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国家发展农业的宏观战略引导下,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安徽省人地矛盾问题日益尖锐,农民片面地追求农业数量增长而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食品安全问题屡出不穷。因此,我们应该反思现有的农业发展情况,大力提倡并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为此,应根据安徽不同地区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战略目标转变。文章首先介绍了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安徽省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生态农业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农民参与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不高、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缺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农民综合素质低、生态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生态农业的保障和激励政策措施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接着文章介绍并评价了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微观和宏观模式,微观模式分别是种养结合、种养加结合、种养游结合、种养加游模式,宏观模式包括生态田园综合体、乡镇工农结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同模式之间有各自的优缺点,也是不同阶段的发展,农户、企业以及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特点,因地时宜地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其次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美国的低收入农业和社区支持农场(CSA)的经验表明了把生态农业和城市社区结合起来发展以及政府起到的重要作用;日本政府治理琵琶湖的经验以及日本农业的直销模式都值得我们在环境治理和农产品销售方面借鉴;以色列的设施农业和吉布兹、莫沙夫农业组织强调了政府投资的重要性和让农业组织更自主的发挥作用。国内的资源循环模式、发展驱动模式、产业组织模式、高新技术模式也给我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最后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对策,包括推进生态观念的突破;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投资保障;加快生态基地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相关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

关键词: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

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4.1 生态农业研究与评述

1.4.2 农业产业化研究与评述

1.4.3 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与评述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2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1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产业生态学理论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1.4 农业组织创新理论

3 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3.1 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3.1.1 经济与农业发展为生态农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1.2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3.1.3 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3.1.4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具有一定的基础

3.1.5 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3.2 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2.1 农民的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3.2.2 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短缺

3.2.3 环境污染阻碍生态农业的发展

3.2.4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3.2.5 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缺失

3.2.6 相关保护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4 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模式

4.1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微观模式

4.1.1 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4.1.2 种养加结合发展模式

4.1.3 种养游结合发展模式

4.1.4 种养加游结合发展模式

4.2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宏观模式

4.2.1 生态田园综合体

4.2.2 乡镇工农结合发展

4.2.3 城乡一体化发展

5 国内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5.1.1 美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5.1.2 日本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5.1.3 以色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5.2 国内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5.2.1 资源循环模式

5.2.2 发展驱动模式

5.2.3 产业组织模式

5.2.4 高新技术模式

5.3 经验启示

6 推进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6.1 推进生态发展观念突破

6.2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投资保障

6.3 加快生态基地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6.4 加强对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

6.5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6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农场发展模式调查问卷

致谢

上一篇:心理误区论文提纲下一篇: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