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农业生产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农业技术研发成为农业生产重要科技研发项目,在一段时间的投入与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何在更多适宜使用的地区进行推广是后续加强普及范围这一重要问题。针对此情况,本文对基层农业技术从其推广流程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第一篇:农业生产论文

发展农业机械 护航农业生产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迅猛,成绩喜人,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事业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农业机械化各部门的协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是分不开的,新的历史时期农业机械化部门更要积极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首先总结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后提出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相关工作的具体办法,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用;对策

1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底子薄、起步也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步伐,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

1.1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粮食高产、稳产,加快秸秆还田进程。总的来说,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步伐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农民对农业机械作业的需求自然提高;以农村土地流转为载体的种田大户对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的作业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调整。

1.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部分农户纷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自己增收创富的同时也带领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潮当中。有的农户自己购买了农机具,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打工创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比较直接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机械化作业为农民实现了节本增效,使用农业机械,极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作物收获的损失,增加了农民收入。

1.4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根本转变。新机具、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耕、种、收、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一些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的对策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要做的还很多,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配合,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较多。从当前的情况出发,做好以下几点十分必要。

2.1加大宣传,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自身先行动起来,要组织各个农业机械化相关部门,深入到农户家中,把好的先进的技术和农机具推广给广大农户,并积极的宣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尤其是针对个别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收入生活水平不高的地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机械化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在深入到农村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同时积极邀请当地政府负责人的加入,让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通过开展各种现场活动也有利于当地政府了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户加入到农业机械化活动当中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2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农业机械不能离开农业技术而单独存在,如果两者分离,农业生产就无从谈起。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与农业技术的发展相协调,两者要同时进步与发展,两者密切相关。所以农业机械化部门,要与农业技术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提高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3重视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机械化团队战斗力

农业机械化人才是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原动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农业机械化包含的部门众多,每一个部门都要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做好人才培训及培养工作,为顺利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注重人才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致力于综合型人才的打造。

3结语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及进程。农业机械化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局,对于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时转变思路和方法,要想做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单靠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农业机械化工作部门还要积极探讨新时期发展的形势,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立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2] 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杨栋,中专学历,长春市九台区波泥河街道办事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

作者:杨栋

第二篇:生态农业 主导农业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 主导农业生产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以现代科技为依据,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推广。也有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美国政府就实施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计划,2003年以来的10年间共提供经费9300万美元,资助重点包括有机农业环境及效果、有机农场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利用田间试验方法鉴别有机产品特点等。

加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就生态农业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等建立了相关法规体系。美国制定了《有机食品质量法》,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农产品法》《加拿大谷物法》等,欧盟颁布了《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在欧盟相关法律基础上,德国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土地资源保护法》《垃圾处理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让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了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内部“软环境”整合,对其健康发展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加强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是指对生产者提供培训、信息和咨询服务。为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一些国家政府建立了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使农民真正理解推进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训和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以及对目前食品市场的新认识。此外,社会化服务还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促进生态消费。

第三篇:高效推广农业技术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摘要:农业技术研发成为农业生产重要科技研发项目,在一段时间的投入与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何在更多适宜使用的地区进行推广是后续加强普及范围这一重要问题。针对此情况,本文对基层农业技术从其推广流程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基层农业;推广技术;应用方向;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基层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实践地,也是农业生产的坚实后盾,再高尖端和有效的技术,如果不在基层进行推广和扩大应用范围,就会失去技术本身的普及性特点,也无法起到基本的惠民目的。现阶段,农业推广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影响农业技术的高效推广。

1 基本情况概述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的确切定义与概念来源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具体表述为:“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1.2 含义与应用范围的规定

1.2.1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遵守的原则 推广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因地制宜。尊重劳动者意愿。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扶持并与相关学校、研究组织、技术人员、推广机构和劳动人民相结合。共同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1.2.2 农业技术推广所包含的范围 推广过程中一直在强调的所谓农业技术包括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这四大第一产业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高产技术。从内容上划分,包括为了农田供水而建造的相关水利工程、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而突出发展的土壤改良以及保持水土的相关技术等。

