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开放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开放教育“网站开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IT行业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新专业。传统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和知识点的传授,实践技能操作训练不足,已不能适应新专业培养IT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文化开放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开放教育论文 篇1: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开放教育校政企协同思政育人模式探索

[摘           要]  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视角,立足开放教育学员思政教育的难点,深入了解当地政府机关、企业行业对员工在职教育环节中的思政育人需求,整合利用校政企三方的资源优势,探索开放教育中校政企合作协同思政育人的新模式。该模式包括四个方面:政府专家、企业行业专家、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多主体全员协同思政育人;政府大型活动、企业实践课堂及高校开学典礼、专业课、公共课、实践课等环节全程全覆盖协同思政育人;党史学习背景下“小社团、大思政”开放教育学生社团全方位互补性协同育人;校政企协同思政育人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制定与实施。从而有效破解成人思政教育的难题,达到校政企共迎时代挑战,共担育人使命的协同育人效应。

[关    键   词]  思政;三螺旋理论;校政企协同育人

一、研究背景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作《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讲话,指出学校思政工作应该是全方位的,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要打好组合拳,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互相配合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2]。

在此背景下,普通高校大力推进“三全育人”模式和思政教育改革,相对于全日制教育而言,成人高校尤其是远程开放教育遵循育人规律,有效开展在职学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挑战性与探索性。与传统普通高校一样,开放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性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3]。电大开放教育是成人在职人员实现学历教育提升的重要途径,电大承担着在职人员终身教育重要职能,是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据统计,各类成人高校在职学生规模600多万,其中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有成人学生400多万[4]。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各个企业的在职员工,而企业归于当地不同政府机构管理。因此以校政企三方的需求为基础,探索校政企协同思政育人的新模式,对于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三螺旋”概念源于生物学,指基因、组织与环境三者间的辩证关系。20世紀90年代中期,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与阿姆斯特丹科技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将其引入阐述官、产、学关系的领域,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因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连接紧密,并形成交叉影响,抱团上升的螺旋关系。被学界认为是开创了一个创新研究的新领域、新范式。该理论强调三者间的合作关系以及他们的共同利益是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创造价值,三者都可以成为整个动态体系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并在运行中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达到互惠互利,彼此重叠,并在保持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水平的螺旋上升[5]。

三、开放教育领域在职成人学员思政教育的难点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共搜索到“协同育人”方面7475篇学术论文,其中“校企协同育人”方面549篇,而“校政企协同育人”方面仅有18篇。据对2016—2021年间“思政育人”相关文献的搜索,共有7286条,但“开放教育思政育人”的文献仅29条。说明目前思政育人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全日制教育领域,而开放教育思政育人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面对共同的学员特性,研究人员普遍提出了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开放教育成人学员思想成熟,“三观”已定,思政教育主要还是针对各类全日制学生。事实上,成人学员作为各地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样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6]。

相比全日制教育学生来源、年龄与思想状态相对单一集中,开放教育学员的来源决定了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的特点与难点。开放教育学员来自不同企业,籍贯遍布各地,工作分布在各行业,社会经验丰富;以拿文凭或提升自我为目的的学习目标明确,价值取向多元化且相对比较成熟;学习形式灵活,以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为主,面授学习为辅,到课率相对较低,师生面对面接触机会少。总结而言,开放成人思政教育的难点即:成人在线自主学习中师生分离、学员在职、“三观”基本形成为主场景下,学校为主体和线上线下教学为主阵地的思政育人效果甚微。

四、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开放教育校政企协同思政育人模式

开放教育学员一般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半,接受学校思政育人的时间非常短暂,作为在职学员主要还是在自己所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上班,因此,借助三螺旋理论发挥学校、政府与企业三方的力量与资源优势协同进行思政育人,比学校单方面育人更有效,能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因此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视角,开展“走千企,放百业”活动,走进开放教育学员所在的政府部门与企业行业进行走访,深入了解他们对员工在职教育环节中的思政育人需求与能力需求,立足开放教育学员思想政治意识的现状与思政教育的难点,探索开放教育中校政企合作协同育人改革的新模式和评价体系。

(一)政府专家、企业行业专家与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多主体全员协同思政育人

改变过去开放教育中仅注重课本知识传授、偏重学历提升、以学校思政课专业教师育人为主的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以校政企需求为导向,建立三全育人协作机制,发挥校政企三方优势,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和全员协同思政育人的新模式。

