随着我镇质量工作的深入开展,质量基础工作得到不断加强,一批一批的名牌企业产业的质量更上新台阶。

 

五、区域监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按照“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建立起了镇、村二级监管网络。依法对监管区域内企业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等内容实施监督检查,打假工作不断深入,在县有关单位的统一领导下,先后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饮用纯净水、化妆品等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提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已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3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澧县县委书记彭孟雄

澧县实现爬坡上坎、跻身全省十强的梦想,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围绕县有民本伟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主业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扩大增量,引进大项目。利用区位、资源等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人才来澧投资创业,在大项目、带动力强的好项目上寻求突破;优化存量,培育骨干企业。引导支持本土企业开展技改扩规和股份合作,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工业发展的“顶天立地”。同时,兼顾“铺天盖地”,扶持小企业。发动社会各层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创业致富。鼓励支持各类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下岗失业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主创业,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有见识的返乡民工大胆创业。大力培育创业载体,探索设立创业园区,做实创业平台。落实和完善创业富民激励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坚决兑现以奖代投、补助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

进创业的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从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工作理念,锲而不舍地实施项目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121工程”。 强化责任主体的压力和责任,把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实行周抽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深入开展督查,准确把握信息,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每两个月调度一次项目建设工作,现场办公,现场督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快项目推进。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全程跟踪,靠前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以执行政策零折扣、提供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投诉零缺位为目标,进一步提高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真正为全县项目建设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快速通道”,构筑一个无障碍的“绿色环境”。确保动工一批,建成一批,达产一批。

三是着力发展现代工业。推进产业升级。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重点发展食品、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引进一批物流及服装加工企业进驻澧县,力争“十二五”期间,打造1-2个支撑全县工业发展的百亿产业园。引导纺织、医药、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

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5%。夯实园区平台。抓好护城南路、群星中路、翊武西路、洗墨池广场、栗河引水工程“三路一场一渠”建设,配套水、电、气、宽带、有线电视等管网,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加快食品产业园、服装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配套发展专业园区,不断扩大园区规模。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与园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重点解决开发区管理权限、人员配备和办公场所等问题。加强招商引资。实行理性招商,注重招商“选”资,强化环境评估,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环境,实现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继续对接全国500强企业,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综合贡献大的好项目。

第4篇: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产业倍增

大邑 “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产业倍增

大邑县西出成都41公里,辖区内的西岭雪山、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中国博物馆小镇安仁等自然文化景点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声名远扬。然而,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复苏、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和成都市委确立“五大兴市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大邑县如何投身四川、投身成都新一轮发展,实现“尾雁”快飞、“尾雁”赶超。大邑县委、县政府给出了答案,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强县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明确了加快推动“兴二优一强三”的思路,把“工业强县”战略摆在了突出位置,着力做强产业,做大总量,大力推动产业倍增,壮大经济规模和提升总体实力,从而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生态田园城镇示范区。

优化布局

突出“一区两点”组团

围绕项目抓发展,大邑县委、县政府将今年确定为“项目会战年”,推出了258个、总投资530亿元的投资项目,将于年内密集落地、密集开工、密集投产。今年春节大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大邑县委、县政府就召开“项目会战年”工作会,通报2012年全县项目投资计划,推出新思路、新举措,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快飞赶超”。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主心骨,产业是大邑后发赶超的主要动力源泉。而大邑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面临做大经济规模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大邑县委、县政府认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倍增,加快推动“兴二”,要坚持“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布局,突出先进制造业这一主支撑,抓住“一区两点”组团,明确了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沙渠工业点、王泗工业点的工业组团发展重点。县委、县政府坚持抓存量企业扶优扶强、扩能扩产,加快凯西二期等19个续建项目、祥业发动机缸体等29个新建项目建设,积极扶持有潜 力的企业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创品牌,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

