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我国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综述

摘要: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内涵和本质、类型、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构建和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途径这五个方面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直接负责指导和管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本文对国内学者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旨在促进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内涵和本质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内涵,多数学者认为它主要是一种“导学关系”。楼成礼等学者认为,以研究生为主体、导师为主导的“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基本定位[1]。导学关系即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人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2]。张博文等学者认为,导师与学生是一种以导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辩证统一的关系[3]。

此外,叶志明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师生关系,二是科研合作关系[4]。毕鹤霞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应该是在育人宗旨指导下的“生活关系”,导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更应该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或引路人,这样的师生关系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人文关怀[5]。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本质,张静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它是为实现教育目标,导师与研究生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中,导学关系为最高核心层次,是主线,它制约着师生间的管理关系、人际关系、伦理关系等[6]。

二、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类型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类型,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许克毅等学者认为导师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权威型、和谐型、松散型和功利型这几种类型[7]。陈世海等学者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类型分为老板雇员型、父母子女型、纯学术型、平等朋友型和其他类型[8]。高鹏等学者在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时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分为普通师生型、良师益友型、家长子女型和老板员工型[9]。乔晓艳认为当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要类型有“老板—雇员”型师生关系、“放羊”型师生关系和“权威—服从”型师生关系[10]。

三、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导师对研究生缺乏有效的学术指导

一些学者指出,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或因自身私务较多,或因自身能力相对较弱,不愿将更多精力放在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上。由于导师放弃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就更加无从谈起,导学关系自然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11]。

还有学者们认为,目前,许多研究生导师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在行政机关担任各类行政管理职务,这就使其本来就有限的指导学生的时间受到更多的挤占[12]。

(二)导师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导师的观点和思想全盘接收

有学者认为导师的绝对权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当前的师生关系中,许多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研究生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一些导师一切以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很少过问研究生需要什么,很少给研究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13]。

而且,还有学者指出,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导师学术思想的影响,很难形成有独创性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做学问没有自己的特色,只是导师思想的简单延续,缺乏创新,这与当前研究生培养中要倡导积极进行学术创新的治学理念是不一致的[14]。

(三)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利益化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作“老板”,这种称呼的出现反映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变化,师生关系被严重社会化了[15]。一般来说,导师会有自己的项目课题甚至自己的公司,他们会叫自己的学生协助自己的工作和科研,出于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必要的[16]。然而,导师召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研究生往往是以纯粹劳动力的身份接受和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导师则给予研究生一定的报酬[17]。在这种雇佣关系中,研究生很难获得系统的科学方法和知识,同时,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严重地消耗了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时间。

(四)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思想和情感沟通

龚丽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仅有小部分研究生会经常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多数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不够[18]。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学术领域外的交流往往被忽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导师无法发挥其意志品格和精神作风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19]。

四、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研究生扩招

目前,我国研究生扩招,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和硬件条件不足,在客观上影响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由于研究生扩招,导师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导师所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和力度势必会相对减少和削弱[20]。从硬件设施和科研資金的投入来看,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物质投入也落后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很多导师利用有限的时间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往往受制于客观科研条件不足,而不得不降低对研究生的学习要求,这也成为影响研究生与导师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21]。

(二)缺少有效的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

导师在承担了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的同时,对于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并未针对目前的现实情况及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体制,使得研究生导师制运行过程中的矛盾更加凸显,甚至严重激化[22]。同时,一些导师拥有对学生培养的绝对权力和自由,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度上未设计有效的监督体系,这使得研究生阶段师生地位严重不平等,为部分导师蜕变为“老板”留下了足够的空间[23]。

(三)导师和研究生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一些学者认为,首先导师,尤其是理工等实用类专业的导师,是掌握着可以随时转化为巨大财富的知识的所有者,这些导师很容易蜕变为老板。其次,学生之所以甘当廉价雇员,无非也是想获得经济利益[24]。因此,近些年来,有些导师和研究生追求经济上的利益是造成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导师和研究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从导师角度看,有学者认为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导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导师的指导方法以及导师同研究生之间相处的方式是影响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主要因素[25]。也有学者认为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导师的课题与经费也是影响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重要因素[26]。

从研究生角度看,一些学者认为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态度从基础上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27]。同

时,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研究生的自觉学习能力、求知欲以及社会成熟程度也是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重要因素[28]。

五、构建和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途径

(一)倡导“平等民主型”师生观

一些学者认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完善要经历一个过程,理论上需要高等教育的整体行动,但在多数情景下主要表现为导师与研究生的个体行为。这种行为的逻辑起点,是要深刻思考导师与研究生应该倡导怎么样的价值取向,为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构建和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应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平等和谐”的民主型师生观[29]。

(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1.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龚丽等学者认为,要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建立起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把真正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以更好获得为社会做贡献本领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在申报招生数量的时候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上报适当的招生数量,防止招生人数过多,超出自身能力范围,致使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30]。

2.优化研究生培养制度。一些学者主张优化研究生培养制度[31],改变研究生对导师的绝对依赖局面。虽然绝大多数的研究生导师提倡民主,尊重学生,但毕竟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不能确保学生的利益得到最大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吸取北美导师集体负责制的某些形式,以某个导师集体取代某个导师来对研究生进行指导,以防止某个导师对学生产生绝对影响,从而束缚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2]。

3.完善导师管理制度。首先,一些学者认为要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加大对导师的遴选、考核力度[33],在导师遴选上,不但要注重对导师学识上的要求,更要注重对师德修养的考察[34]。其次,学者们主张优化导师业绩制度[35],优秀的导师不仅自己要成为大师级人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36]。再次,一些学者主张推行导师问责制[37]。

4.健全师生互选制度。一些学者主张健全师生互选制度,改变报考时就确定导师的惯例,为研究生与导师互相选择提供更多的机会,将选择空间扩大、时间延长。在教学过程中双方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各自凭借自己的实力和需求来相互选择,以此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38]。

(三)合理运用经济杠杆

一些学者认为在师生关系中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大学科研经费和培养经费的投入[39]。目前我国研究生的经济条件很不理想,但如果他们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就以自己的知识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那么他们从事科研的努力程度和专心程度将会大大提高[40]。

(四)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

1.导师方面。首先,导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爱护学生、以师德感化学生,这是塑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41]。其次,导师不仅要加强对研究生学业上的指导,还要注重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加以培养和引导[42]。再次,导师要尽可能地利用空闲时间加强师生交流,善于从学生言行举止中洞察学生的内心,营造宽松的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43]。

2.研究生方面。首先,研究生必须做到“尊师”,才能得到导师的尊重和爱护[44]。其次,研究生应该从自身出发,提高自主性和主动性,多与导师主动沟通交流,定期汇报学习生活情况[45]。再次,研究生要摆正心态、建立自信,善于规划和管理好时间,积极主动求教,既注意倾听导师的意见,又善于选择和决断,并形成适合自身学习成长和学术进步的理念和构想,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6]。

總之,当前国内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直以来,国内关于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的论文数量很多,然而,学者们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数量却比较少。在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中,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文章大都是议论文,从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文章占主流,相关的实证性研究文章很少。同时,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导师和研究生关系进行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也非常少。此外,很多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一些文章对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研究往往停留于表面,研究不够深入、透彻。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研究需要努力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楼成礼,郑庆岚,林玲.以人为本重构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2][36][40]林伟连,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

[3]张博文,钱平.研究生教学中的主体与主导关系辨析[J].教育艺术,2001,(10).

[4]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6).

[5]毕鹤霞.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探讨[J].中国研究生,2005,(4).

[6][26][35][37][38][41][44]张静.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7][25][28]许克毅,叶城,唐玲.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

[8]陈世海,宋辉,腾继果.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J].青年探索,2003,(6).

[9][20][27]高鹏,李媛,张伟倩.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J].高教管理,2007,(4).

[10][14]乔晓艳.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11,(3).

[11][13][17][46]许迈进,郑英蓓.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7,(4).

[12][19][21][22]翟文艳 ,赵海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师生关系问题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5]王艳霞,李波.国外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16][29][33]郭欣,任增元,李芦钰.研究生与导师和谐关系的内涵与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

[18][30][31]龚丽,李志,刁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6).

[23][24][32][34][39]范慧慧,马洁.对当今研究生师生关系优化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1).

[42][45]楚永全,陈文婷,陈姗姗.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2).

[43]朱诚.高校研究生导师角色的转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

作者:王慧玲

第2篇:当代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异化的内在机理与重建思路

[摘 要] 近年来,导学关系异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导学关系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包含情感关系、管理关系、伦理关系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关系。根据对立价值构架理论模型,可以将导师和研究生关系异化的类型分为:家庭保姆式、松散放养式、企业雇佣式、父母包办式。中西文化的影响、高校机制不健全、交往行为失范是造成导学关系异化的主要缘由。基于此,应从融合中西文化,树立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健全高校机制,保障导学关系正常发展;规范交往行为,促进导学关系和谐发展三方面来重构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

[关键词] 导师;研究生;关系;异化

[

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以下简称导学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导学关系都为社会所关注。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导师失德事件和研究生自杀极端事件,更是将导学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导学关系异化是造成导学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要改善导学关系异化的现状,需明确导学关系异化的本质和类型,探明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重构策略。

1 导学关系异化的本质和类型

导学关系异化严重影响导学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从理论上明确导学关系异化的本质和类型,是改善导学关系的前提条件。

1.1 导学关系异化的本质

异化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概念,黑格尔用异化表达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转化关系,“没有任何东西具有一种以自身为依据并内在于本身的精神,相反,任何东西都是在自己以外的一种异己的东西之中”,他将异化看作一种精神意识不断超越自身的辩证活动[1]。费尔巴哈在其唯物主义哲学中也阐述了异化的概念,他将异化的主体看作实实在在的现实的人,提出了著名的“上帝是人的自我异化”的观点,即上帝由人所创,但最终变成了与人相疏离甚至支配人的存在,指出异化是人的自我疏离、分裂[2]。赫斯站在经济的角度,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将货币看作是异化了的人的类本质,指出“异化是单纯商品生产中人的异化”[3]。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关于异化的观点,将异化应用于政治、经济现象分析,发展了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原理,形成了“劳动异化”理论,指出异化是人自己的力量反过来压制人的一种状态。马尔库塞站在人本主义角度,提出了“总体异化”理论,认为异化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卢卡奇指出异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所取代[4]。综上,异化是指人生产出的产品变成对抗本体的存在,并制约人的发展的一种现象。

关于导学关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林伟连、吴克象认为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人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5]。杜晓明认为“导学关系是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利共存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育人三个方面”[6]。王文文等认为导学关系是在特定教育情境中具有不同角色和期望的导师和研究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表现在双方学术学业交流、情感交流以及日常生活交流等方面[7]。笔者认为,导学关系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包含情感关系、管理关系、伦理关系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关系。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导学关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异化现象,所谓导学关系异化,就是导师和研究生在交往过程中因受环境、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扭曲了导学关系的本质,颠倒了导学关系的目标和方法,偏离了导学关系发展的正常轨道,最后使导学关系变成背离教学关系的其他关系。

1.2 导学关系异化的类型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金·卡梅隆(Kim S. Cameron)与罗伯特·奎因(Robert E. Quinn)在研究企业组织文化时,创立了对立价值构架理论[8],这一理论在整合其他研究者提出的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提取出了两对影响组织文化的关键且对立的价值维度,分别是灵活适应和稳定控制、注重内部管理整合和关注外部竞争差异。他们以此為依据划分出四个象限,归纳出了四种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进行分析、诊断和变革,大幅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受对立价值构架理论的启发,根据导学关系中师生相处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的特点,笔者发现,在导学关系中,也存在影响导学关系的两对关键且对立的价值维度,分别是导师对研究生管理的控制性和灵活性、导师和研究生相处的亲密性和疏远性。以此为依据可以将导学关系异化分为家庭保姆式、松散放养式、企业雇佣式、父母包办式四种类型(见图1)。

