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2022-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宝鸡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生态农业,降低生态赤字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着手,提出了宝鸡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关键词】生态赤字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二者共同决定。生态承载力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系统资源的丰富程度,生态足迹反映人类活动的强度,二者的差值即为生态盈余(赤字),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脆弱性)。如果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出现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采取措施降低生态赤字,使农业发展于良性循环之中。

1 降低生态赤字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1 降低生态赤字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以用生态赤字来衡量,故降低生态赤字是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保持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外还必须以降低生态赤字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整个理念,就是经济系统的增长规模绝对不能超出生态系统可以永久持续或支撑的容纳范围。

农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有持续的资源供给,同时又必须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容纳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而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不会进一步消耗世界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会因为过度的对地球承载能力和繁荣能力的开发而导致生态债务(朗克和哈尼,1992)。

可见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就是降低生态赤字,扩大生态承载力,保证农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的容纳能力持续健康发展。

1.2 降低生态赤字是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旦出現了生态赤字,就表明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农业发展就会失掉后劲和依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生态赤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农业来说,既不能引入,也不能借贷,只能靠自身系统内部的修复与养殖。所以我们应当像重视财政赤字一样关注生态赤字,从保护环境入手,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内部能流物流通畅,保证高效运转,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3 降低生态赤字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长,产生了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非理性行为。农业是生物的自然再生产和人类的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农业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力和技术的贡献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态赤字,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在此前提下,农业生产才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1.4 降低生态赤字是实现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降低生态赤字,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满足人们对劳动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活与生存质量,使人、社会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和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

2 实现宝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然而宝鸡市本身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993—2004年宝鸡市出现生态赤字且有上升趋势,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达1.426hm2表明宝鸡市生态发展不可持续。那么,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并良心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协调平衡的大生态农业结构;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与农林牧渔相结合,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生物、工程和农业这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第一,宝鸡应当依托我国唯一农科城—杨凌农科城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致力与孵化和传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开发关键链接技术,发展生态无害化技术,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支持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第二,发挥政府在发展生态中的主导作用。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的利润产出,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建立生态农业的核算机制,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并将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同时综合运用财政、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第三,加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宣传力度,向农民公布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2.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减少非农业占用耕地,促进土地复垦,种植农田防护林带,积极引导 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侵害。保护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污染,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当用污水灌溉农田。合理开发和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情节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学产品对土壤、水质、大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减少农膜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提高粪便还田和综合利用比例,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2.3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首先,龙头企业是关键,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和带动基地发展的任务。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一种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种养加销综合经营;一种是“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组织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就应给予扶持。

其次,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经营,都必须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努力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有了规模,才能造就出产业,种养加工销售才会配套,龙头企业才可发育出来;公司与农户和基地才会逐渐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公沾”的经济共同体。寿光的蔬菜、诸城的肉鸡就是靠市场和规模发展起来的。宝鸡农村也应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努力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有新突破。

第三,要在培育本地主导产品基础之上,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要抓紧建设一批大型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突出高附加值产品、精深产品开发,加强特色产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开发。建立高效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第四、要加强合作意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经营能人组建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材料并销售产品;依托基层供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场地和经营优势;依托基层农技部门组建合作社,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的中介和流通。

2.4 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中要素的利用率,没有科技进步,就无法深入挖掘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内在潜力,就不能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很难迅速提高农村各类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目前,农村传统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地区间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科技在农业中很快得到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有些生物技术和产品已经用于实践,大大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越来越高。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向农业领域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使农业投资变得有利可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要素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中的种子、化肥、土壤、工具、饲料等各个要素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渗透和推动。要实现农作物、牲畜、鱼类、林木的良种化,就必须利用现代育种学、遗传学的科学成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就要采用现代改良土壤的先进科学和技术;通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抢农时,提高作业质量;通过先进技术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对森林、草原、山地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科学技术还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及其素质来推动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业各生产要素的改变,达到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其次,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生产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進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社会化;在加工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开发出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场信息网络;在服务环节上,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各个环节的改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后,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法人转变。一旦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经营,农业就会获得综合性开发效益,农林牧、产加销更加紧密配合,形成一条龙。合理的农业结构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提高资源的集约化经营程度,把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5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教育年限只有7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农民技术能力整体地下,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使农业生产难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束缚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的农业市场信息和农业经营的知识十分匾乏,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首先,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需要增加农民急需的“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迅速获得增加收入和就业基本技能,并组织农民外出务工,为农村富裕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农业外的就业机会,使他们了解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成为适应现代产业活动和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农民。

其次,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尽快建立起由政府和非政府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如各类技校、乡镇农技站及非政府类农民培训结构等,充分发挥各乡镇农技人员和乡土人才的作用,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培养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

第三,加快农村信息工程建设,通过教育、宣传、示范、引导农民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和科技知识,给予他们更多的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改变保守的思想、观念与习俗,把他们塑造成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合作式农民。

第四,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其提高文化素养,增强领导能力,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用统揽全局的眼光来认识农民增收问题,寻找农民增收途径,切实以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利益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第五、加强对农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要让农民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帮助他们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张庆文:《我国生态农业正在顺利发展》,《生态农业研究》1998年第六期.