实践证明,大邑县委、县政府的思路是科学可行的,一季度大邑工业实现了“开门红”。今年以来,一个个大项目在大邑相继开工:4月27日,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新厂区落户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投资3.1亿元,将年产各型高、中级客车3000辆;6月初,大邑与成高阀门公司签订阀门企业园项目,整合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推动阀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投产后年产值将达4亿元,目前该企业拿到手的订单已超过3.5亿元;以冶金实验厂为主的成都市钢铁行业整合项目落户大邑沙渠工业点的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项目投资达100亿元,钢铁产能420万吨,产值350亿元,可实现利税38亿元……

狠抓增量

各方企业纷至沓来

工业要快飞,项目是关键;项目从何来,招商最重要。按照抓增量企业高端高效、集约成链发展的思路,该县抓住东部沿海地区及成都一二圈层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一批对主导产业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龙头项目、补链项目,加速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该县坚持招大引强,锁定目标企业,实行专人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更多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大邑县委、县政府领导主动出击,亲临招商一线拜访企业、参与洽谈,一批批大企业纷纷来到大邑考察,签订投资协议。

3月22日,大邑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达24.48亿元,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值得一提的是签约了9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20.42亿元,包括河南省中原起重机械集团、重庆泰吉集团、山东路通集团都把项目落户在大邑。签约企业代表表

示,大邑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潜在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安心在大邑落地生根,千方百计把企业培植好、经营好、发展好,为促进大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月18日,大邑县委书记周道富率队到温江区,与温江签订融合互动发展框架协议,以圈层融合推动“中雁竞飞”和“尾雁快飞”。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工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社会管理等多领域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其中工业上的合作将成为双方合作发展的重头戏。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和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互设联络办,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提供发展空间和优惠政策,共建园区,引导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企业入驻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促进大邑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月下旬,大邑在广州和晋江分别举行招商项目暨旅游推介会,签约了涉及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合作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45.4亿元。在3天的行程里,县领导率领的招商队伍拜会了数十家大型企业,介绍了大邑的区位优势、招商政策和包装的招商项目。

据介绍,为了强化推动引资工作,大邑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扶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出口上台阶,在大邑注册的外贸出口企业,在上年基础上每新增100万美元,给予1.5万元人民币国际市场拓展费扶持。另外,大邑制定了《大邑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大邑县2012年投资促进工作奖励办法》。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组建招商分队分批次到福建、上海、浙江、广东、湖南、成都周边等招商重点区域20余次,通过前期联系、企业引荐、商会搭桥等形式,拜访了数十家知名品牌企业,收集储备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重大项目投资信息,一批企业与大邑签订了投资协议。

优化环境

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为了奋力推进工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倍增”,该县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观念,始终坚持便利化的工作取向,全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

大邑县委、县政府把电力保障作为提升硬环境的首要任务来抓,苏场220kV输变电站,于今年4月26日建成投运,安仁110KV变电站于今年5月31日建成投运,冶金实验厂110KV变电站于今年3月投运,新场35KV变电站第一台机组已于今年2月底投运,第二台机组已经建成,今年8月投运,青霞35KV变电站已经建成,本月底投运。全县工业用电量上半年同比增长26.24%。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相继完善了园区2.5公里道路施工,完成了4.5公里的专用电力线路迁改土建工程和天然气管线安装;完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可研论证和施工前期工作;完成了园区1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工程和5.1公里道路亮化工程施工,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大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月27日, 在新认定的成都15件中国驰名商标中,大邑独中“三元”,四川远星橡胶有限公司“远星”商标、成都贝根管道有限公司“贝根”商标、成都鸿笙食品有限公司“鸿笙”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自此大邑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数位居三圈层第一。7月15日,大邑蜀之源牌瓶装系列酒、府河牌水泥、建丰牌中密度纤维板、祥业牌中央空调压缩机壳体系列产品等8个产品通过省政府和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十届四川名牌的审查和复核确认,使大邑的四川名牌产品增至17个。