在注重加强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思政能力与课内课外协同思政育人的同时,引入政府机关和企业专家走进面授课与线上教学课堂,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客座教授团队,引入政府机关专家进行关于党史学习、国家政策要求、创业创新政策、新闻动态与评论等方面可以引导学员价值观与弘扬台州精神的讲座;引入企业专家进行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创新能力的讲座,尤其要对企业员工、工匠精神的代表作典型事迹报告。从而更好地发挥校政企协同思政育人中各类优势资源相互融合促进的作用,最终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道德需求。

(二)政府大型活动、企业实践课堂以及高校开学典礼、专业课、公共课、实践课等环节全程全覆盖协同思政育人

构建从开放教育招生咨询环节为开端的终身教育价值体系,将立德树人自然嵌入整个开放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开放教育的思政育人不是以开学为开端,而是在招生环节中就已经开始,而这一环节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开放教育思政难的源头之一便是开放教育学生更片面地追求学历证书的错误认识。因此,在招生环节,学校招生人员、校地合作办学中的政府部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企业如何引导和要求,甚至是如何考核和激励都对后期的育人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校政合作的台州市2021春季民营企业党务工作者“双提升”班为例,组织部对学员在入学报名环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终身学习观,这些来自不同企业的党员学生的各类党史学习活动就是最好的校政企合作思政探索。

学校各类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是思政育人的主阵地,但其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浸润到开学典礼、颁奖典礼、各类比赛、企业移动课堂、志愿服务、红色精神铸魂参观之旅等活动中是最生动、最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以2021春季台州市民营企业党务工作者“双提升”班为例,为了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全面深化“三全”育人,全市系统成立网上党支部,发挥组织部、工会、学校的优势,以“红色引领、蓝色发展”领航来自全市不同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学历技能提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政府引领发起,企业组织、各相关企业组织“双提升”党务工作者学员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民营企业党组织书记擂台赛”,以比赛促进党务工作者和各企业学员的相互交流和党务工作意识与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化了开放教育学员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更是校政企协同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政育人的实践[7]。

(三)党史学习背景下“小社团、大思政”学生社团全方位协同思政育人

探索开放教育学生社团与党员E支部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尤其是“四史”学习背景下,党员E支部与学联会干部是引领开放教育学员自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学联会领导下的学生社团是形成开放教育思政元素类型丰富、层次递进,浸润式全覆盖的重要途径。在2021年党史学习背景下,依据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党史学习需求与安排,由学联会和党员E支部策划系列融入党史学习元素的系列社团红色活动,并将活动浸润在开放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学员对党史的了解,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红色教育滋润学员的心田。系列社团红色活动如开学典礼中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社团表演:朗诵社团的《红色百年》诗歌朗诵、影视社团的《我的中国心》全体师生大合唱,英语社团再现中美拉斯加高层会议的大国外交的英文现场翻译,以及非洲鼓社团欢快激扬的鼓声,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美好生活。这些活动与其他社团的系列红色活動一起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文化大礼堂。社团活动是开放教育学员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更是学员互相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因此社团是在职学员正确意识形态树立的最好场所,是坚持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相统一,打好思政教育组合拳的重要一环。

(四)校政企协同思政育人多元化评价机制

联动学校、政府机关与行业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政府机关与行业企业对在职人员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所需的道德素养纳入学校思政教育中,并体现在开放教育的育人评价制度中,是开放教育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是开放教育发展和成人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更是实现地方经济转型,助力政府和企业共同实现经济强市的有效举措。思政育人模式的改革不仅要体现在育人校政企三方协同育人的行动上,更要体现在教育评价机制中。因此要改变开放教育传统的单纯以期末考核成绩和形成性成绩为主的教学评价机制,探索在原有的课程评价考核机制上融入协同思政元素的评价因素,将教师评价、学员社会影响力、政府与企业要求与用人满意度、学员个人满意度、学员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度以及学员入党积极性等思政育人因素纳入开放教育育人效果评价机制中,形成学校、政府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弥补开放教育思政育人过程中“社会评价”缺失的问题[8]。这有助于在广大企业一线员工、农村工作者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强国中,有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助力政府和企业共同实现经济发展,弘扬工匠精神。

五、结语

开放教育承担着为当地企业培养和提升在职人员学历与技能的重任,而思想道德教育是企业历来常抓不懈的工作,是企业文化发展,凝心聚力的源泉。开放教育要突破全日制教育主要由学校承担和组织思政育人的模式,根据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需求,联动校政企三方力量,发挥三方力量的各自优势,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模式,并把思政育人成效纳入教育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中,更好地为当地政企服务,助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J].共产党员,2017(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6-1)[2021-10-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汪丽红.全课程育人: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120.