[2]高振宁:《发展中的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环境保护》2002年第五期.

[3]伍世良、邹桂昌:《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四期.

[4]刘飞:《欧盟重视发展有机农业》,《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年第八期.

作者:魏少平

第2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理念,有经济效益,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

1生态农业的定义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2发展生态农业的科学原理

发展生态农业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会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充分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生物进化链中的自然循环,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种养殖。对不同作物进行轮种换茬,以毒攻毒,利用害虫的天敌对付害虫,把动物的排泄物保存下来,作为植物的有机肥料,使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有助于生态平衡。确保用植物作原料生产出更多的绿色节能环保产品,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保护自然环境。

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收入和增加生态效益。生态农业会加快物质的循环,还能促进能量的转化,会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旺盛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

3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需要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对于生态环境也形成巨大压力,不可再生资源已越来越少,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构成威胁。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改变。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生态农业建设可以丰富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弱化生态环境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冲突,促进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增加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化农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

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繁荣农业循环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4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吸收外来经验。针对国外尖端科研成果和业已成型的先进经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分析,开展理论与模式的创新钻研。引导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探索、技术集成和成果升级,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科学研究,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政府支持。目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建立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深挖传统产业,还是开发新兴产业,都亟需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极端重要位置。绝不能竭泽而渔,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发展。决策部门要杜绝功利思想,谨慎立项,渐进开发,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生态农业是朝阳产业,值得重视,值得大力推进。各级政府要增加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三赢目标。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摒弃传统的生产方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合理开发沼渣、沼气等新能源。防控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自然灾害及病蟲害,完善检测系统,使农作物在干净、无毒的优质环境中生长。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会抵消掉工业生产所造成的能源资源消耗,正当其时,利国利民。

作者:于振茹

第3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摘 要]在建设良好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生态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国最早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和研究的试点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率先走上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对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建设成果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种种制约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初步提出了下阶段留民营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与建议,以及在绿色生态农业模式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生态农业 留民营村 经济发展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的概念于1971年正式提出。美国土壤学家Willian Albrecht从土壤学视角提出这一理念,认为建立良好的土壤条件,就会有健康的作物,并认为可以少量施用化肥,但不可以用化学农药。而在我国,一般认为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开发,就是实施和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全过程。

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生态农业研究和试点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从全国各地区的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发展来看,生态农业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促进了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仅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对国际上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典型示范。

二、留民营村的发展现状

留民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南郊,大兴区长子营镇境内,现有农户240户,人口861人,全村总占地面积145公顷。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不打粮”这是人们对过去的留民营村的描述。 而正是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子,自1982年走上生态农业的道路后,成了世界闻名的 “全球环保五百佳”村庄。留民营村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合理的生产结构调整,大力植树造林、开发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形成了以沼气有机肥、有机农业为中心,串联农、林、牧、副、渔的生态系统,建成了一种、二养、三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系统。此外,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整齐的现代农业温室、系统的能源利用设施和淳朴的乡风,留民营村,以观光农业为特色,发展起了生态乡村旅游,每年前来留民营参观的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络绎不绝。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村民增收创造了另一个有效途径。

三、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以沼气为中心,建立循环型产业链,形成废物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模式。

留民营村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使农业生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其内部实现循环利用,使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多层次有效综合利用农业有机物质,显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了农业生产的链条。留民营村以沼气为中心,形成了以系统总体与家庭规模的有机废物综合利用及循环利用模式。

(1)系统总体型的生态大循环。留民营围绕沼气工程建设,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创新,使蔬菜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的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养殖业实现了工厂化的规模生产经营。在种养业基础上,留民营积极发展加工业,如留民营家禽养殖加工场的建立为留民营的养殖业产品提供了加工和包装。这样形成了一种、二养、三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体系,实现了农、工、商一体化的格局。

通过系统总体型生态良性循环,提高了生物能的利用率,减少了系统对外部能源的需要;促进了系统内部粮食、畜牧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污染,净化了环境,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发展,这样,留民营村整个系统的农林牧副渔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各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减少了系统开支,提高了经济效益。

(2)家庭规模型的生态小循环。在留民营村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中,利用生态原理调整单一的庭院结构为最佳结构,增加食物链条,将庭院土地多层式利用,建立起了蔬菜—鸡—猪—沼气的循环综合利用系统。具体就是,选择典型农户的家庭庭院,采取提高沼气利用率为中心,并采用沼气和太阳灶等农村新能源为生活用能等措施,进行生态小循环。

家庭规模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改善家庭卫生状况,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整体绿化工程的实施。