家庭保姆式导学关系主要指导师在与研究生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对研究生的管理比较灵活,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交流频次多,但多集中于学术探讨以外的事务,研究生需要帮导师完成大量私人生活上的事情,其在导学关系中承担着家庭保姆的角色。松散放养式导学关系主要指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比较松散,处于少管或不管的状态,师生之间除了必要的学术交流外,没有其他方面的互动,师生之间亲密程度低,关系相对疏远。企业雇佣式的导学关系是指导师对研究生有明确严格的任务要求,师生之间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奉行效率第一的原则,导学关系更倾向于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双方情感关系淡漠。父母包办式的导学关系主要表现为导师在与研究生相处的过程中具有绝对话语权,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大包大揽,对研究生的其他事务严格管理,在导学关系中承担着严父厉母的角色;学生的自主性较小,对导师的依赖性较强,其独立研究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导学关系异化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中以企业雇佣式和父母包办式最甚。企业雇佣式的导学关系过于强调师生之间的经济利益往来,忽视了导学关系的情感基础,造成了导学关系的功利化、淡漠化;父母包办式的导学关系过于突显导师权威,忽视了研究生的自主能动性,使研究生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创新能力,对导师过度依赖。家庭保姆式的导学关系过于突显师生交往的生活性,弱化了导学关系的科研、育人功能;松散放养式的导学关系忽视了师生交往的互动性,造成导学关系脆弱化、形式化。

2 导学关系异化的内在机理

导学关系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中西文化的影响、高校机制不健全、交往行为失范是造成导学关系异化的重要原因。

2.1 中西文化影响是造成导学关系异化的环境根源

2.1.1 西方工具理性思想的侵蚀

理性是人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将理性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纯粹理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实践理性植根于人的道德原则,指的是人的意志能力,人的行为依赖于意志,即实践理性,实践理性能帮助人们做出行为选择。韦伯沿袭康德的实践理性的思想,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 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9]。价值理性强调动机和方法的正确性,不太关注事情的结果;工具理性强调目的和结果的实现程度,不关注实现目的的动机和方法。20世纪中叶,法兰克福学派指出了工具理性使人物化、非理性化的弊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宗教神学的消解,金钱和物质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日益加重,工具理性走向了极端,手段和目的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有效性和高效性成为了衡量社会行动的黄金标准。受工具理性急剧膨胀的影响,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的风气日益严重。唯论文数量、唯论文期刊影响因子、唯论文被引用系数三大毒瘤式的学术评价[10]使得学术创作成为了一项产业,直接与利益奖励挂钩的定量化的评价方式使得研究生活充满了功利性,工具理性超越了价值理性,成为学术研究的主导因素。受工具理性行为逻辑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将导学关系视为简单的供求关系,直接指向自己学历的获得和毕业论文的完成,着重强调自己获得者的身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学术服务;而部分导师也将导学关系视为短暂、单一的任务管理关系,对学生采取形式化、简单化、任务化、敷衍化的交往态度,以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任务为目标,不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双方交往中工具理性占据霸权地位,供需关系成为纽带,没有真正接纳对方,也没有真实感情的倾注和回馈。

2.1.2 尊师重道文化的流失

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规范。古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和治世之才,对伦理道德有极高的要求,教学的目的是成贤成才,而不是功名利禄的获得[11]。教师作为文化与道德的载体,是道的现实体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2]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13],“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14]等都表明教师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学生心怀求学的虔敬之心和对教师的敬畏之心,尊师重道之风浓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的由培养治世之才转变为谋求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尊师重道”的文化氛围日益流失,教师的地位不断下降,出现了“道衰师微”的现象。激烈的竞争使得学校轻德重知,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差异性收入弱化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其将教育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学生受教育也不单是为了传道受教,成贤成才,更多是为了改变命运,提升地位。导师和学生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關系难免疏远变质,导师对学生缺少无私的爱,学生对教师也缺少了浓浓的爱师之情和敬畏之心。

2.2 高校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导学关系异化的间接因素

2.2.1 生师比严重失调

相关数据显示,2000~2019年,我国研究生持续扩招,研究生规模增长了9.51倍,但导师规模只增加了4.2倍。2019年我国研究生生师比(依据未扣除导师投入于教学、行政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所测)已达到6.20[15],而美国大学的研究生生师比只有3.63[16],远低于我国。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为了积极应对疫情、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规模扩招研究生。2020年总招生人数高达110.66万人[17]。一些导师指导学生数超过20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高校中,每名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一般为2~6人,德国则为4~5人[18]。我国导师所带研究生数远远超出了发达国家导师所带研究生数。导师和研究生增速上的巨大差距导致生师比严重失调,导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骤然加重,尤其是青年导师还要面临职业考核、职称晋升等问题,部分导师力不从心,在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之余,没有更多精力照顾每个学生的情绪,再加之部分学生不积极向导师寻求帮助,导师和研究生彼此之间沟通不畅,容易产生隔阂。

2.2.2 高校调适机制不健全

首先,导师变更机制僵化。学生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受到时间、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在熟悉某个研究方向之后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想改变研究方向;也有一部分研究生发现自己与导师性格不合,无法继续合作,想更换导师。目前,导师变更制度虽然已初具模型,但制度背后的学术、人际关系因素深深影响着制度的落实,如:存在导师因担心声誉受损而不同意研究生的更换请求、学生担心与现任导师关系破裂而找不到其他导师接收以及个别导师“为难”研究生等现象。另外,部分高校出于研究生培养连续性的考虑,不支持研究生更换导师,或学生更换导师的流程繁琐、手续繁杂、持续时间长且必须征得原导师的同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研究生变更导师的难度。其次,协调、追责、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具体而言:第一,高校缺乏相应的冲突协调机制。学校虽然设有学生诉求渠道,但师生知晓度低、利用率低、处理效率低。当导学关系出现问题时,学校作为第三方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行动,学生的情绪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宣泄和排解,导致师生之间矛盾积攒,错失有效调解导学关系的黄金时间。第二,前轻后重的问责追责机制有失偏颇。当导师作为过错方引发师生冲突且造成的影响较小时,高校出于对学校声誉的考量和对导师个人科研能力的肯定,有意识地规避对导师的问责和处分,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内部处理态度;当师生冲突过大造成严重后果(学生死亡等极端事件)或面临极大舆论压力时,存在对导师采取从重从快处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第三,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高校的监督体系大多针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言,缺少对培养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相处等培养细节的有效监督,师生互评流于表面,难以发现实质性问题。

2.3 交往行为失范是造成导学关系异化的直接根源

2.3.1 师生双方责任意识缺乏

导师责任意识缺乏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导师片面履行其应有的职责,采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责任观。在研究生大量扩招的背景下,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骤然增多,面临的压力也骤然增大。部分导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表现优异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则采取“松散放养”的态度,区别对待的行为导致导学关系僵化。也有一些导师沉迷于积累学术资本、提高学术声誉,只承担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职责,对其本应承担的育人职责视而不见,出现了“只见论文不见人”的现象。这种程序化、片面化的相处方式忽视了导师和研究生交往的情感性和生活性,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感。第二,部分导师责权不明,滥用权力。“导师负责制”给予研究生导师极大的自主权,使导师掌握了未定性的权力。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掌握的信息具有不完全性,交易事项具有不确定性,拟定完全契约是不可能的,不完全契约是必然和普遍存在的[19]。导学关系中的不完全契约体现在导师有影响研究生论文考核、毕业、推荐等的剩余权力,一些导师以此为条件给研究生安排许多分外之事,将研究生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廉价打工者,损害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师生之情。研究生责任意识缺乏,学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应承担的责任主要是学习责任、创新责任、示范责任、助手责任以及服务责任[20]。受研究生大規模扩招的影响,研究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研究生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学习观偏差、创新意识不足、控制力低下、发展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对导师依赖性过强,即使导师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也无法改变其学习态度,致使导师不得不对其采取“放养式”管理。

2.3.2 师生之间情感距离失当

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太亲密或者太疏远,都不利于良好导学关系的构建。具体表现为:第一,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情感距离太近。当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过近,亲密程度过高时,双方互动频次多、情感投入大,进而会以亲情的角色进行交往互动,导学关系容易异化为亲子关系;一些导师以关系亲密为由给研究生安排许多生活琐事,将研究生视为自己的“生活助理”,导学关系容易异化为保姆关系。第二,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太远。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情感距离太远表明双方情感投入不足,互动较少。例如,一些师门组织文化停留于制度文化层面,师生双方由于时间精力有限等因素,师门活动较少,师门组会以课题汇报为唯一目的,师生之间缺少情感和文化的联结。目标指向的交往倾向导致双方容易忽视交往的情感性和生活性,情感关系淡漠。单因素的交往形式使得导学关系的根基过于薄弱,难以长久维持,一旦发生矛盾和冲突,往往造成关系破裂。

3 导学关系的重构思路

基于对导学关系异化机理的研究,和谐导学关系的构建应立足于中西方文化,落实于高校的调适机制,聚焦于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共同构建。

3.1 融合中西文化,树立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

3.1.1 追求两种理性和谐统一

正视工具理性,培养超功利性。工具理性注重有效性和高效性,是促进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依据社会交换逻辑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权利,这是每个个体都必须经历的环节[21]。但从社会交往理论视角来看,导学关系不是纯粹“为我性”的主客体关系,而应该是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对智力和精神的探索应该是导师和研究生的不懈追求,求真求善是导师和研究生研究工作的核心。导师和研究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要树立超功利性的价值导向,摆脱外在的功利目的的控制,实现由日常研究阶段向研究者生存状态阶段的过渡,既看到教育短期的、功利的价值,同时也要追求教育长远的、非功利的价值。重视价值理性,提高道德利益抉择水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二者互斥互补,相辅相成。重视价值理性并不意味着排斥工具理性,而是谋求个体合理性需要和整体需要的统一,使人能够保持清醒,关注人和事务本身,不被功利目的所蒙蔽。应该在价值理性的指导下更新教育观,消解工具理性带来的流弊。首先,高校要着力提高研究生的核心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义利统一的价值观念,规避功利主义带来的影响。其次,导师应遵从价值理性,秉承“育人在先”的原则,以开放、关怀的态度接纳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生活情感、人生规划、就业选择方面给与学生更多的指导,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最后,研究生个人也应重塑研究理念,重视科学研究本身的、内在的目的,敞开心扉,亲近导师,以真诚、谦虚的姿态与导师交往。

3.1.2 厚植尊师重教文化根基

首先,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拾“尊师重教”之风对解决导学关系异化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要靠政府、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协同努力。就政府而言,要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增加教师的满意度和荣誉感。就社会而言,要加强全民道德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资源,宣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广泛传播好导师的先进事迹,同时加强网络监督,避免不实报道对教师行业造成负面影响。就高校而言,要建立完善的导师激励机制和荣誉表彰机制,突出导师的主体地位,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就教师个人而言,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将“德才兼备”作为自己的目标,以高超的能力和优良的品德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其次,要践行尊师爱生的传统。尊师爱生植根于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是调节师生关系的道德准则。尊师体现为学生诚心求教,教师涵泳品行[22]。研究生要有求真、求理的韧性和执着,导师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德行。双方价值追求一致,导师体恤研究生,研究生敬重和仰慕自己的导师。爱生体现为导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和困难,准确地给予研究生实质上的帮助。另外,导师要善于向研究生表达师爱。当研究生接收到导师传递的情感信号后,会激发情感回馈的欲望,产生浓浓的敬师和爱师之情。尊师爱生的情感交互行为能提高导师和研究生交往的亲密性。