[4]韩佳.从开放教育谈课程思政[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0(4):10.

[5]冯婉君.三螺旋协同创新视角下的企业价值创造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7):106-108.

[6]程锦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20(4):22-23.

[7]王霄霞,张佳文.开放教育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1):5.

[8]李美满,刘小飞,谢文富,等.开放大学“政校行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研究[J].福建电脑,2017(6):64.

◎编辑 马花萍

作者:李芬芬

企业文化开放教育论文 篇2:

项目教学法在开放教育“网站开发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开放教育“网站开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IT行业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新专业。传统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和知识点的传授,实践技能操作训练不足,已不能适应新专业培养IT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网站开发专业,采用以实战项目案例为核心,以实践技能教育为主线的方法组织教学,以此来打造与新专业符合的IT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开放教育;职业教育;IT复合型人才;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

引言

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其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不多,所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网站开发专业是2010年新设立的开放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新专业,其目标是培养IT行业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在开放教育中融合了职业教育,凸显了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目的是为高速增长的我国IT互联网产业提供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网站开发专业是第一次进入开放教育的专业体系,较以往的开放教育无论在培养目标还是在专业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继续沿用传统的开放教育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新专业的要求,为此笔者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网站开发专业,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一、项目教学法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2]。我国台湾推行新课程体系中“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内地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4]。

二、“项目教学法”在网站开发专业中的探索应用

1.“网站开发专业”的学生调查

在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前,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网站开发专业的学生与传统开放教育的学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传统开放教育的学生以在职成人学生为主,具备职业经历和工作经验,而网站开发专业的学生以在校生居多,为此笔者专门进行了学生情况的调查摸底,调查的学生人数为60人,学生来源参见图2-1:

图2-1

无锡电大网站开发专业的学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职与技校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在职成人学生,其中前两个方面占了总人数的88%,可以说,这部分学生目前尚无任何职业或从业经历,即使是在职的成人学生,经过问卷调查,他们也大都不在IT业工作,图2-1中的7个人都有跳槽的意愿,或者可以认为,正是他们不满意目前从事的工作或行业,才使他们选择了参加网站开发专业的学习,以此期望能进入风头正劲的IT行业工作。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还对这60位同学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开放式答卷,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参加本专业学习的源动力是什么?2)平时对计算机尤其是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3)希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得到什么收获?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调查,例如学生原籍所在、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因不属本文探讨范围,故而这里不一一罗列。

以上所说三方面,其中方面一数据参见图2-2:

图2-2

从图2-2中看到,选择“得到证书和学历”和“自我能力提升需求”选项的学生之和超过总数的61%,选择“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选项的学生也占近17%,只有10%的同学表示参加学习是迫于父母压力,可见,参加专业学习的同学大都来自自身动力,也就意味着大多数同学对参加该专业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方面二数据参见图2-3:

图2-3

从图2-3中看到,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大多来自游戏和上网,这部分同学占总数的近62%,这也许就是该专业学生的最大特点,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年龄在20岁上下,尚处于正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明显与传统的开放教育学生人群有着很大区别,或许,正是这个特点使得网站开发专业承载了比其他计算机类专业更多的责任与内涵。值得注意的是,“熟练掌握编程”这个选项没有人选择,而“粗懂皮毛知识”这个选项选择的人数也只占总数的15%,说明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

方面三数据参见图2-4:

图2-4

从图2-4中看到,注重得到证书和学历的人是绝大多数,占总数的近77%,然而笔者在这里采用的选项是“注重……”,其意思也就是在证书和计算机编程技能之间更注重某一方面,两者并不排斥,有一位同学选择了第三个选项“无所谓,父母逼的”,后来经过了解和沟通,这位同学解除了心理压力,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当中。

通过上述调查,笔者发现,来自网站开发专业的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1)年龄小,他们大都在18~23岁,对未来的专业知识充满了求知欲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希望能更多地得到来自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并憧憬未来的IT职业生涯,但很少有过职业经历;