1.3 加强基层农业推广的意义

1.3.1 帮助农民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高产技术以及高效种植等技术都是为农民达成高产目标的主要基础,只有技术达标,才能有帮助农民的生产利用更上一层的机械化、集约化,进而体现为增加的收入。

1.3.2 利用技术改革和创新,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以技术为前提的革新帮助当地政府和农民在农、林、渔、牧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改革与优化。

1.3.3 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牵动着我国许多关键性问题。要想让我国经济得到更稳定、更持久的发展,那么利用技术推广巩固农业经济就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2 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工作环节的不足之处

2.1 推广过程中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力度不够

一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原则。很多技术推广人员容易对某一地的发展情况照搬到本地;二是不尊重劳动者意愿。由推广员主动促进劳动者基于对知识了解度之上的扩大兴趣的投入力度不够;三是只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却不追求生态效益。在相关作物技术引入时,许多技术人员只关注了如何高产,却没有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2.2 与各组织结合力度不够,未形成一定推广项目链

进行技术推广的一大原则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扶持,并与相关学校、研究组织、技术人员、推广机构和劳动人民相结合。而在实际的运作中则不完善。实际的推广项目链未能形成,要么有相应流程,但结合力度和投入程度不足,导致后续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3 队伍技能水平不足及宣传力度不够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足会严重制约技术推广进展效果。农民不了解如何合作以及合作后的相关利益分配问题。部分农民对于参与合作持有抗拒心理,影响后期农业技术的推广。

3 针对问题点与不足之处提出解决对策

3.1 基层技术推广流程化

建议在基层开展技术推广时,通过各个细节进行推广流程化。例如,引入农业合作社概念,加强对专门引入机构与引入人员的培训,确立农业社会保障制度以确保农业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交流和加大人才引进

灵活掌握不够,还要加以应用。比如建立农民合作社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就是很好的措施。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应通过完善各种机制来保障农民愿意在合作社中相互帮扶,而不是自己单干。同时还要确保合作社名副其实,以合作社为引导,切实为成员带来技术的引入、培训和推广生产一体化的项目等,以保障农民切实学会技术并加以应用。

3.3 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依旧停留在传统模式,即靠上级推动下层才有所行动的模式,而非自己主动进行各方联系,加速技术引进。除了主动性以外,还要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推广工作之间的合作力度。尽可能利用数据库、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力度提供保障。

3.4 加强示范推廣项目的宣传

建议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强宣传工作,确保在技术推广前农民对其有一定了解,避免因为不了解而导致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4 结语

本文从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推广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技术推广时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就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推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铁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山西农经,2017(09):38.

[2]李自文.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15,35(16):246.

作者简介:宋腾,苗族,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作者:宋腾

第四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旨在探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具体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潜在农业生产能力和转化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解析,相应选择一批可以量化表征的统计指标,建立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标体系;分析评价

作者简介:汤莉(1967-),女,新疆石河子人,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薛桂花(1968-),女,新疆石河子人,农八师石河子市统计局法教科科长,研究方向:数据挖掘与分析。

文献标识码:A

研究农业综合生产力是当前中国农业经济的重点工作。在农业方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形成了经济上具有生产力水平起点高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快的特点,经长期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显著提高。突出问题主要有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口较大等。因此,对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准确定义,目前,较权威的解释为万宝瑞等(1991)在《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中的阐述,该研究认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本课题将相应选择一批可以量化表征的统计指标,建立兵团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对兵团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

二、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计算涉及多种因素,现多采用综合评估与分析测算相结合的方法,还有《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所提到的综合指数法。考虑到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数据和便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评价的合理程度和实际需要,我们也选择综合指数法作为进行评估的方法。首先,依据石河子统计局及石河子大学有关专家意见确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形成要素和权重,选定如表1所列出的3类17项指标,作为总体评估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依据:其次,对不同量纲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指数化法,即将一组数据中的基期项看作1(或100%),然后每组数据都与该组数据中的值相比,由此方法对一些不同质指标经过一定运算处理后,计算出的值就转变成可以相加的无量纲值;最后,根据各自权重分类加权汇总得到农业综合能力基本要素的综合指数。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既是作为单因素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又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条件和结果。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农业要素投入能力、农业要素产出能力、农业抗灾保产能力3个方面入手。结合新疆农业的自然资源特色与主要农产品组成,构建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部分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农用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果园面积+可养殖水域面积+草场面积;