3.2 健全高校机制,保障导学关系正常发展

3.2.1 扩大导师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导师和研究生增速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导学关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鉴于此,增加研究生导师数量,缩小生师比是缓解导师和研究生比例失衡的根本方法。具体而言,应采取“内外兼修”的政策。对外,扩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进入教育行业。对内,注重内培青年教師,减小职称对青年教师的限制。目前,我国高校引进的人才大多是世界高水平大学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其在思维创新和科研能力上都有较高水平,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应发挥这些高层次人才的科研优势,打破职称壁垒,缩短对其科研能力的考核时间,使其尽快投入到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之中。另外,合理配备研究生数量也是缓和师生矛盾的另一途径。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以及导师所担任的行政职务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分配合适的指导名额,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位研究生进行充分的指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好导学关系的构建。

3.2.2 重视导师和研究生诉求,健全高校调适机制

首先,完善导师变更制度。导师变更制度是调和导师和研究生矛盾,解决导师和研究生冲突的有效途径。当导师和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或其他方面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时,及时更换导师能够预防导学关系异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培育支持性的导师变更氛围。高校应完善导师变更细则,提高对导师变更制度的重视程度,导师和研究生也应转变观念,将导师变更看作研究生培养的正常环节。良好的导师变更氛围有利于消除研究生的顾虑,增强导师和研究生以及导师和导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有效预防导师和研究生问题的发生。第二,简化更换导师的流程。环节多、时限长的导师更换流程会给导师和研究生双方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进程。当师生双方能够协商一致时,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尊重导师和研究生双方意愿,在征得原导师和拟转入导师同意后,履行先转入后办手续的流程。当师生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时,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及时介入,充分了解导师和研究生情况,进行裁定并给出处理意见。其次,健全协调、追责、监督反馈机制。高校健全的协调、追责、监督反馈机制是良好导学关系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第三方的协调作用。第一,建立导师和研究生冲突协调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研究生诉求表达通道,简化信息传递程序,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合理化解导师和研究生矛盾、转化导师和研究生冲突。第二,公正客观地落实导师问责追责机制。追责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对问题审查、评估并采取措施,重在惩罚并纠错,旨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行为矫正,并对他人行为起到警示作用[23]。高校在实施问责追责时,要回归事件本身,规避外在舆论的干扰,做到精准问责,客观问责,罪罚相当。避免前期问责的形式化、选择化、随意化和后期问责的从重从快化。第三,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学校有关部门与导师、研究生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完善导师和研究生的互评制度,确保监督机制有效运行。从根源和过程两方面对导学关系的管理与发展情况进行监督。

3.3 规范交往行为,促进导学关系和谐发展

3.3.1 强化师生双方的责任意识

就强化导师责任意识而言,首先,导师要增强责任感,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造成师生关系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导师选择性地履行其职责,忽视导学关系的情感性和综合性。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不仅承担着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学术性职责,还承担着帮助研究生塑造道德人格,教会研究生做人、做事的育人职责。导师要明确自身职责范围,承担起“全方位育人”的职责。在与研究生相处的过程中,导师要合理分配科研工作和指导学生工作的时间,增强对研究生学习、生活、人生规划的关注,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育人性和情感性。其次,导师应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正确行使导师权利。导师的性格、品质、道德水平能对研究生产生重要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导师的科研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术态度,正气、果断、智慧、公私分明的优良品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公正客观的评价能够使研究生心生敬佩之情,有效预防导学关系异化问题。同时,导师在行使相关权利时,要恪守规范,避免情绪化行为,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强化研究生责任意识。在研究生教育的责权关系中研究生和导师既是权责的主体,也是权责的指向对象[24]。导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同样也承担着对导师、对自己负责的职责。当前导学关系的异化,不只是导师片面履行职责造成的,研究生个体对于导学关系的异化也承担着重要责任。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应该明确并履行好自己作为学生的职责,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全面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及时、主动、有效地找导师沟通,完成期刊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具备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研究生知学、好学的态度和求上进的品质能增加导师对其的好感度,赢得导师的肯定与赞许,有利于和谐导学关系的构建。

3.3.2 倡导灵活有度的交往方式

如导师和研究生关系过于亲密,双方在相处的过程中要适当增大情感距离。导师和研究生双方作为独立的个体,有作为普通社会人自由交往的需要。但同时,导师和研究生也应时刻谨记自己教师和学生的特殊身份,在交往过程中遵守师生交往规范,秉承自由、平等、适度的交往原则,保障导学关系良好健康发展。避免因双方交往过密使导学关系异化为亲子关系、保姆关系、恋人关系等其他关系。如导师和研究生关系淡漠,除了导师和研究生双方个人的努力外,还可以从塑造师门文化入手,营造情感浓厚的师门氛围,增进导学关系。场域理论强调,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师门是影响导学关系的主要场域,其作为非正式群体,遵循人与人相处的情感逻辑[25]。因此,在师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营造轻松民主的研讨氛围。在组会中,个体状态、个体特征、内部动机和外部刺激都会影响研究生在组会上的发言和表现[26]。就研究生的不足表现,导师要抱以宽容的态度,在给研究生批评指正时,要运用教育机智,讲求合适的方式方法,营造轻松民主的研讨氛围。其次,转换导师和研究生交往的场域。将师生交往的情境由单一的校内交往扩展到丰富的校外学习与交流,如师生共同参加学术报告会,进行学术调研等,一方面研究生能通过这些机会增长见识,习得知识,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在没有外力干扰、同吃同住的生活方式下,师生之间的亲密性更容易得到培养,空间距离的减小能够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帮助师生了解彼此,减少隔阂。

总之,导学关系异化是文化、机制、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善异化的导学关系,要从影响导学关系的各个因素入手,融合中西文化,健全高校机制,规范交往行为,多方协同发力,共同构建。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久兴,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42-45.

[2] 韩蕊.异化:从柏拉图到赫斯——马克思之前西方异化理论的流变耙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2-49.

[3] 韩立新.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回到赫斯”——赫斯和马克思的关系研究史回顾[J].哲学动态,2011(3):5-15.

[4] 包红梅.卢卡奇物化理论视阈下的科技伦理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17(3):34-36+54.

[5] 林伟连,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26-28.

[6] 杜晓明.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学关系”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7):54-55.

[7] 王文文,郭宁,王扬.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6):76-82.

[8] 金·S·卡梅隆,罗伯特·E·奎因.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M].谢晓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48.

[9]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 [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10] 程慧平.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熵权TOPSIS方法的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12):77-82.

[11] 程红艳,杨湾.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现代转向:从道德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2):31-34.

[12] 杨柳桥.荀子诂译(尊杨惊本)[M].济南:齐鲁书社,2009:560.

[13] 孔颖达.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04.

[1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74.

[15] 王应密,叶丽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的发展失衡与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1):77-83.

[16] 彭湃,龚雪.一流研究型大学应培养多少研究生——基于中美数据的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126-131.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8-27)[2021-11-02].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108/t20210827_555004.html.

[18] 郭艳利.高校文科研究生合作育人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133-137.

[19] GROSSMAN S J,HART O D.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4):691-719.

[20] 程斯辉,曹靖.当代研究生责任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24-29.

[21] 赵士发,李春晓.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1):27-32.

[22] 孟璨.师生关系的时代困境、理想樣态与现实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7-8+13.

[23] 周湘林.高校科研诚信问责机制:归类、现状及其改进[J].现代大学教育,2020,36(5):84-91.

[24] 左崇良.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体系和要素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22-26.

[25] 李国梁.非正式组织的运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学术界,2016(6):180-187+327.

[26] 谷贤林,韩丰.师门研讨会互动网络生成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4):56-61.

Internal mechanism and reconstruction of alien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utors and postgraduates in new era

RU Zong-zhi, LIU Xiao-min

(College of Education,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Shaanxi721013,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of guidance relationship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of guidance and learning is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lationship which is based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t usually includes emotional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and ethical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model of opposite value structure, the guiding and learning relationship of alien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family-nurse type, loose-raising type, enterprise-employed type and parents-arranged type.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unsound mechanism of high efficiency and the anomie of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alienation of guiding and learning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 harmonious guiding and learning relationship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o establish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nification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universities to ensur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guiding and learning relationship, regulating the communicative behavio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guiding and learning relationship.

tutor; graduate student; relationship; alienation

[责任编辑 马晓宁]

[收稿日期] 2021-11-02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2020Z048);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陕教[2020]198号);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五批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20JGZD05)

[作者简介] 茹宗志(1964—),男,陕西宝鸡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

[通信作者] 刘晓敏(1996—),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作者:茹宗志 刘晓敏

第3篇: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文献的梳理,大致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本质:类型、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师生关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中国在该项研究上的不足,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导师;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关系

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各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质量、科研活动成果和最终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受到很大的挑战,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研究生师生关系。

一、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特点、本质的研究

关于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特点,国内外的诸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薛天祥(2001)指出,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相比,研究生阶段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更为密切,教与学的关系不像大学时那么直接,而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学、讨论和研究。师生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呈现出助手和合作者的关系。唐纳德·肯尼迪(2002)认为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更单独更私人性”,导师对研究生的责任从本科时的教学相应地转变为指导。这种一对一的交互作用,更像是培训而非教学,它类似于具有行会特征的手艺匠师—学徒关系。认识研究生阶段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我们来认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本质。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研究,观点比较一致,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主要是一种导学关系。导师与学生是一种以导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辩证统一的关系(张博文、钱平,2001)。在导师制的发展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导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一直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林伟连,吴克象,2003)。以研究生为主体、导师为主导的“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基本定位,也最能体现以研究生为中心的这一核心要素。在“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中,楼成礼等学者认为师生关系就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且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是,主体离不开主导,主导的存在又是以承认主体为前提,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导学相长(楼成礼、郑庆风、林玲,2004)。

在诸多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本质进行了研究。阂容(2006)等学者强调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关系,反映师生间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以情感为中介,以个体的好恶为立足点对对方趋利避害做选择,反映了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淮岚澜、赵伟等(2001)从管理学的“权力理论”对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关系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他们区分出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奖赏权力、惩罚(强制)权力、合理权力、指示权力、专业权力等5种权力的不同来源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博士生科研指导的运作机制,认为科研指导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本质就是导师权力运用和学生对于导师权力反作用的配套机制。

关于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内涵,学者们对其主要形态也有不同的认识,

叶志明(2005)认为,一般地讲,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师生关系;科研合作关系。许迈进的观点就是研究生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指导关系,但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人格关系。…薛天祥(2001)对于师生关系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本研究进行的基础。认为包含着3种主要形态:其一,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导师处于主导地位。其二,情感关系、人格关系;其三,科研工作中的合作者,师生共同承担科研课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已是助手和合作者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于师生关系内涵的论述大都是从学术的指导关系、科研活动中的合作关系、情感交往的情感关系等3个层面来进行分类。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导学关系,这里的“导—学”包括学术的、人格的、生活的等诸多方面,随着研究生教育目标和模式的变化,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会具有新的特点,导师和研究生会分别扮演多个角色,但本质上仍是“导一学”的关系。

二、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类型研究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类型研究上,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许克毅(2000)等在一项研究中总结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权威型:导师德高望重,师生关系以学术为主;和谐型:导师与研究生心理距离不大,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松散型:师生交流和交往甚少;功利型:少数导师将研究生作为纯粹的科研劳动力而导致师生问缺乏真诚的交流和诚心诚意的合作。研究发现其中权威型和松散型在研究生教育中较为常见,功利性关系是极端案例,但确有发生。