大邑格外注重软环境建设,坚持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下的全时企业服务机制,对园区所有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均由县领导牵头联系,对企业需要协调的重大事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企业反映催办的事情是领导督办、马上办,绝不推诿拖沓;强化“亲商重商、招商

安商”理念,着力打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努力形成投资“洼地”效应。大力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努力把投资者的成本降到最低。

昨日,记者从大邑县获悉,该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增幅居全市各区(市)县前茅。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9%;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实现入库税金同比增长28.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2户。新引进工业项目9个,其中4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个,完成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2.09亿元。

第5篇:德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七大战略特征

李庆文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成就和战略特征,在整个欧洲最为突出和典型。从一定意义上讲,探讨德国汽车发展战略,就是探讨欧洲汽车发展战略。德国既是世界汽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 年,德国汽车企业全球产量共 1210 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 16.9%。其销量占西欧汽车销售份额的 47%。在汽车消费日益增加的新欧盟国家,德产车以超过 44%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如果德国汽车业衰落了,欧洲汽车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也将丧失。因此,我认为,德国汽车的发展战略主导了欧洲的汽车发展战略,也代表了欧洲的汽车发展战略。面临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德国汽车业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欧洲,也影响着世界。同时,危机也将考验德国汽车发展战略的正确性、适应性。下面我从七个方面归纳其战略特征。

战略特征 1

支柱产业地位突出

德国汽车工业为德国创造了 74.4 万个工作岗位;汽车工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5。

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德国则是制造汽车的国家。造世界一流的汽车几乎成为德国人的精神追求。汽车在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成为德国科技实力的主要载体。精致一流的汽车成为德国的名片。截至 2007 年底的数字,可以反映出德国汽车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德国汽车工业为德国创造了 74.4 万个工作岗位,占德国工业岗位的 1/7;德国国内 1/4的税收来源于汽车工业;围绕着汽车开发、制造、销售和使用等环节,汽车工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1/5;来自于汽车工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占德国所有工业科技总投入的 1/3,并由此带动了德国其他领域的技术发展。这些数字彰显出,汽车工业是德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它为德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税收和技术创新成果。

战略特征 2

技术领先战略突出

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生产普通乘用车的大众,都始终将追求技术领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

坚持技术领先是德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世界范围内,德国的信息技术未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汽车技术方面,德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这两方面存在的巨大反差,使我有时候大惑不解。按照经典的战略学研究成果,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能够在市场上达到和保持技术领先,就意味着找到了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德国汽车工业正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无论是生产高档豪华车的奔驰、宝马,还是生产普通乘用车的大众,都始终将追求技术领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 德国汽车的技术领先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一,在环境保护方面,2005 年,德国人均汽车行驶公里数、公路货运量与 1990 年相比,分别增长了 48%、138%,这一年的汽车尾气排放总量却与1990 年的水平基本相当。一升一降间,折射出德国汽车环保技术的巨大进步。其二,在汽车安全方面,

德国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并逐年降低,这与德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普及率极高有很大关系。很多安技术在 1981 年就已成为常用的汽车标准,2007 年德国汽车 ESP的装配率达到了 46%,我国则仅为 7%其三,在品质方面,德国汽车工业一直把质量监控放在首要位置,其产品多年来一直在质量排行榜上占据领先地位。如在客车领域,虽然中国是客车制造大国,但德国是这一领域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国客车的使用年限也是最长的。其四,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等方面,大众巴西公司较早就有大量灵活生物燃料汽车投放市场,生产生物燃料的机械设备也正在建设中。宝马的氢燃料动力汽车已经过试验阶段,投产使用。其五,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德国使其与汽车产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众所周知,德国汽车装备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水平都是世界领先的。

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储备是德国汽车工业保持技术领先的重要原因。德国的汽车企业始终把技术研发、产品储备和规划,当做公司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始终有系统的思考和规划。

