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新生班导师开展工作的研究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的细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了配合这样的社会变革,“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不同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师化”人才;事业性技能性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第二类高校主要指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本科工作中如何管理好,培养好这些应用型人才,是很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来说,大一一年的学习生活基调奠定了四年的发展方向,所以应用型本科班导师如何在大一新生中间开展好工作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现状

对于刚刚经历了高考,第一次走进大学的校园,马上要开始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来说,大一的一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第一次走进这样陌生的大学校园,一方面,他们需要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并投入到比高中要难几百倍的大学学习中,不仅如此生活上也没有了父母在身旁的照料,即将和一群从未谋面的同龄人朝夕相处。另一方面,步入高校的他们已年满18,从法律的角度上说,已然是成年人,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负责。

而对于一般高校管理学生的模式主要为“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其中,任课教师主要负责各门课程的教授,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传达学校的相关决定和指令,一般管理着几百号学生;而班导师则为本专业的几十个学生负责,为他们专业的学习答疑解惑,引导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四年后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之路。

虽然专业课一般都在大二之后学生们才慢慢接触到,但若在学生接触了专业课之后再进行专业的教育往往显得高等教育的被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通过一门门独立专业课程接触到专业的概念,往往不够全面,十分枯燥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大一时候班导师的介绍及专业导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大一时就有和现实相关联的专业概念,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的内心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有种向往的感觉,进而树立要将专业学好,可以胜任今后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担任应用型本科大学新生们的班导师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应用型本科大类新生班导师工作内容探索

应用型本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应用型人才不需要向研究型人才对知识理解的很深,深挖知识的来源,也不是像技能型人才,对某一个操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最终熟能生巧;而是将某个或某些知识转化为生活中需要的应用,通过实践,完成某个产品或设计,最终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个过程结合了理论知识,实践和某种创新。

班导师需要根据这些积极引导学生走向应用型人才的成才之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因材施教,积极引导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通过高考的分数来区分进入不同高校的学生的。也就是说,进入同一所高校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虽然学生们进校时候的高考分数都差不多,但其背后的家庭情况,地区教育水平,个人素养等等一般会有巨大的差异。如何引导他们适应高校学习生活,走向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之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对于大一的新生,班导师也是第一次接触他们,首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他们。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学生中选择大学学习专业的原因一般分为这样几类:

(1)家里没人上过大学,填写专业时盲目听从别人说某个专业有前景好就业,就随便跟风的。这种情况一般家庭条件不好,父母自己没有多高的文化素养,挣钱不多一般都花在培养孩子身上,但孩子都是老实本分,刻苦学习,懂得感恩,对自己以后的专业之路完全不了解,没有规划。对于这样的学生,班导师要多多关注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如果发现有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可以鼓励其大一学期下转专业。

(2)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些认知,一般是由亲戚或朋友正在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出于兴趣等原因选择了这样的专业。这种情况一般家庭条件不错,学生对于自己今后的专业之路有些规划,但又有些局限。对于这样的学生,班导师要多多将这个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岗位的内容通过活动等方式多多展现给他们,要让他们看到专业的多种可能性和他们所看到的职业生活的另一面,通过专业的全面展示,让他们对专业能有教全面的认知,对自己今后的专业之路能够规划的更加准确。

(3)因为父母亲就从事该专业的内容或是因为某些地区教育的前瞻,这些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学习甚至实践过这个专业的某个具体职业的相关内容,并且通过这些实践,让他们发现自己热爱这样的职业或专业,慕名在志愿中填写了这样的专业,想进入高校圆梦。对于这样的学生,班导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向相关的认可老师推荐,尽早进入到实践中,比如参加专业竞赛等等,一方面更加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另一方面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来。

(二)提倡理实一体

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高校中最能体现应用实践能力的地方就在实验室里,尤其是工科院校。同学们在基础实验室里做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将理论中一个个知识通过实验和自己记录的各种数据得到和理论中一样的结论,不仅增加了对知识本身的认知,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实验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解决,不仅仅增强了自己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也对知识本身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高校中学生用到实验室的情况四年各不相同。大一一般都是基础课程,只有少数课程会用到基础实验室。大二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到实验室做课内实验的时间明显增多,大三基本都是专业课,一般都在专业实验室,大四生产实习则会走进企业参观。期间,若涉及到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或竞赛,都会用到实验室。

(三)打造优良的班风,树立学生们的信心

考到应用型本科的学生高考成绩一般在本科线上下,这一部分学生中有因为考试失常没有发挥出水平,但又有种种原因没有复读的。考入这样的院校和他们原来对自身期许差了很多。带着这样的心情入学,对自己的难免失去了一些信心,对未来也有些渺茫。作为班导师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他们,告诉他们不要灰心,在大学阶段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仍然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来证明自己和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合适的专业,明确学习目标,增加学习动力,从而带动班级的学习氛围,树立优良的班风,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果

笔者曾任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2011年光电专业的班导师,后由于院系调整的原因,又担任2016年电科专业的班导师,同时教授大一新生《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不断在工作积累经验,在大一新生的班导师工作中主要完成了,每学期初的班会,和大家通报上一学期的各门课程成绩情况以及本学期要上哪几门课程,并做专业介绍,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听课学习,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学期中通过参加班级活动等和同学们深入沟通,在活动中观察他们的性格特点,深入了解他们家庭背景,思想动态,为他们做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并做好每一次活动的记录。学期末为他们做考试动员,掌握学习动态,请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答疑解惑。在大一下学期,组织同学们参观实验室及相关企业。

五、总结

大一对于刚刚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大类招生是高校招生模式中为避免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较好的招生模式,配合这样的招生模式,班导师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工作能够更好的使学生们在大一新生阶段充分认识专业方向选择到合适的专业。通过调查研究和不断的探索,班导师工作完成以上几点,可以更好的使学生认清自己,同时了解专业方向,找到合适自己的努力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完成管理学生的良性循环。

摘要:如何培养好应用型人才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其中班导师如何在大一时期就顺利的开展工作,引导学生们走向专业之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多年工作积累,总结出大一时班导师主要抓好因材施教,提倡理实一体和打造优良班风三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找准自身适合专业方向,更好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新生,班导师,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锟.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5.8(4):152-154.

[2] 程正中.大类招生模式下的班导师学业指导研究[J].科教文汇.2016(12):120-121

[3] 阎群,李擎,景鹏,王旭,刘庆.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思路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6):50-51.

上一篇:有关住宅小区内道设计和施工出现的问题和原因的探讨下一篇:彝族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以双河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