类似的,在陈世海(2003)等人所做的另一项研究中,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在师生关系类型上得出了这样的结果:纯学术研究型的关系,即双方互动仅限于学术方面,较少涉及学生思想或其他生活领域;老板与雇员型的关系,即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充当了为导师打工的角色;“平等朋友型”关系;“父母子女型”的关系。根据其调查结果大多数研究生将自己与导师关系归于“纯学术研究型”或者“老板与雇员的关系”。

国外有一项研究呈现和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师生关系:“满不在乎”(always already)型,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漫不经心或粗枝大叶;“隐性教学”(invisible pedagogy)的模式,即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规范管理。研究表明男导师一般采用第一种,而女导师更倾向于第二种(Malcolm。T,2003)。

廖继忠等学者指出导生关系从属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这一大范畴,在导师与学生这一矛盾中,导师无疑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作为导师,应积极主动地同学生构建4种关系,即权威性的学术关系、育人性的管理关系、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健康的交往关系(廖济忠、王敏,2005)。简而言之,导师在与研究生的交往中要兼顾学术交往和日常交往。

李凤兰和张俊(2008)认为在导师与研究生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可以归纳为如下4类:导学关系、交往关系、雇佣关系、师徒关系等4种关系。对各种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现在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学生或者导师的单主体的单向运动的旧模式,逐渐转换成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的新模式。

三、影响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主要因素研究

许克毅(2000)等分别从导师和研究生的视角探讨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从导师的角度,以下因素是必须着重考虑的: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导师的科研

能力和水平、导师的指导方法以及导师的为人方式;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生的自觉学习能力、求知欲以及社会成熟程度是不可忽视的。

楼成礼和孟现志(2004)认为,研究生导师除了可以用法定权力影响研究生以外,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也会对师生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所谓非权力性影响力,包括导师的职业伦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体气质等方面,这种影响力作为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品性而存在,不会随其职务、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林似非(2006)在对若干文科硕士专业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进行研究后,总结出研究生教育中学科特点、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与使用、导师的指导风格以及学生的数量和导师的繁忙程度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还进一步提出重要性原理、匹配原理和理解原理3个扎根理论来解释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此外,谢安邦(2005)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科研压力以及参与外界的学术交流3个方面影响了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时间,进而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有一项研究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当前理工科科研团队中的导师和研究生互动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该研究发现:在理工科科研团队中,导师的角色在发生分化,具备了某些“老板”的特征,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容易在科研酬金的发放问题上产生张力;大科研团队模式的出现,为师生关系增加新的张力;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对师生互动关系起重要调节作用(寥来红,2005)。

高鹏等人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相关因子,同时根据权变理论,可将相关因子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影响因素理解为:导师的风格、研究生特征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态度从基础上决定两者关系;导师的风格是影响两者关系的直接因素;环境因素又包括学生数、科研环境、导师繁忙度、课题和酬劳等(高鹏、李嫒、张伟倩,2007)。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还受到研究生规模,高校在研究生发展的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倾向,导师对资源利用和导师经验、能力、责任心等影响。研究生扩招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次数因导师所带人数的增加而减少;高校对研究生教育采取扩招政策,而学校本身条件,如导师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导致导师对学生指导不足,师生关系松散;导师对资源利用以及个体能力也会对师生关系的形成埋下伏笔(徐娜,2007)。

这些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因素,有导师和学生的因素,有权力的因素,有指导方式的因素,有学科的因素,有环境因素,还有科研制度的因素等等,这对本研究更深刻地了解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导师9研究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研究

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2002)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在分享共同的旨趣和高度的能力的同时,二者的关系也存在着一系列风险与挑战。他指出,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在学生方面正在成长的独立性与教师感觉到的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许多紧张关系”,这些往往会导致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和作者名誉及身份上的冲突、在合作工作中的争吵、被剥削的感觉、评价中的问题、发展私人亲密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张力、甚至恋爱关系等等。

此外,伯顿·克拉克(2001)等专家在对5个国家部分学科研究生培养情况的考察中,部分涉及到了研究生被导师“剥削”的情况。美国密西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也进一步针对这种研究生被导师“滥用”的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认为:“有些教师采取的几乎是一种封建的态度,把研究生首先看作为科研项目工作的奴隶,而不是接受教育和攻读学位的学生。”

毕鹤霞认为,有部分的研究生和导师在交往过程中把他们的关系简单看作为导师与研究生为完成科研或学位论文而产生的一种交往关系,是附属于教学或科研的副产品,因此,研究生师生关系对个体精神的陶冶性和培育性的教育价值被忽略(毕鹤霞,2005)。

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徐迈进等人总结了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导”与“学”关系弱化、异化的主要表现是:导学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师生之间在相关的工作量、署名权和利益分配等方面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导学关系异化为从属关系,导师有绝对话语权,很少给研究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导学关系异化为“没有关系”,导师没有把应有的精力放在研究生培养上,甚至不予指导(许迈进、郑英蓓,2007)。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对策

关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论述散见于各类探讨师生关系的文章中,主要包括针对导师、研究生、有关管理部门等不同方面所提出的建议。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提出改进师生关系的措施包括:从导师方面看,应在学术研究上给学生更多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应该更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应该克服对导师的害怕和害羞心理;从管理部门看,则包括组织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师生联谊会(陈世海等,2003)。

针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导学关系”失落的两种表现:雇佣关系替代“导学关系”和导师“放羊”,楼成札等人提出通过适当加大研究生补助的金额和拓宽补助途径,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导师体制、建立研究生维权制度、加强师生的双向沟通与交流等途径重构研究生教育的“导学关系”(楼成礼,孟现志,2004)。

林伟连、吴克象等(2003)认为要改善师生关系要突出导学关系,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导学关系为主导,以经济关系为基础,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二是加强研究生教育中导学关系的若干对策,如导师业绩制度的优化,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优化,经济杠杆在优化师生关系中的运用,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另有学者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范式,师生之间的调适、匹配才是良好指导效果的关键。¨’

管岭(2009)认为如今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创新教育理念,探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良性师生关系,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定位与和谐的互动模式。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在学习者创造的氛围中,依靠一定的方法和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

六、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已有的关于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在上述一些文献中,尽管关于高校师生关系的研究早就成了众多学者研究对象,但是对于师生关系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研究2005年后才逐渐增加;2006年至今,相关研究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关系研究的论文数量增加的速度明显加快,但总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相关研究中,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真正专业性研究很少,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观点常常散见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的著作中。

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采取的仍是经验归纳、思辨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只有为数不多的采取了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

第三,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来,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对师生关系的一般理论描述层面,或者从自身经验对师生关系的归纳与分析,缺乏运用某种理论框架对现实的研究生教育中呈现的丰富而具体的师生关系进行描述与分析。

第四,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当前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导师和管理者的角度来探讨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或与此相关的问题,较少涉及从研究生的视角来分析该问题,特别是从研究生的角度来探讨他们对所经历的师生关系的评价和体验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另外,更多的学者从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出发,首先分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本质;其次从现实出发,分析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出现的相关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其中众多学者的观点大致雷同。笔者认为,此类研究缺乏一种跨学科研究,即从文化学角度出发,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得到不同的解释和更佳的改善途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角度。

参考文献:

[1]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张博文,钱平.研究生教学中的主体与主导关系辨析[J].教育艺术,2001,(10):42-44

[4]林伟连,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26—28

作者:李军 潘澍之 苏莲

第4篇: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认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业与研究指导,提供学术及其他方面的资源支持,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双方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对研究生而言,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其研究生学习乃至今后学术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

一、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和课题研究,因此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应该是师生、师徒、导学关系。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指出研究生与导师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不仅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共同研究的关系,二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导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应该是科研伙伴关系[2]。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类型,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1)纯粹师生型,即职业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以专业指导为主;(2) 亦师亦友型,兼有师生与朋友关系,除学习上的联系外,还有思想、生活等其他方面;(3)老板雇员型,接近于公司雇用的金钱交换关系;(4) 松散疏离型,导师与学生联系不紧密,关系松散。 纯粹师生型,此种类型的师生关系通常发生在学术至上或具有高度权威的导师和他的学生之间。导师专注于自己的学术或行政工作,或是主观上认为没有必要关注学生学业以外的事务,因此师生关系主要围绕学生的课业、论文和导师的科研工作,基于学术任务而开展。导师也会定期举办读书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背景和能力,帮助他们制定合适的研究计划,但是在互动中导师定位为课题的指导者、知识的传授者,而研究生是接受者。导师拥有绝对的知识权威,始终居于支配地位,而研究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查资料、做实验,处在受教育、被管理的服从地位。这种师生关系较为传统,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往往只局限在学术上,因此处于这种师生关系的研究生应该更加注重与导师的交流学习。 亦师亦友型,此类师生关系中,导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全方位的。导师一般精力旺盛,非常活跃,不仅注重学术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注重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情况。通过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不仅学生可以取得较好的学术成就,形成健全人格,而且导师也收获了友谊和进步,师生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寄托,密切关系维持时间更长、更稳定。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成为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老板雇员型与松散疏离型,这两类师生关系都是不良的师生关系。松散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导师和学生都是不利的,在这种关系下,导师很难尽到自己的教书育人的义务,而学生也很少能从老师那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更过之者,如今在我国,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已经不是新鲜事。假如学生只是跟着别人把“老师”调侃为“老板”,没有特别的含意,那也没什么。但是,这样的称谓,往往在其中折射出师生关系的一些功利化倾向,值得关注,尤其值得我们这些当导师的来思考。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的确是折射出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倾向,但显然又远不止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给老师下的一个经典定义,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这个定义是很精准的,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老师已经变成了学生的“老板”,成为学生的“所有者”,而学生实际成了老师的“私有财产”。一些老师成了学生的“老板”,学生成了那些老师的“私有财产”,成了老师的廉价甚至无偿的劳动力,这样,老师的言传身教还能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应该从老师那儿学到什么?这两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也普遍存在与当今的师生关系中,对于这两种关系,不仅导师应该反思,学生也应该做出思考。 每一个研究生都应该经常对自己与导师的关系进行分析与反思,思考自己与导师的关系究竟是哪一种类型,这种师生关系是否需要改善?那作者本人而言,我认为与导师的关系可以归为纯粹师生型这类中去。导师由于自己的工作,几乎很少能顾及到学生,除非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不然老师几乎不会和学生有交流。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要是亦师亦友的,每个老师有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这对师生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处理好、改善好、维护好与导师的关系。

二、怎样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如何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一门大学问。同样地,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怎么发展,应该怎么处理,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学习的内容。 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要学会与导师沟通。当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以导师对研究生开展教育和管理活动为主,通过导师的影响促进研究生成长进步,达到有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沟通是否到位,沟通关系是否和谐,对研究生培养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由此可见,与导师的沟通及关系的处理实际上影响着每一个研究生的各个方面。 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有效性的对策有:

(1)研究生认识自身主体性地位,提高其沟通主动性。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研究生已不再是以单纯的客体而存在,而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导师只是研究生培养道路上的指路人。如果仅仅被动地等待导师来引导和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自身实际的科研水平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作为主体的研究生,必须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作为研究生而言,一方面,要养成独立地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主动积极地寻求导师的指导,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师生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在与导师主动沟通后,也要有强烈的反馈意识,主动将沟通的效果以及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导师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沟通的质量。