2)基础差,这个年龄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理解通常来自于他们上网、玩游戏这样一些感兴趣的经历,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多的了解,当然更谈不上计算机编程和开发能力;

3)对于持续、系统化的专业学习缺乏应有的耐心,专业学习不像单门课程那样过程简单,而是一个长期的知识和能力积累,这个年龄的同学往往一开始热情高涨,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加深,他们极易产生畏难和疲劳,需要教师不断地提振学习信心。

2.“项目教学法”在网站开发专业中的具体探索应用实践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网站开发专业作为一个中央电大的新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从这一点上说,项目教学法基本符合网站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但是根据以上对学生的调查,网站开发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理论知识非常薄弱的,他们在入学前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并不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完全照搬项目教学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对于这种因素作了充分的考虑,对此,首先采用了以项目带动理论知识传授的方式,先使学生建立理论基础,之后再将独立项目交给学生进行处理开发,所以采用了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独立项目的学生开发团队,并不断强化学习过程和考核[6]。

1)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模式

网站开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主,以往传统的计算机程序类课程教学总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先导,辅之以实验或程序使学生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这种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学生一开始首先接触抽象的程序设计理论知识,学生普遍感觉内容很枯燥,没有直观感受,教学中无法体现直观的教学效果,结果是理论学不好,技能更谈不上,而网站开发专业所要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备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改变了传统做法,用实战项目案例的形式把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以具体开发网站的过程和技巧作为授课的主线,例如,笔者将一个大型的人力资源招聘网站进行模块化分解,将各个模块按照教材的章节重新进行组合,结合网站的首页,把表格、各种HTML标签以及CSS样式的理论知识穿插到首页的开发步骤中;结合网站的招聘页面,把表单内容穿插到招聘页面,同时又把理论讲解中的各种变量类型和程序逻辑结构巧妙地融合进去,一边模仿网站的结构进行开发,一边讲授各个理论知识在网站开发过程中是如何使用的等等,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这样,达到的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等于学生在看着项目开发的同时,既得到了实际开发经验,也对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项目案例的分析和制作,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是全面而又直观的,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建立以提高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学生项目开发团队(沙龙)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在学生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项目交给学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开发是关键环节,在这方面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学生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即让学生基本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项目研究与开发。

这里采用的办法是模仿IT公司的运作模式,成立若干个项目开发小组[3],每个小组由3~4名同学组成,全班每位同学都被分到各个小组,把每个小组称为“项目开发沙龙”,笔者将若干大型项目拆分成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模块,项目来源均来自合作IT企业的开发项目,每个小组在开发时均可自由讨论,确定开发思路,明确分工,教师作为项目的总负责协调和指导学生完成自身的任务,通过实施项目沙龙,学生逐步积累了实际开发的经验,他们的技能也同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某个大型B2C购物网站为例,该网站被分为5个功能模块,分别是前台门户页面、用户登录及验证、商品目录页面、后台数据维护与网银支付和商家论坛,由5个小组承担开发任务,整个项目贯穿了JavaScript程序设计的全部知识内容,当学生开发完成以后,就基本具备了开发商业网站的开发能力,通过实践,学生的实用开发技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用他们自己的感觉就是“当完成一个大型计算机程序项目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任何考试高分所不能替代的”。

3)及时跟踪新技术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网站开发专业的学生对于持续、系统化的专业学习缺乏应有的耐心,他们往往在一开始热情高涨,甚至普遍有着“速成”的心理,恨不能马上就能成为一个所谓的“电脑高手”,而在学习了一、二门课程以后,学习的热度和积极性很快消退,再加上学习难度的加大,就会普遍滋生畏难和疲劳现象,应该说,这些特性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个年龄的学生又具有对新知识敏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嵌入最新技术发展信息对于持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以IT行业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发展特点来看,在本专业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把最新的业界技术介绍给学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不定期举办新技术和开发技巧的讲座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4)加强学习过程监督,强化形成性考核

强化形成性考核是开放教育的基本教学管理手段,在网站开发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也离不开形成性考核机制,为此,专门针对每门专业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一整套详细而严密的平时作业和上机练习习题,并对每个学生的每次作业进行打分,形成记录;在每次上课之前进行出勤率的考核,考核数据同样作为学生考试成绩的参考依据。