保持技术上领先与德国汽车的企业管理者多为工程师出身也有一定关系。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团队的知识结构也是德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企业大多秉承了“工程至上”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多数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既是一流的工程师,又是一流的管理者。比如,保时捷创始人弗迪南德?波尔舍,是汽车设计师出身;大众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文德恩,多年来也曾一直负责研发工作。拥有大量将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融为一体的管理者,是德国汽车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对德国汽车保持技术领先的一个重要贡献。

德国汽车企业重视加强技术研发的投入。德国汽车的研发人员数量庞大,即使在这几年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其高科技人才在汽车行业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处于增长状态,这些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研发领域。目前德国汽车企业研发人员所占比例约为 11%,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很多。2006年的一个统计数字显示,德国每年在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 160 亿欧元,这些投入每年创造出超过 3600 个专利。

战略特征 3

专业化特征突出

专业化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为目标顾客群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

与美国汽车“三大”明显不同的是,德国主要汽车公司具有显著的专业化发展特点。奔驰、宝马集中生产高档豪华乘用车;大众集中生产各种普通乘用车;欧洲其他企业如法拉利、保时捷、MINI 等则集中于特别狭小的细分市场,专心为一类特定狭小的目标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商用车领域也是如此,德国著名的商用车品牌奔驰和瑞典的沃尔沃、法国的雷诺等,在生产经营上与乘用车业务基本都是分开的,同样享受了高度专业化带来的好处。

从战略上看,这是典型的目标集聚战略。其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化效益,为目标顾客群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如奔驰、宝马,他们始终专注于高等豪华轿车这一领域的发展。这类公司,也许并不是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但绝对是竞争力很强的公司。它的优势和特色就在于专业。

大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在普通车型市场,而不是在豪华高档车市场,虽然大众公司也开发出一些豪华轿车、SUV 等车型,但仍然坚持作为普通乘用车生产企业的定位。事实上,这也仍然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当然,大众公司也曾一度偏离自己的传统,期望在高端豪华轿车和细分个性市场能有更大的作为。但事与愿违,收效不大,投入却很大,造成的负担也很大。

欧洲的著名商用车品牌奔驰、沃尔沃、雷诺等也是如此。我曾去奔驰参观过,其商用车与乘用车虽然同属一家公司,但拥有各自的企业文化、运营模式和企业理念。沃尔沃为了专注于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还把轿车板块卖掉,这种专业化发展战略被证明是有效的。与之相对的是,当年福特公司虽然在其盈利最强时兼并了沃尔沃轿车,但并未获益多少。

战略特征 4

垄断竞争结构突出奔驰、宝马和奥迪,它们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竞争发展的经典案例。

德国汽车市场结构,不仅在整体上体现了垄断竞争结构,而且在重大细分市场上也体现了垄断竞争的特征,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高档豪华轿车市场,德国一个国家就有世界知名的三大品牌——奔驰、宝马和奥迪,它们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竞争发展的经典案例。在德国这样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里,能够生存、发展并成为世界级的三大豪华品牌,证明了垄断竞争结构能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战略特征 5

汽车零部件等相关行业支撑作用突出

德国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来都不是整车厂的附庸,而是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产业长期维持国际竞争力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撑,欧洲特别是德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德国拥有博世、采埃孚等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对德国汽车在动力、传动系统及其匹配方面保持世界技术领先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2008 年,博世公司营业收入已连续 4 年名列全球 500 强汽车零部件企业榜首。另外,德国在激光焊接、数控机床以及油漆喷涂等重大装备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对其汽车产业建立和巩固全球竞争力的贡献也不可低估。

值得深思的是,德国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来都不是德国汽车整车厂的附庸,而是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与美国不同。这些专业、一流的世界级零部件公司,具有垄断竞争能力。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不是体现在组织结构上的垄断,而是技术的垄断,是真正的垄断。在他们与奔驰、宝马等整车企业的谈判中,凭借其在技术领域的强势,同样不容小觑。