(2)加强同导师情感的交流。当前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内容多集中在学术指导、科研项目及就业问题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及导师在帮助解决研究生日常困难、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就个人而言,传统的师生沟通是知情分离的,只有“知”的“教”,而无“情”的“育”。我们应该认识到,导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更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或引路人,导师的一些生活、处事经验也是很值得去学习的。 (3)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沟通渠道。尽管面对面沟通仍然是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主要渠道,但是E-mail、网络聊天工具、博客、手机短信息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已经成为研究生喜欢的沟通形式,这些方式方法的使用,极大地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机会,使师生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与及时。比如,可以建立 QQ 群、微信群让导师与研究生共同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息群向学生群体解释和发布有关信息等。 实际上,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的,是一种彼此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关系。在与导师相处中,我们应该积极去创造这种双向关系。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专门教育,它贵在创新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觉科研。通过导师在前一段时间对研究生的指导与帮助,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并且能够主动地利用所学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就由单向的导师指导研究生工作转变为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工作、互相帮助的双向的平等关系。在这种“帮助”的关系中,导师不再具体的由上而下的指导研究生该做什么、该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是由研究生先根据自己在前一阶段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实验方案,再和导师讨论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而且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也不断得到研究生的反哺,由此逐渐形成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这个时期导师的工作由原来的“台前”转到“幕后”,在给研究生一个研究方向和思路后,由研究生自己来完成具体课题的全过程。而研究生不再单纯地依附导师,在一步一步的科研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他们能够针对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合理的解决方案。导师则在保证学生原创性的同时,对一些工作给予建议和把关。导师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来指导研究生,从而帮助研究生提高素质,完成学业。最终达到研究生教育的预期目标,使我们研究生成为真正的社会精英。

三、小结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应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不仅学生要积极进行维护、改善,导师也应该进行主导,而对于学校方面更应该提供导师和学生的交流机会和平台,并对其进行监督。研究生和导师都应该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生而言,应该发挥个体的能动性,主动维护和改善与导师的关系,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互动、讨论,并有意识地扩大与导师沟通的内容范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信任、和谐、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楚永全, 陈文婷, 陈姗姗.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对策[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12):65-68. [2] 周文辉, 张爱秀, 刘俊起等. 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9). [3] 龚丽, 李志, 刁黎.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现状及对策[J]. 教育探索, 2009, (6).

第5篇:导师选择与研究生未来的发展的关系

在中国,什么样的生存法则在左右着人们?有人说,中国是个官本位社会;有人说,中国是个人情关系的社会;有人还说,中国也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当然了,这些都只是说法,你可以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现在咱们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家观点、见仁见智。当然了,本文讨论的背景是基于对上述说法持认同态度而展开的,否则本文也就没有讨论的空间了。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关于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与未来的发展,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呢?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导师与导师之间是绝对各不相同的,这不光指性格不同,人性的不同是客观的。导师们之间更大的不同是自我发展路径的不同。海文考研 万学海文

有的导师是学术型的,一辈子对黄白之物并无过多要求,惟愿常伴青灯积长年苦思之功以求在学术上有所造诣。一部分导师是官员型的,他们除了在学校担任研究生导师外,还在学校担任了职务,比如说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有的在学校外担任了职务,比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院的导师们就是各个银行的行长,有的导师甚至是政府部分的高官,举个人物大家就明白了:朱镕基。还有一部分导师是事业型的,这里的事业,我指的是致力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人脉关系,在企业中挂名或者接项目,充实自己的口袋。那么,总结起来,三种类型的导师:学术型、官员型、事业型。海文考研 万学海文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绝大部分同学将进入企业工作,那么相信这应该占据了超过50%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同学,约10%左右将选择通过考试或者其他途经进入公务员系统。一部分同学,略微超过10%左右将进入各类学校,成为老师。低于5%比例的考生将继续深造,在国内攻读博士研究生。更加低比例的同学将选择出国深造或就业。那么,上面我们总结了毕业研究生的五条发展路径:一,进入企业;二,进入公务员系统;三,做老师;四,攻读博士研究生;五,出国深造或就业。那么,我们来依次分析研究生导师对于上面五条路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海文考研 万学海文

毕业后想进入企业工作,那么你最好选择一位事业型导师。事业型导师们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都有丰富的人脉关系,而且肯定一般在比较有名比较好的企业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或者是因为导师们在一些企业挂职,或者是因为导师们接过这些企业的项目,和中高层们有一定的交情,或者是因为导师们的弟子经过一番奋斗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有一定分量。只要导师愿意,毕业的时候利用其关系网给你介绍一个工作,肯定比自己找要好很多。举个例子,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寝室的一个兄弟就在他的事业型导师的公司上班,完成一个研发医用B超仪器的项目。那个公司他导师和朋友合伙开的,是一个高科技类产品开发的小公司,但是效益非常好,毕业的时候在导师的邀请下,他进入了这个公司做研发,第一年的底薪就是10万,还分了干股,那么这比他自己去找工作,待遇岂止高了一个档次。海文考研 万学海文

毕业后想进入公务员系统,那么你最好选择一名官员型导师。官员型导师们在省市各级政府甚至中央各个部门都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这些关系或者是导师们本身自己就身居要职,或者是导师们的同学同事弟子已在官场混迹多年,那么,如果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其他途径进入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首先你首先将得到信息优势,然后进入复试后,导师们的关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的一个研究生时代的师兄弟,毕业时考过了湖南省烟草局的初试,在复试时通过导师的关系找了省烟草局的一位处长,最终得以顺利入选。毕竟,在政府公务员系统中“朝中有人好办事”永远是不二法则,而你的人就是官员型导师们的丰富关系。海文考研 万学海文

第6篇:研究生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

广西科技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研究生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科 目:授课教师:专业班级:考生姓名:考生学号:提交日期:

科技论文写作 胡迎春 2012级企业管理 周 亮 20120501066 2013年6月20日

研究生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

摘要: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研究生与导师交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师生关系僵化,本文针对研究生处理与导师关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融洽处理与导师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关系

0 引言

在导师负责制[1]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下,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全程的、全方位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是在各类论文写作方面,甚至还包括学习、生活中的为人处事。由于接触面广、交流频繁,加之心智模式不够健全,研究生处理与导师关系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最终导致师生关系僵化。

1 研究生处理与导师关系时存在的问题

1.1 对导师缺乏必要的了解,不会主动联系导师

很多研究生不会主动获取导师信息,对导师性格特征、工作态度、方式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信息知之甚少,信息的缺乏势必导致沟通障碍增多,师生融洽相处[2]的磨合期增长。同时,不少研究生在与导师的交往中,主动性较差,往往只是坐等导师找自己。由于导师过于忙碌,师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关系慢慢疏远。因为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导师无法获知你的研究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这势必影响你的学术研究进展以及论文写作进度。

1.2 认为导师要求过严,施加的压力过大

由于本科阶段自己动手“练笔”的次数较少,可能就一篇毕业论文。而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导师会安排一系列的写作任务,包括:小论文、课题研究论文以及毕业论文。同时,一些导师工作非常严谨负责,对学生的论文严格把关,针对论文的框架结构、格式细节不断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学生几易其稿仍不能过关。正因为此,不少研究生认为导师要求过于严格,过多的占用自己的其他专业学习时间和业余休息时间,久而久之,并对导师布置的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使得师生关系僵化[3],甚至出现换导师现象。

1.3 认为导师水平低,无法胜任论文指导工作

1 一些本科出生较好或者自恃才能过人的研究生,一门心思做自己的事,对导师布置的专题学习或论文写作任务敷衍了事,认为这些工作远不能体现自己实力与水平。长期这样下去,会给导师留下自命不凡的印象,而导师毕竟是师长,自然不会“自作多情”地主动联系学生,于是导师越来越疏远你,不愿意给你安排任务,也不会给你指导论文写作,而你埋头做你的事,从此各不相干,双方关系僵化。

1.4 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愿意“挑大梁”

面对导师的课题研究任务,一些研究生不但没有主动请缨,勇挑大梁,相反,还以各种理由推脱出去,尽量减少手头的工作量。这样下来,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实战锻炼,你的研究能力、写作水平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通过课题研究,你可能有机会发表相关的小论文,甚至,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充为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作接触,导师无法得知你课题研究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同时,在你多次推脱敷衍工作后,导师可能不会再器重你,把那些锻炼机会留给其他同门师兄妹。这样,你和导师的关系就慢慢疏远。

2 研究生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

2.1 充分了解导师

毫无疑问,研究生要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导师。归纳起来,研究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了解导师: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个人经历、学术研究成果、工作现状。师生相处情况指导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学生的工作交流方式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甚至导师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偏好等,这些情况可以从师生学术交流、聚会以及其他交流活动中了解;导师的个人经历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学术研究情况是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立场及学术研究风格;工作现状主要是指职称、是否兼有行政职务;在这四个方面中,“经历和工作现状”是基本信息,而核心信息是“师生相处情况和学术研究成果”,它直接反映出导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工作要求,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2.2 加强与导师的联系与沟通

疏于与导师的联系与沟通,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淡化[5]。作为一名研究生,要经常与导师联系,让导师了解你的生活和学习情况[7,8]。向导师汇报的信息,可以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导师可以根据你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和帮助。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沟通内容是你的论文进度,这样导师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找出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并为你提供修改和完善建议,这对于及时、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写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即便论文写作没有什么进展,也要让导师知道这个事实,因为导师可以协助你解决论文习作过程遇到的困难,从而加快论文写作进度。

不少导师会安排学生每周见面一次,让学生汇报学习及论文进展情况。如果导师临时有事,无法见面,你也要通过电话或网络途径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6]。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导师对你的学习进行实时指导,而且你会给导师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否则,导师如果长时间没有你的信息,可能会误认为你的研究很顺利,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如果你的研究没有遇到困难,那倒不会严重影响你的学业,但是,如果你的研究本身出现很多问题,而导师没有途径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这样非常不利于你及时完成论文,而且会给导师留下一个“单干户”、不善交流的不好印象。

2.3 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消除不满情绪

有些研究生认为导师要求过于苛刻,其实从学知识的角度来思考,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导师要求严格你的学习能力自然提升得快,而且你学到的知识会比其他同学更多、更深。实际上,参加工作的研究生会发现,正是因为当初导师的严格要求,让你更快的适应新工作、新环境,并且让你在工作岗位中独当一面。

有些研究生认为导师水平低,无法胜任研究生阶段的专题研究论文指导工作。客观公正地说,从综合实力看,新生本科出生再好、能力再强,也不如导师,毕竟导师在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方面经验丰富,这一点是研究生远远不能及的。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所研究的专题导师都懂的话,那么你的研究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不管怎样,既然已经在导师门下了,就要谦虚、谨慎地学习,不能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2.4 积极参与导师课题,勇于展现自我

导师拿到课题后,通常会将课题分解然后分配给研究生,但是有些研究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躲躲闪闪,不愿主动分担工作。这样,既错失了锻炼、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又错失让导师了解自己的机会,无形中阻碍了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课题分配下来后,导师一般会隔一段时间就和学生开会交流学习,开会时有些研究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在导师面前提问,担心挑战到导师的权威。事实上,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畏首畏尾,只要是围绕课题相关问题进行

3 讨论,相信导师会心平气和地、客观地与你交流,并不会因为你与他/她意见有分歧而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这种讨论对于毕业答辩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毕业答辩时,往往有好几位本专业的教授对你提问,对于他们的问题你很难给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回答。对于某些教授的异议,你需要掌握一定的讨论技巧与之进行辩论。如果平时与导师的交流过程中不注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当你在答辩过程中遇到这类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无言以对,最终影响答辩成绩。同时,由于缺乏讨论的经验与技巧,以后参加工作进入项目组后,也会影响你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

3 结束语

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对每个研究生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这门必修课事关你的学术研究生涯,事关你的毕业答辩,事关你的未来前途,所以研究生都要努力修一个高的学分。然而,由于导师的个体差异性,研究生的禀赋差异性,在处理自己与导师的关系时,除了学习和借鉴上述方法和技巧外,还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及导师特点,独创性地处理好自己与导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罗云,李姝蓉.美国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特点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0(2):88-90. [2]许可毅,叶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59-62. [3]洪恩强,胡天佑.合作伙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传统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11(3):15-18. [4]周文辉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5]刘恒坤等.关于正确处理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9):58-60. [6]杨帆.以研究生与导师关系为视角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J].南昌高专学报,2010(4):87-93. [7]张欣兰等.论导师与研究生交往关系的转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17-20. [8]朱成康等.浅谈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30-131.