强化学习过程监督不仅能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到严格自律,而且还能为他们将来从事职业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通过实践,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5)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文化,初步积累职场经验

网站开发专业有着与其他开放教育专业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5],所以,需要让学生提前进入到职业氛围中,仅在学校模拟IT企业的团队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接受并融入到真正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去,因此,与IT企业的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学习的间隙,组织学生去IT企业参观、实习,聆听IT企业高管或CEO的讲座,使他们提前体会到企业的就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无锡是国家物联网研发基地,有着众多的IT开发企业,无锡电大目前已经与3、4家IT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双方均签署了学生就业基地的协议,并建立了每年定期派学生去企业实习锻炼的机制。

结语

通过网站开发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达到了笔者所希望的目的,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课程理论知识,更通过不断地实战训练,提升了实际开发的技能,尤其是对于项目的开发,能熟练、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种在校学习就经历实战开发项目的经验对于以应用型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从更高的目标看,这种教学模式应能广泛适用于高职教育。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增长,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质量要求也会逐渐提高,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变革是必然的,创新是保持专业建设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0,(4).

[2]张腾霄.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J],2010,(30).

[3]吴元君.关于开放教育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天津电大学报[J],2010,(3).

[4]张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价值[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0,(3).

[5]冯锦章.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大实践[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0,(3).

[6]宋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上的应用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4).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 Approach in the "Website development expertise"

CHENXiao-zhou

(Wuxi TV&Radio University,Wuxi 214021,China)

Key words: Open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 IT Compound talents; Project Approach Teaching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陈晓舟

企业文化开放教育论文 篇3:

开放(公开)学院的历史贡献、现实特征和未来使命

摘 要: 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形式的创办,形成了普通高校兴办开放式高等教育的办学新模式。当前,开放学院管理运作市场化,但姓“教”不姓“商”;办学地位合法化,但学生待遇显失公平;学习内容确定化,但坚持办学回归大学教育的原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学院办学要深刻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新教育观念的发展和新科技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发挥生力军作用;要坚持办学相对独立,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试验田作用;要在丰富和发展大学校园文化上做文章,为文化育人、文化兴校,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示范区作用。

关键词: 开放学院 历史贡献 现实特征 未来使命

开放学院自创办以来,克服办学政策调整、办学基地偏远、师资队伍不稳定、学生生源竞争激烈等诸多不利因素,在夹缝中求生存、觅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地建立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助学新品牌。今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1周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2周年,国内国际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结开放学院的历史贡献,考察开放学院的现实特征,探讨开放学院的未来使命,对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科学发展,推进中国当前的大学改革有非常有益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开放学院的历史贡献

(一)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形式的创办,形成了普通高校兴办开放式高等教育的办学新模式。源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创举,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开放、灵活、社会信誉度高”而著称,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由于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其显著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容易忽视其教育过程,普遍存在“重考轻学”的现象。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考生在学习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导和交流,缺乏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大学精神的洗礼,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影响了考生的知识视野和能力素养。上世纪90年代末前后,随着高校的扩招,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及各民办学院的兴起,加之自学考试制度设计本身的一些缺陷,自学考试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当时的形势,自学考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广东、浙江等地区的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先后创办开放学院。这是在新形势下为强化自学考试的教育教学功能,推动自学考试的发展,提高自学考试的质量和自考生的毕业率,探索普通高校举办开放式高等教育而组建的新型社会助学机构。开放学院面向社会招收自学考试全日制学生班,进行全脱产的班级教学,既继承了自学考试的优点,又克服了自学考试的缺点,形成了独特的功能特点。开放学院以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为使命,为所有期待获得大学文凭和学位、提高职业发展能力、追求个人兴趣、提升生活品质的人们提供了实现理想和发挥潜能的大学教育机会,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贡献了力量。