扩大林木面积,搞好绿色植被是留民营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留民营村按照生态农业发展规律,大搞“两渠两路一个网,两环两场一个园”整体绿化工程。1990年开始,留民营村请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指导,制定了生态农用林的建设规划,营造完善的农田林网,建设花园式村庄。经过10年努力,建起了百亩片林、百亩苗圃和百亩果园,营造了环田林、环村林、环厂(场)林、环路林共计营造林带19条,动土方3.5万立方米。至2000年,共植树6.1株。初步形成了生态林业结构。全村林木覆盖率达30%。

3.观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留民营没有青山绿水风景逸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先天条件,但留民营人却独辟蹊径,依靠自己的生态农业优势,发展了观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并成为了留民营生态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留民营村以生态农业为根本,开设有生态农业区、无公害有机蔬菜高科技示范区、无污染旅游制品工业区、国际生态农业学术研究培训中心、沼气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民俗旅游观光区、北京娃娃农庄、北京青少年绿色文明素质教育基地、全国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国际生态学术研究培训中心等,并建有生态庄园旅游度假村、动物园、庄园酒楼等设施,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兴办了农产品定点采的旅游项目,周边10个村近百户农民订立了农副产品产销合同,游客可以随手采摘水果、花生、红薯、小杂粮、蔬菜等,每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10多万人次。既增加了旅游项目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留民营村每年旅游收入达300多万元。

四、带动留民营村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因素

1.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持。

近几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扶持力度。例如建设大型沼气站需要数额较大的资金,但是仅靠农户投资往往不足,往往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扶助。留民营的大型沼气站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也得益与政府的资助,如1993年北京市能源办向留民营一次性投资80万元。此外,对于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家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上的支持。

2.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村干部的带头作用。80年代,留民营村负责人张占林敏锐地意识到生态农业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在一批科技专家的指导下.带领全村村民开始走上了开创生态农业的道路,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投入。在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文化知识亟待提高的条件下,他们的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适时进行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按照生态农业的三年规划, 留民营村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对种植业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保持水稻生产优势的同时,本着“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方针,扩大种植业面积;在养殖业方面,新建多个养殖场,增加养殖数量;在充分利用全村劳动力的优势上,积极发展工副业。这些措施都加快了养范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建设和发展, 为建立起一个农林牧副渔比例合理、互相制约、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奠定了基础。

五、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推进大发展的相应对策

1.农民索质偏低,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强化技术推广是关键。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农业的发展伴随的是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留民营村当前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十分普遍,真正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或文化水平偏低,这样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增加了难度,因此科技人员必须长期、详细地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培训。

2.生态规划建设发展不完善,加强人才的引进与科技的投入。

发展生态村,仅仅依靠村民自身想办法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有专业知识的专业机构。生态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生态农业规划、生态产业规划以及生态景观规划。目前,留民营村内还未出现一支高技术、高含金量的科研队伍,很多设想的实施需要生产者掌握较新的生产技术,掌握科学管理方法,了解新工艺,否则,不利于留民营村长期发展,不利于留民营村走持续生态科技化道路。科技和人才是发展的动力,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强科技的投入和人才的引进,实现留民营的可持续发展。

3.观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需加强,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

虽然留民营凭借它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模式和民俗风情文化底蕴,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的品牌,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和设施的设计结构欠合理、宣传力度不够、收费价格偏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民营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工作,对主要客源地,不同的季节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避免“农家乐”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例如在春季,以踏春、采摘等为主;夏季则可以举办焰火晚会。

六、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应注意的问题

1.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系统的建立要因地制宜,切忌盲目效仿。

留民营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经济条件,和正确的理论政策指导,成功地发展起了生态农业。但是留民营村的发展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地区,因此各个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良性循环模式的要注意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和耕作方式,因地制宜地搞,切忌盲目效仿。

2.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与工艺。

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了畜牧业、渔业和饲料加工等多种经营项目,提出采用多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有机废料多重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这一设想的实施需要生产者掌握较新的生产技术,掌握科学管理方法,还需要研究、开发物质循环利用的新工艺,否则无法建立良性循环的模式。

3.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技术水平。

我国农村基层十部群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许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很难准确处理全局的、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局部的、短期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群众中“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因此,政府各级涉农部门要积极举办各种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十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技术水平。要充分发挥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参考文献:

[1]崔娜娜,周申立.观光生态农业在留民营村旅游景点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

[2]四轮驱动_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_省略_业的可持续发展.新余市发展沼气[J].江西能源,2001(4)

[3]四川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_以双流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J].经济纵横,2006(7)

作者:刘亚男 黄鑫 金彬珥

第4篇: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农业规划 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农业规划 农业生

态园规划方案

方案一: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

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

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

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科普教育功能区

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

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二、生态园基础设施规划

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

态公园而建,宽~2m。

第5篇:某镇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某镇位于风景秀丽的山脚下,全镇土地总面积13225公顷,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7.2万人,全镇有林地面积745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56.3%。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深入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以建设经济文化强镇、打造生态旅游名镇为中心,以争创全省特色文化旅游园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镇为目标,突出“一条线,两长廊,六大片”建设,增加森林资源、调优种植结构、创建特色精品、提高绿化档次,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干三年,林果满园”,着力建设生态乡镇、山水乡镇、宜居家园、幸福枣乡。为实现以上目标,提出如下规划:

一、林果生产规划

倾力打造“十里梨花长廊、百世神童流芳、千年紫藤常青、万亩梨园飘香”的特色品牌,突出发展以大枣、黄梨、核桃等为主的林果生产。

1、大枣 以黄沙路两侧为发展重点,向外辐射1000米范围内以堰边栽植为主;黑石大枣中心区见缝插针,以补植为主;葛石村、柴庄村适宜栽植枣树的地块全部栽植枣树。计划每年新发展大枣2000亩。

酸铃枣树改接 沿黄沙路两侧以及北部山区酸铃枣树集中的区域,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改接。计划每年改接1000亩。

2、黄梨 黄梨是镇的一大特色,每年都要举办梨花节,我们要在新品种引进、扩大规模上狠下功夫。以刘庄、张崖、鹿崖等村为重点,力争每年新发展梨园面积300亩,到2017年,沿神童山环山路两侧全部栽满梨树,倾力打造“十里梨花长廊”景观效果。

3、核桃 重点以涧西岭、宁庄岭等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村大力发展薄皮核桃。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涧西岭核桃发展到5000亩,涉及的村有涧西、三埠、兴龙等村;宁庄岭核桃发展到10000亩,涉及的村有宁庄、朝东庄、北庄等村。

4、着力打造56公里绿色生态画廊 56公里绿色生态画廊自东云岭开始,沿枣园路、东部山区环山路、北部山区环山路,到西北部山区环山路河洼水库止,沿线空挡地方适宜栽植枣树的栽植枣树,适宜栽植梨树的栽植梨树,适宜栽植核桃的栽植核桃,适宜栽植金银花的栽植金银花,适宜栽植桃、杏的栽植桃、杏,适宜栽植苹果的栽植苹果等等。在发展新资源的前提下,必须大力保护现有老资源,不准采伐、移植、买卖大树,因为这是老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二、畜牧生产

镇是畜牧大镇,突出龙喜诚畜牧养殖和丰达黄粉虫特色养殖示范带动,大力发展饲养小区。主要以石集、夏庄、沙埠、张家崖等村为主,发展奶牛养殖。力争使石集奶牛养殖达到600头以上,西官奶牛养殖达到300头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奶牛养殖。

三、汉马河小流域治理

突出“汉马河生态经济景观线”一条线打造,依托汉马河综合治理项目,开发建设水上文化乐园和休闲度假村。主要目标任务是拦河截流增加蓄水量、垒砌石堰增加美观效果、栽植风景树增加景观效果。

第6篇: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它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特别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为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经常保持最佳状态的生态环境。实践证明,在当前农业面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农业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工业“三废”污染、农业自身污染比较严重,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内容。

根据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要求,我委编制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本规划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国家、省级地方法规与政策为依据,从安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分析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概况,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目标、建设步骤、建设重点、主要任务、保障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生态农业发展概况:我省生态农业建设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相继在全省17个地市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50多个,试点面积38万多公顷,受益人口100多万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目前,全省试点总数增加到150多个,试点面积扩大到150多万公顷,受益人口增长到500多万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县、乡、村试点先进典型。

1、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999年,全椒、歙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县。2000年,颍上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近几年,桐城、宁国、广德、南陵、舒城、东至、石台、庐江、泾县、金寨等10个县市被列入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筛选和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点和工程项目,获得了初步成效。

2、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1999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法律保障。2000年,《安徽省生态农业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列入《安徽省农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纳入政府行为。2000年,省农委印发《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落到了实处。

3、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在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各地总结推广了许多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类型,主要有:“猪—沼—果(菜、鱼、粮、菌)”、“种—养—加—沼”、“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五早‟多熟制栽培”、“小流域综合治理”、“稻田养殖”、“果园立体种养”、“立体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矿区塌陷地综合治理”等。这些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技术类型经过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形成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其技术》,已经对外发布,在全省推广应用,初步构架了适合我省各种生态类型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4、生态农业工作基础不断加强。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累计编发各种期刊和技术资料15000多份,在《安徽日报》创办“农业生态环保建设巡礼”专栏,整体报道全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其典型经验,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二是加强机构建设,不断健全工作体系。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级农业环境保护机构53个,其中:省级站1个,市级站12个,县市级站40个。三是开展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调查与监测,先后完成了农业部、省政府有关部门部署的8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环境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与监测评价工作,为治理淮河、巢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决策的出台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目前,全省已认证“安徽无公害农产品”385个,总产量100多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1万公顷。全省有128个企业18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产地监测面积480万亩,产品总量66万吨,产值33亿元。全省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面积4.8万亩。五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目前已在全省52个县市569个村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据统计,我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拥有量20万口,建城镇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441处,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万立方米,全省农村省柴节煤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13处,供气达2986户。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地处长江、淮河中上游。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其中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3%、14.0%、13.0%和8.1%,耕地面积417.8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0.06%。是华北与华东的过渡地带,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形多样,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的基因库,生态环境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良好,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较强,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全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好,尤其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环境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既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保护了一大批农业自然资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组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种田水平不断提高;推广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三)主要制约因素:近几年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从整体上看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城市污染、水污染和农田污染事故不断发生。