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duate Students and Tutors

4 Abstract: Tutorial system is adopted to educate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ir tutors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Some graduate students are purely self-centered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their tutors, resulting in ba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between th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ir tutors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harmonious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ir tutors.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s; tutor; relationship

5

第7篇:公关关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范文

公共关系学论文 论文题目:公共关系学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学部:

班级:09

姓名:

学号:1501090101

3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范英丽 管理学部 市营1班 邝豪杰 2011-12-

4公共关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格局的日益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渐的将本土的公共关系变成了世界经济体间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价值也意义逐渐被企业所认可和重视。而作为社会中的主体的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共关系与企业的关系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就显的十分重要。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公众关系管理职能.企业主要通过自身形象设计,双向信息传播和广泛的社会交往,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达成和谐的交往状态,为企业自身事业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环境,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所以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必须要有良好的公关作为基础。企业公共关系的好坏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动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企业市场定位经济全球化品牌

公共关系是指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手段,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使社会组织有个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树立良好形象的社会的科学和管理艺术。因此它在社会组织的形象塑造过程中有很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企业对自己的公众形象也非常的关注。公关在企业形象的塑造中,地位不可或缺。难以想象一个没有公关的企业它的社会想象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尤其是那些国际知名公司,他们的公关应该是相当的厉害。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公共关系代表企业的市场形象,企业面对的市场压力和企业之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公共关系究竟能在企业发展和壮大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公共关系学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厉害,各个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这既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品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厉害。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策略,能够把握好这一点的企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在这中间,公共关系所起的作用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显的突出,公共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运作的成功与否。而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企业还不能够认识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外国企业纷纷踏入我国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日益加剧,而消费者的行为越来越科学化、理性化。因此,企业已经由十几年前的只要做就可以赚钱到现在的只是做还不行,要做好才行。

中国的很多行业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在加上国外产品的大量涌入,竞争日益激烈,同质量的产品越来越多,所以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仅靠质量、服务还不行,还要靠公共关系去宣传、去创造。所以我的这篇论文就来谈一下公共关系与企业的发展的关系。

首先我就就公共关系与企业的发展谈论一下我的观点,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要发展,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基础,同时还应该创造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环境,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搞好了,知名度提高了,企业的发展就有了保证。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形象,设施和产品再好,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公共关系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认同,公共关系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公共关系有着普遍的意义,而由此派生出的企业公共关系又有其特殊性,它是指企业运用信息传播手段,与公众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以促进企业市场目标的实现的一种管理职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公共关系一方面强调企业和公众的关系是相互的,另一方面又强调企业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从而使我们加深对公共关系本质的认识。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塑造良好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公共关系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后,已在各个领域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至90年代进入到一个较深的层面。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在实施名牌战略,公共关系作为一项管理职能,究竟能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应加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推进公共关系的发展,更有助于深刻认识公共关系在企业名牌战略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不少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人才严重流失现象,这个现象的发生有一些客观原因,但公共关系运作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人才流失对企业争创名牌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应该深入剖析找出对策。一般来说,员工为企业效力的因素有三点,其一是工资及福利待遇,其二是企业领导层状况,其三是自我价值能否实现。在这三个因素中,工资及福利待遇是一个重要因素,它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工资普遍不太高的情况下,高工资高福利确是一个诱人的条件,但已不是决定去留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后两点。首先是企业领导层的状况对员工的影响力很大,一个有胆识、有远见、团结奋进的领导层是吸引人才的“磁力源”;一个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切实解决员工困难的领导层是稳定人才的“粘合剂”;一个信任员工,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领导层是激励人才的“催化剂”。

这样的领导层无疑具有招贤纳才的无穷魅力,因为在这样的领导下工作,即使眼前条件苦一点,福利差一点,工资低一点,但人们能看到美好的前景,保持对企业的良好信念。相反,如果领导层任人唯亲、趋之若鹜,人们怎么会对企业产生信心呢?如此,势必造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其次是关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企业员工在满足了一定的生存需要后,还希望承担具有发展性、挑战性的工作,以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员工不能在本职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就会产生失落感,这种失落感驱使人们离心离德以至要重新寻觅一块能施展拳脚的新天地。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有两种重要方式:一种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另一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出色的工作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每位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都有努力工作的愿望,关键在于领导如何激发,如何引导,以把员工的这种愿望时时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公共关系诞生后,首先就是在企业管理和运筹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后来它的影响波及到了各行各业,但实质上仍以企业运用为主。这是由于公共关系本身就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不过是社会化大生产流水作业线上的一个环节,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离开谁都不行;特别是商品经济还是一种遵循竞争法则的经济,在公平竞争的同时,争取理解、支持尤其是争取服务对象和消费者的理解、支持就显得万分重要。这就促使企业运用公共关系来塑造良好的形象,搞好与外界的关系。导致公共关系产生的基本条件

还有政治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即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和现代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这些同样离不开商品经济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始终紧密相连,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更是一致的。公共关系追求公平相待,要求一视同仁,力求机会均等,而商品经济越发达,企业展开公平竞争的机会就越均等、越充分,公共关系就越可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企业生产的各要素已经在全球流动,企业从原来的区位优势中解脱出来,争相生产集合全球优势的全球化产品,相互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按照相关的明确规则展开有序的竞争,公平程度随着竞争程度和透明程度的提高而大大提高,公共关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发挥作用的舞台也必然的更加广阔。

其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而企业的形象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企业的公共关系的运作。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调查是企业公关成功的法宝,在公关行业里,大家经常说,闭门造车,大家关在一个房间里,没有进行任何的社会调查,也不知道你的客户怎么想的,就坐在房间里想,我的客户应该这么做,我的客户应该这么做,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希望所有企业的公关或者做公关公司的公关人员,一定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公关计划的一个前提。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分析未来社会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后果。通过不同的调查研究,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社会的舆论,公众的态度和期望值。如果中美关系处在比较糟糕的情况底下,作为企业的公关人员,就要有非常强的灵敏度,如果是企业来说,你就应该格外注意哪些问题。如果中国和欧洲发生贸易冲突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欧洲公司,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及时的把你的想法、意见传递给管理层,让他们作决策时作为参考。所以说企业的公关就必须要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意公共关系的策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战略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的决策者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调整公关策略和应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企业与媒体关系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高度”即要争取到媒体的高层主要管理人员的支持。“深度”即要与媒体的具体版面的具体负责编辑、记者有良好的经常性感情联络。

“广度”即要与相关的大众性和专业性的主流媒体建立广泛的不间断的接触。企业的媒介部门成员应该有明确分工,经理负责与企业相关的主流媒体的高层进行不间断的接触,部门成员主要负责与媒体的相关板块或栏目的记者和编辑沟通,并且将与媒体的联络划分到具体个人负责,再有就是与媒体关系结构的广度,企业媒介部门的工作重心应偏重于行业、专业、以及主流的相关大众媒体。这样的结构就做到了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更有广度,为企业打造了一张牢固的媒体关系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氛围。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了选修课《公共关系学》以后对公共关系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理解,通过查一些资料是我对公共关系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认为企业必须要重视公共关系的处理才能够在现代的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在前列。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学》, 邱锐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公共关系学》, 段淳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企业战略调整与重组》,林平凡等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公关无敌手》 , 江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第8篇:2012年硕士研究生导师与研究方向简介

图书馆学专业

研究方向: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

1、指导老师:陈朝晖,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研究馆员、科学文化传播中心主任。曾长期在中心从事信息服务工作,主要工作和研究领域有:国际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电子原文传递、个性化信息推送、学科信息导航、虚拟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服务以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组织管理方面等,曾组织参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多个项目的研发和服务的实施工作和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生信息交流学习室、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项目工作;现从事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服务与研究工作,目前参与主持中国科学院科普基地建设、国家科学图书馆文化创意案例研究和特色科学文化传播网络资源组织机制及网络传播服务研究等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也进入了复合图书馆的形态。印本资源订购大幅下降,网络电子资源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到馆读者数量急剧减少,网络在线的用户增加,用户需求和信息行为也日益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而使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工作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根据环境和趋势的变化去不断开拓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如何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用户信息服务是全球图书馆界面临的崭新课题。该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网络数字化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户形态和需求的变化;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的设计;新型图书馆物理空间组织和功能研究;用户研究与服务效果分析;基于开放共享的图书馆集成联合服务机制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战略规划;图书馆在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与实践;图书馆如何在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和服务平台的有效作用等。

2、 指导老师:贾苹,女,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研究馆员、文献服务部主任。在本馆长期从事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及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和信息服务需求的研究,曾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Seton Hall 大学图书馆进行学习交流。2002年以来,主要从事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和服务机制建设、文献检索及文献获取途径和模式建设、新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负责全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组织和管理,作为文献服务协调组负责人,主持全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规范和管理机制的建设,形成中科院特有的集中-分布相结合的联合服务联合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第三方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参与中德数字信息服务项目研究,并作为其中跨域信息服务子项目——中德文献传递合作的中方负责人,组织完成了中方三家不同系统图书馆与德国SUBITO 的合作项目China Direct的建设,实现跨域信息服务合作。作为NSTL信息服务组成员,参与NSTL用户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负责国外图书馆和文献机构文献传递服务的调研工作,组织NSTL代查代借服务发展研究,推动国家平台文献服务的发展;在上述工作和研究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近20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也在发生变化:综合、多样、新颖、快速已经成为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网络越来越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根据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探索网络化信息环境下的用户信息服务、开拓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面临的新的挑战。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变化;用户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探索以网络为依托的文献提供服务的内容、模式的拓展与创新,以及质量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以开放共享为基础的图书馆集成联合服务机制建设等。

3、指导老师:吕俊生 男,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从事信息资源建设与文献组织,现从事学科化服务工作,任兰州分馆学科化服务主管。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情报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甘肃省交通厅科研项目“加入WTO后甘肃省道路运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嵌入式泛在个人研究平台”和“开放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平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本馆科研项目“基于知识产品的院所协同服务机制构建”、“化学化工经济信息网上资源的评价与服务”、“基于链接关系的资源环境网上信息资源的计量评价”等。共合作撰写各类研究报告15篇,2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用户与服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在网络、数字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情报机构的用户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新的环境下用户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全新的用户服务体系; 从文献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数字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信息服务的过程调控与管理,用户认知与行为研究,用户服务体系和组织管理,用户服务的开拓与创新等。

4、指导老师:杨志萍,女,硕士,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助理,成都分馆副馆长(兼)。四川省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客座)教授、成都市武侯区第五届人民代表、英国“World Patent Information”期刊编委成员。曾作为访问学者和院高级研究学者身份,到过美国Seton Hall大学图书馆和英国SUSSEX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所学习交流。长期致力于科技政策研究、信息咨询服务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承担有省部级项目,在相关学科核心期刊、优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国内外会议论文五十余篇。曾获有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有专利分析、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等项目。 研究方向:信息分析与服务研究是指借助于数字网络技术手段,为科研创新提供前瞻性、新颖性的信息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会为科研管理者提供科研活动决策参考依据。本研究方向注重信息分析与服务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利用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结合当今现代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多方位开展对信息分析方法和内容的研究,主要指其它学科的引入交叉研究,偏重于科技前沿方向和热点的信息分析,科技政策和体制的研究,以及学科决策者的服务需求与内容的研究。