(二)开放学院与政府、大学和社会(市场)的关系,探索了现代大学办学新体制。开放学院业务上接受所在省份自学考试委员会的指导,省自学考试委员会代表政府对开放学院的行业门槛和命题考试直接控制,对开放学院的专业审批、开考计划、考籍管理、毕业审定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统一的备案服务。开放学院是大学二级学院,行政上隶属大学的领导。大学通常设立自学考试委员会,只对开放学院的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给予咨询指导,开放学院有较充分的自由权利和独立空间去开展业务。但大学的资源很少为开放学院共享,因而后者易被边缘化。政府和大学对开放学院没有任何财政拨款,开放学院的办学经费全部来自学生学费。这就注定开放学院需要密切与社会(市场)的关系。开放学院对招生的规模、方法,教师聘用,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以及自筹的办学经费使用,等等,均自行设置和决定。开放学院依托大学学科优势,重视开设引领质量和需求发展方向的专业课程,在专业建设特色化、内涵化和规范化方面做文章,较好地保持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竞争力、生命力和影响力。开放学院为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与期望所带来的新机会、新挑战和新要求,重视开发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平台和网络课件等助学手段。开放学院因与社会(市场)的多层面融合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辐射力和优秀度,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样,社会(市场)也借开放学院的科技和人才而获得了推动发展、促进进步的动力。因此,开放学院通常能够在与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中赢取合理的利润空间。

(三)课程学业综合评价方案的实施,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评价新体系。自学考试的永恒魅力在于国家考试,而国家考试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有效保证又在于“教考分离”。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自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设置由过去的理论型、学科型逐步向应用型、职业型转化,内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锤炼难以通过一纸化考试来评价。实践证明,单一化、终结性的考评方式未免给考生留下太多的遗憾,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反而更加能够焕发自学考试的生命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开放学院办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为确保自学考试的信誉,开放学院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质量评估,积极探讨和研究自学考试基于“宽进严出”、“教考分离”原则下的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加强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管理,实行学习过程量化考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测验、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通过将过程性考核和统一考试相结合,把助学学习过程的成绩纳入考评体系。开放学院在坚持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导地位和严格考试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学业综合评价,强化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推动自学考试素质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质量,真正实现从重视课堂教学向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从重视考试向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

二、开放学院的现实特征

(一)管理运作市场化,但姓“教”不姓“商”。开放学院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关键在于其“与市场合拍”[1]。开放学院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全日制集中面授、业余学习、课程辅导、独立办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手中拿着通常不止一张录取通知书,依据自己的个人偏见、专长、喜好、期望和财务能力等选择就读学校、学费、教师和专业,甚至穿梭于各个校园,比较各教育项目的优劣,亲自体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因此,开放学院的招生专业必须适应市场,充分符合潜在学生群体职业更替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与期望,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开放学院坚持教师社会化和管理人员聘任制,市场化的机制让人们增强了自信,也形成了激励。教师们努力把课堂教学和课程辅导做得更出色,管理人员也努力使业务出众,工作更有效率。面对市场化和功利主义的冲击,面对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开放学院坚守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坚持既要做大规模,又要规范管理,绝不因过分追逐经济利益,将自己异化为商业机构,也不为了一时利益牺牲大学品牌和自学考试品牌,最终失去固有的教育价值理念。

(二)办学地位合法化,但学生待遇显失公平。从1981年国务院批转下发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宪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鼓励自学成才”,到1988年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从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1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到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我国以法律法规形式确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31年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又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开放学院是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经所在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新体制、机制活、新事新办”的原则举办的一种新型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但其办学基地通常是租用他校教学场所或者远离大学主体校园,遵循“既充分利用高校剩余资源而又不挤占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资源”的办学原则。开放学院虽参照普通高校办正规教育的模式办学,《高等教育法》也明文规定其学生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但通常大学授予其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文凭含金量自然大打折扣。国家虽然承认其学历,并享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同等待遇,但如何享受、享受什么没有做出可供操作的具体规定。开放学院毕业生都是参加国家考试通过各科课程的,国家考试是由相关主考学校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老师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命题,并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组织考试,试题难度显而易见,完全不低于全日制普通大学生的课程考试水平。即使这样,毕业生也常常得不到大学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在就业时常受到用人单位不同程度的歧视。

(三)学习内容确定化,但坚持办学回归大学教育的原点。开放学院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组织,其学生是通过参加自学考试获取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的。因此,开放学院学生学习内容是固定的、统一的,即按照自学考试的开考计划组织教学安排,依据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根据自学考试委员会的规定使用统编教材,学生通过参加自学考试的过程,以达到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而目前的开放学院办学却碰到了许多困难,如有些开考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多年来没有改变;教材内容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实需求。面对如此困境,开放学院要强化自学考试的教育教学功能,聘请高素质的教师授课,在完成自学考试专业计划规定课程的同时,增加素质课、实践课及选修课等环节,进一步提升自考生的全面素质。开放学院不仅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对考生学习的指导,而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用好互联网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助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阶段性地举行学术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促进大学社团的建立和交流,让学生通过开放学院的学习,不仅实现了提升学历层次的梦想,而且在自学考试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获得了人生奋斗前行的力量。自学考试道路上培育的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勇于挑战、敢于超越的优秀品质,正是成功人士拥有的共同特征,也真正实现了大学教育要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培养目标。