众多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和相关机构,在支持德国汽车全球领先上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德国汽车的世界竞争力凸显在整车上,根基却在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上。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是德国汽车发展的坚实基础。

战略特征 6

国际化能力突出

德国汽车厂商还拥有庞大的海外产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遍布世界 23 个国家和地区。 德国汽车的国际化能力是一流的。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德国汽车轮子留下的痕迹。在世界汽车竞争格局中,德国汽车一直是技术的倡导者,品质的主导者,发展方向的定调者。到目前为止,德国汽车世界领先的地位仍然比较稳定。尽管近些年来,日本汽车业上升势头强劲,但是从总体实力和影响力上看,我认为仍然居德国汽车之下,经过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震荡后,谁高谁低尚不明朗。但是日本汽车界的资深人士仍然认为,德国汽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7 年德国国内汽车产量近 620 万辆,其中 75%出口国外。2007 年德国汽车除了在非洲、大洋洲的出口有所回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销量都有所增长。西欧仍是德产汽车出口的主要地区,东欧、亚洲在德国汽车对外出口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中国、俄罗

斯正逐渐成为德产汽车重要的销售市场。德国汽车厂商还拥有庞大的海外产能,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遍布世界 23 个国家和地区。

战略特征 7

政府关心支持突出

德国总理默克尔十分重视汽车产业,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维护德国汽车产业的利益。

德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和关心程度远远高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制定本地产品标准,形成技术壁垒排斥外来竞争者。德国先进严格的汽车标准、法规,长期以来具有非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影响了其他国家汽车企业的进入和发展。目前,包括日本汽车进入德国汽车市场的难度仍很大。这其中除了消费习惯、民族情节、产品质量等因素外,技术壁垒恐怕是最主要的。

二是引导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德国政府非常注重引导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德国政府就很重视汽车排放性能的提高,制定严格的排放法规,推动汽车技术进步。德国政府亲自推动了清洁排放轿车在欧洲畅销。国政府还通过控制车型投资推动汽车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减少每个车型系列的投资费用,提高汽车工业的增加值,增强灵活性,提高产品质量。德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德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是政府全力为汽车产业和企业服务。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被认为是汽车总理。施罗德在任期间,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活动他都会参加,特别是大众汽车。他也经常说,德国汽车是全球最好的汽车,德国汽车制造业是全球目前在相关领域能够提供最好的产品的产业。为使这个局面继续保持下去,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改进,需要用自己的全力作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施罗德也是德国汽车企业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四是在任何经济风险面前,德国政府总是会立即想到汽车工业,在汽车产业出现危机时及时给予帮助,这也是和美国不同的。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 1750 万辆,德国只有 17 万辆,年产量才近 6 万辆。为了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德国宣布,降低并取消了困扰汽车发展的汽车消费税,使德国老百姓购车成本大幅降低,政府财政收入也因为汽车消费的增加而增加。

1934 年,德国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促进开发经济型轿车的政策,并积极加强公路网线的建设。1955 年,德国汽车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上世纪 70 年代初,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机加剧经济衰退,美国汽车工业面临严重的挑战,生产下降了 20%,而德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短期调整措施,减少了汽车行业的投资,保留了其汽车工业发展的后续实力。

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样十分重视汽车产业,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维护德国汽车产业的利益。她的身影同样经常出现在汽车企业的活动现场,2008 年,默克尔亲自与欧宝汽车公司领导人会谈,决定是否对其提供 10 亿欧元政府担保,帮助其渡过金融危机。

最近我们注意到,就在美国汽车考虑申请政府救助时,德国的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已经提出美国人如果救汽车工业,那我们德国人该怎么办的说法。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与美国政府截然相反,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德国政府对汽车产业大力扶持的态度。

第6篇:实现工业跨越发展战略调研建议

一、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具备的基础条件

(一)较好的工业基础。**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一批企业的装备水平在全省、全国领先,有的甚至达到国际水平。硬质合金、电力机车、电锌等1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数家大企业在各自行业中稳居龙头地位。如株冶铅锌产量在全国举足轻重,