1、水资源比较缺乏,旱涝灾害频繁。全省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人均水资源仅为1125立方米,是全国的一半。水资源分布不均,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67%,但水资源只占全省的35.6%。长江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量的31%,而水资源占55%。水利设施不配套,旱涝灾害交替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

2、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是五十年代的2倍多。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30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65%,土壤流失总量达到2726万吨。淮北平原地区盐、碱化较重,土壤养分下降明显,有效耕层变浅,土壤结构变差。

3、工业污染、农业自身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加剧了农业环境质量的恶化。随着现代化工业、农业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日积月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2002,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4.28亿吨,比上年增加0.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6.4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7.82亿吨。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江、河、湖泊,导致淮河、巢湖、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同时,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理化性质变差,造成农业自身污染有逐年加重发展的趋势。据2002年统计,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70.33万吨、7.43万吨,每公顷耕地分别占有647.07公斤、17.78公斤。直接影响到我省农产品的出口率和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到从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4、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非农用占地迅速增加,耕地急剧减少。据统计,全省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509.2万公顷,减少到2002年的417.7万公顷,共减少91.5万公顷,约占18%,人均耕地由0.18公顷,减少到0.065 公顷,而且减少的耕地多是城郊的

一、二类基本农田。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究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

( 一)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实行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自然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各地治理、建设的模式和标准不一。因此,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的同时,要结合不同类型区域的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

2、坚持综合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农艺、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种草与造林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林、草、粮、菜全面开发,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重点突出不同类型区域内生态农业试点市县,重点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小微型工程技术,充分发挥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的作用。

3、坚持软硬结合,注重科技、法规等软件作用的原则。在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土流失治理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技术研究、科技推广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软件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法规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作用。

4、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要坚决依法办理申请报批手续,防止出现新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5、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彻底改变“政府要环境、农民要效益”两相矛盾的局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生态农业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创立适合当地资源优势,有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总体目标和建设步骤

2003—2007年,突出发展养殖业和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巩固完善14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新建不同自然生态类型的乡、村、农场生态农业试点150个,试点覆盖面积100万公顷,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建设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初步控制破土乱挖、毁地取土、开山毁林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防治城镇工业的“三废”污染。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行科学施肥,控制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量,防止农业自身污染。建成100个省级生态村,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公害处理达到30 %,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全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50—60 %,使安徽成为国内重要的生态农业基地。

2008—2015年,在试点市县乡村,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庭院经济,实行畜禽圈养,粪便、废料、废水入池制沼气,沼气烧饭、点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风能发电等,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状况;推行路旁种花种树植草坪,农田渠沟配套、林网化;发展山区用材林、果木林、经济林立体种植,消灭荒山荒坡,实现全面绿化,将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一批生态农业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农产品比重达到18 %左右。

2020年,在全省范围,基本实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全面完成我省生态农业建设目标和任务,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比重达到20 %,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四、建设重点和重大项目

(一)建设重点:根据全省自然资源分布、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自然生态类型,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生态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生态农业建设布局分为五个基本生态类型区域: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分区域生态农业的建设重点:

淮北平原区:主要包括阜阳等6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0 %。地跨淮河中游,本区人少地多,易涝易旱,土壤结构差,部分地区有次生盐渍化威胁,淮河及其支流水系污染严重,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产品污染严重。重点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重视农田防护,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主产区。防止和治理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综合治理污、旱、涝、盐、碱,建立低耗、优质、高产农田生态系统和秸秆多层次利用的农牧结合的生态系统。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草食性畜禽,提高畜牧业和水果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猪—沼—粮、菜、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作物秸秆气化等技术,提高农村生物能利用率。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污染和城镇、工矿企业废弃物污染,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质量。

江淮丘陵区:主要包括合肥等3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5 %。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易旱丘陵和岗地,人多地少水土流失,地力下降,巢湖流域水系污染严重。重点应实行粮经作物种植与畜禽水产养殖相结合,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前提下,发展稻田种养、圩区粮、禽、水果林立体种养生态系统和生态蔬菜大棚等,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计划,发展经果林、用材林,走旱粮(经)、油套种的生态经济路子,大力发展人工牧草和林果业,把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与防治水土流失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高效有机肥的使用量,推广节水农业、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总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大力推广“猪—沼—粮、菜、果、渔”和“五位一体”改圈改厕改厨三结合的沼气池、太阳能暖圈、太阳能热水器、卫生小水井、高效种植或养殖场的生态模式,遏制工业、城镇和工矿企业“三废”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沿江平原区:主要包括马鞍山等6个市,占全省国土面积15 %。地跨长江两岸,境内湖泊众多,是省内重要粮、棉、油、鱼产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重点应以稻棉、蔬菜等粮经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基础,保持种植业平衡发展,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投入合理的高产稳产低耗农田生态系统和农牧农水结合型良性循环农业经济系统,实施退耕还草、退田还湖计划,充分利用耕地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粮、经、饲、水生动植物和草食性畜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猪—沼—粮、菜、渔”和“稻田立体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遏制工业、城镇和工矿企业“三废”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大别山区:主要包括六安和安庆市的一部分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10 %。长江中下游北岸及淮河中下游南岸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山多田少,是省内仅次于皖南山区的第二大林茶基地和重点产茧区域,也是省内中药材主要产地。重点应发展以名特稀优农产品为主体,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