三、开放学院的未来使命

(一)开放学院办学要深刻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新教育观念的发展和新科技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发挥生力军作用。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变化是外部市场不再增长,甚至出现了明显萎缩,招生形势的严峻程度前所未有。我们身边的学习者及其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像往年自考生一样只关心能否顺利拿到毕业文凭了,而是详细询问开放学院开设什么专业课程,能够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对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和择业更替有何帮助。现实告诉我们,开放学院办学如果还停留在上世纪“提供自学考试服务就是满足学生的文凭需求”这一层面上,根本就无法通过营销和创新手段在强劲地实现学生的顾客价值这一关键点上有所作为。随着办学政策的调整和招生市场的冲击,开放学院应该与时俱进,既要用好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制度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办学功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要面向新技术和考生的新需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大胆设想,小心行动,及时修整专业和课程,主动求变赢取市场;要尽可能利用各种力量支持学习者学习,让学习者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法等事项上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2]。关注学习者自身的环境和经验,提供网络、3G等助学手段与其他专业咨询服务,根据其所处的社会、工作、家庭等环境来发挥其学习潜能,帮助学习者真正形成自主性、独立性、责任性与创造性等精神品质。

(二)开放学院要坚持办学相对独立,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当前的大学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试验田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改革贯穿于大学发展的始终,无论各国政权如何交替起伏,社会如何风云变幻,大学自治的精神始终没有改变。是什么动因促使大学进行一次次的有效改革呢?又是什么体制保障着大学能够“独善其身”,让每一次改革都不受政府的控制和干预,反而鼓励和支持着大学向前发展呢?这些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大学面临着从来没有过的挑战,教授、学生、学术成果、融资和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明显。面对挑战,大学出现了难以言状的尴尬:教授们依然只是“只进不出”,高校人事制度缺乏市场运作机制;学生们通常只能领到一份录取通知书,招生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下完成;一些学者教授“跑部钱进”争拿项目,产出成果像生产队社员出工分,学术自由空间受限;办学经费主要靠国家拨款,接受捐赠少之又少;国家大学“地方化”,面向全国招生比例低,留学生人数寥寥无几。大学行政等级化严重,不同等级的大学所占资源严重不同。今天,开放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体制,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社会化的师资队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办学经费不依靠国家和学校拨款,越来越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内部教育教学质量外部评价机制[3],这些可贵的探索无疑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今天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必将产生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开放学院要在丰富和发展大学校园文化上做文章,为文化育人、文化兴校,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示范区作用。普通高校为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普遍把精力投入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上,开放学院办学常常被定位为学校的“菜篮子工程”。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全日制教育的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与日俱增,根本无暇顾及开放助学的教学管理。开放学院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虽然缴纳了较昂贵的学费,但难以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充分享受到浓厚的大学校园文化和优质的学校资源,甚至不可以报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渴望能够像全日制在校生那样参加科学实验、参加文化社团活动,能够得到母校的普遍认同和身份的归属。因此,开放学院需要结合校区特点和学生特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荣校爱校教育、信心教育、成功教育、创业教育、榜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和大学精神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开放学院主张“有教无类”、“宽进严出”,广纳愿意学习的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学院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孕育和塑造了大学海纳百川的价值观念和兼容并蓄的文化个性。开放学院秉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坚持和发展了大学“开放活校”的办学方略。学生们在自学成才道路中形成的坚韧品质和意志毅力,恰恰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大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开放学院坚持成本办学,力求高效,是推动效率文化、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有效融合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张美兰.英国开放大学发展的战略关注[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6,(6).

[2]李丽华.当代英国远距离职业教育发展——英国国家开放学院述评[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5,(2).

[3]杨锐.香港开放学院教育质量的保证措施[J].中国电大教育,1995,(4).

作者:蒋开球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三篇集锦下一篇:后勤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