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耕地面积;

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业从业劳动力数量;

农业增加值率=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

有效灌溉程度=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

旱涝保收程度=旱涝保收面积/耕地面积。

三、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测算评估与预测

(一)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测算评估

根据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由于数据的可对比性与获取的局限性,我们选取2002~2006年部分农业统计数据作为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估的依据,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2~2006年兵团综合生产能力指数进行测算,以2002年做为计算对比基期,作为对比基础计算其他各年各项指数,得到标准化数据(见表2),根据指标体系中所确定的各项指标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最终得到各年的综合生产能力指数(见表3)。

其中:T1表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指数,T2表示农业物质投入强度指数,T3表示农业科技投入水平指数,T4表示农业要素产出规模指数,T5表示农业要素产出率指数,T6表示农业抗灾保产能力指数,P表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

根据评估综合指数标准,数值大于1的指数代表综合生产年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反之不断下降。研究期间,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都是增长的。5年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增长了30.87%。带动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上升的因素有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和农业物质投入强度2项基本因素,不利于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上升的因素为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以及农业自然灾害因素。农业要素产出率因素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直有拉升作用,但提升速度在减缓。

(二)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预测

具体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数值预测可以通过统计软件来预测。运用EVIEW统计软件进行OLS回归,函数总体回归F检验值81.52164,显著性水平为0。R平方0.964506,调整R平方0.952675。这说明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和时间的线形关系是的确成立的,而且回归的拟合效果非常好。回归方程的系数都通过了检验,并且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

根据回归结果,对今后5年内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见表4。

可见,在今后5年内,如果按兵团农业水平的正常发展,在不发生突发性事件及较大自然灾害下,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将每年增加0.079268,5年增加0.39634。与2009年相比,2013年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增长20.12%。在“十一五”期间,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每年将平均以近8%的速度平稳增长,即到“十一五”期末,兵团综合生产能力将比期初提高39.6%。

四、关于提高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如何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1、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保障农用工业生产与农用物质投入的供应。为确保农业综合生产力能力的提高,要稳定的增加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农业资金使用效率比较高,照此推算,农业固定资产存量与农业流动资产的比例适合保持在5:1。但考虑到兵团财政承受能力,难以达到。根据测算,到2010年农业投资额达到50亿元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农业发展必须的。

2、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兵团独特

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如酱用番茄、啤酒花、枸杞、甘草、香料、打瓜子、瓜果等。兵团特色农产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价格优势,实施名牌战略,继续保持现有名牌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即所谓的名牌企业,其强弱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水平。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科技进步。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为使兵团农业发展尽早转入以科技进步为主的模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完全必要的。比如说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主要是提高人员的文化教育程度,农业专业人员的农业技术水平,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兵团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程度。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到2010年,农业科技方面的经费支出应争取达到农业总产值的2%,同时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体现科技贡献率的价值。

4、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兵团可以建立“信息发布日历”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兵团农业信息网、兵团日报、兵团电视台、农村杂志社等渠道发布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鼓励支持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发布制度,做好市场信息预测分析;加快农产品、农用物资等批发销售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5、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兵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健全兵、师两级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明确主要领导主抓重点产业、联系重点企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抓各产业和企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兵团统一安排。分工负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各师和重点龙头企业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对重点对象支持,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引导兵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农业部《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4,(05).

[2]李大胜、范文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预测,2006,(01).

[3]陶红军.湖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论文.2007.