皖南山区:主要包括黄山和宣城等市,占全省国土面积22 %。是省内最重要的林、茶生产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茶区。重点应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形成独特的山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和山区旅游优势,开拓国际和国内农产品和旅游市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发展草食性畜禽,改善农业结构。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大力推广“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猪—沼—果、菜、茶”等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资源优势。

(二)重点项目:按照《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结合《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围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发展方向,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我省农业资源比较优势,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发展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和有机食品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1、全省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建设项目

为提高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速度与质量,根据国家《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手段落后、信息处理传输能力薄弱的实际,重点建设省、市、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和重点乡镇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尽快形成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技术培训、监测咨询体系,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效服务。①建设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中心,选择8个市建分中心,购置监测与技术培训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红外线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测汞仪、培训教学器材、信息处理、传输设备等,承担全省及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检测、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培训和咨询等工作。②选择50个具有区域代表性、有较好的工作条件的县市,建设县市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站,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日常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检测工作。③选择80—100个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乡镇,建设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网点,配备简便易行的仪器设备,获取网点监测数据。投资框算:55000万元,其中: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建设投资5000万元。区域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和监测分中心、县市级监测站、乡镇级监测网点建设投资50000万元。全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督监测网建成后,将有效地开展全省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分析,逐年提出各地特别是淮河流域、巢湖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环境质量状况,为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省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以及决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减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及其造成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对全省农业主管部门领导及农业环保工作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逐步开展对全省乡村干部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技术水平。

2、巢湖流域、沿江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党和国家对巢湖水污染治理十分重视,已经投入巨资开展污水治理,控制污水排放。但是,在面源治理方面,由于投资短缺,治理措施缺乏,收效不好。沿江地区水质污染较重,农田大气,土壤、生产用水和农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在巢湖流域建设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组成生态屏障,提高巢湖治理效果。在沿江地区建设以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示范区。①在巢湖流域和沿江地区,扩大市、县、乡、村、户四级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规模。②根据资源、生态优势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同时,抓好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在现有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区域分布和农业产业布局,适当考虑当地工作基础,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市、县,为生态省建设打基础。③在沿江地区,建设无公害水稻、油菜、水产品生产基地,推广“猪—沼—粮、菜、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质循环利用工程;④建设农业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种群保护区,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投资框算:194500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控制和减轻项目区内农业面源污染,显著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彻底改变目前农产品卖难、出口更难的状况,推动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实施本项目,有利于提升全省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水平和优势,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①黄河故道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砀山、萧县是我省酥梨、葡萄主产区。砀山酥梨名满天下,萧县葡萄品质优良。利用黄泛区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水果及其加工品,对推动我省优质果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意义。拟在砀山、萧县区域内,建设无公害砀山酥梨果园3000亩、无公害优质苹果园2000亩、无公害优质葡萄园3000亩、无公害优质桃园3000亩。投资框算:4000万元。②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无公害茶叶、山核桃、板栗等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污染源少,生态环境优良,因地制宜开发生产无公害名优农产品,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本项目选择在歙县、广德、泾县、宁国、金寨、岳西、东至等县市的适宜地区,连片开发无公害绿茶、竹笋、山核桃、蕨菜、薇菜、食用菌、青梅、板栗等农产品,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等化合物质的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提高品质和市场占有率。拟在歙县、岳西、潜山、金寨、泾县、东至县建设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在祁门县建设无公害“祁红”红茶生产基地,在广德、霍山县建设无公害竹笋生产基地,在宁国、歙县建设无公害山核桃生产基地,在金寨、歙县建设无公害板栗生产基地,在泾县、歙县建设无公害青梅生产基地,在祁门、石台、金寨等县市建设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投资框算:15000万元。③无公害小麦、水稻、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淮北平原是我省小麦主产区,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8%,在亳州、阜阳、宿州、滁州等市的部分县市,连片建设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具有优势和潜力。沿江平原是我省水稻主产区,质量高、品质优,在宿松、怀宁、太湖、贵池、东至、铜陵、当涂等市县,连片建设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在庐江、居巢区、桐城、怀宁、东至、贵池等县,建设无公害油菜生产基地,具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投资框算:163500万元。④无公害生猪、家禽生产基地项目。在合肥、六安等四市建设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在宣城、巢湖等四市建设无公害家禽生产基地。投资框算:64000万元。⑤无公害肉牛、肉羊生产基地项目。在阜阳、亳州等四市建设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在阜阳、亳州等五市建设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投资框算:75000万元。⑥在合肥、淮南两市建设无公害奶牛养殖基地。投资框算:36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357500万元。