株硬是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基地,电力机车公司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电力机车生产基地等。

(二)较强的创新能力。拥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技术开发中心和研究机构。有博士后工作站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6家,工程院院士2名。拥有近11万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30多万通过专业培训、综合素质高的产业工人。大中型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17%。申报发明和科技专利数量,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三)较优的发展环境。经过近三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开展的“企业服务年”、“项目建设年”、“环境建设年”活动,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目标。

二、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机遇看:一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发展期,从世界范围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技术高新化仍是主要趋势,这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和产业升级。二是中央提出的“扩部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方针,各种实施措施特别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新增4万亿投资,将有效促进我市工业发展。三是“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将使我市工业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焕发新的活力。四是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大调整,使全球经济中心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从挑战看:一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二是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区域合作和竞争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潮流;三是我市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两高一资”行业比重偏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多,高科技产品与精深产品少;四是产业集聚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链短,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五是节能环保压力较大。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历史形成的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国内、省内和长株潭地区平均水平,改造传统工业区重污染区的任务仍然艰巨。

三、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总体设想和发展目标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产业发展必须提升主导产业水平(从高耗能、高污染型发展为高科技型),寻求新的产业支撑(从传统产业发展到新型产业),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发展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旧的发展模式(从企业的集聚发展到产业的集聚),基于这些的考虑,提出**产业发展的初步设想。

总体设想。以“两型”社会建设总揽全局,坚持科学发展、集聚发展、优势优先、创新发展的原则,按照“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投入)”、“三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产业带动能力高)”、“一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以调整振兴和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打造四大过千亿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即:交通运输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生物健康食品、服饰加工与贸易产业集群。着力“七大基地”建设,即:先进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高效农业基地。力争新型工业化水平全省第一。

发展目标。2010年gdp突破1100亿元, 2012年gdp达到1500亿元,2015年达到2600亿元的目标,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二)发展重点

1.打造千亿主导产业集群

(1)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以高新科技园区为平台,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航空、汽车产业,引导培育快速成型模具制造配套产业,到2020年形成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1400亿元的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到2010年销售收入35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83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1400亿元。

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以中国南车集团**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电力机车研究所、**车辆集团、中铁轨道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动

车组牵引电机与电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工程机械装备、高速铁路配件和机车用变流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安全监控装置等高技术产品。加大机车变流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速14.5%;2015年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速15%;2020年达到530亿元,

年均增速12%。

②汽车产业。以北汽**生产基地、奇瑞汽车**基地、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欧格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轻卡、中卡、皮卡、轻客、suv、mpv、集装箱专用汽车、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观光车、电动叉车、牵引车、高尔夫球场车、残疾人代步车、电动家用小车和电动出租车)、子午线轮胎、汽车齿轮及汽车零配件等。加大电动汽车电气系统集成、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汽车火花塞、减震器、活塞销、灯具、轿车变速器、安全气囊、齿轮等高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开发生产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技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等系列新产品。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25亿元;2015年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速15%;2020年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速15%。

③航空产业。以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南方航空动力研究所为依托,重点发展直升机与通用飞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大型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飞机着陆系统、航空新材料等10大项目,构建军民两翼齐飞、研发生产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建成独具特色的民用航空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速25%;2015年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速20%;2020年达到400亿元, 年均增速15%。

(2)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高新科技园区为平台,发展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半导体、先进复合材料、绿色建材及精细化工等新材料产业为战略支撑,形成过千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全球知名的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0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395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1105亿元。

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以**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环保型铅基稀土合金、无汞锌粉、纳米氧化锌、锌及锌合金压延板、锌空气电池、高纯超细氧化铝、钽铌深加工、钨钼制品、钨铜和钨铜梯度材料、纳米钨粉及碳化钨粉、纳米导电银浆、银氧化锌触头材料、高纯金属、ito靶材等新材料产品。到2010年销售收入50 亿元;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 185 亿元,年均增速30%;2020年突破 500 亿元,年均增速22%。