5、指导老师:鄢小燕,女,研究馆员,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硕士毕业,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业务处处长。长期从事科技文献管理、科技文献资源分析研究、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SPIE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开发研究》课题,获四川省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作为项目管理负责人完成“全球图书情报系统资源门户网站”项目;作为项目副组长,主持研建“专利信息门户网站”;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SDP项目“国际防灾减灾重大计划(规划)和前沿技术情报研究”;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参与 “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院区合作信息平台(一期、二期)”项目、战略高技术·专利创新信息平台、药物创新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发表论文20余篇,2005年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当前在研项目有“四川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规划与战略研究专项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区域性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战略情报研究、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用户与服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在网络、数字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情报机构的用户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新的环境下用户心理和行为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全新的信息服务体系,是当前

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数字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户认知与行为变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组织管理,信息服务的开拓与创新。

6、指导老师:江洪,女,研究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现任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业务处处长,湖北省信息学会理事,200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主要工作和研究领域有:科技文献管理、图书馆用户组织与管理、信息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学科信息导航、产业技术分析、竞争情报研究等。曾组织、参与多个情报研究项目的研究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基金项目“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科学文献数据库研究”、湖北省科技厅项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全文数据库研究”;“CSDL服务百所行项目”、 “CSDL全院联合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知识库数据著录标准”、“国家科学图书馆服务和管理考核体系研究项目”、 “国家科学图书馆馆藏空间布局研究”;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国家光电信息中心建设项目”、“湖北省科技文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 、“科学数据共享机制与制度的研究”、产业技术分析研究项目以及产业分析、政策分析和企业竞争分析等项目研究,曾获湖北省科技信息成果一等奖2项(2005年)(2010年),湖北省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3项(2003年)(2005年)(2010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 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30余篇。用户与服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在网络、数字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情报机构的用户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展新的环境下用户心理和行为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用户需求的全新的信息服务体系,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网络数字环境下新的用户行为和用户认知方式,研究在新型用户需求的模式下,如何共享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组织信息服务体系,开拓用户服务模式和新型服务模式的质量评价。利用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研究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服务过程。

7、指导老师:吴跃伟,女,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毕业,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信息服务部主任,湖北省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委员会、读者工作委员会委员,1999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组织、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数字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用户信息行为、新型服务模式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学科化服务及学科馆员工作探索和研究,面向用户的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效果评价研究,重点从事面向科研的用户组织、专业信息获取、特色资源建设、知识化服务组织、学科情报分析、科研机构竞争力分析、个性化信息环境建设等工作。曾参加“中科院《全国期刊联合目录》”、“中科院文献资源合理布局”研究,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近年来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知识服务集成融汇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知识环境建设》、《开放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数字知识资源环境开放组织引擎系统》、《数字档案信息融汇服务系统研究》、《重要会议开放采集与服务系统》等多个新型服务项目研究与试点应用,发表论文10多篇,合作撰写专著1部。用户和信息服务研究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图书馆服务必须建立在对用户充分了解基础之上,缺乏对用户的研究难以建设符合用户需求的良好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而不被认可的图书馆必将失去用户而濒临绝境。本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用户利用信息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信息环境、信息技术、用户信息需求、用户信息行为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用户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各种服务机制与服务模式的评价体系,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与建设

1、指导老师:宋文 女,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研究馆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建设部副主任,全国文标会第六分会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信息组织分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信息和知识组织体系标准规范研究和建设、长期从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作。主持或参与中科院和科技部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全国西文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主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系统建设,主持中科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主持数字知识环境开放组织引擎建设项目,承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前瞻性研究课题“知识组织体系技术及应用机制研究”,参与科技部“科技信息资源与服务集成系统建设”项目等。对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的有关标准规范的建设、资源的集成揭示与组织、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表论文30余篇,多项标准规范和研究报告。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称号。Web2.0、library2.0、语义网、eResearch环境、社交网、博客等形成了飞速发展又丰富多彩的数字信息环境,数字图书馆已经完全融入到全球网络数字信息环境之中。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众的教学、科研、信息获取过程也已趋向于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和互助性。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的核心挑战已凝聚到能否建设一个可灵活定制的、可集成的、可融入用户科研教学过程和用户业务过程的、可提供知识获取、知识关联和知识发现服务的用户信息环境建设,而这样一个信息环境建设中除大量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外,信息和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已成为一个关键挑战。本研究方向研究数字信息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和需求,研究信息系统中信息组织体系与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语义网环境下信息和知识组织的理论方法,研究信息建模和本体技术及广义的知识组织技术,研究基于信息和知识组织体系的用户信息环境构建的方法技术和相关的流程机制等。

2、指导老师:郑建程,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献采编工作。作为主要成员曾参加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建设和结构化配置实施方案”等课题项目研究。曾先后负责组织CSDL中心门户网站的“网上科技信息资源与服务推介”和NSTL网站“科技信息资源指南”等栏目的内容建设;负责NSTL科技热点——“纳米科技”和“海洋生物技术”信息门户建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NSTL西文连续出版物遴选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及备选库的建立研究项目、NSTL西文会议文献遴选方案研究。目前在对文献资源整合化建设工作平台的建设和学科化资源采集业务模式创新等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多篇。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永恒的研究课题。有效满足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数字化信息资源逐步成为科研用户主要使用的资源对象,网络化信息服务成为用户利用信息的主流途径和方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结构、类型结构、载体结构、布局结构,资源建设的模式、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等都在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综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化建设、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合理构建、信息资源的联合建设与合作管理模式与机制的建立和比较、信息资源建设与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服务的有机融合、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3、指导老师:马建玲,女,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数字知识资源建设与组织、专题知识资源系统开发等工作,主持或参加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甘肃省科技厅等研究项目10多项,包括中国资源环境科学文献数据库建设、中科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工程、青藏高原研究专题信息门户建设、电子期刊集成系统开发建设、西北地区生态学专题文献数据库开发建设、甘肃省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示范系统建设、三农科技信

息门户系统建设、机构知识库平台建设等研究开发项目。目前正在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综合科技资源集成登记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是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下,数字化信息已成为了科技信息的主流形态,在这种形式下信息资源组织和建设的信息内容、信息来源、信息发现和采集方式、知识组织和揭示方法等都在发生重大变改,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的来源、特点、发现、采集和描述方法、知识组织方式、信息处理规范以及集成揭示和服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开放获取信息、非传统信息资源、特色信息资源以及专题知识库等新型信息资源发现、组织、建设和服务的理论和方法。

4、指导老师:朱江,男,硕士,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信息服务部工作。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计算机室、自动化研究与发展部、期刊部、文献馆、信息服务部等部门工作,其间在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信息科学系从事概率加权情报检索系统的合作研究。参加过中国专利数据库、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百所联网、中国科学院网上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工程、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文献信息网络的研究与建设、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全球图书馆导航门户网站、专利门户网站、NSTL西文期刊和会议文献遴选、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平台、NSTL文献综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次,编撰出版工具书6部、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一文获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首届十佳青年论文奖。目前正在承担重要会议开放资源采集与服务系统、四川省重点科研机构科技文献资源开放获取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建立、四川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平台等研究项目。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是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研究方向将重点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领域的应用,包括信息资源的采集、储存和检索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处理标准规范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信息资源的比较研究、分析评价、需求评价、使用评价、集成和服务,开放合作模式下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新方法,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学科知识库等开放系统的建设、揭示和集成,科技会议文献的采集、遴选、评价和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有效融入知识创新全过程,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管理、推广与服务等。

5、指导老师:钟永恒, 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武汉分馆馆长。武汉大学历史系、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工学硕士学位。 1992-1994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2003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作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情报研究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数十余篇。从2007年担任国际图书馆联合会(简称国际图联,IFLA)参考咨询及信息服务专业组常务委员。正在主持或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包括国际图联(IFLA)研究项目“How do you say reference”,“生物物理研究所学科战略情报研究特色分馆建设”等多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评估中心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院评价数据支撑研究”,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专项项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平台建设”,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湖北科技数据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分析等。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网络日益宽带化、泛在化,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信息过载和知识发掘的困难,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信息服务机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模式与技术等。研究信息知识的生成、积累、管理、交流和应用的过程,研究知识服务的模式和方式、运行机制等。包括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定位、环境建设,集成模式,服务体系,平台构建,系统互操作,服务组织与实现,支撑机制等内容。

第9篇:宗族与村庄治理关系的研究

文章标题:宗族与村庄治理关系的研究

摘要:悠长的历史、卷帙浩繁的传统、厚实而广袤的红土地,沉淀着深厚的农村社区记忆,而在血缘与地缘相重叠的熟人社会——姓下里,社区记忆最强烈地表现为宗族传统,宗族在江西的复兴已成为客观现实。组织严密、房序分明的宗族网络深深地影响着姓下里村庄秩序的生成,也通过在村民自治中的权力建构影响

行政村治理。在族权与政权的博弈中,大姓宗族的胜利可能带来草根民主的深化、村委会行政成本的降低,但也可能破坏乡村秩序。

关键词:社区记忆熟人社会权力建构宗族精英

一、结论

在江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宗族的复兴已成为一个客观事实。肖唐镖曾根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对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宗族重建状况作过分析,提出:近十余年来农村宗族的重建较为普遍,尤以南方地区最为突出。在江西省,多数县市农村的宗族已普遍重建,六成左右的姓氏已修族谱或建祠堂(肖唐镖.农村宗族重建的普遍性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7)。通过重建宗祠、重修族谱、维修祖坟、宗族联宗活动、宗族娱乐等宗族活动,构建宗族认同感,宗族日益成为村庄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二.研究假设

在江西地区,行政村多由几个自然村组成,而自然村多为单姓宗族的“姓下里”。为研究论证方便,本文假定研究对象为以某一单姓宗族自然村为主体所构成的行政村,众自然村结构呈现“一强众弱”的态势。大姓自然村为中国传统的典型宗族自然村,以强社区、低经济社会分化程度为表征。研究前提假设:大姓宗族通过权力建构实际控制村民委员会。

三.正文

宗族,在传统中国,尤其是在以农业立省的江西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虽然解放后几次大的农村改造活动,都不同程度地消除了宗族影响,尤其是人民公社运动。但宗族巨网存在的根基、土壤并未被完全消除。在社区记忆强烈、经济社会分化程度较低的自然村,宗族复兴的原因主要有:①经济原因: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存在是滋生宗族的温床;②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往往聚族而居,形成了地缘与血缘高度统一的自然村,对宗族的依赖程度很高,族人之间的内聚力很强,形成了宗族复兴的客观环境;③外在原因:公社解体后,农村正式组织的弱化,使非正式组织——宗族复兴成为可能。黄宗智认为,“在有着深厚的宗族道德文化支撑的村庄,宗族凭借姓氏结构的不均衡性,依托强族大房的实力优势,通过血亲网络、姻缘网络等方式,参与村委会选举,影响村级社区权力的构成与分配,影响‘两委’的村治决策和村务管理及其制度执行,影响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影响村庄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等等,从而实现有利于本族的利益。”(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㈠宗族权力的来源——实力

1.宗教权威的确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族人间的宗族认同感的构建和宗族在行政村地位的确立。