4、绿色食品工程

①拟在皖南、皖西山区建设50万亩茶叶基地,改建、扩建一批茶叶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20000万元。②拟在亳州、宿州等13个市建设20万亩水果基地和30万亩蔬菜基地,改建、扩建一批水果、蔬菜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36000万元。③拟在合肥等4个市改建、扩建一批乳制品深加工企业。投资框算:24000万元。④拟在合肥等6个市建设畜禽良种繁殖基地,对部分畜禽深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资框算:24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104000万元。

5、农药安全使用工程 ①拟在合肥等沿江、沿淮地区建设农药精准施用技术开发中心。投资框算:10500万元。②拟在安庆等4个市建设农药残留检测中心。投资框算:10800万元。③拟在合肥等6个市建设农药区域试验站。投资框算:9000万元。④拟在全省36个县建设农药安全使用示范基地,在45个县建设农药降低使用示范基地。投资框算:456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75900万元。

6、乡镇企业污染防治

①拟在我省长江、巢湖、淮河流域和黄山、九华山等旅游风景区域,建设集中治理和防治污染工程。投资框算:30000万元。②选择8个市作为试点,重点建设乡企行业污染防治工程。投资框算:24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54000万元。

7、生态家园工程

①拟在全省17个市建设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建160万口沼气池,进行“一池三改”。投资框算:480000万元。②在全省40个县建设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投资框算:39000万元。③在全省50个县建设村镇生活污水净化工程。投资框算:14000万元。④ 在全省60个市县建设秸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投资框算:32000万元。⑤随着科技进步,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拟在全省60个市县建设太阳能光电产品开发利用利用工程。投资框算:5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615000万元。

8、退耕还草工程

①拟在阜阳等5个市建设退耕还草工程,退耕还草200万亩。投资框算:10000万元。②在皖西南山区、库区和旅游风景区建设草原保护工程,草原保护面积300万亩。在长江、淮河流域地区建设200万亩草地工程。投资框算:4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50000万元。

9、农田整治工程

①拟在江淮分水岭地区、淮北地区和大别山、皖南部分山区,建设21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县,10万亩节水示范区。投资框算:12000万元。②在全省10个县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区,引进和推广综合利用新技术,保墒增温,培肥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投资框算:10000万元。③在我省皖北平原、江淮丘岗、皖西大别山、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建设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投资框算:12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34000万元。

10、生态渔业工程

①拟在17个市和国家及省优势水产品养殖重点县建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站30个,投资框算:15000万元。②在全省扩建和新建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0个,投资框算:8000万元。③在国家和省优势水产品区域建设出口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0个,扶持10个水产加工出口龙头企业,投资框算:20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框算43000万元。十类项目总投资158.29亿元。

五、主要保障措施

生态农业是大农业概念,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行政和技术措施,才能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更有效地开展起来。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指示精神,真正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作,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掀起生态农业建设的高潮。当前,要深入持久地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舆论和自觉行动。要按照国家七个部委局联合发出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建立以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农业、计委、科委、财政、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参加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省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地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本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生态农业试点县要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县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各试点乡、村、农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确立一名主要负责人组织、协调和指导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工作。

2、完善政策,健全法规。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等参加生态农业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对“四荒”开发和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采取承包、租赁、购买等形式进行建设和经营,治理和开发成果允许继承、转让。对小型微型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工程等,要推行股分合作制,鼓励支持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在劳动联合的基础上,实行资本联合。允许“四荒”拍卖使用权一定50年不变,对治理难度大的还可以更长一些。积极推广“以奖代补,先干后补”和预交工程建设承包金等做法。坚持建管并重,谁破坏谁治理谁补偿,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凡属占用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和对农业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坚持“三同时”原则,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按规定报批和实施。污染严重的造纸、酿造、皮革加工等企业必须提取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的污染治理。

强化行政执法职能,认真解决执法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手段不强的问题,尽快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政策、尽职尽责的执法队伍。严厉打击破坏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法案件,执法部门要及时查实处理,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在“十五”期间,将提请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办法》、《安徽省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使生态农业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3、广辟财源,增加投入。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按照事权、财权的划分,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投资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基金制度,尽快研究出台《安徽省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补偿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把生态农业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用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要逐年增加,其中省级财政每年用于生态农业建设的经费要达到省级财力的0.5%。从省里征收的排污费和土地占用费中划出3%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项经费。同时,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用于这方面的投入。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生态农业建设,优先安排政策性、商业性贷款,逐步增加有关专项贷款规模。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及外商投资。按照责、权、利相结合,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活动,扩大资金来源。

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件事关千家万户、涉及万水千山、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业,必须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省市县都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保证规划的有效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必须按照“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的原理和“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求效益”的原则,运用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农业区划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研究,选择最佳方案。要保证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要与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村镇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林业建设、农村能源建设、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扶贫开发等项目结合起来,在计划中做出安排,确保规划的严格执行。