②绿色建材、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以中盐株化集团、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和兴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pvc特种树脂及产品链延伸、upvc微发泡异型材、聚乙烯管材、ods替代品工业化、白炭黑、高级活性碳、塑胶包装袋、过氧化氢(h2o2)、过碳酸钠、含氧清洁剂等绿色建材及精细化工产品。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 25 亿元,年均增速35%;2015年突破120 亿元;2020年突破 360 亿元,年均增速25%。

③先进复合材料产业。以**时代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国光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安沙尼传质设备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陶瓷材料、航空新材料、风电绝缘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rp)、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先进复合材料。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2015年达到75亿元,年均增速30%;2020年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速22%。

④半导体产业。以中国南车集团**电力机车研究所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半导体器件、led光电显示屏与led光电二极管等材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和光电子产业。积极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半导体产业配套协作,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15年突破15亿元,年均增速25%;2020年突破45亿元,年均增速25%。

(3)医药生物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通过构建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工业技术为主导,延伸环境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技术支撑链,构建千亿产业集群的园区平台与技术链基础。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270亿元,年均增长18%;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630亿元,年均增长18.5 %。

①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以千金药业、**江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松本林化有限公司、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生物技术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生化药物、诊断试剂、抗生素等生物制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52.5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16亿元,年均增长18%;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270亿元,年均增长18.5 %。

②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唐人神集团、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市好棒美食品有限公司、**百草生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好恰绿色油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神农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康琪壹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奶品饮料、稻米、传统肉制品、休闲肉制品深加工技术;菜籽油、茶籽油和饼粕精加工技术;大蒜、辣椒、食用笋、蕌头、有机茶等传统优势产品深加工技术。实施具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攸县豆腐”之攸县黄土岭百家农户豆制品加工放心工程,加强质量体系认证及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及成果转化,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67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53亿元,年均增长18%;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357亿元,年均增长18.5 %。

③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市湘东氨基酸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强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生物制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加强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等技术的产业开发。引进稻壳、竹纤维生物质提取技术及产业化,生物可降解塑料与生物材料技术及产业化,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丁二酸发酵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引进稻壳生物基能源、高技术材料与生物农药一体化技术并产业化,跟踪并实施污泥资源化和垂直农场等生态、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技术与产业化前沿范式。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0.5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

(4)服饰加工与贸易集群

依托芦淞服饰大市场,大力引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服饰加工及研发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设计、展示与工艺等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芦淞服饰和湘派服饰品牌。做大做强包括针织、纺织、服饰加工与贸易产业,努力打造我市服饰加工与贸易产业集群。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280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550亿元,年均增长14.5%;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长15 %。

2. 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新兴战略产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25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 520亿元。

(1)新能源产业

①风电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电力机车研究所的技术研发力量,走产业链高端,重点开展风能资源评估分析软件、风电场设计和优化软件、风电场集中和远程监控系统、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软件、风力机叶片设计软件、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系统及变流器、风电机组安全保障系统、风电机组电磁兼容、雷电冲击等检测装置、风电接入系统设计及电网稳定性分析软件、风电场发电量预测及电网调度匹配软件、风电场平稳过渡及支持控制系统的技术研发,并形成产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2015年达到80亿元,年均增速32%;2020年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速14%。

②光伏产业。重点发展三氯氢硅、多晶硅,太阳能照明灯,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各种功率的光伏发电产品系列,单晶硅切割、光伏电池组装;发展多晶硅上下游产业,引进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光伏产业集群;主动与48所结成光伏产业战略联盟,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 45亿元;2015年突破 150亿元,年均增速28%;2020年突破 300亿元,年均增速15%。

③高性能动力电池。重点发展无汞碱锰电池、氢镍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新型高能电池材料。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④水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发电、水力发电及其发电装备与控制系统。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 5 亿元;2015年突破 15亿元;2020年突破 50 亿元。