[3]兵团农业产业化工作办公室.兵团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问题及政策措施[J],新疆农垦经济,2008,(01)

(责任编辑:郭金宇)

作者:陆 欢 汤 莉 薛桂花

第五篇:利用农业机械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

摘要:如何利用作业机械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是21世纪我国政府重点发展的热点项目。介绍了兴隆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核心,包括球形温室拱架、滴灌施肥设备、日光温室卷帘机、温室供暖热风炉及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型深耕机、小型播种机、小型中耕机等),同时分析了兴隆县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设施农业;生产效益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并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集成,如何利用作业机械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政府重点发展的10个热点项目之一。

近年来,高效设施农业在兴隆县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截至2011年底,全县蔬菜生产面积达到4 033 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 411 hm2,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59.8%,以大杖子乡、三道河乡为中心的设施蔬菜种植区已具备一定规模,同时又新建了10个设施农业示范生产区。针对目前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兴隆县设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转变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方式,改进生产手段,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推进高效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经营集约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首先,要根据各地设施农业的产业布局,及时加大设施农业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引导农民积极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兴隆县大部分地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核心是新型温室大棚拱架、多功能卷帘机、智能喷滴灌施肥设备、温室供暖设备及小型农业机械(如多功能管理机、小型深耕机、精量播种机、育苗机等)。

1 设施农业机械种类

1.1 球形温室拱架

球形温室运用独特的球形构造,整个温室是一种整体张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网架结构,它在设计原理上充分利用了最具固定性的三角效应和球体外表的整体张力效应,构成坚固且耐压的温室外表曲面。这种温室的抗压性、防风性、抗震性强,高度为4~8 m甚至更高,可以普遍用于花草、蔬菜、养殖、观光农业等多个领域,可依据不同情况建成椭圆形、圆拱形、飞碟形等,也可进行分层种植,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立体栽培成效也很显著。与普通温室相比,在生长期同为60 d的条件下,球形温室内的植株高度比普通大棚高5~7 cm,且叶片厚,叶色深绿、有光泽。以种植番茄为例,普通温室667 m2产值为4 500元,而球形温室667 m2产值为6 800元,真正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

1.2 滴灌施肥设备

滴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水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除了可以和肥料结合,其他可溶性农药、锄草剂、土壤消毒剂等制剂的喷施也可以借助该灌溉系统来实施。滴灌施肥可以提高各种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养分向根系分布区以下土层的淋失,省水省肥,有利增产,不破坏土壤结构;在棚室栽培条件下,可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抑制杂草生长;与地面沟灌相比,节水量在40%~50%,可节约肥料3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75%。

1.3 日光温室卷帘机

日光温室卷帘机的特点是输出扭矩大,耗电量小,承载能力强,它的电机功率为0.75~2.2 kW,承载能力为5~12 t。以长70~90 m的温室为例,重12 t(含雪或水)的双层草苫可一次性铺卷完成。卷帘机按工作形式分为4类:自动固定式、双跨支臂式、爬山虎式和侧置套管式,侧置套管式主要用于卷铺保温被。

1.4 温室供暖热风炉

使用温室供暖热风炉可避免锅炉加热不便管理和不能自动控温的弊端,它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可降低种植成本,适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1.5 小型深耕机械

采用小型深耕机械进行深耕作业,可以提高土壤团粒性、渗透性和保水性,使作物根系发育旺盛,促进作物生长。

1.6 小型播种机

机械化播种和栽植是蔬菜栽培的基础环节,小型播种机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播种质量,使蔬菜苗齐、苗壮,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1.7 小型中耕机

小型中耕机体积小,运行灵活,可以在棚室内一次性完成开沟、培土、起垄等作业,减少机具进地次数,降低作业成本。采用小型中耕除草机可进行施肥、除草、拌肥等作业,有效改善作物根系发育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在兴隆县,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菜农对机械化作业的认识不足,多数农民认为机械化作业达不到人工作业的质量,不愿接受;二是菜农在核算成本时,并不考虑自身的劳动力成本,因此他们认为机械作业成本较高,一时接受不了;三是对于购买机械的农户来说,经济效益不突出;四是设施农业对作业机械的要求较高。

针对以上问题,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农业机械的好处,提高对生产机械化的认识;二是建立示范基地,为设施农业机械生产厂家提供产品示范和演示的场所;三是协调政府各部门,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是积极改善设施条件,以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六是要求各设施农业机械生产厂家加强技术革新,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做到让用户满意。

作者:郭艳春

上一篇:内科护士毕业论文下一篇:普外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