5、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继承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吸取了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开展一批有关生态农业的科研项目,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经验和技术,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例如覆盖栽培技术、少耕免耕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种植保水保肥技术等。科技人员是先进科技推广和应用的载体,要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通过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省市县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都要成立生态农业建设技术顾问组,聘请专家、学者作技术顾问,对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研究和指导。要按照有关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保技术推广体系,充实和加强农业环保专业队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把我省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7篇:生态农业示范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十一五”前三年规划实施情况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截止2007年12月,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1428万元,同比增长15.63%,占规划目标11800万元的96.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占规划目标3300元的86.36%。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到2007年

12月,全区发展潜力较大的有机茶、干果、蔬菜、中药材和畜牧业五大生态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农业总产值19142万元,比2006年增长18.96%,占规划任务1.7亿元的112.6%;粮食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占规划任务1.8万吨的112.78%;油料产量达到305吨,占规划任务300吨的101.67%;水产品产量达到100.75吨,占规划任务200吨的50.38%。

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全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个(红坪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1280万元),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达到27个,占规划目标20个的135%;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11%,占规划任务50%的28.21%;农产品加工率为14.11%,占规划任务40%的35.26%;农产品优质率和农业综合商品率均达到了60%,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产品出口创汇收入达到2万美元(2006年),占规划任务100万美元的2%。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和一体化经营正在逐渐实现。

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每年达到了4500人次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率达到81%,均完成了规划任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正在改革调整之中,“以钱养事”机制正在规范健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达到8万亩,每年有1万亩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农村八大技术推广达到8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6940元/劳,耕地产出率达到1000元/亩,分别占规划指标的69.4%和100%;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生猪良种覆盖率98%,山羊良种覆盖率达到60%,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40%,动物防疫密度、死亡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基地管理趋向规范,种植业产投比达到1:4.5;农产品安全得到保证,农产品检疫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逐年增加,小型农机推广数量达到10000台以上,以上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村级覆盖率逐年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8%,占规划任务89%的98.88%;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地退化治理率达到90%以上,空气、地面水、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以及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逐年下降,养殖场全部利用沼气,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了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耕地土壤肥力稳步提高,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限制在0.5%以下,完成了规划目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耕地质量逐渐提高,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1.52万亩,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30.4%;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599亩,占规划任务5000亩的31.98%;中低产田比率为70%,占规划目标50%的71.43%;农村公路通村比例、乡村公路黑色化比例、农村电力入户率、水毁农田恢复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村能源建设逐步开展,推广沼气池5566口(截止于2007年),占全区总户数1.3万户的42.81%,占规划任务40%的107.0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卫生机构数量,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每百户上网计算机数量,村级养老院,村级图书室数量,农村电视覆盖率,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话、移动电话数量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任务指标。

(二)主要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1、有机茶。在巩固木鱼镇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在下谷、阳日和松柏等区域发展有机茶,开展无性繁殖,扩大速生优质茶叶基地面积,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其面积已经达到1.15万亩,占规划任务3万亩的38.33%;茶叶加工量为92吨,占规划任务1000吨(2015年)的9.2%,产值达到900万元,占规划任务2500万元(2015年)的36%。有机茶公司、康俊公司等龙头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产品开始上档次,有机茶产品形成了系列化开发,产品科技含量和加工档次逐渐提高。

2、蔬菜。现已发展2.9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不含2.94万亩马铃薯),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58%;苞菜、萝卜、白菜等高山无公害蔬菜以及山野

第8篇: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生态效益

众所周知生态农业并不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它遵循生态经济学的规律,力求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转化,是一种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模式。

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具有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强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来促进农业生产。针对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杨邦杰有五点建议。

第一,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现阶段正是生态农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以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和保障支撑体系,促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最优化运行。要此外,我们在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中谋求统一,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倍增效益。

第二,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引擎,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益。 现代生态农业应当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来集成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因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它们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企业运营之中,以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为引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并推广适宜可行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从而提升产业规模化辐射效应。

第三,以人才培养为驱动,构筑生态农业发展人才高地。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对新时期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更要掌握推进经济方式转变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新型农业培训,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为方向,以实用技能和技术培训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技术优势,构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第四,以多元合作为纽带,加快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进步。 发展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更是一个关键环节。想要实现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就必须着力于整合大专院校等教育资源,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科研单位的创新主力优势,推动国际合作,政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多元合作方式,并以此为纽带促进经济与技术的联动。

第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大发展。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已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竞争的焦点,成为带生态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动力引擎。当前迫切需要加大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在农业中的研发推广应用,加深信息化生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融合程度,推动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

不过,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地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难事,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当农业生态文明从理论研究迈向全新的实践应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将会收获较好的生态效益。

第9篇: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2-05-18 11:48:00 ]作者:田雪梅编辑:studa090420

摘 要: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一、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五、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需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

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六、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七、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八、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生态农业这一“星火”,一定能在中华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一篇: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下一篇:低年级组数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