(2)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汽车电子、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用软件、中小航空发动机(民用)数字系统、家用及工业类嵌入式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做大做强新型电子电器、系统网络控制设备、通信产品等产业。壮大新型电子元件、移动通信、机电一体化产业规模。加快高科技产业园的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和田心高科技园的系统网络控制产业基地等项目平台的建设。到2010年增加值突破12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增加值突破36亿元,年均增长20%;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72亿元,年均增长15%。

(3)环保节能产业

重点发展水煤浆燃烧及其成套装备技术、水泥回转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组合墙体、陶瓷窑炉节能改造、二次资源深度综合回收利用与装备技术等产业。到2010年增加值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30%;到2015年增加值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6%;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150 亿元,年均增长20 %。

3. 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

(1)传统陶瓷产业

重点发展建筑卫生陶瓷、电子陶瓷、杀菌陶瓷等传统陶瓷。开展工艺陶瓷、美术陶瓷等日用陶瓷制品提质增值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陶瓷原料、制备工艺标准化研究;陶瓷窑炉天然气节能技术改造与推广;1000kv特高压电器瓷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努力打造成中国日用陶瓷、炻瓷和电瓷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之一。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9 %;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15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555亿元,年均增长12 %。

(2)传统烟花鞭炮产业

重点开展传统烟花鞭炮企业现代化、标准化工厂改造,集团化、规模化运作,推进 “三大革新”(环保革新、工艺革新、材料革新),以无烟、无毒、无污染、低噪声、安全性好、造型新颖、外壳不燃,并伴有香味和音乐的品种代替现有的产品。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8%;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5%;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4 %。

(3)通用与专用设备装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起重机、阀门、矿山机械、农业机械、选矿机械、工业齿轮、仪器仪表和石油化工设备等制造业。

重点开发模块化组合的起重机械、全自动起重机、高铁建设构桥设备、铁路集装箱专用起重机、特种专用起重机,研究开发起重机自动定位技术、自动监控技术、传动部件优化组合技术和现代控制优化组合技术。开发高效选煤选矿设备、成套煤炭及生物质成型设备、矿用井下液压设备、石油钻机及其钻头、矿用钻机及其钻头、船用大功率液压马达、锻压机床、农业现代化装备等。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30%;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26 %。

(三)工作重点。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即:“5115”旗舰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科技创新品牌工程、产业结构优化工程、园区平台升级工程、对外开放带动工程。

1.“5115”旗舰工程。用3-5年时间,实行特殊政策、特殊奖励和特殊服务,在全市培育5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10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五十亿元的企业。

2.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采取专项政策,专业服务,专门奖励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1800户,力争达到2000户,到2020年突破4000家,力争达到5000家。

3. 科技创新品牌工程。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整合资源,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到2012年使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全部得到更新改造,重点企业的主要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新产品50个以上,省级新产品170个以上,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与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4.产业结构优化工程。突出抓好汽车、电力机车、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及产能企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逐步达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重点加快清水塘地区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先行区。力争到2020年,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由2007年的12.9:52.7:34.4调整为4:58:3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46.4%上升到2020年53%。

5. 园区平台升级工程。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为重点工作,加大加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年均递增9.15%,规划建成面积14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15.06%,招商引资完成1000亿元,年均增长26.42%,投资总额完成1500亿元,年均增长25.32%。

6.对外开放带动工程。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创新招商手段,筛选、开发、包装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层次优的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同时,鼓励企业创造条件走出去,不断发展壮大。到2012年,实现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90亿元,年引进外资5.6亿美元,达到20%的年平均增幅;2015年实现引进市外境内资金470亿元,引进外资9亿美元,实现19%的年平均增幅;2020年全市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达到1000亿元,引进外资20亿美元,实现18%的平均增幅。

上一篇:菜肴成本标准卡下一篇:劳务派遣报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