⑴①“姓下里”——宗族认同的场域:“姓下里”,乃江西南昌方言,涵义为由单姓宗族形成的自然村,明显体现出了宗族认同感。在姓下里,长幼辈分有别,世系房序分明,意识高度统一,生活互帮互助,彼此熟识。定期的宗族祭祀,举族齐聚宗祠追忆先人之风范、重温宗族之沧桑、重申家法之神圣、仰慕精英之超群……给族人灌输宗族意识,构建宗族认同。一年一度的宗族娱乐,多在喜庆的春节,舞龙灯、耍狮子、上花灯、演戏剧等,为族人提供心理上的归属感,加强其对宗族的认同。“双抢”农忙时期,由于千年不变的落后生产模式,小农在自然面前难以独善其身,于是宗族成了最易寻求的互助组织,各家打团干农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于是,族人对宗族的依赖成为了现实的需求,宗族认同不仅是情感需要更是生活需要,利益驱动直接增强了宗族内聚力。天长地久,宗族认同感最终成功构建。

②宗族精英权威的确立:当前宗族制度设置并非全盘复古,已经少有族产及明确代表族权的族长,族中自然村的事务多由宗族精英与族人共同商讨决定,族长的个人威权被宗族精英的权威和族人的普遍参与所替代,在宗族里体现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民主,这是其不同于以往的最大之处。宗族精英一般有一技之长,在族里有较强的行动能力和影响力,拥有诸如经济、社会、文化等优势资源,易于得到人们的信任。费孝通曾说:“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其实最可靠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费孝通:《乡土中国的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宗族精英权威构建主要通过三种途径:A.血缘传统,即其为族中嫡系长子,德高望重,熟知宗族事务,在宗族中有天然的权威;B.晓民以利,即通过给族人谋福利、为姓下里的事务出钱出力,赢得人心;C.强力威慑,即其在强力的基础上威慑、保护族人,族人因见识过其强悍

且其为保护宗族出过力而敬畏他,最突出的表现为“地痞”。卢梭认为:“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P13-14)宗族精英从不同层面施展强力满足族人的基本正义,“导之以势,晓之以利”,确立权威。“在乡土社会的文化脉络中,抽象的正义观念是落实在差序格局的人情关系之上

的。人们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正义的指标,就是当事人与自己在关系上的远近亲疏,这也可以说成是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公平原则。”(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P339)。

⑵超越“姓下里”——宗族在行政村地位的确立:完成了宗族内宗族认同的构建,宗族便着手集全族之力谋求自身在行政村的大族地位:①互助合作,发展本族经济,力争成为村庄经济龙头;②积极发现、培养和扶持宗教精英,使其成为本族代言人;③以强力为后盾,积极参与村庄事务,人多势众,树立威望;④广泛参加村委会选举,极力支持宗族精英,控制村民委员会……人多势众、财力雄厚、声望高涨、政治主动、强力合法,促使宗族在行政村确立了大族地位,较之村庄其他小宗族有着绝对的优势。

㈡宗族权力建构:族权与政权的博弈

毛泽东曾说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族权与政权间的博弈拉锯战般在村庄场域上演。

⒈非零和博弈:⑴族权替代政权——宗族精英体制化与宗族权力的合法获取(本文研究前提)。宗族权威成功构建后,大宗族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控制村委会是族权替代政权的根本途径。选举中,大宗族凭借人多、票源广、人心齐,全力将本族精英推上村委会的宝座,而宗族精英则以某种承诺来获取更多的支持,积极向村委会体制内渗透,寻求更广阔的政治空间,取得村民的正式授权、获得国家政权体系的认可。更有甚者,威逼利诱小宗族以支持之……在绝对优势的选票的支持下,宗族精英成功体制化,占据了全部或者主要的村委会席位,于是一个大宗族的控制下的村委会诞生了。自其成立起,族权便以合法的方式代替了政权,宗族精英成功体制化是族权替代政权、宗族权力成功构建的主要标志。

⑵政权打压族权:由于某种原因,大宗族的宗族权威未能成功构建,在村前委会选举中失利而被边缘化,其他掌权的小宗族便可能联合起来以公共权力打压大宗族,削弱大宗族的力量,消减其内聚力。

⒉零和博弈:族权与政权平行。在族权与政权的博弈中,大宗族获得了两委中的一席,族权与政权旗鼓相当、相持不下,为谋求和平稳定,二者相互妥协、达成契约:村委会让渡部分行政权,该自然村充分自治,并能对行政村产生一定影响;大宗族做出让步,保证在原则上服从村委会的领导;二者各行其是,互相监督。大宗族在姓下里产生了类似村委会组织结构的宗族治理组织。

㈢宗族权力在村庄行政中的行使与监督

⒈大宗行政成本极其行政偏好——熟人社会与半熟人社会的区别:行政成本在于行政者所掌握的资源,包括权力、财富、声望、人缘等,资源越丰富、合法性越强,则其行政成本越低。(如图一所示)大族宗族精英成功当选,他们在姓下里这个熟人社会威信高、人缘好,其行政作为有巨大支持,政令畅通,行政成本较低;但在行政村场域,贺雪峰提出“半熟人社会”这个概念,认为村民在行政村中虽有共同的政治空间,却可能缺失共同的生活空间,未能为村民相互间提供充裕的互相了解的公共空间,公众人物成为维系其共同体存在的根由(参见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P449)。因此,很少有人能将其影响力深入到行政村场域的每一个角落,而体制化的宗族精英——村干部又是维系行政村存在的根本,必须活跃于整个行政村,因而其在姓下里外的村庄场域的行政成本猝然提高:积极培养其他宗族内的得力助手、收买人心、与上级政权保持良好关系……这也促成了体制化的宗族精英的行政偏好——以本姓下里为行政核心,优惠政策优先考虑本姓下里,行政资源大幅向本姓下里倾斜。这也给日后的宗族矛盾的激化埋下祸根。

⒉族人对体制内宗族精英的影响及监督

⑴体制外影响与监督:熟人社会的舆论。宗族精英虽已当选村干部,但多仍生活在姓下里,其日常行为、行政作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熟人们的监督,而其亦不能不考虑大众舆论,“因为大家彼此熟悉而自然而然发生信用及规矩,没有谁会(或敢)越出这种信用及规矩,否则他会受到大家(熟人们)强有力的惩罚”(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P43)。若其行政作为不考虑本族利益或有损本族利益,熟人们便会在其背后指指点点,道路皆以白眼视之,且渐次疏远之。体制内的宗族精英们便会感到空前的孤立,而其行政作为往往难有所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熟人社会的舆论监督是卓有成效的。

⑵体制内影响及监督:村民代表大会族人通过法律手段、制度设置来监督体制内宗族精英。由于大宗族人多,所出代表亦势众,能够对体制内宗族精英产生巨大影响和强有力的监督。

㈣宗族权力的异化及其影响

⒈异化:宗族权威基本确立、宗族权力成功构建、大宗行政偏好,在政治、经济、声望、人力上大宗占据绝对优势,享有巨大的权利,其他小族对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而制度性设置的不完善与欲望的无穷,促使大宗权力异化。村庄统治权力可能沦为宗族谋取自身利益、推动宗族组织复兴、欺压小族等行径的工具。利用公共权力改善本姓下里的生产生活条件,行政资源严重的倾斜;复兴宗族组织,举行各种宗族活动,甚至立族长、置族产;在政治、经济上欺压小族,甚至强迫其迁徙……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被大宗族掌控的公共权力更是骇人的。当其专横统治达到极限,必然会激发各种矛盾和问题。

⒉影响:⑴违背村民自治的民主本质,损害村民的参政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然而,大族精英当政后,族权替代政权,宗族权力逐渐摆脱村民监督而异化,以多数人的暴政严重损害小族利益,民主遭到严重践踏,小族村民不能也不再想参加村委会活动。

⑵公共权力成为滋生宗族文化组织的温床,宗族复兴合法化。有了强大的公共权力支持,宗族便以合法的形式复兴,宗族政权合法化,与现代文明和民主背道而驰。

⑶激化宗族矛盾。优势资源严重偏向大宗族,小宗族不仅不能从村委会寻求正义,反而受到欺凌。当欺压超出一定程度,宗族矛盾必然激化,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危害农村社会治安。

㈤客观评价宗族权力在村民自治中的建构

⒈积极作用:⑴有利于深化草根民主、扩大村民自治的群众基础。①当今宗族中,个人的独立性“突出表现在群己尤其是个人与家庭、宗族的利益关系上,将传统宗族主义的利益关系格局完全颠倒了过来,个人利益成为了一切利益的基础,家庭利益是建立在独立的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小群体利益,而宗族利益则是建立在独立的家庭利益上的大群体利益”(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P141-144)。而强宗大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族民免受行政权力的非法侵害。②大族参与村民委员会选举,有助于提高选举的竞争性和公正性。宗族间的角逐是相当激烈的,能够极大地激发村民的参政热情,最大程度反映村民意志,能有效减少上级政权的干预。③大族精英执掌村委会,至少能在宗族内实现民主,从而在行政村多数人中深化民主,虽然这种民主很不稳定,甚至可能走向暴政,但仍强于那些不能实现多数人的民主的地区。钱杭认为,“汉人宗族的重建和转型,不但有可能导致学院因素在现代中国农村生活宗的作用取得某种新的形式,而且还可能有助于推动并提高乡村社会的自治程度和有序程度。”(钱杭等:《传统与转型》,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P307)。袁亚愚等也认为,“我国乡村家族与乡村现代化并不矛盾,它能够通过自身革新而与乡村现代化相适应,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王毅杰,袁亚愚.对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家族的探讨[J].开放时代,2001,P109-115.)。

⑵有利于降低村庄行政成本、提高村委会办事效率。“得民心者得天下”,体制内的宗族精英在族中深得人心,政令畅通,行政作为有群众基础而卓有成效,由于少了许多障碍而大大降低行政成本。

⑶有利于姓下里的秩序稳定。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在族规忠孝的导向下,姓下里村民能够安居乐业,齐心协力搞好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

⒉消极影响:⑴可能导致宗族全面复兴,与现代社会的主流南辕北辙。宗族的全面复兴,纵然可能带有某些新时代的特点,但其本质必然是迷信、落后和专制的。宗族中祭祖、建祠堂、修族谱、修祖坟等,劳民伤财而又严重背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家长制的一言堂作风是专制社会的遗毒,与民主社会格格不入,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实现;伴随着宗族文化的复兴而来的可能是封建落后文化,阻碍社会进步。

⑵可能导致宗族矛盾,危害农村社会稳定。宗族矛盾由来已久,大族掌控村委会,面对的不仅是本行政村的小宗族,还可能是周围其他行政村的宗族,一旦矛盾激化,发生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后果将不可设想。

⑶可能松弛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宗族权力建构的成功可能导致以基层自治权加宗族力量的方式来对抗上级政策,损害政府的权威,不利于社会稳定。

四.结语

虽然宗族可能在村民自治中通过权力建构来控制村委会,但其权力的合法性始终是不足的,无论是行政村的全体村民意志的代表程度,还是上级政权的认可程度,都是有限的,而这正是宗族最终消亡的根源。宗族最终消亡的理由有:①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必然排斥传统小农经营模式,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现状必然会被机械化、科学化、市场化生产打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家庭在同业生产中独立性增强,对宗族的互助需求自然减弱乃至最终排斥;而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得宗族的经济互助变得毫无吸引力。②农村文化的现代化必然消除落后的宗族文化存在的基础。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民主、自由、法制思想的深入,使宗族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范围和社会价值。③农村政治的现代化必然阻止宗族向乡村政治染指。随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乡村政治的完善、法律的健全,宗族将难以获取政治空间,因而失去了政治的庇护,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必然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⑴肖唐镖.农村宗族重建的普遍性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7

⑵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⑶费孝通:《乡土中国的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⑷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⑸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⑹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⑺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⑻王毅杰,袁亚愚.对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家族的探讨[J].开放时代,2001

《宗族与村庄治理关系的研究》来源于,欢迎阅读宗族与村庄治理关系的研究。

上一篇:企业党支部工作小结下一篇:高考标语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